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发表的文章(8)

掌故#3:码头计工竹签

【2014-07-22】

@whigzhou: #70后见过80后很可能没见过的东西#码头计工竹签:旧时码头搬运工按件计酬,以竹签为计件凭证,我小时候在镇上粮库码头见过,每次搬运工扛着大麻袋从船上经跳板走上岸时,监工便将一根竹签递到他嘴边,工人叼上竹签继续往仓库走,当天工作完成后,工人凭竹签到出纳那里领工钱。http://ww4.sinaimg.cn/bmiddle/537956cajw1eim0djp28hj20pa0hodjo.jpg

@whigzhou: 按理说七十年代我不会在匪区(more...)

标签:
5254
【2014-07-22】 @whigzhou: #70后见过80后很可能没见过的东西#码头计工竹签:旧时码头搬运工按件计酬,以竹签为计件凭证,我小时候在镇上粮库码头见过,每次搬运工扛着大麻袋从船上经跳板走上岸时,监工便将一根竹签递到他嘴边,工人叼上竹签继续往仓库走,当天工作完成后,工人凭竹签到出纳那里领工钱。http://ww4.sinaimg.cn/bmiddle/537956cajw1eim0djp28hj20pa0hodjo.jpg @whigzhou: 按理说七十年代我不会在匪区见到这东西,那时计件工资几乎已绝迹,不过搬运工情况特殊,那时镇上有个集体企业叫“富余劳动力调配站”,是个专门为镇上失业者统一分配各种短工机会的机构,搬运即是其中一大项,因为它在整个计划体制中处于边缘地位,还保留了一些资本主义残迹,计件制便是其一 @whigzhou: 当时镇上各种职业中,数“调配站”和环卫所地位最低下,家长常以“不好好念书以后去调配站/环卫所”告诫孩子,其中职工常娶不到老婆,不过其中不少后来成了第一批创业者 @黄章晋:70S还有个现象这里补记一下:当时物资严格按计划配发,譬如有解放车的单位要配发零部件,但不可能配发全套,于是给A厂分配一套传动,B厂一套转成,C厂一套制动……大家得到的多半并非自己所缺,且不知所缺在谁那里,最后,采购员们发明了一个定期聚会物物交换的自由市场解决了这个困境。 @黄章晋:#再补记:关于单位行贿#:这是我们农场里的事。每年冬季是各种拖拉机大修的时节,各农业连队的拖拉机都在机修连集中修理,但什么时候修好,纯粹看工人发挥,春耕临近,有些拖拉机完全没有修好迹象,下面连队会急得发疯,若指导员批字给20个鸡蛋,拖拉机多半很快就能修好,于是成为惯例。 @来自我心1111:差不多10年前我们这里最老的一间浴室里的搓背,修脚工也用竹签计数。 @青衫学士:我是80后,我小时候家里跑船运为生,这玩意常见,货船必备  
掌故#2:绕小糖

【2014-07-21】

@whigzhou: #70后见过80后很可能没见过的东西#绕小糖:小糖,即麦芽糖,古称饴,是我小学时女同学中最流行的零食,卖家用三根竹签从罐子捞出约一钱小糖(此时为透明深棕色,且很粘牙),然后女生用一根竹签将小糖在另两根竹签上反复做双向8字形拉伸缠绕,效果于拉面相当,如此绕上约半小时,糖就变成了不透明乳黄色 http://ww1.sinaimg.cn/bmiddle/537956cajw1eijpk7kcdej20ct0dcgmt.jpg

@whigzhou: 此时再吃就不粘牙了,大概是糖在充分接触空气后有所变性。小糖的官方名称(以苏州话为准(more...)

