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产业〉标签的文章(174)

饭文#83: 素质教育还须治本

素质教育还须治本
辉格
2009年2月11日

近日,教育部在一份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中,就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征求公众意见,引发了一场广泛讨论。多年来,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提倡注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育部门曾经发布了众多的规定、禁令和指导意见。这些举措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恐怕连各级教育主管们也不甚乐观,因而在推出新措施之前,似乎也变得更加谨慎和低调。

学生负担异常沉重、极端偏执的应试教育、知识结构的狭窄和缺陷、教育结果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于教育体系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都只是十分表明的现象,是症状而非病根。教育改革如果不着重于查明和根除病因,而仅靠行政命令去压制症状,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很可能加重症状。比如取消文理分科,如果不同时消除高考和高校录取中的分科,不先减轻应试压力,结果要么因不严格执行而流于形式(可以预料学校会以各种变相分科的手段来敷衍),要么因严格执行而更加重学生负担。

类似的困境日本也曾面临过,看看他们的历史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日本社会深受封建传统影响,家族、世交、门派、出身等社会关系对于个人前途通常是决定性的,这诸多关系中,大学的校友、同学和师生关系是其中重要一项,尤其对于那些打算在政界和企业界有所发展的年轻人,进入东京大学等少数名校几乎是不可缺的门票;于是,考头等高中、进名校,不容置疑的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所有事情都服从于它,其应试教育的偏执程度不亚于中国。

标签: | |

474

素质教育还须治本
辉格
2009年2月11日

近日,教育部在一份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中,就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征求公众意见,引发了一场广泛讨论。多年来,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提倡注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育部门曾经发布了众多的规定、禁令和指导意见。这些举措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恐怕连各级教育主管们也不甚乐观,因而在推出新措施之前,似乎也变得更加谨慎和低调。

学生负担异常沉重、极端偏执的应试教育、知识结构的狭窄和缺陷、教育结果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于教育体系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都只是十分表明的现象,是症状而非病根。教育改革如果不着重于查明和根除病因,而仅靠行政命令去压制症状,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很可能加重症状。比如取消文理分科,如果不同时消除高考和高校录取中的分科,不先减轻应试压力,结果要么因不严格执行而流于形式(可以预料学校会以各种变相分科的手段来敷衍),要么因严格执行而更加重学生负担。

类似的困境日本也曾面临过,看看他们的历史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日本社会深受封建传统影响,家族、世交、门派、出身等社会关系对于个人前途通常是决定性的,这诸多关系中,大学的校友、同学和师生关系是其中重要一项,尤其对于那些打算在政界和企业界有所发展的年轻人,进入东京大学等少数名校几乎是不可缺的门票;于是,考头等高中、进名校,不容置疑的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所有事情都服从于它,其应试教育的偏执程度不亚于中国。

同样,日本教育部门那些曾留学欧美、接受了西方教育理念的主管们,也希望改变这一状况,他们推出了许多减轻学生负担和提倡全面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执行得很好,学校几乎不留作业,体育和文艺活动比例很高,老师也不会用奥数题目为难学生。改革成功了,不是吗?事实上,学生苦不堪言。学校的确改变了应试教育,但应试的前提和动机没变,所以,家长们现在不得不额外掏钱让孩子去私人夜校补习,常常要补到九、十点钟,因为应考名校所需的高强度训练,在公立学校已经得不到了。

情景何其相似,差别仅在于我们的行政系统不如日本的高效,所以应试补习多半还留在学校进行。尽管封建传统早已被清除,但我们有千年科举史,数百年的八股史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史;无论是封建系统、集权帝国的层级官僚系统,还是计划体制,只要个人发展上进(各种形式的成功)的可能途径是僵硬不变的,那么,社会的评价、准入和地位提升系统便不可避免地八股化,而整个教育体系也就被引导成为应试训练场。

改变这一切,需要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人发展途径的多元化,也需要教育体系做出彻底改变来适应这种多元化。每个孩子有不同的禀赋、特长、偏好和成长环境,如果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可以按各自的特点和条件选择适当的教育,来发展他们的潜力和特长,他们便会循着比较优势原理,在社会分工网络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这样,他们就不会一窝蜂的去挤那条独木桥,也不必冒着心智偏狭和人格扭曲的风险把孩子送进应考集中营。

正是自由市场制度,为这种人尽其才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最佳环境,分立产权和市场交易所造就的分工合作网络瓦解了独木桥;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成功的途径已大大扩展,商人、小贩、推销员、球员、歌手、厨师、养猪户,甚至一流的捏脚师傅,都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辉煌成绩;社会评价体系虽有所滞后,但也在慢慢改变;唯独教育体系,几乎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越来越显出其与市场经济的格格不入。多元化办学几无进展,家长对学校的选择仍被户籍制度和公校体制紧紧束缚,而大学仍处于教育部的集中统一管理之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自主权,更没有自主选择招生方式和标准的权利。

教育作为一个产业,供应者是学校,需求者是学生、家长和(间接地)雇主,供需关系理应在各方自主选择权利得到落实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得到协调,而教育部门的集中管理,无论用意何等善良、理念何等先进,都只会压制多元发展,而制造出八股化的独木桥,多年来教育改革的无效已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饭文#79: ARM-Android vs Wintel

(按:本文在报纸发表时,标题被改为〈ARM公司为何如此成功〉,阿……嚏!)

ARM-Android vs Wintel
辉格
2009年1月7日

近日,一批售价千元以下的上网本惊现市场,据说威盛充当了这些山寨本的幕后推手,而它们的成本之所以能被压到如此之低,是因为采用了ARM芯片代替x86芯片作为CPU;无独有偶,飞思卡尔于本周初发布了针对上网本的基于ARM Cortex核心的iMX515;在本周开幕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上,数家厂商展示了采用ARM芯片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上网本(more...)

标签: | |
478

(按:本文在报纸发表时,标题被改为〈ARM公司为何如此成功〉,阿......嚏!)

