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外交〉标签的文章(11)

战争与通信延迟

【2020-07-29】

1812-15年的英美战争好像完全是因为通信速度太慢才打起来的,当时英国以枢密院令(Orders in Council)对法国实施禁运,阻止中立国商船前往法国港口,激怒了美国,可是,就在美国宣战前几天,英国外交部已经通知国会准备暂停执行枢密院令,一周后,枢密院令被正式撤销,问题是,在当时的通信条件下,这一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美国人。

而同时,美国的宣战决定41天后才传到伦敦,英国闻讯后,起初只采取了一些较克制的措施,不想把事情闹大,另一方面,撤销枢密院令的消息向西走的更慢,50天后才传到麦迪逊耳朵里,但此时,他已不愿收手,因为他知道此时伦敦已得到宣战的消息,而他不知道伦敦的反应会是什么,故而不想放弃先手优势。

The British made thei(more...)

标签: | | | |
8256
【2020-07-29】 1812-15年的英美战争好像完全是因为通信速度太慢才打起来的,当时英国以枢密院令(Orders in Council)对法国实施禁运,阻止中立国商船前往法国港口,激怒了美国,可是,就在美国宣战前几天,英国外交部已经通知国会准备暂停执行枢密院令,一周后,枢密院令被正式撤销,问题是,在当时的通信条件下,这一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美国人。 而同时,美国的宣战决定41天后才传到伦敦,英国闻讯后,起初只采取了一些较克制的措施,不想把事情闹大,另一方面,撤销枢密院令的消息向西走的更慢,50天后才传到麦迪逊耳朵里,但此时,他已不愿收手,因为他知道此时伦敦已得到宣战的消息,而他不知道伦敦的反应会是什么,故而不想放弃先手优势。

The British made their greatest concess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June 1812. On 16 June 1812, two days before the 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war, Lord Castlereagh,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ffairs announced in Parliament that the Order in Council would be suspended.[2]

On the very day that the Minister took his formal leave from the United States[clarification needed], 23 June 1812, a new British Government headed by Lord Liverpool provisionally repealed the Order in Council.[3]

Forty-one days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declared war, the news reached London on 29 July 1812. Two days later, the Ministry ordered its first counter-measures. It forbade British ships to sail except in convoys, and restrained American ships in British ports. The Orders in Council had been repealed on 23 June 1812, but the ministers did not intend to take additional measures until they could learn the American reaction. Word of the repeal of the Orders did not reach President James Madison until 12 August 1812, some fifty days later. Even then he refused to halt hostilities because he did not know how Britain had reacted to the declaration of war.[4]

我在一篇旧文中也曾讲过,1879年的祖鲁战争也是因为通信迟缓才打起来的,殖民部根本不想打,可是以当时的通信节奏,殖民部无法从伦敦有效的指挥驻地长官的行动,更有趣的是,这一状况其实很快就要改变了,当时电报线已经铺到德班,只是还没铺到开普敦。  
双面戏

【2020-04-05】

社交媒体带来的一个改变是,双面戏很难唱了,当年阿拉法特唱的就很熟稔,刚刚用英语对西方记者畅谈完和平理想,转身就用阿拉伯语喊打喊杀,反正西方记者都是useful idiots,不会把这些翻译给西方人听,要搁在今天,这戏就不好唱了,推上多得是会阿拉伯语的,你一喊打喊杀,视频瞬间传遍天下。(今日刷推的一点小感想)

所以脱钩应该是没悬念了

@tertio:谷歌翻译可能作用不小

@whigzhou: 不(more...)

标签: | | | |
8203
【2020-04-05】 社交媒体带来的一个改变是,双面戏很难唱了,当年阿拉法特唱的就很熟稔,刚刚用英语对西方记者畅谈完和平理想,转身就用阿拉伯语喊打喊杀,反正西方记者都是useful idiots,不会把这些翻译给西方人听,要搁在今天,这戏就不好唱了,推上多得是会阿拉伯语的,你一喊打喊杀,视频瞬间传遍天下。(今日刷推的一点小感想) 所以脱钩应该是没悬念了 @tertio:谷歌翻译可能作用不小 @whigzhou: 不是,有一群非常起劲的跨墙搬运工(兼翻译),我的TW时间线上平时没有中文内容,最近却时不时冒出来一些  
内塔尼亚胡的成就

【2018-03-29】

@whigzhou: 面对内塔尼亚胡的成就,不知道左派绥靖分子还有什么可说,经济繁荣了,恐怖袭击减少了,外交处境改善了(如今连沙特都成了以色列盟友),而政策则几乎在所有重要方面都与他们向来的建议背道而驰,闭上眼睛扭过头显然是他们保存脸面的唯一出路了。

标签: | | | |
8003
【2018-03-29】 @whigzhou: 面对内塔尼亚胡的成就,不知道左派绥靖分子还有什么可说,经济繁荣了,恐怖袭击减少了,外交处境改善了(如今连沙特都成了以色列盟友),而政策则几乎在所有重要方面都与他们向来的建议背道而驰,闭上眼睛扭过头显然是他们保存脸面的唯一出路了。
[译文]克里姆林宫的暴君戏

The Kremlin’s Theatre of Tyranny
克里姆林宫的暴君戏

作者:Mark Galeotti @ 2015-12-26
译者:沈沉(@你在何地-sxy)
校对:龟海海
来源:Russia!,http://readrussia.com/2015/12/26/the-kremlins-theatre-of-tyranny/

Modern Russia is no haven of human rights, but nor is it a “vicious tyranny,” a heavy-handed autocracy, a neo-Stalinism in the remaking or any of the other exercises in horrified hyperbole indulged in by some commentators.

