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IT〉标签的文章(49)

饭文#79: ARM-Android vs Wintel

(按:本文在报纸发表时,标题被改为〈ARM公司为何如此成功〉,阿……嚏!)

ARM-Android vs Wintel
辉格
2009年1月7日

近日,一批售价千元以下的上网本惊现市场,据说威盛充当了这些山寨本的幕后推手,而它们的成本之所以能被压到如此之低,是因为采用了ARM芯片代替x86芯片作为CPU;无独有偶,飞思卡尔于本周初发布了针对上网本的基于ARM Cortex核心的iMX515;在本周开幕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上,数家厂商展示了采用ARM芯片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上网本(more...)

标签: | |
478

(按:本文在报纸发表时,标题被改为〈ARM公司为何如此成功〉,阿......嚏!)

ARM-Android vs Wintel
辉格
2009年1月7日

近日,一批售价千元以下的上网本惊现市场,据说威盛充当了这些山寨本的幕后推手,而它们的成本之所以能被压到如此之低,是因为采用了ARM芯片代替x86芯片作为CPU;无独有偶,飞思卡尔于本周初发布了针对上网本的基于ARM Cortex核心的iMX515;在本周开幕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上,数家厂商展示了采用ARM芯片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上网本;之前,有人也成功的在华硕的Eee PC上安装了Android;而就在上月,ARM公司刚刚宣布加入谷歌牵头的开放手机联盟。

这是ARM和x86这两大处理器门派的一次历史性遭遇,之前,ARM系以其低功耗和可定制特性专注于嵌入式应用,占据了手机市场90%的份额,而x86系则凭借Wintel模式瓜分了笔记本和桌面电脑的市场,可谓井水不犯河水;现在,ARM以Cortex向上扩展,而Intel以Atom向下扩展,双方终于在上网本市场撞到了一起。近年来,除了上网本,超便携电脑(UMPC)、手持移动设备(MID)、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各种类型移动终端的大量涌现,手机和移动电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今天这两大产业领头羊的相遇,是这一进程的自然结果。

与此同时,Wintel联盟的另一端也正面临挑战。在PC市场,尽管苹果的复兴分走了一小块份额,但并不构成战略性威胁,而桌面Linux虽经多番努力,仍无起色;显然,在桌面上与Wintel正面交锋难有胜算,谷歌聪明的避开了桌面战场而选择了手机市场来推出他的Android;而ARM的加入对Android的成功至关重要,ARM-Android组合可望产生类似Wintel的能量,这将极大的改变移动终端市场的产业生态,其向上扩展的趋势也将对Wintel构成战略挑战。

Wintel联盟得以统治PC产业二十年,起因于它成功占据了IBM兼容体系的核心位置,经过微软与英特尔密切配合下的一次次升级换代,引领了该体系的发展,并最终接管了它。Wintel对产业的控制力,建立于其为产业所提供的双向平台:对于硬件制造商,确保了他们生产的部件和整机能相互兼容,对于软件开发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开发起点和连贯一致的运行环境。这一生态中的众多厂商,对Wintel既爱又恨:一致的平台让他们很容易面对数量极大的用户推出产品,但微软和英特尔凭借强势地位不仅拿走大块利润,还不断进入应用领域,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所以,过去十几年不断有人尝试突破Wintel模式,但屡遭失败。这次ARM-Android从低端发动的进攻,会有何不同,值得细究。

尽管从技术上看,智能移动终端已经具备了电脑的全部特征,但从商业角度看,它们仍然是截然不同的商品。移动终端更像日用消费品而不像一种设备或大件耐用品,消费者在选购这两类商品时,关注的重点十分不同,对于后者他们更关注技术性参数,而对前者更关注款式、风格和功能性参数,这从对比商家宣传手机和PC时所罗列的内容就可以看出。这种差异导致的结果是,移动终端厂商(无论是制造商还是运营商)都倾向于把用户的品牌认知引向产品的功能、风格和品质,都力求凭借这些方面差异化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PC厂商也不乏通过功能差异化来突出自己品牌的尝试,但他们在这方面的冲动远不如手机厂商,而且,Wintel模式下这么做的空间极小,微软一贯压制PC厂商对桌面进行定制,而英特尔的CPU加芯片组套件留给厂商个性化的空间也很小。

矛盾的是,移动终端的定制需求很高,但它的体积和容量留给它的定制空间却很小,PC厂商可以通过增加专门部件来制造差异化:比如选择GPU来提供特定的图形处理能力,添加协处理器来提高浮点运算能力,预装应用软件来提供个性化应用等等。但手机厂商却无法这么做,为了将大量功能塞进小小的手机,他们只能把各种功能模块做进单个芯片(所谓SoC),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必须经过仔细剪裁搭配,把体积减到最小。

正是高度定制化和小体积低功耗的矛盾,要求定制化必须深入到CPU和操作系统内部,这就说明了Wintel为何难以进入移动终端领域,也说明了ARM为何如此成功。与英特尔不同,ARM不生产芯片,而只卖芯片设计方案,各芯片厂商买了ARM的授权之后,结合自己设计的功能模块,制造出针对各种特定需求的SoC,这样就实现了平台一致和定制化的完美结合。类似的,Android是高度模块化的开源系统,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剪裁、定制和修改,并加入自己的模块。

ARM-Android组合的开放性和可定制性,使其在移动终端领域具备了远胜于Wintel的先天优势,如果战略贯彻得当,有望在移动领域站稳脚跟,继而在整个电脑产业胜出。当初,对IBM主机的正面进攻纷纷落败,但PC开辟了另一个领域,并由下向上拓展,最终把主机边缘化了;这个故事或许正在重复,移动终端的市场规模比PC高出一两个数量级,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的技术组合和商业模式,将改变整个信息产业的生态格局。

Google Earth/Maps向引入时间轴又迈出一步

上月,当谷歌地球推出3D虚拟古罗马时,我将其视为Google Earth/Maps为引入时间轴而迈出的第一步,现在,Google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尤为可喜的是,这一步来自谷歌中国,那就是谷歌的赤壁地图

