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发表的文章(35)

[微言]科学与信仰

【2012-07-30】

@古希腊人: 我见不少持右派经济学观点的人士信仰新教。我想相信进化论和信基督教应该不搭配吧

@whigzhou: 先回答后半个问题,做基督徒与信进化论未必冲突,做基督徒可能只是认同某种文化,接受某些传统,实践某种生活方式,未必持有某种特定信仰,当然反思这些认同和实践或许会导致某种信仰,但人可以拒绝反思

@whigzhou: 即便基督徒身份意味着某种信仰,这样的信仰也可以有很多种,未必与进化论冲突;所谓信仰就是一个句号:追问的停止,人可以在追问链条的任何地方停下来,停下的地方很可能与进化论根本还没遭遇上,谈不上冲突;比如:我认定某些意义/价值/规范就是好的。←这个句号可以等价替换为“上帝是这么说的”

@whigzhou: 假如信仰只是针对我们的困惑所给出的一个自圆说法的话,它就与任何科学都不会冲突,只要你不从那个用来自圆的东西去推出比你所困惑内容更多的东西,比如,雷电让你困惑,你(more...)

标签: | | | |
4467
【2012-07-30】 @古希腊人: 我见不少持右派经济学观点的人士信仰新教。我想相信进化论和信基督教应该不搭配吧 @whigzhou: 先回答后半个问题,做基督徒与信进化论未必冲突,做基督徒可能只是认同某种文化,接受某些传统,实践某种生活方式,未必持有某种特定信仰,当然反思这些认同和实践或许会导致某种信仰,但人可以拒绝反思 @whigzhou: 即便基督徒身份意味着某种信仰,这样的信仰也可以有很多种,未必与进化论冲突;所谓信仰就是一个句号:追问的停止,人可以在追问链条的任何地方停下来,停下的地方很可能与进化论根本还没遭遇上,谈不上冲突;比如:我认定某些意义/价值/规范就是好的。←这个句号可以等价替换为“上帝是这么说的” @whigzhou: 假如信仰只是针对我们的困惑所给出的一个自圆说法的话,它就与任何科学都不会冲突,只要你不从那个用来自圆的东西去推出比你所困惑内容更多的东西,比如,雷电让你困惑,你用“上帝发怒”来自圆,这与科学毫不冲突,只有当你进而推断上帝发怒时还会做些什么、上帝何时会发怒时,才可能与科学冲突 @whigzhou: 可假如你如此推断,就不只是在信仰,而是在提出科学假说(因为这些额外推断是可证伪的)了,那就可能与既已得到公认的科学理论相冲突 @whigzhou: 类似话题以前讨论过 http://t.cn/zWCUZsG @whigzhou: 举个例子,你接受“偷盗是罪恶的”这条规范,你给出的理由是“上帝如此教导我们”,而科学家发现这规范是协调博弈和文化进化的结果,但这两种说法丝毫不冲突,因为上帝完全可能以科学家所发现的那种方式来“教导”我们。更一般的说,作为最终归因对象的上帝,可能承载任何归因,这是显然的,对吧? @whigzhou: 再举个例子,你断言“上帝创造了生命”,而进化论认为生命是经由进化过程从无生命物质中产生的,这两种说法同样丝毫不冲突,因为上帝完全可能以进化论所描述的方式来创造生命,只有当你试图具体描述上帝是如何创造生命时,才可能与进化论冲突,但那么做时,你已不是仅仅在信仰,而是在提出科学假说了 @艾里克卡特曼: 满足你的理论的前提条件是,“上帝”其实等同于非人格化的自然规律。那是没冲突。 @whigzhou: 就算人格化也未必冲突,只要你不超出经验而对他的“脾性”作额外的揣摩就不会冲突 @whigzhou: 对自然神论者来说,上帝与“自然之母”只是用词不同,但对其他人,信仰也可以是对待未知的态度不同 @whigzhou: 比如对“为何会有生物这么复杂神奇的东西”这种问题,人可以简单满足于“上帝创造了它”的说法,懒得去考究琢磨,甚至懒得去倾听和分辨科学已经提出的种种解释,这里同样没有冲突 @13space: 很明显,创造是一种突变。而进化是按照某标准的分解,直到不能不想分为止 @whigzhou: 我看没这么明显,比如你为一只母鸡安排了各种恰当条件,然后她下了个蛋,这为何不能算是你“创造”这个蛋的方式? @13space:= =说明显,是说抽象和概括来看。如果只论输入(可无输入)和输出的话,那么在总括层次,这确实可以看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当然这也可以细化,只是这时候的”创造“就不单是输出物了,而包括输出处理要素和过程 @whigzhou: 我说的就是不能具体和细化黑箱里面的东西嘛,否则就是在提出科学假说了 @whigzhou: 人择原理也是一种信仰。在不可观察不可实证的空间内,你可以天花乱坠的妆点自己的信仰,比如Lee Smolin认为每个黑洞的“另一边”都是一个基础常数有所不同的宇宙 http://t.cn/zWC4mnB //信仰也可以是对待未知的态度不同 @whigzhou: 限度是不能越过“可实证”这条边界 @whigzhou: 其实,“可实证”这条边界也始终在随人的认识能力而移动,在不久的过去,“意志”之类的东西还被认为是不可实证的,现在越来越不是了 @JohnnyTong假装是学者 最近在读普利策历史获奖作"Summer for God“,专门讲20世纪田纳西的Scope Trial。其实那次进化论与基督教的较量背后影藏的是Majoritarian和Individual Liberty的较量,本来就不该狭隘的理解为基督教和进化论的冲突,说到底还是Majority Rule的问题 @whigzhou: 我倒觉得问题在公立教育 @whigzhou: 本来,信旧约还是信进化论是个人的事情,学校可以选择允不允许教,教师要讲进化论可以选择允许讲的学校,家长不想让孩子听进化论就选不许教的学校,但公立教育把个人选择变成了公共选择。 @stevenzyc: 家长就有权对孩子进行洗脑吗?让孩子进入宗教场所这种洗脑方式和少先队这种有区别吗?我觉得孩子就不应该接触任何宗教政治宣传 @whigzhou: 如果“洗脑”是指使之未经理性思考和自觉选择而习得某些文化/传统/规范/价值观的话,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必须的,通常也是难以避免的,除非你把他禁闭起来 @whigzhou: 他习得的文化也必定会影响其日后的政治倾向,你不可能在让他健康成年的同时拥有一张价值观和政治白纸 @whigzhou: 在宗教构成了文化/习俗/价值观传承的重要载体的条件下,反宗教教育本身就是在灌输一种强烈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 @stevenzyc: 关键是孩子没有判断力,很多家长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让他们接受宗教仪式成为教徒.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洗脑的影响是很严重,更不用说一些宗教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地区了 @whigzhou: 每一步都是滑坡和臆测,成为教徒多大程度上是家长强制结果?影响什么了?怎么严重法?宗教气氛浓生活就更差了? @古希腊人: 对大多数人而言,从小接受的教育很难改变。美国反同的人打出的标语“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不是亚当和亚当”;从小被告知中医治本西医治标的人现在也很难被说服;而我从小接受无 @whigzhou: 这个判断我完全不同意。好,算它成立,你为啥要他们“改变”?那么多虔诚信徒不是活得很好死的也很好? @古希腊人: “改变”好不好属于价值判断,我只是说很难改变,没说对错。 @whigzhou: 好,那我们再讨论你那个判断,你怎么看下面这个数据:approximately 100 million citizens consider themselves Russian Orthodox Christians, amounting to 70% of population http://t.cn/zWCtO6Z  
[微言]苹果vs安卓

【2012-07-30】

@新浪体育 【高清图-比尔盖茨现身奥运赛场显老态】查看高清图:http://t.cn/zWCMjud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岁月的流逝,57岁的比尔盖茨现身伦敦奥运会赛场观看比赛,看到这张照片,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费戈35: 不会吧。我崇拜的英雄,还指望你整顿诺基亚打垮苹果呢

@whigzhou: 用不着,就算某天微/诺出息了,那时苹果也已经是小角色了,未来是安卓的天下

@胡宾的围脖 兄台何出此言?安卓目前很混乱的,开发者盈利很难啊

@whigzhou: 混乱又不是什么坏事,Windows也很混乱,占有率说了算

@whigzhou: 最不济,你哪怕把每家安卓设备商当作一个平台,要是三星比苹果卖得多,你不还得为三星开发应用?不同安卓系统间的差异,总不至于大过苹果与安卓间的差(more...)