现代俄罗斯并非人权避风港,但它也算不上“邪恶暴政”、铁腕独裁,或某些评论家乐此不疲的怂人听闻——新斯大林主义东山再起。

The irony, though, is that sometimes it suits the Kremlin to seem so. If in the days when archetypal political technologist Vladislav Surkov was the Kremlin’s choreographer in chief, the name of the dramaturgiya was fake democracy, then today it often appears to be fake tyranny.

不过讽刺的是,有时候克里姆林宫看上去还真好像配得上这些评价。如果说在弗拉基斯拉夫·苏尔科夫这位典型的政治技术家担任克里姆林宫舞蹈总监时【译注:苏尔科夫是俄罗斯“主权民主”概念的主要提出者,该概念意在区别于西式民主】,演技(dramaturgiya)的定义叫做“伪民主”的话,那么如今它似乎更应该叫做“伪专制”。

Shooting Itself in the Foot?
砸自己的脚?

Consider, for example, the latest, spine-chilling initiative of the Duma, granting the security forces the right to open fire on crowds, on women (so long as they do not appear pregnant, a bizarre humanitarian grace note or a genuflection to the need to reverse demographic decline?), or even on the disabled, if necessary to prevent or defeat a terrorist attack.

比如,想想国家杜马最近通过的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法案吧。该法案授予安全部队为阻止或打击恐怖主义,必要时可以对人群、妇女开火(怀孕的除外,这到底是个奇怪的人道主义装饰音符呢,还是为了扭转人口衰退的不得已之举呢?),甚至对残疾人开火的权利。

Between the very subject matter – time to(more...)

