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可更多彩
辉格
2012年4月20日
近年来围绕教育的种种纷争逐渐增多,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对课业负担和片面发展的担忧,该不该考试和排名次,是该平均分配教育资源,还是按成绩或学费竞争重点学校?高考是该废除,还是要变得更公平?双语教育应从何时开始?为掌握普通话而丢失母语是否值得?甚至刚刚萌芽的民间教育也充满分歧:诵读儒家经典是否太过迂腐?家庭教育是否会让孩子缺乏伙伴?
这些争议并非中国所特有,欧美社会长久以来同样争论不休,只是争议点不同:可不可以在课堂上讲特创论?该不该让孩子参与宗教仪式和阅读宗教经典?校园里是否可以穿戴宗教服饰?是否该强调成绩?并据此激励和筛选教师?课堂秩序是该严律还是放任?不同种族、文化和阶层的学生是该按比例搭配还是分开更好?
分歧和争议是正常的,一个日益富裕、价值日趋多元的社会,人们自然会有不同看法,特别是在教育这么重要而敏感的事情上,假如教育和其他服务领域一样开放而自由竞争,那么无论争议结果如何,家长们都可以找到自己合意的教育方式。
问题出在强制性的公立教育(compulsory public education),它把家长的个体选择强行转变成了公共选择问题,这样,纷争就必须得出一个单一的结果,那些在决策程序中败下阵来的家长们,就只好顺从别人的意见,听任单一教育政策的摆布了。
义务制公立教育也叫国民教育(national education),是近代产物,而教育之所以要由国家来办,据说是为了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按倡导者的说法,现代公民社会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为此他们需要具备必要的素质;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实则极度危险,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怎么能接受某个机构为所有孩子设计一套统一的教育模式、教学大纲、教科书,灌输同一套价值观、信仰、神话和历史叙事呢?
许多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思想和价值观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很容易被某种极端思想所煽动、裹挟和操纵,形成可怕的群体力量去制造冲突和灾难;更危险的是,由国家所经营的教育系统,强烈倾向于培养出激进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价值观,从而在文化、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制造对立和冲突。
回顾国民教育的历史,这种倾向是很清楚的,实际上,国民教育理念,最早就是极端专制主义者柏拉图(Plato)在其《理想国》(The Republic)中提出的,而斯巴达人在他之前很久便已付诸实践;现代版本的国民教育,则是由近代军国主义的祖师爷之一,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于18世纪中期设计并实施,这套公立义务教育系统,此后成为许多国家在近代化过程中效仿的样板,包括明治时期的日本。
所以,一个开放而多元化的教育产业,不仅可以满足家长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更是维持社会开放和文化活力、而不走向同质化和僵化的基础;二战以后,国际社会对战争根源做了各方面的深刻反思,却唯独没有挖出国民教育这棵毒根,相反却把义务教育制写进了《世界人权宣言》,真是咄咄怪事。
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其实有着十分不同的需求和考虑,其中最基本而普遍的,是为了习得在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算术,能读会写,了解些自然常识;这一层次上的需求差异不大,早期国民教育得以顺利推行,也正是利用了当时广大穷人在这方面的强烈需求。
其次,家长也希望给孩子找到一个生活并成长于其中的恰当文化环境,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若不送进学校,便可能混迹于街头团伙帮派中,打打杀杀,将来要改头换面就很难,前途出路也被限定死了;这方面的需求差异就大了,有人希望孩子变得规规矩矩,有人则希望他保持活跃、开放、甚至调皮,也有人只是希望孩子快乐幸福、平平安安,何不让他们各得其所呢?
对于中等以上的教育,家长或许还希望孩子掌握某种有利于未来谋生的专业技能,这方面,国民教育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其效果和投入的时间与费用相比,远远不如传统的实习制、学徒制、民间的商业性职业学校和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专业培训。
其实,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上,完全可能用工作和学习穿插交替的方式更有效,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在职业方向和专业兴趣尚未明了之前,为何固定年限的连续学校教育是更好的方式;一个人在真正进入社会,实际从事某个行当,并靠它来挣到钱养家糊口之前,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这种情况下把孩子关在学校里,而他又不知道所学有何用,恐怕只能磨灭他的好奇心,让他对学习丧失兴趣。
更糟糕的是,把大批不愿学习的孩子关进学校,将造成一种普遍厌学氛围,甚至以学习好的乖乖孩为耻的文化取向,最终影响那些真正好学的孩子;那么,何不让他们先去找份工作,哪怕是没有薪酬的学徒,从工作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然后发现需要学点什么,并自己去寻找适当的学校?这种学习方式完全可以伴随人的一生。
人为的、强制性的延长工作前的学校教育年限,不必要的造成了年轻人与社会的疏离和隔膜,这种隔膜他们进入社会后常需要很长时间和往往极大的代价来消除,同时,它也不必要的抬高了他们的初次就业期望,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那些看起来不那么体面的低端职业,宁可失业、闲混、啃老,也不肯放下身架去辛苦工作。
而且,面对这样的消极处境,比起那些受教育较少的人,他们更容易将责任归诸社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怀才不遇”情绪:你们花了这么大力气教育我,把我培养成才,却让我没有用武之地,难道还让我回家种田、上街摆摊不成?这种由国民教育所人为造就的虚幻期望和相应的挫折感,是许多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动荡因素,也是构成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套索之一。
蒋劲松 @ 2012-04-21, 17:47
一个喧闹世界背后冷静的观察者。教育正日益成为另一种宗教,强烈不合理的体制背后是强大的意识形态。
[回复]
Wenhao @ 2012-04-21, 18:08
Bernard: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ought to be validated.
Sir Humphrey: Of course, but not invalidated.
Bernard: But if it was introduced to improve standards…
Sir Humphrey: Whatever gave you that idea?
Bernard: You mean it was to get rid of class distinction?
Sir Humphrey: Precisely!
Bernard: So that all children…
Sir Humphrey: Children? Who mentioned children?
Bernard: I just…
Sir Humphrey: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ever mentions children! No, no, no, no, Bernard. It was to get rid of class distinction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eachers, not the educational standards of children. Bring the NUT teachers up to the salary level of their rivals in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masters in the grammar schools.
Bernard: But the…
Sir Humphrey: When there is a Labour government,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says comprehensives abolish the class system. When there’s a Tory government, they say it’s the cheapest way to provide mass education. To Labour, we explain that selective education is divisive and to the Tories we explain that it is expensive. That way, we have a happy relationship with the NUT and we educate our own children privately.
Bernard: But if the government wants change…
Sir Humphrey: The teaching unions don’t.
Bernard: Isn’t it our job to persuade unions to accept government policy?
Sir Humphrey: No, it is our job to get the government to accept union policy. Since government change policy all the time and unions never change their policy at all, common sense requires that the government be brought in line with the unions.