标签:
5251
【2014-07-21】 @whigzhou: #70后见过80后很可能没见过的东西#绕小糖:小糖,即麦芽糖,古称饴,是我小学时女同学中最流行的零食,卖家用三根竹签从罐子捞出约一钱小糖(此时为透明深棕色,且很粘牙),然后女生用一根竹签将小糖在另两根竹签上反复做双向8字形拉伸缠绕,效果于拉面相当,如此绕上约半小时,糖就变成了不透明乳黄色 http://ww1.sinaimg.cn/bmiddle/537956cajw1eijpk7kcdej20ct0dcgmt.jpg @whigzhou: 此时再吃就不粘牙了,大概是糖在充分接触空气后有所变性。小糖的官方名称(以苏州话为准)是“净糖”,绕小糖主要乐趣在于绕的过程,不过此种乐趣男生好像不能体会,他们吃的是已经完成变色变性的条状麦芽糖,卖家每次用凿子从长条上凿下几小段,像这样: http://t.cn/RP2C6eA @whigzhou: 那时小孩口袋里普遍没有现金,故而卖家接受种类极为广泛的支付工具,铜钥匙、铜钱、牙膏皮、废铁、鸡内金、知了壳……以及任何含铜的东西 @喂羊的月亮熊:我拿我外公只用了一半的牙膏都去换过。 @喂羊的月亮熊: 嗯嗯只见过绕20分钟的。上海就叫麦芽糖或者饴糖。都是在马路边无照经营要被城管打死的那种。 @whigzhou: 自从蔗糖流行之后,饴糖便被排挤到了边缘地位,被称为“小糖”会不会是这个原因? @水蒸馒头:这个80后大多吃过。 @whigzhou: 是自己用竹签绕出来的吗?现在卖的好像都是成品吧? @水蒸馒头:是这样的,我小学时(90年代中部小城镇)就是这种吃法。 @whigzhou: 哦,看来消亡比我印象中更晚 @杨红雨可爱多:辉总,我91年的,小学放学时候校门口也有卖,听我妈说我还没上学的时候我外婆还卖过这个东西!我们那边叫:搅搅糖 @trustno1v2:是饧糖 @whigzhou: 嗯嗯,看来“净糖”乃以音讹  
掌故#1:收银铁丝滑轨

【2014-07-20】

@whigzhou:#70后见过80后很可能没见过的东西#收银铁丝滑轨:某些旧式商店,离地1.8-2.0米的空中,会有一组铁丝滑轨,从收银台出发,呈辐射状通往各柜台,顾客买东西付了钱之后,营业员会把钱和票据夹在一个铁夹子上,顺着铁丝推向收银台,后者盖章找零后将票据和零钱推回来,场面颇具表演性。

@whigzhou: 通常收银台居高临下,比柜台高出半米,相应地,滑轨也是收银端比柜台端略高些,所以营业员须用力推掷,而收银员只须轻推即可。

@喂羊的月亮熊:站點比薩工體店還在用這個。@Tubestation站点比萨

@冷娃:我是西安人,小(more...)

标签:
5248
【2014-07-20】 @whigzhou:#70后见过80后很可能没见过的东西#收银铁丝滑轨:某些旧式商店,离地1.8-2.0米的空中,会有一组铁丝滑轨,从收银台出发,呈辐射状通往各柜台,顾客买东西付了钱之后,营业员会把钱和票据夹在一个铁夹子上,顺着铁丝推向收银台,后者盖章找零后将票据和零钱推回来,场面颇具表演性。 @whigzhou: 通常收银台居高临下,比柜台高出半米,相应地,滑轨也是收银端比柜台端略高些,所以营业员须用力推掷,而收银员只须轻推即可。 @喂羊的月亮熊:站點比薩工體店還在用這個。@Tubestation站点比萨 @冷娃:我是西安人,小时候在一家卖衣服等我商店里见到过这样的装置。 @小蚯AI:现在南京路的张小泉应该还有这个 @heyhenderson:山东曲阜某药店仍然在用 非常好玩 哗的一声过去了 @烧鸡KOP: 小时候在淮阴老新华书店见过。 @goingdown:80年代,南京路上的协大祥 宝大祥之类的老牌绸布庄还是这么运作的 @congcong981118:小时候北京百货大楼就这么干,超级科幻 @沓水哥:那个叫Rapid Wire,美帝Lamson公司专利产品。 @stranger2ureyes:2002年左右美国的一些银行还在用这个吧,顾客不用下车,把支票什么的从车窗塞进门口一根管子,嗖的一下就射进银行了。当时也是看醉了 @neutrino_:SJC机场里买机票有类似的,从地下管道走 @NeedReload:我还见过大号版本 在铁路货运站 那是在天上飞 @江东鸠兹:70后表示见到很多,80年代很多商店还有的。最深刻在淮海路商店见到过玩具直升飞机和小汽车沿轨道驶向收银台的。  
[微言]均衡与刺激