标签: | |
6715
The Kremlin’s Theatre of Tyranny 克里姆林宫的暴君戏 作者:Mark Galeotti @ 2015-12-26 译者:沈沉(@你在何地-sxy) 校对:龟海海 来源:Russia!,http://readrussia.com/2015/12/26/the-kremlins-theatre-of-tyranny/ Modern Russia is no haven of human rights, but nor is it a “vicious tyranny,” a heavy-handed autocracy, a neo-Stalinism in the remaking or any of the other exercises in horrified hyperbole indulged in by some commentators. 现代俄罗斯并非人权避风港,但它也算不上“邪恶暴政”、铁腕独裁,或某些评论家乐此不疲的怂人听闻——新斯大林主义东山再起。 The irony, though, is that sometimes it suits the Kremlin to seem so. If in the days when archetypal political technologist Vladislav Surkov was the Kremlin’s choreographer in chief, the name of the dramaturgiya was fake democracy, then today it often appears to be fake tyranny. 不过讽刺的是,有时候克里姆林宫看上去还真好像配得上这些评价。如果说在弗拉基斯拉夫·苏尔科夫这位典型的政治技术家担任克里姆林宫舞蹈总监时【译注:苏尔科夫是俄罗斯“主权民主”概念的主要提出者,该概念意在区别于西式民主】,演技(dramaturgiya)的定义叫做“伪民主”的话,那么如今它似乎更应该叫做“伪专制”。 Shooting Itself in the Foot? 砸自己的脚? Consider, for example, the latest, spine-chilling initiative of the Duma, granting the security forces the right to open fire on crowds, on women (so long as they do not appear pregnant, a bizarre humanitarian grace note or a genuflection to the need to reverse demographic decline?), or even on the disabled, if necessary to prevent or defeat a terrorist attack. 比如,想想国家杜马最近通过的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法案吧。该法案授予安全部队为阻止或打击恐怖主义,必要时可以对人群、妇女开火(怀孕的除外,这到底是个奇怪的人道主义装饰音符呢,还是为了扭转人口衰退的不得已之举呢?),甚至对残疾人开火的权利。 Between the very subject matter – time to pass some new macabre ordnance on the right way and time to shoot your own citizens – and what it seems to say about the Kremlin’s fear of its own people, it understandably attracted attention and alarm amongst both Russian and Western observers. 不难理解,这一事件本身——是时候该颁布新规: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和方法对付本国公民——以及它所透露出的克里姆林宫对自己人民的恐惧,都引来了包括俄国和西方在内的观察人士的注意及警惕。 And so it should, especially as it coincides with apparent moves to strengthen the very arms of the state most concerned with suppressing the populace. While the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MVD) as a whole, for example, has had to absorb a 10% across the board budget cut, the OMON riot police appear to have been protected from any cuts. Although they represent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MVD, nonetheless that inevitably means more cuts in regular, front-line policing. 这是理所应当的,特别是此事发生的同时,俄国还明显采取行动要强化与镇压民众最为密切相关的政府强力部门。比如,虽然内务部(MVD)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承受10%的全面预算削减,但“特种部队”(OMON)的防暴警察似乎得以免遭任何削减。虽然他们只是内务部里的一个小单位,但即便如此,这也必然意味着普通的一线警务将承担更多的预算削减。 Indeed, it emerged that the MVD is investing in, amongst other projects, lots more of a type of grenade launcher called the RGS-50M, increasing its stocks of them five-fold. This is essentially an anti-riot weapon, used to fire rubber bullets and stun and gas grenades, and very much an OMON toy. 事实上,我们发现,内务部投入的许多项目中,有一项是加大力度购买某种叫做RG5-50M的枪榴弹发射器,其在内务部的存量已经翻了5倍。这主要是一种防暴武器,用于发射橡胶子弹、眩晕手榴弹和毒气手榴弹,基本上就是OMON的玩具。 Put together, all this suggests that the Kremlin, perhaps aware that the regime’s standing is rather less secure than those misleading sky-high personal approval ratings for Putin might suggest, is arming itself against some Moscow Maidan. With labor unrest on the rise – the truckers protesting road tolls are just the most visible tip of a disgruntled iceberg – and the 2016 Duma elections bound to focus public attention on promises made and broken, they may have a point. 所有这些综合起来看,表明克里姆林宫可能意识到,俄政权的地位并不像普京那些极高的个人支持率所错误显示的那样牢靠,因而正在武装自己,防止某种“莫斯科广场革命”发生。由于劳工骚乱在增加——抗议收取过路费的卡车司机只是愤怒冰山上最为醒目的一个小角,且2016年杜马选举必将吸引民众对选举许下的承诺和未实现的许诺的关注,克里姆林宫可能没想错。 Certainly news that the government, not least the Federal Protection Service (FSO), the Kremlin’s Praetorians, are monitoring opinion in the localities and throwing money at those looking most likely to experience unrest, seems also to suggest this. 当然,也有新闻提到,俄罗斯政府,尤其是身为克里姆林宫“禁卫军”的联邦警卫署(FSO)正在监测各地舆情,并且正在向那些最可能出现骚乱的地方砸钱。这似乎也能说明问题。 The interesting thing, though, is that the news of the RGS-50M purchase was covered by government news outlet TASS. And quite why did the Duma (because let’s face it, while a forum for all kinds of crazies to say all kind of crazy things, it doesn’t go to the bathroom without the nod from the Kremlin, let alone pass a bill) actually feel the need to enshrine the dos and don’t see of massacre in a law? 不过,有趣的是,购买RGS-50M的新闻是由政府新闻机构塔斯社报道出来的。而且杜马究竟为什么觉得有必要将“大屠杀指南”写进法律也是个问题(因为,说实在的,尽管杜马是个各种疯子在一起讨论各种疯事的论坛,但要是没有克里姆林宫点头,它连厕所都不敢上,遑论通过什么法律)。 Here, after all, is the dirty little secret of all governments: when they feel they must, they kill, and generally wherever and whenever the circumstances dictate. The Federal Security Service (FSB),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new law, would not check the statute books before shooting presumed terrorist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were women or disabled. 毕竟,我们这里说的是所有政府共有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当他们觉得必要时,只要为形势所迫,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杀人。新法的主角——联邦警卫署——在射杀可疑恐怖分子之前可不会去翻阅法律全书,不管后者是妇女还是残疾人。 But then again, neither would any Western security service. This is not, after all, a law encouraging heedless massacres and Bloody Sundays to be held every other month. Nor is the FSB governed by the 2011 Law on Police, which does set definite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lethal and non-lethal force. So why make a song and dance of what would seem to be expressions of combined viciousness and insecurity?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西方安全部门都不会这么做。毕竟这条法律并不是鼓励每隔一个月来一次随性的大屠杀或“血腥星期天”。联邦警卫署也不属2011年《警察法》管辖,但该法倒确实对使用致命和非致命武力有明确指导。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载歌载舞的演这么一出给世人看,而其内容看起来仅仅是在表达邪恶与不安全感呢? The Kremlin’s Gold Standard 克里姆林宫的黄金标准 Increasingly, it is references in the press to First Deputy Interior Minister Viktor Zolotov that seem to represent the gold standard, pun intended, of the Kremlin’s scare tactics. The former head of Putin’s bodyguard and one of his judo sparring partners, Zolotov ha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a maximalist in waiting, the kind of political policeman eager for the orders to deploy the knout and the iron fist. 媒体对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维克托·佐罗托夫的报道,正日益成为克里姆林宫恐吓战术的黄金标准(此处一语双关)。佐罗托夫曾是普京的保镖头目,还是他的柔道陪练。他以随时待命的“最高纲领派”而出名,是那种极度渴望受命使用皮鞭和铁拳的政治警察。 After years as head of the presidential security detail, in 2013 he was moved to the MVD where he quickly rose from deputy commander of the Interior Troops to first deputy minister in charge of, hardly incidentally, this militarized domestic security force. 佐罗托夫曾任总统警卫部队负责人多年,于2013年调往内务部,很快就从内务部队副司令升为掌管这一负责国内保卫的军事力量的第一副部长,这绝非偶然。 Periodically, rumors float around in the press that he is poised to replace Interior Minister Viktor Kolokoltsev, a career policeman who, despite occasional forays into the kind of aggressive rhetoric seemingly expected of someone in his job, shows every sign of wanting to be a cop rather than a political enforcer. 媒体上定期地出现同样的谣言,说他被钦点接替内务部长维克多·科洛科利采夫。科洛科利采夫是位职业警察,尽管他也不时说出一些身处其位者可以预料会说出的咄咄逼人的言辞,但种种迹象表明他就是想做一个警察,而不想做政治打手。 Kolokoltsev succeeded a career political policeman, the former KGB officer Rashid Nurgaliev, and he was greeted with relief and enthusiasm within the MVD. Moving another political policeman into his office would likely be unpopular with the rank and file, as well as being a depressing symbol of a newly-repressive turn from the Kremlin. 科洛科利采夫的前任是一位职业政治警察,前KGB特工拉希德·努尔加利耶夫。科洛科利采夫上任时,内务部可是松了口气,热烈欢迎。这个位置上要是再来一个政治警察很可能不太受欢迎,无论是他的资历,还是作为克里姆林宫新压制转向的可悲象征。 However, unless and until the Kremlin feels it needs a tougher hand at the MVD, Zolotov’s greatest value appears to be precisely in his role as the bogeyman. Simply by airing the notion of his ascension, with all that could imply, is a way of signaling both that the Kremlin could empower much more fearsome agents and also that things are by no means as bad as they could be. 不过,除非且直到克里姆林宫当真觉得内务部需要一位更强硬的人手,否则佐罗托夫的更大价值恐怕恰恰在于扮演好他的唬人怪兽角色。只要散布一下他将升职的想法,这一猜想的隐含信息就能起到双重信号作用:既表明克里姆林宫可能把权力交给更为可怕的特工,同时也表明事情远没有到可能的最坏情况。 The Emperor’s New Armor 皇帝的新盔甲 So welcome to the theatre of tyranny. A style of governance which actively encourages the appearance of being tougher and nastier than it really is, and at the same time enthusiastically telegraphs that it could be tougher and nastier still. Behind all this posturing, after all, is a regime which can at best be considered a ‘soft’ or maybe ‘parsimonious’ authoritarianism. 所以,欢迎观看暴政大戏。这种统治风格积极鼓励自己表现得比实际上更为强硬、更为卑鄙,同时还狂热地宣扬自己可以再强硬一些、再卑鄙一些。不过,在所有这类装腔作势背后站着的,却是一个最多只能被视作“软”专制或“吝啬”专制的政权。 This is not in any way to whitewash or condone what it does, which ranges from targeted political trials all the way through to condoning a climate in which journalists dissidents and other inconveniences may be harassed, attacked even killed. We need to recognize the very real cases of abuses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political repression. 这么说绝非是要洗白或原谅它的所作所为——从打击目标明确的政治审判,到纵容那些骚扰、攻击甚至杀害异议记者和其他刺头的罪行,等一系列行径。我们要意识到,俄罗斯存在着个人权利遭受损害和政治压迫的真实情形。 However, in many ways and compared with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arguably, the West’s uncomfortable NATO ally, Turkey), it is much less profligately abusive than it might be. Its strategy is to deter resistance by making it appear futile and dangerous. 不过,从许多方面看,并与许多其他国家(包括可以说是西方在北约内的尴尬盟国土耳其)相比,俄罗斯的残暴并没有到肆无忌惮的地步,而它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它的战略就是要威慑反抗,让反抗看起来危险无比、看起来徒劳无功。 In this respect, there is a striking parallel between the Kremlin’s foreign and domestic policy. Both depend on making Russia appear not only stronger than it is, but more ruthless, unpredictable and downright crazy, so it seems easier to accommodate than challenge it. 就此而言,克里姆林宫的对外与对内政策之间存在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两者都依赖于一个办法:不仅要把俄罗斯塑造得比实际更为强悍,而且要塑造得更为残暴、更反复无常、更疯狂透顶,从而使得与之通融协调显得比与之对抗挑战要容易。 And it works really well. Until the day that it meets someone more ruthless, unpredictable and crazy (whether Islamic State or Erdogan) or someone happens to wonder just how strong the emperor’s new armor really is. 这个办法效果很不错。除非有一天它撞上了一个更残暴、更无常并且更疯狂的家伙(不管是伊斯兰国还是埃尔多安),或者撞上了一个碰巧想要弄清皇帝的这套新铠甲到底有多牢靠的家伙。 (编辑:辉格@whigzhou) *注:本译文未经原作者授权,本站对原文不持有也不主张任何权利,如果你恰好对原文拥有权益并希望我们移除相关内容,请私信联系,我们会立即作出响应。

