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读书〉标签的文章(16)

豆瓣打分标准

【2018-04-30】

我的豆瓣打分标准,三星,虽不过尔尔,但读读也不算浪费时间,四星,值得推荐,如果你对话题真感兴趣的话,五星,读完我会去找作者的其它书,二星,虽不能说完全没收获,但要是有后悔药的话我还是不费这功夫了,一星,作者拉黑,注:这是基本分,实际分须按翻译质量调整并注明。 ​​​​

标签:
8030
【2018-04-30】 我的豆瓣打分标准,三星,虽不过尔尔,但读读也不算浪费时间,四星,值得推荐,如果你对话题真感兴趣的话,五星,读完我会去找作者的其它书,二星,虽不能说完全没收获,但要是有后悔药的话我还是不费这功夫了,一星,作者拉黑,注:这是基本分,实际分须按翻译质量调整并注明。 ​​​​
完美阅读器

【2018-03-14】

@whigzhou: 大约十五六年前,我曾梦想过一部完美的电子书阅读器,那么多年过去了,连个稍稍相似的影子都没出现,虽然技术条件早已全部成立,理由如今想起来很简单,别看图书销量这么大,真正爱读书的人其实很少。

BTW,我的梦想阅读器是这样的:

两个窗口,一个主窗口,显示当前正在阅读的书页,一个辅助窗口,显示当前读者就当前书页之内容最可能查询的任何相关信息,比如生词,专有名词,维基词条,地图,图(more...)

标签: | |
7966
【2018-03-14】 @whigzhou: 大约十五六年前,我曾梦想过一部完美的电子书阅读器,那么多年过去了,连个稍稍相似的影子都没出现,虽然技术条件早已全部成立,理由如今想起来很简单,别看图书销量这么大,真正爱读书的人其实很少。 BTW,我的梦想阅读器是这样的: 两个窗口,一个主窗口,显示当前正在阅读的书页,一个辅助窗口,显示当前读者就当前书页之内容最可能查询的任何相关信息,比如生词,专有名词,维基词条,地图,图片,图解,当前图书的其他相关部分(比如注释和引用)……辅助窗口的内容随翻页而自动产生,产生算法除考虑该页内容外,也考虑读者的阅读和操作历史,辅助内容按查询可能性排序…… 这个梦想阅读器的一个最直接效果将是:拯救我的鼠标手。
《自下而上》

挺好的主题,不幸写成了万金油,《红皇后》里那个睿智的里德利已与我们渐行渐远,越来越满足于围绕几个既有观点洋洋自得而缺乏审视的罗列貌似对自己有利的材料,把它们用作子弹来漫天扫射和自我按摩,唉 // 马特·里德利:《自下而上》 ​​​​

显示一位思考者向布道者或按摩师转变的两个迹象:1)对自己观点或叙述中的潜在弱点和明显反驳缺乏起码的敏感,2)对正在加以辩驳的对方观点缺乏起码的耐心为之寻找可能的合理化版本。

这两种倾向的结果分别是:1)缺乏自我反思,(more...)

标签: |
7629
挺好的主题,不幸写成了万金油,《红皇后》里那个睿智的里德利已与我们渐行渐远,越来越满足于围绕几个既有观点洋洋自得而缺乏审视的罗列貌似对自己有利的材料,把它们用作子弹来漫天扫射和自我按摩,唉 // 马特·里德利:《自下而上》 ​​​​ 显示一位思考者向布道者或按摩师转变的两个迹象:1)对自己观点或叙述中的潜在弱点和明显反驳缺乏起码的敏感,2)对正在加以辩驳的对方观点缺乏起码的耐心为之寻找可能的合理化版本。 这两种倾向的结果分别是:1)缺乏自我反思,2)总是挑选最虚弱对手的观点的最荒谬版本。 不过里德利列举的一些材料还是很有意思,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给我的书单里又添加了十几本书。    
忍不住打五星
【2017-09-09】@innesfry 重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by Gregory Cochran ​​​​

@innesfry:《枪炮、病菌与钢铁》是那种能够改写三观、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书,不过回过头来看,为了编织过长的逻辑链条确实牺牲了严谨。另外前十章以后的部分完全不堪卒读。

@whigzhou: 同感,戴蒙德就是那种每栋楼都盖歪了但每块砖都很好有些结构元素还很出彩让你忍不住打五星的作家

标签:
7633
【2017-09-09】@innesfry 重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by Gregory Cochran ​​​​ @innesfry:《枪炮、病菌与钢铁》是那种能够改写三观、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书,不过回过头来看,为了编织过长的逻辑链条确实牺牲了严谨。另外前十章以后的部分完全不堪卒读。 @whigzhou: 同感,戴蒙德就是那种每栋楼都盖歪了但每块砖都很好有些结构元素还很出彩让你忍不住打五星的作家
两份书单

【2017-02-14】

这两份书单的质量非常高,其中不少是我打过五星的,估计其余的也不错,打算通读:

The 25 most stimulating economic history books since 2000

Big History and “Deep Determinants” (published since 2000)  ​​​​

 

标签: |
7748
【2017-02-14】 这两份书单的质量非常高,其中不少是我打过五星的,估计其余的也不错,打算通读: The 25 most stimulating economic history books since 2000 Big History and “Deep Determinants” (published since 2000)  ​​​​  
[译文]抱歉,别做速读梦了

Sorry, You Can’t Speed Read
抱歉,你无法速读

作者:Jeffrey M. Zacks, Rebecca Treiman @ 2016-4-15
译者:焦美淳(@火车入巷)
校对:Drunkplane (@Drunkplane-zny)
来源: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2016/04/17/opinion/sunday/sorry-you-cant-speed-read.html

OUR favorite Woody Allen joke is the one about taking a speed-reading course. “I read ‘War and Peace’ in 20 minutes,” he says. “It’s about Russia.”

关于速读,伍迪艾伦讲过一个我们非常喜欢的笑话:“我20分钟就看完了《战争与和平》,”他说,“讲苏联的。”

The promise of speed reading — to absorb text several times faster than normal,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loss of comprehension — can(more...)