【2014-07-06】

@人文经济学会 张维迎: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是供给,而不是需求;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如果刺激需求就可以发展经济,我们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whigzhou: 萨伊定律说的是一般均衡的原理,而所谓刺激(实际上是同时刺激了供给和需求),关系到的是均衡的位置高低,用萨伊定律否定刺激的可能性,牛头不对马嘴了

@whigzhou: 均衡水平与预期的乐观程度有关,因而可以在仅仅改变乐观程度的情况下被提高,也就(more...)

标签: |
5246
【2014-07-06】 @人文经济学会 张维迎: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是供给,而不是需求;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如果刺激需求就可以发展经济,我们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whigzhou: 萨伊定律说的是一般均衡的原理,而所谓刺激(实际上是同时刺激了供给和需求),关系到的是均衡的位置高低,用萨伊定律否定刺激的可能性,牛头不对马嘴了 @whigzhou: 均衡水平与预期的乐观程度有关,因而可以在仅仅改变乐观程度的情况下被提高,也就是刺激是可能实现的,尽管那未必是好的或可取的 @whigzhou: 均衡水平也与信用系统创造货币的能力有关,因而可以被某个其信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来创造货币的参与者(比如政府)通过将其信贷潜力释放出来而改变,因而刺激是可能的,尽管那未必是好的或可取的 @whigzhou: 可以想象一种由单一个人刺激经济的可能性:甲拥有一座探明储量1万亿吨的铜矿,但他啥也不做,不开发、不借钱、不立遗嘱、不指定继承人,现在他决定刺激一下经济,用这座铜矿成立一家公司,股份分赠给一万人,每人拥有万分之一股份,均衡水平会立即被抬高,对吧?  
[微言]布里丹之驴与骰子

【2014-06-29】

@whigzhou: 当我们面临多个平行选项,又没有明显理由偏爱其中之一,为避免成为布里丹之驴,需要引入一个伪随机数发生器,通常,神经过程中来源广泛的微小扰动即可起到伪随机数发生的作用(这也是让我们的意志显得更自由的因素之一),但有时内部扰动不足以解决问题,此时便要借助一些外部伪随机数发生器,比如骰子

@whigzhou: 还有龟甲或卦签,这些外部伪随机数发生器的引入,提升了我们自由意志的性能,其实把它们视为我们自由意志机能的一部分,亦无不可,正如(more...)

标签: | |
5244
【2014-06-29】 @whigzhou: 当我们面临多个平行选项,又没有明显理由偏爱其中之一,为避免成为布里丹之驴,需要引入一个伪随机数发生器,通常,神经过程中来源广泛的微小扰动即可起到伪随机数发生的作用(这也是让我们的意志显得更自由的因素之一),但有时内部扰动不足以解决问题,此时便要借助一些外部伪随机数发生器,比如骰子 @whigzhou: 还有龟甲或卦签,这些外部伪随机数发生器的引入,提升了我们自由意志的性能,其实把它们视为我们自由意志机能的一部分,亦无不可,正如我们不妨将眼镜视为我们视觉机能的一部分。 @-Lucifier-:「神经过程中来源广泛的微小扰动即可起到伪随机数发生的作用」,微观粒子的「不确定原则」也可能是来源之一,甚至是重要来源。在哥本哈根学派看来,它可是「真随机」 @whigzhou: 真随机还是伪随机在宏观上不会造成什么有意义的区别,你拿不定主意时,是掷骰子还是去看盖革计数器,有啥不一样? @wenkino:买彩票时,我选红球5,恐怕没啥理由,就直觉而已。如果非要掷骰子,问上帝,自己认为没必要。 @whigzhou: 对啊,我不是说了“通常,神经过程中来源广泛的微小扰动即可起到伪随机数发生的作用”嘛,你脑子里那颗神经骰子起了作用,所以不需要另一颗骰子了,恭喜你节约了买骰子的钱  
[微言]大民科Jared Diamond

