2011年03月发表的文章(15)

饭文#Q8: 雇主有权拒绝艾滋感染者吗?

雇主有权拒绝艾滋感染者吗?
辉格
2011年3月29日

近日,国内首例艾滋感染者就业纠纷案终审判决出炉,原告诉求未获支持,此前,他在应聘教师职位时因体检发现HIV感染而被教育局拒绝,而教育局援引的依据是《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和依此而制订的《安徽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

这一判决结果,被许多热心于艾滋权益保护的组织和人士视为近年来兴起的维护HIV携带者权利和反歧视运动的一次失败;不过,此案的法律意义并非如维权者所认为的那么清晰,原告所反对的,或判决所支持的,究竟是法律对就业所施加的限制?还是雇主所设立的录用标准?而(more...)

标签: | | |
1705
雇主有权拒绝艾滋感染者吗? 辉格 2011年3月29日 近日,国内首例艾滋感染者就业纠纷案终审判决出炉,原告诉求未获支持,此前,他在应聘教师职位时因体检发现HIV感染而被教育局拒绝,而教育局援引的依据是《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和依此而制订的《安徽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 这一判决结果,被许多热心于艾滋权益保护的组织和人士视为近年来兴起的维护HIV携带者权利和反歧视运动的一次失败;不过,此案的法律意义并非如维权者所认为的那么清晰,原告所反对的,或判决所支持的,究竟是法律对就业所施加的限制?还是雇主所设立的录用标准?而类似的暧昧与混淆,也存在于整个艾滋维权运动之中:运动所主张的,是解除对感染者权利所施加的限制?还是剥夺雇主歧视性雇佣的权利?这完全是两码事。 本案意义不明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上述两项体检标准,是政府作为立法者所制订的法律,还是作为雇主为下属部门的雇佣行为所制订的录用标准;假如它是法律,那么,它既限制了HIV携带者的权利,也限制了雇主的权利,因为雇佣关系是双方同时从中获益的自愿交易,对此所施加的限制剥夺了双方的潜在获益机会,而其带来的体检费用也增加了双方(包括未感染HIV的应聘者)的交易成本;因此,不愿受此法律约束的雇员和雇主,都是潜在的维权者。 当然,法律对权利施加限制未必不可取,因为传染病不仅影响雇佣交易的双方,其大部分成本将由该交易所影响的第三方承担,特别是感染者的同事和他们服务的消费者,如本案中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假如这些面临风险的第三方不得不逐一诉讼来主张自己的权利,法律成本可能高得难以接受,因而,司法者采纳一些医学权威机构的标准对雇佣关系作出普遍限制,就是合理的制度安排。 但是,正如一些维权者所指出的,艾滋传染渠道有限且苛刻,或许不必将其与飞沫、接触或消化道传染病同等对待,特别是在教育这种不容易发生体液交流的行业,这是可以成立的,假如能得到流行病学证据支持的话。 但即便如此,学生和家长或许仍不能消除其担忧和恐惧,毕竟,作为消费者,他们有权对服务表达任何担忧,并基于此而做出选择,即便这种担忧毫无科学依据,也有理由谋求法律的保护,只要这些担忧是真实的,而真实性将从他们为消除担忧而宁愿承受的代价中体现出来,比如,家长们会不会因为听说HIV教师而纷纷让孩子转学到学费更贵或教学质量更差的学校?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成了两种相互冲突的权利主张之间的较量了,理想情况下,最终的权利边界应由双方基于切身权益的诉讼所引发司法过程来确定,而法官将权衡双方利益的真实性和强度,以及各种可能边界的社会代价和司法成本,这将是个困难的过程,其结果并非任何抽象原则所能推出。 现在考虑第二种情况,假如感染者所面临的就业障碍不是法律限制,而是雇主的录用标准,那么,维权者所主张的,就不是自己的权利,而是剥夺雇主的选择权了;该主张的基础,是感染者缺乏就业机会这一不幸的处境,然而,糟糕的处境并不能用来支持对权利的主张,假如我因为相貌丑陋而娶不到老婆,这是很糟糕的处境,但它显然不是我主张“婚姻权”的正当理由。 感染者的不幸处境是值得同情的,对此深感不安的人们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资助他、给他药物、雇佣他、嫁给他、说服人们抛弃非理性的担忧和恐惧,等等,但强制别人雇佣他、与他共事、强制消费者接受他的服务,这既不正当,也将陷感染者于不义。 这就好比,你见到一个饿着肚子的穷人,不是请他吃饭,而是敲开邻居家门,责令后者接受穷人共进晚餐,对于希望保持尊严的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一顿能够安然享用的晚餐,那么,何以认为,将感染者硬塞进某个岗位,让他忍受同事和客户的白眼、恐慌和闪避,就是正当的呢? 对不幸处境的同情是一种价值诉求,不应将其与权利主张相混淆,自由派常引用一句名言: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们有能力区分价值与权利,那么,为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他们却想不起这个完全等价的句子:我痛恨这些对HIV感染者毫无道理的恐惧和歧视,但我誓死捍卫雇主、同事和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
饭文#Q7: 博傻游戏伤不到市场

博傻游戏伤不到市场
辉格
2011年3月28日

最近,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炒家们,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博傻(greater fool)游戏,首批上市的份额化艺术品中的两件画作,价格在50天内被推高了17倍,其中《黄河咆哮》市值一度达到令人乍舌的1.03亿元,随后,在经过9天停牌之后,前天复牌首日又双双跌停。

大概极少有人会相信一位二三流画家的作品的市场价格会长期维持在上亿的水平,每个在此价位买入的炒家,只是相信他能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另一个炒家,换句话说,我犯傻没关系,只要我不是最后那个傻瓜就行;这样的博傻游戏在市场上屡见不鲜,特别是那些新开辟的市场,商品期货市场、收藏品市场、权证和A股创业板,都上演过类似的疯狂。

每每这样的情景出现,我们总会听到“市场变赌场”的惊呼和“强化管理”和“规范市场”的呼吁,许多人认为,任由这样的非理性行为存在,会恶化市场环境,降低市场的投资价值,最终使市场丧失创造流动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然而,这些担忧是多余的,确实有许多因素会破坏市场的功能和价值,比如信息的不透明和产品的非标(more...)

标签: | | | | | |
1702
博傻游戏伤不到市场 辉格 2011年3月28日 最近,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炒家们,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博傻([[greater fool]])游戏,首批上市的份额化艺术品中的两件画作,价格在50天内被推高了17倍,其中《黄河咆哮》市值一度达到令人乍舌的1.03亿元,随后,在经过9天停牌之后,前天复牌首日又双双跌停。 大概极少有人会相信一位二三流画家的作品的市场价格会长期维持在上亿的水平,每个在此价位买入的炒家,只是相信他能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另一个炒家,换句话说,我犯傻没关系,只要我不是最后那个傻瓜就行;这样的博傻游戏在市场上屡见不鲜,特别是那些新开辟的市场,商品期货市场、收藏品市场、权证和A股创业板,都上演过类似的疯狂。 每每这样的情景出现,我们总会听到“市场变赌场”的惊呼和“强化管理”和“规范市场”的呼吁,许多人认为,任由这样的非理性行为存在,会恶化市场环境,降低市场的投资价值,最终使市场丧失创造流动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然而,这些担忧是多余的,确实有许多因素会破坏市场的功能和价值,比如信息的不透明和产品的非标准化,但博傻游戏不在其列,这是因为,博傻是不可持续的游戏,博傻策略的取利对象,并不是价值投资者,而是他们的同道——其他博傻者,因而从长期看,它会自动将自己从市场的策略分布中驱逐出去,而即便它能继续存在或卷土重来,也伤害不到理性的价值投资者,因而也伤害不到市场的健康发展。 每一个回合的博傻游戏最终都会崩溃,而崩溃点是高度不确定的,所以该游戏的效果实际上相当于俄罗斯轮盘赌([[Russian roulette]]):每次从博傻者中随机挑出一批倒霉蛋,他们的尸体被搬走,剩下的博傻者瓜分他们的遗产;在充满风险的市场上,无论如何每天总会有若干具尸体被搬走,那么,希望市场健康发展的人们,难道不希望被抬出去的,是那些主动采用非理性策略的参与者? 显然,对于奉行价值策略的投资者来说,一个存在众多博傻者的市场,(用格雷汉姆([[Benjamin Graham]])的话说)是更友善的“市场先生”([[Mr. Market]]),因为它会时不时以远远出乎你意料的高价格,送给你一个个超额实现投资价值的机会;有人或许会问,假如博傻者总是将价格推高在离谱的水平,价值投资者就没有机会进入,市场怎么健康发展? 但这不是博傻游戏的特点,泡沫总是短命的,一旦有风吹草动,博傻者比的就是谁跑得快,由此造成的恐慌常常将价格拉到低的离谱的水平,而这时,市场先生又从另一个方向对价值投资者表现出其慷慨和友善:送给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低价买入的机会;对此,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所以,呼吁对博傻行为进行管制的,不会是价值投资者,他们没有理由为此担忧,面对价格泡沫,假如他们手里有货,理应大喜过望,假如没货,也乐得看个热闹;有理由大声疾呼的,只能是俄罗斯轮盘里那些不幸躺下的倒霉蛋,他们既要享受豪赌的快感,又不愿面对输个精光的后果,这就好比那些毫无道理的疯狂抢购食盐的家伙,事后却要求超市接受原价退货,天下岂有此等好事。 任何交易制度和监管政策,当然不应满足这样的无理要求,那些一心只想着丰厚的回报,却将最起码的风险原则抛诸脑后,指望交易所和监管当局替他们挡开所有危险,最好在输掉后还能讨回本钱的所谓“投资者”,理应被横着抬出市场,幸好,博傻者们会自己干这份累活儿,他们是市场的义务清道夫,这也是每出博傻游戏的美妙结局所在。
[译文]熊彼特论创造性毁灭