标签: |
7086
Sorry, You Can’t Speed Read 抱歉,你无法速读 作者:Jeffrey M. Zacks, Rebecca Treiman @ 2016-4-15 译者:焦美淳(@火车入巷) 校对:Drunkplane (@Drunkplane-zny) 来源: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2016/04/17/opinion/sunday/sorry-you-cant-speed-read.html OUR favorite Woody Allen joke is the one about taking a speed-reading course. “I read ‘War and Peace’ in 20 minutes,” he says. “It’s about Russia.” 关于速读,伍迪艾伦讲过一个我们非常喜欢的笑话:“我20分钟就看完了《战争与和平》,”他说,“讲苏联的。” The promise of speed reading — to absorb text several times faster than normal,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loss of comprehension — can indeed seem too good to be true. Nonetheless, it has long been an aspiration for many readers, as well as the entrepreneurs seeking to serve them. And as the production rate for new reading matter has increased, and people read on a growing array of devices, the lure of speed reading has only grown stronger. 速读的美好愿望——即在不错失原文主旨的情况下,以几倍于寻常的速度理解文章内容——看起来并不易达成。然而,对很多读者来说,这确是梦寐已久的美事,一些企业家也一直试图在这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些服务。由于读物的出版速度越来越快,并且阅读设备越来越多,速读的诱惑力只增不减。 The first popular speed-reading course, introduced in 1959 by Evelyn Wood, was predicated on the idea that reading was slow because it was inefficient. The course focused on teaching people to make fewer back-and-forth eye movements across the page, taking in more information with each glance. Today, apps like SpeedRead With Spritz aim to minimize eye movement even further by having a digital device present you with a stream of single words one after the other at a rapid rate. 第一个著名的速读课程在1959年由伊芙琳伍德所创建。它基于这一概念——阅读之所以缓慢是因为其效率低下。这个课程着眼于教导人们阅读书页时,眼睛尽可能少的左右往返运动,而要让眼睛每扫过一次都获取更多的信息。如今,像SpeedRead With Spritz这样的app,甚至通过在电子设备上快速滚动一个个的单词,来减少眼球的活动。 Unfortunately,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suggests that such enterprises should be viewed with suspicion. In a recent article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one of us (Professor Treiman) and colleagues reviewed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concluded that it’s extremely unlikely you can greatly improve your reading speed without missing out on a lot of meaning. 遗憾的是,科学共识显示,我们须抱有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番速读事业。在一篇最近发表于《大众心理学期刊》的文章中,Treiman教授和她的同事回顾了有关阅读的实证文献,并得出一个结论:在不大量错失文章原意的情况下,你基本不可能显著地提高阅读速度。 Certainly, readers are capable of rapidly scanning a text to find a specific word or piece of information, or to pick up a general idea of what the text is about. But this is skimming, not reading. We can definitely skim, and it may be that speed-reading systems help people skim better. 当然,阅读者确实能够通过迅速地扫视,从一段文本中提取到特定词语或者信息片段,亦或摘取出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但这是浏览,不是阅读。我们肯定可以做到浏览,或许速读体系有助于促进浏览的效果。 Some speed-reading systems, for example, instruct people to focus only on the beginnings of paragraphs and chapters. This is probably a good skimming strategy. Participants in a 2009 experiment read essays that had half the words covered up — either the beginning of the essay, the end of the essay, or the beginning or end of each individual paragraph. Reading half-paragraphs led to better performance on a test of memory for the passage’s meaning than did reading only the first or second half of the text, and it worked as well as skimming under time pressure. 举例而言,一些速读系统指导人们只在文段或者章节的开端加以关注。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浏览策略。在2009年的一个实验中,参与者阅读盖住一半内容的文章——或前半篇,或后半篇,或每段的开头或结尾。阅读每个段落的一半,相比于阅读前半或后半篇文章,对全文意思的记忆效果更好。并且,其效果等同于在时间紧张情况下的浏览。 But speed reading? Techniques that aim to guide eye movements so that we can take in more information from each glance seem doomed to fail. There is only a small area in the retina (called the fovea) for which our visual acuity is very high. Our eyes are seriously limited in their precision outside of that. This means that we can take in only a word or so at each glance, as well as a little bit about the words on either side. In fact, since the 1960s, experiments have repeatedly confirmed that when people “speed read,” they simply do not comprehend the parts of the text that their eyes skip over. 但有速读这回事吗?一些技巧旨在指导我们眼球的活动,以便眼睛一瞥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但它们似乎注定失败。只有在视网膜上很小的一块区域(称作中央凹),我们的视觉敏锐度才非常高。而除了它之外,我们的眼睛在精确度上非常受限。这就意味着我们每次只能看清一个词,顶多再看到它旁边个把词。事实上,自从1960年代起,很多实验都验证了当人们“速读”的时候,他们并不理解他们眼睛扫视过的那部分内容。 A deeper problem, however — and the one that also threatens the new speed-reading apps — is that the big bottleneck in reading isn’t perception (seeing the words) but language processing (assembling strings of words into meanings). Have you ever tried listening to an audio recording with the speaking rate dialed way up? Doubling the speed, in our experience, leaves individual words perfectly identifiable — but makes it just about impossible to follow the meaning. The same phenomenon occurs with written text. 然而我们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威胁着那些新兴的速读软件——阅读中最大的瓶颈并不是感知(看到词语),而是语言处理(组合词语使其有意义)。你是否尝试过以极快的速度听录音?在我们的经验里,录音速度被增加一倍后,每一个单词都可以听清,但我们却恰恰跟不上它的意思。这种现象也同样出现在阅读纸质内容时。 As in all forms of human behavior, there is a trade-off, in reading, between speed and accuracy. You can learn to skim strategically so that you spend more time looking where the more important words are likely to be, and if the words are presented in a stream you may be able to learn which words to focus on and which to ignore. However,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you can somehow magically read parts of a page that you don’t look at, or process all the words in a superfast sequence. 在各种人类行为中,总有取舍。阅读时,取舍就体现在速度和准确度上。你可以学习策略性地浏览,以便在可能出现更重要词语的地方花费更多时间。如果词语在眼前滚动,你能够知道哪些词需要重视,哪些词可以忽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看某一页的部分内容,就神奇地阅读了它;也不意味着你能以极快的速度处理所有的词。 Reading is about language comprehension, not visual ability.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reading speed, your best bet — as old-fashioned as it sounds — is to read a wide variety of written material and to expand your vocabulary. 阅读关乎语言的理解,而不是视觉能力。如果你想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你最好的方法——这听起来有点老掉牙——是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并且扩充你的词汇库。 Just don’t expect to read “War and Peace” in 20 minutes. 真的别指望在20分钟里读完《战争与和平》。 Jeffrey M. Zacks, the author of “Flicker: Your Brain on Movies,” and Rebecca Treiman are professors of psychological and brain sciences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Jeffrey M. Zacks(著有《闪光:看电影的大脑》(Flicker:You Brain on Movies))和Rebecca Treiman,皆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心理和大脑科学教授。 (编辑:辉格@whigzhou) *注:本译文未经原作者授权,本站对原文不持有也不主张任何权利,如果你恰好对原文拥有权益并希望我们移除相关内容,请私信联系,我们会立即作出响应。

——海德沙龙·翻译组,致力于将英文世界的好文章搬进中文世界——

阅读,快与慢

最近在Quartz上读到一篇文章,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speed reading,说的是快速阅读法并不可取,有点意思,说几点我的看法:

1) 我不怎么追求快速阅读,首先因为不太有这需要,其次是因为节奏太快会让我不舒服,不仅阅读,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做什么事都喜欢慢吞吞的。

2)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读的很快,特别是碰到那些比较乏味枯燥但又觉得有必要过一下目的材料,此时便会抱着一种赶紧完成的工具性态度,所以也不会带来多少快感。

3) 有些书不可能读的快,因为它会时时发人深省,让你浮想联翩,(more...)

标签:
6529
最近在Quartz上读到一篇文章,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speed reading,说的是快速阅读法并不可取,有点意思,说几点我的看法: 1) 我不怎么追求快速阅读,首先因为不太有这需要,其次是因为节奏太快会让我不舒服,不仅阅读,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做什么事都喜欢慢吞吞的。 2)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读的很快,特别是碰到那些比较乏味枯燥但又觉得有必要过一下目的材料,此时便会抱着一种赶紧完成的工具性态度,所以也不会带来多少快感。 3) 有些书不可能读的快,因为它会时时发人深省,让你浮想联翩,或掩卷长叹,或长时间发呆,甚至浑身战栗,这是所有阅读体验中最迷人的部分,谁会蠢到去强行终止它呢?(除非你是在练房中术) 4) 此类体验最强烈,因而最读不快的,是那种在你的观念体系中制造了大地震的书,当你最终合上它、站起身时,窗外的世界已是另一个了;就我个人而言,造成这种级别大地震的书大概不到十本,包括初中物理课本(因为其中的原子论),高中生物课本(因为提到了进化论),大一时读的经济学课本,《自私的基因》,《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旦你的观念体系被粉碎,需要努力加以重建,那就不可能是一个快捷的过程。 5) 有些书没那么震撼,只是制造一些小局部地震,或引发一些遐想,或帮助你把以往的种种念头串了起来,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你时时停顿下来,因而将阅读速度拖得很慢。 6) 当然,一本好书也不会处处都有让你放慢或停顿下来的内容,但假如它完全没有,那肯定算不上什么好书。 7) 不是好书未必不值得一读,有时候你需要往头脑里多灌些材料,此时,快速阅读法还是有其价值的(这一点我和Quartz那篇文章的作者看法有所不同)。 8) 假如你从来没有上面提到的那种体验,却仍坚持大量阅读,那实在让人佩服。 9) 再说说快速阅读这件事本身。依我看,快速阅读的秘诀在于对内容的预期,假如事先能够对后续内容的结构形成准确预期,速度可以非常快,因为此时信息的提取不再依赖于句子结构和文字顺序,通过非顺序的抓取一些特征性字眼,便可读个大概,对此我的解释是,你实际上已经预设了一个语义框架,阅读过程只是抓取特征字眼填进该框架。 10) 问题是,预期很可能是错的,此时可能引出两种结果:A)你意识到预期错了,不得不重新调整,于是速度被拖慢下来,B)你没意识到错误,于是误读、漏读、幻读(即凭空脑补)便出现了。 11) 第二种结果的最糟糕之处在于:它非但没有给你带来新知识新见解,反倒在不断强化你的固有陈见,从每本新书、每篇新文章里,你所看到的都是“对你早已拥有的透彻见解或英明判断的又一个例证”,此类阅读越多越勤快,你就变得越蠢越无知。  
[大象]小心被经典砸到