[回复]
agoodweather @ 2012-04-21, 21:57
一个人在真正进入社会,实际从事某个行当,并靠它来挣到钱养家糊口之前,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这种情况下把孩子关在学校里,而他又不知道所学有何用,恐怕只能磨灭他的好奇心,让他对学习丧失兴趣。
—–
这句话不太懂,辉总是不是有亲身体会啊?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1st, 2012 at 23:26
这个够直白啊,操作性含义也很清楚,比如你找10个高二学生,10个他们的已工作同龄人,10个大三学生,10个他们的已工作同龄人,分别跟他们谈谈未来的打算,对比一下四组谈论内容的具体和靠谱程度,过10年把这些人找回来再谈一次。
[回复]
agoodweather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00:12
我比较好奇的是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一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发现有多大的影响,我承认有些默会知识只能通过亲身实践来习得,关键是这些默会知识的习得对兴趣的影响真的大到可以改变一个人(他在工作之前已经获得的尽可能多的书本上的知识)之前的兴趣吗?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00:48
不是改变一个人,而是让他真正了解一个行业、职业或事业,并了解自己是否真正喜欢和适合它,比如我小时候也梦想过做个考古学家,但这种梦想压根不靠谱,在我对考古工作有了些实际了解后(那是好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对它完全没兴趣,而这并不是因为我改变了太多。
[回复]
listenanr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22:09
当他真正了解一个行业、职业或事业的时候,他已经很老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5:32
那要看你对“真正了解”的要求有多高了,以个人足以据此作出合意的选择而言,我看要求不用那么高,如果是以产业史学家为这个行业书写历史的要求,那就太高了。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18
这个确实值得商量,教育家陶行知同辉格的这一思想是相同,行为知之始。我觉得也要看行业了,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好的教育也会注重动手能力。比如足球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28
嗯,我针对的是大部分普通孩子的情况,有些非常专业化的领域,比如科学/音乐/围棋等等,确实需要按某个严格程序从小开始训练培养,但适合这些专业的孩子往往很早就能表现出天赋,只要选择够丰富,无论从哪个起点开始,最终都很可能滑入适合他的那条轨道
[回复]
bear @ 2012-04-22, 09:55
有一集Sir Humphrey说:“义务教育是为了把年轻人关在学校里以降低失业率。” 当时我就感到醍醐灌顶,不能更认同了。
[回复]
bear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09:56
囧,辉总直接把任何尖括号都过滤掉了啊。上面那句开头是《yes, prime minister》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14:11
没有,是按白名单过滤标签:)
[回复]
bear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15:18
需要被“过滤”的内容,只要把两个尖括号用转义字符替换掉就好了,没必要把整段字符串都删除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15:24
哦,我是偷懒直接用了strip_tags函数,否则太麻烦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14:13
这两部剧真是政治课基础教材啊,建议列入公民素质教育必修课,哈哈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14:11
嗯,这句有印象
[回复]
蒋劲松 @ 2012-04-22, 10:49
我记得辉格已经有三篇关于教育的文章,重点都是教育多样化,我这里有篇文章可以做为辉总观点的补充,发这里合适还是发你的邮箱?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2nd, 2012 at 14:13
好啊,发这里大家看嘛,注册用户都可以发主贴的。
[回复]
蒋劲松 @ 2012-04-22, 14:34
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国教育之一
一直以来都想写一篇关于中国教育的文章,但是因为个人教育经历所产生的怨恨让我迟迟不能下笔。怨恨是一种贪婪,它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一般来说,评论一个事物只需要充分了解就可以了,但是中国教育太过复杂,身陷其中反而迷惑……本文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客观理性地分析中国教育乱象背后的庐山正面目。
(一)中国教育课程设置的心理学根源
在我还是学生时,曾看到戴着厚厚眼镜的重体力劳动者在烈日下辛苦的搬运。(有必要声明一下,我并不歧视重体力劳动者,从来都不。)那时我就想,教育给这些人带来了什么?给了他们想要的么? 也许教育资源总会有一定浪费吧。
等我工作之后,我发觉学校教育并不能给大多数的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指导。
实际生活中,绝大部分人用到的数学知识仅限于小学课本的“加、减、乘、除”。除了像财务这样需要大量接触数字的工作,我们甚至连“乘、除”也不需要用。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现在在做房屋的电力布线工作,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物理很少及格过。“这不需要多复杂专业的电力知识,凭经验就足够了。”他如是说。
对于化学,我本人及亲戚从事化工原料方面的生意多年,实话说,在工作过程中并不需要多少化学知识,所有的原料用法在出厂时已经有详细的说明,任何一个懂得称重的人都可以使用。
英语是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门语言,这里的商人普遍只会简单的商务英语。在这种简单的交流下,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小商品运往国外。
不需要懂得“语法”“修辞”,不需要学习“诗歌”“文学”,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很好的交流。
我们的基础教育在课程设计上是培养科学家,数学家,文学家这样的高端人才。这样的人才在人群中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学生,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去学习他们今后也许永远也用不到的知识,真的有这样的必要么?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课程设计上,会选择那些对大多数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用处的学科?以下是我对中国教育课程设置的心理学根源的分析
1,科学取代宗教,成为一种新信仰。
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最大化生存”的想象是人类意识进化的产物。远古时代人类通过宗教来消除恐惧以及满足“最大化生存”的想象。人们习惯去膜拜“伟大”的东西,以求得到保护,获得生存。崇拜是伴随恐惧以及“最大化生存”的想象而演化来的一种心理现象。
自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目睹科学创造的各种奇迹以后,本能的对科学产生崇拜。正如古犹太民族,惊讶于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后,对创造这一切的上帝产生“崇拜”一样,科学成为了新时代的上帝。
学习这些科学对于普通人是否有用,并不成为基础教育内容的参考标准,关键是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全感,满足人们的想象力。即便制定基础教育内容的精英们可以理智的认识到,高深的科学教育对大多数人并无用处,人性的本能,依然会将对科学的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宗教仪式,普及到全民基础教育中。
2,大众以及决策精英的快感学科。
当一种学科可以给大众及决策精英带来很多愉悦感,那么它成为基础教育科目的可能性就很大,这就是语言类成为基础教育中最受重视科目的原因。
人们把对自然、生活中美好的观察与想象用语言或者文字的方式表达、记载下来。给人们带来愉悦感的并非语言文字本身,而是对自然生活之美的观察以及人类自身的想象力。相同的文字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愉悦感是完全不同的。愉悦感取决于个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当一个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有深刻体验的人在接受到语言文字信息时会激发起他大脑中业已存在的相似美好体验,唤起他的愉悦感。
当观察力和想象力相对丰富的决策精英,从语言文字中体验到巨大的快感,他们的潜意识会把语言文字当成愉悦的来源。(这是典型的心理条件反射)语言文字类便成为其极力推崇的学科。
3民族自豪感与决策精英成就学科
当一个国家某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他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民族自豪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倾向于接受这方面的人才进入“精英决策圈”。进入“精英决策圈”的精英决策者本能会提高其成就的学科的权重——人有获取更多关注的本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决策精英成就的学科,会提高决策精英的关注度,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他们势必发挥影响力以加大政策对该领域的支持度。
以生物科目为例,中国解放后的生物学成就始于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并在70年代80年代初达到一个巅峰。(70年代末固氮基因方面的研究;1981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1981年袁隆平成功育种“中国籼型杂交三系水稻。”)与之相对应的是1981年,生物学部增加了53名学部委员。1982年,生物便被列入高考科目。
而此后,中国的生物学研究陷入一个低谷期,对应的,中国在1993年取消了生物高考。直到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于2000年实现亩700公斤第一期目标,2001年获得中国政府最高科技将。与之对应的是,教育部于2001年恢复了生物高考。
当这些学科成为基础教育的内容时,它同时也成为社会人才选拔的考试学科。这样,这些学科便成为了普通大众进入决策精英圈的必然路线。而一旦通过这些学科考试进入“决策圈”的新决策精英,又会倾向于维持或者扩大这些学科的教育地位,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强化循环。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是人们的崇拜、本能、快感、成就感角力的结果,其决策过程本身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到实际需求以及受教育者认知发展的过程与特点。假如我们青少年知道微积分却身体孱弱;知道相对论却不会洗一件衣服,烧一顿饭;知道各种文学却缺乏起码的礼貌;知道哲理却只是自私;知道弹钢琴却从未体会过生活中的美;拥有高学历,却连是否可以谈恋爱都需要父母做决定;拥有许多知识,却心胸狭隘,甚至去伤害这个社会。那么,我们这样的基础教育还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说,我对中国基础教育有什么建议的话,这是我提出的第一条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回归基本。
首先,教育应给予受教育者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小学生应充分的给予学生玩耍的时间,设置一些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各种机能的游戏课程。对于中学生,应充分设置他们体育活动课程。
其次,应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大部分的来源并不需要刻意的教育,而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可以获得。这需要我们给予孩子充分的生活时间,而不是寒窗苦读。没有感知能力的基础,人是无法理解美感以及各种科学现象的。
第三,基本的道德与礼仪。教育孩子懂得礼貌,适当负担学校劳动,团队运动,培养他们的利他主义意识,这是未来进入社会所必须的。对青少年而言,两性关系的心理学以及性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简单实用的科学,数字,语言知识。今天我们学校里,此类课程就太过于高深了,既然大部分人在自己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并不需要过多此类知识,就没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扩大此类教育的权重和难度。
以上四点是我认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关于中国教育的第一条建议:回归基本。
[回复]
不停咳嗽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09:56
让学生学习一些复杂的看似“无用”的学问,其实是有必要的。可以以此来锻炼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初中物理学里的受力分析,日常生活中没人能用得到,但是对于孩子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都是极好的锻炼手段。只是这种知识是否应全部通过国民教育公办学校来传授,这点是存疑的。
学校能形成一个社交圈子,让孩子从小就能在一个小型社会里学会与非亲属的陌生人相处,学校也是他进入社会前的训练场(这种训练场的风气如何又另当别论了,但肯定是受国内社会整体影响的)。
另外我有个疑问:在成年以前,很少有人能很明确自己的特长,并以此培养自己的真正兴趣和未来的从业技能。所以学校的培养更多的是采用一种通识教育,给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尽可能的培养好基础,留出一种发展的“可能性”。从这一点上看,统一的义务教育似乎是成本收益比最划算的一种方式?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1:38
你的第一个观点,广泛的存在于“精英阶层”中,但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2者之间有联系,换句话说,你有任何证据表明,学习物理比学习打麻将更能训练人的抽象思维么?