最近在写的一篇文章要引用到Joseph Schumpeter的一段话,网上找不到中译文,只好自己动手,一动手才发现太要命了,德语作家的英文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所以tcya和军各同学就不要抱怨哈耶克的文字了,德语作家大概都这德性),何况是我这种新手,勉强弄了出来,贴出来给大家看看,这段文字本身很有价值,同时也请各位帮我挑挑毛病(蓝色部分是我最没信心的)。

———————————————————————-

Joseph A. Schumpeter on “Creative Destruction”
From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1975) [orig. pub. 1942], pp. 82-85:

Capitalism, then, is by nature a form or method of economic change and not(more...)

标签: | |
1689
最近在写的一篇文章要引用到[[Joseph Schumpeter]]的一段话,网上找不到中译文,只好自己动手,一动手才发现太要命了,德语作家的英文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所以tcya和军各同学就不要抱怨哈耶克的文字了,德语作家大概都这德性),何况是我这种新手,勉强弄了出来,贴出来给大家看看,这段文字本身很有价值,同时也请各位帮我挑挑毛病(蓝色部分是我最没信心的)。 ---------------------------------------------------------------------- Joseph A. Schumpeter on "Creative Destruction" From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1975) [orig. pub. 1942], pp. 82-85: Capitalism, then, is by nature a form or method of economic change and not only never is but never can be stationary. And this evolutionary character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 is not merely due to the fact that economic life goes on in a so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which changes and by its change alters the data of economic action; this fact is important and these changes (wars, revolutions and so on) often condition industrial change, but they are not its prime movers. Nor is this evolutionary character due to a quasi-automatic increase in population and capital or to the vagaries of monetary systems, of which exactly the same thing holds true. The fundamental impulse that sets and keeps the capitalist engine in motion comes from the new consumers, goods, the new methods of production or transportation, the new markets, the new form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at capitalist enterprise creates. 故此,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迁的方式或模式,它不仅从来不是、也从来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资本主义进程的这一进化特征,并非纯粹缘于经济生活乃展开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与自然环境这一事实,和这些变化对经济行为之数量的改变;这一事实固然是重要的,这些变化(战争、革命等等)经常为产业变迁创造了条件,但它们并非它的主要推动力量。上述进化特征,亦非缘于人口与资本的半自动增长,或货币系统的变幻无常。推动和维持资本主义引擎的基本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家所创造的新型消费、新商品、新的生产与运输方法、新市场,以及新型产业组织。 As we have seen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 the contents of the laborer's budget, say from 1760 to 1940, did not simply grow on unchanging lines but they underwent a process of qualitative change. Similarly, the history of the productive apparatus of a typical farm, from the beginnings of the rationalization of crop rotation, plowing and fattening to the mechanized thing of today–linking up with elevators and railroads–is a history of revolutions. So is the history of the productive apparatus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from the charcoal furnace to our own type of furnace, or the history of the apparatus of power production from the overshot water wheel to the modern power plant, or the history of transportation from the mailcoach to the airplane. The opening up of new markets, foreign or domestic, and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craft shop and factory to such concerns as U.S. Steel illustrate the same process of industrial mutation–if I may use that biological term–that incessantly revolutionizes the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within, incessantly destroying the old one, incessantly creating a new one. This proces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is the essential fact about capitalism. It is what capitalism consists in and what every capitalist concern has got to live in. . . . 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看到的,劳动者的预算清单,比如从1760年到1940年间的,并非简单的沿一条不变的路线而增长,而是经历了质的改变。类似的,典型农场之生产设备的历史,从轮作制的合理化到今天的机械化——以吊车和铁路相连——是一个革命的历史。钢铁工业生产设备从木炭炉到现代高炉的历史,或能源生产从上射式水车到现代发电厂,或运输业从邮递马车到飞机,皆是如此。国内或国外新市场的打开,以及从作坊到工厂到诸如美国钢铁的康采恩这样的组织发展,同样展示了产业变异的过程——假如可以用生物学术语的话——它反复不断的导致经济结构的革命,不断摧毁旧的、创造新的。这一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它是资本主义得以组成且每个资本主义康采恩赖以存在的基础…… Every piece of business strategy acquires its true significance onl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at process and within the situation created by it. It must be seen in its role in the perennial gale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it cannot be understood irrespective of it or, in fact, on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a perennial lull. . . . 每个商业策略仅在其所面临的背景和它所创建的局面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只能从它在创造性毁灭的持续风暴中所扮演的角色中才能看出,无视这一风暴或假定一切太平,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 The first thing to go i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the modus operandi of competition. Economists are at long last emerging from the stage in which price competition was all they saw. As soon as quality competition and sales effort are admitted into the sacred precincts of theory, the price variable is ousted from its dominant position. However, it is still competition within a rigid pattern of invariant conditions,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form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particular, that practically monopolizes attention. But in capitalist reality as distinguished from its textbook picture, it is not that kind of competition which counts but the competition from the new commodity, the new technology, the new source of supply, the new type of organization (the largest-scale unit of control for instance)–competition which commands a decisive cost or quality advantage and which strikes not at the margins of the profits and the outputs of the existing firms but at their foundations and their very lives. This kind of competition is as much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ther as a bombardment is in comparison with forcing a door, and so much more important that it becomes a matter of comparative indifference whether competition in the ordinary sense functions more or less promptly; the powerful lever that in the long run expands output and brings down prices is in any case made of other stuff. 首先需要抛弃的是关于竞争手段的传统观念,经济学家们总算已开始从唯价格竞争是见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一旦质量竞争和营销术被容许进入理论圣地,价格变量便从其统治宝座上被赶了下来。但是,竞争仍在一个由不变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所组成刚性模式下继续,实际上这几乎占据了全部的注意。但资本主义的现实图景并非如教科书所描绘的那样,是一种数量竞争,相反,竞争来自新商品、新技术、新的供给来源、新型组织(比如大规模控制单元)——这些竞争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成本和质量优势,所打击的并非现有厂商的利润和产量边际,而是它们的生存基础;此类竞争的效果之不同于其它,恰如轰炸之不同于推门而入,其重要性足以令常规竞争的效果大小变得无足轻重;在长期推动产量扩张并拉低价格的强大杠杆,总是由其它东西构成的。 It is hardly necessary to point out that competition of the kind we now have in mind acts not only when in being but also when it is merely an ever-present threat. It disciplines before it attacks. The businessman feels himself to be in a competitive situation even if he is alone in his field or if, though not alone, he holds a position such that investigating government experts fail to see any effective competition between him and any other firms in the same or a neighboring field and in consequence conclude that his talk, under examination, about his competitive sorrows is all make-believe. In many cases, though not in all, this will in the long run enforce behavior very similar to the perfectly competitive pattern. 恐怕已无须强调,我们正在谈论的这种竞争,不仅存在,更是一种无时不在的威胁。其打击紧随着其警戒。商人即便在他独行无敌的领域同样能体会到身处竞争之中,他所拥有的地位,令政府调查专家在他和相同或相邻领域看不到任何有效竞争,从而断定他在接受调查时倾诉的竞争压力都只是哄骗。在许多(即便不是全部)案例中,这(种竞争压力)对行为所产生的长期效果非常类似于完全竞争图景。
晕菜了