——海德沙龙·翻译组,致力于将英文世界的好文章搬进中文世界——

三胖的发型

【2016-01-08】

@whigzhou: 无论你们怎么嘲笑二胖三胖的发型,还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边缘策略玩的非常成功,把边界一点点往看似不可理喻的方向上推,这样当形势不利不得不退让时,只须从边缘往后撤一小步,大家就觉得他很乖了,至于贩毒绑架印假钞,就都是没人关心的小把戏了,趁列强正焦头烂额,而且民主党还在台上,赶紧推几把

 

标签: | | |
7012
【2016-01-08】 @whigzhou: 无论你们怎么嘲笑二胖三胖的发型,还是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边缘策略玩的非常成功,把边界一点点往看似不可理喻的方向上推,这样当形势不利不得不退让时,只须从边缘往后撤一小步,大家就觉得他很乖了,至于贩毒绑架印假钞,就都是没人关心的小把戏了,趁列强正焦头烂额,而且民主党还在台上,赶紧推几把  
快来哄我呀,快来呀~

《纽约时报》

阿博特在周一的晚宴上说,“我之前从未听过一位中国领导人宣布,这个国家将在2050年之前彻底实现民主,”他随后感谢习近平发表了一份“历史性,历史性的声明”。

阿博特的这番话似乎指的是习近平周一早些时候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对该国议会的演讲内容。在演讲中,习近平还寻求让该地区各国相信中国的崛起,习近平重复了一句常用的表态,称中国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此类装傻早已是西方政客得心应手的老(more...)

标签: | |
5443
《纽约时报》
阿博特在周一的晚宴上说,“我之前从未听过一位中国领导人宣布,这个国家将在2050年之前彻底实现民主,”他随后感谢习近平发表了一份“历史性,历史性的声明”。 阿博特的这番话似乎指的是习近平周一早些时候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对该国议会的演讲内容。在演讲中,习近平还寻求让该地区各国相信中国的崛起,习近平重复了一句常用的表态,称中国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此类装傻早已是西方政客得心应手的老套路,每回来中国,照例都会要匪首表示一下,“快来哄我呀,快来呀~”,说句好听的,我回去就能向选民交差了:我施加过压力啦,把这个事情放在优先位置哦,口气很强硬哦,而且获得了成效哦…… 实在不给面子,只好自己“误读”了。 当不当真反正没人关心,要真关心你们又想怎么办,授权我打过去?  
得到克里米亚对俄罗斯不是什么好事

1)已经有25万鞑靼人回到克里米亚,还有18万等在乌兹别克,也很可能回去,更多的在土耳其;

2)无论乌克兰还是俄罗斯,人口总体上都在下降,除了包括鞑靼在内的突厥/穆斯林少数民族;

3)鞑靼人口增长迅猛,过不了多少年就会在克里米亚不少行政区占多数;

4)按俄罗斯对待少数民族的瞒旰做法,克里米亚要是真并入俄罗斯,很可能变成另一个车臣;

5)对于乌克兰,这反倒是甩掉了一个未来的民族包袱和潜在的火药桶,有益无害;

6)但是,眼睁睁看着乌克兰失去克里米亚,对美国是件坏事,因为这背弃了《(more...)