标签: | | | |
4471
【2012-07-30】 @新浪体育 【高清图-比尔盖茨现身奥运赛场显老态】查看高清图:http://t.cn/zWCMjud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岁月的流逝,57岁的比尔盖茨现身伦敦奥运会赛场观看比赛,看到这张照片,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费戈35: 不会吧。我崇拜的英雄,还指望你整顿诺基亚打垮苹果呢 @whigzhou: 用不着,就算某天微/诺出息了,那时苹果也已经是小角色了,未来是安卓的天下 @胡宾的围脖 兄台何出此言?安卓目前很混乱的,开发者盈利很难啊 @whigzhou: 混乱又不是什么坏事,Windows也很混乱,占有率说了算 @whigzhou: 最不济,你哪怕把每家安卓设备商当作一个平台,要是三星比苹果卖得多,你不还得为三星开发应用?不同安卓系统间的差异,总不至于大过苹果与安卓间的差异吧? @whigzhou: 山寨市场还没怎么动呢,等山寨起来,安卓占有率就很快到80%,然后局面就明朗了 @whigzhou: 我见过最不混乱的系统是AS/400,有几个人听说过呢?封闭系统只能占一个小生态龛,这应该没什么疑问的 @threent: 强烈推荐《罗彻斯特城堡》 http://t.cn/hek3pI @胡宾的围脖: 也就是说,安卓最后会通过屌丝的力量战胜高富帅的苹果? @whigzhou: 关键力量还是差异化,低端市场的数量优势会加速这个过程,让它提早越过临界点 @茶博未: 对这个前景,果粉一定心头暗喜 @tertio: 苹果不封闭啊 @whigzhou: 当然封闭,你认为不封闭是因为你觉得智能机时代硬件差异不重要,我不同意这一点,其次,苹果与谷歌对待应用与内容开放性上的差异也很快会表现出来 @胡宾的围脖: 智能手机的差异化?可现在的国产机都太相似了,难道通过硬件实现不同的功能来实现差异化?例如老人手机 @whigzhou: 当然,否则怎么盖满场一千多到三千多的连续价格谱的? @卫你星空灿烂 苹果太封闭了,但是这个封闭又暂时看不出问题,我更喜欢的还是谷歌 @whigzhou: 像现在这种提到亚马逊就不让上架的小伎俩,影响是不大,等今后把谷歌地图这样的超重量级应用拿掉就不同了,我相信他会这么做的 @古希腊人:iOS6已经不再用Google地图了。 @whigzhou: 回复@古希腊人:这都有iOS6了啊?真快 【2012-08-04】 @whigzhou: 认为安卓混乱是个问题的人可以这么想:假如三星有自己的封闭平台 ,是不是就像苹果一样不混乱了?“混乱论”犯了个比较对象混淆的错误:因为A不如B,所以A比C差 @whigzhou: A=安卓生态现状;B=单一版本安卓一统天下的理想状态;C=苹果生态现状 【2012-10-05】 @whigzhou: 苹果收紧第三方外设规定:限制Lightning配件 http://t.cn/zl6SrVg @whigzhou: 苹果App Store新条款拒绝应用推荐类App http://t.cn/zlMp56S  
[活动]8月16日·上海书展·读者座谈会

2012上海书展,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我安排了一个《自私的皮球》读者座谈会,在上海的朋友可以来聚聚,活动形式以问答为主。

你可以先在这里提出问题,这样或许可以提高我的回答质量,而且这里提的问题届时会优先讨论。

时间:8月16日,15-16点

地点: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近铜仁路),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第一活动区

 

标签: |
3604
2012上海书展,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我安排了一个《自私的皮球》读者座谈会,在上海的朋友可以来聚聚,活动形式以问答为主。 你可以先在这里提出问题,这样或许可以提高我的回答质量,而且这里提的问题届时会优先讨论。 时间:8月16日,15-16点 地点: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近铜仁路),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第一活动区  
[饭文]政府防灾责任所来何自?

政府防灾责任所来何自?

辉格
2012年7月26日

每次自然灾害过后,都会有一轮拷问政府预防体系是否完备、救援措施是否积极的所谓“问责”浪潮,也会伴随着大量良莠难辨却言之凿凿的祖传秘方;拜网络新媒体特别是微博之赐,这次北京暴雨成灾之际,这样的反思、问责和开药方举动,从雨水刚刚开始淤积之时,便已风雨满城、席卷九州了。

然而很少人会在这么做之前先问一问,为何人们要将自然灾害对个人所造成的损害归咎于政府?为何他们会将防灾和救援的责任归诸政府?归根结蒂:为何人们在灾害发生时首先想到的是政府,而不是其他什么,比(more...)