整个星期没看新闻,周末又打了两天牌,结果昨晚临睡听说打起来了,当时就愣了,今天起来又看了看,还是摸不着头脑。

我实在想不出,是什么原则/理论/逻辑/说辞,可以让这么多人在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同时,支持或默许利比亚战争?反战者都跑哪儿去了?难道是——

1)是因为卡扎菲同学镇压工作做得不够好以至让抗议演变成了内战?
2)还是因为卡扎菲同学眼看不行了得赶紧让法国抢个功劳?
3)是因为卡扎菲同学2003年后投诚的是美国而非欧洲?
4)还是因为卡扎菲同学既已投(more...)

标签: | | |
1686
整个星期没看新闻,周末又打了两天牌,结果昨晚临睡听说打起来了,当时就愣了,今天起来又看了看,还是摸不着头脑。 我实在想不出,是什么原则/理论/逻辑/说辞,可以让这么多人在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同时,支持或默许利比亚战争?反战者都跑哪儿去了?难道是—— 1)是因为卡扎菲同学镇压工作做得不够好以至让抗议演变成了内战? 2)还是因为卡扎菲同学眼看不行了得赶紧让法国抢个功劳? 3)是因为卡扎菲同学2003年后投诚的是美国而非欧洲? 4)还是因为卡扎菲同学既已投诚就得老实听话? 不会吧?这些怎么说得出口? 一百多年来,英法就一直在抢着做阿拉伯人民的朋友,海湾战争后,美国收编了海湾六国,反恐战争又搞定伊拉克和利比亚,马格里布是法国人唯一还能露点脸的地方了,假如利比亚完成和平过渡,功劳得记在小布什账上,至少没法国人啥事,可要是新政府是法英保护下建立的,就大不一样了。 靠,奥巴马这蠢蛋被法国人裹挟了还在傻笑。
排卵期隐藏:虚假广告 vs 没有广告

人类女性没有显著的发情期,因而异性难以从其身体外观上判别其排卵时间,这在灵长类里是罕见的,只有我们的近亲倭黑猩猩(bonobo)有类似的情况,而我们另一个近亲黑猩猩(chimpanzee)则有着清晰的发情期。

不过,雌性倭黑猩猩隐藏排卵期的方式与人类恰好相反,她们的外阴有50%的时间处于肿胀状态(这是灵长类雌性发情期的主要识别信号),而发情期清晰的雌黑猩猩肿胀时间只有5%,但她们的排卵频率是一样的,所以,90%的发情信号是虚假广告;相反,女性的做法则是完全不做广告(尽管不能做到彻底的掩盖,据说排卵信号还是会通过面色潮红和气味变化等有所泄露,也有男性声称能加以辨认——有此本领的男同学请举手)。

灵长类学(primatology)家、《黑猩猩政治》的作者Fra(more...)

标签: | | |
1681
人类女性没有显著的发情期,因而异性难以从其身体外观上判别其排卵时间,这在灵长类里是罕见的,只有我们的近亲倭黑猩猩([[bonobo]])有类似的情况,而我们另一个近亲黑猩猩([[chimpanzee]])则有着清晰的发情期。 不过,雌性倭黑猩猩隐藏排卵期的方式与人类恰好相反,她们的外阴有50%的时间处于肿胀状态(这是灵长类雌性发情期的主要识别信号),而发情期清晰的雌黑猩猩肿胀时间只有5%,但她们的排卵频率是一样的,所以,90%的发情信号是虚假广告;相反,女性的做法则是完全不做广告(尽管不能做到彻底的掩盖,据说排卵信号还是会通过面色潮红和气味变化等有所泄露,也有男性声称能加以辨认——有此本领的男同学请举手)。 灵长类学([[primatology]])家、《黑猩猩政治》的作者[[Frans de Waal]]在《人类的猿性》(此中文版翻译极烂,建议别买)讨论了这两种排卵期隐藏策略,他认为,采用不同策略是因为倭黑猩猩和人类隐藏排卵期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 倭黑猩猩和人类(还有其他一些灵长类)雌性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抗拒雄性杀婴;对于雄性,假如父子关系容易辨认,杀婴的遗传价值是显著的,而影响父子关系辨认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并非简单转述de Waal): 1)排卵信号的清晰度; 2)受孕期交配机会的独占程度; 3)辨认个体的能力和以此为基础的辨认父子相似性的能力; 作为社会性动物,猿类的个体识别能力已高度进化,这增加了雌性所面临的杀婴风险,但她们显然改变不了(3),所以只能设法降低(1)和(2),问题是,(1)和(2)是相关的,降低信号清晰度有两种办法:大量掺杂虚假信号,或尽量不发信号,而两种办法对(2)造成不同效果。 由于两种策略的进化起点都是清晰的发情信号,因而多发信号将增加性吸引力从而增加交配机会并带来更多性伴侣,而不发信号则倾向于减少交配次数和性伴数量,所以虚假信号策略(或曰荡妇策略)可以同时起到降低交配机会独占性的效果。 这样,当所需解决的问题只是杀婴时,荡妇策略是优势的,可是,人类女性面临另一个重大问题:需要男性提供保护和抚养帮助(de Waal而将之归因于从森林到稀树大草原的安全条件变化,那里有更多危险的食肉动物,而我认为原因可能比这更复杂),而要说服男性这么做,就不能降低(2),所以人类女性选择了不发信号的策略(或曰淑女策略)。 与荡妇策略相比,淑女策略要微妙的多:它除了要求男性天天陪着她以免错过排卵期之外,更是在提醒他:你要是不把我看紧点,我随时可能怀上别人的孩子;对于基于稳定配偶关系的生计模式来说,这显然是非常好的策略,男性必须随时守候在女性身边,当这么做成本太高时,就用缝合术、贞操带、深闺高墙、严厉的婆婆等等来替代(对此女士们不应抱怨太多,这可是你们亲手设计的,呵呵)。
饭文#Q6: 限制银行收费的成本将由谁负担?

限制银行收费的成本将由谁负担?
辉格
2011年3月15日

近日,银监会、央行和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银行停止对11类34项服务的收费,称这是旨在敦促银行业“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并“保障社会公众享有基础金融服务的权益”;这样的价格管制政策,尽管会博得一些群众的喝彩,表达出某种关切民生的姿态,但无论对银行还是储户,都是有害无益的。

限制银行收费所能带给储户的,不过是蝇头小利,因为这些收费原本就很低廉,许多项目多数银行本来就不收,而这些费用并未对任何家庭构成显著的负担,或成为众人抱怨的焦点;相反,禁止(more...)