看上去这幅地图的专业水平很高,我特别留意了江苏沿海和杭州湾的海岸线之古今差异,当时长江入海口还在京口(镇江),据说在金陵还能感觉到海潮。

在这款赤壁地图中,谷歌从建安十二年的三顾茅庐开始,经历了曹操南征、长坂之战、鲁肃寻访刘备、诸葛亮出使江东、赤壁之战、南郡之战、荆南略地、合肥之 战、蒋干说周瑜、刘备借荆州,一直到建安十五年的周瑜逝世。倘若该事件有移动,就会在地图上按照三国的颜色显示移动路径,并展示内容介绍。

Google谷歌中国推出赤壁地图 

这款专业地图,由谷歌中国团队制作。赤壁之战地图中所使用的各种数据,为参考《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三国郡县表》等书籍资料,以及维基百科等网站,整理获得。 人物肖像,事件相片等,为中国电影集团授权使用之电影《赤壁》剧照。

标签: |

510

上月,当谷歌地球推出3D虚拟古罗马时,我将其视为Google Earth/Maps为引入时间轴而迈出的第一步,现在,Google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尤为可喜的是,这一步来自谷歌中国,那就是谷歌的赤壁地图

看上去这幅地图的专业水平很高,我特别留意了江苏沿海和杭州湾的海岸线之古今差异,当时长江入海口还在京口(镇江),据说在金陵还能感觉到海潮。

在这款赤壁地图中,谷歌从建安十二年的三顾茅庐开始,经历了曹操南征、长坂之战、鲁肃寻访刘备、诸葛亮出使江东、赤壁之战、南郡之战、荆南略地、合肥之 战、蒋干说周瑜、刘备借荆州,一直到建安十五年的周瑜逝世。倘若该事件有移动,就会在地图上按照三国的颜色显示移动路径,并展示内容介绍。

Google谷歌中国推出赤壁地图 

这款专业地图,由谷歌中国团队制作。赤壁之战地图中所使用的各种数据,为参考《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三国郡县表》等书籍资料,以及维基百科等网站,整理获得。 人物肖像,事件相片等,为中国电影集团授权使用之电影《赤壁》剧照。

我期待的东西不远了。

 

饭文#73: 开放社区蔚然成风

开放社区蔚然成风
辉格
2008年12月19日

日前,微型博客社区Twitter宣布支持谷歌的社区互通方案FriendConnect,这是FriendConnect于今年5月推出,并于本月初全面开放之后,所赢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以去年正式推出OpenSocial为标志,谷歌不遗余力地推动开放社区的发展;去年12月,它所倡导并作出主要贡献的分散式身份认证方案OAuth发布了第一份规范;今年10月,它又宣布Gmail账户支持OpenID;10月28日,Yahoo!和LinkedIn宣布支持Op(more...)

标签: | |
516
开放社区蔚然成风 辉格 2008年12月19日 日前,微型博客社区Twitter宣布支持谷歌的社区互通方案FriendConnect,这是FriendConnect于今年5月推出,并于本月初全面开放之后,所赢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以去年正式推出OpenSocial为标志,谷歌不遗余力地推动开放社区的发展;去年12月,它所倡导并作出主要贡献的分散式身份认证方案OAuth发布了第一份规范;今年10月,它又宣布Gmail账户支持OpenID;10月28日,Yahoo!和LinkedIn宣布支持OpenSocial;这样,到11月OpenSocial一周年之际,它已赢得了除Facebook和微软之外全部重量级社区的支持,覆盖6.75亿用户,开放社区已蔚然成风。 FriendConnect与Facebook Connect和MySpace Data Availability一样,旨在让用户用已有的社区账户,去访问其他社区网站而无需另行注册;反过来说,也就是让其他网站,通过简单的接纳用户在别处已有的账户和身份信息,而立即获得基本的社交特性和畅通的用户入口。不同的是,Facebook Connect仅仅是让Facebook用户带着Facebook身份到处跑,而FriendConnect则让用户可以带着任意一个遵循OAuth或OpenID规范的账户到处跑。这是两个级别的开放度,对于各大社区,FriendConnect处于中立的位置,实际上,谷歌自己的Orkut很小,远非其社区战略的重心。 对于社区开放的大势,已无须怀疑,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在新的开放环境下,会出现哪些变化和机遇?首先,对于用户,关键的变化是人格的单一化。尽管许多人还会保留多个身份用于不同的社交圈子,但单一化将是大趋势,今后每个人拥有身份大概不会超过三个。人格单一化的效果有点类似于实名制,人们会更加严肃的维护其形象,因而其在社区中的行为和言论将更趋谨慎;这一点,对于提升社区凝聚力、交往质量和活动深度,都大有裨益。 今天,虽然网络社区中功能已十分丰富,但现实世界中大部分事情,人们却很少会在网络上做,除了技术上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对网络身份缺乏信任。尽管你可以通过对某个社区的长期投入来建立良好声誉和密切关系,比如在淘宝上达到了很高的信誉级别,在天涯上成了知名ID,在驴友会表现了良好的组织能力,但你却很难将这些声誉和信任带到别处,一旦你进入一个新的社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没有历史,也没有朋友,而单一化人格将改变这一局面。 其次,对于网站来说,正如小银行欢迎跨行取款,小运营商欢迎带号转网,开放社区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小网站。小网站经常受困于这样的矛盾:要获得互动性和社交特性,就需要身份识别,但即便最简单的注册也会吓跑那些偶尔来访的不耐烦的用户。让用户记住一大堆多半不常用的帐号密码,确实勉为其难。同时,对于小网站,开发一套好的互动与社交功能,是不小的负担。FriendConnect让小网站只需粘贴一小段脚本便可立刻升级为具备标准社交功能的社区;更妙的是,用户可能在这个社区里发现他在别处结实的朋友,比如他的MSN或ICQ好友,或者反过来,他可能在MSN上发现他的好友们常去哪些社区。 社区开放不仅是对身份和关系的开放,也是对功能的开放,通过OpenSocial规范,社区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功能。比如你在一个小型BBS里谈论某个话题,而另一个大社区正就该话题进行投票或评选,利用开放功能,你可以让读者直接在你的帖子里直接参与投票,而无须转入另一个页面。这一特性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各社区相互建立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无须担心因此而造成用户流失,而此前,许多社区都竭力避免引入第三方功能,结果是封闭、自恋和信息孤岛。 前景十分美妙,但一切都还刚刚开始,开放社区所预示出的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如何成为现实,还要看众多社区网站的表现,下一批成功者,或许会在他们之中诞生?
Chrome试用报告

昨天装了个Chrome,一天用下来,几点体会:

之前用Google Reader翻阅feeds,过300条后,速度降到不可接受,现在完全没问题。

1)JavaScript速度的确很快,如果你用Google Docs写文档,感觉最明显,SpreadSheet的处理流畅很多,IE下很卡(这是我装Chrome的主要动机),Gmail和Google Reader的速度也有明显改善。

2)书签功能不错。

3)开启和关闭网页的速度都比IE好(我很纳闷IE关闭为何如此慢,它在干啥?),而且关闭网页后的内存释放比较干净。(more...)

