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进化》讨论帖

任何与《自由的进化》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提出,包括编辑排版错误,翻译问题,疑难点,你认为作者没说清楚的地方,或者该主题上你想提出来讨论的问题,我会尽我所能加以解答,反复出现的问题,未来会专门收录到一个Q&A帖子里。

提问时请务必注明页码或章节号。

相关文章

标签: |
5005
任何与《自由的进化》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提出,包括编辑排版错误,翻译问题,疑难点,你认为作者没说清楚的地方,或者该主题上你想提出来讨论的问题,我会尽我所能加以解答,反复出现的问题,未来会专门收录到一个Q&A帖子里。 提问时请务必注明页码或章节号。


已有57条评论

  1. 吴昊 @ 2014-03-18, 16:21

    35页中间托马斯·品钦的Gravity’s Rainbow,常见翻译成《万有引力之虹》?

    [回复]

    辉格 回复:

    果然,谢谢~

    [回复]

  2. 熊磊之 @ 2014-03-19, 10:09

    看完了前四章,有一个疑惑,决定论在这本书里的具体所知是什么:
    第二章第一行(34页):决定论是认为“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物理上可能的未来”的理论。从上下文看,丹内特应该是同意这个定义的,但丹内特认为这个可能的未来我们之前可能知道吗?

    [回复]

    熊磊之 回复:

    修正一下,最后一句是但丹内特认为这个可能的未来我们之前能知道吗?

    [回复]

    辉格 回复:

    1)对,丹内特接受这个定义;2)不,丹内特认为我们不可能确切知道这个未来(尽管可以有所推测)。

    [回复]

    熊磊之 回复:

    那是否可以这么说:丹内特的决定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决定论(量子力学之前的物理学家认为的那样),而是这样一种设定:任何时刻只有一个未来,这个未来是被经典物理、概率化的量子物理、复杂的混沌、自由意志等等共同决定的,但如何被准确确定我们并不知道。甚至更简单粗暴一点说:因为这一时刻世界是这样的,所以世界就是被决定成这样的。
    而进行这种设定就是为了将自由意志主义,或者说非物质的灵魂赶走。

    [回复]

    辉格 回复:

    那“一般意义上的决定论”是怎么定义的呢?

    [回复]

    熊磊之 回复:

    根据因果律,从前提条件可推导出结果。
    抄一段维基百科吧: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中普遍存在一种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一切结果都是由先前的某种原因导致的,或者是可以根据前提条件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
    其重要的观点即是:“有其因必有其果。”

    [回复]

    辉格 回复:

    这个定义引入了因果关系,但因果关系这个概念能否这么用,从奎因以来的许多哲学家(包括丹内特)都觉得是有问题的,见原书第三章“因果关系”一节。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丹内特的决定论不是这样设定的。存在量子不确定性的世界不是决定论世界。丹内特并未确认现实世界是决定论世界。

    [回复]

    将臣 回复:

    丹内特的决定论是不是指 只有通过现实宇宙之外来看我们这个世界有可能是决定论的。这个世界的量子不确定可能是伪随机?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决定论非决定论是实体论范畴的,观察者和如何得知的问题是认识论范畴的。谈论决定论与否时,只谈论事实是什么,不关心谁如何得知关于这一事实的信息。
    上面是官方回答。
    我觉得呢,不关心认识问题,效果上相当于假定我们自动地不费时不费力地了解全部信息,也就相当于站在上帝视角观察世界。再推论一步,对于我们所处的宇宙,因为我们无法站在上帝视角观察它,所以我们不可能确定它是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世界。

    而丹内特说的是,是不是决定论世界不重要,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道德责任的能力并不建立于真随机性基础上。

    [回复]

    将臣 回复:

    是这样。不过假如真是伪随机那么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道德责任的能力就是幻觉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呱唧,打回去重新看最后一句。

    [回复]

    将臣 回复:

    最后一句不大明白,如果真是决定论了(宇宙内不可能知道),还有什么自我的选择呢?

