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发表的文章(8)

人口问题

【2019-03-30】

发完上一个帖子突然想到个问题,我写过许多有关人口的文章,其中涉及的逻辑远比前面提到的各种错误所涉及的更复杂,意识到这一点让我菊花一紧,既然那些错误如此常见,我的观点肯定被误解的更多,包括对自洽性的怀疑,特别是有关人口压力的论点,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人口理论是我整个达尔萨斯主义的基石,它要是不自洽那就全垮了,所以我还是花点力气澄清一下:

1)人口压力是所有生物与文化适应性的终极来源,也是全部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存续前提,

2)在人口压力作用下,处于生存线附近的边际人口(或曰赤贫人口)的处境会很糟糕(more...)

标签: | | |
8089
【2019-03-30】 发完上一个帖子突然想到个问题,我写过许多有关人口的文章,其中涉及的逻辑远比前面提到的各种错误所涉及的更复杂,意识到这一点让我菊花一紧,既然那些错误如此常见,我的观点肯定被误解的更多,包括对自洽性的怀疑,特别是有关人口压力的论点,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人口理论是我整个达尔萨斯主义的基石,它要是不自洽那就全垮了,所以我还是花点力气澄清一下: 1)人口压力是所有生物与文化适应性的终极来源,也是全部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存续前提, 2)在人口压力作用下,处于生存线附近的边际人口(或曰赤贫人口)的处境会很糟糕, 3)不同制度与社会结构下,人口压力产生的效果十分不同,其中一大差异是边际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4)在权利(特别是财产权)没有可靠保障的体制中,中上阶层难以长期维持其地位,难以持续积累资本(和其他文明元素),其规模也较小,因而边际人口比例更大,这意味着在这些社会可观察到更多人口压力作用下的糟糕处境, 5)当我谈论上述糟糕处境,或者使用『马尔萨斯陷阱』之类术语时,所表达的负面评价针对的是某些体制下人口压力造成的结果比其他体制更糟糕,而不是在说『人口压力本身是坏事』,当然不是, 6)现代人口转型是个大题目,我不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清晰的看法,但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个短期现象,大概只会持续几代人时间, 7)人口转型在其持续期中会大幅减少甚至消除边际人口,但并非消除人口压力,多数人仍然在为挣得一份生活而努力拼争,这正是人口压力的关键效果,改变的是,这些人如今为自己设定的最低可接受生活标准远高于生存线,通俗的说就是,对中产地位的渴望已变得如此普遍以至将生育率拉到了这样的低水平,而不是:人们不再为挣得生活而奋斗了, 8)然而只要偏好多样性仍然存在,这一状况必定会改变,因为地位期许没那么高的人(比如阿米绪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持续提高,最终重新拉高生育率, 9)假如这情况最终没发生(虽然我看不出何以如此的任何理由),文明将逐渐瓦解, 10)相对于普遍人口转型,东亚的极低生育率其实更容易理解一点,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已经极高,而一旦如此庞大的人口突然将理想生活标准调高到美加澳新中产水平时,怎么可能不把生育率压到极低水平?这是盎格鲁价值观全球化的自然结果。
无节制外推

【2019-03-30】

人口问题好像是个无节制外推、过度断言的高发区,常见的几种:

1)这么低的生育率,岂不是要亡国亡种?好像生育率不会变或永远只能朝一个方向变似的,当然,这只是最低级的一种,有些略高级,比如,

2)迄今为止人口爆炸末日论者(例如Paul Ehrlich)的判断都被证明错的离谱,所以人口多高都不是问题,根本不存在人口上限,宇宙碳原子耗尽算不算个上限?这是『朝错误者的相反方向走,无论走多远都是对的』这种常见倾向的实例(more...)

标签:
8087
【2019-03-30】 人口问题好像是个无节制外推、过度断言的高发区,常见的几种: 1)这么低的生育率,岂不是要亡国亡种?好像生育率不会变或永远只能朝一个方向变似的,当然,这只是最低级的一种,有些略高级,比如, 2)迄今为止人口爆炸末日论者(例如Paul Ehrlich)的判断都被证明错的离谱,所以人口多高都不是问题,根本不存在人口上限,宇宙碳原子耗尽算不算个上限?这是『朝错误者的相反方向走,无论走多远都是对的』这种常见倾向的实例之一,此类谬误在修辞上往往还很铿锵有力,因为供批斗的反面角色的长相确实很难看,还有, 3)主体不明确,人口下降总是坏事——谁的坏事?GDP确实可能萎缩,可你又不是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这么操心GDP干嘛?没错,社保可能会破产,可是如若不然它就不会破产吗?或者它本来真的可以保障点什么? 好坏只有对特定个体谈论才有意义, 有些产业会下滑,有些资产会变质,可是受益的也大有人在,都说日本怎么怎么惨了,我却看不出哪里惨了,至少人家自己没觉得,要不怎么不向外移民呢? 4)分不清动态过程和静态比较,人口下降会造成许多痛苦,所以低人口水平就是坏事,可是宜居空间如此之大的美国只有三亿人,坏到什么程度了呢?
明星的地位传承难题