[回复]
不停咳嗽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00
哈哈哈,这个例子举得好。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5:29
1)“让学生学习一些复杂的看似“无用”的学问,其实……”——这没错,但没必要按同一条路径来,特别是没必要按算术-代数-几何-微积分-高等代数-概率论……这样的给定路径来,而国民教育是必定会走向这种单一僵化模式的。
除了少数天赋好的孩子,脱离实际问题的抽象思维训练只能消磨他们的好奇心,何况还是连续十几年的完全脱离。
2)“学校能形成一个社交圈子……”——没错,所以更应该让家长能够选择这样的圈子,并有机会尝试各种圈子,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圈子,自由组合 自由选择才能最好的满足这一需求。
3)“给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尽可能的培养好基础”——假如六年的中学教育能让孩子尝试12个领域的实际工作,那倒是很好,统一的国民教育恰恰是最不可能做到的。
[回复]
不停咳嗽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00
恩,说得对。我按自己的经验判断,有点想当然了
[回复]
tet 回复:
2月 21st, 2019 at 09:54
类似【学习看似无用的东西,锻炼抽象思维能力】的说法无法得到几十近百年来的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迁移的研究的支持,bryan caplan 的新书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回复]
agoodweather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6:36
我要先让学生知道学的这个课与他的生活,与他感兴趣的其他课有什么关系,先告诉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点,让学生有一个big picture,这样不会让人过早的退出。
看到ted上面有有个人说美国大学生更应该学概率论,而不是微积分,后者却是在生活中没太大用处。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27
嗯,能这样做当然再好不过,可是1)义务制公立教育里的教师恰恰最缺乏动力去这么做;2)形成big picture的认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对许多孩子可能永远形不成,或者形成了也还是没兴趣,这个你多试几下就知道。
[回复]
agoodweather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1:39
是啊,老师的确不会有动力这么做,而且他们可能已经忘记自己是怎么形成大局观的了,所以学生问些超范围的问题,他们常常会不知道怎么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讲解。
[回复]
agoodweather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1:41
另外觉得看辉总的博客也是一个形成big picture的好办法~
[回复]
padrick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12:52
同感!而且形成的过程一点也不痛苦,真让那些强调”刻苦学习”的人情可以堪嘛!
[回复]
二逼 回复:
10月 24th, 2015 at 12:42
我准备海德沙龙通关的时候写一本小册子,就叫《辉格粉快速养成手册》,把博客里涉及进化、两性、社会、经济、现实问题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都容纳进去。通读辉总的博客真的能快速形成“图景”。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5:13
非常同意。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29
我的文章中有一个观点是“科学是另一种宗教”。今天翻阅生物学家道金斯的《伊甸园之河》,这一观点受到了道金斯的强烈抨击,原来这在欧美哲学界还是流行的一个观点,虽然我之前没看过这一观点的书籍,而是通过比较特点得出的结论。这种哲学在西方叫做“文化相对论”,哈哈,看来走在了道金斯的反面,我倒觉得虽然他是生物学权威,但是在社会人文方面未必就是正确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32
“科学是另一种宗教”这句话对于科学专业群体来说,是不合适的,但对于大众就不同了,实际上,任何思想体系,在大众层面上,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宗教化。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32
其实,对于某些专业僧侣群体来说,佛教完全不像宗教,更像哲学,但在大众就不同了。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3rd, 2012 at 16:39
嗯,是的,所有的宗教对于理解其内涵的人来说,只是一种思想。普通人神化的后果就是变成了宗教。
[回复]
二逼 回复:
10月 24th, 2015 at 12:43
对大众来说再适合不过
[回复]
registered2nd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05:46
“我倒觉得虽然他是生物学权威,但是在社会人文方面未必就是正确的。”
所谓科学变成宗教,正是由于你这种对科学的理解。“xxx在某方面权威,我听他的”。然后在其它领域另树一些权威,你再跟着那些走。
即便我同意你只有“权威”的说法才靠谱的预设,我想请问,照你这个模式走,是否回答“科学是否一种宗教”的问题是需要找一个哲学抑或文化研究(我猜测你主要想说是宗教研究)的权威来回答呢?我想知道为啥研究宗教啊文化啊或哲学的(你所谓社会人文方面的)比研究科学的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发言权?是因为他们更懂什么叫宗教?那为啥更懂什么是科学的人在这个对局中要败北呢?
[回复]
registered2nd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06:52
再补充个我个人的观察,我觉得这现象蛮有意思的:
在国内当自然科学学者出来对什么人文社科问题发言时,很多人根据他们讲话态度是否“谦逊“评判他们,不谦逊的话,称“术业有专攻”;谦逊的就叫做“人文社科的素养也很高”。当人文社科学者对有关自然科学的事情发表评论时,则通常一副虚怀若谷的姿态对“科学”表示“警惕”或“谨慎接纳”,而这通常却能获得如潮好评。
可我发现,一般来讲,这些对人文社科问题发言的自然科学学者的“人文社科素养”,即便不能说比那些对自然科学发言的人文社科学者高,也比他们相应的”自然科学素养“高多了。可一般人从不觉得不懂科学评判科学有什么问题,言称外行的意见也是有意义的;科学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就是要有科学家以外的人对现代社会里科学的主宰地位有所反思(当然科学家们自己反思就更好了)等。先不讨论这些论点本身的合理与否,如上所述,他们对搞自然科学的谈人文社科问题可远没这么“宽容”,搞自然科学的姿态高点,又或给自己专业说句好话,常能被称为是人文素养甚曰关怀不足啊,需要补课啊,还常有人动辄引一些国外某科学家的奇闻异事来做一番中国培养不出什么真正大师的悲叹。这情况,总让我觉得似乎人文社科问题有一个高得不行的门槛,非内行不得谈论;而相反地,自然科学则成为了人人都能去吼一嗓子的领域。
我常觉得这事奇诡得紧,主要我觉得在国内,科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哪怕半点接近“宗教”的地位,也不知为何能催生那许多恐惧。我们那三脚猫的科学教育,基本上只不过就是个科学常识教育,可背后比较要紧的方法论问题,那些关于科学怎样促进我们去理解世界的问题几乎从不被触及。这大概也是那么多人文社科“大师”们对科学的认识基本上就是科学史普及读物加点零星科学知识的水平的原因。可就这点认识,也足够引起它们的恐慌和抗拒了,我倒是不知道各位鼓吹好奇心的怎么没有燃起去多多了解科学的热情。还没学会爬就想去跑,科学门都没摸到就整天反思,实在觉得有点好笑。
回到楼上那个教育问题,把自然科学学科教成“这辈子都不会去碰去想”的东西,恰恰说明了我们科学教育的严重不足,而不是过剩。把我们的科学教学里的那些“复杂”(讲究做题技巧,速度,围着那些耍花样)当”高深“,可以说是个很大的误解。我们的教育根本就不能培养什么科学家,数学家。。。你提这论点也不实际看看即便是我们的尖子生有几个成了所谓”科学家,数学家“的。如果你这论点能成立,你是会发现这个教育体系的顶级人才肯定与偶很多应该达到科学家数学家的要求的,可这不是现实。文学家就更别提了。。。那个根本就无从谈”培养“。所以我意思是,我们教育体系肯定有各种问题,但未必是什么太高深,太专业,太科学化的问题,往这边用力过猛,可能会把更重要的问题遮蔽掉。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20
兄弟,别激动,你攻击的这些靶子,这里貌似都找不到影子,谁反思科学啦?充其量只是在反思科学教育嘛,科学固然好,问题是:为何逼着每个孩子去学科学?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24
不好意思,不知何故,你的话又让我想起了那些小学生造句作业里的句子: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个科学家。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registered2nd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0:14
我说了我并不是针对这里的说法回的,只是联想罢了。我对科学教育的回复就是最后一段而已,觉得我们的科学教育问题不在过剩,只是方式不对。至于为何逼着孩子去学科学?这问题潜台词到底是“孩子们不应该被逼着学任何东西”还是“孩子们应该被逼着学除了科学以外的其它东西”?两个问题答案怕不一罢,望阐明。从前文来看,似乎是前者,不知对否?
