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0:当高晓松遭遇马尔萨斯

(按:之前的饭文都是时评,本月开始,我将在《长江日报·读周刊》开设一个专栏,打算从技术、物质和制度层面写一些历史点滴,我把它叫做“辉格读史笔记”,频率大概是每月2到4篇,这里是第0篇,算是试笔,不过写这篇时还没调整好思路和状态——其实现在也还没有——所以我想多听听各位的观感和意见。)

当高晓松遭遇马尔萨斯
辉格
2012年3月30日

最近,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在某清谈节目里悍然提出了一个让广大爱国青年备受打击的观点,认为今天的汉族人民普遍缺乏音乐天赋,而汉文化也同样缺乏音乐底蕴,他甚至宣称,在能歌善舞方面,汉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堪排倒数第一,这一观感,来自他过去多年游历数十个国家和国内数十个民族地区时所获得的个人体验。

考虑到高晓松的阅历和专业经验,这个观点值得重视,而且汉族不善歌舞的看法并不突兀,许多人也这么认为,这一点从文化交流的内容和方向上也不难看出,汉唐宋明在文化上一直处于强势,文字、文学、礼教、建筑、器具、服饰乃至茶艺,大多是输出多于输入,唯独音乐和舞蹈却是只进不出,确实是个扎眼的弱项。

如此反差难免让人好奇:这是为什么?或许对照一下我们的艺术强项可以看出点端倪,汉族在各艺术门类中,最登峰造极的,大概是诗词和书法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文人士大夫的爱好,其实继诗词书法之后的绘画,最出色的也是文人写意画,近乎于书法了,这些艺术,都可以在保持士人优雅文静正经的状态下,在书房中独自把玩。

音乐舞蹈则不同,它们或许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早在文字和文明出现之前就有了,并常常表现出某些原始冲动和野性张扬,容易被与前文明状态联系在一起,它们生来就是大众的游戏,与理性、克制、内敛等士大夫们引以自珍的特性有些格格不入,而其中被后者所接纳的部分,也早早的就被高度格式化、礼仪化或文人化了,很快与原本孕育它的土壤断绝了联系,被锁入庙堂,丧失了活力。

由此我们似乎能得出这样一个猜测:在汉民族能够发达的艺术,是那些能在文人圈里能玩的起来的,而像音乐舞蹈这种主要由大众玩的、或至少需要由大众不断输送养分的艺术,就少有机会;果若如此,也无须惊讶,因为在两千年历史中,汉民族拥有开发深度最高的农耕文明,而按照马尔萨斯理论,在技术进步缓慢的条件下,农业和贸易越是发达,开发深度越深,劳动边际产出率越低,底层大众的生存压力越大,闲暇也越少。

在前农业社会,人类缺乏控制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人口规模和分布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与投入的劳动量没有确切对应关系,这常常意味着他们有着大量的闲暇;假设生活在某个河口的部落,依靠捕捞每年洄游产卵的鱼群,只须在短暂的洄游期内劳作几天,即可囤积够吃一年的鱼干,这样,部落的人口便由洄游鱼群的规模决定,再多的劳动投入都不可能养活更多的人,无疑,他们拥有大量闲暇时间。

随着农业发明和进步,人类将自然资源带来的产出控制的越来越均匀,比如生活在某条大河岸边的部落,以前只能在每年一度的河流泛滥之后种一季小麦,而在发明水利设施之后,可以种两季小麦,人口因此翻番,但现在农民每年需要劳作两季,闲暇减少了。

实际上,直到近现代我们仍可看到,在北方寒冷地带的农民,因为只能种一季谷物,普遍拥有大量的闲暇,而可以种多季水稻的华南,闲暇就很少;回顾几千年农业史,大致上就是一个复种指数不断提高,边缘贫瘠土地不断被开垦,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单位劳动产出不断减少的历史。

分工和贸易的发展更加拓展了通过追加劳动投入获得产出的潜力,因而也进一步压缩了闲暇,原本东北农民在大半年的农闲期无事可做,但假如海运让他们能够与南方贸易,就可以利用农闲打猎或挖人参而换取粮食,从而养活更多人口。

