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山归来说环境

中南山归来说环境
辉格
06/05/13

对于我这种不喜欢热闹的人,浙南山区是度假的好地方,——或许若干年后也会是定居的好地方,——所以,春节和五一这两个相隔不远的长假都在此度过也并未让我感觉乏味。

这两次旅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山区特有的景物之外,就是那里的人口变迁了。一个个已经或即将被遗弃的村庄,一幢幢久无人住的蒙尘老屋,从山谷往高处走,走得越高,便看到越多弃耕的荒田,越少的炊烟,越少的年轻人。山上的往山谷里搬,山谷里的往镇上搬。

据说,近年来官方清退民办教师和合并乡村小学的政策加速了这一趋势,许多家庭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搬到了镇上甚至县城里住。

仔细观察了仍然存在的那些村子的人口结构,很难找到三十岁以下的人,偶尔见到几个也多半是因为假期才出现在那里。这预示着,几十年后,我现在看到的这些村子中的大多数,也将被废弃。

在作出这样的观察和展望之后,我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随着人类向城市“退缩”,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将会大大改善,这是工业化和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的结果。想到这里,不禁窃笑——那些环保分子和绿色和平活动家们,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不知会作何反应?

在环保分子眼里,现代工业无疑是破坏环境的恶魔,可是只要回顾一下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正是农耕生活方式的扩张让人类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而工业化,虽然在其初期加剧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那也主要是通过其新技术和新工具对农业的促进和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而实现的,一旦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扭转了人口形势和能源结构,工业化对环境的积极作用便立刻显现。

一个大工厂,或一个大城市,固然可能产生和排放大量垃圾和污染物,然而与数百万人分散居住在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相比,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试以一个200户1000口的中等山村为例,粗略算一笔小帐:按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假设每户每天烧10斤柴禾,每年有10户盖新房,每幢用木50株,20户修缮旧房,每幢用木10株,那么该村每年仅燃料和建筑两项,至少需要砍伐灌木730吨,乔木800株。为了维持生态平衡,这800株乔木须以低于5%的间伐比例采自800亩密度不低于20株/亩的乔木林;而730吨灌木,以每株得柴30斤算,须以低于20%的间伐比例采自2400亩密度不低于50株/亩的灌木林。与此同时,为了产出足够的粮食,该村需要2000亩耕地。

上述估算意味着,要维持传统的农业生活和环境的稳定,每1000亩耕地需要有1600亩林地相配合。但是我们知道,在没有战争和瘟疫等重大人口抑制力量的制约下,人口会迅速增长,新增的人口会把周围可开垦的土地都变成耕地,这样,要维持上面的比例,就需要自然条件将足够比例的土地限制为不可开垦或没有开垦价值,这个条件只能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成立,而在平原地区是不能成立的。结果是,正如我们看到的,自从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开发,所有被农耕民族长期居住过的土地,森林消失了,越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消失得越是彻底:从尼罗河,两河,地中海西岸,印度,黄河,直到长江流域。农业所到之处,环境资源迅速枯竭,森林和野生动物仅仅在山岭地带得以幸存,即使是山区,如果不幸邻近一个大平原,也难免因为旺盛的外部需求而被砍伐殆尽。

是工业化扭转了这一趋势。首先,工业化将大量人口吸引到城市,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育偏好,最终扭转了人口形势;其次,工业化改变了能源结构,煤炭和石油代替了木材;第三,工业化改变了建筑材料,水泥、钢铁和玻璃代替了木料。那些拚了命反对建核电站的环保分子,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再迟钝的人也看得出:即使把一个核电站所产生的废料不加处理倾倒在一座荒山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比一座同等功率的火力发电站要小得多,更不要说和用木材做燃料相比了。