[回复]
registered2nd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0:26
我就是借题发挥整理下自己思路。如果感觉不搭界有碍版面,那抱歉了。毕竟我每条回复你还得看了决定回复与否以及怎样回复,无关确有不当。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10
我没看出他有你说的那种意思啊,他不是用了否定句吗?这种转折语气仅仅是承认权威可信的几率略高而已,要是果真达到“只有“权威”的说法才靠谱”的程度,那还怎么转折呢?
[回复]
registered2nd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55
我从他整段看来,得出的信息是”虽然他是生物学的权威(他在生物学领域说话很有分量,如果我与他的观点不同发生在生物学领域我基本就会听他的)但他在人文社会上的发言不具有权威性,我完全有资格质疑反对他。“他的转折就是为了dismiss 生物权威在人文社会问题上发言的可靠程度啊。
不过我重点不在质疑他的发言啦,我只是顺便提出个我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类发言大体都有下面问题啊:
A.
1.认为对科学不了解不妨碍对科学做出评价。
2.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地位的辩护会被以资格(或曰素养)不足为由而不予采信。
3.2里隐含了”只有资格足的人才能评价“这一论断。而据我目测,多数人认为资格足的人是人文社科方面”大师“。在这个科学与人文/社会各占一半的话题中科学工作者却没什么发言权。当然,科学工作者谦虚型的说辞则被捧为“科学人文双修”,但重点是因为他们修了“人文”而不是科学,才让他们的发言有了被接纳的资格。
4.即便对3的采纳也不是完整连贯的,当自身观点和权威不合时,又不采取听从权威策略了。两个权威一起,择和自己观点一致者。
5.综合1234,对什么人的意见值得一听标准不连贯,在论证说理时只往立场走,基本不会对自己有任何修正。
B.
1.虽然自己不懂科学,但愿意把科学看成是跟着科学权威走的宗教。又或者提出所谓对”科学的思维模式的盲目崇拜”,却往往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模式”。
2.不愿意好好听对科学方法的解释,似乎相信了就会陷入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我常看见在说理不够的情况下“并不是能说理就够了的,逻辑不是一切,就是要警惕这种以为证据和逻辑就能代表一切的科学思维”这种论断。然后说完的人安全返回对科学的继续批判中。
3.把科学看为宗教的人往往也对宗教没有深入了解,自己也没有相应的丰富严肃的宗教体验。
4.虽然坚持“不应该对某一种思维有强烈依赖”的立场,却强烈依赖这一种思维。
我其实部分同意B.2里的这种说辞。但所谓科学思维,可以内部消化对自身的质疑,科学思维拥护者认为一切质疑都可以被归纳为“科学质疑”的框架内,而反对者则勤于给科学思维划界。这里的争论我不知如何处理,望指教。
[回复]
jialong314 @ 2012-04-22, 22:17
前段时间和一家教堂的守门大爷聊天,感觉他人非常谦和善良。他说自己生于天主教家庭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现在也是自费来为教会守门。与他相比,大多数长在红旗下的人教养就差很多了。
[回复]
qianxiyu @ 2012-04-24, 07:55
大学以前的学校还是要让学生接触各种学科为好,接触更多的东西才更有可能发现兴趣所在。过早的开始职业教育个人认为操之过急,对发现兴趣没有帮助。
另外公立教育的弊端如培养出激进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价值观的公民这些,只能说它被当做的了一个有效的工具来实施某一个国家意志。如果一个国家决定走向某一个极端,那不是以公立或私立为转移的,任何在这个体制内的实体都有可能成为工具。
而公立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国家福利,让每一个人都至少有机会接受教育,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教育。强制性公立教育则保证了一个国家的公民将来有足够的素质和能力生存在这个社会。对个体来说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当然如果你有钱,你是可以有更好的选择的,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但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强制行义务教育有它的必要性。
今天中国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问题,首要改的是方式和内容,这对教育成功至关重要。而我在美国读了几年书,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普通美国人思想和价值观的同质化比中国人高得多。价值观的形成和教育体制没关系,而在于教育的内容。而且不仅是教育的因素,还有社会、媒体、家庭、宗教等等因素。很多国家的受过教育的人,一听CNN、FOX神侃,都会发自内心大呼一声“壮哉我美利坚!”,这样的宣传顶得上居然顶得上很多人受过的十多年教育,这是值得深思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00
“大学以前的学校还是要让学生接触各种学科为好”——或许是,但前提是不让学生厌烦。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1:41
教育者自己应有主见要传递什么知识给学生,如果学生一不满就怂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做任何事情都是经过前期的枯燥才可能有后来的愉悦。目前很多美国的学者都在反思近几十年美国的教育,一种主流观点是认为这几十年美国的教育是失败的。美国今天的强大很大部分归功于美国在科技领域绝对领先,而如今美国学生如此厌恶数学以致美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要靠其他国家输血,自己已经培养不出足够数量的人才来保持这方面的优势。当然我不是说中国今天的这种教育很好,要不然我也不会来美国读书了,呵呵~只是个人觉得学生的情绪和教育者应有的主动性应该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各种极端如今天中美大学以前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08
可不是也有大量学生被枯燥了十几年也没枯燥出什么结果吗?这种情况难道还少?当然有些孩子在某种严格条件下是可以成才的,但这种可能性以及是否值得,应由谁来判断?家长还是政府?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4
是啊,这就是我说的现在国内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还亟待改进。同样是义务教育,为什么其他国家教育出来的感觉某些方面要比中国学生好些呢?同样是填鸭式教育为什么日韩学生也比中国学生大方、自信呢?这是教育方式的问题,和义务教育关系不大。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01
“接触更多的东西才更有可能发现兴趣所在”——这正是我的意思,何以认为按教科书内容和年级顺序是“接触更多东西”的更有效方式呢?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1:52
提前开始工作更是把人限制于某一专业领域,暂且不说今天的职业是越来越精细化,即使从某个更笼统的领域开始做,比如说商科,那你肯定失去了深入接触文学的机会,接触体育的机会,接触化学生物的机会。而且大多数职业也需要基本知识的铺垫。比如说你要去做一个程序员,你没一个强大的数学和编程基础是没希望的,而这些基础不可能指望公司从零娶培养,这些基础都是学校里面大量的习题和作业练出来的。今天国内教育的失败在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机械化,同样是课堂教学,同样的知识,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把深奥变简单,一个机械的老师可以把简单变难懂。
其实给人更多选择是一条路子,你觉得你就是工作的料那你可以去找工作,去职业学校,你是读书的料那就继续在学校里面学习。改变体制让所有人都提前工作和让所有人都在学校里呆着都是一种强迫性教育,都在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同时忽略了另一部分人。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02
不一定啊,不要把工作和学习分成泾渭分明的两种状态嘛,可以做一份半天的学徒工,下午参加一个体育俱乐部,晚上去听文学课……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13
听文学课,参加体育运动是强迫还是自愿的?工作不喜欢了可以换吗?我还是觉得一部分必修,一部分选修,这样比较好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17
工资都可以不要,工作为什么不可以换?甚至可以掏钱求实习嘛,或者职业学校也可以专门开实习公司、实习工厂、实习农庄……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18
不过,嗯,最低工资法……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34
换工作和换课不是一回事?而工作换了几个最后你得到了什么真才实学?每换一个工作都是从最基础起步,最后换完了还是原地踏步。最多扩展了人脉,学会了沟通。你觉得这就是教育的全部?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03
我不是说要取消教育,而是不要拘于现在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而义务制总算带来这种千篇一律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05
公立教育消除了无数值得探索的可能性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09
说白了就是把校党委取消了吧,呵呵~有这东西在私立和公立都一样~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11
不是,我的观点同样适用于欧美公立教育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17
欧洲的我不知道,美国的公立学校自主性还是挺大的,一个州的几所公立学校所开课程都不一样,同一门课的教科书和大纲也可能不一样,教授起主要作用。而且像UC那几个分校科研简直牛B~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31
这跟科研牛不牛逼有鸟关系?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49
没有各种探索的可能性怎么可能有牛逼的科研?