    [回复]

    龚晟祺 回复:

    在第三章的“象棋马拉松”小节中,也说过描述与解释的不同,解释需要意向性立场。

    [回复]

    辉格 回复:

    丹内特说的决定论,和维基上physical determinism这个词条的界定最接近。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ysical_determinism

    [回复]

  3. iamin @ 2014-03-19, 22:13

    182页,teflon 在正文和译注的翻译不统一。译注是常见的「特富龙」,但正文中则采用了不常见的「塔夫纶」。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谢谢

    [回复]

  4. 熊磊之 @ 2014-03-19, 22:45

    188页第3段,弗兰西斯的英文有个小的印刷错误

    [回复]

    辉格 回复:

    哦,法语字母变乱码了~谢谢

    [回复]

  5. 18.5 @ 2014-03-20, 18:05

    p135〜p136关于计算机、程序的部分不太明白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这部分涉及可计算性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难懂,可以跳过,关系不大

    [回复]

  6. youjiti @ 2014-03-21, 11:01

    在P10中丹内特评论“成为你能成为的全部”是一句同义反复,并且说我们自动就是我们能够成为的全部。
    这里我有些疑惑,这里涉及到对于“我”的定义了吧,如果“我”有所变化就不再是“我”了,不管变化有多大。
    但这样与普通人对“我”对一个人的定义有所不同,且很麻烦,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

    [回复]

    辉格 回复:

    前半句的理解我同意,后面的问题我不太明白。

    [回复]

  7. bear @ 2014-03-28, 17:41

    第二章开篇关于塞壬注释里的尤利西斯,好像一般都翻译成奥德修斯。

    [回复]

    辉格 回复:

    尤利西斯(Ulysses)是拉丁名,奥德修斯(Odysseus)是希腊名,原文用了拉丁词Ulysses,所以译成了尤利西斯,不过说明一下可能更好。

    [回复]

    bear 回复:

    原来译注是从原文已有的注释翻译过来的啊!我一直以为是译者加的呢。。。囧。。。

    [回复]

    辉格 回复:

    译注都是我写的,Ulysses出现在原文其他地方(第七章)

    [回复]

  8. bear @ 2014-04-05, 01:34

    第三章对因果关系的描述中,丹内特多次使用充分性和必要性。大诗对因果关系推荐的INUS定义和SUPPES定义都没有直接使用这两个性质(小知识:因果关系、INUS定义和SUPPES定义)。两者的出入仅仅是因为选择的定义方法不同吗?

    [回复]

    辉格 回复:

    丹内特好像受他老师奎因影响,对因果关系是否能够严格定义和精确使用持更多怀疑,他给出的几条特征,似乎只是家族类似,不是严格定义,我现在觉得他们的怀疑有道理,因为用来描述因果事件的,通常都是些本身边界不清晰的“通俗谓词”

    [回复]

  9. tempro123 @ 2014-04-23, 18:16

    首先文字和语言的组织,不知是原文如此还是译文的问题,一段话要来回读几遍才能分辨出其中的结构和大意,严重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其次,决定论、伪随机、量子随机、进化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论点没有足够强有力的论据、逻辑甚至假说进行支撑;所谓“狭窄方法”感觉上是一种循环论证、元胞自动机的例子太过老旧、对里贝特实验进行挑刺显得底气不足。另外也许是我没仔细看,但我也没注意到作者对量子随机与伪随机之间的区别进行详细解释,以及,如果量子随机性是一种真随机,它是如何放大到意识层面上的(也许任何一种随机都无所谓,因为无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都与自由意志无关?)全书充斥着与其他作者观点上的反驳与论战,有些地方甚至表现的不懈一辩。

    总之,本来希望看到进化过程与认知过程(没有期待意识或自由意志)在哲学上的深刻论述,但文字与内容都令人失望,不知所云。

    [回复]

    Allen 回复:

    意识和认知这些问题之所以还能让哲学家占据讨论就是因为相关科学还不够发达。都说不清楚并不奇怪。以后神经科学会让进化心理学重写的。

    [回复]

  10. tempro123 @ 2014-04-23, 21:08

    我的评论似乎被删除了,呵呵

    [回复]

    辉格 回复:

    哪条评论被删了?我好像很久没删过评论了

    [回复]