明清两代,江南和湖广之间经历了一次分工与贸易大发展,江南农民大量改种棉花等商品作物,织成布匹后从湖广换取粮食,结果两地产量和人口都增长了,但单位劳动生产率则下降了,江南农民日耕夜织,被挤干了全部闲暇。

这种劳动生产率随技术进步、分工和贸易发展而降低的增长,被经济史家称为马尔萨斯型增长,也叫内卷化;在汉民族地区稳定持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并且帝国的统一也创造了最佳的长距离贸易条件,其农业内卷化的程度或许是最深的,这一状况在明末引入美洲作物后变得尤其严重。

可以想象,在大众丧失闲暇之后,艺术只能留给士大夫去玩了,然而,帝国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压缩了艺术的空间,与西欧封建制以及五花八门的贵族等级制相比,帝国的官僚专制体系导致了极度扁平的阶层结构,农民占了人口绝大部分,脱离食物生产的人口比例极低,有闲情逸致的文人士大夫就更少,况且士大夫不像贵族,很少养得起自己的宫廷艺术家,充其量只能自己把玩,这就难怪,他们留下的艺术遗产,只能是一些文人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的玩意儿。

相关文章

标签: | | |
3449
(按:之前的饭文都是时评,本月开始,我将在《长江日报·读周刊》开设一个专栏,打算从技术、物质和制度层面写一些历史点滴,我把它叫做“辉格读史笔记”,频率大概是每月2到4篇,这里是第0篇,算是试笔,不过写这篇时还没调整好思路和状态——其实现在也还没有——所以我想多听听各位的观感和意见。) 当高晓松遭遇马尔萨斯 辉格 2012年3月30日 最近,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在某清谈节目里悍然提出了一个让广大爱国青年备受打击的观点,认为今天的汉族人民普遍缺乏音乐天赋,而汉文化也同样缺乏音乐底蕴,他甚至宣称,在能歌善舞方面,汉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堪排倒数第一,这一观感,来自他过去多年游历数十个国家和国内数十个民族地区时所获得的个人体验。 考虑到高晓松的阅历和专业经验,这个观点值得重视,而且汉族不善歌舞的看法并不突兀,许多人也这么认为,这一点从文化交流的内容和方向上也不难看出,汉唐宋明在文化上一直处于强势,文字、文学、礼教、建筑、器具、服饰乃至茶艺,大多是输出多于输入,唯独音乐和舞蹈却是只进不出,确实是个扎眼的弱项。 如此反差难免让人好奇:这是为什么?或许对照一下我们的艺术强项可以看出点端倪,汉族在各艺术门类中,最登峰造极的,大概是诗词和书法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文人士大夫的爱好,其实继诗词书法之后的绘画,最出色的也是文人写意画,近乎于书法了,这些艺术,都可以在保持士人优雅文静正经的状态下,在书房中独自把玩。 音乐舞蹈则不同,它们或许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早在文字和文明出现之前就有了,并常常表现出某些原始冲动和野性张扬,容易被与前文明状态联系在一起,它们生来就是大众的游戏,与理性、克制、内敛等士大夫们引以自珍的特性有些格格不入,而其中被后者所接纳的部分,也早早的就被高度格式化、礼仪化或文人化了,很快与原本孕育它的土壤断绝了联系,被锁入庙堂,丧失了活力。 