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科学与伦理

【2013-12-23】

@灰鸽子银水 这段话是留给看得懂的人看:政治和伦理的观点通常不会拿科学事实做基础,是因为它变得太快了。一个公认的科学事实/理论/观察,可能在一个新的证据下迅速瓦解。翻开1970年的生物化学书,跟2013年的对比,你会发现有多少细节已经不一样了。再对照一下1950年代的生物学。只有科学这门学科不需要学习经典,

@抑多巴胺酶:@whigzhou

@whigzhou: DNA鉴定证据怎么说?整个物证学中的相关科学呢?

@whigzhou: 原帖忽视了两点:1)一个事实陈述的真假,对科学理论上的差异,可以有很宽的容错能力;2)科学是一个可积累的知识系统,其发展变化不是每次推倒重来,即便是科学革命,其成功也取决于对已有知识的容纳能力

@灰鸽子银水:辉格不要犯这种错。物证学并未都没动摇价值观啊。社会达尔文、优生学、智商测试(the bell curve)以及社会心理学是真正动摇政治和伦理学的,人们已经开始讨论“天生杀人狂”了。

@whigzhou: “政治和伦理的观点”可不只是价值观,可以是基于价值观和特定事实而做出的价值判断

@whigzhou: 况且,价值观也分层次,有终极性的,也有工具性的,后者依赖于事实认定

@灰鸽子银水:举出一个基于事实做出的工具性价值观而非基于价值观对事实进行的工具性价值判断

@whigzhou: 比如死刑问题,同样是主张废除死刑者,有些是基于终极价值:我不能接受一个有死刑的社会;有些则基于工具价值:死刑威慑犯罪的效果不大,所以我主张废除。后一种主张就可能随事实判断的变化而改变

@whigzhou: 再如,近亲结婚问题上的伦理主张,可以有三种:1)近亲结婚这种事情想想就恶心,法律怎么能容许;2)让法律来限制结婚对象这种事情想想就荒唐,怎么可以;3)近亲结婚容易产生残疾/弱智后代,所以我主张法律禁止。第三种就是基于工具价值而做出,可以随事实判断而改变

@灰鸽子银水:我的观点用这个假设命题可能更清楚一点:科学已知幸福感well-being是一种综合体验,现在有一种对身体无害的药物可以提高所有人的幸福感,是否应该在全社会发放?

@whigzhou: 那首先要问:获取和发放这些药物的成本是多少?谁负担?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负担?

@棕熊德鲁伊:辉格的意思是不是鸽子设想了一个大政府来决定是否“发放”。所以谁来承担这个“应该”的主语地位才是问题。如果是私人公司,这件事可能是“非道德”事件。人们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对人体无伤害”是个陷阱,待会等着的就是‘社会灾难“,除非我们事先也承诺后者也不会发生。

@whigzhou: 嗯,一旦细究主体和成本,问题结构马上就变了

@灰鸽子银水:如果我把原文的“观点”改为“价值”,我们俩的分歧是否消失了?

@whigzhou: 嗯,如果这个价值是我说的终极价值的话,那我们的分歧少了很多,但没有消失,因为科学发展会让许多价值命题变得无意义,因而当人们接受某些科学时,自然会放弃一些价值观,因为让原有陈述变得有意义的那个范式瓦解了

@whigzhou: 比如,接受了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人,大概不会持有这样的价值观:在基督再临之前说服尽可能多的人皈依基督,是值得为之奉献的事业

@whigzhou: 或者:用黑人献祭有损于太阳神的荣耀,是可耻的

@whigzhou: 或者:我爱吃那些燃素密度最高的食品

 

相关文章

标签: | |
4958
【2013-12-23】 @灰鸽子银水 这段话是留给看得懂的人看:政治和伦理的观点通常不会拿科学事实做基础,是因为它变得太快了。一个公认的科学事实/理论/观察,可能在一个新的证据下迅速瓦解。翻开1970年的生物化学书,跟2013年的对比,你会发现有多少细节已经不一样了。再对照一下1950年代的生物学。只有科学这门学科不需要学习经典, @抑多巴胺酶:@whigzhou @whigzhou: DNA鉴定证据怎么说?整个物证学中的相关科学呢? @whigzhou: 原帖忽视了两点:1)一个事实陈述的真假,对科学理论上的差异,可以有很宽的容错能力;2)科学是一个可积累的知识系统,其发展变化不是每次推倒重来,即便是科学革命,其成功也取决于对已有知识的容纳能力 @灰鸽子银水:辉格不要犯这种错。物证学并未都没动摇价值观啊。社会达尔文、优生学、智商测试(the bell curve)以及社会心理学是真正动摇政治和伦理学的,人们已经开始讨论“天生杀人狂”了。 @whigzhou: “政治和伦理的观点”可不只是价值观,可以是基于价值观和特定事实而做出的价值判断 @whigzhou: 况且,价值观也分层次,有终极性的,也有工具性的,后者依赖于事实认定 @灰鸽子银水:举出一个基于事实做出的工具性价值观而非基于价值观对事实进行的工具性价值判断 @whigzhou: 比如死刑问题,同样是主张废除死刑者,有些是基于终极价值:我不能接受一个有死刑的社会;有些则基于工具价值:死刑威慑犯罪的效果不大,所以我主张废除。后一种主张就可能随事实判断的变化而改变 @whigzhou: 再如,近亲结婚问题上的伦理主张,可以有三种:1)近亲结婚这种事情想想就恶心,法律怎么能容许;2)让法律来限制结婚对象这种事情想想就荒唐,怎么可以;3)近亲结婚容易产生残疾/弱智后代,所以我主张法律禁止。第三种就是基于工具价值而做出,可以随事实判断而改变 @灰鸽子银水:我的观点用这个假设命题可能更清楚一点:科学已知幸福感well-being是一种综合体验,现在有一种对身体无害的药物可以提高所有人的幸福感,是否应该在全社会发放? @whigzhou: 那首先要问:获取和发放这些药物的成本是多少?谁负担?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负担? @棕熊德鲁伊:辉格的意思是不是鸽子设想了一个大政府来决定是否“发放”。所以谁来承担这个“应该”的主语地位才是问题。如果是私人公司,这件事可能是“非道德”事件。人们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对人体无伤害”是个陷阱,待会等着的就是‘社会灾难“,除非我们事先也承诺后者也不会发生。 @whigzhou: 嗯,一旦细究主体和成本,问题结构马上就变了 @灰鸽子银水:如果我把原文的“观点”改为“价值”,我们俩的分歧是否消失了? @whigzhou: 嗯,如果这个价值是我说的终极价值的话,那我们的分歧少了很多,但没有消失,因为科学发展会让许多价值命题变得无意义,因而当人们接受某些科学时,自然会放弃一些价值观,因为让原有陈述变得有意义的那个范式瓦解了 @whigzhou: 比如,接受了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人,大概不会持有这样的价值观:在基督再临之前说服尽可能多的人皈依基督,是值得为之奉献的事业 @whigzhou: 或者:用黑人献祭有损于太阳神的荣耀,是可耻的 @whigzhou: 或者:我爱吃那些燃素密度最高的食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