@whigzhou: 最近的美国藤校申请舞弊案里据说不少好莱坞明星,这和我的预期有所出入,我原以为体育明星会更多,因为我一直觉得,和其他上层精英相比,体育明星在社会地位传承问题上处境比较尴尬,这是因为体育界的禀赋-报酬对应关系十分特殊,(据我粗略观察)报酬随禀赋提高而上升的曲线形状呈反L形,即大部分区段很低平,右侧末尾段突然上翘,意味着只有像乔丹这样的极小一撮成为富人,其他都是普通中产者,这一特点,使得体育明星很难指望下一代保持与自己相近的社会地位。

(more...)
标签: | | | |
8083
@whigzhou: 最近的美国藤校申请舞弊案里据说不少好莱坞明星,这和我的预期有所出入,我原以为体育明星会更多,因为我一直觉得,和其他上层精英相比,体育明星在社会地位传承问题上处境比较尴尬,这是因为体育界的禀赋-报酬对应关系十分特殊,(据我粗略观察)报酬随禀赋提高而上升的曲线形状呈反L形,即大部分区段很低平,右侧末尾段突然上翘,意味着只有像乔丹这样的极小一撮成为富人,其他都是普通中产者,这一特点,使得体育明星很难指望下一代保持与自己相近的社会地位。 @whigzhou: 不妨对照智力精英来说明这一点,假设某菲尔茨奖得主,智商160,按均值回归法则,他儿子智商130左右的几率较大,这一智商水平在工程/科技/医生/律师之类行业混个高薪职位大概不难,故仍可保持较高社会地位,体育就大不一样了,假设乔丹禀赋指数160,儿子130,而130只能在业余球队里玩玩,不能靠它挣大钱,这样,在地位保持这件事情上,遗传贡献就小的可以忽略,只有财富能帮上点忙,可是财富能帮上的忙远不如基因,而且是很容易败掉的,不知有没有人专门研究过这问题,估计会很有意思。 【2019-03-25】 @pkuwd:如果说禀赋-报酬的对应性,演艺明星无疑比体育明星更差。体育禀赋是可遗传的,乔丹的儿子再差,混个校队拿个奖学金还是可以的,何况在美国本身就特别推崇体育的环境内。演艺明星能否成名偶然性太大,光有张好看的脸远远不够。 @whigzhou: 但是演艺界前辈提携的效果十分显著,体育靠硬本身,没法提携
零售商规模与市场集中度

【2018-10-21】

https://voxeu.org/article/top-firms-and-decline-local-product-market-concentration

随着排名前几位的大型连锁零售商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提高,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当然也提高了,但这里提高的是全局市场的集中度,而该指标对于个体消费者是没意义的,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他自己的有效购物半径内有多少选择,因而对他们有意义的指标是各局部市场的集中度,研究发现,大型连锁厂商的扩张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局部市场的集中度

原理其实不难理解,因为结构高度扁平化的大型连锁企业,其每家门店的管理成本远远低于独立企业,因而只须在每个局部市场分到一小块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而独立企业(more...)

标签: | |
8060
【2018-10-21】 https://voxeu.org/article/top-firms-and-decline-local-product-market-concentration 随着排名前几位的大型连锁零售商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提高,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当然也提高了,但这里提高的是全局市场的集中度,而该指标对于个体消费者是没意义的,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他自己的有效购物半径内有多少选择,因而对他们有意义的指标是各局部市场的集中度,研究发现,大型连锁厂商的扩张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局部市场的集中度 原理其实不难理解,因为结构高度扁平化的大型连锁企业,其每家门店的管理成本远远低于独立企业,因而只须在每个局部市场分到一小块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而独立企业需要割到一大块才能生存,因而每个局部市场容纳的门店数增加了。 【2019-03-23】 John Cochrane的解读,和我想法差不多  
宽松教育

【2019-03-17】

City Journal这篇有关IDEA(这是一家运营着79家charter schools的大机构)的报道很好看,IDEA的成就映衬了公立学校是多么低效和失败,不过这大致在预期之中,更有意思的(而且远超出我预料的)是,它给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主流教育理论一记大耳光,流行了那么多年的那这些理论明显错的很离谱

诸如宽松教育、启发式教学之类的教育理念,从诞生之初起就没什么实证研究作支持,它们更像是象牙塔教育家自我反省的产物,他们自己的经历或许(more...)