小心被经典砸到
辉格
2015年2月15日

虽然不算多,我也读过一些经典(比如商务汉译名著里那些),多半是在学生时代,那时候年幼无知,在寻求知识和探索世界方面完全没摸着门道,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那时能找到的好书实在太少,就被裹挟哄骗着相信了那些经典是人类智慧的最佳代表。

可是翻来翻去,我实在看不出这些经典有什么高明之处,多半要么语义含混不清,要么逻辑跳跃,充斥无端断言,让人摸不着头脑,除了催眠没有别的作用。

好在我还没傻到自欺欺人的程度,所以大约到大学五年级时,我对读书已完全丧失了兴趣,此后七八年没正经读过什么书,直到2000年左右,网上能下载到很多电子书之后,再后来有了网络书店,才大开眼界,重新点燃了我的读书热情。

多年后回想起来,大学时代少数几本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书,都是地摊上偶尔淘到的小册子,比如弗雷泽《魔鬼的律师》,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还有边疆派历史学家特纳的一本(书名忘了),看起来都是无望进入经典书单的。(刚想到一个例外: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是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非地摊大册子。)

或许是因为有了这段曲折经历,我和一些年龄相仿的朋友一样,特别讨厌某些书蠹子喜欢举着动辄上百本的经典书单砸人的做派,我怀疑真有不少年轻人被他们砸晕了头,和我当年一样从此对读书丧失兴趣(当然,在阅读选择如此丰富的今天,被砸晕也得怪他们自己)。

实际上,某些圈子可能恰恰需要这样一种将新人砸晕的方法,以此为圈子设立进入门槛,作为维护其排他性的手段(有了排他性才可能享受到租值),这跟他们用一套黑话将外人弄迷糊有着类似效果;当你悬梁锥股多年终于啃下这堆砖头(或至少学会其中说话腔调)之后,可以跟着圈子在大学里混吃混喝了,自然不会再轻易贬低砖头的价值,承认自己冒着傻泡浪费了几年生命,于是你成了经典地位的(more...)

