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心理〉标签的文章(74)
【2014-03-26】
@麦克霍法康维图:想到马航,人以对这种跟自己遗传关系很远的人的遭遇反应剧烈,看起来不甚符合内含适应性理论,是因为文化与教育使人有“同情心”,还是人对遇难者的移情心理,还是觉得今天我不为之声讨下一次就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拉一个深山老林的土著来告诉他马航飞机毁了他会不会有反应?
@whigzhou: 参与其中的人五花八门,动机不会一样,你说的两种情况都可能,另一种是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告诉旁人“我是个有同情心的人”,还有一种是出于智力表现的需要,当然也少数是出于真正的好奇心
@w(more...)
5065
【2014-03-26】
@麦克霍法康维图:想到马航,人以对这种跟自己遗传关系很远的人的遭遇反应剧烈,看起来不甚符合内含适应性理论,是因为文化与教育使人有“同情心”,还是人对遇难者的移情心理,还是觉得今天我不为之声讨下一次就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拉一个深山老林的土著来告诉他马航飞机毁了他会不会有反应?
@whigzhou: 参与其中的人五花八门,动机不会一样,你说的两种情况都可能,另一种是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告诉旁人“我是个有同情心的人”,还有一种是出于智力表现的需要,当然也少数是出于真正的好奇心
@whigzhou: 依我看,类似公共事件中简单转发或简单评论的人,多半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
@whigzhou: 关于自我表达,我在旧文 http://t.cn/h5xU2W 中有过分析,摘录两段:人们有许多理由对乞儿现象表达嫌恶和愤怒,而并不代表他们果真愿意付出代价去改变这一状态,他们真正想说的,或许只是:我可不会让孩子去讨饭!我是个好父亲!我对生活的标准可比这高多了!瞧,我是个有强烈正义感和慈悲心的好人!
@whigzhou: 第二段:那些怒斥肯德基麦当劳为垃圾食品的人,其实真正想说的是:我家吃的可比这些好多啦!我的美食品位可比你们这些快餐族高多啦!我的生活方式中可没有快餐的容身之地
@whigzhou: 在旧文《《非诚勿扰》扰了什么?》 http://t.cn/ScrfzA 里,我介绍了一类特殊的社会规范,叫装饰性规范,其中许多就是给人用作自我表达工具的
@whigzhou: 嗯,人对你我之分或敌我之分是很敏感的,现代传播工具扭曲了时空距离感,让这种敏感的对象变得高度可塑,也更容易被操纵
@Vivian_20131994:不知是否内心越空泛或缺乏什么就额外要多表达什么。常有满足感时,真的写不出我的微博。或许我笔头差
@whigzhou: 我觉得不是空虚,而是身份认同的需要和获得认同的程度之间的差距
【2012-11-14】
@布尔费墨 处女情结看上去是最好解释的:男人为了确保女人生的是自己的孩子。但这种说法有明显的问题:首先,不是每个女人都能生育,尤其是在食物匮乏的原始社会,所以生过孩子的女人应该更受男人欢迎。第二是,即使女人有过性行为,在她下一次月经之后就能确认孩子是自己的了。所以只能以审美而不是实用来解释。
@wenkino:@whigzhou 老师怎么看?
@whigzhou: 1)处女情结≠未怀过孕情结,否则的话,失贞的羞辱感和他人对她的负面道德评价,应该在确认其未因此而怀孕之后即可消除,而事实并非如(more...)
4698
【2012-11-14】
@布尔费墨 处女情结看上去是最好解释的:男人为了确保女人生的是自己的孩子。但这种说法有明显的问题:首先,不是每个女人都能生育,尤其是在食物匮乏的原始社会,所以生过孩子的女人应该更受男人欢迎。第二是,即使女人有过性行为,在她下一次月经之后就能确认孩子是自己的了。所以只能以审美而不是实用来解释。
@wenkino:@whigzhou 老师怎么看?
@whigzhou: 1)处女情结≠未怀过孕情结,否则的话,失贞的羞辱感和他人对她的负面道德评价,应该在确认其未因此而怀孕之后即可消除,而事实并非如此,
@whigzhou: 2)有些文化中育龄前青少年的性行为非常开放,这至少提示了处女情结未必是普遍现象,我猜很可能是农业文明的新事物,
@whigzhou: 3)验证生育能力的好处,未必能补偿错误怀孕的高昂代价,特别是当生育死亡率很高,而预期生育次数很少时,在人均寿命不到40岁、高度依赖母乳喂养的年代,有效生育次数只有4-6次
@whigzhou: 4)我相信,处女情结的出现,是因为贞操被男性择偶者用作判断女性婚后守贞倾向的信号
@tertio: 想了一个可能性:有一些偶发的策略会因为军备竞赛搞到最后很夸张的程度,比如裹脚
@whigzhou: 嗯,一项特征一旦成为择偶偏好,就会被过度夸大,无儿女的守寡烈妇就是此类(有儿女的寡妇守寡还算正常)
@陈乃章: 这个很难说,古时多通过面相姿态来判断是否会守贞,是否处女可能只有在新婚夜才清楚。
@whigzhou: 贞操主要是通过社会声誉而不是处女膜来识别的
【2012-10-25】
@-Lucifier- 今天跑去浦东找合租单间,因为不识路,问路线两次。第一次走时感觉挺远、走了许久,走回来时却发现实际上不太远。我即兴做了一个尝试性解释:走陌生路线时,除非我们到达目的地,否则我们对剩余路程的评估总不为0。反复的评估将使我们所认为的路程与时间超过实际上有的。第二次走时,评估频率会降低。
@whigzhou: 同感,但不太同意这个解释,我觉得这跟对时间长度的感知有点类似,在经历突发事件后紧张(more...)
4565
【2012-10-25】
@-Lucifier- 今天跑去浦东找合租单间,因为不识路,问路线两次。第一次走时感觉挺远、走了许久,走回来时却发现实际上不太远。我即兴做了一个尝试性解释:走陌生路线时,除非我们到达目的地,否则我们对剩余路程的评估总不为0。反复的评估将使我们所认为的路程与时间超过实际上有的。第二次走时,评估频率会降低。
@whigzhou: 同感,但不太同意这个解释,我觉得这跟对时间长度的感知有点类似,在经历突发事件后紧张忙碌的两天后,会觉得这两天特别漫长,漫长到恍如隔世,我想这是因为其间发生了太多事件,而且都是新颖事件,当你探索一条新路时,同样经过了很多路标,而且也都是新颖的,这会让此过程显得很漫长
@whigzhou: 另外,追求一个特定而新颖的目标,和从这个目标状态返回到常规状态,这两个过程即便是对称的,长度感知也会不同,比如以我体会,出门办事和办完事回来,同一条熟悉的路,长度感觉也不同,当然这个情况是否受其它因素干扰,还不确定
辉格
@ 2012-08-11 01:03
阅读(2,611)
评论
分类:微言大义
【2012-08-10】
@可小乐溪小北 为什么积极乐观会比悲观主义看起来更愚蠢呢?
@-Lucifier-: 悲观者比较倾向于不作为,因此总体上比乐观者动作少,这是统计实情,它在风险高低不同的情境中都是如此,风险高低改变的是”动作的总数“,而没有改变”乐观者比悲观者更多动态“。然后在某个风险高到一定程度的环境中,乐观者看起来才显得愚蠢,此时每一个动作投资都可能是自杀式的。无为保守可能更佳
@whigzhou: 人们更可能为损失而非收益寻找归责对象,当他们受损时,会钦佩当初的悲观言论,而(more...)
4491
【2012-08-10】
@可小乐溪小北 为什么积极乐观会比悲观主义看起来更愚蠢呢?