标签:
533
昨天装了个Chrome,一天用下来,几点体会: 之前用Google Reader翻阅feeds,过300条后,速度降到不可接受,现在完全没问题。 1)JavaScript速度的确很快,如果你用Google Docs写文档,感觉最明显,SpreadSheet的处理流畅很多,IE下很卡(这是我装Chrome的主要动机),Gmail和Google Reader的速度也有明显改善。 2)书签功能不错。 3)开启和关闭网页的速度都比IE好(我很纳闷IE关闭为何如此慢,它在干啥?),而且关闭网页后的内存释放比较干净。 4)内存开销较大(每个沙盒至少30多MB),感觉Chrome是牺牲内存换取速度和安全性。 5)缺点:好像访问ASP服务有问题,牛博浏览没问题,但写文章好像不行,本文就是IE写的。不是Chrome的问题,我刚刚用它post了一篇。 6)缺点:因为不支持Toolbar,用不了GoogleToolbar所提供的网页取词翻译功能。 7)网页渲染效果貌似比IE好,比如Google Reader界面改版后,在IE下五角星标有锯齿,Chrome没有。 总结:如果你访问大量应用JavaScript的网页的频率很高,最好装一个;用ASP的网页可以继续用其他浏览器。就我而言,每天使用GoogleReader/Gmail/Notebook/Docs的时间占我上网时间的大部分,所以感觉很值。 注:我没用过FireFox。
中移动被勒索500亿给TD修坟,哑巴吃黄连

一帮打着技术民族主义幌子的官僚,楞把现成的技术压制了N年,弄出了TD这个死胎,还要供在那里,可怜一群运营商、系统商、设备商,被拉来陪哭不算,还要掏钱给它修坟。今天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总算说出了心里话

中国是国际上最后发布3G牌照的国家之一,从这点来说,3G技术本身在国内的生命周期可以预见到不会很长。沙跃家非常看好未来的4G技术(TD-LTE):“如果说,从2G到3G没有看到革命性的变化,但可以预期从3G到LTE的带宽是革命性的变化,而且是真正可以同固定接入相竞争的技术。”

< (more...)

标签: | |
559
一帮打着技术民族主义幌子的官僚,楞把现成的技术压制了N年,弄出了TD这个死胎,还要供在那里,可怜一群运营商、系统商、设备商,被拉来陪哭不算,还要掏钱给它修坟。今天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总算说出了心里话

中国是国际上最后发布3G牌照的国家之一,从这点来说,3G技术本身在国内的生命周期可以预见到不会很长。沙跃家非常看好未来的4G技术(TD-LTE):“如果说,从2G到3G没有看到革命性的变化,但可以预期从3G到LTE的带宽是革命性的变化,而且是真正可以同固定接入相竞争的技术。”

近日,中国移动已表示,未来60%的投资将用于LTE的演进,并期望在明年年底之前进入试商用。

我赌YouTube明年开始盈利

Google在为YouTube植入广告方面一直小心翼翼,现在似乎已经对前期的实验工作有了信心,开始大规模引入广告了,最近允许日本版权所有人通过盗版创收,这一招很妙:

YouTube利用视频内容创收计划的核心是Content ID,该系统首先扫描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然后与由版权人提供的参考视频数据库进行比对.……
在发现盗版内容后,内容提供商有三种选择:封杀盗版内容;跟踪盗版内容,了解哪些用户在何时观看了盗版内容;在盗版内容中插播广告获得收入.埃文表示,目前已经有约300家合作伙伴使用了Content ID,在约90%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插播广告.

当初听说Google收购YouTube时,我对其意图有点疑惑,后来看到AppleTV、YouTube for iPhone和Android之后, 标签: | |

560
Google在为YouTube植入广告方面一直小心翼翼,现在似乎已经对前期的实验工作有了信心,开始大规模引入广告了,最近允许日本版权所有人通过盗版创收,这一招很妙:

YouTube利用视频内容创收计划的核心是Content ID,该系统首先扫描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然后与由版权人提供的参考视频数据库进行比对.…… 在发现盗版内容后,内容提供商有三种选择:封杀盗版内容;跟踪盗版内容,了解哪些用户在何时观看了盗版内容;在盗版内容中插播广告获得收入.埃文表示,目前已经有约300家合作伙伴使用了Content ID,在约90%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插播广告.

当初听说Google收购YouTube时,我对其意图有点疑惑,后来看到AppleTV、YouTube for iPhone和Android之后,终于明白了,YouTube只是块跳板,Google要踩着它进入客厅和手机:

YouTube其实是未来的电视频道,google把他养大,不着急挣钱,等时机成熟时,再踩着AppleTV之类的跳板进入客厅,这个第三阵地。

ATM式的信息服务终端?复印打印洗照片等等

半年前,我突然有个想法

ATM为啥不提供点别的服务?复印打印洗照片刻光盘发邮件等等。刚才在小区找复印店时想到这个问题,ATM里加点设备很容易提供这些服务,而且费用直接从卡里扣,很方便。 文件复印,打印,洗数码照片,弄个USB口或蓝牙…… 或许有些地方已经有了?

实际上,这种服务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更合适,刚刚看到日本OKI公司推出了KIOSK通用自助服务信息终端“SUKIT”,有点这意思:

……除了内置通用平台及基本构件之外,还可以配备2维条形码读卡器、文件阅读器等各种选项单元……冲电气的KIOSK终端“SUKIT”可以与互联网、手机、IC卡等组合使用……

(more...)

标签: |
567
半年前,我突然有个想法

ATM为啥不提供点别的服务?复印打印洗照片刻光盘发邮件等等。刚才在小区找复印店时想到这个问题,ATM里加点设备很容易提供这些服务,而且费用直接从卡里扣,很方便。 文件复印,打印,洗数码照片,弄个USB口或蓝牙…… 或许有些地方已经有了?