环保分子常说一句话:“回归自然”。而依我看,如果真心想对环境好,人类还是“退缩到城市”为妙,说实话,“回归自然”听起来浪漫,真做起来,恐怕会是环境的灾难。

相关文章

标签: | | | |
1340
中南山归来说环境 辉格 06/05/13 对于我这种不喜欢热闹的人,浙南山区是度假的好地方,——或许若干年后也会是定居的好地方,——所以,春节和五一这两个相隔不远的长假都在此度过也并未让我感觉乏味。 这两次旅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山区特有的景物之外,就是那里的人口变迁了。一个个已经或即将被遗弃的村庄,一幢幢久无人住的蒙尘老屋,从山谷往高处走,走得越高,便看到越多弃耕的荒田,越少的炊烟,越少的年轻人。山上的往山谷里搬,山谷里的往镇上搬。 据说,近年来官方清退民办教师和合并乡村小学的政策加速了这一趋势,许多家庭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搬到了镇上甚至县城里住。 仔细观察了仍然存在的那些村子的人口结构,很难找到三十岁以下的人,偶尔见到几个也多半是因为假期才出现在那里。这预示着,几十年后,我现在看到的这些村子中的大多数,也将被废弃。 在作出这样的观察和展望之后,我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随着人类向城市“退缩”,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将会大大改善,这是工业化和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的结果。想到这里,不禁窃笑——那些环保分子和绿色和平活动家们,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不知会作何反应? 在环保分子眼里,现代工业无疑是破坏环境的恶魔,可是只要回顾一下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正是农耕生活方式的扩张让人类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而工业化,虽然在其初期加剧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那也主要是通过其新技术和新工具对农业的促进和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而实现的,一旦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扭转了人口形势和能源结构,工业化对环境的积极作用便立刻显现。 一个大工厂,或一个大城市,固然可能产生和排放大量垃圾和污染物,然而与数百万人分散居住在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相比,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试以一个200户1000口的中等山村为例,粗略算一笔小帐:按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假设每户每天烧10斤柴禾,每年有10户盖新房,每幢用木50株,20户修缮旧房,每幢用木10株,那么该村每年仅燃料和建筑两项,至少需要砍伐灌木730吨,乔木800株。为了维持生态平衡,这800株乔木须以低于5%的间伐比例采自800亩密度不低于20株/亩的乔木林;而730吨灌木,以每株得柴30斤算,须以低于20%的间伐比例采自2400亩密度不低于50株/亩的灌木林。与此同时,为了产出足够的粮食,该村需要2000亩耕地。 上述估算意味着,要维持传统的农业生活和环境的稳定,每1000亩耕地需要有1600亩林地相配合。但是我们知道,在没有战争和瘟疫等重大人口抑制力量的制约下,人口会迅速增长,新增的人口会把周围可开垦的土地都变成耕地,这样,要维持上面的比例,就需要自然条件将足够比例的土地限制为不可开垦或没有开垦价值,这个条件只能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成立,而在平原地区是不能成立的。结果是,正如我们看到的,自从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开发,所有被农耕民族长期居住过的土地,森林消失了,越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消失得越是彻底:从尼罗河,两河,地中海西岸,印度,黄河,直到长江流域。农业所到之处,环境资源迅速枯竭,森林和野生动物仅仅在山岭地带得以幸存,即使是山区,如果不幸邻近一个大平原,也难免因为旺盛的外部需求而被砍伐殆尽。 是工业化扭转了这一趋势。首先,工业化将大量人口吸引到城市,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育偏好,最终扭转了人口形势;其次,工业化改变了能源结构,煤炭和石油代替了木材;第三,工业化改变了建筑材料,水泥、钢铁和玻璃代替了木料。那些拚了命反对建核电站的环保分子,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再迟钝的人也看得出:即使把一个核电站所产生的废料不加处理倾倒在一座荒山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比一座同等功率的火力发电站要小得多,更不要说和用木材做燃料相比了。 环保分子常说一句话:“回归自然”。而依我看,如果真心想对环境好,人类还是“退缩到城市”为妙,说实话,“回归自然”听起来浪漫,真做起来,恐怕会是环境的灾难。


已有17条评论

  1. 海德沙龙(HeadSalon) » Blog Archive » 饭文#V7:纯天然概念是否值得被引入法律? @ 2011-11-10, 12:50

    […] 实际上,作为对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一种反应,类似的价值和生活方式潮流已经有过好几波,它几乎成为孪生兄弟,伴随着每一轮技术和产业革新浪潮;原因不外乎,每当产业革新大幅提升了大众的消费水平,那些高尚阶层就不得不为自己构造新型生活方式来拉开他们与庸众的距离,至于他们所宣称的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件完全经不起推敲的伪装。 […]

  2. 小橘子 @ 2011-11-10, 16:58

    读这样的文章很惬意。

    [回复]

  3. 辉格 @ 2012-03-24, 02:42

    多亏了城市化,现在草原保护组织能以如此低廉价格购买土地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170026/258928 美国草原保护委员会现在每年都花费大约是六百万美元,大多数资金用在了获取土地方面;到今年秋天,美国草原保护委员能够通过购买所有权或租赁方式获取二十七万英亩土地。在取得这些土地之后,美国草原保护委员的一项工作就是拆除栅栏;一个单独的牧场的栅栏长度可达到八百英里。在栅栏拆除后,美国草原保护委员会就能将私人或公共土地连成一片,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保护区。这些土地的价格是450美元一英亩,算得上是十分便宜了;可即便这样,美国草原保护委员会也要花费三千三百万美元来建立保护区,此外为了维护草原和缴纳放牧费,美国草原保护委员会还要筹集一千二百万美元。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虽然城市化工业化提高了资源效率,降低了人均资源消耗,但城市化工业化也提高了人口极限。按人口规模不变的条件去对比现代社会的人均资源消耗和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均资源消耗,是不公平的。