【2014-06-28】

@whigzhou: Jared Diamond就是个厚颜无耻大民科,你一鸟类学家,在热带丛林看了几十年鸟,突然两腿泥巴冲进历史学和人类学大堂,还一下子就奔宏大问题去,这不典型民科做派嘛,最可气的是,书还畅销了,人还出名了,你叫那些穷经皓首的历史学家们怎么不捶胸顿足哭爹喊娘啊?

@whigzhou: 还有那个Joseph Greenberg,现在是出名了,当初也是大民科,受的是人类学训练,却偏要在语言学闹大革命,在语言学官科也是被鄙视得一塌糊涂

@江少流:这位在语言类型分类上实在让人接受不了,那个大量比较法_(:3」(more...)

标签: | |
5242
【2014-06-28】 @whigzhou: Jared Diamond就是个厚颜无耻大民科,你一鸟类学家,在热带丛林看了几十年鸟,突然两腿泥巴冲进历史学和人类学大堂,还一下子就奔宏大问题去,这不典型民科做派嘛,最可气的是,书还畅销了,人还出名了,你叫那些穷经皓首的历史学家们怎么不捶胸顿足哭爹喊娘啊? @whigzhou: 还有那个Joseph Greenberg,现在是出名了,当初也是大民科,受的是人类学训练,却偏要在语言学闹大革命,在语言学官科也是被鄙视得一塌糊涂 @江少流:这位在语言类型分类上实在让人接受不了,那个大量比较法_(:3」∠)_ @whigzhou: 可至少他对非洲语言的谱系重建现在得到的认可度已经很高了吧,就算是蒙对的,也是大贡献,在方法论上,他的大量比较法至少也可以算是对经典比较语言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吧 @老衲与其他怪力乱神:辉总对他学术质量评价如何呢? @whigzhou: 他知识结构有很多缺环,论证过程有很多错误,大结论也不算靠谱,但视野开阔,头脑开放,材料扎实,用来支持大结论的二级论点大多很靠谱,所以非常值得一读,我的打分都在四星以上 @慕容飞宇gg:“大结论也不算靠谱” 具体指什么? @whigzhou: 比如《枪炮》的大结论,驯化→农业→定居→剩余/密集人口→分工→贸易→……→发达文明→强大武力,这根长长的解释链条其实很脆弱,许多环节都有待推敲或干脆就是错的 @whigzhou: 比如定居很可能先于农业,是定居推动了驯化和农牧而非相反 @whigzhou: 还有,可驯化物种的缺失只是畜牧的障碍之一,非洲牧业没有马就不是因为物种缺失,东非牧民与阿拉伯人有着长期贸易关系,完全可以获得马,但实际上东非牧民是全世界唯一不用马的牧民,这必须寻找其他解释 @whigzhou: 再有,新近考古证据显示,西班牙人到达之前美洲的人口密集度已经很高,这又击碎了上述链条中的一环 @whigzhou: 第四,印加社会的发达程度很难说比祖鲁社会更低,但祖鲁人就没那么容易被征服  
读史笔记#18:关扑,一种博彩式营销