实际上,这种服务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更合适,刚刚看到日本OKI公司推出了KIOSK通用自助服务信息终端“SUKIT”,有点这意思:

……除了内置通用平台及基本构件之外,还可以配备2维条形码读卡器、文件阅读器等各种选项单元……冲电气的KIOSK终端“SUKIT”可以与互联网、手机、IC卡等组合使用……

② 功能性:标准打印机采用了A4尺寸的热敏打印机。可以打印迄今为止票据打印机无法表现的大信息量的印刷物。而且,通过采用300dpi高解像度的打印机,可以打印包高品位的印刷物。

③扩展性:可以自由选择2维条形码、IC卡、指纹识别、呼叫按钮、耳机、摄像机等丰富的选项单元。

Google Earth开始引入时间轴?

很久以来就期待Google Earth/Maps引入时间轴,可以看到诸如宋代的城市格局,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分布,第四纪冰川期的地貌,恐龙时代的大陆和海洋形状,……,这次谷歌地球推出3D虚拟古罗马,或许是开始引入时间轴的第一步?

虽然一些城市——例如旧金山和慕尼黑——以及著名地标都以3D的形式得以重建,但使用者能够置身一座古代城市之中还是第一次。迄今为止,只有300座古罗马原始废墟仍然屹立在那里。谷歌的电脑模型立基于康斯坦丁大帝(罗马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时期的学者和专家重建的6700座建筑。

弗吉尼亚大学人文学科高级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伯纳德·弗里希(Bernard Frische)参与了虚拟古罗马城的“建造”工作。他说:“这一项目是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自文艺复兴时期起长达5个世纪研究的一种延续,他们试图用文字、图纸和绘画的方式在废墟上重建这座古城。与‘谷歌地球’的合作在打造一个虚拟时间机器方面又向前迈进一步,我们的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将利用它研究罗马历史。”

Google Earth/Ma(more...)

标签: | |
589
很久以来就期待Google Earth/Maps引入时间轴,可以看到诸如宋代的城市格局,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分布,第四纪冰川期的地貌,恐龙时代的大陆和海洋形状,……,这次谷歌地球推出3D虚拟古罗马,或许是开始引入时间轴的第一步?

虽然一些城市——例如旧金山和慕尼黑——以及著名地标都以3D的形式得以重建,但使用者能够置身一座古代城市之中还是第一次。迄今为止,只有300座古罗马原始废墟仍然屹立在那里。谷歌的电脑模型立基于康斯坦丁大帝(罗马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时期的学者和专家重建的6700座建筑。

弗吉尼亚大学人文学科高级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伯纳德·弗里希(Bernard Frische)参与了虚拟古罗马城的“建造”工作。他说:“这一项目是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自文艺复兴时期起长达5个世纪研究的一种延续,他们试图用文字、图纸和绘画的方式在废墟上重建这座古城。与‘谷歌地球’的合作在打造一个虚拟时间机器方面又向前迈进一步,我们的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将利用它研究罗马历史。”

Google Earth/Maps的前途绝不仅仅是地图而已,半年前,我曾猜测,Google Earth会不会变成FirstLife?
Google将把所有具有地理属性的信息集成到Google Earth上,而那些不具有地理属性的信息,通过与其他信息的关系,两拐三绕,也会间接地挂上Google Earth。 自由标注只能是初级形态,创造商业价值将需要经认证的图层,认证工作不可能由google包揽,未来会出现一些图层提供商? 未来的网店,如果没有一个FirstLife入口,将是没有前途的。
期待中……
有人嘲笑谷歌很多产品推出那么久还是beta版

其实这是谷歌的特点,下面是Chrome产品经理答记者问里的一段:

问题1:对于chrome的未来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时候放出最终版本呢?

Rakowski回答: Beta版本的chrome主要是用来进行测试浏览器的稳定性和检测各种类型网页的准确渲染能力。但Google认为其足够成熟的时候,chrome就可 以摆脱Beta版本,面向大众了。不过呢,最终版本和目前的版本不会相差太大,Google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功能,例如自动填表功能(more...)

标签: | |
591
其实这是谷歌的特点,下面是Chrome产品经理答记者问里的一段:

问题1:对于chrome的未来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时候放出最终版本呢?

Rakowski回答: Beta版本的chrome主要是用来进行测试浏览器的稳定性和检测各种类型网页的准确渲染能力。但Google认为其足够成熟的时候,chrome就可 以摆脱Beta版本,面向大众了。不过呢,最终版本和目前的版本不会相差太大,Google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功能,例如自动填表功能和书签功能。而其他的 功能,就交给chrome开源社区的会员们去努力了。Google不太可能推出“最终版本”,因为谷歌想把chrome做成一个具备连续性,功能不断升级 的浏览器,正如其目前基于web的各种服务一样
饭文#59: 雅虎的教训

雅虎的教训
辉格
2008年11月9日

日前,考虑到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所可能引发的漫长而代价高昂的诉讼及其公共关系后果,以及广告商们(他们都是谷歌的客户)的反对,谷歌放弃了与雅虎的广告合作计划。这是近期内雅虎遭受的第二次重大打击,上月下旬,雅虎发布了近年来最糟糕的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下降64%,同时宣布了裁员10%的计划,这也是他今年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雅虎看来已经走投无路,情急之下,杨致远一边责怪谷歌没有坚持合作计划,一边请求半年前被他拒绝的微软重新考虑收购雅虎。但是微软(more...)