@-Lucifier-: 悲观者比较倾向于不作为,因此总体上比乐观者动作少,这是统计实情,它在风险高低不同的情境中都是如此,风险高低改变的是”动作的总数“,而没有改变”乐观者比悲观者更多动态“。然后在某个风险高到一定程度的环境中,乐观者看起来才显得愚蠢,此时每一个动作投资都可能是自杀式的。无为保守可能更佳
@whigzhou: 人们更可能为损失而非收益寻找归责对象,当他们受损时,会钦佩当初的悲观言论,而痛恨乐观起哄者将他们带入了歧途,好像是这样
@whigzhou: 媒体更喜欢报道悲观新闻,可能也是这个缘故
@-Lucifier-: ”看起来更愚蠢“的判断语境应是”结果还没出现“才是,因为恶果一旦出现,保守者一向有免责优势
@whigzhou: 哦,好像我是忽视了这一点,不过重新考虑之后,我发现主帖观点还有待澄清:“积极乐观”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预期不会出现负面意外”?还是“预期会出现正面意外”?
@whigzhou: 如果主帖的“悲观主义”是指“预期会出现负面意外”,那么合理的对比应该是“预期会出现正面意外”,可这好像看上去一样傻,假如是指“预期不会出现负面意外”,那不过是在预言一个大概率事件,当然比不上预言一个小概率事件看起来聪明
@whigzhou: 例:预言丢钱包的合理对比不是预言不会丢钱包,而是预言会捡到钱包
辉格
@ 2012-07-24 01:25
阅读(3,927)
评论
分类:微言大义
【2012-07-23】
@吴虹飞 自古以来,似乎拍领导马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
@-Lucifier-: 拍上级马屁,确实是适应性策略之一;有部分人因个性和经历特别擅长采取拍马屁的生存策略。口才有很多类型,有的是与领导气质相适应的演说口才;有的是与欺骗者相类似的推销型口才;甚至,有的口才在文字中才能展现
@whigzhou: 用Dunbar的话说,高级马屁需要起码5阶以上的认知能力,和莎士比亚一样
@-Lucifier-: 如果人类的心理是“一般目的性”的信息加工机制的话,那么是可以如此分阶;但如果是“模块性”(more...)
4464
【2012-07-23】
@吴虹飞 自古以来,似乎拍领导马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传统。
@-Lucifier-: 拍上级马屁,确实是适应性策略之一;有部分人因个性和经历特别擅长采取拍马屁的生存策略。口才有很多类型,有的是与领导气质相适应的演说口才;有的是与欺骗者相类似的推销型口才;甚至,有的口才在文字中才能展现
@whigzhou: 用Dunbar的话说,高级马屁需要起码5阶以上的认知能力,和莎士比亚一样
@-Lucifier-: 如果人类的心理是“一般目的性”的信息加工机制的话,那么是可以如此分阶;但如果是“模块性”的,拍马屁跟写戏剧动用的心理机制不同。就难以比较了
@whigzhou: 拍马屁和编故事至少部分心理活动是相同的:借助移情能力来揣摩他人想法,并且是多阶揣摩
@whigzhou: 拍马者需要了解:领导怎么想(一阶),领导对这马屁会怎么想(二阶),领导从这马屁中会看出我是怎么想他会怎么想的(三阶),领导会怎么想旁观者会如何看待这马屁(三阶),领导会怎么想旁观者会如何看待领导对待这马屁的态度的(四阶)……
@whigzhou: 要在作品中构造出一群如此互动的人,同样需要高阶认知,至少比故事中人物的认知阶数高出一阶
@小野猪君: 一般设防的对话能瞬间四阶
@whigzhou: 嗯,这里说的多阶能力就是指瞬间(实时)的,即正在处理的各阶都在工作记忆里,要是允许从容考虑的话,物理上只须二阶能力,通过压堆栈和迭代,或者纸上打草稿画圈圈,即可实现任意阶数
@-Lucifier-:以程序设计的角度审视“拍马屁”,确实涉及多个层面的认知,每一层为一阶,即有四阶。但从“试错与强化”的习得角度看,拍马屁的人不过是先模仿他人拍马屁的方式,然后根据成效反馈不断调整表达策略,最终形成其稳固的拍马屁模式;亦即,行为未必出于对事实的清楚认知,也可能是混沌中调适出来的结果。
@whigzhou: 嗯,有可能,但这样习得的马屁功比基于自觉认知的差得多,很容易拍到马脚上,后者才是马屁精,如果有的话
为了不被人看成是一个粗汉,他还得在爱好的培养上下些功夫,因为对消费品哪些是名贵的,哪些是凡陋的,应当能够相当正确地加以鉴别,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他的义务了。对于有闲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他要在多少带些刻苦的情况下进行钻研,学会怎样在适当的方式下过他的表面的有闲生活。
——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
不必假定他们是理性的,他们不必试图最大化报酬,他们的策略可能简单表现了标准操作程序、拇指法则、本能、习惯或模仿……,其采取的行动不必是有意识的选择……完全无须假定它们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more...)
3582
为了不被人看成是一个粗汉,他还得在爱好的培养上下些功夫,因为对消费品哪些是名贵的,哪些是凡陋的,应当能够相当正确地加以鉴别,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他的义务了。对于有闲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他要在多少带些刻苦的情况下进行钻研,学会怎样在适当的方式下过他的表面的有闲生活。
——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
不必假定他们是理性的,他们不必试图最大化报酬,他们的策略可能简单表现了标准操作程序、拇指法则、本能、习惯或模仿……,其采取的行动不必是有意识的选择……完全无须假定它们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1984
尽管经济学将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其实经济学关于行为说的却很少,它的核心假定只有一句话:个人总是用他所能获得的有限资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在这么做时总是理性的;人们早已发现,当你真正走进生活,试图理解人类复杂、微妙而多变的行为生时,它所能提供的启示实在有限。
这是因为,首先,经济学并不关心什么才是个人的利益所在,是衣食?金钱?快乐?亲情?健康?生命?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暗示了这些,其实没有,它只假定人总是有所追求,而追求的目标会从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些目标是稳定的,而可用的资源永远无法满足它们,仅此而已。
其次,理性假定看来也过于简单武断了,它与我们的直觉经验格格不入,近年来行为经济学派的大量实证研究也揭示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1],对于管理、营销和组织学等应用学科,这些其实早已不是秘密。[2]
由于这些局限,假如我们仅从经济学视角观察行为,感觉会像观察一个被麻袋从头到脚蒙住的人,他在各种物品间走动,我们可以测量他的路线、速度、停顿时间等等,经由数量分析描绘他的偏好,猜测他的动向,但我们看不到他的举止、姿态和喜怒,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在何种文化中长大、拥有哪些信念,那会是多么抓瞎啊。
理论麻袋是用来分割学科的,不应让它遮蔽我们的好奇心,然而,要揭开麻袋而又不至退回到朴素的闲谈,我们就需要接受来自心理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智慧和启示;在本部分中,我将尝试稍稍脱离经济学的范式规限,看看从另一些视角能否获得对人类行为的更好理解;另外,本部分选录的文章有些并非为纸媒所写,文字风格会有所不同,篇幅也将参差不一。
----------------------
[1]比如Dan Ariely在《可预见的非理性》(2008年)一书里提供的许多案例。
[2]一种较易接受的修正(比如阿尔奇安(A.A.Alchian)在“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1950年)一文中),是把理性假定界定为“进化理性”:由于市场机制会惩罚非理性行为,使得理性行为策略更容易延续和传播开来,因而从长期看,人们的行为总是趋于理性,至少总体上是,而对于受严格财务约束的企业,更是如此。
【2012-07-22】
@茶博未 晚饭后下到商场的底楼,离开滚梯的一瞬间,我觉察到心情的一个快速跌落,幅度不大但很显著。是头一次有这经历。当时我没在想任何具体的事或人,思绪处于开小差状态。心头一凛,赶紧应对,一两分钟后即知没有大碍了。往常当觉察到low的时候,都已low了一阵,想要出来,就得花费多一点时间和心力了。
@whigzhou: 类似体验我有过几次,不过很少,隔几年才会出现一次,其中一次是和一位很要好的同学从街上看完电影骑车回学校,路上突然情绪低落,不说话了,他说我也不理他,然后整个下午都没说话,这期间什么事也没发生
@D-E-R-(more...)