    孤胆鹰雄芯 回复:

    我的好像也没了,是不是可能被删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不太可能啊,这个博客上只有我和评论者本人才能删评论,除非是被垃圾评论过滤插件自动过滤掉的,这种可能性较小,通常疑似垃圾评论又不那么确定的,会被放到“待审”列表里。

    [回复]

    孤胆鹰雄芯 回复:

    哦,那就好。因为是我提交了回复,之后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回复没了。还以为是因为什么傻逼言论或者极端词语冒犯了辉总被辉总删了,当时还纠结担心了半天呢。那这样的话可能就是我想多了,说不定就是我自己的网络问题呢。

    [回复]

  11. 旅叶 @ 2014-06-01, 20:43

    在第九章:“自主性、洗脑和教育”一节中有些不理解的地方,向辉总请教。
    洗脑与教育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丹内特在347页说的吗:“只要你告诉人们真相,并避免误导他们,只要你让他们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在其中他们在独立评估自己处境方面至少能做得和你介入之前一样好,那么你就是在教育他们而不是给他们洗脑。”?感觉好绕口,能有些具体的例子吗?比如说,一个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基督教家庭,被施以基督教的文化影响,长大后便认同了基督教的信仰,这个小孩算是被灌输了还是被教育呢?
    丹内特在350页有提到两个耶稣会士的例子,一个全心认同他的宗教,一个这认为自己被洗脑了,却无法说服自己跳出窠臼。后面一个的例子感觉很难理解,如果认识到自己被洗脑,那还说明是被洗脑了吗?是否可以说第二个耶稣会士虽然对他的宗教开始有所怀疑,但在权衡了各种因素,比如说这么多年来对这个宗教的投入后,还是自主选择了继续认同他的宗教?这就不算被洗脑了吧。
    通常语境中的“洗脑”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比如一些常见的语境:比如GCD的政治课,传销,最近的全能教的例子。感觉与之对应的“独立思考”这个词好像也被用滥了…如果作为一个成年人,再不被强制胁迫的情况下,做出的思考,不应该都算“独立思考”么?
    想不太通,麻烦辉总指点一二~

    [回复]

    辉格 回复:

    1)按丹内特的标准,“施以基督教的文化影响”应该不算洗脑,因为接受这种影响的孩子,并不比什么教育也没接受的孩子,更缺乏自我意识和自主性,注意,他的标准是你施加的影响和你什么也不做的情况比,而不是和最理想情况比;

    2)两个耶稣会士的例子,这是别人提出的例子,丹内特是在反驳;

    3)你第三段的观点,我同意。

    [回复]

  12. Phillips @ 2014-08-22, 05:09

    第一章
    丹内特说明自己的观点:自由意志存在。列出争论和一些困境,如宝琳娜险境、对手的抹黑、同阵营的不团结和错误观念。

    第二章
    讨论拉普拉斯妖和德谟克利特宇宙。(我注:拉普拉斯在1814年提出拉普拉斯妖,其前提是宇宙完全遵循牛顿物理定律,拉普拉斯不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定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也没有考虑时间箭头和熵增的问题。)

    借着包含一切可能组合,庞大但仍然有限的的德莫克里特宇宙库,丹内特有引出休谟的问题:人无法证明过去的经验——即使过去的观察如何一致——无法预言未来是否会继续如此,进而将研究范围缩小至仅包含一直按照规律发展的德谟克利特宇宙子库。(我注:这部分写得很好,但和本书主旨关系不紧密。)

    接下去,丹内特将这个德谟克利特宇宙子库分为deterministic和in-deterministic。(他没有考虑非平衡态宇宙和熵增的问题,因而在后文中讨论开放性历史、惰性历史和开放性未来时没有交代清楚。前者的历史完全由初始状态决定,后者的历史无法由初始状态决定,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非决定性的因素,如量子不确定性(暂时不考虑量子不确定性对于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否成立的问题))。