ARM-Android vs Wintel
辉格
2009年1月7日

近日,一批售价千元以下的上网本惊现市场,据说威盛充当了这些山寨本的幕后推手,而它们的成本之所以能被压到如此之低,是因为采用了ARM芯片代替x86芯片作为CPU;无独有偶,飞思卡尔于本周初发布了针对上网本的基于ARM Cortex核心的iMX515;在本周开幕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上,数家厂商展示了采用ARM芯片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上网本;之前,有人也成功的在华硕的Eee PC上安装了Android;而就在上月,ARM公司刚刚宣布加入谷歌牵头的开放手机联盟。

这是ARM和x86这两大处理器门派的一次历史性遭遇,之前,ARM系以其低功耗和可定制特性专注于嵌入式应用,占据了手机市场90%的份额,而x86系则凭借Wintel模式瓜分了笔记本和桌面电脑的市场,可谓井水不犯河水;现在,ARM以Cortex向上扩展,而Intel以Atom向下扩展,双方终于在上网本市场撞到了一起。近年来,除了上网本,超便携电脑(UMPC)、手持移动设备(MID)、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各种类型移动终端的大量涌现,手机和移动电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今天这两大产业领头羊的相遇,是这一进程的自然结果。

与此同时,Wintel联盟的另一端也正面临挑战。在PC市场,尽管苹果的复兴分走了一小块份额,但并不构成战略性威胁,而桌面Linux虽经多番努力,仍无起色;显然,在桌面上与Wintel正面交锋难有胜算,谷歌聪明的避开了桌面战场而选择了手机市场来推出他的Android;而ARM的加入对Android的成功至关重要,ARM-Android组合可望产生类似Wintel的能量,这将极大的改变移动终端市场的产业生态,其向上扩展的趋势也将对Wintel构成战略挑战。

Wintel联盟得以统治PC产业二十年,起因于它成功占据了IBM兼容体系的核心位置,经过微软与英特尔密切配合下的一次次升级换代,引领了该体系的发展,并最终接管了它。Wintel对产业的控制力,建立于其为产业所提供的双向平台:对于硬件制造商,确保了他们生产的部件和整机能相互兼容,对于软件开发商,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开发起点和连贯一致的运行环境。这一生态中的众多厂商,对Wintel既爱又恨:一致的平台让他们很容易面对数量极大的用户推出产品,但微软和英特尔凭借强势地位不仅拿走大块利润,还不断进入应用领域,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所以,过去十几年不断有人尝试突破Wintel模式,但屡遭失败。这次ARM-Android从低端发动的进攻,会有何不同,值得细究。

尽管从技术上看,智能移动终端已经具备了电脑的全部特征,但从商业角度看,它们仍然是截然不同的商品。移动终端更像日用消费品而不像一种设备或大件耐用品,消费者在选购这两类商品时,关注的重点十分不同,对于后者他们更关注技术性参数,而对前者更关注款式、风格和功能性参数,这从对比商家宣传手机和PC时所罗列的内容就可以看出。这种差异导致的结果是,移动终端厂商(无论是制造商还是运营商)都倾向于把用户的品牌认知引向产品的功能、风格和品质,都力求凭借这些方面差异化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PC厂商也不乏通过功能差异化来突出自己品牌的尝试,但他们在这方面的冲动远不如手机厂商,而且,Wintel模式下这么做的空间极小,微软一贯压制PC厂商对桌面进行定制,而英特尔的CPU加芯片组套件留给厂商个性化的空间也很小。

矛盾的是,移动终端的定制需求很高,但它的体积和容量留给它的定制空间却很小,PC厂商可以通过增加专门部件来制造差异化:比如选择GPU来提供特定的图形处理能力,添加协处理器来提高浮点运算能力,预装应用软件来提供个性化应用等等。但手机厂商却无法这么做,为了将大量功能塞进小小的手机,他们只能把各种功能模块做进单个芯片(所谓SoC),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必须经过仔细剪裁搭配,把体积减到最小。

正是高度定制化和小体积低功耗的矛盾,要求定制化必须深入到CPU和操作系统内部,这就说明了Wintel为何难以进入移动终端领域,也说明了ARM为何如此成功。与英特尔不同,ARM不生产芯片,而只卖芯片设计方案,各芯片厂商买了ARM的授权之后,结合自己设计的功能模块,制造出针对各种特定需求的SoC,这样就实现了平台一致和定制化的完美结合。类似的,Android是高度模块化的开源系统,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剪裁、定制和修改,并加入自己的模块。

ARM-Android组合的开放性和可定制性,使其在移动终端领域具备了远胜于Wintel的先天优势,如果战略贯彻得当,有望在移动领域站稳脚跟,继而在整个电脑产业胜出。当初,对IBM主机的正面进攻纷纷落败,但PC开辟了另一个领域,并由下向上拓展,最终把主机边缘化了;这个故事或许正在重复,移动终端的市场规模比PC高出一两个数量级,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的技术组合和商业模式,将改变整个信息产业的生态格局。

饭文#77: 报业失去了什么?

(按:新年伊始用这么一篇来吓唬报业同仁,似乎不太吉利,也不太厚道,呵呵)

报业失去了什么?
辉格
2008年12月29日

上周五,纽约时报集团宣布挂牌出售波士顿红袜棒球队17.5%股份,就在之前两天,它刚刚宣布了近年来最糟糕的业绩,不仅传统的印刷广告收入继续加速下滑,连此前一直在增长的网络广告也开始下降。为了应付收入下滑和现金流枯竭的局面,纽约时报安排了一系列资产出售;早在去年初,它已出售了包括九家电视台在内的广电业务;上月中旬,它抵押了去年刚刚建成启用的总部大楼来换取贷款;在出售红袜队股份之后,它很可能(more...)