标签: | |
4992
1)已经有25万鞑靼人回到克里米亚,还有18万等在乌兹别克,也很可能回去,更多的在土耳其; 2)无论乌克兰还是俄罗斯,人口总体上都在下降,除了包括鞑靼在内的突厥/穆斯林少数民族; 3)鞑靼人口增长迅猛,过不了多少年就会在克里米亚不少行政区占多数; 4)按俄罗斯对待少数民族的瞒旰做法,克里米亚要是真并入俄罗斯,很可能变成另一个车臣; 5)对于乌克兰,这反倒是甩掉了一个未来的民族包袱和潜在的火药桶,有益无害; 6)但是,眼睁睁看着乌克兰失去克里米亚,对美国是件坏事,因为这背弃了《布达佩斯备忘录》,这种背弃将有损其信用、声誉和权威; 7)对美国霸权是坏事,所以对世界人民也是坏事,除了乌克兰; 所以,今夜我愿是乌克兰人。【咦,这句话倒底是啥意思?】  
[饭文]伊朗核问题与美国大选

伊朗核问题与美国大选
辉格
2012年10月23日

随着第三场电视辩论的到来,美国大选已进入最后决战,美国以外,最急切的关注这次选举的国家,大概是以色列和伊朗了,因为选举结果将对两国人民的生活带来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关系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战争还是和平,是长期的恐惧还是一时之痛,是人民饿肚子还是政权遭打击。

60年代以来,中东始终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冷战结束后更是上升到了首要位置,这从本次辩论也可看出,主持人所选择的五个议题中三个是关于中东和伊斯兰的,不过从整体上看,奥巴马与罗姆尼的中东政策没有太大差别,他们都赞同过(more...)

标签: | | |
4111
伊朗核问题与美国大选 辉格 2012年10月23日 随着第三场电视辩论的到来,美国大选已进入最后决战,美国以外,最急切的关注这次选举的国家,大概是以色列和伊朗了,因为选举结果将对两国人民的生活带来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关系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战争还是和平,是长期的恐惧还是一时之痛,是人民饿肚子还是政权遭打击。 60年代以来,中东始终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冷战结束后更是上升到了首要位置,这从本次辩论也可看出,主持人所选择的五个议题中三个是关于中东和伊斯兰的,不过从整体上看,奥巴马与罗姆尼的中东政策没有太大差别,他们都赞同过去四年美国政府处理中东问题的原则与方式,尽管对其效果的评估有所分歧。 也就是说,罗奥两人都没意识到或拒绝承认,美国中东政策在过去几年遭遇了巨大且影响深远的失败,它听任甚至促使也门和利比亚变成另一个阿富汗或索马里,埃及变成另一个伊朗,叙利亚变成另一个南斯拉夫,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不仅反恐战争以来获得的成果将全部丧失,中东将陷入远比911之前更坏,甚至世人从未想象过的恶劣局面。 双方在外交政策上的诸多差异中,唯一有着可预见的现实后果的,是伊朗问题,奥巴马始终坚持外交和制裁手段,拒绝划出一条红线,并宣布越过此线就使用武力解决,罗姆尼则主张在外交和制裁无效的前提下以武力为最终手段,所以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伊朗问题未来走向;主持人很准确的把握了这一问题焦点,并将此议题命名为“红线”。 所谓红线,是一组可以客观判断的条件,划线者承诺,一旦这些条件满足就发动战争;在事实上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划清红线既是大国之间和平相处、也是由大国出面遏制国际秩序挑衅者的可行方式;一条清晰的红线和划线者执行红线的决心和声誉,可以让各方明确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期,从而有效阻止机会主义行动,维持既有秩序。 问题是,宣布红线需要提到战争这个字眼,发出战争威胁,而这对于民主社会的政治家是很高的成本,所以除非国民安全直接受威胁,政治家都避免提及战争,特别是在大选敏感时期,多数选民不会耐心听你解释,为何宣布红线和威胁发动战争才是避免战争的最佳方法,而态度暧昧、甚至提前宣布放弃武力手段,反而更容易将你拖入战争,对选民来说,你宣扬战争,他强调和平,你就输了。 然而红线又只能由大国来划定,因为在国际冲突中,弱小一方往往偏爱机会主义策略,他们的承诺和声誉不值钱,也没人会相信,我们经常听到某些小国三番五次宣布对方怎么怎么就等于宣战,却从未兑现过;实际上,弱小者看似瞒旰的行动往往是在试探大国的底线,此时对方若态度暧昧,或嘴上虽强硬行动却迟疑不决,缺乏一条清晰边界,那这么做就能不断为自己捞到好处,而且每份好处一旦捞到手,时间一长就成了既得利益,对方再加干涉更缺乏合法性。 眼下以色列的处境有点像1967年六日战争爆发前几个月的状况,当时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出日益明确的战争威胁,并开始采取驱逐联合国观察员和封锁海峡等走向战争的实际行动,此时以色列哭爹喊娘的希望美国出面给阿拉伯国家划红线,因为当时以色列还很弱小,他划的红线(封锁提兰海峡)没人相信,也已被跨越,结果美国不为所动,以色列只好自己冒险一拼。 现在的以色列比45年前强大了许多,或许有能力执行自己的红线,但是,由以色列执行红线比由美国执行,政治代价会高出很多,因为与美国干预相比,伊斯兰世界和欧洲反犹派更无法容忍由以色列所发动的战争,后者将激发更强烈而广泛的反弹,更可能让中东陷入长期动荡,不过,如果美国始终拒绝划定红线,而制裁又没有效果,那以色列恐怕又只好冒险了。  
罗斯巴德批判#25:犯罪边界神圣不可侵犯