    然后是三维宇宙演化简化为二维康维生命游戏问题。在介绍了康威世界之后,丹内特提出康威世界中的一些模式可以稳定存在。如果站远一点看,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像素的开和关,而是模式的展现和运动,glider的运动,eater的吞吃、avoider的躲避。而hack god可以逐渐将自己的设计任务移交给这些越来越复杂的模式。乃至完全不管,任由它们相互争斗演化,就像地球上的演化一样。(看起来如果给足够大和复杂的初始条件和足够长的时间,还是有希望的。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了三四十亿年才演化出能丹内特这种智能生物,所以时间长很重要)

    康威证明了康威二维世界可以包含宇宙图灵机。

    (我注:丹内特没有提到的一点是康威二维世界的定律对时间是不对称的,历史进程中信息丢失,导致熵增(参见Figure 3.1)。认为有这种运动的想法是由人的心理机制决定的。所谓的avoidance模式能被人脑辨识出来并认定为躲避(看起来像躲避)。人的视神经细胞提供的信息就是像素化的,然后由大脑编译为运动。同理,人类很容易在不规则的形状中找出人脸的模型,如在地外行星上、陨石上、云彩,这些形状和人无关,但在我们看来,就像人脸。因此甚至可以说:glider的运动等活动模式仅对人脑有效。而且丹内特提到的思维层次的转变,从像素转变为高于像素的模式(glider,eater)也是人脑——弱hack god为了简化思维而提出的自我便利。另外弱hack god之所以会使用非确定性的短语(usually)是因为弱hack god——人脑——的运算量太小,无法从诗歌构形推演出最终的结果。实际上因为在deterministic康威宇宙中,如果人脑的计算能力足够强(强hack god),那就能从开头一眼望到结局。可惜人脑不够强,弱hack god对他设计的东西的命运只能猜测。那些弱hack god眼中的avoidance, prevention, protection, guidance, enhancement都是弱hack god因为无法掌握全局而发展出的心理机制。)

    因此,在deterministic康威世界中:
    模式无意识(在进化出人类的等同物之前)
    弱hack god用自己有限的脑力去观察其中产生的模式
    强hack god可以从开头看到结局,一切由初始状态决定,只是发生而已。

    (我注:而在in-deterministic康威世界中,模式和弱hack god的处境没什么变化,连强hack god也无法从开头看到结局了,因为其中有超越它能力的不确定性因素。)

    当丹内特接下来将讨论转回到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谈到了DNA和寄生虫基因,果蝇中出现的P寄生虫遗传因子的兴盛和果蝇群体固有基因的反击。然后谈到了人类预知外界的情况,躲避飞来的石头、导弹防御计划,并用火箭摧毁飞向地球的小行星。

    (我注:最后这一条大概太乐观了。Bill Bryson在2003年出版的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中提到摧毁小行星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还是电影中的科幻场景。人类目前无法检测并摧毁到那些会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据估计,至少要提前一年发现那些飞向地球的小行星,人类才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行动,而预言越早,不确定性越高,到底小行星是会擦着地球飞过还是会撞上地球,谁也说不准。即使预测并发现了有确定威胁的小行星,那人类能怎么做呢?像电影绝世天劫中描写的用核弹炸毁小行星的想法还只是幻想。人类目前也没有足够大推力的火箭把核弹运这么远,也没有足够大当量的核弹,而且小行星如果仅仅是被炸碎成了几块,也不过是分成包含核辐射的碎片撞击地球,对地球生物圈的损害也小不到哪去。美国前几年有人提出这样的计划:提早派太空牛仔到小行星上去,安装推进器,改变小行星方向,也还只是设想。最致命的是人类对小行星没有系统性预测,往往是小行星擦着地球飞过之后我们才发现。所以我们现在对小行星仍处于听天由命的状态。)

    丹内特接下去提到可避免性的出现(the birth of evitability),然后同Conrad辩论。(我注:两人的分歧在于视角。CONRAD认为决定性的世界只有一个结果,那些东西看起来像是躲避而不是真躲避,是站在强hack god的立场来看的。而丹内特是站在弱hack god远观的立场来看的。)

    当丹内特说:“But , meanwhile, you are right that each trajectory in the Life world is perfectly determined, but why do you insist that determined avoidance isn’t real avoidance?(P58)”这里视角是关键。从强hack god的角度,这不是real avoidance,从人的角度来看,是real avoidance。avoidance是人脑中的一种模式,只要符合这种模式的都算。