标签:
5562
小心被经典砸到 辉格 2015年2月15日 虽然不算多,我也读过一些经典(比如商务汉译名著里那些),多半是在学生时代,那时候年幼无知,在寻求知识和探索世界方面完全没摸着门道,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那时能找到的好书实在太少,就被裹挟哄骗着相信了那些经典是人类智慧的最佳代表。 可是翻来翻去,我实在看不出这些经典有什么高明之处,多半要么语义含混不清,要么逻辑跳跃,充斥无端断言,让人摸不着头脑,除了催眠没有别的作用。 好在我还没傻到自欺欺人的程度,所以大约到大学五年级时,我对读书已完全丧失了兴趣,此后七八年没正经读过什么书,直到2000年左右,网上能下载到很多电子书之后,再后来有了网络书店,才大开眼界,重新点燃了我的读书热情。 多年后回想起来,大学时代少数几本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书,都是地摊上偶尔淘到的小册子,比如弗雷泽《魔鬼的律师》,马文·哈里斯《文化的起源》,还有边疆派历史学家特纳的一本(书名忘了),看起来都是无望进入经典书单的。(刚想到一个例外: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是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非地摊大册子。) 或许是因为有了这段曲折经历,我和一些年龄相仿的朋友一样,特别讨厌某些书蠹子喜欢举着动辄上百本的经典书单砸人的做派,我怀疑真有不少年轻人被他们砸晕了头,和我当年一样从此对读书丧失兴趣(当然,在阅读选择如此丰富的今天,被砸晕也得怪他们自己)。 实际上,某些圈子可能恰恰需要这样一种将新人砸晕的方法,以此为圈子设立进入门槛,作为维护其排他性的手段(有了排他性才可能享受到租值),这跟他们用一套黑话将外人弄迷糊有着类似效果;当你悬梁锥股多年终于啃下这堆砖头(或至少学会其中说话腔调)之后,可以跟着圈子在大学里混吃混喝了,自然不会再轻易贬低砖头的价值,承认自己冒着傻泡浪费了几年生命,于是你成了经典地位的又一位坚定维护者。 自然科学界就很少有人建议新人去阅读牛顿或爱因斯坦的原著,这个行当多少需要些硬功夫,这就构成了一个自然门槛,不像社会科学界和人文学界那么鱼龙混杂,充斥欺世盗名者和混吃混喝的平庸无知之辈,只能人为构造一些常见于民间社团的崇拜偶像、残酷入会仪式和黑话切口来建立门槛。[1] 黄章晋老师希望我评述几本曾经坑到我的经典,这是个挺让我尴尬的任务,因为一本书既然读不下去,自然很难留下多少印象,况且时隔多年,早就忘的一干二净,最多能报出作者和书名(被我扫进废纸篓的作者倒是随口就能报出不少:卢梭、洛克、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萨特、福柯、汤因比、福山、米塞斯、罗斯巴德、彭慕兰(及整个加州学派)……) 所以我只能挑几本出于不同原因恰好认真下过些功夫,结果却很失望的经典。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宣称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分析人类政体和制度,这一愿景很吸引我,而且他的文字很清晰,语义直白,用词精确而一致,不像其他许多经典那样给我制造阅读障碍,所以这本书我是认真读完的。 但孟德斯鸠充其量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他为自己设定的任务:像博物学家那样对政体和其他一些制度元素做了分类和定义,描述了各自特性,并界定了包括气候、土壤、风俗、教育、民族性和人口在内的一大组变量,然后试图在它们之间建立因果关系。 听上去很好,问题是他建立因果关系的尝试极为草率,全书充斥着毫无依据的经验判断,下判断的数量和速度简直就像鲟鱼产卵;所以如此,无非是因为他想一口气建成一个大体系,可掌握的材料又少得可怜,只能用一串串的妄断来填满他的庞大结构,以期获得体系的完备性;实际上这也是启蒙作家中普遍存在的流行病:在手里没货的情况下强行构建宏大体系。 启蒙作家多半重思辨而轻实证,这当然主要归咎于时代的局限,那时可供分析的经验材料还太少,只能以思辨为主;所以在阅读启蒙作家时,我倒宁愿他们专注于思辨而少做经验判断,其实,假如你有着良好的洞察力、语言习惯和逻辑能力,从一些弱而安全的前提出发,思辨工作也完全可以带来极好的洞见和高质量的分析,霍布斯、休谟、哈耶克,便是杰出的例子。 但孟德斯鸠走的是另一个方向,贪多求快下了一窝窝蛋,结果全都孵不出,都变成了毛鸡蛋。 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这本书之所以那么烂,是因为福山追随了一种从柏拉图、黑格尔到马克思的糟糕哲学传统,那就是历史决定论,大意是(歪曲和脑补是难免的,某些脑筋混乱的家伙说的话,若不加歪曲和脑补,你是无法以可理解的形式加以转述的): 存在一种人的本质(姑且称为人性),现世之人所拥有的是该本质的非完美版本,但人性有着走向完美的内在倾向,因而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人性和社会将逐渐趋向于其完美形态,在经历若干特定阶段之后,最终双双达至其终极理想状态,于是历史便终结了。 在不同版本的历史决定论中,这个有着自我完善倾向的人性也可以换成其他东西(比如民族、文明、社会或人类整体)的本质,但无论如何,历史进程的方向和过程都是由这个本质的固有内在倾向所决定的,是不可避免且可以预知的,当个人自觉的顺应并参与这一进程时,他便是“自由”的。 对种种历史决定论,波普曾有全面评述,这里就不重复了,我只想说:挑书的一个重要线索是作者的哲学背景,满嘴黑格尔萨特福柯拉康德里达齐泽克的人,绕着走是最简便的选择,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浪费自己生命。 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 弗雷泽和马文·哈里斯老早就激发了我对人类学的兴趣,不过那时找不到什么可读的东西,直到互联网发达之后,才读到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和普里查德等人的著作,一时兴奋不已,但这一欣快感很快消退了,因为当我顺着年代次序读到更晚近的人类学著作时,一股股夹杂着酸臭的傻气扑面而来,我每每被这些作品的主题吸引,却又屡屡被其臭气熏倒。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人类学曾经历了一次全面退化,一条隐约可见的分界线大概出现在二战前后;早期人类学家以法学家居多,后来是经济学家,英国的功能主义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兴起之初,其先驱是一批科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博厄斯都是物理学家,帕森斯和塞利格曼都是医学家,弗思是经济学家,他们是打算按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研究社会与文化的。 可是这个学科一旦建立起来,在大学有了独立科系,开始招收未经系统化科学训练的本科生,便很快吸引来大批文青,结果,该学科在方法论、研究态度、材料质量和写作风格上,皆与科学标准渐行渐远,最终退化成了一门“人文学科”;米德恰好处于这一退化过程的转折点,她是博厄斯的学生,但完全没有继承博厄斯的科学态度;有关《萨摩亚人的成年》如何不靠谱,人类学家托马斯·弗里曼在半个世纪后花了数倍于原著的篇幅详加阐述,不重复了。 上述退化过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部分,是进化论思想和经济学方法被全面清除出了这个学科,而且没有任何份量相当的理论内核来取代它们,结果该学科在方法论上丧失了灵魂;直到70年代新达尔文主义兴起,进化论重新回归社会科学领域,上述趋势才逐渐开始扭转,拿破仑·沙尼翁是其中先驱,但他在美国人类学会所遭受的蛮横排挤,见证了这一扭转过程何等艰难。 所以在人类学这个领域,我的选书原则是:只读1945年之前的,或1995年之后的。 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 这个案例有点特别,不像前面几位,罗斯巴德我在读他书之前就知道是不靠谱的,因为此前读到过他一些相当离谱的文章和片段引述,不仅内容离谱,其行文风格也是我非常讨厌的革命宣传论战腔,但讽刺的是,这是仅有的一本我花了整整一个月功夫中英文对照细读,然后用了十万字篇幅逐段评论的书。 作出这一举动,是因为我震惊于罗斯巴德这么一个颠三倒四狗屁不通荒诞无稽的作者,竟然在某些圈子中受到如此热烈追捧,要是这些圈子跟我不沾边那倒也算了,可恰恰其中许多是与我在观点、立场或诉求上多有相合、常相互视为同道的朋友,这就实难蛋定了,于是急火攻心,痰血上涌,做下这件我这辈子最愚蠢的事情之一。 罗斯巴德脑筋如何混乱,具体可以看我博客,这里只举一个最单纯的例子:一方面,他认为立约者的未来选择不应被契约所约束(除非契约仅涉及有形商品的直接交付),因为基于自我所有权的绝对性,人的自由意志不能在任何情况下被任何东西所约束,即便是被他自己在早先时刻所表达的意志所约束,但另一方面,他认为债权人可以正当地将未能偿还债务的人强制为自己的债务奴隶。 问题是:一)自我所有权的绝对性,怎么一碰上债务就立马不管用了?既然可以不管用,为啥碰上契约就必须仍然管用呢?二)你煞费苦心要避免契约对未来意志的约束,可是既然可以有债务奴隶,那么只要在契约中规定一笔不可能偿付得起的违约金(违约金条款是罗斯巴德所认可的),立约者的未来意志不是同样可以被其当前意志所约束吗?有债务奴隶这个大漏洞开着,还有什么意志不能被约束的?你裤子都没穿还把领带打这么严整到底想干啥? 随口喷几句,不一定对,不欢迎指正,也谢绝讨论,谁又能指望一个珍惜生命的人会花功夫认真讨论诸如“你所鄙弃的东西是否真的值得鄙弃”之类的无聊问题呢? ----------------------------- [1]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第三章里分析了此类残酷入会仪式的组织功能。  
读史笔记#21:网络把我们变傻了吗?

网络把我们变傻了吗?
辉格
2014年12月6日

2008年,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 Carr)发表文章“谷歌把我们变傻了?”(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告诫世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泛滥,正在剥夺我们的专注力,变得浮躁而浅薄,不再有深入阅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也逐渐丧失记忆力,最终将变成信息技术的奴隶;此文轰动一时,2010年作者又将其观点扩充为一本书《浅薄》,并以此赢得2011年普利策奖。

也常听媒体业者说,微博时代,阅读碎片化了,媒体快餐化了,没人看书了,写长文章没意义了;然而,这些耸人听闻的哀叹毫无事实依据,就在卡尔文章发表之后的四年里,尽管手持终端迅猛普及,网络媒体渗透率不断提高,但图书出版、销售和阅读量也在快速增长,美国图书销量增长了14%;读者对长内容的热情并未消减,连抗拒多年的微博也终于接受了长文章。

诚然,对于个人,卡尔的告诫是有益的,过于丰富的信息源确实容易让人分心,也可能占用过多时间;但人是善于调整适应的动物,每个人反应也不同,新媒体的总体效果,远非个别观察和体验所能把握;实际上,传播介质的每次重大革新,总会引来像卡尔这样貌似深刻的警世之语,却无不在事实面前化为其自身浅薄和缺乏想象力的证据。

出现此类认知偏差,是因为这些观察者只盯着某个局部,缺乏系统性视野和统计头脑;常有人说50年代的小学生毕业生如何写得一手好字,算得一手好账,他(more...)