由此我们似乎能得出这样一个猜测:在汉民族能够发达的艺术,是那些能在文人圈里能玩的起来的,而像音乐舞蹈这种主要由大众玩的、或至少需要由大众不断输送养分的艺术,就少有机会;果若如此,也无须惊讶,因为在两千年历史中,汉民族拥有开发深度最高的农耕文明,而按照马尔萨斯理论,在技术进步缓慢的条件下,农业和贸易越是发达,开发深度越深,劳动边际产出率越低,底层大众的生存压力越大,闲暇也越少。 在前农业社会,人类缺乏控制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人口规模和分布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与投入的劳动量没有确切对应关系,这常常意味着他们有着大量的闲暇;假设生活在某个河口的部落,依靠捕捞每年洄游产卵的鱼群,只须在短暂的洄游期内劳作几天,即可囤积够吃一年的鱼干,这样,部落的人口便由洄游鱼群的规模决定,再多的劳动投入都不可能养活更多的人,无疑,他们拥有大量闲暇时间。 随着农业发明和进步,人类将自然资源带来的产出控制的越来越均匀,比如生活在某条大河岸边的部落,以前只能在每年一度的河流泛滥之后种一季小麦,而在发明水利设施之后,可以种两季小麦,人口因此翻番,但现在农民每年需要劳作两季,闲暇减少了。 实际上,直到近现代我们仍可看到,在北方寒冷地带的农民,因为只能种一季谷物,普遍拥有大量的闲暇,而可以种多季水稻的华南,闲暇就很少;回顾几千年农业史,大致上就是一个复种指数不断提高,边缘贫瘠土地不断被开垦,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单位劳动产出不断减少的历史。 分工和贸易的发展更加拓展了通过追加劳动投入获得产出的潜力,因而也进一步压缩了闲暇,原本东北农民在大半年的农闲期无事可做,但假如海运让他们能够与南方贸易,就可以利用农闲打猎或挖人参而换取粮食,从而养活更多人口。 明清两代,江南和湖广之间经历了一次分工与贸易大发展,江南农民大量改种棉花等商品作物,织成布匹后从湖广换取粮食,结果两地产量和人口都增长了,但单位劳动生产率则下降了,江南农民日耕夜织,被挤干了全部闲暇。 这种劳动生产率随技术进步、分工和贸易发展而降低的增长,被经济史家称为马尔萨斯型增长,也叫内卷化;在汉民族地区稳定持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并且帝国的统一也创造了最佳的长距离贸易条件,其农业内卷化的程度或许是最深的,这一状况在明末引入美洲作物后变得尤其严重。 可以想象,在大众丧失闲暇之后,艺术只能留给士大夫去玩了,然而,帝国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压缩了艺术的空间,与西欧封建制以及五花八门的贵族等级制相比,帝国的官僚专制体系导致了极度扁平的阶层结构,农民占了人口绝大部分,脱离食物生产的人口比例极低,有闲情逸致的文人士大夫就更少,况且士大夫不像贵族,很少养得起自己的宫廷艺术家,充其量只能自己把玩,这就难怪,他们留下的艺术遗产,只能是一些文人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的玩意儿。


