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whigzhou: 讀百年戰爭歷史,印象較深的一點是,中世紀貴族確實是打仗的專家,相對平民的武力優勢太明顯了,看不到一絲被撼動的可能,
愛德華三世在大陸的征戰歷程中,佛蘭德諸市鎮始終是重要盟友,可是這些由市民組成的軍隊幾乎從未打過勝仗,最佳結果就是不輸,給愛德華的最大幫助也就是牽制敵方兵力,或延緩對方進軍,而且他們的敗仗多數都是在數量顯著占優的情況下吃的,
著名的扎克雷運動,數萬烏合之衆,除了乘貴族沒來得及拉起隊伍之前(more...)
【2024-01-29】
@whigzhou: 讀百年戰爭歷史,印象較深的一點是,中世紀貴族確實是打仗的專家,相對平民的武力優勢太明顯了,看不到一絲被撼動的可能,
愛德華三世在大陸的征戰歷程中,佛蘭德諸市鎮始終是重要盟友,可是這些由市民組成的軍隊幾乎從未打過勝仗,最佳結果就是不輸,給愛德華的最大幫助也就是牽制敵方兵力,或延緩對方進軍,而且他們的敗仗多數都是在數量顯著占優的情況下吃的,
著名的扎克雷運動,數萬烏合之衆,除了乘貴族沒來得及拉起隊伍之前(more...)
【2024-01-28】
@whigzhou: Patrick Geary 說,墨洛溫朝沒留下很多書面材料,不是因爲他們的文牘工作少,相反,他們的文牘工作比此後中世紀諸朝都要多,因爲他們沿用了羅馬的行政模式,留下材料少,是因爲他們用的是莎草紙而不是羊皮紙,保存下來的機會小的多,
我覺得這一點顯然提高了所謂黑暗時代在後世眼中的黑暗度,
這也改變了我對莎草紙使用歷史的印象,原先我以爲,莎草紙從三世紀開始被羊皮紙取代,到羅馬末期就從歐洲消失了,
查了一下, 标签:
【2023-08-13】
@whigzhou: 從遺傳史的角度看,北方和南方的關係大概是這樣:
北方因其地理/生態/作物條件,有能力產生大型政體和單一文化,構造出更深厚的社會階梯,因而提供了更強大的階層選擇壓力,並由此持續創造出精英群體和精英文化,
可是這些政體和等級結構沒有能力長久自我維繫,周期性瓦解,每次瓦解都造成大批精英南遷,南遷者因其遺傳和文化優勢而逐漸取代融合當地土著,
簡單説,北方是奶油製造機,不斷造出奶油,每隔幾百年,就會有一把奶油(more...)
上帝的新牧场#19:断裂的阶梯
辉格
2019年12月7日
如前几章所述,人口转型削弱了中上层的地位竞争,截断了向下流动的瀑布,而福利制度则为地位竞争的败落者或弃赛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港湾,让他们避免被命运的无情浪水冲刷而去,由此积滞而成一潭势渐漫漾的福利沼泽,这样一个奇特的,或许也是史无前例的进化局面,将带给我们什么呢?