标签: | |
499

(按:新年伊始用这么一篇来吓唬报业同仁,似乎不太吉利,也不太厚道,呵呵)

报业失去了什么?
辉格
2008年12月29日

上周五,纽约时报集团宣布挂牌出售波士顿红袜棒球队17.5%股份,就在之前两天,它刚刚宣布了近年来最糟糕的业绩,不仅传统的印刷广告收入继续加速下滑,连此前一直在增长的网络广告也开始下降。为了应付收入下滑和现金流枯竭的局面,纽约时报安排了一系列资产出售;早在去年初,它已出售了包括九家电视台在内的广电业务;上月中旬,它抵押了去年刚刚建成启用的总部大楼来换取贷款;在出售红袜队股份之后,它很可能继续出售《波士顿环球报》和About.com。很明显,如果在未来几个季度中无法遏制收入下滑趋势,纽约时报集团将面临与芝加哥论坛报集团同样的破产命运。

近年来,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冲击下,美国传统报业早已陷入困境,金融危机或将成为打垮它的最后一击。那么,究竟什么因素使得报业在网络冲击下如此不堪?要知道,并非所有传统媒体都是如此,通讯社和电视网在网络时代就活得很好,甚至还在增长。从这一对比中,我得出的判断是:在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变迁中,必定有一种报业原本拥有的核心资源丧失了。它是什么?

我们每天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出于我们即时的需要而主动求索的,一种是别人认为我们可能会需要而主动向我们推送的,传统媒体做的便是后一种。一个人每天愿意接受他人推送来的信息的量,十分有限,少于这个量的信息,他会视为享受,而多于这个量,就是负担了。一份报纸要做的,就是在你能接受的那个容量限制下,装进那些最能引起你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它可以从通讯社采购,也可以自己去采编。

如果这份报纸只给你一个人看,那报社就是你的情报顾问;但是多数人雇不起情报顾问,所以报纸必须达到最小发行量来支撑它的采编团队;它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它能否从成本可行的发行半径内的识字人口中,找出足够大的共同兴趣集合。在报业发展早期,每个城市和地区都会有一批办报人来尝试,在经历过一番淘汰之后,当竞争格局稳定下来,那些成功找到足够大的共同兴趣集,从而突破了最小发行量的报纸,便生存了下来。

一份报纸一旦有了稳定发行量,便获得了这样一种地位:它成了读者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人们在茶余饭后或坐车等电梯时,翻阅一下报纸,便通过这个窗口获知这世界又发生了些什么;此外,有些人还会订阅一两份杂志,来满足自己的独特信息需求,由于杂志的成本结构对最小发行量的要求更低,因而可以针对更狭窄的共同兴趣。由于受到最小发行量门槛的保护,窗口地位一旦获得便很难撼动,于是窗口成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报社可以将其中一部分租给广告商,这构成了其运营收入的大部分。

但是,窗口资源并非恒定不变,每当新技术改变采编、印刷、投送和信息展示等任何一个环节的成本结构时,报业总是会受到冲击。实际上,上世纪互联网发展之前,已经有了两次大冲击。第一次是电视,它开辟了全新的窗口,但报纸凭借信息密度高、可选择性随机阅读和可利用零星时间阅读这三大优势,虽然被电视夺走大块份额,但仍争得了生存空间;第二次是数字化出版和图文传输技术,扩大了报纸的有效投送半径,使得大批地区性报纸难以独立生存,要么萎缩为地方小报,要么依附于全国性报业集团。

这次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无疑更加猛烈,新闻门户、内容网站、订阅邮件和RSS阅读器,都在努力成为新的窗口,实时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压过了日报,报纸赖以抵御电视的三大优势中,前两个已经丧失:多媒体和互动技术在表达能力和信息密度上都远胜报纸,选择性和随机阅读也更加灵活,而第三个优势,随着高分辨率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持阅读器的发展,以及未来电子纸的出现,也正在或即将丧失。

旧窗口已经瓦解,新窗口有待建立,报业的未来(如果还有未来的话),必须在新的技术基础、业务模式和成本结构上彻底重建,立志于未来者,应将新媒体视为机会,而非洪水猛兽。

饭文#73: 开放社区蔚然成风

开放社区蔚然成风
辉格
2008年12月19日

日前,微型博客社区Twitter宣布支持谷歌的社区互通方案FriendConnect,这是FriendConnect于今年5月推出,并于本月初全面开放之后,所赢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以去年正式推出OpenSocial为标志,谷歌不遗余力地推动开放社区的发展;去年12月,它所倡导并作出主要贡献的分散式身份认证方案OAuth发布了第一份规范;今年10月,它又宣布Gmail账户支持OpenID;10月28日,Yahoo!和LinkedIn宣布支持Op(more...)

标签: | |
516
开放社区蔚然成风 辉格 2008年12月19日 日前,微型博客社区Twitter宣布支持谷歌的社区互通方案FriendConnect,这是FriendConnect于今年5月推出,并于本月初全面开放之后,所赢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以去年正式推出OpenSocial为标志,谷歌不遗余力地推动开放社区的发展;去年12月,它所倡导并作出主要贡献的分散式身份认证方案OAuth发布了第一份规范;今年10月,它又宣布Gmail账户支持OpenID;10月28日,Yahoo!和LinkedIn宣布支持OpenSocial;这样,到11月OpenSocial一周年之际,它已赢得了除Facebook和微软之外全部重量级社区的支持,覆盖6.75亿用户,开放社区已蔚然成风。 FriendConnect与Facebook Connect和MySpace Data Availability一样,旨在让用户用已有的社区账户,去访问其他社区网站而无需另行注册;反过来说,也就是让其他网站,通过简单的接纳用户在别处已有的账户和身份信息,而立即获得基本的社交特性和畅通的用户入口。不同的是,Facebook Connect仅仅是让Facebook用户带着Facebook身份到处跑,而FriendConnect则让用户可以带着任意一个遵循OAuth或OpenID规范的账户到处跑。这是两个级别的开放度,对于各大社区,FriendConnect处于中立的位置,实际上,谷歌自己的Orkut很小,远非其社区战略的重心。 对于社区开放的大势,已无须怀疑,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在新的开放环境下,会出现哪些变化和机遇?首先,对于用户,关键的变化是人格的单一化。尽管许多人还会保留多个身份用于不同的社交圈子,但单一化将是大趋势,今后每个人拥有身份大概不会超过三个。人格单一化的效果有点类似于实名制,人们会更加严肃的维护其形象,因而其在社区中的行为和言论将更趋谨慎;这一点,对于提升社区凝聚力、交往质量和活动深度,都大有裨益。 今天,虽然网络社区中功能已十分丰富,但现实世界中大部分事情,人们却很少会在网络上做,除了技术上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对网络身份缺乏信任。尽管你可以通过对某个社区的长期投入来建立良好声誉和密切关系,比如在淘宝上达到了很高的信誉级别,在天涯上成了知名ID,在驴友会表现了良好的组织能力,但你却很难将这些声誉和信任带到别处,一旦你进入一个新的社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没有历史,也没有朋友,而单一化人格将改变这一局面。 其次,对于网站来说,正如小银行欢迎跨行取款,小运营商欢迎带号转网,开放社区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小网站。小网站经常受困于这样的矛盾:要获得互动性和社交特性,就需要身份识别,但即便最简单的注册也会吓跑那些偶尔来访的不耐烦的用户。让用户记住一大堆多半不常用的帐号密码,确实勉为其难。同时,对于小网站,开发一套好的互动与社交功能,是不小的负担。FriendConnect让小网站只需粘贴一小段脚本便可立刻升级为具备标准社交功能的社区;更妙的是,用户可能在这个社区里发现他在别处结实的朋友,比如他的MSN或ICQ好友,或者反过来,他可能在MSN上发现他的好友们常去哪些社区。 社区开放不仅是对身份和关系的开放,也是对功能的开放,通过OpenSocial规范,社区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功能。比如你在一个小型BBS里谈论某个话题,而另一个大社区正就该话题进行投票或评选,利用开放功能,你可以让读者直接在你的帖子里直接参与投票,而无须转入另一个页面。这一特性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各社区相互建立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无须担心因此而造成用户流失,而此前,许多社区都竭力避免引入第三方功能,结果是封闭、自恋和信息孤岛。 前景十分美妙,但一切都还刚刚开始,开放社区所预示出的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如何成为现实,还要看众多社区网站的表现,下一批成功者,或许会在他们之中诞生?
中移动被勒索500亿给TD修坟,哑巴吃黄连