小橘子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07
“改变体制让所有人都提前工作和让所有人都在学校里呆着都是一种强迫性教育,都在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同时忽略了另一部分人。”
没错,强迫性教育必然在满足一部分人(无论是否充分地)的同时忽略了另一部分人。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取消强迫性教育,也就是现在的义务教育。至于取消之后,你想花多少时间上学,在哪里上学,都是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的。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0
义务教育是必要的,一个几岁小孩是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而他最需要的就是培养素质和基本的能力。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6
孩子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可能不相同,适合的培养素质和能力的方式也可能不相同,为什么要由教育官员代替所有家长和孩子做选择呢?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42
有些东西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东西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完全个性化教育是没有的,你进入社会第一条就是讲规则。你可以呼吁增加公民对教育大纲制定的影响,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尽量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今天中国的教育确实是古板的,枯燥的,一个模子的,这个和教育内容有关,和教学方式有关,教学方式和内容急需改进。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19
没人说要“改变体制让所有人都提前工作”啊,这个误解似乎太大了点?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0
“你觉得你就是工作的料那你可以去找工作,去职业学校,你是读书的料那就继续在学校里面学习”——这不正是我的意思吗?义务教育所剥夺的,不正是这样的选择机会吗?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5
在十八岁以前,所谓“你觉得”都是无效的,这是对青少年负责。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9
父母才是他们的监护人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50
你意思说父母为他们选择是去工作还是学习?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02
“公立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国家福利,让每一个人都至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可以发教育券啊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19:02
“强制性公立教育则保证了一个国家的公民将来有足够的素质和能力生存在这个社会”——有何证据显示不接受这些教育就无法生存?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02
去了解下那些到美国的各个国家的第一代移民,你就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个社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融入这个社会会有多艰难。特别是那些印第安人,非洲土著,中国南方那些逃难过去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3
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没什么生存不了的,阿米绪人不是活得很好?我认识的没上过中学的70后80后很多,都能独立谋生,许多不比我过得差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5
我的许多温州/丽水老乡没读过多少书,偷渡或合法渡到欧洲的,大把大把,貌似都混的不错,至少他们留在老家、上了高中/大学的同龄人都挺羡慕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35
我出国前也对在美国的华人很羡慕,到了美国看到他们的真实生活才发现说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呵呵~另外我说的是第一代移民,那些后出生的都已经在国外融入当地社会了,没有可比性。
[回复]
辉格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39
原来你的“无法生存”是指这个,我还以为真是谋生堪虞了,切,那我还觉得金融界精英们的生活简直猪狗不如呢,那又如何?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27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不接受这些教育就无法生存,下面qianxiyu所说的“难”不是什么证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强制的公立教育对个人而言必然有巨大的利益,否则大家可以不去接受“义务教育嘛”。这个好处是什么了?学习八股文对适应封建社会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你通过了这个教育,就有可能进入权力的中心,成为人上人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39
对于一部分家庭,如果公立教育正是它想要的,即使目的是进入权力中心,那么公立教育倒是有它的市场。但是,很多家长不满意于义务教育,却还是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对于这些家庭,家长也要为教育的单一性负一定的责任——如果我们考虑确实有一部分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在私塾上学的话。但是,家长的责任是极次要的,因为受义务教育所限,家长的选择余地非常小。在名义上,在家上学、在私塾上学是违法的,而私立学校有严格的申请条件,且需要接受教育局的监管和一定的教育大纲。这种制度条件,使得家长本可尝试的更多彩的教育形式被扼杀在诞生之前。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46
可以把私立学校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啊,只要有钱就可以去上私校,美国就这样的。另外我不否认有家长确实有能力和精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的比学校培养的好。不过有三点我想强调:1.很多能力比如说与人合作算不算一项技能?这个技能能在家里学到吗?2.制定政策或者法律的原则就是普遍事物不应以例外事件为基础。天才家长毕竟是少数的。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56
如果家长没能力没条件,他不一定非要让孩子在家上学。但是反过来,为什么非要让所有孩子都在教育局批准的学校上学?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20
公民都要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嘛。再说真正意义的义务教育是应该是免费的,所以所有学生都应该有学上,上什么学校可能和家庭条件有关,但能不能上学应该和家庭条件无关。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25
用纳税人的钱补贴受教育儿童的方式,除了义务教育,还可以提供教育券。后者在增进了教育公平的同时,不以减少学生的受教育选择权为代价。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29
给你教育券你能选择的教育场所还是一样的,这没什么区别。
[回复]
padrick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18:08
恕我气愤地问一句:民办学校能像公立学校一样得到补贴吗?而且补贴的数额是由学生数量多少来决定的吗?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话,再来说没有区别吧!
qianxiyu 回复:
4月 26th, 2012 at 00:04
民办学校能得到补贴不是成为公立学校了?政府给钱了就有话语权了,如果您办个民办学校您真希望政府补贴?
小橘子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08
私立学校已经被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但问题是,在中国,私立学校的审批非常困难,要求学校规模必须达到六个班或三百人以上,注册资金达到一定数额。实际上,有天朝经验的人不难知道,即使你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也很难在不打点的情况下把办学许可申请下来。而更糟糕的是,以后还必须接受教育局的检查指导。
为什么一定要让教育局来设一道坎呢?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27
连审批这关都那么难过,还要改变天朝全国法律废除义务教育?你是觉得后者更容易些?我知道现在各种不满皆有之,天朝问题太多,不过我不想把讨论扩大到政治制度上面去,这网上争论了这么久没有意义,而且这超出了这篇文章的范畴。我只能说每个国家都有问题,在闹市中独善其身是有帮助的。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47
确实如此,但如果大多数人有清醒的认识,恐怕这个政策也执行不了,一切制度都是博弈的结果。义务教育的实行,和大多数人的“统一思想”分不开啊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51
说得不好听点,每个社会都有统一思想,社会就是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连接到一起的。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55
朝鲜也有统一思想,以前是马克思,现在是三金,你觉得朝鲜很好么?重庆前段时间也在统一思想,唱红歌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56
美国也有,呵呵~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40
也许我说生存产生了点歧义。如果说即使没受过教育能活下来那是一件不难的事情,人类都有求生的本能。但你要融入这个社会,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并且让这个社会接纳你,你必须具有这个社会所认可的素质和能力。举个极端点的例子,一个靠打猎为生的印第安人进入美国大城市是只能苟且偷生的,他打猎能力再强这个社会不需要。他当然能活下来,但他能对这个社会有多大贡献?这个社会为了养他又承担了多少负担?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44
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你认定打猎的到了文明社会,就没有贡献了,他可以改行搞体育,打靶,运动射击,说不定高尔夫,足球这些也玩的不错了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48
说得真容易。。。你去教西藏人玩玩高尔夫试试。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2:53
真不行,当个警察,把罪犯当猎物可以了吧。我也仅仅假设他的能力局域于此做出的假设,就有很多职业适合他。如果在这个社会学习一下,还有其他的潜力。印第安人的困难恐怕更多是语言,沟通和社会的排挤更成问题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4th, 2012 at 23:04
你真的想的太简单了。。。宗教的不同,习俗的差异,知识的区别,让获得这个社会的认同是非常艰难的。人以类聚,获得别人的认同,进入这个圈子的敲门砖就是同样价值观,同样的背景。
[回复]
padrick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07:43
1.西藏人打猎很厉害吗?
2.回避“搞体育,打靶,运动射击”,只挑出一个弱选项“高尔夫”(因为前面有“说不定”),是否意味着你同意“可以改行搞体育,打靶,运动射击”?