标签: | |
5508
网络把我们变傻了吗? 辉格 2014年12月6日 2008年,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 Carr]])发表文章“谷歌把我们变傻了?”([[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告诫世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泛滥,正在剥夺我们的专注力,变得浮躁而浅薄,不再有深入阅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也逐渐丧失记忆力,最终将变成信息技术的奴隶;此文轰动一时,2010年作者又将其观点扩充为一本书《浅薄》,并以此赢得2011年普利策奖。 也常听媒体业者说,微博时代,阅读碎片化了,媒体快餐化了,没人看书了,写长文章没意义了;然而,这些耸人听闻的哀叹毫无事实依据,就在卡尔文章发表之后的四年里,尽管手持终端迅猛普及,网络媒体渗透率不断提高,但图书出版、销售和阅读量也在快速增长,美国图书销量增长了14%;读者对长内容的热情并未消减,连抗拒多年的微博也终于接受了长文章。 诚然,对于个人,卡尔的告诫是有益的,过于丰富的信息源确实容易让人分心,也可能占用过多时间;但人是善于调整适应的动物,每个人反应也不同,新媒体的总体效果,远非个别观察和体验所能把握;实际上,传播介质的每次重大革新,总会引来像卡尔这样貌似深刻的警世之语,却无不在事实面前化为其自身浅薄和缺乏想象力的证据。 出现此类认知偏差,是因为这些观察者只盯着某个局部,缺乏系统性视野和统计头脑;常有人说50年代的小学生毕业生如何写得一手好字,算得一手好账,他没意识到,这只是说明,那时最有天份最好学的孩子也只有机会读到小学;那些哀叹电视挤掉了图书的人也没意识到,今天整天沉迷于电视的人,若没电视,八成是在搓麻将,蹲在墙根晒太阳,或围着火炉子搓手。 新媒体确实产生了大量肤浅和碎片化的信息,但不是因为它挤掉了长篇深度内容,而是因为它成倍扩大了受众面,要满足这么多受众,其多数内容必定是肤浅和碎片化的,基于人类的认知局限,深度阅读只能是也从来都是少数人在少数时候能够且愿意做的事情;没有新媒体,或许有些人会多翻几本书,但那未必是深度阅读,因为不是所有被钉进书籍里的都是深度内容。 图书业的规模经济对篇幅有特定要求,无论一个主题的适当篇幅是多少,要出版就得迎合这个要求,太短的拼凑成文集,太长的切割为多卷;顾炎武《日知录》煌煌32卷,其内容之碎片化与微博无异,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才六万多字,全部组织在一句话里,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不足百页,但通篇只谈论一个主题,两者的深度和对阅读专注性的要求,皆非普通长卷所能比;新媒体只是解除了对篇幅的无谓束缚而已。 很多人大概想象不到充分利用互联网可以让阅读达到何等深度,为了弄清一个问题,你可以在一晚上读几十条维基,做上百次搜索,下载查阅十几篇论文,核实几十个数据来源,在过去,即便你能利用最好的图书馆,类似过程也要几周时间,只有专业研究者才会去做,而在今天,只要有足够好奇心和专注力,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如此深度的阅读。 很可能,在篇幅束缚解除之后,媒体市场会发生这样的分化:鸡汤手和段子手们在新媒体中找到更有利生态位之后,将退出图书市场,因为他们的目标受众不读书了,书籍本来就不是鸡汤和段子的好容器,原先只是没有其他选择才用,而这一变化根本不会减少深度阅读,因为鸡汤书和段子书再厚不会有什么深度。 从印刷术、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网,新型传播媒介始终在拓展大众的信息来源,开阔其眼界,让他们认识到生活还有更多可能性,从来没有人因为信息来源更多而变得更愚蠢、更不自由,只有一些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才会像比皇帝还着急的太监,每次都跳出来惊呼太多信息会让民众迷失堕落变蠢乃至丧失自由。 自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的《娱乐至死》出版30年以来,历史已经证明他完全错了,乔治·奥威尔才是对的,自由的丧失,从来都是从信息源的剥夺开始,而这一剥夺必须依靠强制才能做到,动物庄园的建设者们,无不视新媒体为大敌,必欲除之而后快;不幸的是,今天仍有众多像卡尔这样的人,一遍遍拾起波兹曼的牙慧,以愚昧大众拯救者的姿态,攻击他们刚获得的新自由。  
荐书四种

按:这是应《长江日报·读周刊》之邀,为读者推荐的四本书,附短评。

【壹】

布尔斯廷(1914-2004)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学家,也是历史学家中视角最独特的一位,他极少谈论那些构成正史和教科书主要内容的宏大事件,而是像微距摄影者那样,将镜头拉到非常贴近真实生活的位置,对特定时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对文明发展的每一小步,进行极为细致的观察,在捕捉历史细节时,他总能出人意料的找到被其他人所忽略的巧妙机位。在布尔斯廷笔下,历史变得生动鲜活、朴实亲切。

发现者

作者: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
原作名: The Discoverers: A History of Man’s Search to Know His World and Himself
译者: 吕佩英
出版年: 2006-6
页数: 610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739479

 

【贰】

现代学术分工日益精细,但因此也造成了学科间的隔膜,各学科特有的范式、问题关切、概念和术语体系,往往让他们像不同语言群体那样难以对话,泰勒·柯文是极少数能够突破学科屏障而与其他社会学科乃至人文学界展开有效对话的经济学家,这让他拥有了极为开阔的视野,畅游于诸如艺术、文化、美食、科技这样的领域,同时又不失经济学家所特有的洞察力和分析理性,正因此,他的作品总是生动有趣而又充满智慧,没有陈词滥调,也没有废话。

创造性破坏

作者: [美]泰勒·考恩(Tyler Cowen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原作名: Creative Destruction
译者: 王志毅
出版年: 2007
页数: 190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65314

 

【叁】

这是我读到过的最精彩的产业史案例,由于物流系统的基础性地位,集装箱革命对全球工业与贸易格局的牵扯极为广泛,因而阅读这一案例可以让你以很低的成本(more...)

标签:
5305
按:这是应《长江日报·读周刊》之邀,为读者推荐的四本书,附短评。 【壹】 布尔斯廷(1914-2004)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学家,也是历史学家中视角最独特的一位,他极少谈论那些构成正史和教科书主要内容的宏大事件,而是像微距摄影者那样,将镜头拉到非常贴近真实生活的位置,对特定时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对文明发展的每一小步,进行极为细致的观察,在捕捉历史细节时,他总能出人意料的找到被其他人所忽略的巧妙机位。在布尔斯廷笔下,历史变得生动鲜活、朴实亲切。 发现者 作者: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 原作名: The Discoverers: A History of Man's Search to Know His World and Himself 译者: 吕佩英 出版年: 2006-6 页数: 610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739479   【贰】 现代学术分工日益精细,但因此也造成了学科间的隔膜,各学科特有的范式、问题关切、概念和术语体系,往往让他们像不同语言群体那样难以对话,泰勒·柯文是极少数能够突破学科屏障而与其他社会学科乃至人文学界展开有效对话的经济学家,这让他拥有了极为开阔的视野,畅游于诸如艺术、文化、美食、科技这样的领域,同时又不失经济学家所特有的洞察力和分析理性,正因此,他的作品总是生动有趣而又充满智慧,没有陈词滥调,也没有废话。 创造性破坏 作者: [美]泰勒·考恩([[Tyler Cowen]])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原作名: Creative Destruction 译者: 王志毅 出版年: 2007 页数: 190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65314   【叁】 这是我读到过的最精彩的产业史案例,由于物流系统的基础性地位,集装箱革命对全球工业与贸易格局的牵扯极为广泛,因而阅读这一案例可以让你以很低的成本和很轻松的方式,对全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简要却又不乏细节的窥探,对理解物流系统如何运作,新型运输如何改变产业、企业家如何推动创新、金融系统如何为之提供帮助、工会和管制当局如何抵制、阻挠和最终顺应变革、行业标准如何在争吵与协调中产生……都很有帮助。 集装箱改变世界 作者: 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ox: How the Shipping Container Made the World Smaller and the World Economy Bigger 译者: 姜文波 出版年: 2008-01 页数: 344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227977   【肆】 索维尔是位面向大众、关注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家,乐意谈论公众关切、且常常成为争议焦点的各种主题,从教育、住房、就业,到种族、性别、阶层,绝不以学科门户自限。他很少使用高深理论和生僻术语,但思路清晰,逻辑井然,最可贵的是,他对事实渊源脉络的细致梳理,每每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对一个主题的背景获得良好把握,阅读索维尔可以高效率的扫除大量流传广泛的谬见,假如你关注社会问题却又困惑于众说纷纭真伪难辨,那么索维尔便是个绝佳的入口。 被掩盖的经济真相 作者: 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辨识最平常经济现象的真实与谬误 原作名: 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 译者: 丁德良 出版年: 2008-12 页数: 235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13253
几个豆列
标签:
[书评]裸猿已不再害羞

(按:原发于《长江日报·读·周刊》,发表时有删节。因为是本老书,内容大家都熟悉了,所以我选择拉远镜头,谈了谈整个新达尔文主义运动与社科、知识界和大众的互动,顺便扯了扯对待popular science的恰当方式)

裸猿已不再害羞
辉格
2012年3月10日

45年前《裸猿》的首次出版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是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运动走出生物学界而迈向社会科学领域时所扔出的第一枚炸弹,此后,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又分别于1975和1976年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和《自私的基因》,并非巧合的是,其间,莫里斯(Desmond Morris)与道金斯的共同老师尼古拉·廷伯根(Niko Tinbergen)与另外两位动物行为学家分享了1973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新达尔文主义的迅猛入侵在当时的社会科学界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这些著作让读者大(more...)