标签: | |
3602
政府防灾责任所来何自? 辉格 2012年7月26日 每次自然灾害过后,都会有一轮拷问政府预防体系是否完备、救援措施是否积极的所谓“问责”浪潮,也会伴随着大量良莠难辨却言之凿凿的祖传秘方;拜网络新媒体特别是微博之赐,这次北京暴雨成灾之际,这样的反思、问责和开药方举动,从雨水刚刚开始淤积之时,便已风雨满城、席卷九州了。 然而很少人会在这么做之前先问一问,为何人们要将自然灾害对个人所造成的损害归咎于政府?为何他们会将防灾和救援的责任归诸政府?归根结蒂:为何人们在灾害发生时首先想到的是政府,而不是其他什么,比如巴菲特、Google、弥勒佛或阿拉丁神灯?这其中的道理,似乎并未有人加以阐明。 现在假设你身处一个没有政府的地方,比如公海上或者索马里,一场龙卷风让你目睹某位亲友无端暴毙,自己的财产也惨遭毁灭,此时你大概不会想到政府,也不可能找出某个人来对此负责,可以预料的反应,除了反思自己哪里疏忽了之外,无非是悲叹命运之多舛,这也是作为冷静超然的旁观者看来唯一合理的反应。 问题是,身临灾难的当事人并不超然,他们常常需要为悲剧和惨状所引发的怨愤和怒火寻找一个渲泄对象,于是悲叹的内容会变成:造化何以如此弄人,老天为何这般不公,上帝为何而发怒?如今,受过教育的人大概都不会从字面上理解这些句子,那显然只是“命运”的拟人化表达而已,不过在蒙昧时代,人们真的会用各种巫术去努力平息老天的怒火,或诱骗神灵转移发怒对象,甚至威胁他再发飙就断了祭品。 看起来,现代人只是让政府取代了老天的地位,启蒙运动虽让他们认识到了巫术的愚昧,却并未赋予他们直面命运的勇气,他们仍需要一个父爱主义的老天为他们挡开一切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他们天真的以为,自从认识到理性的威力之后,没有什么自然力是不可战胜的,而同时,现实生活的严酷又让他们感觉到个体力量的渺小,于是便将理性主义的美好许诺,转变成了福利主义责任而施加于政府。 正因此,他们才宁愿相信像扭转地球气候变化和平抑经济波动这样的事情,也是政府能够且必须承担的责任,无论人类对这些现象的了解还何等粗浅,政府既已被赋予老天的角色,自然要为一切人间痛苦和不幸负责,甚至对于非洲无政府地区的种种不幸,进步主义者也要在“国际社会”的名号之下,假装出一个并不存在世界政府来向它问责。 现实一再击碎这种幻觉,但人们却很擅长再次将自己迷醉,需要另一次启蒙才能将政府这个魅影从现代政治伦理中消除;真正的理性主义者会认识到,面对世界和生活的复杂性,理性——无论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终究是弱小的,个人必须自己面对命运,政府只是他们组织起来平息相互间冲突和解决某些公共问题的一个凡俗工具而已,类似的工具还有很多种,从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到慈善组织,其中有些确实能够加强人类对抗命运的能力,但除了执行法律之外,政府在其中并不天然的具有优势,相反,它们往往表现的十分笨拙和低效。 所以,在为某种自然灾难而问责政府之前,在将相应的责任赋予政府之前,首先要问一问:为何你认为这件事应该由政府来做?由他做比由当事的个人、当事人能够向其寻求帮助的亲人朋友、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商家、保险公司、人们为获得安全而自发建立的社区组织、热心公益的慈善组织,为何不是更好的候选人? 人们更不能忘记,每当我们将一项新责任赋予政府,便同时赋予了或至少认可了他为履行该责任所需要的权力:当我们为火灾而问责政府时,也就默认了他为保持消防通道畅通而强拆违章建筑的权力,同样,对交通堵塞、治安不良、市容不佳、暴雨泄水不畅的问责,也默认了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全面城市规划,并为此而实施拆迁、管制流动人口、清除城中村和贫民窟、驱逐无业人口、清理街边摊位的权力,问题是,那些叫嚷问责的人,是否意识到了这些责任背后所包含的代价?
[饭文]持枪权的制度意义

持枪权的制度意义
辉格
2012年7月27日

上周末造成12死58伤的丹佛枪击案,又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的枪支管理和持枪权问题的讨论,不过这次或许是选战正酣的缘故,两党候选人都声明不主张通过新立法强化枪支控制,虽然罗姆尼此前曾表示赞同此类立法,这大概也反映了美国选民对持枪权的执着,政治家轻易不敢得罪。

当代关于持枪权的争议,多半围绕着它对个人的防卫价值展开,枪支是否真的能帮助个人捍卫其人身和财产权利?能有效震慑罪犯?学术研究也多以此为主题;然而在早先,人们为持枪权辩护时更多提到的,则是用它来组织民兵,保卫(more...)

标签: | |
3599
持枪权的制度意义 辉格 2012年7月27日 上周末造成12死58伤的丹佛枪击案,又引发了人们对美国的枪支管理和持枪权问题的讨论,不过这次或许是选战正酣的缘故,两党候选人都声明不主张通过新立法强化枪支控制,虽然罗姆尼此前曾表示赞同此类立法,这大概也反映了美国选民对持枪权的执着,政治家轻易不敢得罪。 当代关于持枪权的争议,多半围绕着它对个人的防卫价值展开,枪支是否真的能帮助个人捍卫其人身和财产权利?能有效震慑罪犯?学术研究也多以此为主题;然而在早先,人们为持枪权辩护时更多提到的,则是用它来组织民兵,保卫自由和防范暴政,从第二修正案的字面看,立法的本意显然也更多在于此,那么在当今条件下,持枪权在美国究竟还有没有政治和制度意义?真的能起到对抗政府权力无限扩张的作用吗? 在反对者看来,个人和组织松散、缺乏训练的民兵手持轻武器去对抗拥有大炮坦克甚至核武器的现代军队,这种念头是十分可笑的,所以对持枪权的制度意义,他们甚至懒得理睬;不幸的是,这种看似毋庸置疑的看法,其实是浅薄的,政府权力的扩张和个人权利的捍卫,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以各种具体而微的方式发生,权利是被权力逐步分散蚕食的,并不会从一开始就发生大炮与手枪的对抗。 假如个人缺乏有效的自卫手段,就必须仰赖政府治安机构的保护,他选择居住地的能力便受到了限制,只能在已经建立警察局的地方生活,而无法像许多美国人那样,在遥远荒僻的地方建立他们的自治社区;一个开放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总有些人会拒斥主流文化,或者希望远离都市喧嚣,去寻找自己的乐土和所向往的生活方式,但如果没有持枪权,这么做的难度就很大。 权力对自由的侵蚀常会以各种暧昧的面目出现,而很少以秘密警察半夜敲门把无辜者拉去枪毙的方式发生;它可能表现为执法机构对权贵的袒护,在弱者受前者欺凌时拒绝提供保护,此时,假如弱者有枪,局面就大不一样;权力的滥用也可能以代理人的方式进行,当他们需要使用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时,常会伪装为平民暴徒。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暴力拆迁,夜间突袭很少让正规执法者出手,而是雇佣流氓;在执行各种缺少合法性、执行者自己也觉得心虚的规章条令时,雇佣代理人和“临时工”是常见手法,一旦事情闹得不可收拾,遭遇舆论抗议谴责,当局就会抛出代理人做替罪羊,这种时候,持枪权就是有效对抗手段,因为既然执行当局政策的人不是合法正规的执法者,个人武力对抗其强制措施便是合法自卫。 而且,个人自由所面临的权力侵蚀,并不总是来自中央政府,或得到后者支持,相反,假如个人缺乏对抗手段,这种侵蚀将更多的来自日常接触更频密的地方政府,而我们知道,像乡镇一级的基层地方政府并不拥有现代军队那样的武力,若得不到更高级政府支持,公民自发组建的民兵组织完全有能力与之对抗,如果地方政府的政策很不得人心,也拿不上台面,那就得不到上级政府支持。 关于民兵组织如何影响地方政治,对抗政府干预,生物学家贾瑞德·戴蒙德在《崩溃》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90年代发生在蒙大拿州拉法利县的真实案例,当时一位县政府官员召集了一个公共会议讨论土地问题,提议要对土地用途进行规划和管制,结果由当地土地主组成的民兵组织持枪进入会场,阻止会议继续,在他们看来,由政府对私人土地的用途进行统一规划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是对私人财产权的赤裸裸践踏,想都别想。 美国人在面对国家权力时所表现出的自信和自尊是十分罕见,他们所拥有的深厚社区自治传统也在抵御权力向私人生活全面渗透上起了关键作用,这些都离不开他们自我防卫的能力,而持枪权正是这一能力的基础和象征;面对权力的侵蚀和蚕食,必须在它初露苗头时便予以反击,所谓防微杜渐,正是一步步的容忍退让和逆来顺受,才会最终导致秘密警察半夜敲门的恐怖局面,也才会将矛盾和怨恨压制堆积到必须用机关枪和坦克来解决。
[饭文]奥林匹克再次回家

(按:命题作文,让我这不看奥运的人扯奥运,那就只好胡扯了)

奥林匹克再次回家
辉格
2012年7月25日

时隔64年,奥运又将在伦敦举行,名义上,八年前那届可以算是回家,但假如我们更注重实质,这次才更配得上“回家”一词,无论是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大众体育,还是有着严谨规范、体现着“费厄泼赖”精神的竞技项目,乃至现代奥林匹克这样的定期集体竞技盛宴,英格兰都不愧为其发祥之地,即便到今天,以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热情和强度而言,英格兰仍是首屈一指的体育大国。

相比之下,古代奥林匹克其实并无特别之处,那不过是古代尚武民族中常见的比武大会兼战争祭祀罢了,竞赛项目亦无不与战争有关,都是些古代战士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唯一比较特别的是铁饼,只有这个不太起眼的项目,还在(more...)