3.别人在问“为什么你认定打猎的到了文明社会,就没有贡献了”,你好像还没回答这个问题。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11:29
牛角尖就不和你钻了,就回答你的challenge吧~有本书叫Pioneer in the Heartland,讲上世纪八十年代逃难到美国的一批苗族人的经历,和打猎的到了文明社会这个命题差不多,看下他们是如何煎熬的,他们是如何恨美国的,想回到山里面过之前的生活。或者你可以看下bbc的纪录片,关于非洲南部的bushmen被强迫变为纳米比亚公民开始和社会打交道时候的窘境,或者是巴西亚马逊的土族部落Yanomamo是怎样面对外来旅行者的窥视的。有些东西我觉得用常识来思考一下应该就想开了不用搞得那么学术(或者装逼,呵呵),你非要concrete examples,那我列出来了。Enjoy~
[回复]
padrick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12:46
那批”苗族人”的遭遇就能说明打猎的不可以改行搞体育,打靶,运动射击吗?
这种”貌似说明”的本领多半是贵党教给你的吧:)
牛角尖就不和你钻了,
//遁词而已:)
就回答你的challenge吧……你非要concrete examples
//你不嫌中英文输入法切换起来麻烦吗? 其实,自信是不需或者不应该靠几个外来单词撑起来的,或者就用你的话说,”不用搞得那么学术(或者装逼,呵呵)”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13:09
先去read了再回来bark吧,呵呵~
gaohan_cn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09:23
大家讨论好激烈啊。
我今年来美国,因为工作关系,认识很多第一代移民,其中不少生活很辛苦,尤其是那些从事非高端服务行业的移民,比如开机械的,做餐馆的等。其中开机械的师傅经常同我抱怨因为语言不通,所以在这边生活很不开心,远不如在国内潇洒,并且说很多其他和他一样的人生活都好不容易,就算本职工作做的很好,但是似乎不够被‘主流社会认同’。
如果单就这个例子来说,qianxiyu似乎是对的,如果他们接受足够优质的义务教育,英语能在一定程度上不错(可以达不到当地人标准),那就更可以被社会认同,信仰共同的价值观。
但是,但是,哈哈。
qianxiyu还说了其他几句话,加强其论点的信服性,但却很可惜未必能说的通了。
1. ‘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并且让这个社会接纳你,你必须具有这个社会所认可的素质和能力’
qianxiyu举了印第安人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你也恰恰说了不要’不要强调偶然性‘,那我们说那么多没有接受你眼中优质基础教育的第一代移民,是否未能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是不是没有被社会接纳,是不是没有具备社会认可的素质和能力呢?
我并不以为然。我自幼常年转学,至今为止已经上过十几个学校,国内的学校我就上了9所,他们很多都接受了所谓优质的基础教育,但是却没有出国,他们的英语都比我认识的这些第一代移民强很多,但是他们是否有能力为美国或者加拿大的社会做出所谓有益的贡献呢?我觉得很难讲,因为我认识很多海外留学生,其中不乏如名校或者中等大学毕业(如bath大学,york大学,还有温哥华的那两所大学),但是都回国工作,而未能留住北美工作,他们从小接受了这么多优质教育,最后又有什么能力为其做出有益贡献呢。当然他们花了很多钱,但是第一代移民也花钱。当然你可以说我认识的都是留学垃圾,那请一拿出证据,是不是回国工作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学垃圾,二,请注意他们接受了你所谓的优质基础教育,至少这些优质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应该比那些没有接受的更能为北美社会做出贡献呢?如果现实是否定的,你的论调完全破产。
退一步说,这些在北美的第一代移民,如果他们回国,是不是就不能为中国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不被中国社会接纳呢?
2. 同样的价值观。
你知不知道欧美主流价值观之一就是维护文化多样性,那文化多样性之一可不可以是不融入所谓主流社会,接受其所谓主流价值观?按自由主义论调(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出发点),即如果你不妨碍他人按自己价值观生活的权利和信仰其价值观,那你就应当尊重他人与你不一样的价值观。
问题:请问第一代移民没有融入主流社会,信仰其主流价值观,是否妨碍了主流社会信仰和依照其主流价值观的权利?
如果你是一个保守派,崇尚社会大众应当有并且遵从主流价值观,请注意,义务教育恰恰又是崇尚进步的自由主义者大力鼓吹的。
3。我觉得你真的只是共党遗毒很深而已。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11:14
您错误理解的我的意思,呵呵。我说的是第一代移民对美国的贡献和美国社会的接纳,没有否认海归对中国的贡献。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了某一个社会的教育那他成为了那个社会的人,共享那个社会所有人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但怕一生都很难改变。正因为如此,那些留美的海归即使接受了几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回到国内照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外的高等教育并没有改变他们业已形成的价值观。他们为什么未能留在北美?就是因为他们没从小就接受美国的教育,没有和美国人同样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所以他们没有完全被美国社会接纳还是觉得国内发展更适合自己。这恰恰说明了义务教育对培养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人在社会都是需要一种共同的认同感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你可以信奉无政府主义,但那最好能跑到荒芜人烟的地方去实践这个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维持和培养共同的社会责任感是政府的责任,而这主要就是在教育中体现,要不然,国何以是国?
欧美主流价值观是维护多样性?呵呵~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了。从colonialism,industrialism,white man’s burden,mission civilisatrice,再到今天的globalization哪个不是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多样性的杀手。“砍你的都是自由卫士,砍我的都是恐怖分子”这样的例子这几年还不多吗,呵呵~既然仁兄才到美国,建议你去参加下bible study,这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之所在。我和一个牧师讨论了两年这方面的问题,最近把他说冒火了,最后只有吼一句“基督是唯一的神是因为圣经里这样说的,所以其他宗教的神都是fake的”~~让我笑了两天。
最后,同学请不要随便给人戴高帽,鄙人有点受不住,因为这依稀让我看到了文革的影子。
[回复]
gaohan_cn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15:07
请问没有接受美国义务教育的第一代移民和无政府主义跟荒无人烟实践whatever理想,到底有吗关系?第一代移民到底怎么没有被美国社会接纳,和怎么就对美国社会没有做出贡献了?
‘bible study,这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之所在’——请问你是怎么得出这么个结论的,就因为你和‘一个牧师’,讨论了两年?美国有多少人口,你看报么?