关扑:一种博彩式营销
辉格
2014年7月21日

许多商家会采用一些具有博彩性质的营销手段,比如随机附送的赠品、刮刮卡、现场抽奖、积分抽奖,等等;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尽管奖品有时非常诱人,但那并不是消费者的主要目标,而是一种额外附带的或然幸运(往往概率很小),它主要不是用来说服消费者购买他原本不想买的东西,而是诱使他放弃同类商品的其他品牌,或者提前做出购买决定。

但还有另一种博彩式营销,奖品本身就是交易的核心内容,消费者就是冲着它去的,只是成交不是直接支付现金,而是押注对赌,买家押现金,卖家押商品(或服务),而赔率则视所押现金与商品标价的比值而定;或许这种方式的赌博性质过于明显,在多数现代社会都被禁止了,但在某些古代社会却颇为盛行。

在《(more...)

标签: | | |
5240
关扑:一种博彩式营销 辉格 2014年7月21日 许多商家会采用一些具有博彩性质的营销手段,比如随机附送的赠品、刮刮卡、现场抽奖、积分抽奖,等等;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尽管奖品有时非常诱人,但那并不是消费者的主要目标,而是一种额外附带的或然幸运(往往概率很小),它主要不是用来说服消费者购买他原本不想买的东西,而是诱使他放弃同类商品的其他品牌,或者提前做出购买决定。 但还有另一种博彩式营销,奖品本身就是交易的核心内容,消费者就是冲着它去的,只是成交不是直接支付现金,而是押注对赌,买家押现金,卖家押商品(或服务),而赔率则视所押现金与商品标价的比值而定;或许这种方式的赌博性质过于明显,在多数现代社会都被禁止了,但在某些古代社会却颇为盛行。 在《宋代市民生活》一书中,历史学家伊永文介绍了宋代的“关扑”习俗,便是上述第二类博彩营销;关扑在两宋极为流行,不亚于今天的麻将,许多商家都允许买家选择以对赌代替现金支付,广大消费者们也乐此不疲。 具体玩法是:当买家看中一件商品,并选择以关扑交易,商家便开出一个与商品标价相当的押注额和赢取条件,规定赢取条件的最常见方式是抛掷一组铜钱所得到的特定组合(也可以是转盘飞镖的特定区域),铜钱抛掷结果正面曰“字”,背面曰“纯”,同时抛掷一组铜钱全为背面则曰“浑纯”,六枚皆纯曰“六纯”,十枚皆纯曰“十纯”,依此类推;若买家赢了,就取回押注并免费获得商品,否则押注归卖家。 通常,赢取条件会以“若干纯”来规定,设“若干”为N,则赢取概率为2的N次方(2^N),对应的等价押注额应为商品价的1/(2^N-1),也就是说,当条件为“单纯”(即只抛一枚铜钱)时,等价押注额即为商品价,条件为“二纯”、“三纯”、“六纯”时,等价押注额分别应为商品价的1/3、1/7和1/63,依此类推。 不过,好赌者往往会高估赢取概率,或有着超出常规水平的风险偏好,因而容易接受比等价条件更高的押注额或概率更小的赢取条件,所以不难想象,采用关扑的商家,不仅赚取了商品本身的利润,也会从关扑中获得额外收益。 但这只是关扑带给商家的次要好处,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关扑的主要功能,是引诱消费者去尝试赢得他原本不会购买的商品;因为有些商品过于昂贵,远远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预算,穷人甚至压根拿不出那么多现金,但是假如能以一笔小钱换来一次开洋荤的机会,即便概率不大,可能也会被认为值得一试。 比如一壶上等美酒价值千钱,对穷人来说太奢侈了,没关系,你只须掏9文钱,以“七纯”为条件关扑,便有1/128的机会白喝;这样一来,只要比率足够大,没有什么奢侈富贵梦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不乏有人以大比率的关扑赢得宝马香车、良田豪宅,甚至歌伎美女;此种以小博大的关扑,尽管赢取概率很低,但并不比当今买彩票赢大奖的机会更小。 关扑的存在,显然可以为商家争取到一个原本不存在的消费群体,对于穷人,这也是尝试奢侈消费的一种机会,或者说是由众人出资帮助其中一个幸运儿实现奢侈梦或富贵梦的方式,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社会等级之间隔阂;它特别适合于那些让低收入者欣羡不已,心向往之却力不从心的消费品,还有那些足以让地位低微者沿社会阶梯跃上一级的大宗资产,而容易被它打动的,也无非是当今热衷于彩票、整天做着大奖梦的那些人。    
婚姻生意是怎么做的?