一帮打着技术民族主义幌子的官僚,楞把现成的技术压制了N年,弄出了TD这个死胎,还要供在那里,可怜一群运营商、系统商、设备商,被拉来陪哭不算,还要掏钱给它修坟。今天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总算说出了心里话

中国是国际上最后发布3G牌照的国家之一,从这点来说,3G技术本身在国内的生命周期可以预见到不会很长。沙跃家非常看好未来的4G技术(TD-LTE):“如果说,从2G到3G没有看到革命性的变化,但可以预期从3G到LTE的带宽是革命性的变化,而且是真正可以同固定接入相竞争的技术。”

< (more...)

标签: | |
559
一帮打着技术民族主义幌子的官僚,楞把现成的技术压制了N年,弄出了TD这个死胎,还要供在那里,可怜一群运营商、系统商、设备商,被拉来陪哭不算,还要掏钱给它修坟。今天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总算说出了心里话

中国是国际上最后发布3G牌照的国家之一,从这点来说,3G技术本身在国内的生命周期可以预见到不会很长。沙跃家非常看好未来的4G技术(TD-LTE):“如果说,从2G到3G没有看到革命性的变化,但可以预期从3G到LTE的带宽是革命性的变化,而且是真正可以同固定接入相竞争的技术。”

近日,中国移动已表示,未来60%的投资将用于LTE的演进,并期望在明年年底之前进入试商用。

我赌YouTube明年开始盈利

Google在为YouTube植入广告方面一直小心翼翼,现在似乎已经对前期的实验工作有了信心,开始大规模引入广告了,最近允许日本版权所有人通过盗版创收,这一招很妙:

YouTube利用视频内容创收计划的核心是Content ID,该系统首先扫描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然后与由版权人提供的参考视频数据库进行比对.……
在发现盗版内容后,内容提供商有三种选择:封杀盗版内容;跟踪盗版内容,了解哪些用户在何时观看了盗版内容;在盗版内容中插播广告获得收入.埃文表示,目前已经有约300家合作伙伴使用了Content ID,在约90%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插播广告.

当初听说Google收购YouTube时,我对其意图有点疑惑,后来看到AppleTV、YouTube for iPhone和Android之后, 标签: | |

560
Google在为YouTube植入广告方面一直小心翼翼,现在似乎已经对前期的实验工作有了信心,开始大规模引入广告了,最近允许日本版权所有人通过盗版创收,这一招很妙:

YouTube利用视频内容创收计划的核心是Content ID,该系统首先扫描用户上传的视频内容,然后与由版权人提供的参考视频数据库进行比对.…… 在发现盗版内容后,内容提供商有三种选择:封杀盗版内容;跟踪盗版内容,了解哪些用户在何时观看了盗版内容;在盗版内容中插播广告获得收入.埃文表示,目前已经有约300家合作伙伴使用了Content ID,在约90%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插播广告.

当初听说Google收购YouTube时,我对其意图有点疑惑,后来看到AppleTV、YouTube for iPhone和Android之后,终于明白了,YouTube只是块跳板,Google要踩着它进入客厅和手机:

YouTube其实是未来的电视频道,google把他养大,不着急挣钱,等时机成熟时,再踩着AppleTV之类的跳板进入客厅,这个第三阵地。

还是内行人明白,罗姆尼也说让底特律破产的好

《21世纪经济报道》上发表了Romney文章的中文版:<底特律需要的不是支票>。

MITT ROMNEY(民主党共和党(感谢araby)候选人之一)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Let Detroit Go Bankrupt,说无条件给钱就是让三巨头继续走死路,主张“有管理的破产”。Romney是底特律人,老爹做过汽车公司的董事长,看来是个内行,他提出给工人股权换取雇佣协议的重订,不错的建议。

IF General Motors, Ford and Chrysler get the bailout that their chief executives asked for yesterday, you can kiss the American automotive industry goodbye. It won’t go overnight, but its demise will be virtually guaranteed.