已有69条评论

  1. 托利 @ 2012-05-07, 03:36

    怎么感觉“下层人民爱跳舞”不怎么符合印象流?

    [回复]

  2. zhang3 @ 2012-05-07, 11:11

    感觉结合得不太好。是挺有新意的,还有很多讨论的余地,可能作为博客,面向我们这些老读者更好些。

    读史笔记可能应该更成熟一些,哪怕没什么新意,对于预期的读者来说有足够的新意就可以了,当个二道贩子,写起来也顺手。

    这样内容就多了,之前很多都可以直接发。

    [回复]

  3. 小橘子 @ 2012-05-07, 12:31

    作为读史笔记,我觉得不需要用时事新闻做引子,可以把主题直接设定为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误区的澄清,开宗明义地介绍写作目的。在可读性和通俗性的考虑上,也许可以把理论选窄,比如只讲最常见的一个误区,然后多举一些例子。
    新颖性和成熟度取舍上,赞同zhang3总。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不对,理论选窄似乎会加强专业化。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也许我不该把这篇文章中的高晓松观点称为引子。这篇文章似乎更应被看作理论背景展开较充分的案例分析——对汉人音乐舞蹈天赋进而下层人群闲暇时间的分析是贯穿始终的。

    为避免受众人群急剧收窄,同时把主题更鲜明地集中到介绍理论而非分析案例上,也许可以把时事作为简短引子,而不做展开分析。
    例如,本文的前五段可精简为一段:“最近,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在某清谈节目里悍然提出了一个让广大爱国青年备受打击的观点,认为今天的汉族人民普遍缺乏音乐天赋,而汉文化也同样缺乏音乐底蕴,他甚至宣称,在能歌善舞方面,汉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堪排倒数第一。在我看来,汉人的音乐舞蹈才能,至少足以与其杰出的诗词与书法艺术形成对比。如果我们了解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也许就不难理解这一现象。”接着,后文就可以集中介绍马尔萨斯原理,也许篇幅还够笼统讲一讲对马尔萨斯的误区。最后,再以简洁方式回到高晓松观点,对其应用做简单解释。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其实我主要是想听你们自己的看法,是否喜欢这样的主题和写法,至于是否能取悦报纸的广大读者,那就不予考虑了,反正也考虑不过来。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如果是这样,就本文来说,我更喜欢看到更多史料,希望最后第三段做一些展开。主要是因为对本文的理论和观点都不陌生了,所以想看到更丰富细节的史实。加上对理论本身的存疑,也希望从史实中自己做些判断。

    [回复]

  4. 小橘子 @ 2012-05-07, 13:55

    提完意见,可以对文章本身挑刺啦。

    “原本东北农民在大半年的农闲期无事可做,但假如海运让他们能够与南方贸易,就可以利用农闲打猎或挖人参而换取粮食,从而养活更多人口。”
    ===========================================================================================

    关于限制人口的瓶颈资源,上次就还没争论出结果。我觉得,只有享乐效果而与生存无关的资源的增减,不移动马尔萨斯人口极限。进而,纯享乐资源的贸易也不提高马尔萨斯人口极限。

    就这个案例来说,如果东北农民与南方交易的是猎物,那么确可提高人口极限——更多与生存有关的资源被利用了,但如果交易物是人参,或更明确的,是钻石,那么就无助于提高人口极限——因为生存资源总量不变,粮食只不过是借助钻石交易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了。

    单纯地看粮食从富人到穷人的转移,确实可以提高人口极限,但这一转移总是会发生,并不因钻石交易而发生地更多——若不是因钻石,就是因皮革、猎物、烟草、劳务……除非,钻石交易激励了更多的粮食生产——原本南方人生产一定的粮食就够吃了,为了或得钻石这种新赠的享乐品,而投入更多地劳动生产更多的粮食用以交换。按照马尔萨斯理论,在人口极限下,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容纳更多人口的激励本身,已经把劳动生产率逼到边界,而不会给享受激励留下丝毫扩大生产的空间了。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会提高马尔萨斯极限,也并不是所有的稀缺资源都是人口瓶颈资源。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这个质疑我写的时候也想过,人参显然不是瓶颈资源,但它进入贸易能带来瓶颈资源的流动,卖掉人参的东北人,会买进粮食、棉袄、铁器之类

    [回复]

  5. 不停咳嗽 @ 2012-05-07, 17:05

    这种形式挺好的,以热点话题切入,以专业视角剖析。
    写起来还可以再轻松一点。
    不足是,专栏名“读史笔记”,但是和历史的联系并不多,如能举出“内卷化”在中国古代造成的一个有名的事件或掌故,那就更名副其实“读史”了。

    [回复]

  6. kealdon @ 2012-05-07, 18:35

    古代中国人就懂得使用人粪作为肥料,保存土地肥力,单位土地产出过高,而同期西方只能采用两地甚至三地轮耕,咣当,悲剧形成了
    在报纸上,吹捧一下,能更受欢迎吧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最近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土壤营养差异看来确实是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平原都是冲积平原,营养丰富,这个追溯上去似乎是喜马拉雅和阿尔卑斯的差别,印度板块移动太猛,把喜马拉雅顶的太高,造成:1)西部高原冰川量大,2)东西坡度大,3)江河径流量也大,结果西部向东部搬运了大量泥土和营养物质。

    [回复]

    辉格 回复:

    另一个因素是沙尘暴的走向,中国的平原都处于其下游,而西欧平原较少吹到沙尘暴,而沙尘暴是江河之外的另一大营养搬运力量。

    [回复]

    佳宁 回复:

    ?第一次听说沙尘暴还有这等功效。我肤浅的觉得,它带来的更多的是沙子,而沙地很难肥沃。

    [回复]

    辉格 回复:

    呵呵,只要这些沙子不是纯二氧化硅,总是带些营养的。

    [回复]