转变的第一个后果是,上层文化失去了外向张力,以往,由于中上阶层繁殖率高而容量又有限,因而总是有着强烈的扩张倾向,在不同的制度与地缘政治条件下,这一张力可能表现为地理上的拓殖与征服(见第7章),也可能表现为对事业发展空间的探索与开拓。
与外向张力相对应的,是一种自信而富有进攻性的上层文化,因为成功保持上层地位的人,往往也是(领地或事业空间的)成功开拓者,而成功将赋予他们自信,相信自身文化优越于他种,有资格取而代之,或至少取得支配地位;当然,也有些社会的上层缺乏开拓倾向,主要通过内斗释放张力(见第8章)。
人口转型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外向张力,然而人们相互争锋一拼高下的本能却并未改变,结果是,攻击的矛头转向了社会内部,不过,这种相互攻击的性质不同于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内斗,后者是指向明确的:争夺资源、权力和地位,而前者攻击的方向和目标却是漂移不定的,它很像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中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器官的攻击,类似攻击也发生在各种过敏症(allergic diseases)中,差别只是后者需要某种外来过敏原的刺激,而前者不需要。
有意思的是,自体免疫和过敏(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患者接触外来抗原的机会太少,免疫系统被过度闲置因而敏感度提得太高,[1] 这和一个群体对外扩张停止后内斗蜂起,在发生原理上十分相似:精英阶层中那些仍然好斗且富有进取心的成员,因为没有明显的外敌可以攻击,其战斗才能无处施展,于是开始内斗,诱发这种内斗的理由可以十分琐碎、无稽和任意,参与者也未必有明确而实际的目标或诉求。
正是在此背景下,西方文化卷入了一个自我否定和自我挫败的内塌漩涡,文化精英竞相攻击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攻击出发点和理由五花八门,反基督教,反战,反帝国主义,反资本主义,反消费主义,反科学,反全球化,反大公司,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女权主义,环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葛兰西主义,身份重叠主义(intersectionalism)……,不一而足,往往相互间也是斗的不亦乐乎,只有在反西方反美帝这个核心问题上,才找到共同点,携起手来占领华尔街。
诚然,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反建制的文化异类,而且总是有小部分不得志的上层精英会将批判主流价值观用作与当权建制派展开地位竞争的手段,为此,有时他们会虚构一个其实从未存在过的黄金时代,或者将某个众人知之甚少的遥远社会描绘为桃源胜境;第二种做法背后还有个微妙动机:显示自己懂得欣赏异域文化,向来是上层博取声望的一种方式,因为这证明了他们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更多接触外来事物的机会,这些都与高地位联系在一起(见第2章),相反,下层在文化上总是更加狭隘和排外。
可是,即便考虑到这些动机,一大半有地位有声望生活优裕的文化精英都在痛斥支撑着他们所在社会的繁荣,让他们享受着无论以往或别处都从未有过的富足与自由的那套价值体系,却是史无前例的,而且这些精英的立场总是能得到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热烈追捧,而这些追捧者也都是该体系的受益者,绝非来自边缘或下层。
而且这些攻击者内心其实明白自己受益于该体系,他们足够诚实的身体暴露了这一点:那些免受其攻击甚至常得到其赞美的社会,并未吸引他们争相移居,虽然没人拦着他们。
要理解这一奇观,还须回到人类地位竞争的历史背景中。