标签: | | |
3374
(按:原发于《长江日报·读·周刊》,发表时有删节。因为是本老书,内容大家都熟悉了,所以我选择拉远镜头,谈了谈整个新达尔文主义运动与社科、知识界和大众的互动,顺便扯了扯对待popular science的恰当方式) 裸猿已不再害羞 辉格 2012年3月10日 45年前《裸猿》的首次出版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是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运动走出生物学界而迈向社会科学领域时所扔出的第一枚炸弹,此后,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又分别于1975和1976年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和《自私的基因》,并非巧合的是,其间,莫里斯([[Desmond Morris]])与道金斯的共同老师尼古拉·廷伯根([[Niko Tinbergen]])与另外两位动物行为学家分享了1973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新达尔文主义的迅猛入侵在当时的社会科学界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这些著作让读者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因而也非常畅销,而同时,在知识界和社会精英那里,上述作者们却四处遭遇言辞激烈的反对、指责、嘲讽、抗议、甚至谩骂和鸡蛋攻击。 所有这些反应,无非是因为他们试图将在生物学界已趋成熟的基因和进化理论,运用到对人与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之中,用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的眼光来考察人类的特征与习性,将昆虫和蜜蜂研究中获得的启示运用到对人类群体和社会的观察之中,这些做法,被许多人视为对人类神圣地位的挑战。 换句话说,那时的裸猿还很害羞,尤其是其中的知识精英,不愿暂时脱下(即便只是在想象中)文明的外衣,接受动物学眼光的审视,也不愿接受自己与其他动物一样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这一事实,当然,在事关肉体的生理问题上,他们早已承认这一点,可是当生物学审视指向他们的行为、心理乃至思想时,便断然不能容忍了。 今天的读者或许很难体会当时的激烈场面和新达尔文主义的艰难处境,它面临着保守和进步派的两面夹击:在保守派看来,这是进化论对传统宗教和伦理体系的又一次进攻,在上一轮进攻中,达尔文主义已将神圣的人“拉低”为拥有共同祖先的动物界的一员,而这次,他们又要将其所珍视的人性、传统和道德还原为无关乎神性或灵性的遗传编码和“策略”。 而在进步派那边,当时主导思想界的行为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辨与探索,借助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人类能够按其意志任意的或朝向公认良好的方向改造人性、行为模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可现在有人却用大量证据揭示了:人类的价值偏好、行为模式、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都有着深厚的生物学基础和古老的进化渊源,其中许多被基因编码在遗传物质中,虽然这些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表达,但它们是不能被任意改造的。 让当时的思想界更难以接受的是,基因基础的重要性意味着,由基因差异所导致的个体间、种族间、性别间差异,将不会被教育和文化熏陶等环境条件完全消除,这一点被认为是给种族和性别歧视提供了借口,甚至在有些人看来,提及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不可容忍的歧视行为,这让他们想起不久前造成了巨大灾难的种族主义。 作为对上述困境的反应,几位有勇气面对挑战的科学家,选择了走出学术象牙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接与大众和非专业读者交流,以期扭转当时被左右两侧的反对者所主导的社会思想潮流,于是,继《裸猿》之后,诞生了一大批介绍和阐述现代进化理论的通俗作品,一些作者为此不惜放弃了大量学术工作,道金斯甚至干脆完全转变成了面向公众的新达尔文主义布道者。 这些努力可谓成效卓著,在1994年的《裸猿》再版序言中,莫里斯还在痛陈其所遭遇的指责与攻击,但假如今天再让他作序的话,我们将会读到更多的欢快;该书面世后的二三十年中,知识界和大众对现代进化理论的认识与接受程度已经历了巨大飞跃,不仅该理论本身得到广泛认可,它所发展出的基因、[[meme]]、选择与传播机制、策略均衡、进化博弈模型、分子钟技术等等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已被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学科广泛采纳和借用,为这些学科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特别是基于进化理论而创立的进化心理学,近年来已俨然成为一门显学。 由于这一领域的知识进步异常迅猛,今天的读者或许会发现,《裸猿》(还有之后的类似作品)的一些内容,要么已经过时了,要么不太靠谱,对此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将其视为“科普”作品;“科普”是国内特有的概念,它暗示了所谈论的理论和观点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因而可以当作常识向大众普及,而在西方,[[popular science]]的意思则宽泛的多,并不暗示学术共识,倒是初等教科书或百科全书通常会保证这一点。 相反,西方的通俗科学著作中,经常会讨论一些非常前沿的、高度探索性的话题,这些处于探索阶段的想法难以满足学术标准,因而无法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者,有些新奇理论难以在学术同行中获得支持,转而向专业外寻找对话和认同者,这么做有时会收到奇效,因为跨学科的对话和思想碰撞经常会擦出些火花,而专业内的同行反而会因其特有的学术包袱而对新思想形成抵触。 基于前面所提到的困境,新达尔文主义借以进入人与社会领域的通俗作品,或多或少带有些布道者的使命感,因而其所介绍的理论与知识的成熟度难免会低一些,比如莫里斯认为直立人诸特征(甚至包括语言能力)是同时出现的,婚姻从一开始便是单偶制的,直立人已经拥有固定巢穴等观点,有些与古人类学和分子人类学的考察结果大相径庭,有些则缺乏证据而流于想象,他对许多体征和习性的解释都基于两性合作抚养后代的需要,但这种合作需求如何导致那些结果,则缺少一个严格的博弈模型来加以演示。 不过,尽管有这些弱点,对于尚未或刚刚开始涉猎这一领域的读者,《裸猿》仍是个很好的起点,它写的非常生动有趣,内容也很丰富,用一个动物学家的眼光考察了人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它能开阔眼界和思路:呀,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看待自己,原来这些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东西背后是有原因的!  
阅读习惯,一些纯个人体会

今天,有朋友问我在阅读习惯上有何经验可介绍,这倒是个值得大家一起聊一聊的话题,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也想听听各位的经验:

1)少读文章,多读书,除非是你最专注的那个领域;

2)新接触的领域,不要读发表年份不足20年的书;

3)新接触的领域,头两本书最好请高人推荐;

4)假如找不到人推荐,可考虑先读一本再版次数较多的教科书;

5)直接从正文开始读一本书,序/前言/等等暂且搁置,以后再回过来看;

6)假如正文让你觉得乏味,难以继续,循目录翻到最能吸引你的那一章,往下看;

7)假如某些段落看不懂(more...)