4458
【2012-07-22】
@茶博未 晚饭后下到商场的底楼,离开滚梯的一瞬间,我觉察到心情的一个快速跌落,幅度不大但很显著。是头一次有这经历。当时我没在想任何具体的事或人,思绪处于开小差状态。心头一凛,赶紧应对,一两分钟后即知没有大碍了。往常当觉察到low的时候,都已low了一阵,想要出来,就得花费多一点时间和心力了。
@whigzhou: 类似体验我有过几次,不过很少,隔几年才会出现一次,其中一次是和一位很要好的同学从街上看完电影骑车回学校,路上突然情绪低落,不说话了,他说我也不理他,然后整个下午都没说话,这期间什么事也没发生
@D-E-R-: 同右、同博主。好奇怪的心理感觉
@whigzhou: 我怀疑是不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某种激素水平突然升/降了一下?
@IvanZhai: 某种内分泌物顺间缺乏?
@whigzhou: 嗯,我猜也是这么回事
@柳籍风: 普通食物怎么会对人体激素水平有这么大影响,又不是药物
@whigzhou: 我瞎猜呢,食物成分本身不构成激素,但某些成分或特定组合或许可以激发内分泌系统作出某种反应?中医所谓“发物”什么的,大概也是这个原理?
@柳籍风: ……再说了,普通食物再组合也是普通食物的成分,哪来激素……
@whigzhou: 一张裸女画不是激素,从它反射进我眼睛的光线也不是激素,但它让我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了,不是吗?
@居貲: 老从神经递质方面解释,是不是有点生物决定论啊?
@whigzhou: 二战期间所有高层指令都是由电报发出的,这是电磁历史决定论还是电磁学帝国主义?
极端非理性的核电恐慌
辉格
2012年6月28日
近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宣布其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将于7月1日重启,这是去年3月福岛核电事故导致日本核电站陆续停运,并于今年5月全部停运以来,首座被重启的核电站;日本核电业面临国内强大反核势力的阻挠所跨出的这小小一步,或许会为其它五十多座反应堆在检修整顿后重启开辟道路,走出目前的电力紧缺困境,也避免重回化石燃料老路。
不过从全球范围看,福岛事故对核电业的打击仍是巨大的,其影响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存在,很可能扼杀近几年刚刚崭露苗头的核电复兴势头;(more...)
3549
极端非理性的核电恐慌
辉格
2012年6月28日
近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宣布其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将于7月1日重启,这是去年3月福岛核电事故导致日本核电站陆续停运,并于今年5月全部停运以来,首座被重启的核电站;日本核电业面临国内强大反核势力的阻挠所跨出的这小小一步,或许会为其它五十多座反应堆在检修整顿后重启开辟道路,走出目前的电力紧缺困境,也避免重回化石燃料老路。
不过从全球范围看,福岛事故对核电业的打击仍是巨大的,其影响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存在,很可能扼杀近几年刚刚崭露苗头的核电复兴势头;在欧洲,反核派显然已加强了其统治地位,德国人对福岛事故的恐慌似乎比日本人更强烈,原本已经推迟并有望逆转的无核化政策,在事故后被迅速提前实施,确立了2022年实现无核化的方案。
对核电的恐惧是极度非理性的,在人类对陌生事物的种种非理性恐惧中,这或许是最极端也最荒唐的一种;从总体历史表现看,核电是非常安全的能源生产方式,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唯一造成了人员死亡的只有切尔诺贝利,直接死亡人数相当于一次中等煤矿事故,因增加甲状腺癌而导致的间接死亡人数相当于一个中型煤矿的同期死亡数,排名前几位的其他核电事故,如福岛和三哩岛,不仅无人死亡,甚至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健康伤害。
相比之下,煤矿、油田、火力发电厂、水坝的死亡率比核电站高得多,给周围环境和居民带来的污染也大得多;然而,一座核电站给周边居民和所在国民带来的恐慌,却远远高于其他能源电力设施,比如水坝,常被渲染的既安全而清洁,其实相当危险,导致数十上百人死亡的垮坝事故时有发生,但居住在水坝下游的居民却远比距离核电站上千公里的反核分子更坦然。
从个体反应看,核电恐慌很好的印证了行为经济学家的损失厌恶(lost aversion)理论,由于核电是新事物,未被人们视为生活的当然组成部分,因而放弃核电虽然代价高昂,却不被计入损失,而它带来的风险即便再小,也被计入了损失;与之对照的是触电风险,美国每年有1200多人触电身亡,许多事故原本可以很低的代价加以防范和避免,但因为人们已将供电系统视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触电风险远远高于核电,却并未引起多少关注。
然而,仅从个体反应很难理解核电所面临的狂热阻挠,因为煤炭、石油、水电站、火电厂、电网,还有电力本身,曾经也都是新事物,为何都能克服障碍发展起来,并为人们所习惯和接受?假如世人曾以对待核电的态度对待工业革命以来的种种新能源技术,用同样的安全标准苛求它们,那我们今天大概仍在烧木柴;正是这种异乎寻常的苛求耗尽了核电原本巨大的成本优势,否则,高成本的火电水电几十年前就已被完全取代了。
或许正是因为核电太神奇太高效了,以至被视为怪物,加上绿色和平之类的环境破坏组织多年来坚持不懈、不遗余力的渲染摸黑,世人对核电的抵触才远强于其他新技术;核电站的规模和集中性也为个人抵触汇集为社会集体抵制提供了便利,假如幻想中的核电风险像小型柴油发电机、家用燃气灶、插座那样高度分散,同样的风险就不会成为社会焦点了。
另一个更隐秘但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核电工业的产业链太短,劳动密集度也太低,分布又太集中,这样,该产业所卷入的人数、涉及的利益团体数量和规模、在政治利益格局中的渗透度,都远远不及传统能源工业,投资一个核电站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下游商机都很有限,因而关闭一个核电站所遭遇的政治阻力,也远小于关闭一个拥有上万工人和强大工会的煤矿,这样,它们就很容易在面临舆论压力是被政客抛出了成为牺牲品。
高考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辉格
2012年6月12日
每年高考,家长好像都比孩子更紧张,而且表现的一年比一年夸张,拥挤在大门口守候已是稀松平常,为调整状态提前一两个月到宾馆开“备考房”,全家出动当保镖护卫孩子赴考场,迟到了跪求门卫,甚至对附近马路实施“交通管制”,“我们家孩子今天高考”俨然已成为要求邻居和市民给予特权待遇的响亮理由。
有人说,家长对高考如此紧张,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上升通道狭窄,且多半已被特权阶层垄断,留给普通大众的进身之阶只有高考这座独木桥了,而且,诸多个人发展机会中,唯有高考算是机会较均等(more...)