标签: | | |
3595
(按:命题作文,让我这不看奥运的人扯奥运,那就只好胡扯了) 奥林匹克再次回家 辉格 2012年7月25日 时隔64年,奥运又将在伦敦举行,名义上,八年前那届可以算是回家,但假如我们更注重实质,这次才更配得上“回家”一词,无论是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大众体育,还是有着严谨规范、体现着“费厄泼赖”精神的竞技项目,乃至现代奥林匹克这样的定期集体竞技盛宴,英格兰都不愧为其发祥之地,即便到今天,以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热情和强度而言,英格兰仍是首屈一指的体育大国。 相比之下,古代奥林匹克其实并无特别之处,那不过是古代尚武民族中常见的比武大会兼战争祭祀罢了,竞赛项目亦无不与战争有关,都是些古代战士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唯一比较特别的是铁饼,只有这个不太起眼的项目,还在孤独的维系着现代奥运与希腊传统的一丝联系。 至于奥运与和平的联系,也已被发现只是个现代神话,所谓大赛期间的停战,史料上说的只是军队会允许参赛战士去参赛,并且沿途得到通行便利,实际上,举办古代奥运的通常是那些在最近战争中获胜、拥有了某种霸主地位的城邦,奥林匹克是他向其他城邦炫耀实力的手段,他们通常会借大赛之机订立盟约,并商定下一场战争的时间;假如你亲临现场,目睹开幕式上为战争胜利感谢宙斯而举行的牺牲献祭的血淋淋场面,是绝不会将它与和平联系到一起的。 现代人心目中圣洁、高雅、纯粹的古代奥运,是顾拜旦等现代奥运倡导者美化虚构的结果,他们之所以非要把体育和奥运的传统追溯到希腊,无非是因为在那个理性与启蒙的时代,希腊俨然已是文明、理性、科学和艺术的圣殿,要证明自己提倡的是好东西,最好都将它与某个希腊元素挂上钩;希腊确实拥有高度繁荣的科学与艺术,但把古代奥运视为与现代体育类似的东西,是一厢情愿的。 其实,这种美化和虚构,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几个世纪中,西方知识界重建其精神传统努力的一部分;对古代智慧的再发现像一股甘泉,适时浇灌了中世纪后期的理性复兴这颗幼苗,然而“复兴”和启蒙一旦成为运动,被树为旗帜的希腊传统就难免被过度美化和神化,正如中世纪传统会被过度贬低和丑化一样。 在出现集权政府和文官系统之前,人类社群之间处于无休止的冲突之中,习武和比武是古老而普遍的传统,直到大型农业帝国建立,才出现了长期的和平;但农业国家也总是面临着周边游牧民族的不断骚扰和入侵,许多农业国的历史就是不断被游牧民族征服的历史。 凡勃伦曾在《有闲阶级论》里指出,那些作为游牧征服者而统治农业国的贵族阶层,常会保留一些他们的文化元素,特别是尚武习俗,以便与被征服者拉开身份距离,同时也时时提醒后者记住双方的差异,这一观察颇有些道理,比如除了定期比武大赛之外,古代君主和贵族还会(比如中国的禁苑制度和英格兰的森林法)为自己保留大片草场、森林、苑囿,作为皇家猎场,在各大文明中,季节性的围猎活动都是象征君主权力的重要仪式性活动。 在集权农业帝国,尚武已成为一种仪式和身份,而在权力分散的封建国家,尚武对于统治阶层仍有着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封建早期,贵族的权力和地位的维持,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个人武力,领主们一生的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带兵行军、巡视、平定叛乱和相互交战之中,而且那时的军队规模都很小,也没有多少大型火器,骑士们的个人能力就显得很重要。 尽管体育的起源离不开尚武传统,但从尚武传统中发展出竞技体育,还需要其他一些要素的加入;首先是公平竞赛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要义,不仅仅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而对行为规范的遵循,而是将规范本身视为一种价值,赋予其神圣性,对规范的恪守已成为厕身于贵族阶层所必需的人格禀赋,所谓的骑士精神,便蕴涵了这一标准。 十四十五世纪的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时代,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骑士精神的巅峰期,这一时期,一方面社会十分动荡,但同时,关于领地、继承权和封建义务的整套权利和契约观念已深入人心,封建早期那种机会主义行为受到鄙视;在此背景下,一位贵族的利益前景,除个人武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其同侪建立联盟和契约关系的能力,而对方是否愿意与你结盟、结盟后是否忠诚,又取决于你在对待契约义务和盟友方面所建立的个人和家族声誉。 有了尚武习俗,又有了骑士精神中所蕴涵的公平竞赛原则,还不足以产生竞技体育,要完成从比武到体育的转变,需要一次移植,以去除其中的战争和实用性元素,这一转变,发生在骑士时代过去之后,对骑士精神的追寻和仪式化复兴之中;到都铎朝,贵族阶层在此前的长期战乱中已伤亡殆尽,随着步兵和火器的大量使用,重甲骑士乃至个人武力在战争中已无用武之地,然而残余的贵族们仍想表现他们祖先的骑士精神。 所以,虽然长枪比武早已存在,但变成一项规则、程序、场地、器具规范严谨的竞技项目,并在整个贵族圈内大行其道,是16世纪的事情,英王亨利八世因此而重伤且遗疾终身,法王亨利二世直接死于赛场,没人因此而受惩罚;也是亨利八世,把网球发展成了一个规范的竞技项目。 最后,要让竞技体育从贵族消遣变成大众运动,还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贵族对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引领和全民对贵族精神的仰慕和模仿;在英国,从封建依附关系瓦解、现代市场制度建立、社会流动性提高、权利趋于平等化的整个现代化过程,贵族阶层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并且该阶层的开放性使得它能够不断吸纳成功者、新贵和精英,正是因为这样,传统价值观才得以延续下来。 相反,假如现代化的过程是以贵族的失败和被推翻来实现的,像法国和俄国那样,可以想象,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元素,都将在革命过程中遭到唾弃,那样的话,现代竞技体育至少不会以我们所见到的方式发展起来。 竞技体育是后人对古代尚武传统和骑士精神的追寻和移植重建,这一点,从现代奥林匹克奠基人顾拜旦本人的经历中,或许也可窥见一斑,顾拜旦是世袭贵族,也是保皇党人,从小热爱骑马击剑等贵族运动,普法战争的败绩给他童年留下阴影,成年后致力于国民教育,大力倡导为学校引入体育训练。 不过顾拜旦自己并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他在访问英格兰时才找到了答案,原来在托马斯·阿诺德的努力下,那里的贵族学校半个世纪前就已推行了体育教育,如获至宝的顾拜旦将阿诺德赞誉为“体育骑士精神奠基人”。 现代奥运所需的另一个理念:将体育从贵族活动变成大众运动,并为此而组织定期集中式赛会,同样来自顾拜旦所拜访的另一位英国人威廉·布鲁克斯,他于1850年为温洛克农业读书会创办了一个名为奥林匹克班的体育科目,旨在“鼓励当地居民特别是劳动阶级参与户外运动,以提升其道德、体魄和智力”,并为此而举行年度赛会。 布鲁克斯此后又组建了独立的温洛克奥林匹克协会来推动此事,他的努力获得了热烈响应,从温洛克镇地方运动会,到1861年的什洛普郡奥运会,又到1866年的伦敦全国奥运会,奥林匹克迅速成为一项全英活动,正是温洛克的成就,直接启发了顾拜旦去创建国际奥委会和举办奥运会。 实际上,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面貌巨变,都可以理解为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次和平竞赛:每个平民都希望自己能活得像贵族一样体面和尊严(前提当然是他们认为贵族的确是体面和有尊严的),因而努力让自己和孩子们像贵族一样接受教育、参加体育运动,表现得健康积极而富有理性,能自我克制、谨守规范、愿赌服输,能成为合格的绅士而跻身上流社会,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自己的理想、发展自己的事业,而面对平民和新贵的竞相涌入,贵族们更要拼命证明自己当得起祖先的荣耀和自己的身份。 正是这样的和平竞赛,而不是革命与颠覆,使得社会逐渐变得开放和流动,上下阶层趋于融合,最终形成了如今占人口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同时,贵族传统逐渐下沉而成为高雅文化,古代骑士精神以公平竞争、企业家冒险精神、自我克制、妇孺优先、乐心慈善等的新型价值观体现在现代伦理之中,竞技体育只是其中的一个赛场。
《自私的皮球》第十章〈婚姻与家庭:古老的博弈〉导言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古老的博弈