标签:
1671
今天,有朋友问我在阅读习惯上有何经验可介绍,这倒是个值得大家一起聊一聊的话题,下面是我的一些体会,也想听听各位的经验: 1)少读文章,多读书,除非是你最专注的那个领域; 2)新接触的领域,不要读发表年份不足20年的书; 3)新接触的领域,头两本书最好请高人推荐; 4)假如找不到人推荐,可考虑先读一本再版次数较多的教科书; 5)直接从正文开始读一本书,序/前言/等等暂且搁置,以后再回过来看; 6)假如正文让你觉得乏味,难以继续,循目录翻到最能吸引你的那一章,往下看; 7)假如某些段落看不懂,跳过去,跳上几页也没关系,挑战自己的理解力可以,但不要超过3分钟,70%的可能你看到后面就懂了,剩下的你可以留着走路/吃饭/洗澡/拉屎/做梦的时候再想,这样你的生活也会更加充实; 8)假如你跳跃了三次或读过50页以上还是觉得乏味——这多半是作者而不是你的问题——,就把书扔一边,直到今后某一天你再次想起它; 9)碰上比较拗口的地方,或者自己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尝试踱步有声朗读,通常会收到奇妙效果,其中原理我也是读过丹尼特《意识的解释》才知道(其实是以为知道); 10)当你感觉读的比较顺畅时,不妨尝试加快扫描速度,听说有些人能提高到一目一行,我只能做到两目或三目一行,但也已经满足了; 11)读译作时,最好下载一份电子版原文,有疑问可对照; 12)假如我经常要坐几个小时车,我会买个Kindle,但不会买iPad,实际上我一年才坐几次车,所以啥也没买,只能在背包里塞上一两本书; 13)最后,也最重要的:一定要做读书笔记(最好以博客方式),不仅能加深理解和记忆,更是自我激励的方法。
《扶手椅经济学家》的中译本

中信出版社居然把书名译成了《买房子还是买股票:你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吐血,名字译成了“兰兹伯格”,害得我下午找其他书才偶尔发现。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51912

不过中信编辑显然已成他粉丝,他2007年新著More Sex is Safer Sex中信2008年1月便推出中译本《性越多越安全:颠覆传统的反常经济学》,中信的反应速度的确国内第一。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00281

另一本Fair Play(1997)更夸张,两个版本都跟进:
2003年中译本:《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8711611

2008年新译本把书名改成了煽情的《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经济学中的公平原则》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73534

他的完整著作清单(注意最后一本,他的老本行是数学,呵呵):
Pr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989)
The Armchair Economist (1993)
Macroeconomics (1996)
Fair Pla(more...)

标签: |
374

中信出版社居然把书名译成了《买房子还是买股票:你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吐血,名字译成了“兰兹伯格”,害得我下午找其他书才偶尔发现。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51912

不过中信编辑显然已成他粉丝,他2007年新著More Sex is Safer Sex中信2008年1月便推出中译本《性越多越安全:颠覆传统的反常经济学》,中信的反应速度的确国内第一。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00281

另一本Fair Play(1997)更夸张,两个版本都跟进:
2003年中译本:《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的忠告》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8711611

2008年新译本把书名改成了煽情的《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经济学中的公平原则》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73534

他的完整著作清单(注意最后一本,他的老本行是数学,呵呵):
Pr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1989)
The Armchair Economist (1993)
Macroeconomics (1996)
Fair Play (1997)
More Sex is Safer Sex, The Unconventional Wisdom of Economics (2007)
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Relativity and Cosmology (unreleased)

我扫了几眼目录,写作方式类似,建议有兴趣的朋友任选一本即可,摘其中一个目录供参考:

序言:常识带给我们的困惑
第一篇 “公有湖水”原则
 第一章 反常识的性学问
  谁应该参加聚会
  有效的补贴措施
  备受争议的话题
 第二章 多子多孙多福气吗
  财富的制造引擎
  人口增长的社会效应
  过度拥挤的负面成本
 第三章 慷慨的吝啬鬼
  吝啬与慈善的差距
  金矿里的黄金
 第四章 美貌能生财
  成功驱动力
  绝对财富与相对财富
 第五章 关闭血汗工厂
  童工现象
  谁来拯救他们
  篇破解天下事
 第六章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的改革
  效率低下的行政机构
 第七章 打瞌睡的陪审团
  无罪的被告
  玩冰的魔术师
  “X”女郎的电子邮件
  什么诱使人们犯罪
 第八章 破解其他难题
  奖励消防员
  道德的防盗报警器
  兔子和玉米之争
  污染的对立派
  不要浪费健康的肾
  应对分数膨胀
  排队要后来者居上
第三篇 日常生活中的困惑
 第九章 不断变大的超市手推车
  同样的试题
  庞大的肥胖者队伍
  失业率和房屋拥有率
 第十章 不好,是个女孩!
  父母真的更喜欢男孩吗
  弃婴领养机构的秘密
 第十一章 为人之母的高昂代价
  女人的抉择
第四篇 用经济学之眼看世界
 第十二章 真正的慈善家
  萨米的故事
  我们的善款去哪里了
  纯理性之辩
 第十三章 上锁的冰箱
  什么是理性的选择
  不完美的利他主义者
 第十四章 如何读新闻
  种族歧视
  赈济灾民
  价值高估的文物
  全球变暖与停车费
  贸易逆差
  一个外包的寓言
 第十五章 生死之间
  “考虑后果”的后果
  “统计学上的对象”
  生命的价值
  黑客与极刑
 第十六章 不寒而栗的代价
  为什么保险费这么贵
  成本和收益:谁更重要

推荐Steven Landsburg: The Armchair Economist

我注意到Landsburg是因为Steven Pinker在How The Mind Works中讨论单偶制婚姻时引用了他的分析(见〈单偶制婚姻与欧佩克〉),我预感到,有兴致谈论此类问题的经济学家一定很有趣,况且他还能进入一位心理学家的视野,于是我搜到了这本书,也就是上述引文的出处。

“扶手椅经济学家”是以Gustav von Schmoller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对斯密和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及其德奥追随者的蔑称,意指他们在不掌握足够历史和现实经济数据的情况下,仅凭少数假设和原理进行分析和推断,并以此支持自己的经济政策(当时主要指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

显然,Landsburg欣然接受“扶手椅经济学家”这个帽子并引以为荣,在这本书里,他完全按帽子所描述的方式行事:没有数据,没有真实的案例(尽管有大量经过简化的“问题”),也没有均衡等式和详尽的逻辑和数学推导(否则他只能算“书斋经济学家”而配不上“扶手椅经济学家”这称号了),按某些标准,称之为“扯淡经济学”也并不冤枉。

通过这本书,Landsburg唯一希望传达的是:经济学家如何思考,这种思考与其他人有何不同。这是该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我推荐它的唯一理由,至于他对书中每个问题作出的分析和给出的解答是否正确,倒在其次(我只同意其中60%左右)。

确实,获得经济学家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很不容易,对某些人或许永无可能(这与智力没有关系),以我个人的经验,每次与人讨论社会和制度话题时,主要的障碍就是如何将对方引导到经济学角度上来,一旦做到这一点,常常会发现对方比我说的还要好,或者因为他比我掌握更多事实,或者他的逻辑能力比我更好,或者他更擅长运用语言,然而,这样的机会很少;我把推荐这本书作为此类努力的一种替代,呵呵。

如果你不打算系统学习经济学,但又对经济学家们喋喋不休的那些话题感兴趣,那就读读这本书吧,它至少可以让你较容易识别那些充斥舆论的胡言乱语和陈词滥调。

我冒死将电子文本用Google Docs发布在这个页面上:
https://docs.google.com/View?docid=dfjfm76z_51hdzktbd5&pageview=1&hgd=1&hl=zh_CN

目录和简介:

CONTEN(more...)

