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文字〉标签的文章(11)

音形一致

【2022-03-27】

@KIMKILLS 新英语运动 很难不支持 https://weibo.com/5455085147/LkVVfppYc

@whigzhou: 那些无文字部落的语言首次被人类学家记录下来时,看起来就是这样的,难道你们希望英语也退化到这种水平?

@whigzhou: 追求音形一致的方案已经被提出过很多次了,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书面语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滞后于语音漂变

@whigzhou: 如果书面语总是紧跟着口语语音一起漂,英语(或其他任何(more...)

标签: | | |
9067
【2022-03-27】 @KIMKILLS 新英语运动 很难不支持 https://weibo.com/5455085147/LkVVfppYc @whigzhou: 那些无文字部落的语言首次被人类学家记录下来时,看起来就是这样的,难道你们希望英语也退化到这种水平? @whigzhou: 追求音形一致的方案已经被提出过很多次了,其实他们没有理解:书面语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滞后于语音漂变 @whigzhou: 如果书面语总是紧跟着口语语音一起漂,英语(或其他任何语言)就会很快分化成大批子语种,决不会成为全球通用语 @whigzhou: 音形一致方案中,会出现大量同音同形异义词汇,而一旦丧失*以形分义*这一手段,书面语的表现力将大大削弱,吸收新词的能力也将极度受限 @whigzhou: 最有意思的是,书面语的这种稳定性,不仅惠及读写者,也惠及了口语听说者,因为它将词汇的发音锚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也使得不同口音者更容易猜到对方在说哪个词 @Shu20060273:没那么夸张,英文是一种多音节文字,又不像中文。再说历史上已经规范了很多次英语的拼写,最近一次大规模的修改是在编撰韦氏词典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词的美式英语和英式的拼写不同 @whigzhou: 18/19世纪的编词典運动正是书面化过程的一部分,你不觉得自那以来英语词汇拼写有多稳定吗?
书面语如何改变口语

【2022-01-13】

@tertio #英语学习之道# 语言和文字的起源有这样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 有声语言产生,一般估计是10万年前
2 文字起源,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3 文字普及,不同地区的进度很不一样,可以认为是100年前

第3点很重要,在文字普及之前,大部分人只是会听会说,只能用语音来交流。

如果我们把10万年浓缩到一年的时间内:

1 有声语言产生,1月1日0点
2 文字起源,12月11日
3 文字普及,12月31日下午4点

人类大脑在10万年的进化中,高度适应了有声语言,甚至在大脑中(more...)

标签: |
9029
【2022-01-13】 @tertio #英语学习之道# 语言和文字的起源有这样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 有声语言产生,一般估计是10万年前 2 文字起源,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3 文字普及,不同地区的进度很不一样,可以认为是100年前 第3点很重要,在文字普及之前,大部分人只是会听会说,只能用语音来交流。 如果我们把10万年浓缩到一年的时间内: 1 有声语言产生,1月1日0点 2 文字起源,12月11日 3 文字普及,12月31日下午4点 人类大脑在10万年的进化中,高度适应了有声语言,甚至在大脑中发展出了对应的加工区域。而阅读和写作,只是嫁接在听说语言功能上的一个旁路。这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在生理及智力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几乎看不到有听说障碍的人,而读写障碍却并不罕见。哪怕是一个智力低下到没法上学识字的傻子,也都是能学会说话的。 如果你知道了这个,还要绕开听说专门学习读写,那就是跟大自然十万年的进化对抗,可以说毫无胜算。 @whigzhou: 核心意思我是同意的,不过书面语也不仅仅是条支路,依我看,书面语的关键不同是,突破了大脑工作记忆容量(只有5-9个存储位)对语言构成的限制,因而可以构造出更复杂的句型,而一旦这些复杂句型用多了,反过来也会改变口语的形态,读书人说话和文盲明显是不一样的 @innesfry:……文字中的字母来自于在文化层面重新利用这些形状。书面文字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大脑没有足够的时间为阅读进化,所以书写系统必须为大脑而进化 @whigzhou: 说的没错,但我说的改变不需要遗传上的改变,书面语创造了一套新的思考和表达工具,用 Pinker 的话说,就是多了一组 stuff of thought @whigzhou: 而一旦拥有这组工具,说出来的口语也不同了 @whigzhou: 这一影响甚至可以波及不懂书面语的人,我曾经说过,那些习得了有文字语言的文盲,也比成长于无文字语言的文盲多一些思考工具,比如文明社会的文盲至少会数数,许多还会加减乘除 @whigzhou: 还有比如历史感,无文字社会中的人,历史感是非常浅的,曾祖辈以上的历史都被压扁了,成了笼统一团,缺乏纵深,而在有文字社会,即便是文盲,通过倾听史诗,观看戏剧,也可以在其头脑里构想上千年的历史轮廓,以及纵横千里的人类舞台,其中上演着更复杂精彩的故事,无论其真实性如何,他们的观念世界都和前文明小社会的人大不一样了, @whigzhou: 当然也有例外,波利尼西亚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的历史感要比其他无文字社会深一些,这是因为其贵族要花大量时间背诵家谱和家族史,对家谱的准确记忆是他们竞争地位权力的一大要件
Governor Davey’s Proclamation