    丹内特说:“The very idea of changing an outcome, common through it is, is incoherent–unless it means changing the anticipated outcome, which we’ve just seen is exactly what happens in determined avoiding.”(P59) 注意anticipated这个词是人类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这次说明了avoidance是人有限的大脑处理这个太复杂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可以用于二维康威世界上 。

    丹内特接下去讨论indeterminism和inevitability兼容,这一点我没异议。

    (我注:所以,尽管丹内特在本章中用很多篇幅证明”This proves that evitability can be achieved in a deterministic word, and hence that the common association between determinism and inevitability is a mistake.”(P62)。但仍然让CONRAD等人不解的地方就是他没有点出这是出于一个弱hack god(人脑)的视角,而非洞悉一切的强hack god的视角。因为人们太习惯于从强hack god——拉普拉斯妖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所以始终难于理解丹内特的意思,或者就只能把丹内特认为的avoider叫“伪avoider”,这也是丹内特在第八章提到的他和Daniel Wegner的分歧之所在。二人的想法相似,差异在于用词,丹内特称之为有意识的意志,而Daniel Wegner称之为幻觉,良性幻觉。奇怪的是丹内特并非没意识视角是分歧之所在,他在第三章中明确点出了这一点,可惜似乎没有重视这句话的厘清效果。)

    第三章

    丹内特想论证”that determinism is entirely compatible with the assumptions that govern our thinking about what is possible.” 即决定性的世界和possibility的关系。为何人脑中会有可能性的概念。同时厘清necessity, causation, causal necessity, causal sufficiency等概念。从康威世界中五种模式都会演化出四方块,他引入了惰性历史的概念,即“这些历史事实不会影响后来的结果”。(我注:但考虑到混沌、非线性演化和蝴蝶效应,到底什么样的事实是惰性的,很难讲。丹内特也没有对惰性历史着墨过多,这个概念似乎没用。另外,丹内特没有考虑康威世界的熵效应,导致其在讨论宇宙正向和逆向推演是语焉不详(P68))

    然后他引出了相似世界的概念,不同世界的相似性有多高,才会达到相同的结果,或者相异度有多大,结局才会不同。足够相似的世界被归于子集X,对任何属于X的宇宙,A都会导致C发生。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相似度,如何选择合适大小的X就是关键。

    因果。
    丹内特开始讨论因果的必要性、充分性、逻辑独立性、时间先后性。他然后用数个例子来对因果的这些特性进行讨论,射击手以0.1的概率命中目标(必要性大于充分性)、国王和市长同时签发流放令(充分性大于必要性)、Billy和Susie扔石头打碎瓶子(时间先后的重要性,因为瓶子被后到的石头打碎是一个不同的事件)、法国外籍军团士兵Fred死亡事件之调查。以上例子都说明了选择合适的X子集相当重要和不易,尤其是X有时又模糊性。

    奥斯丁的推杆
    丹内特讨论了“奥斯丁的推杆”,奥斯丁说“我再推一次就进了、我本来应推进”的真正含义不是给定一模一样的初始条件,奥斯丁能推进(determinism),而是如果把初始条件微调,能推杆入洞。这种“微调”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人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只是很多时候没有明说出来。丹内特进而得出”From this it follows that the truth or falsity of determinism should not affect our belief that certain unrealized events were nevertheless ‘possible,’ in an important everyday sense of the word.” (我注:这也证明了丹内特更关心的是our belief,即人的心理,人的认识,我们感到自己可以改变结果,不管世界是deterministic还是indeterministic)

    电脑象棋马拉松
    丹内特用象棋马拉松的例子论证如果老师重复一模一样的实验,则我们不会得到有用的信息,“微调”初始条件(或者一个伪随机数列)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结果。Wiggling is what makes things interesting. 他还指出真随机和伪随机在象棋程序中没有差别,仅在加密领域有差别。

    (我注:丹内特批评许多哲学家没有指出初始条件需微调,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次初始条件,“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另外真随机和伪随机是否没有差别?对于强hack god,一切注定,没有随机!)