#第25章#

本章,罗氏将其理论运用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他的结论很简单:无论何种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无论是入侵还是反入侵)都是罪恶的,只有以推翻政府为目标的国内革命战争可能是正当的。

我原本以为,作为无政府主义者,罗氏大概不会在乎国家主权边界之类事情,可让我惊奇的是,通过一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论证”,他居然得出了一套类似于“主权至上互不侵犯”的国际法原则,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论证的。

先看罗氏如何论证为何国内革命可能是正当的,而国际战争则不可能(p.255):

他提出了两个理由,首先,因为革命者与其敌人同处一个地理空间,为避免自伤,只得采用精确杀伤武器,因而容易防止伤及无辜,而国际战争则做不到(p.254-255):

这条理由很可笑,稍有点历史常识就知道,无论古今,除非有意识屠杀平民,国家间正规战争伤及无辜的程度都远远小于改朝换代的暴动、起义和革命,而且越到晚近,军队组织和武器技术越进步,正规战争避免伤及无辜的能力也越强。

对此,罗氏提出的论证仅仅是:弓箭步枪等传统武器容易瞄准,而大炮轰炸机核武器等现代武器则更盲目;可是传统武器可不止这两种,战术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大规模纵火、决堤灌水、驱赶畜群、长期围城、坚壁清野、人肉盾牌,都是常用战术,每种都涉及对无辜平民的大规模侵犯。

而且,伤害无辜的因素主要不在武器,组织与后勤方式才是关键,正规军虽然也有军纪问题、也会就地寻找给养,但和革命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暴动起义者都是群乌合之众,毫无纪律可言,而且它的成功动力往往就来自对沿路平民生存条件的破坏,让大批失去生计的平民加入队伍。

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近现代正规战争和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革命的人口影响,就再清楚不过了,后者在短短几十年内消灭1/3、1/2、甚至2/3人口,都不在话下,而近代欧洲的连绵战火加起来都比不上其中之一,更不用说美国最近发动的几次战争了,其打击精度和避免平民伤亡的能力,使得平民伤亡与同期国内暴乱相比只是零头。

再看罗氏第二条理由(p.255):

空口胡说,请问罗粉能否举出一个例子,国内革命的经费都是个人自愿捐助的?

再来看罗氏如何为国际关系设定伦理标准。

此前几章罗氏已反复强调,每个国家都是一个犯罪集团,既然如此,谈论他们之间的行为是否正当有意义吗?罗氏认为有,因为虽然都是犯罪,但对个人权利的侵犯程度不同,而他的国际伦理标准就是:尽可能降低国家对个人的侵犯程度(p.256):

这听上去不错,可是,不知出于何种神奇逻辑,罗氏由此推出了“应完全避免战争”这一结论(p.256):

注意,罗氏在此处令人意外的采取了一种功利主义立场,既然他认为可以“减少国家侵入个人的领域”和将“侵入限定在尽可能小的程度”,那么他就承认了两项国家对个人的侵犯是可以比较大小的,这样,按他的侵犯最小化原则,当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侵犯中二选一,就该选侵犯程度较小的那种。

比如,A国政府对其国民实施程度为9的持续侵犯,B国政府对其国民实施程度为1(more...)