标签: | |
1675
限制银行收费的成本将由谁负担? 辉格 2011年3月15日 近日,银监会、央行和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银行停止对11类34项服务的收费,称这是旨在敦促银行业“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并“保障社会公众享有基础金融服务的权益”;这样的价格管制政策,尽管会博得一些群众的喝彩,表达出某种关切民生的姿态,但无论对银行还是储户,都是有害无益的。 限制银行收费所能带给储户的,不过是蝇头小利,因为这些收费原本就很低廉,许多项目多数银行本来就不收,而这些费用并未对任何家庭构成显著的负担,或成为众人抱怨的焦点;相反,禁止这些收费将导致的激励扭曲和银行策略调整,反倒极有可能给储户带来足以令他们头疼的麻烦和负担。 而对于银行,这些收费在其营收中的比例也是微不足道的,取消与否都不会影响其业绩;实际上,这些小额收费项目对于银行的功能,主要不是收入来源,而是作为激励工具,引导储户以他们所期望的方式来使用银行的服务资源,以便这些资源能创造最大的价值;因此,剥夺这些工具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不在于减少直接收入,而是它会迫使银行寻找一些更迂回曲折、代价也更高的工具,而储户的免费益处也将在由此而带来的麻烦之中耗散殆尽。 比如,柜台的拥挤和排队会带来客户抱怨,这对银行是潜在的风险,可能会因此丢失业务和客户;为此,除了用电子取号排队等手段降低客户排队成本之外,银行也会为一些柜台服务设置费用,以引导客户尽可能使用柜员机和网上银行等拥挤度和运营成本都较低的服务,同时,收费又不会高到引来新的抱怨和客户丧失风险。 再如,在没有开户费的情况下,有些储户会为一些十分琐碎的原因,或只是图一时方便,随意开设许多账户,而其中许多都很快不用了,长期下来会积累下许多僵尸账户,这对银行的数据处理系统是个负担,同时对跟踪用户的信用记录也构成了障碍,而开户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是引导储户避免随意开户的有效工具。 假如银行被剥夺了这些激励工具,就只能另想办法,比如,将柜台窗口分为几等,赋予金卡客户以各种的优先权,只给普通储户留下少量窗口,以确保将关键资源用于为最有价值的客户提供服务,而普通客户不得不忍受更漫长的排队;当然,即便没有价格管制,这种基于客户甄别的差异化服务也在进行,但管制将会强化这一倾向,把差异化推广到更多的业务上,让排队和拥挤变得难以忍受,由此带给普通储户的负担,或许远超出几块钱的收费。 有意思的是,收费限制一方面激励银行差别化对待客户,同时却会弱化整个行业的经营策略差异化;每个银行会在产业生态中为自己寻找有利的生态位,有些侧重柜台和基础业务,有些则专注于高端的理财和私人银行业务,总的来看,行业呈现一个多样化的、相互重叠的连续分布,以高端业务为主的银行也会开设一些柜台服务,以便积累客户资源。 现在,假如柜台收费被禁止,他们原本就不多的柜台资源就可能被这些银行所不欢迎的大量储户所淹没,于是,这些银行的理性选择就是索性关闭柜台业务;这样,限制收费对行业整体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业务分布将变得更两极化,业态多样化程度降低了,这对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抗风险能力,恐怕不是好事。 价格管制如同其他管制一样,其最糟糕之处在于,它们会自动诱发出更多的管制,比如,你禁止了开户费和账户管理费,导致大量僵尸账户,最后不得不出台规定,用行政手段限制储户开户数量;你禁止了柜台存取/转账/查询费,导致银行歧视性政策,为了平息由此带来的抱怨,又不得不出台反歧视规定,最后,你会发现,为了达到管制目标,你得亲手为银行规定窗口的数量和队伍的长度,到那时,所谓的市场经济,就跟计划经济没什么差别了。
饭文#Q5: 保障房的租值将如何耗散?

按:记得不久前我们还在谈论印度和撞墙的话题,但假如你也考虑过这项政策所预示的前景,或许你会和我产生同样的观感:不再需要猜测墙在哪里、何时会撞上了,它就在眼前,或者甚至可以说,已经撞在上面了。

如果说有些恶政是某一小撮心怀鬼胎一意孤行,那么我要说,这个绝对不是,这项恶政确实是芸芸大众激情万丈声嘶力竭挣来的,他们值得拥有这个结果。

保障房的租值将如何耗散?
辉格
2011年3月11日

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政策看来已铁打不动,五年规划是3600万套,今年的计划是1000万套系统;这一事态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意味深(more...)

标签: |
1673
按:记得不久前我们还在谈论印度和撞墙的话题,但假如你也考虑过这项政策所预示的前景,或许你会和我产生同样的观感:不再需要猜测墙在哪里、何时会撞上了,它就在眼前,或者甚至可以说,已经撞在上面了。 如果说有些恶政是某一小撮心怀鬼胎一意孤行,那么我要说,这个绝对不是,这项恶政确实是芸芸大众激情万丈声嘶力竭挣来的,他们值得拥有这个结果。 保障房的租值将如何耗散? 辉格 2011年3月11日 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政策看来已铁打不动,五年规划是3600万套,今年的计划是1000万套系统;这一事态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意味深远:首先,现有住宅市场的一半将直接重归计划体制,而另一半将因等待保障房分配的漫长队伍而大幅萎缩,最终退缩于高端市场;其次,近年来已逐渐松动的城乡分割和户籍壁垒将重新竖立,农民将再次被排斥于计划性财富分配的盛宴之外;最后,支撑数亿人口当前生活与消费规划的家庭资产结构,和支撑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财政结构,以及以之为基础的金融资产,将被全面重新估值。 如此剧烈变动的最终结果还难以看清,不过我们倒是可以设想一下住宅分配体系本身将会呈现何种新面貌,或者说,即将参与保障房建设和分配的企业与个人,会面临何种竞争格局,他们有望从中获得什么?由于旧式的全民计划配给体系已不复存在,而住建部也并未统一规定保障房的分配标准,这一格局当前的权力分布和组织结构下重新构造,它在各省也会十分不同。 过去几年的商品房销量,体现了高价格下的需求量,而保障房价格低得多,因而潜在需求必定大大超出供给量;所以,核心的问题就是,将由什么样的规则和机制,决定谁将成为数量有限保障房的众多申请者中的幸运儿?按历史经验,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被人为限制在市场水平之下时,其差价通常不会全部变成买家的实际收益,相反,它更可能以排队、争夺、走后门和分配系统的成本等各种形式无谓的消失而未被任何人获得,也就是经济学家常说的租值耗散。 当然,某些条件下可以避免租值耗散,假如有待分配的保障房是已经存在的,而分配所依据的是一些简单清晰而没有争议的规则,并且分配过程在短时间内迅速执行,那么,差价收益确实可以落入得房者的手中;另外,也存在一些部分避免租值耗散的可能,比如腐败,原本会耗散的租金以贿赂的形式部分转变为分配执行者的收益。 但实际上,3600万套保障房还没盖出来,而其销售价格已先于其生产而被确定,于是就有一种可能:这些房产的质量将向同价位的商品房质量靠拢,极端情况下,两者将无差别;这样一来,与市场化条件下唯一的差别就是,原本可以开发更高品质房产的土地,被用来开发低品质房产了,即,土地租值部分的耗散了;不过,现行政策大概将阻止这种极端情况出现,而阻止它所需要的质量管制体系本身将成为租值耗散的一部分。 可以预料,某些简单明了的标准将被用于筛选申请者,比如户籍标准已经出现在每个已出台的城市分配方案中;但户籍只能剔除农民(它不能剔除流动人口,因为外出者显然不会白白放弃其在户籍所在地拥有的机会),剩下两亿多城市家庭显然需要更严格的筛选标准;或许按身份证末四位号码抽签是个简单有效的办法。 但其它可能的标准,比如已经被采用的年收入、现有房产面积和家庭财产,全都不符合简单且无争议的条件;我们并非人人都有的一张年度所得税单,也没有立即可用的家庭财产清单,更不存在官员财产公布制度,所有基于收入和财产的筛选标准都将经历复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因而申请和审批机制不可避免的是复杂、迟缓且不透明的。 迟缓和不透明将给各利益相关者的争夺留出时间和空间,假如争夺过程没有及时导致一个透明化的标准产生,它将一直持续直至租值耗尽,即达到这样的状态:那些最费劲的获得保障房的边际买家,他们付出的总代价将不低于在市场上购买同等房产的价格;而此时,那些比他们更轻松获得保障房的人,所得到的,其实是帮助他们参与这场争夺的那些资源的租金。 那么,哪些资源可以提供这种帮助呢?尽管全民计划体制已不存在,但它的历史仍可以给我们许多提示;根本上讲,计划性分配问题就是个组织问题,个人在其中的竞争地位,取决于他在组织结构中的位置:他是这个结构的组成部分,还是游离在外?是否处于或靠近支配性位置?是支撑结构的承重墙还是填充材料? 很明显,与整个国家体系紧密结合乃至构成其组成部分那些“正式单位”,诸如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学校,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些单位原本就有这一套在其内部分配非市场利益的有效机制,也有着对即将建立的分配机制施加影响的足够畅通的压力渠道;可以预期,像清华大学为教师分配几千套住房这样的方案,在未来几年将大量涌现;在政策压力之下,向单位福利性分房体系回归,将是地方政府完成政策任务的简易途径。
阅读习惯,一些纯个人体会

今天,有朋友问我在阅读习惯上有何经验可介绍,这倒是个值得大家一起聊一聊的话题,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也想听听各位的经验:

1)少读文章,多读书,除非是你最专注的那个领域;

2)新接触的领域,不要读发表年份不足20年的书;

3)新接触的领域,头两本书最好请高人推荐;

4)假如找不到人推荐,可考虑先读一本再版次数较多的教科书;

5)直接从正文开始读一本书,序/前言/等等暂且搁置,以后再回过来看;

6)假如正文让你觉得乏味,难以继续,循目录翻到最能吸引你的那一章,往下看;

7)假如某些段落看不懂(more...)