婚姻生意是怎么做的?
辉格
2014年7月6日

常有人将合作办企业这样的长期商业伙伴关系比作婚姻,其实反过来说可能更贴切:婚姻就是一种投资,组建家庭就是创办企业,若从投资和经营的角度,我们或许更容易看清各大文化中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和习俗规范,也能在这个社会条件剧烈变动的时代,更好的理解和适应婚姻关系的变迁。

【核心产品】

婚姻的核心产品自然是孩子,或许有人会质疑:家庭不是也创造了夫妻感情、性满足和安全感吗?这没错,可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也会创造同事情谊、工作成就感、群体归属感,甚至孕育一支优秀的足球队,但这些都只能算副产品,汽车才是其核心产品。

所以一旦合作抚养孩子的需求不再迫切——这或是因为单身女性独力抚养孩子变得容易了,或是因为政府通过福利制度接管了大部分抚养责任——婚姻制度便很快开始瓦解,这正是过去四十年发生在欧美尤其是北欧国家的情况。

婚外生育的比例,在美国从1980年的18%上升到了2008年的40%,北欧已普遍超过55%,头胎更高达80%,同时期,美国的结婚率也相应的从15.9‰降至10.6‰,欧洲更已低至6.5‰,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生活于婚姻之中。

【由谁出资?】

现代婚姻的投资者通常是夫妻双方,但传统婚姻情况更加多样,要看用于组建家庭和抚养孩子的关键资源掌握在谁手里,这些资源包括女性生育能力、生活资料、社会关系和安全条件,在家长权威和家族组织强大的社会,这些资源往往由家长控制,包括对女孩的人身控制。

此时家长才是投资者,交易发生在双方家长所代表的两个家族之间,也就是常说的包办婚姻(arranged marriage);在包办婚姻中,夫妻的意志和能力并不重要,而且他们在这方面越弱小,家长越容易加以控制,所以包办婚姻常倾向于低龄化,童婚亦不少见。

而在家长控制较弱的个人主义社会,比如中世纪英格兰,婚姻更多是两位独立成年人之间的事情,尤其是男方,必须先在社会站稳脚跟,拥有一份产业和足以养家的稳定收入之后,才有机会娶妻成家;那些在长子继承制下无望继承主要家产也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现金资助的幼子们,往往要经历多年奋斗才能如愿。

许多没这能力的男性只能长期单身甚至终身未娶,或者干脆早早放弃努力遁入修道院,又因为单妻制,许多迟迟等不到合格夫君的女性,也只好保持单身或者做尼姑;倒是那些已经有份产业的寡妇颇受欢迎,特别是身为女继承人的寡妇,比如亨利二世就娶了比他大11岁的著名寡妇埃莉诺,后者作为长女继承了阿基坦公爵领地。

所以,当时英格兰和其他西北欧社会的晚婚、单身和不生育的比例,皆大大高出我们熟悉的东亚社会。

【新部门还是新企业?】

在现代社会,结婚意味着建立新家庭,也就是开办新企业,然而,这种被人类学家称为新居制(neolocal residence)的方式,在多数传统社会反倒是特例,结婚通常只是为既有大家庭增添了一个分支,相当于大公司投资建了新工厂。

多数情况下,新娘会搬进男方大家庭住,这叫从夫居(patrilocal residence),少数社会是从妇居((more...)