【2021-03-29】

塔斯马尼亚(当时还叫 Van Diemen’s Land )副总督 George Arthur 在1830年向当地土著发出的告示,画在木板上,制作了很多份,悬挂于各地,是殖民者与无文字土著沟通的一个有趣案例 ​​​​

Proc-01-656x1024

@蘸盐: 然而塔斯马尼亚人最后还是被澳大利亚白人给杀光了。连20世纪的希特勒都没实现的、对一个种族的彻底的灭绝,19世纪的澳大利亚人做到了[思考]武装白人组成阵列线横扫全岛,搜山括海捕猎塔斯马尼亚人,总督还设立了名为“Black catching”的奖金,

@whigzhou: 将白人视为同质群体,得到的就是这种叙事(more...)

标签: | | | | |
8511
【2021-03-29】 塔斯马尼亚(当时还叫 Van Diemen's Land )副总督 George Arthur 在1830年向当地土著发出的告示,画在木板上,制作了很多份,悬挂于各地,是殖民者与无文字土著沟通的一个有趣案例 ​​​​ Proc-01-656x1024 @蘸盐: 然而塔斯马尼亚人最后还是被澳大利亚白人给杀光了。连20世纪的希特勒都没实现的、对一个种族的彻底的灭绝,19世纪的澳大利亚人做到了[思考]武装白人组成阵列线横扫全岛,搜山括海捕猎塔斯马尼亚人,总督还设立了名为“Black catching”的奖金, @whigzhou: 将白人视为同质群体,得到的就是这种叙事 @whigzhou: 杀土著的主要是逃亡流犯,他们逃到野外只能靠打袋鼠生存,与土著形成同生态位竞争,其次是拓殖前线的农场主,与土著频繁冲突,而殖民当局花了很大力气遏制这些冲突,避免土著被消灭 @whigzhou: 塔斯马尼亚适合拓殖的其实只有南北走向的那条中央谷地,面积不到全岛的1/3,剩下的2/3本来足够人口只有几千的土著过日子,而且当局也有意将这2/3留作他们的保留地,问题是这事情没法落实,因为塔斯马尼亚土著(和整个澳洲的土著一样,而不像北美土著)没有比游团更大的社会结构,你既找不到人谈判,也没有政治领袖能约束土著行为,当局也曾试图将土著从中央谷地驱赶到拟议中的保留地,但很难有成效,因为牧场对土著的吸引力太大,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抓羊比打袋鼠容易多了,而且羊肉也比袋鼠肉肥的多, 塔斯马尼亚土著的灭绝是不是当局政策的后果,对比一下新西兰毛利人的情况就容易理解,毛利人(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一样)是有复杂社会结构的,时而还能建立起酋邦这样的大型政体,所以毛利人的土地权得到了相当完整的认可,拓殖者都是通过正式条约和买卖契约来获得土地的,毛利人和殖民者的关系相当不错,一战二战时都主动要求组建毛利军团参战 @蒋培锋:难道不是因为有一定的武力吗? @whigzhou: 1)欧洲殖民者中有没有罪恶或不义行为? 当然有,而且不少, 2)那么,基于何种伦理标准,说这些行为是不义的? 基于过去几百年中逐渐确立并取得主流地位的西方伦理,特别是盎格鲁伦理, 在这套价值观未被接受的社会,灭个异族根本不算事儿, 3)所以,当你大声谴责(1)中那些不义之举时,最好先想想清楚,你是不是准备大力弘扬西方价值观? 如果你回答*是*,那我们倒可以讨论一下这些不义究竟有多普遍多严重  
书写与思考

【2019-07-15】

@各色人类研究中心 “文字不只是表达想法的介质,更是重塑思想的工具。”如果你也认同这句话,你一定不能错过今天#各色DNA# 创始人郭婷婷要给你讲的「书写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的故事

@whigzhou: 我的切身体会是,写不清楚其实就是还没想清楚,这种情况发生在我身上次数太多了,许多问题曾经以为已经想的很明白了,一动手写才发现根本还没通嘛

@whigzhou: 这话题让我想起所谓的梦中灵感,传说中的梦中灵感应该是有的,我相信自己也体验过几次,我体验更多的是清晨灵感(more...)