标签: | |
594

雅虎的教训
辉格
2008年11月9日

日前,考虑到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所可能引发的漫长而代价高昂的诉讼及其公共关系后果,以及广告商们(他们都是谷歌的客户)的反对,谷歌放弃了与雅虎的广告合作计划。这是近期内雅虎遭受的第二次重大打击,上月下旬,雅虎发布了近年来最糟糕的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下降64%,同时宣布了裁员10%的计划,这也是他今年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雅虎看来已经走投无路,情急之下,杨致远一边责怪谷歌没有坚持合作计划,一边请求半年前被他拒绝的微软重新考虑收购雅虎。但是微软迅速做出反应,明确拒绝重提收购计划。

雅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离不开他的一连串战略失误。自从进入Web2.0时代以来,互动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不再满足于经门户筛选分类后陈列给他的信息,而要自己寻找、创造和交换信息,甚至自己创建应用。对用户需求的这一动向,雅虎显然没有及时把握,正因此,他坚持奉行重门户、轻搜索的战略路线,扶植谷歌乃至养虎为患,这与IBM当初因忽视操作系统的核心作用而扶植微软如出一辙;也因此,他在博客、社区和社会化网络(SNS)等新型应用的发展上动作迟缓,丧失先机,被MySpace和Facebook远远抛在后面,更拿不出堪比维基百科或第二人生那样的新一代杀手级应用。

相比之下,谷歌利用搜索优势获得互联网信息集散中心的地位之后,拥有了稳定而丰厚的现金流,凭借这一财务基础和庞大的信息资源,他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不断推出新型应用。当雅虎醒悟过来开始追赶时,发现自己既缺钱又缺人。以互联网发展之迅速,无论资本还是人才(甚至厨师),皆逐创新和希望而动,一旦丧失创新活力和行业领先地位,资本离弃和人才流失都无可避免。两年来,从收购图片共享网站Flickr,到推出搜索广告平台Panama,到Buzz新闻聚合服务,到以Avatars、Shine、Profile等一连串服务投身SNS,雅虎的努力不可谓不大,但他的实力和领导地位都已不足以让这些行动扭转颓势。

这一背景可以让我们理解,与谷歌的合作计划对雅虎有多重要,它将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为雅虎带来每年8亿美元的收益,超过其过去四个季度的利润总额(未计AT&T一次性支付的3.5亿美元),是其现金持有量的1/4。如果合作实现,这笔现金将大大改善雅虎的财务条件,为其转型和追赶努力创造良机。然而,美国司法部扼杀了这一机会,可笑的是,这一扼杀所依据的理由是要维持市场竞争,但其结果却很可能是把谷歌的最大竞争者逼入绝境,这再一次向世人揭示了反垄断法的荒谬之处。

对于日渐沦落的雅虎,卖给微软原本是条不错的退路,446亿美元对一只平阳落虎来说是个好价格。收购交易的失败实际上展示了一条通则:在一对一的买卖中双方很难达成价格一致。在买方,没有其他有能力和有意愿的买家与微软竞价,在卖方,没有与雅虎拥有类似资源的卖方和他争宠。这种双边垄断格局中,没有确定的博弈解,双方无法通过竞争寻得价格同意,只能凭借虚张声势真假难辨的谈判伎俩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当时,雅虎虽然处境困难,但一直还有盈利,加上谷歌适时抛来的糖果,让他感觉手里牌还不少,还没到Borland般草标卖身的地步,结果固执的杨致远错估微软底牌,要价过高导致谈判破裂。而微软,为了维持其最后通牒的严肃性和可信度,将不会重启谈判,否则,将有损于其作为一个谈判对手的信誉,在未来与其他对手的收购谈判中,他的出价和通牒将受到怀疑,从而大大增加交易难度。况且,谈判破裂后的雅虎,其价值已大为贬损,市值跌去1/3,大批高管和技术人员出走,未来只能在缩减规模和转变方向后以较小的版本求存,已经不会有买家花数百亿美元来买它了。

饭文#48: 谷歌浏览器的战略意图

(按:老早就写文章骗了钱,3个月后才第一次装上用,惭愧)

谷歌浏览器的战略意图
辉格
2008年9月8日

谷歌日前推出了其网络浏览器Chrome,立即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人们纷纷将Chrome与其他浏览器进行比较,并对其市场前景做出预测,它会不会撼动IE高达70%多的市场占有率?会不会损及谷歌多年来大力扶持而今年势头正猛的Firefox?实际上,把Chrome仅仅当作又一款浏览器来看待是不得要领的,浏览器本身无利可图,其市场份额也不会对谷歌有多大价值,要更好的理解谷歌终于(more...)

标签: | |
607
(按:老早就写文章骗了钱,3个月后才第一次装上用,惭愧) 谷歌浏览器的战略意图 辉格 2008年9月8日 谷歌日前推出了其网络浏览器Chrome,立即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人们纷纷将Chrome与其他浏览器进行比较,并对其市场前景做出预测,它会不会撼动IE高达70%多的市场占有率?会不会损及谷歌多年来大力扶持而今年势头正猛的Firefox?实际上,把Chrome仅仅当作又一款浏览器来看待是不得要领的,浏览器本身无利可图,其市场份额也不会对谷歌有多大价值,要更好的理解谷歌终于放弃中立地位而推出自己的浏览器这一决定的意图,最好把它放在谷歌的战略规划中——那就是它的云计算战略。 所谓云计算,就是把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应用迁移到互联网上,通过服务提供商所运营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所提供的海量存储和处理能力,来存储用户数据和运行应用程序,而用户端简单的通过浏览器随时随地访问这些应用服务。这一战略包括三个关键要素:服务架构、应用开发平台和客户端。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尤其是在搜索引擎上的巨大投入,谷歌在服务端已经拥有成熟的架构和庞大的资源,而随着去年AppEngine平台的发布和成功推广,其在应用开发平台上的路线也已清晰,如今Chrome的推出显示谷歌下一步将致力于消除整个云计算结构在客户端的交互瓶颈。 总的说来,比起微软的胖桌面策略,云计算结构把更多的存储和处理负担移到服务端,从而精简了客户端和桌面,但在带宽仍然是瓶颈的条件下,许多应用仍难免将大部分涉及用户交互的处理任务留给客户端完成。比如,当网页上播放Flash动画时,如果解码回放运算由服务端执行,而将计算得到的视频流传给客户端,那当然是最纯粹的云计算,但在目前的带宽状况下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当服务商试图提供种类越来越多的应用服务时,其涉及的客户端交互方式和处理逻辑也将越来越复杂,于是对浏览器和网页编写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自从谷歌开始突破搜索业务的局限而进入电子邮件、地图、照片、甚而办公软件等众多“富网络应用”(RIA)时,它便随之而展开了其一系列针对客户端和RIA的技术策略。最初,谷歌为了改进RIA应用的客户端执行效率,大力推动AJAX异步动态网页开发模式;去年,为配合Google Apps在线办公软件,推出了离线应用开发工具Gears,让用户能在离线状态下继续使用电子邮件、新闻阅读器、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应用;如今Chrome的推出是这一战略路线的延续,它致力于进一步改进网络应用在客户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更多RIA的推出铺平道路;不少人猜测,这一路线发展的最终结果将是一个谷歌网络操作系统,有人甚至已为它取好了名字——GOS。 在技术上,Chrome的三大特点恰好配合了上述战略意图:它采用了经过大幅度针对性优化的JavaScript引擎V8,据称可大大提高某些网络应用的运行效率;它的SandBox技术提高了运行RIA的安全性,并充分利用了多核芯片的并行处理能力;它集成了Gears,从而为用户使用RIA准备了最佳条件。 Chrome未必能获得很大的市场份额,更不大会打败IE而让控制客户端,但考虑到谷歌的巨大影响力,它一定会影响浏览器发展趋势,近期首先将引发一场追赶V8的引擎效率之争和RIA支持能力之争,而这样的竞争将大大推动浏览器针对复杂动态页面的优化,从而为RIA的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而这正是谷歌最愿意看到的结果,至于各个浏览器最终赢得多少份额,对于谷歌并不重要。
饭文#44: 数字战火燃向客厅