标签: | | |

564
《21世纪经济报道》上发表了Romney文章的中文版:<底特律需要的不是支票>。 MITT ROMNEY(民主党共和党(感谢araby)候选人之一)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Let Detroit Go Bankrupt,说无条件给钱就是让三巨头继续走死路,主张“有管理的破产”。Romney是底特律人,老爹做过汽车公司的董事长,看来是个内行,他提出给工人股权换取雇佣协议的重订,不错的建议。

IF General Motors, Ford and Chrysler get the bailout that their chief executives asked for yesterday, you can kiss the American automotive industry goodbye. It won’t go overnight, but its demise will be virtually guaranteed.

Without that bailout, Detroit will need to drastically restructure itself. With it, the automakers will stay the course — the suicidal course of declining market shares, insurmountable labor and retiree burdens, technology atrophy, product inferiority and never-ending job losses. Detroit needs a turnaround, not a check.

……First, their huge disadvantage in costs relative to foreign brands must be eliminated. That means new labor agreements to align pay and benefits to match those of workers at competitors like BMW, Honda, Nissan and Toyota. Furthermore, retiree benefits must be reduced so that the total burden per auto for domestic makers is not higher than that of foreign producers.

That extra burden is estimated to be more than $2,000 per car. Think what that means: Ford, for example, needs to cut $2,000 worth of features and quality out of its Taurus to compete with Toyota’s Avalon. Of course the Avalon feels like a better product — it has $2,000 more put into it. Considering this disadvantage, Detroit has done a remarkable job of designing and engineering its cars. But if this cost penalty persists, any bailout will only delay the inevitable.

……The new management must work with labor leaders to see that the enmity between labor and management comes to an end. This division is a holdover from the early years of the last century, when unions brought workers job security and better wages and benefits. But as Walter Reuther, the former head of the 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 said to my father, “Getting more and more pay for less and less work is a dead-end street.”

You don’t have to look far for industries with unions that went down that road. Companies in the 21st century cannot perpetuate the destructive labor relations of the 20th. This will mean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U.A.W., profit sharing or stock grants to all employees and a change in Big Three management culture.

……

凌达vs美的:我见过最愚蠢的名誉权诉讼

上月底,凌达打赢了对美的的名誉权官司,事情起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的一家美的经销商打了这样一幅广告:

美的MIDEA  谁敢承诺?非名牌压缩机无条件退货!美的空调郑重承诺:全部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压缩机!坚决不用不出名的凌达等压缩机!

现在官司打赢了,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如下:

“美的”及其经销商在判决生效后30天内在《重庆日报》登报,向“凌达”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我想美的会非常乐意做这样(more...)

标签:
565
上月底,凌达打赢了对美的的名誉权官司,事情起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的一家美的经销商打了这样一幅广告:

美的MIDEA  谁敢承诺?非名牌压缩机无条件退货!美的空调郑重承诺:全部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压缩机!坚决不用不出名的凌达等压缩机!

现在官司打赢了,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如下:

“美的”及其经销商在判决生效后30天内在《重庆日报》登报,向“凌达”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我想美的会非常乐意做这样的道歉广告,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向受众传达他的最初诉求,当然,媒体对整个诉讼过程的报道效果更十倍于此。
饭文#63: 通用汽车的死结

通用汽车的死结
辉格
2008年11月19日

本月8日,通用汽车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财报,结果恰如预期般凄惨:销量下降11%,营收减少13%,亏损25亿,现金减少69亿。近几年来,人们季复一季听到通用的坏消息,已经麻木了,现在人们更多谈论的是它何时会破产。实际上,通用早已符合破产条件,目前它的净资产是负580亿,每股净负98美元。股价没跌到零,债权人没有申请破产保护,大概都是在期望政府出手援救。按目前的趋势,通用现有162亿现金只够维持几个月,届时,一旦短期债务无法偿还,进入破产程序将无可避免。

通用走到今天这一步,原因既不是产品失败,也不是管理不善,而仅仅是因为僵硬而昂贵的雇佣协议,迫使它以有限的资产对在职和退休员工及其家属背负了近乎无限的责任包袱:它的十几万本土工人享受着高达70美元的时薪,近50万退休员工及其家属享受着终身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它的Jobs Bank项目供养着8000多名全薪下岗工人,他们每天在监工注视下坐在被称作“橡皮屋”的空仓库里看报聊天,一边和其他工人一样拿着15万美元的年薪;它欠下了500多亿医保费用,虽然经VEBA信托安排这一数字已削减到300多亿,但仍将以每年数十亿的速度递增;这样的企业不破产简直天理难容。

为了走出困境,通用管理层已用尽了在现有合约框架下一切可能的手段。(more...)