标签:
1671
今天,有朋友问我在阅读习惯上有何经验可介绍,这倒是个值得大家一起聊一聊的话题,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也想听听各位的经验: 1)少读文章,多读书,除非是你最专注的那个领域; 2)新接触的领域,不要读发表年份不足20年的书; 3)新接触的领域,头两本书最好请高人推荐; 4)假如找不到人推荐,可考虑先读一本再版次数较多的教科书; 5)直接从正文开始读一本书,序/前言/等等暂且搁置,以后再回过来看; 6)假如正文让你觉得乏味,难以继续,循目录翻到最能吸引你的那一章,往下看; 7)假如某些段落看不懂,跳过去,跳上几页也没关系,挑战自己的理解力可以,但不要超过3分钟,70%的可能你看到后面就懂了,剩下的你可以留着走路/吃饭/洗澡/拉屎/做梦的时候再想,这样你的生活也会更加充实; 8)假如你跳跃了三次或读过50页以上还是觉得乏味——这多半是作者而不是你的问题——,就把书扔一边,直到今后某一天你再次想起它; 9)碰上比较拗口的地方,或者自己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尝试踱步有声朗读,通常会收到奇妙效果,其中原理我也是读过丹尼特《意识的解释》才知道(其实是以为知道); 10)当你感觉读的比较顺畅时,不妨尝试加快扫描速度,听说有些人能提高到一目一行,我只能做到两目或三目一行,但也已经满足了; 11)读译作时,最好下载一份电子版原文,有疑问可对照; 12)假如我经常要坐几个小时车,我会买个Kindle,但不会买iPad,实际上我一年才坐几次车,所以啥也没买,只能在背包里塞上一两本书; 13)最后,也最重要的:一定要做读书笔记(最好以博客方式),不仅能加深理解和记忆,更是自我激励的方法。
格雷欣法则:复本位 vs 符号化

在《港澳旅游业的劣币逐良币过程》里,我提出了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的一种更一般化的表述:

商品的某项品质,若分布于一个消费者无法分辨、或即便有所分辨也不影响其选择的区间,那么,该品质最终将下降到这一区间的下限,即,品质高于该水平的商品将从市场消失。

对此,老盾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格雷欣法则说的完全是另一码事:

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也就是说,这个法则并没有什么信息不对称、辨析商品质量有难度等问题,它讲的是人们知道货币的优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政府干预。……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也说到,格雷欣法则已自述其前提是政府干预。……劣币驱逐良币是政府干预才出现的结果。这一点,张五常、周其仁都有文章说过。……

幸亏老盾提醒,我才注意到对格雷欣法则的这种表述,这与我此前所理解的确实完全不同,经过一番查找,我发现wikipedia的Gresham’s Law词条中许多部分都采用了这一表述,而它们的文献来源,似乎都可追溯到佐治亚大学教授、卡托研究所经济学家George Selgin200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但以我的观感,这显然不是对格雷欣法则的唯一表述,也不是经济学界的主流表述,恰(more...)

标签: | |
1664
在《港澳旅游业的劣币逐良币过程》里,我提出了{{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的一种更一般化的表述:

商品的某项品质,若分布于一个消费者无法分辨、或即便有所分辨也不影响其选择的区间,那么,该品质最终将下降到这一区间的下限,即,品质高于该水平的商品将从市场消失。

对此,老盾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格雷欣法则说的完全是另一码事:

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也就是说,这个法则并没有什么信息不对称、辨析商品质量有难度等问题,它讲的是人们知道货币的优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政府干预。……

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也说到,格雷欣法则已自述其前提是政府干预。……劣币驱逐良币是政府干预才出现的结果。这一点,张五常、周其仁都有文章说过。……

幸亏老盾提醒,我才注意到对格雷欣法则的这种表述,这与我此前所理解的确实完全不同,经过一番查找,我发现wikipedia的Gresham’s Law词条中许多部分都采用了这一表述,而它们的文献来源,似乎都可追溯到佐治亚大学教授、卡托研究所经济学家[[George Selgin]]的200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但以我的观感,这显然不是对格雷欣法则的唯一表述,也不是经济学界的主流表述,恰好,Selgin文章的参考文献里有一篇著名货币学家[[Robert Mundell]]对格雷欣法则的述评:Uses and Abuses of Gresham's Law in the History of Money(1998),其对有关思想史的回顾比Selgin更显详尽,而Mundell认为,对格雷欣法则的恰当表述是:"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if they exchange for the same price.",或者,在他看来更准确的形式:"cheap money drives out dear, if they exchange for the same price."。 好,现在让我们看看分歧在哪里。 我/Mundell和老盾/Selgin都会同意,格雷欣法则的下列表述是完全错误的,却又是广泛传播的: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我们也都会同意,下列表述是正确的: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if they exchange for the same price.

但老盾/Selgin认为,exchange for the same price只会发生在政府强制交易者按货币面值接受支付的情况下,而我不这么认为,假如我理解正确,Mundell也不这么认为。 老盾说,硬币优劣是一目了然的,不存在什么信息障碍;嗯,假如不考虑成色,只考虑表面磨损度和重量,这个说法姑且可以接受,问题是,某项质量差异对交易者不造成影响,未必是因为他们感知不到这一差异,也可能是因为将这一考虑纳入交易决定是得不偿失的,对硬币的挑剔会让他丧失许多交易机会,丧失货币的便利性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让我们考虑一个更纯粹的例子,各位可能都听说过监狱里的故事,在那里香烟常被用作货币,许多香烟在长期流通之后早已发霉变质,完全丧失了其原本作为香烟的价值,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可以想象,事态完全可能发展到:即便烟丝已经掉光,只剩下卷烟纸,甚至只剩下商标,它的货币价值依然不变;当然,当交易量高涨、货币不足时,会有些新香烟进入流通,但总的趋势是,留在货币系统里的,总是那些最不适合抽的香烟,这是劣币逐良币的完美案例。(不过很抱歉,我想不起这个故事的出处了) 不过香烟案例牵扯到它本身随时间流逝而自动霉变的情况,那么,我们不妨设想,假如监狱里流行的货币是调羹,它不会变质,但质量有差异,假设狱友们时不时会从探访者那里得到些调羹,优劣不一,而其中部分会成为货币,那么,这样的货币系统一旦形成之后,哪些调羹将留在货币系统里?当某狱友需要用调羹去买东西时,他会挑哪些?从香烟案例的情况看,大概是最不适合用来喝汤的那些。 还记得弗里德曼在《货币的祸害》里说的那个“石币”故事吗?已经沉入深海,再也没人找得到的石币,依然按原先的价值被交易,这是劣的不能再劣的硬币了吧?但很明显,无论监狱还是石币部落,都没有铸币法。 在我看来,维持交易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硬币的劣质化,其实就是货币的符号化过程;试想,假如充当货币的不是贵金属铸币,而是形状重量随机的贵金属块,就不会出现劣币逐良币的情况(这里姑且不考虑成色,只考虑份量),因为交易者会随时带把称来称金子,但是,这种货币显然远不如铸币方便。 从贵金属块到贵金属铸币的演变就是符号化,它启动了货币的材料价值逐渐与其交易价值脱离的过程;符号化的过程完全可能是自发的,尽管君主/政府的铸币会让这样的过程较容易启动,但私人的铸币活动(其他符号化尝试)不绝于史,远非限于政府,而且,以古代政府的控制能力,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对流通在外的货币在交易中如何被使用具有值得考虑的强制能力,那么,除了符号化带来的便利,又如何解释在私人交易中,卖家会接受较次的硬币呢? 实际上,作为符号,在能够防伪和控制数量的前提下,材料价值越低,其货币功能越好,因为这样它就越不会可能避免因材料市场价的一时暴涨而被融化退出流通的风险,所以,一旦银行系统创造出稳定可靠的信用货币,铸币就很快会退出流通。 正是在此意义上,Mundell说,格雷欣法则的说法应该倒过来:是强货币/好货币在驱逐弱货币/坏货币;遗憾的是,Selgin在引用这段话时,显然曲解了Mundell的意思,他把Mundell的“强”解释成了“更多保留其贵金属价值”,而实际上,Mundell的好或强的意思白纸黑字清清楚楚:“because it was more efficie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ffecting transactions at the least cost”,这一点,从文章第5节对纸币替代金属铸币的评论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词义分歧是琐碎的,词源学分析既繁琐又乏味,用“格雷欣法则”来指称何种状况并不重要,只要事先说清楚就行,所以,老盾/Selgin用它来说明“法定复本位下的劣币逐良币”现象,我完全没意见,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Selgin的分析也很正确,固定兑换率的法定复本位是糟糕的制度安排(顺便说一句,我也赞同Selgin的自由货币制度)。 差别在于,我同时也认为,即便没有法定货币,货币的符号化过程也会出现。
饭文#Q3: 从美国高铁看财政保守主义