驱动人类行为的种种欲望和动力,绝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的指向两大目标:获取生存资料和寻找合适的异性伙伴繁衍后代;对此,古人已有很清楚的认识,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1];告子在与孟子对话时也说:食色,性也[2]。

在后世俗语中,又有“饱暖思淫欲”之说[3],这倒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多层次需求理论颇有些神似,并将饱暖置于更基本的层次,而淫欲则位于其上,不过,马斯洛本人倒是把饮食和男女同置于最底层的生理需要[4]。

实际上,按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性是比饱暖更基本的需求,它直接带来遗传收益,而获取生存资料延续生命也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假如某人一辈子不吃不喝却有机会留下许多后代(如某些昆虫那样),他/她是会乐意这么做的。

因而,指导个人各类行动的诸多行为策略,都可归为两类:取食策略和性策略,前者的形态和分布构成了特定社会的生计模式,后者则构成了婚配模式;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正在于,它在传(more...)

标签: | |
3591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古老的博弈 驱动人类行为的种种欲望和动力,绝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的指向两大目标:获取生存资料和寻找合适的异性伙伴繁衍后代;对此,古人已有很清楚的认识,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1];告子在与孟子对话时也说:食色,性也[2]。 在后世俗语中,又有“饱暖思淫欲”之说[3],这倒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多层次需求理论颇有些神似,并将饱暖置于更基本的层次,而淫欲则位于其上,不过,马斯洛本人倒是把饮食和男女同置于最底层的生理需要[4]。 实际上,按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性是比饱暖更基本的需求,它直接带来遗传收益,而获取生存资料延续生命也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假如某人一辈子不吃不喝却有机会留下许多后代(如某些昆虫那样),他/她是会乐意这么做的。 因而,指导个人各类行动的诸多行为策略,都可归为两类:取食策略和性策略,前者的形态和分布构成了特定社会的生计模式,后者则构成了婚配模式;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正在于,它在传统社会的生计和婚配模式中,皆处于核心地位,并因其长久的历史而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情感和文化。 因此,通过对婚姻及其背后的两性性策略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很大一部分;许多看似与性无关的行为,比如男性展示力量、勇气和智慧,敛聚财富,争夺权力和地位,背后都隐藏着复杂多样的性策略。 ---------------------- [1]语出《礼记·礼运篇》。 [2]语出《孟子·告子上》。 [3]初出贾仲名《玉梳记》第三折,为“饱暖生淫欲”,此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有“饱暖思淫欲”一语。 [4]见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动机与人格》(1954年),或:wikipedia: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饭文]商船自卫是对付海盗的长久之计

商船自卫是对付海盗的长久之计
辉格
2012年7月24日

从上月初到本月25日,联合国在土耳其、阿联酋、澳大利亚和美国密集组织了一系列国际会议,来协调打击索马里海盗的集体行动,眼下该行动正进入关键时期;索马里海盗从2005年前后逐渐变得突出,经历07、08年的急剧膨胀,在09年达到高峰,此后,各利益相关国或自发或在联合国协调下所实施的搜索、打击和护航措施,大幅降低了海盗攻击行动的成功率,但海盗数量和攻击次数却并未得到遏制。

同时,随着实力和数量增长,也为了避开打击和护航,海盗们不断扩大攻(more...)

标签: | | |
3588
商船自卫是对付海盗的长久之计 辉格 2012年7月24日 从上月初到本月25日,联合国在土耳其、阿联酋、澳大利亚和美国密集组织了一系列国际会议,来协调打击索马里海盗的集体行动,眼下该行动正进入关键时期;索马里海盗从2005年前后逐渐变得突出,经历07、08年的急剧膨胀,在09年达到高峰,此后,各利益相关国或自发或在联合国协调下所实施的搜索、打击和护航措施,大幅降低了海盗攻击行动的成功率,但海盗数量和攻击次数却并未得到遏制。 同时,随着实力和数量增长,也为了避开打击和护航,海盗们不断扩大攻击范围,05年之后,其攻击半径每年都从索马里海岸向外拓展一百多海里;看来尽管攻击成功率被压得很低,但海盗实力和规模并未缩减,这是因为过去几年中,每年上亿美元的赎金已极大提升了海盗产业的组织和装备水平,也为它吸引来了足够的人力,据说他们甚至已在索马里建立了一个证券市场来为海上冒险融资。 所以,目前的联合行动若不能清除海盗的基地、组织和装备,大幅削弱其规模和攻击能力,一旦行动结束,海盗必将卷土重来;然而,这样的国际行动恐怕很难长期持续,用军舰为商船护航,成本不堪负担,只能偶尔为之,各国积极参与,多半是出于政治考虑:既可表现对国民的保护能力和意愿,更可趁机展示海军实力,同时也获得了实战演练的机会。 而且,受国际法和外交政策的局限,这些行动只能在公海上进行,清除海盗组织和基地所必须的地面行动是难以指望的,而要改变索马里的无政府状态,从根本上消除海盗的生存土壤,希望则更是渺茫;更不妙的是,除了索马里,苏伊士航线两端的也门和利比亚也正在沦入无政府状态,埃及国内的权力争夺也正胶着,朝夕难保的军方未来恐怕也无暇顾及海上安全。 如此背景之下,对付海盗袭击风险的长久之计,只能是商船加强自卫,实际上许多商船已经采用了一些额外的防卫措施,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了一份新的商船自卫指引,不过目前这些措施大多不涉及武器使用,但这一情况正在改变,代表船东利益的国际航运公会(ICS)改变了此前长期奉行的不武装不抵抗政策,转而鼓励商船进行武装自卫,美国政府已修改规章允许商船配备武器。 可以预料,未来几年更多国家会对法令做类似修改,许多商船会转向武装自卫之路,或许类似黑水的私人海上保安服务也会发展为一个产业;船东和保险商显然都已意识到,支付赎金不是办法,虽然短期看赎金成本可能比武装自卫更低,但它会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海盗,而且在巨额赎金的支持下,海盗的组织和装备实力、攻击能力和活动范围,都将日益扩大。 从海盗的角度看,假如他们能够将袭击频率和赎金规模控制在某个限度之内,让赎金负担始终低于武装成本,或许就能让船东们维持不武装不抵抗政策,但这很难做到,需要一个高度集权的组织机制,显然还没有一个海盗头目有这样的能力,否则索马里大概也不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了。 从大航海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海盗始终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障碍,那时海盗的实力足以抗衡主权国家的海军,至少单船实力或在单次遭遇中,往往实力相当,所以当时清剿海盗只能依靠国家,英美海军花了整个世纪的努力才将北大西洋清除干净;当代情况大不相同,远洋商船的规模多以十万吨计,海盗则都是些虾兵蟹将,只要放开手实施武装自卫,是不难对付的。
《自私的皮球》第九章〈饕餮经济学〉导言