[回复]
qianxiyu 回复:
4月 25th, 2012 at 23:46
第一代移民当然对美国有所贡献,我的话里面从来没有否认各个国家第一代移民对美国的贡献,只是难易和大小的区别相对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大多数那种贡献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不是快乐之上的,建立在歧视之上的而不是自由之上的。这主要是因为不被美国社会接纳,不被他们认同。你比较第一代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后代明显被美国社会接纳的比率高,也明显有更高的文化认同感,这是为什么?我本来是想通过很多第一代移民艰难融入美国社会的例子来说明价值观和背景的不同把人分为了不同圈子和社会,因此通过教育来培养和维持这种相同的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手段。您非要和我扯第一代移民到底有没有贡献,好像我很看不起他们一样。我作为中国人很自豪。中国人在国外都是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很多第一代移民即使遇到种种挫折最终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当我着重为什么他们会遇到种种挫折的时候,请不要转移到他们能不能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两个问题
至于第二个问题,呵呵,我想请问一下您眼中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先说说我眼中的吧,简而言之,民主,自由,人权。民主暂不讨论了,理论太多了,那自由和人权是谁赋予的您知道吗?天赋人权。天就是God。我觉得这个够核心了吧。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天天享受了自由人权,连谁给的都不知道,是不是不太厚道?那您说下您眼中的美国核心价值观吧。注意是核心,就是这个社会共有的,不是这个人喜欢吃papa jones,那个人喜欢吃taco bell。
[回复]
wys2493 回复:
5月 22nd, 2012 at 15:30
我相信“价值观和背景的不同把人分为了不同圈子和社会,因此通过教育来培养和维持这种相同的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重要手段”。然而并不是必要手段。
取消义务教育后,大多数拥有相似价值观的教育者出于个人责任感,出于市场的需求(拥有相似价值观的家长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与他们相似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依旧会培养和维持相似的价值体系。确实,这种维持和培养的效果可能逊色于义务教育。然而我认为两者的差距并不足以弥补义务教育的导致的多样性的缺失,也就是个人选择的缺失导致的取得经济意义上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成本的增加。因为作为一种文化,一定地域中的价值观或者价值体系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单纯的比其他价值体系更有竞争力所以普遍化了的结果。美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政府的培养,宣传,引导(确实这些措施有促进作用),而是有着这样主流价值体系的社会塑造了这样的政府,拥有如此价值观的多数公民鼓励允许了如此的培养,宣传,引导。因此,无政府干涉的社会本身具有的文化稳定性应该得到更多的认识。
即使上述不成立,取消义务教育的教育界(假设已通过教育券的形式或其他方式使每个人获得了不少于现在的受教育机会,但不限定教育质量或内容)很可能增加其培养的价值观的种类和多样性,自我培养,家庭教育比例也将上升,进而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圈子,文化圈子的分化,增加交流上的隔阂,但是我认为作为一种大多数人已充分认识到的后果(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与信息传递的便利性),这种社会中的分化与不认同在家长(正如你前文所说,未成年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对自己教育负全责)当初考虑对孩子的教育做出规划时很大程度上作为一个成本已被考虑在内。所以不论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如何变化,其造成的社会不认同和交往的隔阂与困难是不影响经济学意义上个人效用增加的,在功利主义上个人的损失也是很可能被当初的教育规划所带来的福利抵消的。(该分析只针对做出教育的家长而言,但是考虑到家长与子女的高利益相关性与对孩子的了解,结果比让相对不了解孩子个性且利益相关性低的政府干涉义务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是更可能有利于孩子的,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功利主义上的)。即使家长或孩子在规划教育时低估了社会不认同和交往隔阂及其他成本或任何不理性的经济考虑,我不认为干涉整个公民教育(用在单个学生上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少于家长或孩子自己)且相比之下对学生缺失了解(泛指规划教育时被考虑到的学生的所有信息)且低利益相关性能更容易做出对学生和家长都更满意的教育规划。所以,经济和功利主义上教育的市场化都更优。
如果你认为个人的效用或福利最大化不是该问题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或个人不是判断自己的效用或福利最大化的最佳代理(比如个人低估社会隔阂及其导致的冲突,国家分裂及其导致的经济衰败社会混乱等对个人的影响),我承认前者我无法给予反驳。对于后者,它在一定情况下是对的,但不包括该问题。因为取消义务教育的效果是缓慢的,即使个人无法充分认识到它的全部(从而加入经济的收支计算,导致教育的经济无效率和功利的损失),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避免和挽回损失,并逐渐学习达到减少失误率。具体来说,在无义务教育的市场中人们可以完全随意的改变教育方针,即时调整。而这恰恰是义务教育的弊端(不是不能调整,而是灵活性更小)。所以不存在人们”没有认识到社会隔阂及其导致的冲突,国家分裂及其导致的经济衰败社会混乱等对个人的影响”的可能性,低估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整体的变化在美国这个开放自由网络极度发达的社会一定有相对的前兆,预测和分析以供人们判断。在此前提下,即使出现了这些后果,也是在实现经济上个人效用最大化或福利最大化过程中的可接受的代价。
我不认为国家统一和集体认同有独立于个人福利和效用的伦理价值。因为义务教育与否对于个人的影响上文已有结论,所以我认为这本身是无所谓的。
我认为是否义务教育是一个关于事实的认识和评价的问题,事实改变,结论可能相反。义务教育主要缺陷在于限制了个人选择,增加了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成本,教育市场化问题在于受教育成本的增加(我觉得长远来看不一定增加虽然没证据)的可能性,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或缺失的可能性,根本上说就是对非人为控制的因素(市场)的效果不确定性的担忧。
[回复]
不停咳嗽 @ 2012-04-25, 10:32
我认为教育(或一切公共事务)的基本原则是“要让希望自由选择的人有权利选择,并有选择的空间和余地,政府尽可能少的进入这样的空间里”。
很多家庭因为受历史,文化,习俗,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在选择子女受教育方式的时候,未必能充分获取信息,选择真正适合子女的教育方式,我认为楼上说的很多对“自由教育”的疑虑大都来源于此。但这应该不构成坚持现行义务教育体系的理由。
有建立义务教育体系的劲头,拿来发教育券、进行教育宣传、减少政府干预、允许民间办学,都不是难事。关键是政府不愿意这么做。
现实中的教育局就是一个封闭的垄断牟利机构,指望他们主动放权,哪怕是留一条生路给“私塾”等办学模式,无异于与虎谋皮。
[回复]
wys2493 @ 2012-05-22, 15:31
我相信“价值观和背景的不同把人分为了不同圈子和社会,因此通过教育来培养和维持这种相同的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重要手段”。然而并不是必要手段。
取消义务教育后,大多数拥有相似价值观的教育者出于个人责任感,出于市场的需求(拥有相似价值观的家长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与他们相似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依旧会培养和维持相似的价值体系。确实,这种维持和培养的效果可能逊色于义务教育。然而我认为两者的差距并不足以弥补义务教育的导致的多样性的缺失,也就是个人选择的缺失导致的取得经济意义上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成本的增加。因为作为一种文化,一定地域中的价值观或者价值体系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单纯的比其他价值体系更有竞争力所以普遍化了的结果。美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政府的培养,宣传,引导(确实这些措施有促进作用),而是有着这样主流价值体系的社会塑造了这样的政府,拥有如此价值观的多数公民鼓励允许了如此的培养,宣传,引导。因此,无政府干涉的社会本身具有的文化稳定性应该得到更多的认识。
即使上述不成立,取消义务教育的教育界(假设已通过教育券的形式或其他方式使每个人获得了不少于现在的受教育机会,但不限定教育质量或内容)很可能增加其培养的价值观的种类和多样性,自我培养,家庭教育比例也将上升,进而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圈子,文化圈子的分化,增加交流上的隔阂,但是我认为作为一种大多数人已充分认识到的后果(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与信息传递的便利性),这种社会中的分化与不认同在家长(正如你前文所说,未成年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对自己教育负全责)当初考虑对孩子的教育做出规划时很大程度上作为一个成本已被考虑在内。所以不论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如何变化,其造成的社会不认同和交往的隔阂与困难是不影响经济学意义上个人效用增加的,在功利主义上个人的损失也是很可能被当初的教育规划所带来的福利抵消的。(该分析只针对做出教育的家长而言,但是考虑到家长与子女的高利益相关性与对孩子的了解,结果比让相对不了解孩子个性且利益相关性低的政府干涉义务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是更可能有利于孩子的,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功利主义上的)。即使家长或孩子在规划教育时低估了社会不认同和交往隔阂及其他成本或任何不理性的经济考虑,我不认为干涉整个公民教育(用在单个学生上的时间精力等成本少于家长或孩子自己)且相比之下对学生缺失了解(泛指规划教育时被考虑到的学生的所有信息)且低利益相关性能更容易做出对学生和家长都更满意的教育规划。所以,经济和功利主义上教育的市场化都更优。