从美国高铁看财政保守主义
辉格
2011年3月7日

最近,在美国南北同时爆发了两场地方政坛风波,在佛罗里达,州长斯科特断然拒绝23亿美元的联邦高铁补助,激怒了对此猪肉桶垂涎已久的地方政客,两位州参议员无奈请求州最高法院责令州长接受补助,但当即遭驳回;在威斯康星,场面则壮观的多,为拖延财政紧缩法案表决程序,14位民主党州参议员集体出逃伊利诺伊,而州长沃克与公务员工会的对抗已演变为数万人的街头持久战。

两位州长都是新上任的共和党人,都是坚定的财政保守主义者,甚至都叫Scott(一个是姓,一个是名),此外,(more...)

标签: | |
1660
从美国高铁看财政保守主义 辉格 2011年3月7日 最近,在美国南北同时爆发了两场地方政坛风波,在佛罗里达,州长斯科特断然拒绝23亿美元的联邦高铁补助,激怒了对此猪肉桶垂涎已久的地方政客,两位州参议员无奈请求州最高法院责令州长接受补助,但当即遭驳回;在威斯康星,场面则壮观的多,为拖延财政紧缩法案表决程序,14位民主党州参议员集体出逃伊利诺伊,而州长沃克与公务员工会的对抗已演变为数万人的街头持久战。 两位州长都是新上任的共和党人,都是坚定的财政保守主义者,甚至都叫Scott(一个是姓,一个是名),此外,他们还是仅有的拒绝联邦高铁补助的三位州长之二;金融危机以来,因为不像联邦政府那样可向美联储出售国债,半数以上的州政府陷于财政危机,其中不少面临关门歇业的危险;在此背景下,一方面财政保守主义在去年底的中期选举中迅速崛起,但同时,来自联邦财政刺激计划的大礼包对身陷困境的各州,却是一场难以拒绝的及时雨,尽管两者在财政理念上完全背道而驰。 所以,观察这些新上任的财政保守派在面对联邦大礼包时的不同反应和矛盾心态,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佛罗里达是高铁计划仅次于加州的第二大受益州,联邦补贴了预算的23/27,在不增加多少州预算的情况下创造2万多直接就业机会,建成后运营期的负担和麻烦完全可以丢给后任,而礼包的分解落实还将转化为无数政治资本,按游戏常理,拒绝如此厚礼无异于政治自杀。 但斯科特还是拒绝了,悍然不顾各方抱怨、劝说和暴跳如雷;他敢于这么做,是因为他不是职业政治家,政治并非他安身立命之本,作为一位成功的实业家和投资家,和彭博、施瓦辛格和菲奥莉娜一样,斯科特无须担忧其职业前途;对于这些客串型政治家,从政的激励更为单纯和直接,就是要实践某种政策理念;当然,职业政治家也有自己的立场和理想,但他们首先要确保自己的政治生命能够长期延续,因而不得不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 所以,当制度的演进陷入某种不良的死锁状态时,往往需要一些非职业政治家来突破僵局,而财政扩张主义恰是一种恶性死锁:每项新开支都可能造就一个受益群体,后者将用其选票或政治影响力把它变成预算的固定部分,最后,新上任的州长们将发现,预算的任何部分都是“不可触碰的”,而预算的总规模也早已被拉到了极限水平,因此他不可能做任何改变。 从另一位共和党州长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斯科特的决定有多特别,路易斯安那州长金达尔是比斯科特更强硬的保守派,曾带头反对奥巴马的财政刺激方案,也是高铁计划的强烈批评者,但路易斯安那最终还是接受了24亿美元的刺激礼包。 俄亥俄是另一个拒绝高铁补贴的州,不过情况有所不同,州长卡西奇是资深职业政治家,26岁成为该州史上最年轻的州参议员,30岁进国会,连任9届,此后以政治评论员的身份活跃于福克斯的几档热门新闻节目;这些资历和媒体影响力为卡西奇竞争总统职位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在2000年就曾试探过这种可能性,看来,他不惜得罪俄亥俄选民和地方政界,是为了强化其作为财政保守主义者的政治形象,为未来更上一层楼铺路。 要知道,他最值得炫耀的政治资本,就是在克林顿任期内,作为众院预算委员会主席,主持制订了1997年财政平衡法案,将联邦预算从他上任主席时的1630亿赤字扭转为他任满时的2360亿盈余,从而历史性的创造了1969年以来的首个财政盈余;所以,假如财政赤字成为下次大选的中心议题,上述成绩将成为卡西奇竞选总统的强大资本,这样,俄亥俄的职位就是个很划算的代价了。 威斯康星州长沃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迷你版的卡西奇,是正在上升中的政治新星,其志向当不限于威斯康星,而他过去的主要政绩,也是在该州密尔沃基县所实施的财政平衡政策,在几年内裁减了该县20%的公务员和10%的债务;另一方面,威斯康星的财政危机比另外几个拒绝高铁的州要严重的多,政府已快关门歇业,或许真的挤不出高铁配套资金了,而反对派的焦点也已集中到了工会集体谈判权问题。
饭文#Q4: 为何教育经费追不上财政扩张?

为何教育经费追不上财政扩张?
辉格
2011年3月9日

两会期间,年度《预算报告》出炉,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再度成为焦点,每年此时,教育经费占GDP 4%的政策目标都会被提起,18年过去了,承诺仍未兑现;实际上,就在该目标刚刚被确定之后,教育经费的比例从最初的2.99%连续四年大幅下滑至2.41%,然后才缓慢回升至2009年的3.59%;去年,当又一份十年纲要发布时,一位起草成员被问及此事,他对短期内实现目标似乎已不再抱有希望。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中央财政压根不缺钱,相反,财政扩张势头迅猛,其(more...)