标签: | | |
570
通用汽车的死结 辉格 2008年11月19日 本月8日,通用汽车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财报,结果恰如预期般凄惨:销量下降11%,营收减少13%,亏损25亿,现金减少69亿。近几年来,人们季复一季听到通用的坏消息,已经麻木了,现在人们更多谈论的是它何时会破产。实际上,通用早已符合破产条件,目前它的净资产是负580亿,每股净负98美元。股价没跌到零,债权人没有申请破产保护,大概都是在期望政府出手援救。按目前的趋势,通用现有162亿现金只够维持几个月,届时,一旦短期债务无法偿还,进入破产程序将无可避免。 通用走到今天这一步,原因既不是产品失败,也不是管理不善,而仅仅是因为僵硬而昂贵的雇佣协议,迫使它以有限的资产对在职和退休员工及其家属背负了近乎无限的责任包袱:它的十几万本土工人享受着高达70美元的时薪,近50万退休员工及其家属享受着终身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它的[[Jobs Bank]]项目供养着8000多名全薪下岗工人,他们每天在监工注视下坐在被称作“橡皮屋”的空仓库里看报聊天,一边和其他工人一样拿着15万美元的年薪;它欠下了500多亿医保费用,虽然经[[VEBA]]信托安排这一数字已削减到300多亿,但仍将以每年数十亿的速度递增;这样的企业不破产简直天理难容。 为了走出困境,通用管理层已用尽了在现有合约框架下一切可能的手段。它曾想把一些工厂搬到墨西哥和东亚以削减劳动成本,但[[UAW]]马上用一场大罢工迫它就范;它曾试图削掉不盈利的品牌以控制运营成本,但各州的特许经营法要求它在撤销品牌时必须赎回特许经销商的存货,而这笔开支是它无力负担的;它也曾剥离低效的生产部门,却发现UAW包袱如梦魇般挥之不去,剥离出的德尔福破产重组后,其大部分退休金和医保包袱连同冗员还是回流到了通用;现在,当破产前景逼近时,它连剥离和出售资产的机会都没了,那样做将惹来欺诈性财产转让法的诉讼;它已经走投无路了。 在国会和通用所在地方,救助的呼声很高,但救助方案若不包含根本性的重组安排,让通用摆脱导致其长期亏损的雇佣和品牌包袱,将纯粹是用纳税人的钱去添无底洞,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政治上也很难过关。但同时,因为被雇佣契约、特许经营法和欺诈性财产转让法三条锁链捆着,除非走破产程序,任何重组安排在法律上都行不通。所以,现在多数观察者都已相信,通用或它的债权人将很快走进破产法院,分歧仅在于,它会按[[Chapter 11|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还是按[[Chapter 7, Title 11, United States Code|第7章]]直接申请破产清算。 直接清算意味着立刻停止营运,其后果非常严重,十几万人当即失业,其连锁反应取决于清算过程如何进行,很难预料,最坏的情况下将导致其所在产业链上数千家供应商和经销商倒闭以及上百万人失业。当然,这些失业者多半会在一年半载后当被清算资产找到买主后重新找到工作,但即便是短期动荡代价也将很高,尤其是目前金融市场信贷几近冻结的状态下,潜在买主很难为资产交易寻求到急需的信贷支持,况且,通用破产带来的恐慌将进一步加剧信贷冻结。 更可能的选择是按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问题在于,一旦进入破产保护状态,要获得维持运营所必需的流动资金,只能借助于特殊的[[Debtor-in-possession financing|DIP]]融资,但在金融市场目前的状况下,获得这样的融资几无可能,除非有联邦政府担保,因此许多学者倾向于政府支持下的破产保护这一方案。但也有学者认为,以通用目前的负债率、盈利前景和缺乏资产意向收购者的事实,其破产保护申请很可能得不到法官批准,即使被批准而进入破产保护程序,重组也很可能失败,到头来还是被迫清算。 但即使面临重组失败的风险,拖延已毫无意义,破产保护看来是唯一的选择。考虑到坚持奉行自由市场理念的布什和鲍尔森在通用救助问题上都表现的很不情愿,通用管理层和债权人很可能设法拖到奥巴马上台后能出手援助,而可行的救援方式只有破产保护,那样的话,短期内会经历一段动荡和痛苦,但在长期,或许会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一次甩掉包袱、涅槃重生的机会。
关于救助通用汽车

Casey B. Mulligan在Supply and Demand发表了对财政部救助通用汽车与否的看法,他认为:由于法律禁止GM在破产之前出售优质资产,这也意味着剥离GMAC在接受资助后的短期内无可能实现,所以财政部的资助不可能改造其产业结构,而只能让股东受益。如果GM股东摆脱工会和退休者的唯一方法是破产,那么GM迟早会破产,无论有无救助

Do not take for granted that (hypothetical) Treasury purchases of newly issued GM stock would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industry by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bankruptcy. Absent Treasur(more...)

标签: | | |
582
Casey B. Mulligan在Supply and Demand发表了对财政部救助通用汽车与否的看法,他认为:由于法律禁止GM在破产之前出售优质资产,这也意味着剥离GMAC在接受资助后的短期内无可能实现,所以财政部的资助不可能改造其产业结构,而只能让股东受益。如果GM股东摆脱工会和退休者的唯一方法是破产,那么GM迟早会破产,无论有无救助

Do not take for granted that (hypothetical) Treasury purchases of newly issued GM stock would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industry by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bankruptcy. Absent Treasury action, GM would likely end up joining with another automaker. All the Treasury action might do is let GM be the acquirer rather than the acquired.

There are fraudulent conveyance laws: GM cannot sell its valuable assets and then declare bankruptcy. Thus, Treasury cash would enable GM to spin off GMAC only if GM kept enough of the Treasury cash to avoid going bankrupt too soon after the spin off.

If bankruptcy were the only way shareholders could free themselves from obligations to unions and retirees, then bankruptcy may happe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Treasury gives cash.

甚得吾意。
鲍尔森好样的,这种局面下还能顶住压力

如果危机能迫使汽车工会放弃福利条款,或者干脆让它和底特律巨头们一起被埋葬,那也算是本次危机的一大收获了,如此,美国汽车业或许还能从废墟中重生。

摘自WSJ:美国救助计划第二阶段将以消费者为重

他还表示,自己会继续抵制压力,不会强迫银行放贷它们从财政部获得的资金。

鲍尔森说,没人希望迫使任何公司发放它们所不愿意提供的贷款。他补充称,树立银行业信心、保证银行资本充足是当务之急。

他此话暗指的是美国监管部门周三施压8,500家拥有联邦保险的银行和储蓄机构,要求它们加紧向符合信贷(more...)

标签: | |
588
如果危机能迫使汽车工会放弃福利条款,或者干脆让它和底特律巨头们一起被埋葬,那也算是本次危机的一大收获了,如此,美国汽车业或许还能从废墟中重生。 摘自WSJ:美国救助计划第二阶段将以消费者为重

他还表示,自己会继续抵制压力,不会强迫银行放贷它们从财政部获得的资金。

鲍尔森说,没人希望迫使任何公司发放它们所不愿意提供的贷款。他补充称,树立银行业信心、保证银行资本充足是当务之急。

他此话暗指的是美国监管部门周三施压8,500家拥有联邦保险的银行和储蓄机构,要求它们加紧向符合信贷标准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并警告它们不要把联邦资金用来提高股息或是高管薪酬。不过,这份政府声明没有要求银行发放更多贷款。

鲍尔森仍然坚定反对向汽车制造商提供救助。他表示,汽车工业对美国经济很重要,但TARP计划并不是救助这些公司的合适工具。

Google Earth开始引入时间轴?

很久以来就期待Google Earth/Maps引入时间轴,可以看到诸如宋代的城市格局,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分布,第四纪冰川期的地貌,恐龙时代的大陆和海洋形状,……,这次谷歌地球推出3D虚拟古罗马,或许是开始引入时间轴的第一步?