标签:心理 | 社会 | 社会流动性 | 科举 | 身份
3532
高考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辉格
2012年6月12日
每年高考,家长好像都比孩子更紧张,而且表现的一年比一年夸张,拥挤在大门口守候已是稀松平常,为调整状态提前一两个月到宾馆开“备考房”,全家出动当保镖护卫孩子赴考场,迟到了跪求门卫,甚至对附近马路实施“交通管制”,“我们家孩子今天高考”俨然已成为要求邻居和市民给予特权待遇的响亮理由。
有人说,家长对高考如此紧张,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上升通道狭窄,且多半已被特权阶层垄断,留给普通大众的进身之阶只有高考这座独木桥了,而且,诸多个人发展机会中,唯有高考算是机会较均等、程序较公平的;这一看法抓住了高考的社会功能,和古代科举制一样,高考确实是保持社会流动性的一条相对公平的上升通道。
但这并未解释为何人们会如此紧张,通道的狭窄、机会的渺茫,未必是紧张和焦虑的理由;80年代的社会流动性更差,当时所有人都被牢牢束缚在计划体制和户籍制度中,改变职业、经商创业、从农村迁居城市、移民出国,几乎没有可能,高考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况且,当时的高考录取率比现在低得多,这座独木桥远比现在拥挤,但那时考生的父母却没现在这么紧张。
其实,假如改变命运的机会过于渺茫,考中进士就像彩票中头奖,人们反倒会将之视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不会太为它而操心和焦虑;假如你所在社区中隔好几年才有一个幸运儿出人头地,你多半不会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相反,假如从小与你玩泥巴的孩子现在一个个都出息了,发达了,有头有脸了,宝马别墅了,你才会觉得很紧张。
所以,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紧张和焦虑,恰恰是过去二三十年社会流动性剧增的结果,原本僵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瓦解了,动荡之中,人们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此时机会之门似乎都开放着,全看谁更眼明手快、身手敏捷、拼抢积极了。
这情形让人想起维多利亚时代,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下,等级森严,社会流动性很低,平民们反倒安于自己的地位和命运,工业革命后,各种新职业新阶层迅猛崛起,新贵大量涌现,原有等级结构再难维系,此时人人都在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焦虑。
旧贵族要标榜他们的古老荣耀,新贵要证明自己配得上刚刚挤进去的那个上流社会,中产阶级也努力成为合格的绅士淑女,这一集体焦虑最终推动形成了严谨、刻板、还时常有些虚荣和伪善的“维多利亚道德”的社会规范,这在当时的文学特别是狄更斯的作品中,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无论你喜不喜欢,身份焦虑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它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偏好,并重新确立社会关系和交往规范;为了在一个更高的地位上立足,证明自己配得上新的身份,人们努力工作挣钱,拼命储蓄,使劲消费,正因为人们对子女未来身份要求更高,也因为他们觉得必须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才对得起自己的新身份,他们才大喊养不起孩子了,尽管收入已比老一辈增加了好多倍,而且越是高收入者喊的越响。
理解这种身份焦虑,进而观察它如何驱动人们作出反应,有助于我们看清他们的经济行为,为何一方面拼命储蓄,而在某些消费项目上却毫不迟疑的一掷千金?为何拥有一套房产如此重要?为何女性择偶如此看重物质?为何供养能力显著提高却不肯生孩子了?简单一句“虚荣心”会让你错过重要的东西,任何虚荣,仅当有关文化价值尚未确立时才是虚荣的,价值一旦确立,它就是风格、品位和传统了。
【2012-06-09】
@当时我就震惊了: 这是天涯上一个网友发的帖子,看了之后觉得真的无语!!(转)
@章立凡:[高考已成拜物教]试问还有哪个国家
@简直: 云世袭把船票瓜分尽净,底层为最后一根稻草大打出手。问题不在高考,高考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中,惟一一个还在为这社会努力减压的。
@黄章晋ster: 云世袭——年度闪光。
@whigzhou: 把高考换成其他某些事也差不多,我看主要还是不把孩子当人
@whigzhou: 船票说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那时候高考(more...)
标签:心理 | 文化 | 焦虑 | 社会流动性 | 高考
4348
【2012-06-09】
@当时我就震惊了: 这是
天涯上一个网友发的帖子,看了之后觉得真的无语!!(转)
@章立凡:[高考已成拜物教]试问还有哪个国家
@简直: 云世袭把船票瓜分尽净,底层为最后一根稻草大打出手。问题不在高考,高考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中,惟一一个还在为这社会努力减压的。
@黄章晋ster: 云世袭——年度闪光。
@whigzhou: 把高考换成其他某些事也差不多,我看主要还是不把孩子当人
@whigzhou: 船票说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那时候高考独木桥远比现在更狭窄且值钱,也没见过这么紧张的,同学中有父母来给孩子送水的都会被耻笑
@whigzhou: 高考焦虑是子女培养焦虑的一部分,而它们和全家三代凑钱给儿子买房一样,是这个时代身份焦虑的一部分,是社会流动性剧增的后果;假如地位上升的只是极少数幸运儿,就像中头彩的,大家不会有什么焦虑,可要是发现身边原本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一个个都发了,那就紧张了,沉不住气了,要拼命了……
@whigzhou: 这一点上其实和维多利亚时代有点像,当时的人身份焦虑都很严重,在狄更斯作品里表现的很清楚,社会阶层结构动荡期大概都是如此。
@whigzhou: 高焦虑期,也正是各种奢侈品、格调、主义、宗教、偶像的畅销期,各位想兜售点什么的别错过了
【2012-05-17】
@北望经济学园 @何钢HG: 1974年,Easterlin发表了关于#幸福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提出知名的Eaterlin悖论:在任意国家的某个时刻,富人比穷人要幸福;但在许多国家和社会,人们的平均幸福并未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多。后来他引用美国作为案例,1960-2010美国人均GNP增长了三倍,但幸福感却基本未变
@whigzhou: 若不是这样才怪了,说明人类神经机制出毛病了。每代新人成长起来时,其幸福感基准线当然要按当时的条件重新设定。
@tertio: 粗略地说,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时候幸福感才应该会增加
@whigzhou: 最奇怪的是作者怎么不想想1960年和2010年报告幸福感的是两批人?若考虑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悖论了
@自由_星空: 幸福感是主观、相对的吧。
(more...)
4283
【2012-05-17】
@北望经济学园 @何钢HG: 1974年,Easterlin发表了关于#幸福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提出知名的Eaterlin悖论:在任意国家的某个时刻,富人比穷人要幸福;但在许多国家和社会,人们的平均幸福并未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多。后来他引用美国作为案例,1960-2010美国人均GNP增长了三倍,但幸福感却基本未变
@whigzhou: 若不是这样才怪了,说明人类神经机制出毛病了。每代新人成长起来时,其幸福感基准线当然要按当时的条件重新设定。
@tertio: 粗略地说,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时候幸福感才应该会增加
@whigzhou: 最奇怪的是作者怎么不想想1960年和2010年报告幸福感的是两批人?若考虑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悖论了
@自由_星空: 幸福感是主观、相对的吧。
@whigzhou: 任何概念,一旦有了一个度量方法,对于接受该度量方法的人,它就是客观的了,至于是绝对还是相对,要看该度量方法的类型,序数度量就是相对的,基数度量就绝对了
@whigzhou: “什么幸福解释模型更好”这个问题先搁置,仅用“免遭已知典型困苦和享受已知典型便利的能力”(这是“变得富裕”的结果)这一条,足以解释下列三种情况,毫无悖论:1)同一社会中富人幸福感高于穷人;2)贫穷社会幸福指数低于富裕社会;3)经济匀速同构增长不影响幸福指数。 @赵昱鲲 @猪头非
@whigzhou: 解释:1)同一社会富人穷人所参照的已知典型困苦集(P)与已知典型便利集(C)相同,而能力不同,故幸福感不同;2)贫穷社会人民了解一些富裕社会的典型便利,却不能享有,富裕社会人民了解一些贫穷社会的典型困苦,能轻易避免,故前者幸福指数低于后者;
@whigzhou: 3)经济匀速同构增长时,P与C和避免/获取它们的能力同步变化,因而幸福指数不变
@猪头非: 这样的话,P与C中所累积的久远以前的困苦和便利在不断进步的能力的作用下,会变得更加容易避免和更加容易实现.但为何这个部分没有在时间维度的幸福指数上反映出来?
@whigzhou: 因为人是朝前看的,不惯于忆苦思甜嘛,只会以当代状况为参照和基准,这是好事啊,否则人类的适应性就完蛋了
@猪头非: 第(2)点需假设穷国获取外部信息的渠道足够通畅.对于穷国的上层人很合理,对于穷国下层人则值得商榷:穷国的下层人在和本国上层人比完之后,其他富国的情形到底知道多少;即使知道,又能追加多大
@whigzhou: 这种当代资讯条件下应该没问题,电视电影里能看到,而上层对发达社会的模仿证实了他们看到的是真的
@赵昱鲲: 对,关键是经济匀速同构增长中的“同构”。所以欧美国家经济匀速增长时,幸福感没有太大变化,但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率虽然一直是高速,但伴随着结构变化,于是幸福感也有变化。
@whigzhou: 还有个文化/价值变迁的因素,自我要求不同了,生活方式变了,收入翻几倍却大喊结不起婚养不起娃了
(续)
@whigzhou: 关于增长与幸福感的关系,想到一点:父母对子女所负责任多的话,会提前感知到新生活方式的负担、焦虑和压力
@whigzhou: 许多新型享受,原本老一代人负担不起也不觉得很痛苦,因为他们需求偏好已被之前的条件塑造成型了,但为儿子考虑就不同了,更具前瞻性,也就更焦虑,这个我在讨论中美储蓄率差异时提到过 http://t.cn/zOmRwX5
@丫力山大的献头君 辉总认为通过改变文化(比如增强幸福的感受能力)是否比经济增长更有助于社会幸福群体比例的增加,学生在西藏农村时看到村民的幸福感并不比城市中汲汲于生的人差
@whigzhou: 说实话,我认为把幸福感作为宏观指标来观察和研究,实在没什么意思,将它与任何政策或制度联系起来更是不可接受
@whigzhou: 我参与幸福经济学讨论的唯一旨趣,就是想说明这一点,即:将总体幸福感水平视为值得追求的宏观指标,是荒谬的,也是不可容忍的(至少按个人主义价值观)。
@whigzhou: 比如,若研究证明:其它不变,用药物降低所有男性睾酮水平,或提高唐氏综合征患者比例,即可提高幸福感水平,然后呢?