标签: | | |
1657
为何教育经费追不上财政扩张? 辉格 2011年3月9日 两会期间,年度《预算报告》出炉,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再度成为焦点,每年此时,教育经费占GDP 4%的政策目标都会被提起,18年过去了,承诺仍未兑现;实际上,就在该目标刚刚被确定之后,教育经费的比例从最初的2.99%连续四年大幅下滑至2.41%,然后才缓慢回升至2009年的3.59%;去年,当又一份十年纲要发布时,一位起草成员被问及此事,他对短期内实现目标似乎已不再抱有希望。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年来中央财政压根不缺钱,相反,财政扩张势头迅猛,其中尤以基础设施建设开支规模惊人,铁路投资动辄上万亿,各地高速和地铁如雨后春笋,而在4万亿财政刺激这块大蛋糕里,教育系统也没能为自己切出一块;那么,为何偏偏教育系统在政策早已明确的情况下,却还是瓜分不到财政扩张中它的那一份呢? 从某种角度看,财政结构所体现的,是各部门利益集团在博弈中的力量对比,财政扩张既是利益集团努力的结果,也是创造和强化利益集团的过程;按理说,教育系统在这场盛宴中有许多先天优势:作为教育开支的受益者,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人数很庞大,与工人农民相比也更接近于精英阶层,而且多半属于体制内,并且构成了体制的重要基础,尽管已不如科举制那样成为社会地位爬升的唯一通道,但仍是重要的通道,显然,这些因素未能充分起效。 原因恐怕在于组织失败,或者用奥尔森的话说,是集体行动无能;正如政治学家斯科特·戈登指出,人类政治的基本形态是且永远是:有组织的少数支配无组织的多数;一群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人,无论人数如何庞大,都不能自动成为有效行动的利益集团,假如他们没有被恰当的组织起来的话,而围绕财政预算能否形成利益组织,高度依赖于有关开支的分配结构。 将一个庞大人群成功动员和组织起来的最常见形式,是层级化结构,由于个人的沟通和控制能力有限,每个上级所控制的下级不能太多,通常少则五六,多则十几,太多了会失控,太少了上级容易被下级篡夺;因而,对形成和维持利益集团最有利的预算分配结构,也应是层级化的,比如,你争取到一笔一亿的预算,最好分成十份,由你的十位支持者支配,他们再逐级向下分解,最终有一万人支配和获益。 如此,这一万人将成为一个能有效动员和控制、同命运、共进退的强大组织,他们将坚决捍卫这笔预算的长期存在,其中每个人都很清楚该捍卫其中哪一份以及向谁去表达诉求;不仅如此,这样的诉求表达和利益分配机制一旦形成,就成了一部将末端需求持续汇聚、传输和放大为政治压力的机器,同时,层级化组织良好的可扩展性会将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者卷入到组织之中,从而推动这份预算不断扩大;正是这一机制,构成了财政扩张的基本工作原理。 相反,假如这笔预算是直接分配给一百万人的,尽管受益人数庞大,但每份利益太小,并且存在搭便车的巨大诱惑,将使他们的集体行动陷于激励无效的状态;同时,更多的潜在诉求也无法传递上来并转变为政治压力,而这种松散的群体也不具有扩张性;看来,教育经费的分配恰好符合这一条件,假如新增预算开支被用于数十万学校运营经费、给上千万教师加工资、给上亿学生减免学费或补贴午餐文具,这种按简单标准即可向大批人直接派发的开支,显然不是一种适合于层层分解、逐级支配的预算。 相比之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分配结构则有利的多,从上万亿的大规划,到百亿级的大项目,到几十亿的标段,数亿的配套工程,乃至几百万的分包,一个结构严密、层次井然的利益集团,将很自然的围绕预算而组织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各地方各部门都喜欢上大项目,而不喜欢直接分配,尽管看上去都是在运用权力支配大笔财富,其组织效果却截然不同;这或许也是曾荫权挨揍的理由,直接免税和发钱是他的政客同僚们最嫉恨的分配方式。 假如上述猜测是对的,那么即便未来教育系统成功增加了预算,我们大概也可以期望看到,采购系统将被集中和垂直化以便构造为层级化大项目,新增预算被大量用于集中采购的设备添置项目,宁可将重点学校的设备配置到极限,也不愿建更多的普通学校,学校合并将大受欢迎,新建和升级高校将优先于普及基础教育,盖大楼将优先于减免学费,图书馆会修得很大很豪华,但里面图书的却很少,对课本文具与学生午餐的补贴和对贫困生与民办学校的资助将被忽略。
“[不喜欢]” vs “不[喜欢]”

假如这是逻辑课上出的题目,我可能也就回答“我不喜欢芭蕾”了,但按我的要求,得用自然语言,而自然语言中的“不喜欢”并不是“喜欢”的逻辑否,而是一种特定的负面评价,正如Vin所说,它相当于英语中的dislike,而类似的,not dislike<>like,因而dislike<> not like。

假如可以利用一个问句作为语境,那么“不”就是一个简单而恰当的回答,或者稍显啰嗦的版本:“没这回事”,问题是,我的题目并未假定这样的语境。

老吴(more...)

标签: |
1651
假如这是逻辑课上出的题目,我可能也就回答“我不喜欢芭蕾”了,但按我的要求,得用自然语言,而自然语言中的“不喜欢”并不是“喜欢”的逻辑否,而是一种特定的负面评价,正如Vin所说,它相当于英语中的dislike,而类似的,not dislike<>like,因而dislike<> not like。 假如可以利用一个问句作为语境,那么“不”就是一个简单而恰当的回答,或者稍显啰嗦的版本:“没这回事”,问题是,我的题目并未假定这样的语境。 老吴的答案——“我对芭蕾无爱”——避免了dislike或类似的问题,但我还是不能完全赞同,这是因为依我对自然语言的体会,它暗示了“我”对芭蕾有所了解,而“我喜欢芭蕾”的否命题不应包括这样的信息。 我起初想到的答案是“芭蕾非我所爱”,但后来我觉得,“我没喜欢芭蕾”更合适。 不过,我对这个答案还是不太满意,尽管它所暗示的额外内容已经非常少:“我”知道有芭蕾这么一个能够被人喜欢的东西;但毕竟它还是包含了额外的信息。 我现在觉得,我们的自然语言可能无法在不用引号的前提下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只要把问题中的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事情就好办了,“他没喜欢芭蕾”显然是简单而准确的答案,这并未暗示任何额外信息,“他”甚至可以没听过“芭蕾”这个词。
请用自然汉语说出“我喜欢芭蕾”的否命题

如题,比谁用的字数少。

(昨天在车上旁听一对小情侣对话,遭遇这问题,花了我好几分钟)

标签: |
1648
如题,比谁用的字数少。 (昨天在车上旁听一对小情侣对话,遭遇这问题,花了我好几分钟)
“市场失灵”是什么意思?

我很少用这个词,无论是在表达自己观点,还是评论别人观点时,因为它已被用得太滥,混乱到难以用来准确传达意思了。

不过既然小橘子又提到这茬(她与jflycn的这段讨论有点长,我就不在这儿摘录了),而且显然许多人还在用它,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理一理。

“市场失灵”这个词,我听到过且还能想起来的,至少有这样几种用法:

1)一种可欲的状况,没有在市场制度下出现(或者相反,一种不可欲的状况,在市场制度下出现了,下同);

2)任何现实制度,多少都包括些市场的和非市场的元素,在某些事情的发展上,市场元素没能起主导作用,因而未能让一些可欲的状况出现;(这种用法很让人抓狂,但确实不少见)

3)一种可欲的、且至少可以合理想象(所谓“可以合理想象的”,是指它与目前已知的自然律都不冲突(more...)