在早期社会,一位有志青年若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有分量的地位,就得“做出点事情”来证明自己,这可以是对敌对群体的一次清晨伏击(例如在安达曼人中),[2] 或一次猎头(伊隆戈人),[3] 或贞操掠夺性强奸(萨摩亚人),[4] 或盗牛突袭(东非牧民),或盗马突袭(大平原印第安人),那些做不出什么事情的人会遭受同侪鄙视,在群体内人微言轻,抬不起头,甚至不被视为资格完备的成年人。
在这些社会,地位竞争的关键期是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此时,各种未经尝试的可能性还都开放着,你的许多重要社会关系(姻亲、工作伙伴、师傅和师兄弟、追随对象等等)都尚未绑定,他人也还没有对你抱定成见,因而正是放手一搏的时候,若是等到这些事情都已尘埃落定,再想争锋出头,改头换面,希望就太渺茫了;所以青春期躁动是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在暴涨的雄性荷尔蒙作用下,该年龄段的男性表现的极为狂躁不安,争勇好斗,因为这短短几年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一生的社会位置。[5]
可是在等级结构已牢固确立的大型社会,释放躁动的传统途径大多行不通了(除了在一些边境地带),地位竞争转向了更和平的事业:学门好手艺,找份好工作,组织一项工程,修条水渠,建座神庙,创造一部作品,考得功名,做上官……,虽然这些事业同样得益于野心、冲劲和争强好胜心(它们也跟荷尔蒙有关),但更需要耐心、克制和自律。
和早先平等小社会不同的是,大型等级社会中,只有少数幸运儿能以某种事业而功成名就,多数人不得不接受平庸乃至卑下的地位,他们并非没有憧憬过,躁动过,可是激烈严酷的竞争,资源的局限,等级樊篱的森严,对既得利益的武力捍卫,以及(在有些社会)对既有权利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迫使他们不得不收起锋芒,屈居于较为低下但至少还可立足的地位。
最近几代人中,这些条件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上层的地位竞争因生育率下降而弱化,竞争仍然激烈,但不再那么严酷,失败者(或并未全力投入竞争者)有充足机会得到一个仍不失优裕自在的次优结果,从好的一面看,这鼓励一些人采取更大胆进取的策略,勇于探索、创新和挑战权威,但也有破坏性的一面,它让一些人肆无忌惮的寻找攻击对象,因为竞争虽已削弱,青春躁动本能却不会在短期内改变,而同时,由于对外扩张已经停止,攻击往往指向内部目标。
不同于以往争夺资源和权力的常规竞争,这更像是一种游戏式竞争,如同体育竞赛一样,虽然参与者也不乏对权力快感和成就荣耀的追求,但脱离了现实功利性标准,正因为这种游戏性质,其目标飘忽不定,可以指向任何地方,只要足够刺激。
在20世纪上半叶的疯狂革命年代中,那些热衷于颠覆现有秩序的激进分子大多来自上层精英,其中不乏贵族子弟,鲜有真正的无产阶级;若是在早先的严酷地位竞争局面下,如此胡闹的毛孩子会被其兄长们迅速而无情的镇压,可是如今却不同了,宽松的资源条件和社会的长期和平化提升了上层的地位安全感,因而变得更愿意容忍此类躁动行为,在更晚近的年代,这种容忍又因精英对待年轻人态度的奶妈化而愈加升级。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决定社会地位的基本游戏规则仍和过去大同小异,中产阶级仍在汲汲营营的维持体面生活,努力往上爬,而成功所需要的禀赋和行为准则也和过去一样,可是,每一代成功爬到上层的人,其子女中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叛离那些当初帮助其父辈取得成就因而带给他们优越地位的价值与道德规范,成为一股攻击道德秩序的破坏性力量,尽管这些叛道者的人口比例并不很高,但是其财富,地位,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艺术品位,广泛的社会关系,以及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占据了学校,传媒,文艺,影视等最重要的传播节点,因而对文化潮流和意识形态走向有着压倒性的影响力。