如果你认为个人的效用或福利最大化不是该问题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或个人不是判断自己的效用或福利最大化的最佳代理(比如个人低估社会隔阂及其导致的冲突,国家分裂及其导致的经济衰败社会混乱等对个人的影响),我承认前者我无法给予反驳。对于后者,它在一定情况下是对的,但不包括该问题。因为取消义务教育的效果是缓慢的,即使个人无法充分认识到它的全部(从而加入经济的收支计算,导致教育的经济无效率和功利的损失),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避免和挽回损失,并逐渐学习达到减少失误率。具体来说,在无义务教育的市场中人们可以完全随意的改变教育方针,即时调整。而这恰恰是义务教育的弊端(不是不能调整,而是灵活性更小)。所以不存在人们”没有认识到社会隔阂及其导致的冲突,国家分裂及其导致的经济衰败社会混乱等对个人的影响”的可能性,低估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整体的变化在美国这个开放自由网络极度发达的社会一定有相对的前兆,预测和分析以供人们判断。在此前提下,即使出现了这些后果,也是个人效用最大化或福利最大化的可接受的代价。
我不认为国家统一和集体认同有独立于个人福利和效用的伦理价值。因为义务教育与否对于个人的影响上文已有结论,所以我认为这本身是无所谓的。
我认为是否义务教育是一个关于事实的认识和评价的问题,事实改变,结论可能相反。义务教育主要缺陷在于限制了个人选择,增加了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成本,教育市场化问题在于受教育成本的增加(我觉得长远来看不一定增加虽然没证据)的可能性,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或缺失的可能性,根本上说就是对非人为控制的因素(市场)的效果不确定性的担忧。
[回复]
辉格 回复:
5月 22nd, 2012 at 17:21
嗯,这个分析太好了,考虑了许多我所忽略的细节。我补充一点:在各得其所、互不干涉的前提下,隔阂其实并不那么值得担忧,因为作为市场参与者,隔阂的成本由不理解他人的个体所承担,因而市场发展趋向于消除隔阂,你要与他人达成合作和交易,要把生意推广到其他文化中,就要尝试去理解对方,重要的是,而这种消除并不需要以放弃各自价值和多样性为代价,而是各自保留价值的同时寻求相互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比如麦当劳的老板要想在日本做生意,就要了解日本文化,但他本人并不需要皈依日本文化。
[回复]
wys2493 @ 2012-05-23, 11:36
确实,隔阂带来的经济上的不便和一些心理上的不适,给学习、理解其他文化进而消除隔阂产生了足够的激励。而且关键是这些激励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提供(市场化激励经济活动进而增加增加了隔阂带来的不便,频繁的交流增加文化冲突进而增加了心理上的被排斥感)。
另外,我不太明白你说的“理解”“认同”是什么意思。从例子看,“理解”好像是不带价值判断的对事实的认识,也就是和认同与否没有关系?我觉得这两个词是程度上的区别。比如我和同学一起收到了宣传同性恋文化呼吁其合法化的传单,同学发了半天牢骚表示自己对gay的鄙视,我觉得
你是怎么看待
[回复]
辉格 回复:
5月 24th, 2012 at 15:41
对,我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像你说的,说细点,理解包括几层意思:一个是客观的了解事实,二听取他们的说法和感受,三是加以宽容(只要不来干预自己就不视之为罪恶或敌人),但认同就不仅是这样了,还包括了接纳和赞赏他们的价值观。
比如gay的问题,我能理解和宽容(互不干涉互不强制的意义上),但要我去赞赏,或消除直视有关情景时的反感和厌恶,那就做不到了,也不会刻意去纠正自己的感觉来迎合潮流。
[回复]
wys2493 @ 2012-05-23, 11:41
不好意思不小心就发送了还没写完。
接上条:我觉得自己虽然是直男,但是和别人怎么样没关系,别人怎样也和我无关,所以不反感这些宣传。因此,我同学的态度是不认同,而我是理解。区别只在于心理上的喜不喜欢的程度不同。
对于楼上的“人在社会都是需要一种共同的认同感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回复]
tcya @ 2012-05-25, 07:36
看着观点迥异、水平不齐的各种回复,觉得这不很好的体现了教育应该多元化的原因嘛,把这些人的孩子一样的教不是自找麻烦吗。。
[回复]
Rh 回复:
8月 28th, 2013 at 14:25
!!!!
[回复]
辉格 @ 2012-12-15, 15:06
Bryan Caplan正在写本书,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他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批评看来比我激烈多了
—————————————————————–
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 The Project Evolves, by Bryan Caplan
来源:EconLog http://econlog.econlib.org/archives/2012/12/the_case_agains_8.html
In the last Table of Contents for 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 chapter two is “Useless Studies with Big Payoffs: The Puzzle Is Real.” After writing this chapter for three months, I realized I had to split the discussion. Now there will be a full chapter showing that students learn few job skills in school, followed by a separate chapter showing that the education premium, though sharply exaggerated my mainstream labor economists, is still quite high.
Other big change: I got so many positive reactions to the dialog chapter in Selfish Reasons to Have More Kids that I decided to end my education book the same way.
Here’s my full revised Table of Contents. Comments welcome.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he Magic of Education
Chapter 2: The Puzzle Is Real: The Ubiquity of Useless Education
Chapter 3: The Puzzle Is Real: The Handsome Rewards of Useless Education
Chapter 4: Measuring Signaling
Chapter 5: Who Cares If It’s Signaling? The Private, Familial, and Social Returns to Education
Chapter 6: Nourishing Mother: Is Education Good for the Soul?
Chapter 7: The White Elephant in the Room: We Need Far Less Education
Chapter 8: 1>0: We Need More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pter 9: Four Chats on Human Capital, Signaling, and Life Well-Lived
P.S. How long until I finish? At the current pace, another two years. I still have a lot to learn about my topic, and I’d rather take my time and do the job properly.
[回复]
皮皮狼 @ 2013-08-12, 14:38
辉格好。我是皮皮狼,因为我混迹教育10年(不含做学生阶段,也去农村支教过。)做了几年程序员又回到学校,对整个中国教育的批评其实比这篇文章更加激烈。先帖我以前的一篇文章吧。
中国教师与中国厨师的区别
文:皮皮狼
人们几乎都认为中国教师是有问题的,是需要改变的。所以,我教育部费了大气力来整治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不断的进行教师培训,学校评估,校长聘任,折腾出很多成绩。但是人民依然不满意。但是厨师队伍中,却从不需要整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似乎也看不到厨师这个职业能有什么大事需要集中培训、等级评估。
为什么中国教师这个群体出现了问题,而中国厨师这个群体却没有问题呢?
许锡良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有些困难,在自然状态下,是本不应该出现的。但是在某制度中一旦出现了,要解决他就需要极大的智慧。
厨师是这样的一个行业:如果这个厨师做菜不好吃,他自然就会被这个行业淘汰掉,所以,厨师这个行业实现了一个动态的更新,而更新的唯一标准是:人民的口味。由于人民口味不同,其实也造就了各种类型厨师的存在。
而教师行业的门槛不是由教育的消费者进行挑选的,而是被教育行政部门垄断任命的,一般来说,一个教师只要吃上了“财政”饭,只要不去猥亵学生,老死也不会离开教师队伍,这就在教师行业实现了一个“逆淘汰”,越是最差的教师,越不肯离开教师队伍,而水平最高的教师,却因为教师工资低下而离开,总的来说。行政任命取代了人民挑选。因此,入行标准已经不是由人民来决定了。
如果行政任命能体会到人民的需求,能与人民需求一致也就罢了,问题是,统一的行政任命,不能容忍差异性的存在,像范美忠在我的心中就是好教师,但是他绝不容与教育部。因此,人民的教师标准与教育部的教师标准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并且由于教师淘汰机制的失效导致的不合格教师的积累,已经使得教师完全脱离了人民需求,教育部无论怎样调整教师标准。都不会使人民满意了。
更可怕的是。我们教育部门一直向人民灌输一种理念:就是教育是专业的东西,人民不懂教育。并且长时间【长达30年】使用一种教育对待人民,这样长此以往,人民也就失去了教育的诉求,中国教育部培养出来最不挑剔的父母们。当然,父母们也会挑剔,他们会说:我们孩子需要更多的考试!!
就像一个厨子几十年如一日的让他的顾客吃屎一样,他培养出了世界上最不挑剔的顾客。 当然,也有挑剔的顾客,他们会敲着盘子说:我需要更多的屎!!
我当然赞成顾客们有吃屎的自由,但是我想,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多样化的菜肴,还有多少人会去吃屎?
中国教育,需要的并不是向教育部门提出改变教育模式的要求。在我看来,撤换几个教育部长,并不能改变整个教育模式。不能改变这种垄断,反而是更会使得这种模式苟延残喘。
中国教育,需要的是返璞归真,要变得像厨师行业那样,最终完全放弃教育行政任命,让人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教育,要逐渐培养出挑剔的父母们,要有足够的多的教育者提供不同的教育,要有足够多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模式教育孩子。并且让所有的父母明白自己的教育需求,勇于表达自己的教育需求。
中国教育应该首先破除划片招生,允许父母们选择学校,逐步实现学校之间的差异化,逐步培养父母们对好教育的甄别判断的能力,变成挑剔的食客,最后甚至可以使得父母们能选择教师。甚至遇到不好的教师和学校,要像饭店的食客一样,勇于拍着桌子站起来,喊道把这个厨师叫来!,把饭店经理叫来!
唯有这样,中国教师群体才有焕发生命的可能。中国教育才会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
[回复]
辉格 回复:
8月 12th, 2013 at 22:34
欢迎皮皮狼~
[回复]
Rh @ 2013-08-28, 14:07
在论坛里看到这篇被顶起来 突然发现和Paul Graham的那篇why nerds are unpopular有异曲同工之妙啊!推荐去看看
[回复]
菱镁板 @ 2015-01-07, 09:34
不错的文章,内容点石成金.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