@Azzssss: 所有的宏观指标都有这一问题
@whigzhou: 但程度很不一样,比如1000%或-20%的通胀率,失业率在两年内上升一倍,贸易量一年萎缩20%,这些肯定是值得避免的,可幸福感……就不好说了,比如焦虑感集体加强,可能只是出现了某种值得追求的新事物,有啥不好?
@慕容飞宇gg 到现在科学界还有不少人支持优生学吧,只不过不敢公开出来说罢了
@whigzhou: 优生学没什么不对,优生政策和优生法才是罪恶
【2012-05-09】
@傅蔚冈: 一个国家是由领土和人民构成,为何领土纠纷远比人权问题更能牵动公众神经?@高利明
@高利明:1、从“自然可评估性”的角度看,与“人权”相比,“领土”的自然可评估性高,也就是说,领土的数量质量变化比人权的数量质量变化更容易被人们感知和评估,或者说感知和评估领土数量变化的成本,比感知和评估人权质量变化的成本要低、低的多。“牵动公众神经”是“感知成本低”的等价表述。
@高利明:2、从博弈角度看,牵动公众神经的事物,通常都是所谓的“博弈聚点”。“聚点”,有放大器的效用。两个(more...)
4256
【2012-05-09】
@傅蔚冈: 一个国家是由领土和人民构成,为何领土纠纷远比人权问题更能牵动公众神经?@高利明
@高利明:1、从“自然可评估性”的角度看,与“人权”相比,“领土”的自然可评估性高,也就是说,领土的数量质量变化比人权的数量质量变化更容易被人们感知和评估,或者说感知和评估领土数量变化的成本,比感知和评估人权质量变化的成本要低、低的多。“牵动公众神经”是“感知成本低”的等价表述。
@高利明:2、从博弈角度看,牵动公众神经的事物,通常都是所谓的“博弈聚点”。“聚点”,有放大器的效用。两个逻辑上同等地位的抽象概念,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公众感知度和行为影响力,有些概念的影响力能够强大到成为“聚点”的程度,从而高度影响公众的行为--“聚点”的别名有时就叫“民心”
@whigzhou: 我看区别还是在于一个信号构造敌我关系的能力,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有些同样具有这种构造能力,比如老板打员工,上海人骂河南人
@游侠若兰: 念由心生
@whigzhou: 未必,更多时候念由记者笔头生,记者善于挖掘此类具有动员力的符号,来煽动敌我对立
@whigzhou: 所以,识别粪青的简单办法就是统计他们嘴里“我们”的出现频率,更精确的方法是测量一下“我们”“他们”交替出现时的血压高低
@狼-勿开心 辉先生,上海人对河南人可没什么歧视啊,这么比喻打错了
@whigzhou: 我说的是这种词汇具有唤起集体感和“共同体想象”的效果,与实际上是否存在歧视没关系,比如在我说了这两个词之后,你也忍不住代表全体“上海人”说话了,不是吗?
【2012-03-07】
@莫争论cog:刚才回复 @天津王姐,我说了这么一句: “很多人,一辈子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还挺得意。嗯……我为基因奋斗了一生”, 这话说得不严谨。我把之前在一个朋友博客的回复贴过来,作为一点补充。她博客谈到自己目前的生活虽然简单,但还是感觉很幸福,这是她之前大概没想到的。以下是我的几个回复。
@picniclin:贴下原文,有意思。@莫争论cog: 有种人,我总想啊:学、学、学,有一天他终于发现自己看了最多的书,结果一看日历,靠,怎么都60岁了?改写下某名诗:少年不知闲滋味,老来望己空流泪。很多人,一辈子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还挺得意。嗯,老的时候可以说一声: 我为基因奋斗了一生,这辈子值了。
@赵昱鲲:莫总此推甚好(同意一下@天津王姐,你的干货推比骂人推好多了)。大部分赞同,不赘。疑问:对3(1),感觉基因的作用恐怕还是盖过meme。不能因为其他灵长类没有这种追求,就认为是meme,因为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在基因上的区别很多。在hunters-gatherers社会,很可能进化出对物质积累的强烈兴趣。
@赵昱鲲:其次,女性的择偶策略更看重男方的资源(财富、地位),这似乎是进化心理学的定论吧。当然她们也本能地被高、帅吸引,但富的吸引力应该也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reflective思考吧。不过现代社会的奢侈品肯定involve meme。但meme,如你所说,是长在大脑的环境里,而大脑是有基因所规定的很多先天偏好
@赵昱鲲:我感觉奢侈品应该是个基因加meme共同作用出来的产物,就象宗教或者cheesecake一样,有人类(可能尤其是女性)先天的偏好为基础,然后是有意无意的meme竞争进化的结果。
@莫争论cog:对,这个肯定是定论,但我的意思是:男性财富对女性的吸引,似乎不及高大、强壮、charisma等暗示男性武力的因素更“本能”(至少对西方女性如此)。而富人的trophy wife跟帅哥猛男出轨的事,也很多见,而女人在这事上甚至会倒贴财物;而女性被有钱人吸引,更类似一种卖淫行为,而非难以自控的本能吸引
@whigzhou: 这里有两个问题:1)女性向(more...)
4133
【2012-03-07】
@莫争论cog:刚才回复 @天津王姐,我说了这么一句: “很多人,一辈子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还挺得意。嗯……我为基因奋斗了一生”, 这话说得不严谨。我把之前
在一个朋友博客的回复贴过来,作为一点补充。她博客谈到自己目前的生活虽然简单,但还是感觉很幸福,这是她之前大概没想到的。以下是我的几个回复。
@picniclin:贴下原文,有意思。@莫争论cog: 有种人,我总想啊:学、学、学,有一天他终于发现自己看了最多的书,结果一看日历,靠,怎么都60岁了?改写下某名诗:少年不知闲滋味,老来望己空流泪。很多人,一辈子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还挺得意。嗯,老的时候可以说一声: 我为基因奋斗了一生,这辈子值了。
@赵昱鲲:莫总此推甚好(同意一下@天津王姐,你的干货推比骂人推好多了)。大部分赞同,不赘。疑问:对3(1),感觉基因的作用恐怕还是盖过meme。不能因为其他灵长类没有这种追求,就认为是meme,因为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在基因上的区别很多。在hunters-gatherers社会,很可能进化出对物质积累的强烈兴趣。
@赵昱鲲:其次,女性的择偶策略更看重男方的资源(财富、地位),这似乎是进化心理学的定论吧。当然她们也本能地被高、帅吸引,但富的吸引力应该也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reflective思考吧。不过现代社会的奢侈品肯定involve meme。但meme,如你所说,是长在大脑的环境里,而大脑是有基因所规定的很多先天偏好
@赵昱鲲:我感觉奢侈品应该是个基因加meme共同作用出来的产物,就象宗教或者cheesecake一样,有人类(可能尤其是女性)先天的偏好为基础,然后是有意无意的meme竞争进化的结果。
@莫争论cog:对,这个肯定是定论,但我的意思是:男性财富对女性的吸引,似乎不及高大、强壮、charisma等暗示男性武力的因素更“本能”(至少对西方女性如此)。而富人的trophy wife跟帅哥猛男出轨的事,也很多见,而女人在这事上甚至会倒贴财物;而女性被有钱人吸引,更类似一种卖淫行为,而非难以自控的本能吸引
@whigzhou: 这里有两个问题:1)女性向来有采用傍富偷帅的双重策略倾向,2)富和帅在不同社会的遗传价值不一样,农业帝国权力与个人武力的相关度很弱,这可能改变了对帅富的偏好比重
@莫争论cog:当然,后者在黑猩猩、甚至更低等的动物上也可见。这些动物的雄性,也可能收集物品来吸引雌性。但人类这种无休无止、过于热情的不断追求物质的现象,乃独此一家;也似乎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里有程度、比例上的显著差异。所以我才认为有meme的影响。
@whigzhou: 这一点我在解释乳房时已提出过一种解释:财富权力等第三性征的获得性可继承特征是个高倍放大器,极度放大了男性的遗传价值差异
@莫争论cog:嗯,是这样。那么回到我的主题,你认为现代人类对更多更好物质的无限追求,是已写进基因的本能还是一种meme的“洗脑”,或者说你认为哪个因素的影响更大?