上述趋势还得到了另一个因素的强化,现代的开放等级系统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创造了一些火箭般的高速地位蹿升通道,和过去的白手起家者走过的发家之路相比,这些高速通道对成功者禀赋组合的要求十分不同,变得更狭窄单一了,因为有了精细分工的市场,你只要有一项过人之处,并且其市场价值被投资者相中,他们就会帮你配齐所有你不具备的优势,打通所有你自己无法闯过的荆棘之路,无论对于发明家,商业模式创新者,演员,运动员,模特,都是如此(见第14章)。
这本身是件大好事,许多原本会被埋没的才华得以施展,许多原本挺不过艰难发育期的创新被发扬光大,可是它附带的文化后果却未必都是正面的,它让一些轻佻狂妄,漠视道德规范,甚至人格不健全,有着严重反社会倾向的天才,也有了功成名就的机会,而假如没有深度分工,没有律师、职业经理和投资者为他们铺路,自己穿越荆棘丛丛的事业发展道路,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处理各种合作与交易关系,他们几乎注定会在某个环节上栽跟头,被淘汰出局。
这种情况最初出现在文学艺术界,然后是影视演艺界,接着是体育界,在当代,随着风险投资业的兴起,又扩展到了科技创新产业,两个显著例子是约翰·迈克菲(John McAfee)和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此类反派明星在成功者中所占比例未必很高,但已足以为叛逆青年提供源源不断的效仿楷模,以及助长其革命声势的文化英雄。
竞争压力的减弱和对外扩张的停止,引出了另一个后果:文化日趋阴柔化(feminize),中上层子弟变得日益娇嫩柔弱,这一点甚至从他们的躁动与叛逆行为中也可以看出,1936-38年的西班牙内战中,来自数十个西方国家的五六万革命青年涌向伊比利亚,赴汤蹈火,15000多人死在那里,[6] 70年代的愤怒青年虽然早已不那么爱打仗,却仍能零星的组织起一些像红色旅(Red Brigades)和地下气象员(Weather Underground)这样的暴力恐怖团伙,而当今的叛逆青年只会穿一身名牌坐在大街上自拍。
同时,他们也越来越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那片舒适小天地,去陌生世界探索闯荡,一战前的一个世纪中,两千多万英国人离开本土移居世界各地,其中70%的目的地处于英帝国之外,[7] 众多名校毕业生将海外工作作为其职业生涯的起点,胸怀世界,四海为家,一时蔚然成风,然而二战后,这一传统迅速消退,精英和中产子弟日益龟缩到自己的安乐窝中,对外部世界既茫然无知,也缺乏兴趣。
这一退缩不仅发生在国际层面上,即西方精英对第三世界丧失兴趣(more...)
上帝的新牧场#7:扩张与征服
辉格
2018年12月24日
设想你正在一块上亿像素分辨率的大屏幕前观看这样一部动画:背景是整个地球表面,其上散布着一些小点,每个点代表一个数十上百人的小群体,点与点的不同颜色显示了其文化差异,每一秒的画面代表了现实中的一年,时长72小时的动画将演示人类最近26万年的历史(这相当于或略长于现代智人的全部历史)。
前68个小时会无聊到让你发疯,画面几乎是静止的,你必须凑的很近才能看出多数小点在小幅抖动,你也必须长时间紧盯着特定小点,才能察觉到,间或有些点消失了,有些移动了一段距离,另一些则分作两个,在来回凝视不同区域后,你或许发现其中某些区域似乎较为活跃,点的增殖较快,并且随着新生点的向外移动,逐渐而缓慢的,形成了一些纤细而断续的线条和树状分支,不同颜色的线条之间偶尔会有些交叉,但大致上它们是各自生长,自生自灭的,不过,所有这些洞见都是长时间耐心细致观察得到的事后之明,要真正获得直观的运动/生长感,你必须将播放速度调高至32倍或64倍。
直到第69小时,也就是气温正在回暖,冰川正在消退之际,画面才变得稍稍有趣起来,你发现,点的分布越来越密,以往的大块空白如今也都被点缀的五彩斑斓,在许多区域,密集分布的点不再抖动,而是开始相互挤撞;接着,在第70小时,令人惊奇的景象出现了,地中海东岸的一片小红点已变得如此密集,成了一块缓慢扩张的色斑,然后,逐渐的,这块鲜红色斑如同火山口涌出的灼热岩浆,开始向四处流动,向南流入尼罗河谷,向东流入伊朗高原和印度河谷,向北进入安纳托利亚沿岸低地并顺河谷向内渗透,它甚至漂过海洋,向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和伊比利亚跳跃前进;十几分钟后,两种不同颜色的灼热岩浆也开始在黄河河谷和长江河谷流动。