标签: |
376

我注意到Landsburg是因为Steven Pinker在How The Mind Works中讨论单偶制婚姻时引用了他的分析(见〈单偶制婚姻与欧佩克〉),我预感到,有兴致谈论此类问题的经济学家一定很有趣,况且他还能进入一位心理学家的视野,于是我搜到了这本书,也就是上述引文的出处。

“扶手椅经济学家”是以Gustav von Schmoller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对斯密和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及其德奥追随者的蔑称,意指他们在不掌握足够历史和现实经济数据的情况下,仅凭少数假设和原理进行分析和推断,并以此支持自己的经济政策(当时主要指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

显然,Landsburg欣然接受“扶手椅经济学家”这个帽子并引以为荣,在这本书里,他完全按帽子所描述的方式行事:没有数据,没有真实的案例(尽管有大量经过简化的“问题”),也没有均衡等式和详尽的逻辑和数学推导(否则他只能算“书斋经济学家”而配不上“扶手椅经济学家”这称号了),按某些标准,称之为“扯淡经济学”也并不冤枉。

通过这本书,Landsburg唯一希望传达的是:经济学家如何思考,这种思考与其他人有何不同。这是该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我推荐它的唯一理由,至于他对书中每个问题作出的分析和给出的解答是否正确,倒在其次(我只同意其中60%左右)。

确实,获得经济学家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很不容易,对某些人或许永无可能(这与智力没有关系),以我个人的经验,每次与人讨论社会和制度话题时,主要的障碍就是如何将对方引导到经济学角度上来,一旦做到这一点,常常会发现对方比我说的还要好,或者因为他比我掌握更多事实,或者他的逻辑能力比我更好,或者他更擅长运用语言,然而,这样的机会很少;我把推荐这本书作为此类努力的一种替代,呵呵。

如果你不打算系统学习经济学,但又对经济学家们喋喋不休的那些话题感兴趣,那就读读这本书吧,它至少可以让你较容易识别那些充斥舆论的胡言乱语和陈词滥调。

我冒死将电子文本用Google Docs发布在这个页面上:
https://docs.google.com/View?docid=dfjfm76z_51hdzktbd5&pageview=1&hgd=1&hl=zh_CN

目录和简介:

CONTENTS

Introduction

I. WHAT LIFE IS ALL ABOUT
1. The Power of Incentives: How Seat Belts Kill - 3
2. Rational Riddles: Why the Rolling Stones Sell Out - 10
3. Truth or Consequences: How to Split a Check or Choose a Movie - 20
4. The Indifference Principle: Who Cares If the Air Is Clean? - 31
5. The Computer Game of Life: Learning What It's All About - 42

II. GOOD AND EVIL
6. Telling Right from Wrong: The Pitfalls of Democracy - 49
7. Why Taxes Are Bad: The Logic of Efficiency - 60
8. Why Prices Are Good: Smith Versus Darwin - 73
9. Of Medicine and Candy, Trains and Sparks: Economics in the Courtroom - 83

III. HOW TO READ THE NEWS
10. Choosing Sides in the Drug War: How the Atlantic Monthly Got It Wrong - 95
11. The Mythology of Deficits - 106
12. Sound and Fury: Spurious Wisdom from the Op-Ed Pages - 116
13. How Statistics Lie: Unemployment Can Be Good for You - 127
14. The Policy Vice: Do We Need More Illiterates? - 138
15. Some Modest Proposals: The End of Bipartisanship - 146

IV. HOW MARKETS WORK
16. Why Popcorn Costs More at the Movies and Why the Obvious Answer Is Wrong - 157
17. Courtship and Collusion: The Mating Game - 168
18. Cursed Winners and Glum Losers: Why Life Is Full of Disappointments - 174
19. Ideas of Interest: Armchair Forecasting 181
20. Random Walks and Stock Market Prices: A Primer for Investors - 188
21. The Iowa Car Crop - 197

V. THE PITFALLS OF SCIENCE
22. Was Einstein Credible? The Economics of Scientific Method - 203
23. New, Improved Football: How Economists Go Wrong - 211

VI. THE PITFALLS OF RELIGION
24. Why I Am Not an Environmentalist: The Science of Economics Versus the Religion of Ecology - 223

Appendix: Notes on Sources - 233
Index - 237


INTRODUCTION

In November 1974, shortly after I arriv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to begin my graduate studi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published a list of "Ways to Stump an Economist." It was written by a man named John Tracy McGrath, who raised a series of embarrassingly simple questions about everyday life that he thought economists would be unable to answer: Why does a pack of cigarettes bought from a cigarette machine cost more than a pack of cigarettes bought from the man at the candy store? Why can't racetracks make change in less than 20-cent increments? Why does orange soda cost four times as much as gasoline?

That night over dinner, my friends and I—first-year graduate students all—had quite a laugh at McGrath's expense. With just a little knowledge of economics, all of his questions seemed easy.

Today, with nearly twenty years of additional knowledge, I think that all of McGrath's questions are both fascinating and difficult. In my recollection, the answers that came so easily over dinner consisted of nothing more than refusals to take the questions seriously. I believe that we dismissed most of them with the phrase "supply and demand," as if that meant something. Whatever we thought it meant, we were sure that it was what economics was about.

Here is what I now think economics is about. First, it is about observing the world with genuine curiosity and admitting that it is full of mysteries. Second, it is about trying to solve those mysteries in way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proposition that human behavior is usually designed to serve a purpose. Sometimes the mysteries themselves—like McGrath's—are hard to solve, so we practice by trying to solve similar mysteries in fictional worlds that we invent and call models. If the goal is to understand why orange soda costs more than gasoline, we might begin by thinking about a world where the only things that anybody ever buys are orange soda and gasoline. If the goal is to understand why particular constituencies want to outlaw silicone breast implants, we might begin by thinking about a world where men choose their marriage partners exclusively on the basis of breast size.

We think about models not because they are realistic, but because thinking about models is a good warm-up exercise for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we live in. The goal, always, is to understand our own world. The first step toward understanding—and the step that we had not yet taken when we started graduate school—is to admit that the world is not always easy to understand.

This book is a compendium of essays about how economists think. It is about the things that we find mysterious, why we find them mysterious, and how we try to understand them. It describes some mysteries that I think are solved and others that I think are not. There are a lot of good reasons to learn about economics, but the reason I have tried to stress in this book is that economics is a tool for solving mysteries, and solving mysteries is fun.

For most of the last ten years, I have had the splendid privilege of eating lunch every day with an extraordinary group of economic detectives who never fail to inspire me with their incisiveness, their whimsy, and their capacity for wonder. Almost daily, someone arrives at lunch with a new mystery to solve, a dozen brilliant and original solutions are proposed, and a dozen devastating objections are raised and occasionally overcome. We do it for sheer joy.

This book is largely a chronicle of what I have learned at lunch. I am sure that some of the ideas are original with me, but I am no longer sure which ones...

...

A NOTE ON THE CHAPTERS

These chapters give a sampling of how economists see the world. For the most part, they can be read in any order. Some chapters refer to ideas from earlier chapters, but these references are never essential to the flow of things.

The ideas expressed in this book are intended to give a fair representation of how mainstream economists think. Of course, there is room for disagreement over specifics, and any particular economist would surely want to dissent from some of the things that I say. But I believe that most economists who read this book will agree that it accurately reflects their general viewpoint.

Attentive readers will observe that this book applies economic reasoning to a vast array of human (and sometimes non-human) behavior. They will note also that when a question arises regarding the range of applicability of an economic principle, the author always prefers to risk error in the direction of being overly inclusive. I believe that the laws of economics are universal; they are blind to race and blind to gender. I am therefore confident that no attentive reader will mistake my repeated use of the generic pronouns "he," "him," and "his" for the exclusively masculine pronouns with the same spellings and pronunciations.

I    What Life Is All About

CHAPTER 1    THE POWER OF INCENTIVES: How Seat Belts Kill

Most of economics can be summarized in four words: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The rest is comment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