@whigzhou: 虽然没看到证据,但我认为有基因基础,尽管理论上仅靠meme也能达到类似效果,因为在如此高强度选择下,硬件上的变化完全来得及
@莫争论cog:类似逆向性选择造成的不同种族第二性征差异?
@whigzhou:是的
@莫争论cog:回复@whigzhou: 另外,我那个主题,是在谈原始人的心智状况,并不和"农业帝国"这种历史时期的人类心智相关哈。
@whigzhou: 哦,第二点是针对你提到的中外差异
@whigzhou: 记得你提到过中东的帅哥比例,看看几个贝都因显赫家族(比如沙特王室)的家谱,便可体会到那里的性选择强度有多高,而且不久之前,这种选择还高度相关于个人武力
@whigzhou: 类似的,欧洲贵族在几百年前还严重依赖个人武力来捍卫其财产和地位,而在东方帝国,早已不是如此
@whigzhou: 中西方另一大差异是僧侣/文官系统,社会越复杂,组织能力对个人武力的优势越大,文官对武人的优势也越大,但在基督教世界,很长时间中,占据文官地位的都是不能结婚的僧侣,其地位不能转变为遗传收益,东方则相反,这一性选择标的上的差异或许能解释些东西
@whigzhou: 有意思的是,如我早先在对宗教的分析中所指出,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为其传播提供了便利,因为他在提供组织能力的同时不与旧权贵争夺遗传收益
@莫争论cog:嗯,有道理。转
@赵昱鲲:这个很有启发。但东方帝国包括中东、波斯、印度吗?按你引的阿拉伯王室的例子,应该不包括?
@whigzhou:我这里的帝国专指天朝,波斯和印度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吻合,但没仔细考察过,视其文官系统的控制能力、层级扁平度和平民财产可靠性而定,但肯定不包括狭义的阿拉伯,那些是半游牧社会
@赵昱鲲:但蒙古和中亚的游牧社会,高帅程度也和汉人类似,而非西人。感觉黄、白人种在身体build上的差异,应该出现在帝国时代之前。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难道东亚这一枝智人率先进入了“文明”社会,因此对身体的选择压力减小?
@莫争论cog:回复@赵昱鲲: 【但蒙古和中亚的游牧社会,高帅程度也和汉人类似…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同疑惑。另外,进化心理学也最多能解释身材(高矮、腰臀比等)方面的差异;对于面部,也最多提到面部对称是美的,平均化的脸是美的。但东亚人异于其他多数民族的“大饼脸”、眼睛不凹陷等面部特征,似乎未见解释
@莫争论cog:虽然你这个写的有点过于文青,但大意我是理解的。我微博也说过:“很多保守主义者或极右热爱进化心理学,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其能为status quo、人类本能的“毛病”、比较原始的特征提供一种辩护。”http://t.cn/zOVoR99 http://t.cn/zOVoR9C
@tertio: 还是老话,对权力的追求。那权力是什么?
@whigzhou: 直接的就是可继承的资源支配能力
@whigzhou: 这里的“可继承”包括制度性的和非制度性的(即凭借实力的)
@tertio:我觉得还是基因的本能在私有财产制下的自然反应,对控制外界的渴望,也就是权力欲望。追求适度,专注于自己的需要,才是一种meme,更多地带有理性思考的成分。---说得很烂,还得再想想。
@赵昱鲲:对,女性当然也被高帅吸引。不过她们被富吸引时,不一定是类似于卖淫。有人做过实验,让男人看《花花公子》,女人看《花花女郎》,结果男人对老婆的评价下降,但女人没有变化。实验者改为让他们看学生领导的材料,结果女人对老公评价降低,男人没有变化。可见女人爱资源的本能还是很强大的。
@莫争论cog:理查德波斯纳总对此表示异议:“追求自身真实快感rather than可量化的物质,这种行为算什么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这不就是原始本能么?苦逼的追求成功才应该是一种浪漫、理想主义嘛。”(我转述的大意,出处忘了,哈哈)
@莫争论cog:回复@赵昱鲲: 嗯,有道理。虽然这个实验里的“领导”更代表着地位、权势,而非有钱吧?:)Anyway, 常见嫁有钱人的女人和帅哥、猛男出轨,但极少见嫁帅哥的女人仅仅因为某人有钱(且为避免“卖淫”的解释,假设女人不能从此人那里获得任何物质收益)而和他出轨吧?
@赵昱鲲:回复@莫争论cog: 出轨和婚姻是两码事啊。出轨是为了得到好基因(但在这点上进化心理学的解释我不太满意,因为有钱人的赚钱基因也是好基因啊),结婚主要是为了得到资源。所以帅哥老婆、女朋友不会跟有钱人出轨,但却会扔下帅哥和有钱人结婚。
@莫争论cog:回复@赵昱鲲: 这个我肯定是知道的。但我一直的意思是:有钱人是否能仅仅因为有钱这个事实就能对女人有来自本能的吸引力?你提到的实验,我也说了:领导代表的是地位、权势而不是金钱吧。我并未否定这个因素对女性的本能吸引。我的原文意思就是:在原始人部落,男人似乎不能通过收集物质来获得领袖地位
@莫争论cog:回复@赵昱鲲: 如果不能的话,那么纯粹无休无止的追求物质不太可能来自基因的直接作用?当然,我又想了想,既然收集物质也可“引诱”雌性进行类似卖淫型交配,那么可以猜想:男性,特别是个人武力或外表上无优势的男性,可能确实会有不断收集物质的本能冲动。
@-Atmosphere-:【男性,特别是个人武力或外表上无优势的男性,可能确实会有不断收集物质的本能冲动。】不由得想到某一区域的人了,呵呵~
@莫争论cog:回复@-Atmosphere-: 我这个长微博,关键的观点是:【单纯】不断拥有财富,无法凭此获得权势地位,特别是在原始人部落。因为财富并不等于地位。而不是否定权势地位对女性的本能吸引。
@tertio:回复@莫争论cog: 财富和权势通常可以表现为近乎强壮和勇猛的感觉,比如一个老板在办公室挥斥方遒,训斥下属的时候,女秘书一般会有点本能上的心动吧。
@莫争论cog:回复@-Atmosphere-: 当然,也可能权势地位和拥有的财富高度相关,特别是古代社会。所以女性有意无意可能通过财富来鉴定一个人的权势地位。因而本无地位的男性有通过炫富来”诱骗“女性的动机,和女性通过化妆、打扮来”欺骗“男性一回事。如此可作为男性不断单纯追求物质累积的动机的一个解释。
@程乐华_中大心理系:现在已演变为学识、权力、金钱三者,得其一则可吸引女性,兼具者乃钻石级也
@赵昱鲲: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我觉得可能财富还是可以促进权势的,而不仅仅是权势的体现,比如能工巧匠可以在部落里获得更高地位。
@赵昱鲲:回复@-Atmosphere-:对,“女爱财男”更多表现在长期择偶策略上,而“男爱美女”长短期都适用。这时就很难区分女性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到底有多少出于本能,多少出于理智的计算,不像短期mating策略,一般都是本能直接发挥作用。
@莫争论cog:不是鼓励不思进取,而是说:一天到晚战战兢兢、苦逼、苦大仇深的追求出人投地、或单纯追求可量化的物质、成就,而不在意这是否给自己带来快乐、自己是否在做自己真正喜欢、在意的事,这似乎并非那么聪明?