标签: | | |
8134
【2019-07-15】 @各色人类研究中心 “文字不只是表达想法的介质,更是重塑思想的工具。”如果你也认同这句话,你一定不能错过今天#各色DNA# 创始人郭婷婷要给你讲的「书写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的故事 @whigzhou: 我的切身体会是,写不清楚其实就是还没想清楚,这种情况发生在我身上次数太多了,许多问题曾经以为已经想的很明白了,一动手写才发现根本还没通嘛 @whigzhou: 这话题让我想起所谓的梦中灵感,传说中的梦中灵感应该是有的,我相信自己也体验过几次,我体验更多的是清晨灵感,就是处于将醒未醒迷迷糊糊状态时出现的灵感,这些状态中思维似乎特别活跃灵动,一些思考已久的问题突然涌出来,然后唤起各种相关事实、线索、理由、论据、论辩,并以一种极为流畅的方式滔滔不绝而出,而且似乎是有声的,朦胧中仿佛在听另一个自己以略带激昂的语调发表演说…… 这种体验非常美妙,但真正结出的果实其实很少,当你试图把它写下来时,往往很快就发现它一文不值。(我不否认极个别案例中我确实有所收获) 在梦境中,大脑的逻辑检查装置大概是关闭的,所以才会那么奔涌流畅,铿锵激昂,清晨朦胧中,逻辑检查或许稍稍开启了一点,此时的意识流因而不像梦境那么荒诞,清醒时的思考受逻辑的约束大概更多一点,但是跟写作相比,还是差得太远了。 和语音相比,文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接收端(读者)不受串行性和实时性要求的约束,可任意放慢速度来仔细核查逻辑,还可不顾文本流顺序而左右前后反复交叉核查,还可中途停顿去寻找第三方信息参照,逻辑约束的强度不可同日而语。 @tertio:这个状态的作用可能是:在一片看似无意义的混沌之中建立拼图的大模样,启发灵感,寻找方向,这个功能跟逻辑推理通不通关系不大,更像是模式的涌现过程。当然这种灵感的淘汰率也很高。即使这样,这个过程还是挺重要的,它不止会在做梦的时候发生,平时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会伴随这个过程 @whigzhou: 嗯是  
雅语言

【2019-04-10】

该账号因被投诉违反法律法规和《微博社区公约》的相关规定,现已无法查看。

@研二公知苗: 低估了非书面语言的生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印度:作为书面语言的英语和作为口语的印地语以及各种南方语言可以毫不冲突地存在。

@whigzhou: 我倾向于原帖的看法,没有(或丧失了)书面表达能力的语言就是土语了,不是雅语言,在当今的文化流动局面下,土语的地位是脆弱的

@whigzhou: 汉语族诸语言中,粤语地(more...)

标签: | |
8095
【2019-04-10】 该账号因被投诉违反法律法规和《微博社区公约》的相关规定,现已无法查看。 @研二公知苗: 低估了非书面语言的生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印度:作为书面语言的英语和作为口语的印地语以及各种南方语言可以毫不冲突地存在。 @whigzhou: 我倾向于原帖的看法,没有(或丧失了)书面表达能力的语言就是土语了,不是雅语言,在当今的文化流动局面下,土语的地位是脆弱的 @whigzhou: 汉语族诸语言中,粤语地位最牢固,正是因为它是雅语言,即,有人在用它写作/写歌/演戏/拍电影,若非如此,它就会和吴语一样在两三代人后消失  
会说有文字语言的文盲

【2016-01-15】

@海德沙龙 《数数能力的进化》 人类数数和使用数字的能力,是一项十分晚近的发展, 其历史很可能远远短于现代智人的历史,人类学家发现,多数狩猎采集群体的语言都缺乏表示比3更大数字的词汇,本文介绍了一项对澳洲语系的各语言中数字词汇演变的研究,其中有些很有意思的发现