第71小时之初,你从教科书上了解的那些古文明区域,都已被成片的大块岩浆覆盖,呈现出你已熟知的格局,然而半小时后,景象再次改观,黑海北岸庞蒂克大草原(Pontic steppe)的一团蓝色岩浆似乎被突然加热,开始猛烈的向外泼溅,此前70个半小时里那一慢吞吞的进程就像被一阵激扬的鼓点猛然惊醒,突然喧闹起来。
最后90分钟的场面大致可如此描绘:世界就像一口巨大的平底锅,主要空间都被大块大块挤在一起的单色浓厚粘稠油状物所占据,因为足够粘稠,各团块之间虽有推挤渗透,却不会交融混合,又因为加热极不均匀,每隔几分钟其中一块就会沸腾爆炸,喷涌泼溅成一大片单色块,淹没、打乱或融化周边众多团块,当然,单色性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团块的各局部会形成色差,但同源性依然清晰可辨,一次次的喷涌逐渐将一些古老团块的残余碎片推挤到高山丛林等边缘夹缝地带,形成若干像高加索、比利牛斯、喜马拉雅、赞米亚这样文化极为混杂的马赛克区,而多数地区则被近乎单色的大板块所占据。
对生活于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后几小时的世界与此前历史最大不同在于:四周都已住满了人,任何迁移扩张都须穿越他人的地盘,而他们是不会轻易答应的,世界已变得如此粘稠,人类流动的主要障碍不再是生态,而是其他人类,流动仍将继续,但会以更激烈的方式发生,一些群体凭借武力优势侵入其他群体的地盘,成了文化屏障被打破的最常见形式,不过,这些同被“征服”一词所涵盖的活动,其实性质迥异,其社会与文化后果也截然不同。
定居农业大幅提升了单位土地可能供养的人口,据测算,最初转向农业的那些群体,对农作物的依赖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人口规模即可扩大一半,[1] 这意味着当一个地区完成向农耕的转变之后,其人口密度可提高两个数量级,这还只是早期粗放农业的效果,此后,当灌溉,重犁,施肥,轮作,复种,育种等农业技术陆续发展后,人口密度还可再提高一两个数量级。[2]
而且定居者更有能力建立大型组织,从而将人口规模转变成战斗力,因为:1)高人口密度意味着有效联络范围内(比如一天步行距离内)有更多人可供组织动员,2)定居者有着更长期稳定的相邻关系,因而更容易维持联盟,3)定居者更有可能通过财富积累而拉开权势差距,而后者是形成支配-从属结构的重要条件,4)在定居社会,从属者更不可能逃离支配者,因而支配结构一旦建立,会更牢固,更有效组织起集体行动。
基于这些优势,当定居农耕者因人口增长而侵入狩猎采集者的地盘时,后者是很难抵挡的,他们要么退向非宜耕地带,但那会加剧与当地原有采猎者的冲突,而且随着土地开垦的加深,可供退避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要么效仿入侵者,向定居农耕转变,并像他们一样努力组织更大规模的社会,以增强其抵抗入侵的能力。
可是通过模仿完成转变并不容易,农耕涉及大量显性和默会知识,不是通过口耳相传或外部观察就能学会的,农耕生产还需要一些初始资本,耕牛,犁具,容器,驼畜,脱粒和研磨设备,以及熬过第一个生产周期和初垦低产期所需食物储备,越是成熟的农业,知识和资本门槛越高,因而越难模仿。
不过,这些障碍多少还可通过劫掠和抓捕俘虏等办法加以克服,更难跨越的是心理和文化上的障碍;农耕是一种延迟回报型生产,当农民在田地里辛苦耕耘时,其劳动成果要过好几个月才能享受到,其间还有各种不确定因素,不像狩猎采集,成果当天即可享用,对于初垦土地,劳动投入的回报周期会更长,为遥远而不确定的回报而愿意在当下投入资源和付出汗水,是一种人类并非向来就有的独特心理素质,在人类此前的漫长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像农业这样的长周期生产。[3]
然后是文化障碍,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质,需要生产者在两个收获季之间保存粮食储备,并仔细控制其消耗速度以免在下次收获之前挨饿,这一看似简单的任务对采猎者却是个大挑战,首先,他很可能不会数数,更不会加减乘除,实际上多数采猎者的语言中甚至没有比三更大的数字,[4] 其次,在一个有着强烈食物分享传统的社会,保存任何食物储备都近乎不可能,甚至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种子、种牛和奶牛都难以保存。[5]