标签: | | |
3924
#第25章# 本章,罗氏将其理论运用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他的结论很简单:无论何种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无论是入侵还是反入侵)都是罪恶的,只有以推翻政府为目标的国内革命战争可能是正当的。 我原本以为,作为无政府主义者,罗氏大概不会在乎国家主权边界之类事情,可让我惊奇的是,通过一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论证”,他居然得出了一套类似于“主权至上互不侵犯”的国际法原则,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论证的。 先看罗氏如何论证为何国内革命可能是正当的,而国际战争则不可能(p.255): 他提出了两个理由,首先,因为革命者与其敌人同处一个地理空间,为避免自伤,只得采用精确杀伤武器,因而容易防止伤及无辜,而国际战争则做不到(p.254-255): 这条理由很可笑,稍有点历史常识就知道,无论古今,除非有意识屠杀平民,国家间正规战争伤及无辜的程度都远远小于改朝换代的暴动、起义和革命,而且越到晚近,军队组织和武器技术越进步,正规战争避免伤及无辜的能力也越强。 对此,罗氏提出的论证仅仅是:弓箭步枪等传统武器容易瞄准,而大炮轰炸机核武器等现代武器则更盲目;可是传统武器可不止这两种,战术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大规模纵火、决堤灌水、驱赶畜群、长期围城、坚壁清野、人肉盾牌,都是常用战术,每种都涉及对无辜平民的大规模侵犯。 而且,伤害无辜的因素主要不在武器,组织与后勤方式才是关键,正规军虽然也有军纪问题、也会就地寻找给养,但和革命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暴动起义者都是群乌合之众,毫无纪律可言,而且它的成功动力往往就来自对沿路平民生存条件的破坏,让大批失去生计的平民加入队伍。 这一点,只要对比一下近现代正规战争和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革命的人口影响,就再清楚不过了,后者在短短几十年内消灭1/3、1/2、甚至2/3人口,都不在话下,而近代欧洲的连绵战火加起来都比不上其中之一,更不用说美国最近发动的几次战争了,其打击精度和避免平民伤亡的能力,使得平民伤亡与同期国内暴乱相比只是零头。 再看罗氏第二条理由(p.255): 空口胡说,请问罗粉能否举出一个例子,国内革命的经费都是个人自愿捐助的? 再来看罗氏如何为国际关系设定伦理标准。 此前几章罗氏已反复强调,每个国家都是一个犯罪集团,既然如此,谈论他们之间的行为是否正当有意义吗?罗氏认为有,因为虽然都是犯罪,但对个人权利的侵犯程度不同,而他的国际伦理标准就是:尽可能降低国家对个人的侵犯程度(p.256): 这听上去不错,可是,不知出于何种神奇逻辑,罗氏由此推出了“应完全避免战争”这一结论(p.256): 注意,罗氏在此处令人意外的采取了一种功利主义立场,既然他认为可以“减少国家侵入个人的领域”和将“侵入限定在尽可能小的程度”,那么他就承认了两项国家对个人的侵犯是可以比较大小的,这样,按他的侵犯最小化原则,当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侵犯中二选一,就该选侵犯程度较小的那种。 比如,A国政府对其国民实施程度为9的持续侵犯,B国政府对其国民实施程度为1的持续侵犯,若B对A发动战争,有望推翻A国政府并在A国实施B的制度,将A国国民所受持续侵犯程度降至1,而为了完成这场战争,B国须在5年内将对本国国民的侵犯程度提高到3,再假设两国人口相当,那么按罗氏理论,这场战争岂不是正当的了? 当然有人会说,凭啥让B国国民承担牺牲去拯救A国国民?那就让我们再修改一下前提条件:假如A国目前的制度和社会状况让B国始终面临着遭遇A国入侵或被其国内革命殃及的危险之中,为了预防这种风险而需要的国防开支,迫使B国政府维持高税率,使其对国民的侵犯程度长期高达2,而不是本该有的1,那么,B国通过战争来摆脱上述风险和负担,顺便拯救了A国国民,岂不是正当的? 令人失望的是,罗氏对此的论证极为苍白,他对这种战争所提出的反对理由只是:那会增加税收侵犯和造成无辜平民伤亡,也就是说,它是有成本的,可是既然你采取了功利主义标准,那就应该算净收益,而不能因为某一选项是有成本的就排除它,实际上这种时候任何选项都是有成本的。 似乎是为了对此尴尬漏洞贴膏药,罗氏提出了一个奇妙观点(p.255-256): 而且居然赞赏起了主权独立原则(p.257): 可是,你不是说国家都是犯罪集团吗?犯罪集团的主权为何值得尊重?犯罪集团之间擅自划分的分赃边界怎么会获得伦理地位?而且还是“庄严的”?各犯罪集团将其犯罪活动限制在各自边界之内,为何就会让国家对个人的侵犯最小化?一个极权政府,若无入侵和外来颠覆之虞,不是更能安心的压迫国民吗?被严格尊重的主权边界,不是削弱了制度竞争的强度和效果吗?当前的朝鲜和古巴不正是如此? 在上一章里,罗氏刚刚嘲讽了有限政府的说法,认为政府天然的具有扩张权力、加重对个人侵犯的倾向,一旦政府存在,指望其权力受到限制是“虚幻的乌托邦”想法,可现在,罗氏怎么却指望一个政府会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权力限制在国界线之内?难道国界线比宪法更能有效的阻止权力扩张?即便是弱小如芬兰的国界线,也能阻止强大如苏联的权力扩张?若阻止不了呢?原本还算自由的芬兰国民就活该被奴役? 接着,罗氏将其反战原则推到极致,不仅入侵他国是不正当的,遭遇入侵时的防卫战争也是不正当的,因为防卫会拖延战争并提高战争烈度,加重双方国民负担,不如对比一下实力大小,注定要输的那方赶紧认输了事(p.256): 连防御战争都反对,这一点在这段引文里表达的比较暧昧,不过,在罗氏1973年出版的[[For a New Liberty]]一书第14章War and Foreign Policy里,可以看的更清楚,因为那章举了许多实例来说明观点,而本章没有实例;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1939年苏芬战争,罗氏为苏联的入侵做了许多辩护,并认为芬兰不应抵抗。 可是,假如抵抗入侵的战争都是不正当的,那么,一个相对自由的国家,比如香港,若被一个极权主义国家征服,国家对个人的侵犯程度难道不是大幅提高了吗?这又如何与罗氏的侵犯最小化原则相容? 总结起来,罗氏的国际关系理论就是托尔斯泰式的无条件反战主义,反对任何战争,包括防卫战争,也反对任何国防开支,可是,只要现实中存在一个奉行侵略性政策的国家,这套理论就毫无用处,对于如何实现和平毫无提示,对罗氏自己所设定的国际关系目标:国家对个人侵犯最小化,也毫无助益。 从理论上看,罗氏的反战思想只是其无政府主义体系的一个旁支,不过,在他的日常政治活动和言论中,反战其实占了很大的份额,他所创建的组织、办的刊物,把很大一部分资源和注意力用在了这上面,为此不惜与左派反战者结成联盟,假如你只看他的政治活动和政策主张的话,那活脱脱就是另一个乔姆斯基。  
[饭文]叙利亚僵局考验价值观外交

叙利亚僵局考验价值观外交
辉格
2012年6月13日

叙利亚局势日益胶着,而且看起来正在变成一场货真价实的内战,对此,一直试图积极影响事态的西方大国,似乎已束手无策,处境尴尬;假如他们放弃推倒阿萨德的努力,那就奖励了阿拉伯之春中镇压手腕最强硬的政权,这无异于告诉未来面临类似处境的政权:最好死扛到底;假如继续支持反对派,目前的人道灾难又可能长期延续和扩大。

当前的困境不仅表现在西方大国无法说服安理会成员国一致行动,即便他们拥有所需行动能力,恐怕也难有所作为,因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冷战之后始(more...)