标签: |
5234
婚姻生意是怎么做的? 辉格 2014年7月6日 常有人将合作办企业这样的长期商业伙伴关系比作婚姻,其实反过来说可能更贴切:婚姻就是一种投资,组建家庭就是创办企业,若从投资和经营的角度,我们或许更容易看清各大文化中形形色色的婚姻模式和习俗规范,也能在这个社会条件剧烈变动的时代,更好的理解和适应婚姻关系的变迁。 【核心产品】 婚姻的核心产品自然是孩子,或许有人会质疑:家庭不是也创造了夫妻感情、性满足和安全感吗?这没错,可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也会创造同事情谊、工作成就感、群体归属感,甚至孕育一支优秀的足球队,但这些都只能算副产品,汽车才是其核心产品。 所以一旦合作抚养孩子的需求不再迫切——这或是因为单身女性独力抚养孩子变得容易了,或是因为政府通过福利制度接管了大部分抚养责任——婚姻制度便很快开始瓦解,这正是过去四十年发生在欧美尤其是北欧国家的情况。 婚外生育的比例,在美国从1980年的18%上升到了2008年的40%,北欧已普遍超过55%,头胎更高达80%,同时期,美国的结婚率也相应的从15.9‰降至10.6‰,欧洲更已低至6.5‰,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生活于婚姻之中。 【由谁出资?】 现代婚姻的投资者通常是夫妻双方,但传统婚姻情况更加多样,要看用于组建家庭和抚养孩子的关键资源掌握在谁手里,这些资源包括女性生育能力、生活资料、社会关系和安全条件,在家长权威和家族组织强大的社会,这些资源往往由家长控制,包括对女孩的人身控制。 此时家长才是投资者,交易发生在双方家长所代表的两个家族之间,也就是常说的包办婚姻([[arranged marriage]]);在包办婚姻中,夫妻的意志和能力并不重要,而且他们在这方面越弱小,家长越容易加以控制,所以包办婚姻常倾向于低龄化,童婚亦不少见。 而在家长控制较弱的个人主义社会,比如中世纪英格兰,婚姻更多是两位独立成年人之间的事情,尤其是男方,必须先在社会站稳脚跟,拥有一份产业和足以养家的稳定收入之后,才有机会娶妻成家;那些在长子继承制下无望继承主要家产也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现金资助的幼子们,往往要经历多年奋斗才能如愿。 许多没这能力的男性只能长期单身甚至终身未娶,或者干脆早早放弃努力遁入修道院,又因为单妻制,许多迟迟等不到合格夫君的女性,也只好保持单身或者做尼姑;倒是那些已经有份产业的寡妇颇受欢迎,特别是身为女继承人的寡妇,比如亨利二世就娶了比他大11岁的著名寡妇埃莉诺,后者作为长女继承了阿基坦公爵领地。 所以,当时英格兰和其他西北欧社会的晚婚、单身和不生育的比例,皆大大高出我们熟悉的东亚社会。 【新部门还是新企业?】 在现代社会,结婚意味着建立新家庭,也就是开办新企业,然而,这种被人类学家称为新居制([[neolocal residence]])的方式,在多数传统社会反倒是特例,结婚通常只是为既有大家庭增添了一个分支,相当于大公司投资建了新工厂。 多数情况下,新娘会搬进男方大家庭住,这叫从夫居([[patrilocal residence]]),少数社会是从妇居([[matrilocal residence]]),新郎搬进女方家庭住,比如亚利桑那的霍皮族([[Hopi]])印第安人和苏门答腊的米南佳保人([[Minangkabau]])。 新分支在若干年后会分离出来成为新企业,这段时间有多长,取决于家族组织的发达程度和家长的控制力;在一个极端,年轻人一旦成年就离家自谋生路,另一个极端则是印度式联合家庭([[Hindu joint family]]),只要最高直系长辈仍然在世,就不会分家,且大家长拥有绝对权威。 