为这些困难雪上添霜的是,留给采猎者完成转变的时间不多,当早期农民从其近东发源地向外扩张时,在平原地带的推进速度约为每年2-3公里,褶皱地带为每年0.4公里,[6] 这意味着,采猎者从感受到威胁,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农耕生活,到其地盘被侵入之间,只有少则一两代多则三四代人的时间。
基于这些因素,那些未被农耕入侵者驱逐或消灭,而确实采纳了定居农业的采猎者,往往是在与入侵者建立的某种非对等关系中完成这一转型的,例如受雇替他们干活,建立依附性交换关系,或整个群体臣服于入侵者,甚至沦为奴隶,非洲班图农民向狩猎采集地区的扩张发生的较晚(若非19世纪被欧洲殖民者中断,会延续至今),因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直接的观察机会(见第3章)。
此类征服活动是小规模分散自发进行的,当一个农业社区土地日益紧缺时,某位富有进取心的人物便会出面招募一群开拓者,响应者往往是那些无望分得土地的年轻人,他们带上必需物资,去建立新据点,拓殖群体起初多半由男性组成,有了起色之后才从来源社区中娶来妻子,但也会从拓殖点周边获得女性。[7]
农业的初次扩张只是历史上许多次拓殖浪潮中的一波,此后每一轮重大技术或组织进步都伴随着新的拓殖运动,并将波及之处的人口密度推上一个新台阶,五六千年前以食奶畜牧替代食肉畜牧为代表的次生产品革命(secondary products revolution),[8] 铁器时代掌握重犁深耕技术的农民对欧洲黑土带的拓垦,[9] 掌握梯田灌溉技术的集约水稻种植者向山地游耕区或园艺农业区的推进,拥有湿地疏浚和地貌改造所需社会组织基础的农民对三角洲的开发, 标签:
【2022-04-22】
@whigzhou: 假如你在1932年问几个欧洲人:你觉得未来几十年西方文明的前景如何?你得到一个乐观回答的机会是很小的,很多人甚至会疑惑你为何白痴到问这么一个答案如此明显的问题,
是啊,谁会料到25年后的西方世界会那么健康乐观,充满活力,朝气和希望,别的不用说,连生育率都大幅回升了,
所以有时候被几个疯子折腾一下,只要制度根基不垮,反而是一次更新气象的良机,
有生之年若再目睹一次意外复兴,幸之甚矣~(more...)
【2022-02-07】
@whigzhou: 初夜权(jus primae noctis)这个说法,是一些启蒙思想家(比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从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捕风捉影捏造出来的一种“特权”,专门用来抹黑中世纪、封建制和所谓*黑暗时代*的,这个说法后来被恩格斯采纳,于是进入了 commie 正统教义,了解这个背景,你就会理解,为啥当 commie 历史学家如郭沫若之辈照着 commie 正统教义重写历(more...)
【2022-01-24】
@whigzhou: Robert Wiblin 在推上出了个题目:假设你穿越到200BC的罗马,没有携带任何有形物品,而你的拉丁语和希腊语都足够熟练,交流无碍,你的任务是说服别人相信你果真来自未来,怎么做最有希望成功?
让我放松一下条件:穿越前给你几天时间准备,
你的方案是什么?
一种容易想到的办法是,记下199BC到190BC之间发生的与罗马有关的一些大事,选择那些其真实性事后很容易验证的,讲给人听,比如:
Titus Quinctius Flamininus 将在后年(198BC)春天被选为执政官,并前往马其顿接替 Sulpicius,他将在那年秋天于 Aous 击败菲利普五世,继而于次年夏天在 Cynoscephalae 再次重挫菲利普,此后不到一年内,菲利普的军队将撤出所有希腊城市,其儿子 Demetrius 将作为人质被送往罗马,
好在199BC-190BC之间有精确记载的大事足够多,你还可以列出一大串,
当然,这并不能直接证明你来自未来,你也可能被视为先知,毕竟那个年代相信存在先知的大有(more...)