第九章  饕餮经济学

本章收录的是两年前由贪吃这个话题所引出的几篇即兴随笔,形式上近乎于饭后品茶闲聊,未经仔细构思,也没有很鲜明的主题,博客写作的好处正在于,可以随时记录漫无边际的遐思和智力冒险,但愿这些文字在让我自得其乐之余,也能带给你一些乐趣。

在食物已不再匮乏的社会,食欲已成为健康、钱包和财政预算的大敌,甚至是头号敌人(比如在美国);关于人类为何如此贪吃已有许多讨论,在我看来,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来自进化生物学,在进化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食物总是匮乏的,因而贪吃从未成为进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人类没有发展出控制食欲的机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灵长类的一员,我们一方面继承了灵长类一天到晚吃个不停的习惯,这是因为它们的食谱中多半是低能量素食,必须吃很多才能满足能量和营养需要,不像猫科动物大吃一顿后可以懒洋洋趴上几天,而同时,我们又继承并发扬了人族[1]祖先的肉食(more...)

标签: | | |
3586
第九章  饕餮经济学 本章收录的是两年前由贪吃这个话题所引出的几篇即兴随笔,形式上近乎于饭后品茶闲聊,未经仔细构思,也没有很鲜明的主题,博客写作的好处正在于,可以随时记录漫无边际的遐思和智力冒险,但愿这些文字在让我自得其乐之余,也能带给你一些乐趣。 在食物已不再匮乏的社会,食欲已成为健康、钱包和财政预算的大敌,甚至是头号敌人(比如在美国);关于人类为何如此贪吃已有许多讨论,在我看来,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来自进化生物学,在进化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食物总是匮乏的,因而贪吃从未成为进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人类没有发展出控制食欲的机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灵长类的一员,我们一方面继承了灵长类一天到晚吃个不停的习惯,这是因为它们的食谱中多半是低能量素食,必须吃很多才能满足能量和营养需要,不像猫科动物大吃一顿后可以懒洋洋趴上几天,而同时,我们又继承并发扬了人族[1]祖先的肉食习性,发展出了对油脂芳香根深蒂固的嗜好。 然而,生物本能并不能说明人类贪吃习性的全部方面,实际上,饮食习性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的文化所塑造的,或者说,它需要在文化结构中表达出来,而反过来,它也是构成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离开这个背景,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它。 通俗的说,食物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用经济学术语说,它是除货币之外的第二大激励工具,货币常被用于不带感情和个人色彩的、通常发生于陌生人之间的非人格化交易,而当人们不满于这种交易方式时,食物便是首选替代品;在近代货币经济崛起之前,食物是首要交易和交往媒介,即便今天,它的作用仍难以替代。 许多雇主仍偏爱用食物部分代替现金作为津贴和奖金,在人情往来、商务馈赠乃至小额贿赂中,食物仍占据头等地位(至少不久前还是),无论是朋友小聚、谈生意、异性约会,甚至记者专访,找饭馆吃一顿仍是最容易想到的方式,过节、开派对、筹备婚礼,准备些什么食物也仍是头等大事。 如此看来,将饮食称为建构文化大厦的粘结剂,大概并不为过;本章的几篇随笔,将从食物何以获得这样的地位入手,谈论其背后的一些机制,不过,我的重点倒不在于为该现象本身提供一种解释,或回答人类为何贪吃这样的问题,那不过是引出话题的楔子而已,那些机制才更有意思。 ---------------------- [1]人族([[Hominini]])是人亚科([[Homininae]])下的一个进化分支,现生物种包括黑猩猩、倭黑猩猩和人类,大约于700多万年前分化形成,它们的共同点之一是食谱中都包含了肉食,而其他灵长类大都是杂事的,详见有关wikipedia词条。
《自私的皮球》第八章〈我们消费的果真是物质吗?〉导言

第八章  我们消费的果真是物质吗?

当我们用弹性分析描绘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或者等优曲线分析消费者如何在商品集合中做出选择时,在我们眼中,仿佛这些商品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对象,它们之间充其量只有替代弹性所体现出的数量关系,以及对消费者有限预算的竞争关系。

这样的经济学视角当然很有用,但它不是一个观察消费行为的恰当起点,要理解消费行为,我们需要一个启发式,把纷繁多样的商品和消费行为放进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中,这个结构就是生活方式。

和所有生物个体一样,个人面临的根本问题有(more...)

标签: |
3584
第八章  我们消费的果真是物质吗? 当我们用弹性分析描绘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或者等优曲线分析消费者如何在商品集合中做出选择时,在我们眼中,仿佛这些商品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对象,它们之间充其量只有替代弹性所体现出的数量关系,以及对消费者有限预算的竞争关系。 这样的经济学视角当然很有用,但它不是一个观察消费行为的恰当起点,要理解消费行为,我们需要一个启发式,把纷繁多样的商品和消费行为放进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中,这个结构就是生活方式。 和所有生物个体一样,个人面临的根本问题有两个: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即,他/她必须拥有某种生计模式,并能够找到异性繁殖伙伴,不同的是,人类个体必须在既定的社会和家庭结构中完成这两大任务。 这意味着,他首先要为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而这又取决于他在社会分工中所承担的角色,其次,他需要收集足够的资源来组建一个家庭,而他能从哪里找到配偶、组建何种家庭,同样取决于他的社会位置所对应的身份与角色。 在传统社会,身份、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之间,有着截然分明且近乎牢不可破的对应关系,你的父母是什么人,拥有哪些资源(土地、权力、官爵和专业),以什么为生,将直接决定你可以娶什么人为妻/或嫁给什么人,住什么样的房子,甚至衣服的款式颜色、鞋尖有多长,发型和配饰,吃些什么,出门坐车、骑马还是步行,带不带武器,祭祖用什么仪式和祭品,说话的腔调,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现代社会的高度流动性大大松动了身份与消费的关系,而日益加速的消费内容变化也模糊了生活方式的边界,然而,尽管已不那么严格,消费行为的模式化仍是可以辨认的,并且对社会的消费形态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从一些标志性消费行为,比如你在中国某小城镇见到有人买了部家用咖啡机,你仍可颇有把握的判断他的职业、地位、收入、社交圈和文化背景,并由此猜测他还会买些什么,他的客厅和厨房里大概还摆着些什么,甚至他会有怎样一位妻子,等等。
[微言]马屁

【2012-07-23】

@吴虹飞 自古以来,似乎拍领导马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

@-Lucifier-: 拍上级马屁,确实是适应性策略之一;有部分人因个性和经历特别擅长采取拍马屁的生存策略。口才有很多类型,有的是与领导气质相适应的演说口才;有的是与欺骗者相类似的推销型口才;甚至,有的口才在文字中才能展现

@whigzhou: 用Dunbar的话说,高级马屁需要起码5阶以上的认知能力,和莎士比亚一样

@-Lucifier-: 如果人类的心理是“一般目的性”的信息加工机制的话,那么是可以如此分阶;但如果是“模块性”(more...)