    佳宁 回复:

    刚刚查了,沙尘暴的营养搬运是把营养搬到大海去的。http://news.163.com/10/0514/11/66L19QUH000125LI.html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对海洋的作用更明显,因为海洋营养密度本来就很低,基数小,效果就明显,陆地土壤营养基数大,沙尘的作用短期内很难看出,但在千百年的跨度上,还是不容忽视的,黄土高原就是它的遗产

    [回复]

    佳宁 回复:

    陆地土壤营养基数大,但沙子里面真没什么营养,它更多的可能是让原本肥沃的土地更差。 那个千百年的跨度,额,不好说。您别回了,是我转牛角尖了

    [回复]

  7. zhang3 @ 2012-05-07, 20:57

    我都觉得没必要联系一些新鲜的观点或者试图进行某种解释(这种解释还容易建立在不那么牢固的数据上而显得说服力不够),我觉得哪怕是用不同的视角,实际地叙述一下历史就可以了。比如用马尔萨斯的理论看古代中国的农业,本来枯燥的史实,能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带来一定的联系和趣味性,对读者来说就已经很有意思了。

    [回复]

    佳宁 回复:

    历史不一定是要古代的啊,我们现在就是在创造历史! 所以为何不能谈现在的。 老的东西都被人说了很多遍了,加些现代的、当下的新鲜料多好啊!

    [回复]

  8. 蒋劲松 @ 2012-05-08, 08:56

    本文的观点缺乏证据,理论深度也过大,不太适合大众式文章,如果做为理论研究型文章,则显的单薄。“技术进步、分工和贸易发展而降低的增长,被经济史家称为马尔萨斯型增长,也叫内卷化”,以上所说进步是否能得出人的闲暇时间减少,我持怀疑态度。今天这个分工,贸易达到巅峰的社会,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空闲的无产阶级,城市里的小广场,被每天眺舞的男男女女挤满了。

    高晓松的观点似乎也不对。据我说知,中国的词就是为了曲而填的,至少在宋朝,音乐,歌舞在上流社会中还是很流行的。但是为什么词留下来,曲没有留下来了?
    中国的文化流转,与纸有关,凡可被记录在纸上的,都可以流传下来。

    [回复]

    kealdon 回复:

    基层农忙,中层科举占用大量时间,高层容易灭团。
    舆论也不利于艺术的长期发展

    [回复]

    辉格 回复:

    科举占用时间只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在价值观和情趣上压倒了艺术

    [回复]

    辉格 回复:

    “今天这个分工,贸易达到巅峰的社会,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空闲的无产阶级”——所以马尔萨斯型增长之外,还有斯密型增长嘛。

    [回复]

  9. 蒋劲松 @ 2012-05-08, 19:21

    这些都停留在想象阶段,并无实际的证据。我看到一些农村,茶余饭后的时间还是挺多的。科举占用多少时间也是问题。中国文化对歌曲,舞蹈似乎有天然的鄙视。比如“隔江尤唱后庭花”“靡靡之音”,而且中国文化内敛,清高,交流少。这也是非文字文化很难流传的原因吧,如果有标准化的记录,有西方人讲究实际的态度,或许又是不同

    [回复]

    辉格 回复:

    闲暇随农业开发深度提高而压缩,这是没什么疑问的,人类学和经济史方面都有大量证据,足以压倒你这种“我看到一些农村,茶余饭后的时间还是挺多的”随机个体经验,没有比较的“挺多”毫无意义;至于与音乐的关系,确是我的推测。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恩,你说的是对的,我之前这个问题只是大概的思考了一下,标准说法如下“农业开发的深度提高,而压缩了个人的闲暇,而农业技术的提高也养活了更多人口,那么总体闲暇时间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总闲暇时间这个指标恐怕没啥用,个人的闲暇会按优先级分配,与休息、勾搭、做爱、照顾孩子、社交、烧香等相比,艺术的优先级大概不会太高,如果个人闲暇太少的话,轮不到艺术

    [回复]

    佳宁 回复:

    同意同意!