标签: |
8081
【2019-03-17】 City Journal这篇有关IDEA(这是一家运营着79家charter schools的大机构)的报道很好看,IDEA的成就映衬了公立学校是多么低效和失败,不过这大致在预期之中,更有意思的(而且远超出我预料的)是,它给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主流教育理论一记大耳光,流行了那么多年的那这些理论明显错的很离谱 诸如宽松教育、启发式教学之类的教育理念,从诞生之初起就没什么实证研究作支持,它们更像是象牙塔教育家自我反省的产物,他们自己的经历或许完全适合这些理念,问题是,适合他们的东西可能很不适合绝大部分学生。 可以这么考虑这个问题:假设一种教学法A对普通学生是最佳的,它在Top 0.01%的顶尖学生眼里可能就是愚蠢的无法忍受,那么,一位芝加哥大学教授若从自我体验出发,会对教学法A持何种观感?很可能是负面的,因为他很可能属于Top 0.01% 其实,对于顶尖学生,谈论教学法这事情本身可能就毫无意义,这种学生怎么教都行,只要别把他扔到没有文字和数字的部落社会,或者把他锁在铁笼子里,结果可能都差不多…… 不妨再换个方式说明这问题:假如一群富二代金主正在评估一个商业计划,后者是一种针对低端消费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好比拼多多),此时,这些富二代的最佳做法是:最大可能的排除所有个人消费经验;很明显,当约翰杜威们在谈论教育问题时,根本没有想过要排除个人经验,满脑子何不食肉糜…… ​​​​  
内置自我强化机制的规则

【2019-03-09】

@whigzhou: 禁枪法一旦实施就很难逆转,因为它会造成这样一种事实:守法良民都没枪,有枪的都是坏人,于是公众心目中便建立了一种枪支与恶的牢固关联:持枪总是与坏人联系在一起,枪支的出现总是与坏事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提到枪的反应自然就是嫌恶与躲避,最好躲的远远的,堵的严严的,在人类的经验形成机制中,显然不会存在一个实时提醒装置,反复唠叨着『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这也是为何持枪权如此珍稀而可贵,如此需要努力捍卫。

(more...)
标签: | |
8078
【2019-03-09】 @whigzhou: 禁枪法一旦实施就很难逆转,因为它会造成这样一种事实:守法良民都没枪,有枪的都是坏人,于是公众心目中便建立了一种枪支与恶的牢固关联:持枪总是与坏人联系在一起,枪支的出现总是与坏事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提到枪的反应自然就是嫌恶与躲避,最好躲的远远的,堵的严严的,在人类的经验形成机制中,显然不会存在一个实时提醒装置,反复唠叨着『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这也是为何持枪权如此珍稀而可贵,如此需要努力捍卫。 @whigzhou: 此类立法不妨称为『内置自我强化机制的规则』。 @庄生晓梦喜马拉雅: 枪这种东西还能跟好事连在一起?就算你打死的是坏人,照样是件坏事、麻烦事。更别说传说中的抵抗暴政功能了,这算什么破好事[允悲]? @whigzhou: 女儿5岁时,Rob靠一把短枪从歹徒刀下挽救了女儿,此后数十年,每当可爱的女儿准备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时,Rob就会将那把老枪掏出来端详一番,并感谢上帝当时他把它带在身上……我相信你不能理解这种情感,这可以理解,也完全在预料之中
两极化

【2018-10-10】

美国政治两极化和对抗性愈演愈烈,许多人对此表达悲观与担忧,我倒不觉得是什么坏事,同质性和强共识往往导向大政府和对小流派的压制,还有中央集权化,相反,联邦层面的政治僵局(或少数派的绝望)会促使人们从另外几条途径推动自己的议题:1)司法路径,2)非政府组织,3)州和地方政治,4)技术和市场机制创新,这些途径的努力至少无害,常常有益,而且无论好坏,效果容易展示和比较,因而选择机制很快会起作用,未来十几年将是最高法院和州级改革的黄金时代。

所以只要维持——军队非政治化,最高法院独立性,州权——的基本宪政框架不动摇,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比如加州的左派,在川普的刺激下已经疯掉了,正在成堆成捆的制造神经病法案,到时候场面会很难看 ​​​​

政治两极化意味着中间派和摇摆选民的减少,这促使两党改变(more...)