@海德沙龙: 另外,显示计数能力的考古证据最早出现于四万多年前的中石器时代(一块叫Lebombo bone的骨头,上面有许多计数刻痕),而中石器时代正经历着一次认知革命。

(more...)
标签: | | |
7018
【2016-01-15】 @海德沙龙 《数数能力的进化》 人类数数和使用数字的能力,是一项十分晚近的发展, 其历史很可能远远短于现代智人的历史,人类学家发现,多数狩猎采集群体的语言都缺乏表示比3更大数字的词汇,本文介绍了一项对澳洲语系的各语言中数字词汇演变的研究,其中有些很有意思的发现 @海德沙龙: 另外,显示计数能力的考古证据最早出现于四万多年前的中石器时代(一块叫Lebombo bone的骨头,上面有许多计数刻痕),而中石器时代正经历着一次认知革命。 @whigzhou: 计数、文字以及更一般的符号处理能力,让人类认知系统跨上了一个台阶,我在《沐猿而冠》中将之称为“第二轮升级” @whigzhou: 《信息简史》作者(见第二章)也认为符号处理能力是一种革命性的发展,因而有文字语言和无文字语言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我觉得很有道理,依我看,即便是习得了有文字语言的文盲,认知能力也大不同于只掌握了无文字语言的人 @whigzhou: 因为有文字语言能够编码高级而复杂的多的meme系统,而更高级复杂的meme系统同样可以惠及文盲,只要他习得该语言  
文字与诗歌

【2015-12-03】

@whigzhou: 古代诗歌中大量使用的重复、排比、比兴、衬托等表现手法,都是前文字时代特色,功能在于以信息高冗余率来换取复制传播的保真度和抗干扰性,所以一旦文字和书写介质普及,这些手法的使用率就迅速下降。

@whigzhou: 无文字社会的巫术咒语也大量使用此类手法。

 

标签: | | | |
6973
【2015-12-03】 @whigzhou: 古代诗歌中大量使用的重复、排比、比兴、衬托等表现手法,都是前文字时代特色,功能在于以信息高冗余率来换取复制传播的保真度和抗干扰性,所以一旦文字和书写介质普及,这些手法的使用率就迅速下降。 @whigzhou: 无文字社会的巫术咒语也大量使用此类手法。  
征服与同化

【2015-07-19】

@whigzhou: 许多征服者民族接受了被征服民族的语言,但也有许多相反的例子,即便征服者在人口上处于极大劣势,也可能让被征服者接受其语言,比如阿拉伯,区别可能在于文字,以及以文字为载体的经典和成文法。

@人格显示器: 大部分时候文明征服野蛮,会带入先进的文化。而野蛮征服文明则往往被同化。阿拉伯的反例,也许是因为其邪教性质的关系。其手法类似传销

@whigzhou: 不是很同意,阿拉伯征服者(more...)

标签: | | |
6284
【2015-07-19】 @whigzhou: 许多征服者民族接受了被征服民族的语言,但也有许多相反的例子,即便征服者在人口上处于极大劣势,也可能让被征服者接受其语言,比如阿拉伯,区别可能在于文字,以及以文字为载体的经典和成文法。 @人格显示器: 大部分时候文明征服野蛮,会带入先进的文化。而野蛮征服文明则往往被同化。阿拉伯的反例,也许是因为其邪教性质的关系。其手法类似传销 @whigzhou: 不是很同意,阿拉伯征服者虽来自文明程度较低的部落社会,但征服团队本身并非草莽,而是一些武装商团,文化素养不算低  
[微言]文字、标准化与创新

【2014-06-27】

@Ent_evo 看到个有趣的观点。一般人们会怪罪互联网带来了语言的衰败(正如他们当年抱怨过电视、报纸、杂志和书籍一样),但是英语世界里因为有自动更正,反而一定程度上迟滞了语言的变化。不过自动更正是得其形而失其意——形式会自动改对,语言使用者也会因此对这些语言特征越来越不敏感。http://t.cn/Rv8aeG8

@Ent_evo:中文几乎没有人使用自动更正,但是中文输入法本身就相当于一个自动更正功能,而且在字这一级上更加有效——输(more...)