【2022-01-17】
@whigzhou: 当你在历史记载中发现某一时期有关某类坏事的记录突然增加时,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此类事情的发生频率突然提高了,实际情况往往恰好相反,这个领域的状况可能正在迅速改善,这一改善提升了人们的期望,以往习以为常的事情变得惹人注目,刺眼难看,乃至难以忍受,因而新出现的案例得到广泛关注和谈论,进而促使人们去寻找挖掘更多类似案例,于是这些事情更有机会在文献中留下记录,
广而言之,这也是为何每个后人所称羡的(more...)
【2021-11-08】
@柿油dang人文集 《告别施舍》里有段资料,提供了新思路:工业革命的几个领头羊几乎都没赚到大钱。按照地位贡献,工业革命的创新者,应该跟比尔盖茨这样的IT巨子、互联网革命创新者旗鼓相当,然而,他们并没有得到相称的回报。
@whigzhou: 没有暴富不等于没有致富,第一代工业革命家的财富激励虽不如后来那么耀眼,也是足够强的,成功者的社会阶层至少跨上了一两级,从穷人或中产变成绅士或贵族的水平,瓦特遗产4万英镑,相当于土地绅士,博尔顿和斯蒂芬森父子都是六位数,小贵族水平,阿克莱特可能有七位数,大贵族水平(more...)
【2021-08-27】
记一下我听过的 podcasts,按时间顺序,
1)BBC:The English We Speak,偶尔听几段,还不错,短小精悍,4星,
2)10 Blocks,是 City Journal 的官方podcast,主题是美国都市的公共事务,3.5星,
3)Quillette,内容不如他们的文章好,而且后来植入的广告越来越长,放弃了,3星,
4)Tides of History,比较主流的历史主题,念诵而非访谈型,4星,
5)Economics Detective Radio,经济学为主,但不限于经济学,5星,可惜播主今年读完博士生娃找工作,基本上停了,
(more...)【2021-10-02】
拥有最多忠实粉丝的英国君主,不是维多利亚,也不是亨利八世,或爱德华三世,而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大恶人,末代金雀花理查三世!
他的粉丝被称为 Ricardians,忠实而且活跃,建立了不少组织,包括理查三世学会和理查三世基金会,前者还出版了一份期刊 Ricardians,
可见悲剧的影响总是比喜剧更长远,
【2021-09-19】
近年来古DNA技术的发展弄清楚了很多以前不太可能弄清楚的事情,现代日本的种群遗传结构,大约由更新世的狩猎采集土著和此后的两波移民所塑造,
绳文时代(Jomon)只有土著,1000BC左右第一波移民,来自东北亚,开始了弥生时代(Yayoi),300AD左右第二波,来自中国,遗传成分大致和汉族相当,开始了古坟时代(Kofun),此后除了中原汉人成分比例有所上升之外,没有大变化,
【2021-08-30】
身价上百万美元的小提琴,总共也就小几十把,全都制作于1690-1740年代,往前推半个世纪,就是小冰期最寒冷的年代(也是第二次黑死病的年代),就是说,用来制作这些名琴的树木,都生长于小冰期最低谷,气温低,生长慢,木纹致密,比如名琴中最多的 Stradivarius 琴,用的是阿尔卑斯云杉,通常选择北坡的树,树龄几十年,加上十几年的木料陈化期,差不多就是半个世纪,
(more...)
【2021-08-29】
发廊外面那个螺旋灯箱(图1)大家都见过,这东西叫 barber’s pole,很古老,中世纪时就是理发店的标志,
叫 pole 是因为它原本就是根木杆子,改成旋转灯箱是晚近的事情,图2这家伦敦理发店用的还是旧式 pole,
而且这根杆子以前更细(像图3),因为它本来是给顾客抓握的,可是为啥理发店顾客需要握住根杆子呢?
因为他们是来放血的!
以前理发师和外科医生的职业是合一的,(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