    [回复]

  10. 蒋劲松 @ 2012-05-08, 21:14

    我其实很早有个疑惑,五线谱和乐谱都是西方传进来的,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制式的乐谱?难道古人的音乐只能靠师徒相传的模式?

    艺术的优先级不低,在性选择中甚至起到关键作用,比如蝉鸣,鸟叫,求爱舞蹈

    [回复]

    佳宁 回复:

    中国古代音乐属于五声音阶体系,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被称为“五声”,即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比较著名的中国古代音乐有《广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 更多: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282443.html

    [回复]

    辉格 回复:

    古代乐谱戏谱都不少,音阶体系也早已有了,十二平均律还比西方早了200年,这些属于高雅领域的事情表现并不差

    [回复]

    zhang3 回复:

    严重不同意,这方面也差远了。十二平均律之说估计和祖冲之最早算出圆周率多少位这个事情差不多。

    [回复]

    辉格 回复:

    是吗?乐谱是确凿无疑的,十二平均律是假的?这倒没听说啊

    [回复]

    zhang3 回复:

    祖冲之算出圆周率也不是假的啊,只不过没有形成西方那种体系。这毛病在根上。

    [回复]

    zhang3 回复:

    绘画方面也差很远,所谓的中国画和书法,只不过长时间处于古埃及式的原始状态发展出来的一种被固定下来的某种形式而已,跟西方绘画的博大和全面没法比。西方绘画也很有意思,在古希腊时期突然从古代风格探索出来,然后又慢慢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起缓慢衰落和程式化,直到文艺复兴才开始另一轮发展高峰,直到现在。

    [回复]

    辉格 回复:

    书法确实很牛,至于绘画,如果把它当作书法的衍生物(所谓写意的意思大概如此),也不错,当作画来看就不行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不过绘画方面的差异,根源与音乐歌舞完全不同,倒与科学类似,我觉得

    [回复]

    zhang3 回复:

    看了本艺术史才知道,艺术的发展基本和科学是同步的。这的确是之前没有想到过的。探索精神不仅体现在科学上,同样也会体现在艺术上。

    [回复]

    zhang3 回复:

    这本艺术史看完,基本上把中国自大症的最后一个病根给治掉了,哈哈。

    [回复]

    辉格 回复:

    是是,可是这些方面虽说与西方没法比,但至少能排进第二梯队,不是倒数第一第二。

    [回复]

    zhang3 回复:

    这倒是同意。就单一方向上的水平而言,还是挺高的,比如书法和国画。音乐我不清楚。

    [回复]

    zhang3 回复:

    近代国画家比如张大千等人总是故意要把国画的位置摆得很高,甚至不惜编造毕加索临摹了多少中国画这种谎言。那时候的西方画家向各地的艺术学习是真的,比如毕加索对非洲原始艺术,梵高对日本绘画的偏好和学习,但这根本不说明学习的对象就高过学习者。而抽象艺术,在西方的发展,其体系之大,成就之多,即使在所达到的水平上无法一比高低,但所涵盖的各种体系和内容,不知道要比书法和国画丰富多少。

    [回复]

    不停咳嗽 回复:

    工尺谱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关于中国的所谓乐谱,我之前也知道一点,但是应该存在标准化的问题,否则的话,宋词中对应的曲,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如果可以标准化的记录在纸上,没有理由今天我们几乎听不到中国古乐。

    [回复]

    不停咳嗽 回复:

    集贤古乐就是古代音乐的遗留啊,这样的例子很多,何谈“没有流传下来”呢?音乐的传承高度依赖乐师,即便是形成了标准化乐谱的西方,也是一样。工尺谱记录的是琴的弹奏技法,不同的人演奏便有不同的解读。
    宋词的曲现在听不到,同理,文艺复兴以前欧洲中世纪的音乐现在又能否听到呢?