(按:我猜测,未来的电视机将是一个类似于RSS阅读器的东西,它具备下列特性:1)是流式的——这意味着如果用户愿意,可以让它一直顺序播放下去,2)内容是可定制的,3)播放是可跳跃的,4)广告和内容是可以封装在一起的。)

数字战火燃向客厅
辉格
2008年8月29日

日前,英特尔发布了用于数字电视和机顶盒的媒体处理器CE3100(代号Canmore),这是一种将通用主处理器与视频编/解码、图形处理、媒体播放和格式转换等媒体处理功能集成在单一芯片上的所谓片上系统(SoC),媒体S(more...)

标签: |
610
(按:我猜测,未来的电视机将是一个类似于RSS阅读器的东西,它具备下列特性:1)是流式的——这意味着如果用户愿意,可以让它一直顺序播放下去,2)内容是可定制的,3)播放是可跳跃的,4)广告和内容是可以封装在一起的。) 数字战火燃向客厅 辉格 2008年8月29日 日前,英特尔发布了用于数字电视和机顶盒的媒体处理器CE3100(代号Canmore),这是一种将通用主处理器与视频编/解码、图形处理、媒体播放和格式转换等媒体处理功能集成在单一芯片上的所谓片上系统(SoC),媒体SoC的好处是大大简化了数字电视机和机顶盒制造商的开发工作,就像联发科的单芯片解决方案简化了手机开发一样。无独有偶,东芝于第二季度发布了基于Cell架构的媒体处理器SpursEngine,并首先在其多媒体笔记本Qosmio上小试身手,打算明年推出基于该平台的高清电视。而数字电视的行业领先者博通(Broadcom)早在前年便已推出其BCM356x系列单芯片数字电视解决方案。 在电视数字化和高清化之后,电视机将不再是简单的信号接收和重现装置,而将日益成为客厅的数字媒体中心,其内容来源不再只是电视信号和光盘,而将更多的来自内容无限丰富的互联网。同时,随着内容和应用的多样化,和手机一样,电视机将变得越来越像具有通用处理能力的电脑,而不再是单一功能的专用设备。最近,博通收购AMD的数字电视业务,便是为了弥补其在通用处理方面的不足。 上述发展,给电视和计算机两个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业界梦寐以求的三电融合终于不再仅仅是个梦想。融合之后,桌面电脑、手机、电视机和车载电脑将成为平行一致的个人信息终端,除了适用场合与环境不同,它们在系统结构、连接标准、应用潜力和内容多样性等方面将趋于一致并相互贯通。在这一融合运动中,计算机产业所特有的扩张性和渗透力,将注定使各大IT巨头冲锋在前、抢夺先机。战火首先从桌面蔓延到掌上,现在正燃向客厅,相信不久的将来,驾驶室将被开辟为第四战区。 在每个战区,首场战役都在芯片上打响,在手机战区,由于小型化和低能耗要求极其严苛,桌面CPU巨头无从插手,嵌入式的ARM平台一统天下,争夺主要在德仪、高通、联发科等嵌入式芯片商之间展开。现在,电视机战区放松了体积和能耗限制,CPU厂商因而再次看到机会,未来的争夺或许将在英特尔、Cell联盟(由IBM、索尼和东芝组成)和博通(或许还有威盛?)之间展开。同时,在电视芯片(如Trident和联发科)和图形芯片(如Nvidia、SiS)之间,未来有望看到更多的联盟与并购。 芯片战役过后,紧接着将是操作系统之战。微软自然不会缺席,而苹果早在前年便推出AppleTV,iTunes的成功和苹果在娱乐业的巨大影响力将使其成为客厅战区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更值得关注的第三支队伍,将是谷歌所领导Linux阵营。谷歌的Android项目负责人曾经透露过但常常被忽视的一个信息是:谷歌投入极大资源开发的Android平台,不会仅限于手机,而将延伸到电视和车载系统。谷歌进入客厅的另一张王牌是YouTube,它的庞大用户量和内容资源无疑会给他一个极为有利的起点。 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平台铺就之后,消费者真正关心的内容和应用之战便将拉开帷幕,因为只有平台标准确立、互通性得到保障,才能吸引内容和应用厂商大规模进入。届时,各大广播电视网、内容提供商和广告发行商之间,以及相关各产业的格局和商业模式,将经历一连串剧烈的争夺、联合与重组。那将是一场罕见的产业大动荡,涉及的行业和公司数量将是空前的,厕身其间或有意进入的人们,应及早评估形势,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和行动策略。
饭文#37: 诺基亚全力对抗Android

(按:前天,据MobileCrunch报道,以ARM,沃达丰,索爱为首的14家厂商集体倒向Android阵营,胜负已定?Nokia前途堪忧。)

诺基亚全力对抗Android
辉格
2008年8月5日

日前,诺基亚与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公司结束了他们之间围绕CDMA专利许可费持续多年的争端,达成和解协议,该协议虽然据说给了诺基亚较大折扣,但主要受益者显然是高通,其股价在协议宣布后两个交易日内上涨了20%,许多分析师给出了更高的目标价,而诺基亚的股价则没有显著变动。诺基亚为何愿意做出这一让步,尤其是其在欧洲的诉讼正处于有利局面之际?我认为,这是为了拉拢高通,从而牵制其与谷歌的关系,这是诺基亚近几个月来开始全面组织针对谷歌Android战略的反击战一部分。

高通在Android战略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在谷歌为Android所召集的开放手机联盟((more...)

