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文]星巴克与哈根达斯

星巴克与哈根达斯
辉格
2013年10月22日

最近,以星巴克为靶子,央视再次玩弄起了“揭批暴利”的拙劣游戏,它那套以原料成本计算暴利、以基于市场汇率的国际价格比较论证国别歧视的方法,自然不值一提,不过,从商业角度看,星巴克的价格差异这件事本身倒是有些值得玩味之处。

一种评论认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定价偏高,是因为国内同行不争气,未能对他施加足够竞争压力,而按照星巴克自己的说法,定价差别是基于运营成本和“市场动因”上的差异,这两种说法,恐怕都没有点中问题的关键。

在美国,星巴克只是另一个快餐式消费品牌,其消费者也只是普通大众,而在中国,星巴克的主力消费者是追随西方文化的都市年轻白领;这两群消费者虽在消费着同样的产品,但他们在各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这一消费行为的方式也不同,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这件事,对他们有着相当不同的社会学意义。

这一差别在商业上引出了两个后果:首先,两国消费者的地理分布不同,中国的星巴克消费者更多集中在白领聚集的大城市,特别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更大的沿海大都市的中心商业区,这意味着更高的店铺租金;其次,中国消费者为这项消费行为赋予了更多文化意义——包括文化认同、自我身份定位和个性彰显——,而这些意义的实现更多的依赖在店消费,而不是仅仅买走一杯咖啡,这意味着更低的翻台率和更高的单位固定成本。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是,随着一种消费文化的传播,追随模仿者的组成特质会改变这种文化的性质,把它变得与其最初形态不同,这就要求,当一家跨国企业在不同文化之间推行一种消费模式时,需要对这种改变作出反应,而事实也表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反应。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哈根达斯现象”,因为它比星巴克更清晰的演示了上述机制,哈根达斯在美国只是个普通大众品牌,不算高档,更与奢侈无关,但在中国,由于被新潮白领选中而作为“说到它时显得不那么俗气的冰激凌”——它的北欧名字可能也起了点作用——而身价数倍。

较弱的例子是肯德基,在中国的三四线小城市,周末带孩子去肯德基吃饭常常是对孩子的一次奖励,许多家长甚至在肯德基为孩子过生日,这种情况在肯德基的故乡恐怕是闻所未闻和不可思议的。

不过,并不是任何西方消费品牌在中国都会有类似待遇,它必须能够典型的代表西方消费文化,而且要时常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出现,不能太偏僻太小众;当然,这是近十几年来城市年轻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通过媒体、影视、海外华人的文章、与海归的接触了解西方世界之后的情况,而在二十多年前,一个精心捏造的假洋品牌也足以获得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地位。

而且,这种商品还必须与被视为更高阶的身份相匹配,才能获得哈根达斯溢价,比如自行车,当它作为代步工具时,在当前的中国会被视为与低收入相关联的元素,而只有它作为健身工具时,才可能是高端洋气的,所以,假如某个欧美品牌自行车进入中国,若定位于代步市场,定价会低于欧美,若定位于运动健身市场,适当的定价应高于欧美。

全球化时代,随着消费模式在不同文化间传播,哈根达斯现象大概不会少见,从喜欢以某种方式喝咖啡的某甲,到喜欢像某甲那样喝咖啡的某乙,到喜欢让别人觉得他在像某甲那样喝咖啡的某丙,再到喜欢被某乙某丙们视为同类的某丁,虽然都在喝着同样的咖啡,但驱动这些消费的动机、他们对服务的需要、以及愿意为此付出的代价,都是不同的。

以前美国华人还没这么多的时候,美国人去中餐馆吃饭,也算得上是开洋荤了,很明显,针对此类偏好的中餐馆,其服务模式和定价策略,都会与国内中餐馆大相径庭;前些年,身边有个华人女朋友陪着,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不过,同样是娶一位华人女孩这件事,对于中国青年和美国青年,其动机和意义更是相去万里了。

 