    [回复]

  11. 佳宁 @ 2012-05-08, 22:30

    “在技术进步缓慢的条件下,农业和贸易越是发达,开发深度越深,劳动边际产出率越低,底层大众的生存压力越大,闲暇也越少。”
    我觉得吧,压力大比吃不上饭好,农业和贸易越是发达,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百姓就有更多的闲钱来进行娱乐活动,这些“百姓”可能是地主他们。娱乐活动多,民间艺术就更丰富了。
    其实,之前,我对歌舞民间艺术的理解就在:戏曲,舞女,歌妓;他们。可能汉人没歌舞,是因为,上层人士看不起她们(除了部分时代对她们的推崇)。其实下层人士也看不起。很多人喜欢她们,但又看不起她们。(不太懂,求解释解释)

    [回复]

    tcya 回复:

    建议楼上两位在首页搜"内卷"读下辉总此前对马尔萨斯增长的系统论述,(有几篇真是我百读不厌的经典)你们的问题在那基本都有解答,比如压力大了并不会有更多的闲钱,因为都花到新增人口上去了,反而更贫困了。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我不同意这种全都花到新增人口上面去了这个观点,毕竟人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沉于淫乐,而不生小孩也会成为社会风气。毕竟避孕很早人们就会了

    [回复]

    tcya 回复:

    那样的策略十几代就明显拼不过使劲生的了,文化更多的是基因的反应,而不是反过来。现在看到的发达国家低生育率也就不到一百年,而且是赶上技术革命的斯密型增长,欧洲现在也已经快扛不住穆斯林了,这些辉总以前都有论述,可以去翻翻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据我所知,历史上某些时刻,大量繁衍后代会成为风气,某些时刻,沉于淫乐,繁殖率降低也会成为主流。基因决定论是局限的理论。

    [回复]

    tcya 回复:

    我们考察的是几千年下来最终存活的策略,在短期内低生育率之类的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那不是马尔萨斯模型适用的时间尺度。
    我说只有他们有闲暇可能让你误会了,底层人民确实也可以有闲暇。就像文中的那个河口的部落他们的底层依然有大量闲暇,正是随着分工的深入生产率不断降低,闲暇越来越少,但当然还是会有一些。“因为在两千年历史中,汉民族拥有开发深度最高的农耕文明”,这使得中国底层的闲暇远少于外国,导致老百姓越来越没机会参与艺术活动。这样就可以看出原始人的壁画一点也不与该解释矛盾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对历史不了解,看过几篇文章,说罗马淫乱成风而灭亡(但不提高生育率)。经过千年的进化。淫乱成风仍然大量存在,不可以用基因决定论来解释。分工的深入,也会有大量的人分化出来,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你小时候看过,民间艺人捏泥人,用糖稀做各种造型卖个小朋友,民间的庙会。河马也是边唱歌边乞讨,人类的天性就是爱艺术的。

    [回复]

    tcya 回复:

    不忠淫乱之类应该正是基因复制自己的表现吧,不过我不清楚淫乱是怎么导致罗马灭亡的。而且我们并不是拿基因解释所有文化,而是解释(也不是决定)极限上的文化,底层人民是最直接受到选择压力的,所以他们的多态性少,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基因的东西。
    也不是说底层不会有艺术,唯一确定的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底层闲暇越来越少,至于闲暇的绝对值是多少并不知道,而且肯定也不会是零,所以底层有艺术活动毫不奇怪。推论只是中国比起农耕历史短的地方底层闲暇更少,对艺术的贡献更少,舞蹈之类更“原始”的艺术形式比较缺少他们的贡献,所以不如别人发达,并不会没有

    [回复]

    tcya 回复:

    非底层的人确实不会把新增资源都去生小孩,但马尔萨斯极限上是会的,这正是文中所说的发达的艺术形式都是士大夫喜欢的,因为只有他们有闲暇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这个说法也是明显错误的。底层有底层的乐趣,阳春有白雪,下里有巴人。地方戏剧就是受到大众欢迎,也受到贵族欢迎。从原始人类的象形文字,和壁画,艺术已经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你看到过任何一个下层人只知道工作,没有一点娱乐么?