    没有因果的决定性的宇宙
    丹内特先讨论了“大爆炸导致肯尼迪被刺”论断。因为在一些决定论者看来,既然大爆炸决定了一切,而人在其中没有自由意志,这样就无法给刺客定罪。丹内特显然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他的论证方式却令人费解:”Since causation generally presupposes necessity, the truth of determinism would have little, if any, bearing on the validity of our causal judgments.” (我注:丹内特并没有成功地展示出必要性是因果的先决条件。在第二章中他用数个例子说明,但最终的结论却是“选择合适的X子集相当重要和不易,尤其是X有时又模糊性”。如果有五种方式达到A结果,那这五种方式都能叫做A的原因吗?没有说清楚。下面关于肯尼迪被刺的例子也有问题。从肯尼迪被刺的S1逆推会大爆炸的S0,然后把S1稍微中肯尼迪的枪伤挪动1毫米,称为S1*,然后逆推回去,只能得到S0*,与S0不完全相同,所以S0不是肯尼迪被刺的原因。但这里的问题是S1和S1*在宏观上等价,肯尼迪都死了,但挪了一毫米,微观上不等价。所以即使从决定论来看,S0也不是S1*的原因。丹内特在这里攻击了错误的对象。)

    然后丹内特讨论了抛硬币的问题。他指出抛硬币的时候影响结果的原因太多了,导致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我认为抛硬币的目的并不的真正的随机化,而是让猜硬币的人都处于无知的状态,从而达到不可预测的公平。硬币的结果对于强hack god显然不是秘密(deterministic universe))

    丹内特讨论了实验中随机化的问题,然后用一战爆发原因的问题指出有些事情没有原因或找不到根本原因。用B在某局象棋中赢了A的例子说明之所以不援引初始状态为原因,是因为uninformative,人们想找的是necessity。他还提到人有寻找原因的心理冲动,哪怕有些事情并没有原因。进化的一个结果就是人类有找原因的本能(我注:似乎是因为初始条件一直都在,所以人们最想找的是有什么新变化导致这新的结果,但人们有时也容易忘记有些条件存在的时间长了会由量变到质变,而新的变化反而不是真正原因。人寻找原因的心理冲动在古代曾经表现为用活人祭祀的办法来缓解旱灾、瘟疫,在现代也有人在质疑是否是水坝导致了地震,是否是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是问为什么的物种。)

    第三个问题
    determinism是否导致了固定的未来,个人没有改变和改进的空间?丹内特终于亮出了他最有力的核心观点:”Some Life worlds contain competitions, and even though Laplace’s demon knows exactly how each competition will end, there may be genuine drama and suspense for lesser intelligences, who cannot know, from their limited perspective, how the contest will end…and this unavoidable ignorance guarantees that it has a subjectively open future.”(P91) “Our natures aren’t fixed because we have evolved to be entities designed to change their natures in response to interactions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 confusion arised when one tries to maintain two perspectives on the universe at once: the “God’s eye” prespective that sees past and future all laid out before it, and the engaged perspective of an agent within the universe.” 这就是他在第二章中就应该阐释的观点:未来是否开放,能否改变,在于视角,是全知者的视角,还是life form的视角。

    (我注:宿命论本身是一种meme,它的出现大概也起到过促进宿主生存繁衍的效果,如提升士气和信念,使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来。)

    ——————————————————————————————————————————-
    What is free will? 如果free will是hacker god相较康威平面上生物的自由度的话,那康威生命肯定不会有free will,它们又不可能从二维平面上跳出来,认识世界的能力也被二维平面上的最小尺度(对应显示中的普朗克长度?)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所限制。

    [回复]

  13. Andy Lee @ 2015-01-07, 15:28

    咦?看不到我上次留言的评论了,是被删除了吗?我提到了道德那张的一些翻译问题。

    [回复]

    辉格 回复:

    不会啊,是不是贴在其他文章后面了?

