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离散性假说,已经唠叨过很多了(比如:1,2,3)旧话重提,是因为我刚刚发现它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它能比经典理论更好的解释就业市场。
所谓消费离散性,我此前的表述是: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无论这种提高是已经发生还是尚在憧憬之中——个人消费并非连续改善,而是在一系列生活方式中,作阶梯式的跃迁。
但近来在思考就业问题,并意识到它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紧密关系之后,我觉得这个表述不好,过早的引入收入和消费概念,限制了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看上去更贴切的是:个人在憧憬和安排未来生活时,是将资产、消费、职业、闲暇,捆在一起考虑的。
对于个人,职业不仅是一种收入来源,也是构成其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并且,职业与生活方式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因此,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某人为了获得维持当前生活方式所需收入,接受一种与该生活方式不兼容的职业,或者,某人从某种职业中获取的收入,使他迁越至另一种更高阶生活方式,但同时他仍保留该份与新生活方式不兼容的职业。
显然,从经典理论是得不出这样的约束的,而按先前的表述,我的假说也得不出;所以,离散性假说更恰当的表述是:个人总是努力获取所需的能力,以便在一系列生活方式中,使自己尽可能迁越至更高阶的一种,或不跌落到更低阶的一种。(这里暗含了一个假定:全部生活方式构成一个有向集)
民工荒越闹越凶的同时,大学生失业率也在提高,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方式抱有较高的期待,甚至,大学生的身份让他们感觉自己已经身在较高阶的生活方式之中,接受一份蓝领工作将是一种“跌落”。
那些在金融危机中失业的交易员和工程师,宁可忍受一年半载的失业,也不会接受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不甘在阶梯上跌落,更是因为他们不愿自己的履历染上污点,因为雇主和邻居一样,习惯于通过在阶梯上所处的位置来评估他人,因此,生活方式,与其说是自己享用的,不如说是给别人看的——当然,我们已被基因组(还有meme组)设计的好像很会享受这些生活方式了。
如果上述分析是对的,那么我们顺便可以对政府就业政策作出一个判断了:失业救济将抬高失业率,且抬高的程度远比经典理论所能预见的更大。
一位曾经富有如今失业的工程师,在被迫接受一份低等职业并接受跌落到低阶生活方式的命运之前,有许多办法可以避免或推迟这一厄运:动用储蓄、借钱、出售并回租不动产、在现有生活方式所能允许的限度之内缩减消费、偷偷摸摸的在现有生活方式所能允许的限度之外缩减消费(现代城市生活使得这种隐瞒比古代更加容易),用山寨货冒充奢侈品,等等。
只有穷尽所有这些手段,仍无法维持时,他才会接受低等工作,显然,失业救济将推迟这一时刻的到来,因而抬高了失业率。
小橘子 @ 2011-03-19, 01:53
很喜欢消费离散性假说这一系列。关于大学生失业以及高管高薪的问题,其实用机会成本就可以解释。但是你的假说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框架,从而可以研究为等待那个机会,人们愿意付出的代价的限度是多少。
想着想着,我觉得你的这个假说,确实如冀志罡所说,属于行为学范畴(我更喜欢称为心理学)。
经济学如果还坚守理性经济人假设,那要判断大学生待业期间是否接受一份蓝领工作,只能去比较这份工作的报酬和期间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所得的报酬(及其职业发展的未来收益的折现)的概率。又假定对这一机会成本的判断是不变的,那这个大学生永远不会接受一份专职的蓝领工作。这确实可以解释很大一部分现象,即大学生一直等待,直到找到一份好工作。但生活经验也提供了一些大学生屈就的例子。这些例子则无法用理性经济人的经济学解释了。理论和现实的不符是可以预见的,因为现实的人不是理性经济人。
实际上,人们不仅在等待中调整对机会成本的判断,也在生活境遇的变化中改变对一定报酬的赋值。如果还是坚持经济学的框架,只是改变理性经济人假设,那么判断大学生决策的方法就变成了对变化了的机会成本和屈就工作的报酬的比较(对收入的迫切需要变成了极高的贴现率,体现在机会成本的变化中)。理论上可以比较,但是经济学无从知晓获得一份好工作的概率预期和贴现率变成了多少。
而你的理论,却提供了一种获知贴现率什么时候变成近似无穷大的方法,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决策有可能被更准确地预测。
人的消费离散性假说,是从生活中观察总结出来的,是一种经验性的假设,而不是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的。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一假说不属于经济学范畴。
但是,经济学除了理性经济人假设,也是引入了经验性假设的:边际效用递减。这是需求曲线的基础。引入一个新的假设,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个新的经济学发展阶段呢。
不管这套理论是属于经济学还是心理学,我认为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比起心理学来说,经济学落后了,归入心理学,又不丢人嘛。嘿嘿。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3月 19th, 2011 at 02:15
我说经济学比心理学落后了,也许可能大概不太妥,呵呵。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经济学则根据给定的心理现象进行演绎推理,得出对人的具体行为的预测。只能说,基于新发现的人的行为特点,经济学的新的发展空间大大的广阔。
过去的一些理论突破,也是建立在重要的假说引入之上的。例如费雪的利息理论,是建立在对不耐的观察总结之上的。以后的突破,可能难有像边际效用递减、不耐这样适用非常广泛的观察总结了,但对于人的心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是不会有尽头的。
另外,我猜想建立在理性经济人上的经济学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了,所以有人说经济学早就已经完备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3月 19th, 2011 at 02:19
嗯,为什么经济学人看不起心理学啊,因为经济学主要是演绎推理,而心理学主要是观察总结。(当然,心理学进入了进化心理学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3月 22nd, 2011 at 12:42
仅用“不耐”解释利率是很苍白的,详见: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664.html
[回复]
辉格 回复:
3月 22nd, 2011 at 12:03
“假定对这一机会成本的判断是不变的,那这个大学生永远不会接受一份专职的蓝领工作”——这句没看明白。
接受一份短期蓝领工作,对自我定位于白领身份的大学生可能带来两种成本:1)留下一个履历“污点”,因而贬低其劳动的未来市场价值;2)对蓝领的身份排斥本身带来的负效用。
心理学分析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经济学家识别此类成本。
我觉得,假如将心理学的作用定位在产品识别和成本识别上,它与经济学就是相容的,不存在替代关系,因为经济学本身并未提供识别产品和成本的一般原则。
[回复]
辉格 回复:
3月 22nd, 2011 at 12:26
边际效用递减律推不出需求定理(因为存在吉芬品),而且假如产品识别不恰当,边际效用递减律本身不成立,而假如识别恰当,不需要推,需求定律直接相当于稀缺性假定,因为识别恰当的话,不仅吉芬品不存在,连贫穷品都不存在,详见《自私的皮球》。
[回复]
小橘子 @ 2011-03-25, 01:25
这几篇我的评论和你的回复里,有很多我们之前讨论时就有的分歧。等我写完论文仔细理一理,到时再跟你慢慢探讨。
[回复]
辉格 回复:
3月 28th, 2011 at 21:08
好啊,期待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