相关文章

标签: |
4691
星巴克与哈根达斯 辉格 2013年10月22日 最近,以星巴克为靶子,央视再次玩弄起了“揭批暴利”的拙劣游戏,它那套以原料成本计算暴利、以基于市场汇率的国际价格比较论证国别歧视的方法,自然不值一提,不过,从商业角度看,星巴克的价格差异这件事本身倒是有些值得玩味之处。 一种评论认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定价偏高,是因为国内同行不争气,未能对他施加足够竞争压力,而按照星巴克自己的说法,定价差别是基于运营成本和“市场动因”上的差异,这两种说法,恐怕都没有点中问题的关键。 在美国,星巴克只是另一个快餐式消费品牌,其消费者也只是普通大众,而在中国,星巴克的主力消费者是追随西方文化的都市年轻白领;这两群消费者虽在消费着同样的产品,但他们在各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这一消费行为的方式也不同,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这件事,对他们有着相当不同的社会学意义。 这一差别在商业上引出了两个后果:首先,两国消费者的地理分布不同,中国的星巴克消费者更多集中在白领聚集的大城市,特别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更大的沿海大都市的中心商业区,这意味着更高的店铺租金;其次,中国消费者为这项消费行为赋予了更多文化意义——包括文化认同、自我身份定位和个性彰显——,而这些意义的实现更多的依赖在店消费,而不是仅仅买走一杯咖啡,这意味着更低的翻台率和更高的单位固定成本。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是,随着一种消费文化的传播,追随模仿者的组成特质会改变这种文化的性质,把它变得与其最初形态不同,这就要求,当一家跨国企业在不同文化之间推行一种消费模式时,需要对这种改变作出反应,而事实也表明,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反应。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哈根达斯现象”,因为它比星巴克更清晰的演示了上述机制,哈根达斯在美国只是个普通大众品牌,不算高档,更与奢侈无关,但在中国,由于被新潮白领选中而作为“说到它时显得不那么俗气的冰激凌”——它的北欧名字可能也起了点作用——而身价数倍。 较弱的例子是肯德基,在中国的三四线小城市,周末带孩子去肯德基吃饭常常是对孩子的一次奖励,许多家长甚至在肯德基为孩子过生日,这种情况在肯德基的故乡恐怕是闻所未闻和不可思议的。 不过,并不是任何西方消费品牌在中国都会有类似待遇,它必须能够典型的代表西方消费文化,而且要时常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出现,不能太偏僻太小众;当然,这是近十几年来城市年轻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通过媒体、影视、海外华人的文章、与海归的接触了解西方世界之后的情况,而在二十多年前,一个精心捏造的假洋品牌也足以获得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地位。 而且,这种商品还必须与被视为更高阶的身份相匹配,才能获得哈根达斯溢价,比如自行车,当它作为代步工具时,在当前的中国会被视为与低收入相关联的元素,而只有它作为健身工具时,才可能是高端洋气的,所以,假如某个欧美品牌自行车进入中国,若定位于代步市场,定价会低于欧美,若定位于运动健身市场,适当的定价应高于欧美。 全球化时代,随着消费模式在不同文化间传播,哈根达斯现象大概不会少见,从喜欢以某种方式喝咖啡的某甲,到喜欢像某甲那样喝咖啡的某乙,到喜欢让别人觉得他在像某甲那样喝咖啡的某丙,再到喜欢被某乙某丙们视为同类的某丁,虽然都在喝着同样的咖啡,但驱动这些消费的动机、他们对服务的需要、以及愿意为此付出的代价,都是不同的。 以前美国华人还没这么多的时候,美国人去中餐馆吃饭,也算得上是开洋荤了,很明显,针对此类偏好的中餐馆,其服务模式和定价策略,都会与国内中餐馆大相径庭;前些年,身边有个华人女朋友陪着,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不过,同样是娶一位华人女孩这件事,对于中国青年和美国青年,其动机和意义更是相去万里了。  


已有8条评论

  1. bear @ 2013-11-19, 16:35

    以前看到过一篇解释哈根达斯的文章说美国的哈根达斯和中国的哈根达斯不是一家公司,两家公司的产品定位不同,所以价格不同。走高端路线的哈根达斯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也是很贵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查了一下,北美的哈根达斯是授权给雀巢的一个子公司运营的,其他地方是自己经营的,不知道两者的冰激凌有什么不同。

    [回复]

  2. Lambert @ 2013-11-20, 13:23

    店铺租金和翻台率那段可以删掉吧。你的意思似乎是再说星巴克的定价是根据品牌定位得出的,那定价策略基本就和成本无关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成本可能不是定价的主导因素,但不一定,这要看星巴克的竞争压力,如果竞争压力大,成本就是决定性的,否则,定价高就仅仅是因为市场定位。

    [回复]

  3. 喂羊 @ 2013-11-23, 22:29

    在美国,大部分地方的中餐还是低档的。比不上日餐,甚至比不上泰餐,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回复]

    jackal 回复:

    感觉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很复杂,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太多:中餐业主的出身、经历、初始资金、经营目的、品牌意识等等,再加上中餐口味纷繁芜杂;泰料不是很了解,但是日料从食材上看较贴近贴近欧美饮食习惯的吧,生食习惯、大量鱼食材,蛋白质供给能力完爆中餐。

    [回复]

    jackal 回复:

    从中餐业主自身上看能不能找到某几个因素代表整个群体,不同料理间的对比应该很明显了吧

    不过我没去过美国啦啦啦,以上纯属意淫。。。

    [回复]

  4. 喂羊 @ 2013-11-27, 17:46

    我想想中餐业主有没有共同点。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