标签: | |
1645
我很少用这个词,无论是在表达自己观点,还是评论别人观点时,因为它已被用得太滥,混乱到难以用来准确传达意思了。 不过既然小橘子又提到这茬(她与jflycn的这段讨论有点长,我就不在这儿摘录了),而且显然许多人还在用它,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理一理。 “市场失灵”这个词,我听到过且还能想起来的,至少有这样几种用法: 1)一种可欲的状况,没有在市场制度下出现(或者相反,一种不可欲的状况,在市场制度下出现了,下同); 2)任何现实制度,多少都包括些市场的和非市场的元素,在某些事情的发展上,市场元素没能起主导作用,因而未能让一些可欲的状况出现;(这种用法很让人抓狂,但确实不少见) 3)一种可欲的、且至少可以合理想象(所谓“可以合理想象的”,是指它与目前已知的自然律都不冲突)的状况,在市场制度下没有出现; 4)一种可欲的、可想象的状况,尽管我们可以合理的想象其如何从某个初始状态发展而来,并且从那个初始时刻起,我们已等待了足够长时间,但它还是没有在市场制度下出现; 5)一种可欲的状况,在市场制度下没出现,但在不同于市场制度的另一种制度下,或者,加入一些非市场元素的市场制度中,因为这些非市场元素的作用,出现了; 6)依我们对市场及其进化机制的了解,本可期待某种状况在某个有限时间段内出现,但它让我们失望了。 前两种是最常见的朴素说法:市场未能消除乞丐,市场没有让每个人感到幸福,等等,这不过是在用貌似学术化的语言,倾诉一个宗教性的情怀:看哪,市场不是天堂。如此而已。 第3种说法相当于:市场没能爬上视野所及的最高峰;这就好比:进化没能造就出可以想象的性能最优良的器官;对此,我可以轻松坦然接受,只要你不把市场和进化视为上帝,都可以坦然接受:市场是一种类进化机制,它是短视和渐进的,到达视野内最高峰的路上,或许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第4种说法是第3种的加强版,QWERTY键盘是最常见的例子,它考虑了路径可达性(没有忘记进化是渐进的),但没有考虑路径的历史依赖(但忘记了进化是短视的)。 第5种说法是对市场最有力的质疑,但是,它对“失灵”一词的原有词义做了最大的扭曲,它想说的其实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不好”,至少在某些方面没有其它制度好,这当然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是值得严肃讨论的,假如我们搁置价值观分歧(即对什么是“可欲的”的分歧),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明市场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制度。 问题是,对制度的比较不能仅从“某些方面”进行,通货膨胀是坏事,金本位可以消除通胀,但金本位在其他方面造成的代价呢?假如金二愿意,朝鲜也可消除通胀,还可以避免许许多多在市场中出现的“不可欲的”结果,那又如何? 当你比较两种制度时,必须考虑它们的总体效果,而当你评估一项依票决结果为市场制度打补丁的动议时,不能只考虑补丁的效果,也不能只考虑“有这个补丁的市场和没有这个补丁的市场”之间的差别,还要考虑“一个引入了票决补丁制的市场和没有票决补丁制的市场”之间的差别。 所以,当人们在第5种意义上说“市场失灵”时,他们其实想说的或许只是:市场制度是有代价的(我完全同意),或:市场制度比其他替代制度差(我不同意)。 最后,按我对“失灵”一词的理解,第6种说法才是对该词的正确用法,但它仅相当于: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有待改进,因而对它的预期应有所调整——当然,没错,我想没人会反对。
饭文#Q2: 油价高低与垄断没关系?

油价高低与垄断没关系?
辉格
2011年3月1日

最近,韩寒在博客上感叹自嘲了一下自己对房价走势的懵懂迟钝,顺便抱怨了几句汽油价格的猛涨;韩寒的一声“喂”都能成为议论热点,何况房价油价原本就是热点,经济学家郭凯随后几天在其博客上连发三篇文章作出回应,他的主要观点是:近年来国内油价涨势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与国企垄断没什么关系,即便消除垄断租金,价格也顶多下降一两毛。

郭凯进而指出,2009年后国内汽油零售价高于美国,主要原因是费改税,而税前价仅略高于美国水平,而美国油价在发达国家中是偏低的,所以,结论是,即便不存在垄断,汽(more...)

标签: |
1638
油价高低与垄断没关系? 辉格 2011年3月1日 最近,韩寒在博客上感叹自嘲了一下自己对房价走势的懵懂迟钝,顺便抱怨了几句汽油价格的猛涨;韩寒的一声“喂”都能成为议论热点,何况房价油价原本就是热点,经济学家郭凯随后几天在其博客上连发三篇文章作出回应,他的主要观点是:近年来国内油价涨势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与国企垄断没什么关系,即便消除垄断租金,价格也顶多下降一两毛。 郭凯进而指出,2009年后国内汽油零售价高于美国,主要原因是费改税,而税前价仅略高于美国水平,而美国油价在发达国家中是偏低的,所以,结论是,即便不存在垄断,汽油零售价也不会显著低于现有水平;有些国家的燃油零售价低于中国,则是因为政府补贴,而这种补贴是不合理的,它补贴的是相对富裕的有车族,而且对环境不利。 为支持其论证,郭凯整理了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和中美两国汽油零售价格的数据,并制作了直观图表,读来颇为悦目,但遗憾的是,他的论证却是完全错误的;错不在数据,而在逻辑,从“价格走势与国际原油和美国零售价走势基本一致”这个事实,得出“油价水平与垄断没关系”这一结论,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假如垄断地位能够影响价格水平,中美油价曲线就不会平行;然而,该前提并不成立。 假如国内垄断油企有完全的定价自由,再假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唯一目标,那我们就可以用完全垄断下的定价模型来预测出一条它的价格曲线,确实,这条曲线不大会与美国零售价格曲线平行(尽管仍将是高度相关的);可是,这两个“假如”都不成立,首先,垄断油企是国企,不能用理性人模型来预测其行为,甚至不能把它当作企业来看待,利润最大化通常不是它的主要目标。 其次,也更重要的是,垄断油企并没有充分的定价权,油价是受管制的,实际上,当前管制政策的要点恰恰就是跟踪国际油价,所以,中美油价平行这一事实压根无须其它解释,它是价格管制政策的直接后果,也因此,你不能从它得出任何其它结论,你最多只能说:垄断者因受到价格管制而未能获取最大可能的垄断租金,但这并不等同于:它没获得垄断租金。 你也不能从“中美税前零售价差距不大”得出“油企没有获得垄断租金”和“解除垄断不会拉低价格”的结论,因为中美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关税和运输壁垒,只要这一壁垒所带来的流通成本高于两地差价,该差价就会持续存在而不会被市场流动所抹平;假如每加仑汽油从中国卖到美国的流通成本(关税+运费+交易费用)不低于一美元,那么,充分竞争条件下,中国油价便可能长期比美国低一美元。 考虑到中国的土地、劳动和环保成本全面低于美国,因而从燃油提炼到分销到加油站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国的平均成本完全可能大幅低于美国,而同时,中国汽油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却很可能远高于美国,这样,假如这两个被上述壁垒所隔离的市场中,形成差距颇大的两个均衡价格,是不会让我们感到惊讶的。 要判断垄断地位有没有影响价格水平,也即垄断国企是否获得了垄断租金,我们需要从其它地方寻找线索,而最好的机会莫过于那些来自系统边界上的事件;首先,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一个垄断国企因价格管制无法获得租金,对此我们有许多经验,实际上,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国企的常态,那就是短缺:得不到租金的垄断国企都会消极怠工,少有例外,然后你会看到各种配给券、长长的队伍和死鱼般冷淡的面孔;而实际上,我们看到它们在很起劲的找油和卖油。 其次,假如国内油价被管制在竞争均衡水平之下,我们应该会看到,被抓住的走私犯都在从境内向境外走私燃油,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恰好相反,这些走私犯在冒死贴钱学雷锋吗?第三,假如垄断不能给垄断者带来租金,我们就不会看到无法用流通成本来解释的省际差别化定价,而这种定价方式正是榨取消费者剩余来获得垄断租金的手段。 最后,假如垄断不能带来租金,我们就不会见到对长期广受诟病的原油进口专营权的竭力维护,因为除此之外已找不出为进口专营辩护的理由了;过去,当原油进口依赖率还很低时,或许可以说这是在保护国内油田免受进口冲击,但现在,进口依赖度已提高到55%,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已成为许多人忧虑的大事,按理说应该发动大家都出去找油才对,但实际上,专营权仍固若磐石,难以撼动;怎么看,这都不像只不下蛋的母鸡。 对垄断下高油价的抱怨之声,有人说,高油价是好事,可以控制排放,保护环境;即便我们认可这一说法,也并不意味着这是赞同垄断的理由;要达到压抑燃油消费的目的,收燃油税这样的庇古税固然是一种选项,这样消费者兼纳税人至少知道油价那一部分是交税了,这也为进而立法控制这部分税收的用途建立了基础,但垄断租金却是不明不白的直接落入了国企口袋这个无底洞,化作过节费、招待费、差旅费、学习考察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