标签: | | | |
3535
叙利亚僵局考验价值观外交 辉格 2012年6月13日 叙利亚局势日益胶着,而且看起来正在变成一场货真价实的内战,对此,一直试图积极影响事态的西方大国,似乎已束手无策,处境尴尬;假如他们放弃推倒阿萨德的努力,那就奖励了阿拉伯之春中镇压手腕最强硬的政权,这无异于告诉未来面临类似处境的政权:最好死扛到底;假如继续支持反对派,目前的人道灾难又可能长期延续和扩大。 当前的困境不仅表现在西方大国无法说服安理会成员国一致行动,即便他们拥有所需行动能力,恐怕也难有所作为,因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冷战之后始终未能形成一套清晰而坚定的外交战略。 在整个阿拉伯之春中,西方都奉行了一条支持专制国家内部反对派的外交路线,这是西方在冷战后将外交政策从利益主导向价值观主导转变的一次体现,然而这一转向在实践中却遭遇了矛盾:以人权和人道主义为诉求的价值观外交,一方面要求他们反对那些在这方面表现糟糕的政权,支持它们的反对者,但同时,一旦反对运动在他们鼓励和支持之下掀起来,又需要为由此可能引发的人道灾难承担道德责任,而两者往往难以两全。 一群人民遭遇非人道对待、基本权利被践踏,有效的救助方法是为他们提供法律保护,这也是迄今人类所找出的唯一有效方法;所以,若果真将制止权利践踏和人道灾难作为外交政策的指针,要么开放和鼓励移民,让更多人居住到已建立了良好法治的国家,可实际上,许多西方大国在收紧移民政策。 要么制度输出,努力在将已经成熟的宪政结构和法律体系延伸覆盖到更多的地方,为更多人提供普遍司法保障,但这么做常常需要高强度的外部干预,甚至需要像对付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样发动一场地区性战争并实施长期占领,然而这种具有殖民主义色彩的政策早已为国际关系伦理所不容,阿伊两战只是因为有了反恐这个旗号才得以发动,而且长期占领的代价都已被证明过于高昂,不堪负担。 目前所奉行的外部施压加内部鼓动的政策,其实是一种盲目碰运气策略:向一潭死水中扔进块石头,指望会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变化当然会有,但为何一定是积极的,或有很大几率是积极的,却没人能说明;假如这种变化导致建立更好制度和法律的机会很小,而过程中的动荡和人道灾难代价又非常高昂,那岂非与这一政策的价值导向背道而驰?假如鼓励这一变化的西方大国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在出现此等局面时强化干预、控制灾难,并确保重新建立的制度比之前的更好,他们的道德责任又何从推卸?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宪政和法治在一个社会得以确立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其成功取决于大量条件的机缘巧合,绝非某些历史决定论者认为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起源于英格兰的该制度体系在过去几百年的扩张蔓延看似势不可挡,但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时大国外交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以及殖民主义。 十八十九世纪的后发国家,为了在强权林立的世界立足自保,要么像日本那样主动接受他们的制度,变成他们中的一员,要么投靠其中一个,受其保护,同时也免不了接受其施加的外部制度约束,这一动力在冷战时两大阵营对抗时,同样起了作用;可如今,这一动力看来已不复存在,西方和资本主义已丧失了文化和道德自信,更没有了侵略和扩张冲动,殖民主义已成过街老鼠,制度输出也不再可能作为政策选项而被考虑。
[微言]卢旺达与美国

【2012-02-29】

@whigzhou: 看过《四月的某时》:迄今关于卢旺达的电影都不能令人满意,只有被害者视角,完全缺乏暴民视角,好像他们不是人似的,好像电台一煽动就能掀起屠杀似的,可是不弄清暴民的个体经验和组织机制,又怎么称得上反思? ★★★

@whigzhou: 至于外部潜在干预者的视角,有是有,但完全不靠谱,根本没说明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外部干预。这两点,大概都不是坞左们愿意面对的,前者会让他们发现:当初的反殖民运动是多么罪恶,后者会让他们发现:小布什的勇气是多么珍稀可贵

@whigzhou: 那些指责美国对卢旺达无动于衷的评论家们,你们拍着良心问问自己:你们什么时候“允许”过美国干预他国恶政(more...)

标签: | |
4118
【2012-02-29】 @whigzhou: 看过《四月的某时》:迄今关于卢旺达的电影都不能令人满意,只有被害者视角,完全缺乏暴民视角,好像他们不是人似的,好像电台一煽动就能掀起屠杀似的,可是不弄清暴民的个体经验和组织机制,又怎么称得上反思? ★★★ @whigzhou: 至于外部潜在干预者的视角,有是有,但完全不靠谱,根本没说明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外部干预。这两点,大概都不是坞左们愿意面对的,前者会让他们发现:当初的反殖民运动是多么罪恶,后者会让他们发现:小布什的勇气是多么珍稀可贵 @whigzhou: 那些指责美国对卢旺达无动于衷的评论家们,你们拍着良心问问自己:你们什么时候“允许”过美国干预他国恶政? 【后记】 对此话题的更多评论见饭文《KONY2012暴露了国际政治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