标签: | |
4464
【2012-07-23】 @吴虹飞 自古以来,似乎拍领导马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 @-Lucifier-: 拍上级马屁,确实是适应性策略之一;有部分人因个性和经历特别擅长采取拍马屁的生存策略。口才有很多类型,有的是与领导气质相适应的演说口才;有的是与欺骗者相类似的推销型口才;甚至,有的口才在文字中才能展现 @whigzhou: 用Dunbar的话说,高级马屁需要起码5阶以上的认知能力,和莎士比亚一样 @-Lucifier-: 如果人类的心理是“一般目的性”的信息加工机制的话,那么是可以如此分阶;但如果是“模块性”的,拍马屁跟写戏剧动用的心理机制不同。就难以比较了 @whigzhou: 拍马屁和编故事至少部分心理活动是相同的:借助移情能力来揣摩他人想法,并且是多阶揣摩 @whigzhou: 拍马者需要了解:领导怎么想(一阶),领导对这马屁会怎么想(二阶),领导从这马屁中会看出我是怎么想他会怎么想的(三阶),领导会怎么想旁观者会如何看待这马屁(三阶),领导会怎么想旁观者会如何看待领导对待这马屁的态度的(四阶)…… @whigzhou: 要在作品中构造出一群如此互动的人,同样需要高阶认知,至少比故事中人物的认知阶数高出一阶 @小野猪君: 一般设防的对话能瞬间四阶 @whigzhou: 嗯,这里说的多阶能力就是指瞬间(实时)的,即正在处理的各阶都在工作记忆里,要是允许从容考虑的话,物理上只须二阶能力,通过压堆栈和迭代,或者纸上打草稿画圈圈,即可实现任意阶数 @-Lucifier-:以程序设计的角度审视“拍马屁”,确实涉及多个层面的认知,每一层为一阶,即有四阶。但从“试错与强化”的习得角度看,拍马屁的人不过是先模仿他人拍马屁的方式,然后根据成效反馈不断调整表达策略,最终形成其稳固的拍马屁模式;亦即,行为未必出于对事实的清楚认知,也可能是混沌中调适出来的结果。 @whigzhou: 嗯,有可能,但这样习得的马屁功比基于自觉认知的差得多,很容易拍到马脚上,后者才是马屁精,如果有的话  
《自私的皮球》第三部分〈行为与心理〉导言

为了不被人看成是一个粗汉,他还得在爱好的培养上下些功夫,因为对消费品哪些是名贵的,哪些是凡陋的,应当能够相当正确地加以鉴别,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他的义务了。对于有闲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他要在多少带些刻苦的情况下进行钻研,学会怎样在适当的方式下过他的表面的有闲生活。

——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

不必假定他们是理性的,他们不必试图最大化报酬,他们的策略可能简单表现了标准操作程序、拇指法则、本能、习惯或模仿……,其采取的行动不必是有意识的选择……完全无须假定它们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more...)

标签: | |
3582

为了不被人看成是一个粗汉,他还得在爱好的培养上下些功夫,因为对消费品哪些是名贵的,哪些是凡陋的,应当能够相当正确地加以鉴别,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他的义务了。对于有闲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他要在多少带些刻苦的情况下进行钻研,学会怎样在适当的方式下过他的表面的有闲生活。

——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

不必假定他们是理性的,他们不必试图最大化报酬,他们的策略可能简单表现了标准操作程序、拇指法则、本能、习惯或模仿……,其采取的行动不必是有意识的选择……完全无须假定它们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1984

  尽管经济学将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其实经济学关于行为说的却很少,它的核心假定只有一句话:个人总是用他所能获得的有限资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在这么做时总是理性的;人们早已发现,当你真正走进生活,试图理解人类复杂、微妙而多变的行为生时,它所能提供的启示实在有限。 这是因为,首先,经济学并不关心什么才是个人的利益所在,是衣食?金钱?快乐?亲情?健康?生命?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暗示了这些,其实没有,它只假定人总是有所追求,而追求的目标会从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些目标是稳定的,而可用的资源永远无法满足它们,仅此而已。 其次,理性假定看来也过于简单武断了,它与我们的直觉经验格格不入,近年来行为经济学派的大量实证研究也揭示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1],对于管理、营销和组织学等应用学科,这些其实早已不是秘密。[2] 由于这些局限,假如我们仅从经济学视角观察行为,感觉会像观察一个被麻袋从头到脚蒙住的人,他在各种物品间走动,我们可以测量他的路线、速度、停顿时间等等,经由数量分析描绘他的偏好,猜测他的动向,但我们看不到他的举止、姿态和喜怒,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在何种文化中长大、拥有哪些信念,那会是多么抓瞎啊。 理论麻袋是用来分割学科的,不应让它遮蔽我们的好奇心,然而,要揭开麻袋而又不至退回到朴素的闲谈,我们就需要接受来自心理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智慧和启示;在本部分中,我将尝试稍稍脱离经济学的范式规限,看看从另一些视角能否获得对人类行为的更好理解;另外,本部分选录的文章有些并非为纸媒所写,文字风格会有所不同,篇幅也将参差不一。 ---------------------- [1]比如Dan Ariely在《可预见的非理性》(2008年)一书里提供的许多案例。 [2]一种较易接受的修正(比如阿尔奇安(A.A.Alchian)在“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1950年)一文中),是把理性假定界定为“进化理性”:由于市场机制会惩罚非理性行为,使得理性行为策略更容易延续和传播开来,因而从长期看,人们的行为总是趋于理性,至少总体上是,而对于受严格财务约束的企业,更是如此。
[微言]瞬间情绪跌落

【2012-07-22】

@茶博未 晚饭后下到商场的底楼,离开滚梯的一瞬间,我觉察到心情的一个快速跌落,幅度不大但很显著。是头一次有这经历。当时我没在想任何具体的事或人,思绪处于开小差状态。心头一凛,赶紧应对,一两分钟后即知没有大碍了。往常当觉察到low的时候,都已low了一阵,想要出来,就得花费多一点时间和心力了。

@whigzhou: 类似体验我有过几次,不过很少,隔几年才会出现一次,其中一次是和一位很要好的同学从街上看完电影骑车回学校,路上突然情绪低落,不说话了,他说我也不理他,然后整个下午都没说话,这期间什么事也没发生

@D-E-R-(more...)