虽然一些城市——例如旧金山和慕尼黑——以及著名地标都以3D的形式得以重建,但使用者能够置身一座古代城市之中还是第一次。迄今为止,只有300座古罗马原始废墟仍然屹立在那里。谷歌的电脑模型立基于康斯坦丁大帝(罗马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时期的学者和专家重建的6700座建筑。

弗吉尼亚大学人文学科高级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伯纳德·弗里希(Bernard Frische)参与了虚拟古罗马城的“建造”工作。他说:“这一项目是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自文艺复兴时期起长达5个世纪研究的一种延续,他们试图用文字、图纸和绘画的方式在废墟上重建这座古城。与‘谷歌地球’的合作在打造一个虚拟时间机器方面又向前迈进一步,我们的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将利用它研究罗马历史。”

Google Earth/Ma(more...)

标签: | |
589
很久以来就期待Google Earth/Maps引入时间轴,可以看到诸如宋代的城市格局,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分布,第四纪冰川期的地貌,恐龙时代的大陆和海洋形状,……,这次谷歌地球推出3D虚拟古罗马,或许是开始引入时间轴的第一步?

虽然一些城市——例如旧金山和慕尼黑——以及著名地标都以3D的形式得以重建,但使用者能够置身一座古代城市之中还是第一次。迄今为止,只有300座古罗马原始废墟仍然屹立在那里。谷歌的电脑模型立基于康斯坦丁大帝(罗马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时期的学者和专家重建的6700座建筑。

弗吉尼亚大学人文学科高级技术研究所负责人伯纳德·弗里希(Bernard Frische)参与了虚拟古罗马城的“建造”工作。他说:“这一项目是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自文艺复兴时期起长达5个世纪研究的一种延续,他们试图用文字、图纸和绘画的方式在废墟上重建这座古城。与‘谷歌地球’的合作在打造一个虚拟时间机器方面又向前迈进一步,我们的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将利用它研究罗马历史。”

Google Earth/Maps的前途绝不仅仅是地图而已,半年前,我曾猜测,Google Earth会不会变成FirstLife?
Google将把所有具有地理属性的信息集成到Google Earth上,而那些不具有地理属性的信息,通过与其他信息的关系,两拐三绕,也会间接地挂上Google Earth。 自由标注只能是初级形态,创造商业价值将需要经认证的图层,认证工作不可能由google包揽,未来会出现一些图层提供商? 未来的网店,如果没有一个FirstLife入口,将是没有前途的。
期待中……
有人嘲笑谷歌很多产品推出那么久还是beta版

其实这是谷歌的特点,下面是Chrome产品经理答记者问里的一段:

问题1:对于chrome的未来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时候放出最终版本呢?

Rakowski回答: Beta版本的chrome主要是用来进行测试浏览器的稳定性和检测各种类型网页的准确渲染能力。但Google认为其足够成熟的时候,chrome就可 以摆脱Beta版本,面向大众了。不过呢,最终版本和目前的版本不会相差太大,Google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功能,例如自动填表功能(more...)

标签: | |
591
其实这是谷歌的特点,下面是Chrome产品经理答记者问里的一段:

问题1:对于chrome的未来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什么时候放出最终版本呢?

Rakowski回答: Beta版本的chrome主要是用来进行测试浏览器的稳定性和检测各种类型网页的准确渲染能力。但Google认为其足够成熟的时候,chrome就可 以摆脱Beta版本,面向大众了。不过呢,最终版本和目前的版本不会相差太大,Google提供的是最基本的功能,例如自动填表功能和书签功能。而其他的 功能,就交给chrome开源社区的会员们去努力了。Google不太可能推出“最终版本”,因为谷歌想把chrome做成一个具备连续性,功能不断升级 的浏览器,正如其目前基于web的各种服务一样
饭文#59: 雅虎的教训

雅虎的教训
辉格
2008年11月9日

日前,考虑到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所可能引发的漫长而代价高昂的诉讼及其公共关系后果,以及广告商们(他们都是谷歌的客户)的反对,谷歌放弃了与雅虎的广告合作计划。这是近期内雅虎遭受的第二次重大打击,上月下旬,雅虎发布了近年来最糟糕的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下降64%,同时宣布了裁员10%的计划,这也是他今年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雅虎看来已经走投无路,情急之下,杨致远一边责怪谷歌没有坚持合作计划,一边请求半年前被他拒绝的微软重新考虑收购雅虎。但是微软(more...)

标签: | |
594

雅虎的教训
辉格
2008年11月9日

日前,考虑到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所可能引发的漫长而代价高昂的诉讼及其公共关系后果,以及广告商们(他们都是谷歌的客户)的反对,谷歌放弃了与雅虎的广告合作计划。这是近期内雅虎遭受的第二次重大打击,上月下旬,雅虎发布了近年来最糟糕的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下降64%,同时宣布了裁员10%的计划,这也是他今年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雅虎看来已经走投无路,情急之下,杨致远一边责怪谷歌没有坚持合作计划,一边请求半年前被他拒绝的微软重新考虑收购雅虎。但是微软迅速做出反应,明确拒绝重提收购计划。

雅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离不开他的一连串战略失误。自从进入Web2.0时代以来,互动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不再满足于经门户筛选分类后陈列给他的信息,而要自己寻找、创造和交换信息,甚至自己创建应用。对用户需求的这一动向,雅虎显然没有及时把握,正因此,他坚持奉行重门户、轻搜索的战略路线,扶植谷歌乃至养虎为患,这与IBM当初因忽视操作系统的核心作用而扶植微软如出一辙;也因此,他在博客、社区和社会化网络(SNS)等新型应用的发展上动作迟缓,丧失先机,被MySpace和Facebook远远抛在后面,更拿不出堪比维基百科或第二人生那样的新一代杀手级应用。