    [回复]

    kealdon 回复:

    如果做不到脱产的话,无助于艺术的发展,如果不能发展,那么离绝迹也不远了

    [回复]

  12. 小橘子 @ 2012-05-09, 10:38

    把音乐舞蹈与书法诗词对比,差异包括:
    1. 前者门槛低,而后者需要大量后天练习,用辉总的阶层身份认同理论来说,前者俗,后者雅。
    2. 前者具有性吸引力,后者不具有性吸引力。
    3. 有可能:前者包含可遗传的天赋成分,后者天赋成分极小。

    如果上面第3条得到支持,关于音乐舞蹈的天赋差异,倒是有一种很直接的解释思路:由于汉族的等级化组织的发达,第三性征相对第二性征具有压倒优势,因而汉族的第二性征(包括音乐舞蹈天赋)就在进化中被弱化了。

    [回复]

  13. 蒋劲松 @ 2012-05-09, 12:44

    关于音乐舞蹈,我们忽视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那就中国的戏曲。有形体表达,有唱腔。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可以媲美西方歌剧。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汉族的音乐,无论管琴还是戏曲,都有一个特点:专业化而小众。这和哪怕是大陆地区的其他民族音乐的庸俗奔放都形成鲜明对比。

    [回复]

  14. 顾宏伟 @ 2012-05-09, 20:54

    古诗词,是年纪大的人玩;劲歌热舞,是年轻人的玩意。传统长者为尊,严格的家庭内等级制度,自然年轻人好的玩意受到压制…

    [回复]

  15. 唐学鹏 @ 2012-05-13, 08:23

    印度呢?农业内卷化也有,马尔萨斯问题也有,依然歌舞,甚至过度歌舞。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好像是个难题,待考。印度的社会结构不如中国扁平,而上层文化中的享乐主义也比中国更盛,或许这些也是原因吧。

    [回复]

    局外人c的空间 回复:

    瞎说一句:种姓制度之下,人们各安其位,至少在尘世如此;而中国,现世的紧迫感太强,因为人人可以为尧舜,所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回复]

    局外人c的空间 回复:

    竞争的压力大不相同,正是竞争的压力导致更多闲暇的消失。

    [回复]

  16. 局外人c的空间 @ 2012-05-19, 15:54

    我也有如高晓松这样说过,但没有把它与闲暇联系起来。这个联系很出乎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我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反例,而支持的例子则比比皆是:如中国有民间歌舞的大多闲暇也较多,如东北有二人转,西北有各种酸曲儿,这两个地方不仅人们有闲暇,而且人口密度比较小,等等。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有一种把民间艺术规制化的能力,如孔子编辑整理《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近代的戏曲等等。闲暇少了,多数人们没有时间亲自从事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就专业化了,多数人就通过付钱来欣赏艺术。叉开来说,真正经历长期繁荣的艺术种类,无不是资金密集型的,无不具备专业化前提的,似乎如此。西方的音乐和绘画都是借助梅迪奇们的金钱才发扬光大的,而且,每种艺术形式的流行期,大概也不超过500年。我们祖传的一种最悠久的艺术形式,就是说书了,它变来变去,但变化不大。唐诗宋词元曲开始都是歌舞的副产品,最后反客为主,结果离死期不远了。所以呢,到最后,似乎汉民族天生如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历史上,就说不清了。举个例子,史记里面,刘邦和项羽,都是能歌善舞的人儿,当然,有人说史记的记述来自民间说唱,这就说不清了。我说的没有逻辑,凑热闹随便瞎说锕。

    [回复]

  17. 局外人c的空间 @ 2012-05-19, 16:06

    在西北,农民管干农活叫受苦,在南方可能连这么叫都没有了,每天每日的受苦就不觉得了?比较可笑的是三十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狗屁东东甚嚣尘上的时候,歌舞团都被要求表现劳动的场面,这是很经常的,要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鬼神等等赶下舞台。有次跳芭蕾的说,让他们跳表现农民摘棉花的场面,于是先体验生活,让她们摘棉花,累得个半死,农民也不喜欢看。我说:农民一天到晚干活,干的烦死了,他们怎么可能喜欢看干活的场面呢?举座皆笑。

    [回复]

    辉格 回复:

    呵呵

    [回复]

  18. 局外人c的空间 @ 2012-05-19, 16:52

    但是,一般说来,至少农业工业时代,所谓文明不就是压缩闲暇才获得的吗?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