    [回复]

    Andy Lee 回复:

    也没在其他文章下面找到……可能是哪里出了错,导致我留言失败了。

    不过不重要,我也记不得太清楚了,大概是一个词 euselfishness (P241)从词根来看翻译做“优自私性”或者“佳自私性”更好,eu-的意思是与“坏”相对的“好”而不是与“假”相对的“真”。

    P242的中间,纸书版本的“未来前景”四个字后面有两个空白格,估计是排印错误?

    记得还有一些错别字?和几句读得不太通的地方,可能是有错别字,也可能是我没理解。但我现在不记得了具体在哪一页的哪个位置了。这些也都不重要,不妨碍理解丹内特的思想。

    丹内特的《intuition pumps》也是本非常好的书,内容通俗有趣,你如果愿意翻译,也可以试试现在翻译《Elbow Room》的方式众筹一下版权费用。

    [回复]

    辉格 回复:

    把euselfishness译作“真自私性”是遵从生物学界的传统,eusociality:真社会性,eukaryotic:真核,eubacteria:真细菌……

    [回复]

    辉格 回复:

    与“真”字相对的未必是“假”,也可以是“不完善的”、“不够格的”,因为“真”不等于“逻辑真”,也可以是“真正的”、“完善的”、“资格充分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p.242那个是排印错误,空格处应该是个分号。

    [回复]

    辉格 回复:

    谢谢指出~

    [回复]

    辉格 回复:

    intuition pumps的新内容不多,大多是前面几本里已经讲过的

    [回复]

    Andy Lee 回复:

    是的,但作为了解丹内特的思想乃至哲学入门,都挺不错的,所以我认为直觉泵这本书很有翻译的价值。

    自由余地的翻译本是没法出版是吗?这是本很有趣的书,可以试着联系一下湛庐文化,他们出了Sam Harris的自由意志,其主张和丹内特相反,或许它们愿意出一本为自由意志辩护的书。

    [回复]

  14. tcya @ 2019-02-18, 16:57

    看完啦,写得真好。最后正好看到个打印错误,最后一章最后的阅读材料里,韦恩摩尔的《机械精确性的建立》的英文名里的Mechanical被拼成了Mechanioal。

    [回复]

    ChadGosTopp 回复:

    刁钻

    [回复]

  15. 纯白色的小澈 @ 2019-09-28, 21:58

    求问译者大大:书中多次出现的兼容主义,(如125页涉及硬决定论和自由意志主义时出现的)是否就是软性决定论?如果不是,它和软性决定论的具体区别在哪儿?

    [回复]

  16. 陆文婷 @ 2021-05-16, 01:26

    《自由与进化》P6
    “无论兽群中并肩站立的野牛之间多么相似,它们都几乎不知道关于它们之间相似性的任何事情,更不用说它们的差异,因为它们不会交换意见。”
    对于这个看法表示疑问:野牛之间确实无法像人类用语言来沟通,但它们或许有自己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交换。类似于野生动物通过声音的长短、音色高低等方式来告知同伴附近有捕食者。因为我们不是野牛,所以我们不清楚。所以上面那句话显得很武断。正如庄周梦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非野牛,焉知野牛的信息交换方式。
    “它们可以并肩地拥有相似体验,但它们确实无法以我们的方式分享体验。”
    这个说法更贴合事实一点:只能说其它动物无法以我们的方式(人类的语言)分享体验,它们说不定有自己的办法呢。

    [回复]

    辉格 回复:

    『告知同伴附近有捕食者』并不是『关于它们之间相似性的任何事情』,动物当然能沟通,这里说的是它们不能沟通*对它们自己的认识*,后者需要自我意识

    [回复]

  17. 龚晟祺 @ 2021-07-19, 11:26

    (P58~59“假如已有滑翔机识别者及其同类作为设计层的分子或者更高层次生命形式的基础构件,一个被设计的像素丛究竟能做多少事?”)可以理解为:假如像素丛拥有意识,那么在意向层面就变成了:知道自己为什么有意识,也能为了自己的意识而做出调整?
    初次提问,请多包涵,谢谢

    [回复]

  18. 龚晟祺 @ 2021-08-26, 21:46

    第三章的三个概念中,必要性改成必然性会不会更合适?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