    “一个大工厂,或一个大城市,固然可能产生和排放大量垃圾和污染物,然而与数百万人分散居住在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相比,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试以一个200户1000口的中等山村为例,粗略算一笔小帐:按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假设每户每天烧10斤柴禾,每年有10户盖新房,每幢用木50株,20户修缮旧房,每幢用木10株,那么该村每年仅燃料和建筑两项,至少需要砍伐灌木730吨,乔木800株。为了维持生态平衡,这800株乔木须以低于5%的间伐比例采自800亩密度不低于20株/亩的乔木林;而730吨灌木,以每株得柴30斤算,须以低于20%的间伐比例采自2400亩密度不低于50株/亩的灌木林。与此同时,为了产出足够的粮食,该村需要2000亩耕地。”
    这一段恰恰说明,当所有可用土地被开发成耕地,或当粮食产量不再是瓶颈资源后,由于对木材资源的需求,林地资源在稳定状态下将会被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上述估算意味着,要维持传统的农业生活和环境的稳定,每1000亩耕地需要有1600亩林地相配合。但是我们知道,在没有战争和瘟疫等重大人口抑制力量的制约下,人口会迅速增长,新增的人口会把周围可开垦的土地都变成耕地,这样,要维持上面的比例,就需要自然条件将足够比例的土地限制为不可开垦或没有开垦价值,这个条件只能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成立,而在平原地区是不能成立的。”

    现代社会的平原地区,同样没有被退耕还林。

    [回复]

    辉格 回复:

    我没有指责传统社会啊,何来公平一说?我指责的是那些在当今社会敌视和阻挠城市化和现代工/农业的人。

    [回复]

    辉格 回复:

    现代化确实提高了人口极限,但至少可能在一两代人中,造成一个短暂脱离人口极限的时期,而真正愿意保护环境者,可利用这段时间建立一些保护区,假如他们(及其继承者)能在未来人口再度逼近极限时,抵御住高粮价的诱惑,那么保护就是可能的,这也正是马尔萨斯理论中财产权的意义所在:它可以让系统的某些局部抵挡住人口压力,处于比资源极限供养水平更松弛更从容的状态,文明的繁荣和多样化才有机会从这缝隙中涌出。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人口极限和人口极限不同。现代社会的人口极限与前现代社会的人口极限对应的总资源消耗是不同的。交换较不发达时,较多自然资源处于松弛状态。即使现在人口未达极限,也并不意味现代社会的不开发土地面积会比前现代社会多。更重要的是,在人类活动区,前现代社会的资源利用强度低于现代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也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舒适。我也不反对从集约化的角度说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生态环境。但如果从整体上考虑工业化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该引入人口规模因素。而一旦引入这个因素,我相信,总体上,工业化和城市化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

    [回复]

    辉格 回复:

    这我就没法说服你了,就我对传统农业社会的了解而言,其生态压力是远高于当代工业社会的,不过这种经验是很难分享的。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很难分享,是指眼见耳闻的经验吗?如果是,那这些经验其实都是晚近的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呵呵,当然不是,个体生命如此短暂,对这种事情怎么形得成感官经验,专门写农业起源以来生态史的著作好像不多(Diamond的那两本勉强能算),来源很零散,所以很难分享。

    [回复]

    辉格 回复:

    两个例子给我印象最深刻,一是美洲旱地作物的引入对中国生态的改变,二是日本的例子,日本森林一度砍伐殆尽,而现在却是覆盖率最高的人口密集国家。

    [回复]

    辉格 回复:

    《中国土地制度史》的作者赵冈写过一本《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我翻了一下,很切题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251220/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如果是书的话,我很有兴趣一本本慢慢看~

    [回复]

    辉格 回复:

    怎么没有退耕?没有大量的退耕退牧和荒弃,草原委员会的收购和拆除篱笆会这么顺利?当初驱逐和消灭野牛的那些农民去哪儿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嗯。我想当然了。刚看完这个例子就忘了呢。

    [回复]

  4. 辉格 @ 2012-10-28, 23:58

    过去10年每天消失80自然村 江西一个村庄仅剩1人 http://news.163.com/12/1028/08/8ESVLSC30001124J.html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