相比之下,谷歌利用搜索优势获得互联网信息集散中心的地位之后,拥有了稳定而丰厚的现金流,凭借这一财务基础和庞大的信息资源,他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不断推出新型应用。当雅虎醒悟过来开始追赶时,发现自己既缺钱又缺人。以互联网发展之迅速,无论资本还是人才(甚至厨师),皆逐创新和希望而动,一旦丧失创新活力和行业领先地位,资本离弃和人才流失都无可避免。两年来,从收购图片共享网站Flickr,到推出搜索广告平台Panama,到Buzz新闻聚合服务,到以Avatars、Shine、Profile等一连串服务投身SNS,雅虎的努力不可谓不大,但他的实力和领导地位都已不足以让这些行动扭转颓势。

这一背景可以让我们理解,与谷歌的合作计划对雅虎有多重要,它将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为雅虎带来每年8亿美元的收益,超过其过去四个季度的利润总额(未计AT&T一次性支付的3.5亿美元),是其现金持有量的1/4。如果合作实现,这笔现金将大大改善雅虎的财务条件,为其转型和追赶努力创造良机。然而,美国司法部扼杀了这一机会,可笑的是,这一扼杀所依据的理由是要维持市场竞争,但其结果却很可能是把谷歌的最大竞争者逼入绝境,这再一次向世人揭示了反垄断法的荒谬之处。

对于日渐沦落的雅虎,卖给微软原本是条不错的退路,446亿美元对一只平阳落虎来说是个好价格。收购交易的失败实际上展示了一条通则:在一对一的买卖中双方很难达成价格一致。在买方,没有其他有能力和有意愿的买家与微软竞价,在卖方,没有与雅虎拥有类似资源的卖方和他争宠。这种双边垄断格局中,没有确定的博弈解,双方无法通过竞争寻得价格同意,只能凭借虚张声势真假难辨的谈判伎俩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当时,雅虎虽然处境困难,但一直还有盈利,加上谷歌适时抛来的糖果,让他感觉手里牌还不少,还没到Borland般草标卖身的地步,结果固执的杨致远错估微软底牌,要价过高导致谈判破裂。而微软,为了维持其最后通牒的严肃性和可信度,将不会重启谈判,否则,将有损于其作为一个谈判对手的信誉,在未来与其他对手的收购谈判中,他的出价和通牒将受到怀疑,从而大大增加交易难度。况且,谈判破裂后的雅虎,其价值已大为贬损,市值跌去1/3,大批高管和技术人员出走,未来只能在缩减规模和转变方向后以较小的版本求存,已经不会有买家花数百亿美元来买它了。

饭文#52: 危机下的奶业改造前景

危机下的奶业改造前景
辉格
2008年9月24日

近几年来奶制品业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一夜之间被奶粉事件所打破,从事件所揭露出的原奶收购环节的细节中,可以看出该行业的一度繁荣所依赖的基础是何等粗糙和脆弱。一些厂商在短期内的高速扩张,并非建基于其产能、技术、检测和管理能力的对称扩大,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简单的扩大收购范围,和与此相应的降低质量标准。在这样的基础上,繁荣是难以长期为继的,出问题是迟早的事。这次危机以空前的烈度和曝光度暴发,把这一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人们(more...)

标签: | | |
603
危机下的奶业改造前景 辉格 2008年9月24日 近几年来奶制品业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一夜之间被奶粉事件所打破,从事件所揭露出的原奶收购环节的细节中,可以看出该行业的一度繁荣所依赖的基础是何等粗糙和脆弱。一些厂商在短期内的高速扩张,并非建基于其产能、技术、检测和管理能力的对称扩大,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简单的扩大收购范围,和与此相应的降低质量标准。在这样的基础上,繁荣是难以长期为继的,出问题是迟早的事。这次危机以空前的烈度和曝光度暴发,把这一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或许会成为奶业改造升级的一个契机。 这次出问题较严重的,多数是国内一线品牌,相比之下,地方性二三线品牌问题反而较少,原因是后者没有经历高速扩张。在产业高速增长期,终端厂商总是希望在短期内提高自身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往往会全力扩充其终端产品的制造能力,但同时却受制于土地、技术和成本因素而无法同步的提高其在上游环节的产能,而只能加大对中间产品提供者的依赖。这在奶制品行业表现为分散奶农和独立奶站的大量涌现,而自营牧场和奶站的建设速度却远远落后,结果是更多更复杂的中间环节,整个产业链被拉长了。 分工深化和产业链拉长原本不算坏事,在其他行业常可见到比奶业长得多的产业链,最终的配置将由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的分布决定。然而食品行业的特殊性却使此类分工面临独特的风险。终端制造商的命运依赖于其品牌的认知度和信誉,他们在品牌建设上都投入了巨资,因而有足够的激励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在于如何将这种激励传递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迄今为止,工业界想出的最好办法是建立质量追溯链条,使得终端产品上所发现的每个质量问题都能追溯到其最初源头。 然而这一方法对于食品业却十分困难,食品从最初的原料开始,就是成分极端复杂、不精确且差异甚大的化学混合物,在制造过程中又会经历一系列不可逆的混合与生化反应,其复杂度与机械和电子制造的切割与装配过程不可同日而语,质量追溯链条在任何环节都可能断裂。质量追溯的困难使得食品业在拉长产业链时面临比其他行业大得多的风险,因而传统知名品牌厂商在调整分工和选择上游供应商时都会慎之又慎,把每个环节都控制在自己的视野之内。 离开了可追溯性,要确保质量的激励传递,除了严格可靠的检测手段,更重要的是长期合作形成的信赖关系,然而奶业公司和分散奶农与小规模独立奶站之间,却很难指望能建立起这样的关系,同时分散奶农和奶站的小批量多批次交货也大幅增加了检测负担和成本,使得严格细致的检测在经济上变得不可行。这样看来,基于奶业发达国家长期经验和成熟技术建立规模化牧场,才是国内奶业的出路,只有规模化才能培育起上下游之间稳定的合作与信赖关系,也才能让严格完善的检测在成本上变得可行。 发展规模化牧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土地所有权,在现行地权和征地制度下,开辟大牧场将难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挤压个体奶农的生存空间。如果能将土地产权落实到农户,并开放地权自由流通,让奶农可以用土地权和奶牛入股大牧场,就能在规模化的同时保障农户权益。如此,我们的奶业将有望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