标签: | |
5231
【2014-06-27】 @Ent_evo 看到个有趣的观点。一般人们会怪罪互联网带来了语言的衰败(正如他们当年抱怨过电视、报纸、杂志和书籍一样),但是英语世界里因为有自动更正,反而一定程度上迟滞了语言的变化。不过自动更正是得其形而失其意——形式会自动改对,语言使用者也会因此对这些语言特征越来越不敏感。http://t.cn/Rv8aeG8 @Ent_evo:中文几乎没有人使用自动更正,但是中文输入法本身就相当于一个自动更正功能,而且在字这一级上更加有效——输入法完全消灭了“错字”,从此只剩下“别字”。从这个角度来说中文在字形这个领域的脚步也停滞了。我们最多能搬出古字来复用 @whigzhou: 某个层次上的标准化,迫使后续创新发生在其它层次上 @whigzhou: 这类似于,真核细胞在标准化了各种专业细胞器之后,获得标准化好处的同时,也断绝了化学灵活性的后路,而简单而非标准化的原核细胞,则保有高度的化学灵活性 @whigzhou: 此后,真核生物在面临自己无法解决的化学问题时,只能采用收养拥有现成解决方案的原核生物形成共生关系的方法,类似于在文本文档中插入图片  
[微言]宗教与文字

【2011-12-06】

@whigzhou: 宗教的力量主要来自其表达和组织形式,与教义关系不大,所有高级宗教的两大核心特征是:拥有经典和职业僧侣,有一群人,相信真理就在经典文本之中,这就构成了一个自我教育和训练的机制,让他们成为识字人,会读写,会利用文字远距离通信和积累知识,仅此一点,在古代已足以让僧侣组织拥有强大的力量

@whigzhou: 有人说佛教不入世是因为其消极主义教义,这是瞎扯,佛教在印度/西藏/东南亚(more...)

标签: | |
4062
【2011-12-06】 @whigzhou: 宗教的力量主要来自其表达和组织形式,与教义关系不大,所有高级宗教的两大核心特征是:拥有经典和职业僧侣,有一群人,相信真理就在经典文本之中,这就构成了一个自我教育和训练的机制,让他们成为识字人,会读写,会利用文字远距离通信和积累知识,仅此一点,在古代已足以让僧侣组织拥有强大的力量 @whigzhou: 有人说佛教不入世是因为其消极主义教义,这是瞎扯,佛教在印度/西藏/东南亚等流行婆罗米系文字或原本无文字的社会,都是入世的,在中国不入世是因为,学习用婆罗米系文字写成的经典(翻译都很不彻底)所带来的文字技能,在流行汉字的社会没多大用处,无法让僧侣组织获得特殊的力量。 @whigzhou: 实际上,佛教在初入中国时,是很想入世的,只是在多次灭佛运动中惨遭失败之后,才被迫出世隐遁了
宗教的力量:教义 vs 文字

宗教的力量主要来自其表达和组织形式,与教义关系不大,所有高级宗教的两大核心特征是:拥有经典和职业僧侣,有一群人,相信真理就在经典文本之中,这就构成了一个自我教育和训练的机制,让他们成为识字人,会读写,会利用文字远距离通信和积累知识,仅此一点,在古代已足以让僧侣组织拥有强大的力量。

文字技能给僧侣组织带来的成就,会让更多的人相信真理(或法力)就在他们掌握的经典之中,这一方面给教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僧侣来源,同时也让它更容易的获取更多成就,(more...)

标签: | |
2144
宗教的力量主要来自其表达和组织形式,与教义关系不大,所有高级宗教的两大核心特征是:拥有经典和职业僧侣,有一群人,相信真理就在经典文本之中,这就构成了一个自我教育和训练的机制,让他们成为识字人,会读写,会利用文字远距离通信和积累知识,仅此一点,在古代已足以让僧侣组织拥有强大的力量。 文字技能给僧侣组织带来的成就,会让更多的人相信真理(或法力)就在他们掌握的经典之中,这一方面给教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僧侣来源,同时也让它更容易的获取更多成就,这就构成了一个正反馈回路。 有人说佛教不入世是因为其消极主义教义,这是瞎扯,佛教在印度/西藏/东南亚等流行婆罗米系文字或原本无文字的社会,都是入世的,在中国不入世是因为,学习用婆罗米系文字写成的经典(翻译都很不彻底)所带来的文字技能,在流行汉字的社会没多大用处,无法让僧侣组织获得特殊的力量。 实际上,佛教在初入中国时,是很想入世的,只是在多次灭佛运动中惨遭失败之后,才被迫出世隐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