标签: |
4458
【2012-07-22】 @茶博未 晚饭后下到商场的底楼,离开滚梯的一瞬间,我觉察到心情的一个快速跌落,幅度不大但很显著。是头一次有这经历。当时我没在想任何具体的事或人,思绪处于开小差状态。心头一凛,赶紧应对,一两分钟后即知没有大碍了。往常当觉察到low的时候,都已low了一阵,想要出来,就得花费多一点时间和心力了。 @whigzhou: 类似体验我有过几次,不过很少,隔几年才会出现一次,其中一次是和一位很要好的同学从街上看完电影骑车回学校,路上突然情绪低落,不说话了,他说我也不理他,然后整个下午都没说话,这期间什么事也没发生 @D-E-R-: 同右、同博主。好奇怪的心理感觉 @whigzhou: 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某种激素水平突然升/降了一下? @IvanZhai: 某种内分泌物顺间缺乏? @whigzhou: 嗯,我猜也是这么回事 @柳籍风: 普通食物怎么会对人体激素水平有这么大影响,又不是药物 @whigzhou: 我瞎猜呢,食物成分本身不构成激素,但某些成分或特定组合或许可以激发内分泌系统作出某种反应?中医所谓“发物”什么的,大概也是这个原理? @柳籍风: ……再说了,普通食物再组合也是普通食物的成分,哪来激素…… @whigzhou: 一张裸女画不是激素,从它反射进我眼睛的光线也不是激素,但它让我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了,不是吗? @居貲: 老从神经递质方面解释,是不是有点生物决定论啊? @whigzhou: 二战期间所有高层指令都是由电报发出的,这是电磁历史决定论还是电磁学帝国主义?  
[微言]房产调控

【2012-07-22】

@whigzhou: 房产调控的真实意图可能是强制地方政府“缓卖保价”,以免其土地财政突然破产,限产保价的卡特尔很难自发组成,总会有背叛者,中央政府出面限制则有可能。假如存在一个“房价在十几年后必将下跌,土地财政将随之破产”的预期,提前实施保价政策对政府而言是理性的

@whigzhou: 当然,前提是土地供给在城市之间存在替代性,尽管作为消费品的房产,城市间替代性不大,但作为投资品,替代性不小。

@王立st: 请教:前提是不是“十几年后财政紧张→卖地→放开供给→房价下降”?

@whigzhou: 不是,如果各地都有未来房价会下降的预期,就会抢着(more...)

标签: | |
4462
【2012-07-22】 @whigzhou: 房产调控的真实意图可能是强制地方政府“缓卖保价”,以免其土地财政突然破产,限产保价的卡特尔很难自发组成,总会有背叛者,中央政府出面限制则有可能。假如存在一个“房价在十几年后必将下跌,土地财政将随之破产”的预期,提前实施保价政策对政府而言是理性的 @whigzhou: 当然,前提是土地供给在城市之间存在替代性,尽管作为消费品的房产,城市间替代性不大,但作为投资品,替代性不小。 @王立st: 请教:前提是不是“十几年后财政紧张→卖地→放开供给→房价下降”? @whigzhou: 不是,如果各地都有未来房价会下降的预期,就会抢着在降价之前多卖地,结果就会把地方财政在短期内膨胀得很大,而降价也会提前到来,于是崩的很惨 @王立st: 要不想不出房价为啥会下降。 @whigzhou: 买房主力人群每年缩减几百万是什么结果? @王立st: 农村涌向城市虽然减少,但之前的很多没买房,算下来十几年够吗? @whigzhou: 目前还没进城的人,未来进城也多半不会买房,而是投靠儿女,或住进养老院,或者坟墓 @称昵有没: 欧美发达国家早就完成城市化,且人口增速很低,但中心城市的房价也出现过较长时期的温和上涨 @whigzhou: 1)北上广核心区可能没问题,但土地财政的大部分依赖者会有麻烦;2)欧美国家没有几个经历过这样的人口逆转;3)别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和随之而自动膨胀的程度,恐怕都不如这里的 @whigzhou: 4)美国城市因土地泡沫破裂而破产的,甚至城市整个消失的,并不少见 @whigzhou: 第3点解释一下,贵国财政是无约束财政,会自动膨胀,想尽办法把弄到手的钱花光,并且,随财政而同时膨胀的,是相应的财政依赖集团的规模,这个只能慢慢缩减,突然缩减,半数马仔一下丢饭碗,会内讧的 @称昵有没 辉格先生是否认同这种推测:“中央改革的一个方向是逐步破解土地财政,逐步减员(减少公务员即财政负担)增效,一步步的将原来所有由国家负担体制转为由市场(即个人)负担的体制” @whigzhou: 没看出这趋势,到今天还认为该政府有市场化改革意愿的人,是生活在朝鲜吧? @whigzhou: 对土地财政的担忧是有的,但那与市场不市场无关,是怕各寨扩张过度,到时候养不起会有麻烦  
[微言]倒退与反抗

【2012-07-22】

@whigzhou: #饭文#民企的未来 http://t.cn/h46YAn ……仔细想想会发现,张五常的县级竞争理论很难成立,首先,将地方政府视为拥有独立意志和行动能力的人格化主体,是站不住脚的,其次,即便地方政府具有这样的特性和能力,其所追求的也不大可能是长期利益,更可疑的是,它能否对自己的许诺承担责任?……

@whigzhou: 有朋友说是不是太悲观了,我说: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情况,我的意思是假如这种局面出现,我也不会惊讶,倒并不是强烈的预期这种局面就要出现。但我特别不能同意一种流行(more...)

标签: |
4451
【2012-07-22】 @whigzhou: #饭文#民企的未来 http://t.cn/h46YAn ……仔细想想会发现,张五常的县级竞争理论很难成立,首先,将地方政府视为拥有独立意志和行动能力的人格化主体,是站不住脚的,其次,即便地方政府具有这样的特性和能力,其所追求的也不大可能是长期利益,更可疑的是,它能否对自己的许诺承担责任?…… @whigzhou: 有朋友说是不是太悲观了,我说: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情况,我的意思是假如这种局面出现,我也不会惊讶,倒并不是强烈的预期这种局面就要出现。但我特别不能同意一种流行说法:不可能回到过去了。实际上,倒退回去是完全可能的,历史上类似的倒退也并不少见。 @whigzhou: 首先需要放弃的一种幻想是:面对暴政加剧和奴役强化,人民会奋起反抗,局面会爆炸,其实根本不会,暴政都是在它开始松动的时候被打垮的,反抗都是奴役削弱的结果,大致如此 @whigzhou: 特别是贵国这种长期习惯被奴役、常常爱上暴君的舔屁沟民族。 @whigzhou: 另外,移民那么方便,愤懑骚动精英一挤就都出去了,人口萎缩,失败不满小屌丝越来越少...怎么看都不像口会爆炸的锅 @愤怒的破事: 历史当然可能倒退 但在有些条件和要素已发生改变且不可逆的情况下 是退不回去的 所以重点在于 这些要素具备了没有 @whigzhou: 要素可以一样样给你清除掉,只要每次只得罪分散的、不具组织力的一部分人就行,还记得农民的土地权是怎么一点点被夺走的吗?整个工商业和专业阶层是怎么被清除的? @whigzhou: 当暴君日益强化奴役时,奴隶们通常的反应不是反抗,而是争宠,这很可悲,却是现实 【后记】这些元素又不是在过去三十年第一次出现,被抹掉过好几遍了都,希特勒曾被认为只是个笑话,49年没逃走的人也都觉得贡产党不至于X吧,不至于Y吧,不至于Z吧,结果比XYZ加起来还厉害十倍,超出所有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