【2012-03-08】
@赵昱鲲: 但蒙古和中亚的游牧社会,高帅程度也和汉人类似,而非西人。感觉黄、白人种在身体build上的差异,应该出现在帝国时代之前。这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难道东亚这一枝智人率先进入了“文明”社会,因此对身体的选择压力减小?
@whigzhou: 准确的说,不能以帅为标准,而应以第二性征是否显著为标准
@whigzhou: 因为美貌虽与性选择关系密切,但其标准会受文化潮流影响而波动,当前,西方文化优势主导了该标准,因而非西方种族在此标准下会被低估;走出非洲之后,人类在体质上已发生了很多分化,其中许多与第二性征有关,比如因肤色变浅而嘴唇变薄,为适应寒冷而加长鼻子,为适应风雪而改造眼睑,等等。
@whigzhou: 所以,与西方标准差异很大的蒙古人种,在当前流行标准下,会被认为不美,即便其第二性征仍很发达,蒙古游牧民的情况是否确实如此,有待证据
@-Atmosphere-: 我觉得美似乎是有跨文化的标准的。有个心理学实验,让几个月大的婴儿看人脸照片,那些成年人普遍认为较美的人的照片,婴儿看得时间也会长一些,婴儿肯定还没有受到文化潮流的影响
@whigzhou: 跨文化的共性肯定是有的,比如女性的腰臀比,男性的身高和肩宽,但这与种族审美差异不矛盾,可以共存
@whigzhou: 我说的是流行审美观会让人低估某些种族的平均美貌,但并不会让人看不出其它种族中哪些个体更美
@-Atmosphere-: 虽然现在欧美文化是强势主导文化,但中东人依然是公认的美哇,每次新闻里中东打仗,我妈都去赞叹人家人长得美
@whigzhou: 闪族与印欧人的外貌还是比较接近的,至少在东亚人眼里,我们父母辈的审美标准其实已经受西方影响很大了,我外婆那辈人就常会说外国人很丑
@-Atmosphere-:回复@whigzhou: 相比起东亚人来说,闪族和印欧人确实比较接近,但还是有各自分明的特点啊。如果说人类审美没有跨文化跨种族的统一标准,而是由强势文化主导,那么文化的强弱排序就应该等同于美丑的排序,可现在大家认为弱势文化的闪族人美貌
@whigzhou: 所以我还指出了第三个因素嘛:性选择强度
@齐谐: 真正跨文化的可能只有腰臀比和对称性。
@whigzhou: 我觉得不止,挺拔的乳房(尽管对具体形状的偏好不同)、光洁细嫩的皮肤、精致的唇线(尽管对厚薄的偏好不同),清亮湿润的眼睛,还有前面提到的男性身高和肩宽,等等
@齐谐:回复@whigzhou: 不是有偏好小乳的时代么。皮肤和眼睛的认同,其他再想想。身高肩宽应该也是,刚说的是女性的。
@whigzhou: 嗯,但绝没有偏好平胸的时代,另外,贵族/文人/精英/公知亚文化中的偏好可能会比较特别,常不能代表普遍情况,比如花花公子与时尚杂志的标准就很不一样,文艺片与A片也大相径庭
@whigzhou: 上层有闲阶级的审美会更多的受文化/亚文化影响,因而更大幅度的偏离审美的生物学基础,当然,这些偏好又会转而影响大众,这会让事情会变得复杂,因而此类研究需要控制一些短期波动
【2012-03-09】
@莫争论cog:关于审美观的形成是否主要是因为优势文化(比如目前的欧美)的影响,多说几句 http://ww2.sinaimg.cn/large/80b1dae0jw1dqtqhhvcq1g.gif
@whigzhou: 嗯,我们的主要分歧是:你认为的人类共同审美标准比我认为的多许多,这个确实需要大量实证研究来考证,许多研究本该来自体质人类学,可是因为学术界及其赞助人对种族主义的忌惮,这门学科在二战以后几乎就不存在了,更没有本应出现的进化体质人类学,否则今天讨论这些问题会有更多有价值的材料
@whigzhou: 比如高鼻子,两种候选解释:1)是对阴茎的自我拟态,2)为了暖化冷空气;若1成立,那性选择方向肯定是向高挺方向,即黑人也喜欢高鼻子,塌鼻只是换取其他利益的代价,走出非洲后原先利益不再重要,就往高处发展了,若2成立,那么,黑人自己也不会喜欢高鼻子,这个分歧实证研究能够回答。
@whigzhou: 这些特征需要一个个分别研究,笼统结论肯定是错的。大饼脸我也很困惑,连候选解释都想不出,看上去换不来什么利益,但在性选择上的代价却很明显
@whigzhou: 区分审美上的共同偏好和种族特有偏好,似乎可以用这样一条原则:凡与健康/生育能力/自我拟态直接相关的性征,更可能是共性,凡与特定生态龛下生存优势有关的特征,大概是种族特性
@赵昱鲲:回复@whigzhou:这个区别有理。共性中是否还该有“象婴儿”这一条?也就是所谓cuteness,比如大眼睛、小鼻子。这是亲子依恋的副产品了,但似乎也有强大作用。
@0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0:曾经的小脚审美的例子,似乎可以深化讨论。把文化之间的强弱对比形成选择,扩展到某一文化内部如何形成基本一致的审美观。优势文化--->文化话语权?
@莫争论cog:嗯,是这样。另外,现代很多西方人,被政治正确洗脑的真信政治正确那套了(我说过:政治正确从社会效益上来说,是利大于弊的选择;但这不代表其暗含的观点真是对的),包括聪明人。比如老外学人讨论不同种族美丑,很多平时思维很厉害的人,大谈不同种族美丑有高下的观点显然是扯淡
@莫争论cog:这个有可能确是扯淡,但关键在于他们的证据就是:”怎么能仅因为肤色差异就评价美丑呢? 难道我把我的皮肤弄成黑的就不好看了?”呵呵,难道各种族外表差异真的只有肤色差异?这么明显的问题,这种人居然看不出?可见屁股决定脑袋。
@库布拉坎:白人觉得拉美裔那种小麦肤色好看也是近几十年最多不超过一百年的事情啊。古典小说里他们喜欢的都是苍白金发的人。另外,你说的wasp们为主的西方主流人群,现在他们喜欢的东方美女恰恰是东方特征明显而我们不以为然的
@饼干龟:这个实证起来其实很简单。查阅中国和西方各朝代的美女美男画,不仅可以看出各自的审美变化,还可以看出如高鼻子、大眼睛、瓜子脸、白皮肤、薄嘴唇等等审美是否跨文化。
@whigzhou: 我只用5秒钟就发现了该方法的10个缺陷^-^
@饼干龟:瓜子脸的进化优势似乎更让人困惑。脸小相关于头小,从而难产率小?想到大饼脸的一种解释。充胖子。哈哈,纯搞笑猜想。在吃不饱年代,胖大概是一种优势吧。
@whigzhou:大饼/瓜子问题的关键不是“为何瓜子而非大饼能成为优点”,假如一开始就偏爱大饼,没问题,但实际上东亚文化中也不认为大饼美,可它又很普遍,且看不出能带来何种补偿
@饼干龟:那就是性选择强度小嘛。或者脸型其实不独立。不负责任瞎猜。说起来这倒不算奇怪,偏好高、白、大眼、蜂腰,前凸后翘,但矮、黑、小眼、水桶腰、前平后板的还是一大堆嘛。
@whigzhou:嗯,现在缺乏证据只能瞎猜,或许是其他关联特征的副产品,或许是某些资源条件下减弱了对女性的性选择强度
@whigzhou:后一种猜测基于这样一个联想:某些极端恶劣条件下,貌似容易出现一妻多夫制,而这是对女方性选择强度减弱的显著迹象
@饼干龟:只是对脸型这一项表征的选择压力小嘛,无需以整个性选择弱为基础。
@whigzhou:嗯,那也可能,这个可以通过测激素水平来确定
@青椒花园:回复@whigzhou:可能只是纯粹的垫基者效应呢,或者是别的优势基因的关联结果
@whigzhou:回复@青椒花园:嗯,完全可能
@饼干龟: 回复@whigzhou:哦,原来如此。对问好不确定。不过如果是想看性选择强度,我觉得无需其他手段。中国的总体性选择强度弱是很明显的。比如男性阴茎长度、女性乳房大小、腰臀比,都明显
@whigzhou:对天朝性选择强度较弱这点我早就肯定了,昨天还提出了我的解释,可大饼脸不是天朝特产,所以困惑并未消除
@whigzhou:大饼和细眼这两个特征显然是蒙古人种分化之初便以存在,假如这是性选择普遍弱化的结果,那我的帝国解释就完全多余了,但我认为不是这样
@饼干龟: 如果说大饼脸也普遍出现在蒙古游牧民族(按我的印象内蒙古人的脸是挺大的),那么除了选择压力小和副产品解释,还有可能是一种独特审美啊
@whigzhou:独特审美这个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东亚人自己也不喜欢大饼,这一点证据太明显了,传统文学/艺术中夸赞的都是瓜子或鹅蛋,戏剧化妆中还刻意掩饰大饼
whigzhou: 比如京剧旦角脸颊上那两个黑钩子
@饼干龟:回复@whigzhou:昂?好不容易想通了一夫多妻是如何导致女性选择压力小的,竟然还是我看错了。。
@whigzhou:对,表面上看,一夫多妻制好像能弱化对女性的选择,实际上相反,极大强化了对女性的选择,关键在于隔代优势,具体分析见:http://t.cn/zOVYuPe
@赵昱鲲:好像有过调查,大部分西方人还是认为白人最漂亮,其次才是拉丁裔。刚才google了一下,出来的第一个结果也是这么说 http://t.cn/zOVllSo
@莫争论cog:这个有平均的因素嘛。比如平均而言,北欧女可能比南欧的好看,因为她们美女比例高。但美的惊心动魄的更多南欧的。拉丁也是。但如果白人觉得拉丁、中东的里面漂亮的比他们漂亮,而这种漂亮和他们的典型长相区别很大,那么暗示他们的审美没有完全受文化优势影响?