标签: | | | |
617
(按:前天,据MobileCrunch报道,以ARM,沃达丰,索爱为首的14家厂商集体倒向Android阵营,胜负已定?Nokia前途堪忧。) 诺基亚全力对抗Android 辉格 2008年8月5日 日前,诺基亚与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公司结束了他们之间围绕CDMA专利许可费持续多年的争端,达成和解协议,该协议虽然据说给了诺基亚较大折扣,但主要受益者显然是高通,其股价在协议宣布后两个交易日内上涨了20%,许多分析师给出了更高的目标价,而诺基亚的股价则没有显著变动。诺基亚为何愿意做出这一让步,尤其是其在欧洲的诉讼正处于有利局面之际?我认为,这是为了拉拢高通,从而牵制其与谷歌的关系,这是诺基亚近几个月来开始全面组织针对谷歌[[Android]]战略的反击战一部分。 高通在Android战略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在谷歌为Android所召集的开放手机联盟([[OHA]])中,高通是手机芯片业诸巨头中唯一的积极参与者,德州仪器等虽名列其中,但未见有实际动作,联发科则更是不见身影。Android战略要成功,离不开其四大支柱:芯片、终端、应用和运营商,而在早期开发阶段,芯片厂商的合作则至关重要,而这方面恰恰是谷歌的瓶颈。对高通的过度依赖是这一战略的软肋,这在现阶段不会表现出来,但一旦Android推出后进展不顺利,而高通又有所动摇的话,将对谷歌十分不利。那时候,诺基亚便有了上下其手的机会,今天的协议,或许为将来的动作埋下了伏笔。 对于诺基亚所面临的威胁,观察者多数把焦点聚集在戏剧性的取得巨大成功的[[iPhone]]上,iPhone确实非常成功,也确实对诺基亚构成了威胁,但这种威胁和Android的威胁是十分不同的,iPhone作为一种封闭式的专属产品,其成功基本上是单一产品的成功,而Android如果成功了,那将是一个平台的成功。关键差别在于,产品之争较少路径依赖,而平台之争则高度路径依赖。换句话说,如果iPhone因其出色胜过诺基亚某个系列,诺基亚未来某个更出色的产品也同样可以迅速胜过iPhone,但要是[[Symbian]]输给了Android,那样诺基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很难翻身了。这样的情景,我们在微软扩张史上屡见不鲜,当初大批优秀的桌面软件纷纷败在微软产品脚下,很难说是产品不够优秀。 诺基亚的智能手机战略完全建立在Symbian的基础上,因而显然认识到了Android威胁的严重性,在经过几个月观望之后,6月下旬,诺基亚终于采取行动,它全资收购了其本已控股的Symbian公司,然后召集各大支持Symbian的厂商组建Symbian联盟,并把Symbian系统注入联盟的基金会,从而开始了将Symbian改造成一个开放平台的进程。这一行动,完全背离了此前Symbian和Windows Mobile所主导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商业模式,而直接模仿了谷歌的开放模式,其针对性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诺基亚,Android最可怕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对于终端和应用开发者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在得到谷歌的雄厚实力及其在应用开发社区的巨大号召力的保障后,转变成业内厂商对其成功前景的普遍预期,这又迫使各厂商为免于错过这重要的一班车而纷纷积极跟进。从已经表现出来的势头看,Android将为手机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应用,使得手机越来越不像电话机而更像掌上电脑,这一趋势将对手机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对这一前景缺乏认知和把握的厂商很可能被迅速淘汰出局。 诺基亚不愧为业内高手,在低端以价格战占据庞大份额,在高端则控制并专注于Symbian平台而不像其他厂商那样在Symbian、WM和Lunix之间摇摆不定,专注获得了回报,Symbian高达2/3的占有率确保了诺基亚迄今为止的成功。如今Android山雨欲来,诺基亚又及时认清了形势,并作出了正确的反应,这表明它对行业发展逻辑有着准确的把握。尽管我仍然看好Android,但看来诺基亚已经构筑了良好的防御阵地,并且它有实力在未来面对一场惨烈的攻防战,相信它将保住属于它的一壁江山。
饭文#27: 山寨机成功是品牌厂商的耻辱

山寨机成功是品牌厂商的耻辱
辉格
2008年6月23日

最近,随着央视的专题报道,被戏称为“山寨机”的杂牌手机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几年,山寨机的产量以近乎每年翻番的速度迅猛增长,2007年产量达到1.5亿部,市场占有率超过1/4。山寨机的前身曾被称为“黑手机”,自从去年10月手机核准制取消之后,称之为“黑”已站不住脚,于是人们发明了山寨机这个词来继续表达对它的鄙夷。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虽然名声不佳,山寨机在市场上却很受欢迎,对于众多不愿承担高价格的消费者,山寨机让他们享受到了功能齐全、款(more...)

