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被虐的有袋类

【2013-10-06】

@Ent_evo #没想明白的问题#有袋类比有胎盘类“弱”吗?习惯上我们觉得自从人类带着有胎盘类进了澳洲,有袋类就是被虐的份儿。真的是这样吗?有袋类到底哪里弱了呢?又是为什么弱呢?澳洲好歹也是个大陆,进化能区分“澳洲大小的大陆”和“欧亚大小的大陆”吗?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个区分呢?

@whigzhou: “弱”不是因为它们是有袋类,而是它们经历的环境/对手史不如旧大陆的丰富,因而留下了更多未经考验和强化的软肋吧?

@Ent_evo: 如果只说理化环境的话讲不通,澳洲可是它们的主场,怎么说也应该比远道而来的别的生物更加适应。如果讨论生物环境的话也略奇怪,你说一个小岛上对手单调这可以理解,澳洲自己也是个大陆,动物物种又不像人类那样遍布全球、跨文化交流,三千公里和一万公里就差这么多吗?

@whigzhou: 物种的进化遗产的来历并不局限于物种历史,而是该物种所在世系(上溯至生物起源)的整个进化史,对这里的问题而言,对遗产差异负责的环境/对手历史差异至少可上溯至澳洲与旧大陆形成生殖隔离的时候

@whigzhou: 另外,戴蒙德在《崩溃》里说澳洲土地比较贫瘠(因为缺少火山活动、造山运动和冰川),可能也有关系

@游灵–鎏琳:同意钻石老爷的观点,澳洲土地贫瘠,气候不佳,初级生产力不够所以大型动物被土著人类灭绝了,小型动物干不过有胎盘类

 

相关文章

标签: | |
4923
【2013-10-06】 @Ent_evo #没想明白的问题#有袋类比有胎盘类“弱”吗?习惯上我们觉得自从人类带着有胎盘类进了澳洲,有袋类就是被虐的份儿。真的是这样吗?有袋类到底哪里弱了呢?又是为什么弱呢?澳洲好歹也是个大陆,进化能区分“澳洲大小的大陆”和“欧亚大小的大陆”吗?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个区分呢? @whigzhou: “弱”不是因为它们是有袋类,而是它们经历的环境/对手史不如旧大陆的丰富,因而留下了更多未经考验和强化的软肋吧? @Ent_evo: 如果只说理化环境的话讲不通,澳洲可是它们的主场,怎么说也应该比远道而来的别的生物更加适应。如果讨论生物环境的话也略奇怪,你说一个小岛上对手单调这可以理解,澳洲自己也是个大陆,动物物种又不像人类那样遍布全球、跨文化交流,三千公里和一万公里就差这么多吗? @whigzhou: 物种的进化遗产的来历并不局限于物种历史,而是该物种所在世系(上溯至生物起源)的整个进化史,对这里的问题而言,对遗产差异负责的环境/对手历史差异至少可上溯至澳洲与旧大陆形成生殖隔离的时候 @whigzhou: 另外,戴蒙德在《崩溃》里说澳洲土地比较贫瘠(因为缺少火山活动、造山运动和冰川),可能也有关系 @游灵--鎏琳:同意钻石老爷的观点,澳洲土地贫瘠,气候不佳,初级生产力不够所以大型动物被土著人类灭绝了,小型动物干不过有胎盘类  


已有4条评论

  1. daemon @ 2014-01-24, 08:23

    我不赞同辉哥的看法. 这个有袋类 vs. 胎盘类的问题我以前想过, 结论就是, 有袋类竞争不过胎盘类. 有袋类本来在北美, 欧洲, 亚洲都有分布, 都灭绝了. 只剩下一些负鼠在南美, 巴拿马地峡后一种负鼠到了北美. 剩下的主力, 因为澳洲的孤立性, 得以苟延残喘. 要不是新几内亚与澳洲分开的早, 海比较深, 澳洲有袋类在被灭族了. 澳洲野犬被作为家犬带入澳洲后野化后, 势如破竹, 短短几百年就把本土的有袋类食肉动物都逼死了, 搞得袋狼在本土全灭,只在塔斯马尼亚这个野犬未及的岛上残喘.

    澳洲土地并不贫瘠. 澳洲一直是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 牛羊数量比人还多. 澳洲有野化的骆驼, 马, 水牛, 野猪, 野兔等等, 都泛滥成灾了, 每年政府以保护生态的名义捕杀这些动物, 你说这土地贫瘠? 为什么有袋类的大型动物这么少? 胎盘类为何在澳洲如鱼得水?

    有袋类实在差到极点. 就食蚁的哺乳动物来看, 旧大陆的, 犰狳穿山甲土豚美洲食蚁兽不是有盔甲, 就是有大爪子,或者打洞技术一流, 或者嗅觉一流能早早探测敌情. 澳洲的袋食蚁兽呢? 被狐狸竟然都逼着要灭绝了, 全靠人类建立保护区, 对狐狸严防死守, 才没让其灭绝. 这是不是很搞笑? 旧大陆的各类食蚁兽类别说狐狸了, 连老虎美洲豹很多时候都无处下咽.

    澳洲有没有过其余大陆的那种动物成群遍野的情况? 我看没有. 北美有, 欧亚有, 非洲有而且现在还很完整, 甚至南美在近期也有过, 就是澳洲没. 澳洲几乎没有过这种食草动物成千上万集群的场面. 现代倒是有了, 但讽刺的是, 却是胎盘动物, 是牛羊.

    说到底, 就是有袋类的生理特性, 决定了其对资源利用的低效性, 而这种低效性, 限制了其速度, 体型, 智力, 新城代谢, 生殖等各方面发展. 胎盘类的中大型食草动物, 大多生下来不久就会奔跑, 有袋类却要在肚子的袋子里待好久. 按胎盘类的标准, 有袋类通通都是早产儿. 胎盘系统是对有袋系统的一种进化, 其先进性, 犹如有袋系统优越于针孔类的生蛋系统一样. 而且有袋类的体温普遍比胎盘类低. 北美的负鼠因为低温低, 不易染上狂犬病. 但体温低, 也就意味着新城代谢水平低, 意味着在同等环境下会竞争不过胎盘类, 而且生殖能力因此而来的低下, 也客观上意味着进化速度慢, 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进一步低下. 人家老鼠兔子几个月能翻几百倍, 有袋类就是没辙. 一场大灾难, 灭绝 90%个体, 谁会占领新的环境? 答案不言而喻.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本来在北美, 欧洲, 亚洲都有分布, 后来都灭绝了”,这点很有说服力。

    不过,澳洲土地贫瘠这一点我的看法不变(尽管这未必是有袋类弱的原因),这可以看生物量的初级产量(primary production)最直接,农产品出口量有很多其他因素,化肥、农业技术、土地/人口比例等等,说不清楚。

    [回复]

    辉格 回复:

    700多万平方公里的整块大陆只住了几千万人,农业出口量是正常的,可以这么想:假如把澳洲宜农地区单独拿出来,可能是个富饶的中等国家,但生物质产量和生态多样性,仍配不上一个大陆的级别。

    [回复]

    辉格 回复:

    查了一下Barry Cox的《生物地理学》,也说澳洲是各大陆中降雨量最小的,土地营养水平也最低。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