标签: | | |
8056
【2018-10-10】 美国政治两极化和对抗性愈演愈烈,许多人对此表达悲观与担忧,我倒不觉得是什么坏事,同质性和强共识往往导向大政府和对小流派的压制,还有中央集权化,相反,联邦层面的政治僵局(或少数派的绝望)会促使人们从另外几条途径推动自己的议题:1)司法路径,2)非政府组织,3)州和地方政治,4)技术和市场机制创新,这些途径的努力至少无害,常常有益,而且无论好坏,效果容易展示和比较,因而选择机制很快会起作用,未来十几年将是最高法院和州级改革的黄金时代。 所以只要维持——军队非政治化,最高法院独立性,州权——的基本宪政框架不动摇,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比如加州的左派,在川普的刺激下已经疯掉了,正在成堆成捆的制造神经病法案,到时候场面会很难看 ​​​​ 政治两极化意味着中间派和摇摆选民的减少,这促使两党改变竞选策略,从争取中间选民转向动员本方基本盘,这引出一个新问题:对本方选民具有强动员力的措施,很可能对对方选民也有强动员力,于是,如何找出适当动员手段,能刺激本方基本盘,又尽量不引起对方基本盘的注意,是个难题,这次民主党在 Kavanaugh的事情上玩的过火,好像就蚀了把米 自由派对媒体的控制本来是优势,但在这一点上却成了包袱,他们的动员手段很难做到单侧投放,相反,保守派却有一些定向投放的手段,比如教会布道,自由派是完全看不到的 【2018-11-22】 政治两极化的一个可能好处是减少猪肉桶,我附近几个选区的竞选广告几乎清一色猪肉桶,全都在吹嘘如何能从州和联邦弄钱过来,极少意识形态内容,只见过两个例外,好像来自(从印刷质量看)没什么希望当选的独立候选人(也可能只是议题推动者而不是候选人),都是保守派,不过这情况也可能跟我这边是小地方有关,猪肉桶在小地方或许对选票购买力可能更强些。 【2019-03-06】 不仅越来越多的州在枪支管制、大麻、非法移民等问题上拒绝配合联邦政府执法,现在县政府也开始对抗州政府了,在一些蓝州(特别是近期变蓝的州),大批sheriffs公开声明拒绝执行州议会新近通过的枪支管制法,哪怕蓝的像纽约这样的州,乡村地区也大多很保守 从所有重要方面看,都可发现美国根基牢固的很,没什么可担心的,历史上政治两极化出现过多次,最坏的结果是内战,但如今这一风险小的可以忽略,别的不说,3/4军官是保守派,民间会玩枪的也大多是保守派,这仗怎么打的起来? ​​
不然怎么会有你

【2019-03-03】

有一种道德争辩,听起来铿锵有力,仔细一想却十分荒谬,我称之为『不然怎么会有你』谬论,意思是,某人在若干年前做了某件事情,假如这一行动没发生,你这个人就不会存在(或者你今天的处境会比实际恶劣一万倍),所以你没有资格在道德上对上述行动做出负面评价,你若是这么做了,那就是伪善,或忘恩负义,or whatever……且不论它与无知之幕原则的抵触,这一争辩的荒谬有更深层的基础:基于世界之混沌性,百年前(或更早时)世界状态的任何极微小改变,都可能会消除当前任何特定个体存在的机会(比如,考虑一支正冲向卵子的数千万精子大军,其中(more...)

标签: | |
8074
【2019-03-03】 有一种道德争辩,听起来铿锵有力,仔细一想却十分荒谬,我称之为『不然怎么会有你』谬论,意思是,某人在若干年前做了某件事情,假如这一行动没发生,你这个人就不会存在(或者你今天的处境会比实际恶劣一万倍),所以你没有资格在道德上对上述行动做出负面评价,你若是这么做了,那就是伪善,或忘恩负义,or whatever……且不论它与无知之幕原则的抵触,这一争辩的荒谬有更深层的基础:基于世界之混沌性,百年前(或更早时)世界状态的任何极微小改变,都可能会消除当前任何特定个体存在的机会(比如,考虑一支正冲向卵子的数千万精子大军,其中哪个最终胜出,任何极微小扰动即可让结果完全不同,而假如当初早就你的那个精子未能胜出,今天就不会有你),这就意味着,对于发生在某一足够早时刻之前的任何行动,你都没有资格在道德上加以反对,因为其中任何一个若未发生,你都不会存在,于是就排除了对任何实际发生的事情进行道德评判的余地。 早先我曾区分了『乐见』和『道德赞许』这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不然怎么会有你』谬论可视为混淆两者的后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