标签: | | | |
627
山寨机成功是品牌厂商的耻辱 辉格 2008年6月23日 最近,随着央视的专题报道,被戏称为“山寨机”的杂牌手机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几年,山寨机的产量以近乎每年翻番的速度迅猛增长,2007年产量达到1.5亿部,市场占有率超过1/4。山寨机的前身曾被称为“黑手机”,自从去年10月手机核准制取消之后,称之为“黑”已站不住脚,于是人们发明了山寨机这个词来继续表达对它的鄙夷。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虽然名声不佳,山寨机在市场上却很受欢迎,对于众多不愿承担高价格的消费者,山寨机让他们享受到了功能齐全、款式多样、价格低廉的产品。 山寨机如此巨大的成功直接导致了国产品牌手机的全面溃败,于是,震怒之下的国内品牌厂商和行业协会开始发动舆论讨伐山寨机,呼唤政府部门出手干预。这不是品牌厂商的恰当反应,他们应该做的,是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在拥有庞大资源和众多优势的情况下,却如此轻易败给了一群几乎手无寸铁的无名小辈? 山寨机的成功,实际上反映了长期以来手机生产企业赖以捍卫自身地位的各种行业壁垒的全面瓦解。首先是技术壁垒的倒塌,自从以联发科的MTK为代表的单芯片手机解决方案推出之后,手机生产行业便不再有任何值得考虑的技术门槛;其次是管制壁垒的撤销,就是上面提到的核准制取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品牌壁垒未曾有效建立,国产手机品牌在低价替代品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其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被证明如此脆弱,经不起区区两三百元的差价诱惑便纷纷叛逃。 成功的品牌能够抵御低价替代品的冲击,更无需担心廉价仿制品的骚扰,路易威登和劳力士的制造商从来不会为劣质廉价的地摊货而担心,甚至不屑于为此而花费精力去打假和维权。同样,在手机行业,知名品牌如诺基亚等,虽然也被众多山寨机选为模仿对象,但其销售量和盈利水平并没有受到影响。虽然iPhone被多款山寨机模仿,而且大量销往海外,也并没有听说苹果为此而采取行动。 事实上,虽然品牌厂商百般嘲笑山寨机的简陋技术,但讽刺的是,他们同样乐于采用山寨机所赖以生存的第三方单芯片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他们在技术上并不比山寨机高明多少,所以,他们唯一可能的优势在于树立品牌,然而事实表明,在这方面,他们失败了。面对山寨攻势,他们既没有专有的核心技术来构筑竞争门槛,又没有杰出的产品设计和客户忠诚度来抵御侵蚀,只剩下拼价格一条路,而在这方面他们绝不是山寨的对手。 山寨的另一个优势是船小掉头快,虽然船小可能不利于取得规模经济,但对于手机这种更新换代非常快的产品,却反而成为优势。山寨厂商可以免除大厂商在产品定型和开发过程中冗长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对技术演进做出最迅速的响应,以最快的速度采用新技术和新设计,随时将全新的功能组合融入新产品中。正是这一点,恰好迎合了追求新潮,喜欢经常更换新手机,但购买力又不够强的年轻消费者的需要。 对于品牌厂商,建立卓越的品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仅凭大笔金钱投入和短期广告轰炸就能实现的,需要恰当的定位、长远的规划和耐心的坚持,需要乔布斯式的专注和执着,更需要贴心的设计和优质的服务。山寨机的冲击,不仅为消费者奉上廉价而灵活多样的选择,也将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因为他们将无情地淘汰那些名不副实的所谓品牌厂商,而经过这一轮洗礼,相信将会涌现出一批真正优秀的国产手机品牌,其中有些或许就是今天的山寨厂。在当年温州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就曾看到过类似的故事。
饭文#19: 弃购雅虎是微软的明智选择

弃购雅虎是微软的明智选择
辉格
2008年5月6日

微软刚刚放弃了对雅虎的并购努力,这是个明智的决定。并购雅虎不仅代价巨大,而且很可能把微软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而放弃雅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反倒很可能迫使微软选择另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而在这条道路上,400亿美元足以让他大展身手,突破眼下的困境,在信息产业的未来格局中争得新的强势地位。

自从网络兴起以来,对于网络化计算的基础结构,始终存在背道而驰的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集中化,即强大的主机/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对应瘦客户端(可以瘦(more...)

标签: | |
635

弃购雅虎是微软的明智选择
辉格
2008年5月6日

微软刚刚放弃了对雅虎的并购努力,这是个明智的决定。并购雅虎不仅代价巨大,而且很可能把微软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而放弃雅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反倒很可能迫使微软选择另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而在这条道路上,400亿美元足以让他大展身手,突破眼下的困境,在信息产业的未来格局中争得新的强势地位。

自从网络兴起以来,对于网络化计算的基础结构,始终存在背道而驰的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集中化,即强大的主机/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对应瘦客户端(可以瘦到只有浏览器),所有的数据存储、服务程序和应用逻辑都由服务端负责,客户端只负责用户交互,其极端形式便是谷歌正在倡导的云计算;第二种是分散化,每个节点可以既是服务器也是客户端,其应用组成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偏好以及所拥有的资源自行配置,节点之间通过各种协议来通信、交互和共享资源,其极端形式是P2P。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一些折中方案。

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简化和普及,简单而统一的客户端让用户不必为各种应用背后的复杂性而操心,而最简化终端的成本也可以降到很低;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自由和灵活,可以让用户直接掌控自己的应用组合和信息内容,并按需采用最新技术,不必受限于服务商的功能限定。但自由是有代价的,直接掌控意味着用户必须应付由此带来的技术复杂性,这就限制了应用的普及。

两条道路之争实际上贯穿了整个信息技术发展史,主机时代是绝对集中化,而个人电脑出现最初就是为了打破集中控制,让用户获得自由发挥的空间。在PC时代,分散化成为主导,重心从主机经过小型机和工作站,最后转移到桌面,而这一过程也造就了微软的辉煌。很明显,微软的根本利益在于让分散化成为未来格局的主导,至少是重心之一,将尽可能多的功能保留在桌面上,这样才有理由说服用户继续购买他那日益庞大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应用套件;相反,如果桌面瘦到只剩下浏览器,就没人会在意操作系统,就像手机用户甚至很少注意到操作系统的存在。

在设计OS/2时,IBM曾为未来的网络世界规划了一个多层结构,后来OS/2败给了Win95,IBM也索性退出了PC领域,重回集中化道路。如今网络时代全面降临,IBM联手谷歌扯起云计算大旗卷土重来,微软该怎么办?如果跟着他们走集中化道路,微软优势何在?并购雅虎的举动暗示着微软决意要在这条路上和云战略正面对决,依我看这么做无异于东施效颦,胜算无多。

微软的最佳机会在于大力推动P2P。提起P2P,人们的印象多半是盗版文件共享,实际上通过P2P可以实现互联网上已有的各种应用,甚至可以更灵活更丰富,P2P之所以沦落为盗版的代名词,是因为缺乏盈利模式,因而缺乏资本支持,而微软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长期受冷落,P2P领域的收购成本很低,用雅虎市值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在该领域进行大量收购,足以掀起一轮开发热潮。

通过P2P和IPv6,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电脑上建立个人网站,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容空间和共享目录,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相互提供服务、共享内容。在这样的架构中,个人电脑将是一个强大的网络节点而不仅仅是个终端,这才是庞大的Windows和桌面套件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喜欢拥有和掌控自己的空间和应用组合,但日益扩展的网络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获得独立性、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创造的机会,而这条分散化的道路正是微软的机会所在,或许不会再有一统天下的霸权,但至少可以占据有分量的一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