@饼干龟:回复@莫争论cog:我觉得觉得本族人最美反倒是支持审美未受文化优势影响,当然受调查对象应是非强势文化群体。
@莫争论cog:回复@饼干龟: 嗯。比如常见中国人说老外就是不好看,而多个韩国人还来问我:你觉不觉的韩国人最好看,特别是我们的女人?-_- 但这种话,也许当不得真,还是要观察他们的行为。比如韩国人真的行为上觉得中国女比不上他们的女的?而号称对洋妞没兴趣的国男,如果有洋妞要和他长期交往,他拒绝的可能大么
@莫争论cog:回复@饼干龟: 比如姜文、刘烨这种明星,把他们找的洋妞换成类似条件的国女,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娶?所以,很多国男老去骂国女找老外,其实自己碰到洋妞主动,又有几个会拒绝?只不过这不常发生罢了。
@赵昱鲲:审美的文化影响,在现代社会应该是越来越弱了。不过拉丁裔和中东裔(也包括南欧)有些占近年来西方社会崇尚所谓健康肤色的趋势的便宜。我猜测人类本能还是会觉得浅色皮肤更好看。至于五官,可能与混血有关(拉丁肯定是,南欧和中东可能也有,那些地方混得似乎比西北欧厉害)
@细跟:姜文的前妻,桑德琳,法国白人,巴黎政治学院博士,人类学家,父母全毕业凡尔赛美术学院,2005年跟姜文离婚,现在巴黎政治学院执教。 阿花的伊萨卡岛:何伟在《甲骨文》里写他去看姜文拍戏,姜的法国太太(当然现在是前妻了)来探班,她是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的宗教人类学博士,不过关键是何伟在形容
@细跟:何伟在《甲骨文》里写他去看姜文拍戏,姜的法国太太(当然现在是前妻了)来探班,她是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的宗教人类学博士,不过关键是何伟在形容她的时候用了“美貌为天人”这样的词语。。。
@莫争论cog:回复@细跟: 那些博士什么的对男性择偶有多大影响呢。关键是她们的长相,在西女里面非常一般。
@细跟:回复@莫争论cog:何伟本身就是一个西方人,他从西方人的观点,对姜文老婆给予的评价很高。甲骨文这套书里有写。姜一郎这么漂亮,还是多亏她娘。
@莫争论cog:回复@细跟: 关键是你自己觉得好看不嘛?
@细跟:我觉得姜一郎她娘挺漂亮,挺有气质,但是没觉得惊为天人,但是这位何伟Peter Hessler见到姜文前妻后惊叹不已,还在书里特意写了一小段。
莫争论cog:回复@细跟: 他可能说得更偏于气质吧。或者那女的就是符合他个人的审美。
@莫争论cog:回复@桌不凡: 呵呵,但有些东亚男,自己长的跟青少年一样,又瘦弱,却去抱怨人家老外女人过于成熟,或者就是说什么别人过了20岁就成了大妈,却不见人家过了40岁的性感美熟女(MILF) 还多得是,而东亚女到了40岁一般是什么身材吧。其实不就是自己弱、驾驭不了么?
@莫争论cog:回复@勤劳十点: 混血丑的也多的是。还有,一般都是丑族混了人家漂亮的民族,丑族的人立即觉得好看(虽然他们平时又坚决不承认别人比自己好看),但人家好看的民族却不觉得。比如你去和韩国混混,看你觉得好看不。而本来漂亮的民族,血统越纯漂亮的比例越高,比如挪威。
@莫争论cog:回复@桌不凡: 俄罗斯女人比起欧洲的女的,素质比较低,也太屌。当然真心跟了你还是不错,比较死心塌地。但不喜欢女人太沾的不要去惹。
辉格
@ 2012-02-23 00:55
阅读(3,675)
评论
分类:微言大义
【2012-02-22】
@abada张宏兵:主观(相对)信息量概念可以描述人对信息的熟悉(半生不熟)程度。申农信息量减去某人头脑中对其已熟知部分的信息量,等于主观信息量或相对信息量。人喜爱某艺术的必要条件是它具有适量的主观信息量,太大会排斥、太小会腻烦。
@tertio:http://t.cn/zOADR2n
@whigzhou: 不是减法这么简单,一次认知所获得的主观信息量就是索引结果的信息量,而数据库里的已有信息会影响索引结果,比如对abada这串字符,不认识拉丁字母(more...)
4122
【2012-02-22】
@abada张宏兵:主观(相对)信息量概念可以描述人对信息的熟悉(半生不熟)程度。申农信息量减去某人头脑中对其已熟知部分的信息量,等于主观信息量或相对信息量。人喜爱某艺术的必要条件是它具有适量的主观信息量,太大会排斥、太小会腻烦。
@tertio:http://t.cn/zOADR2n
@whigzhou: 不是减法这么简单,一次认知所获得的主观信息量就是索引结果的信息量,而数据库里的已有信息会影响索引结果,比如对abada这串字符,不认识拉丁字母的人,索引结果是一系列曲线,对认识拉丁字母但不认识这个单词的人,索引结果是一组字符,而对认识这个单词的人,索引结果最小。
@whigzhou: 其实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关注模式下获得的信息量是不同的,比如当我关注字体时,同一书页的信息量就比我只关注文字时大得多,同理,当我终于“看出”一幅3D图时,信息量剧减
@abada张宏兵:说的对,略去了有关信息的意义,联觉,关注角度等很多内容,只是一个简单模型,属启发性模型,用于极端的情况例如纯音乐的某些方面尚可。
@tertio: 欣赏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处理过程,用信息量难以描述。举例来说,很多绘画作品左右颠倒后感觉完全不同。香农信息公式计算出的信息量似乎只能看做种种主观信息量中最大的那一个。
@whigzhou: 是啊,阅读理解过程其实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