但更多情况处于两个极端之间,比如多数游牧社会,未婚者与父母同住,结婚后单独成家,这样,长辈家庭就像一个孵化器,帮助子女逐个离巢单飞,最终可能由小儿子留下赡养老人;更常见的是流行于意大利南方、爱尔兰和儒家文化圈中的三世同堂扩展家庭,老人尽可能延迟分家,直到晚辈间冲突不断加剧而自己则日益衰老不再能加以控制时,才最终分家。 维持大家庭的努力和遭遇的困难,是生物学家所谓亲子冲突([[parent-offspring conflict]])的一种表现,大家庭可以在集约经营、社会关系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获得合作收益,但长辈与晚辈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长辈希望通过平衡子女间利益以追求总收益最大化,并尽量维持家长权威以便维持族内合作,而晚辈则尽可能从家族资源中为自己所在分支谋得最大份额。 这一冲突不仅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资源支配和分家时的财产分割,也体现在订婚时彩礼和嫁妆的议价过程中,彩礼有时是男方换取女方生育资源的对价,但也常常以嫁妆的形式重新成为投入于新家庭的资本,所以,未婚夫常会私下怂恿女方抬高彩礼要价,以便从大家庭共同财产中为自己争得更大的一份。 【谁做老板?】 婚姻既是双方的人身结合,也需要投入财产、地位和关系等资源,然而人身条件匹配的双方,投资能力未必相称,所以在这项投资中,由哪方做老板,而哪方只是资源出售或出租者,可以存在许多种安排。 正如甲乙两人合作开饭店,甲拥有店铺,乙拥有厨艺,既可以由甲做老板雇佣乙做厨师,也可由乙做老板租用甲的店铺,或者甲乙各自以店铺和厨艺折合股本合股经营,这些安排还可以各种形式混合搭配,婚姻投资安排中,同样存在类似的多样性。 有关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一条经济学原理是:处于控制风险的最佳地位的那一方,最可能成为老板;婚姻投资的核心风险是亲子关系不确定性,最关切这一风险的显然是男方,他有着最强烈的动机去控制该风险,所以男方最可能成为婚姻投资的出资人,也就是老板,换句话说,要说服男性对婚姻进行投资,最好让他做老板,让他能在控制亲子关系不确定性上取得主动。 所以最常见的投资安排,是男方支付彩礼([[bride price]]),作为女方让渡新娘的对价,同时女方放弃对未来新家庭的干预权,而男方承诺向新家庭投入足够多资源。 【对价如何支付?】 彩礼通常以现金或实物支付,但如果男方太穷,也可能以劳动支付,这往往造成一种临时从妇居的假象;《旧约》中记载,雅各为娶到以结,为岳父放了14年的羊;这种劳动彩礼([[bride service]])在一些古典玛雅、东非、亚马逊部落中颇为流行,多以三五年为限。 不过同为彩礼,其性质可以十分不同,通常女方会以嫁妆([[dowry]])形式返还一部分,作为对新建小家庭的资助,假如返还比例很高,那么索要彩礼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获取对价,而是迫使男方从大家庭财产分割出足够多的部分,为小家庭提供物质基础,以确保新娘未来利益。 在各种文化中,嫁妆或多或少具有私房财的性质,即新娘对它拥有排他的用益和支配权,甚至可以在离婚或改嫁时带走,这一排他性在多妻家庭中尤为重要,它也是新娘在夫权主导的家庭中少数个人权益之一。 上述将彩礼转变为嫁妆以确保新娘权益的安排,在中世纪西欧以寡妇产([[dower]])这一法律地位更明确的形式存在,通常新郎在婚前承诺将其名下不动产的1/3的用益权预留作新娘的寡妇产,以备其未来成为寡妇时生计有所保障。 假如女方只收彩礼不陪嫁妆,或陪嫁比例很低,那就是常说的卖女儿,许多穷人只能用女儿的彩礼收入为儿子们筹备彩礼;不过,要是双方都太穷而备不起彩礼,倒是有个更简洁的办法:换亲,也就是交换女儿,当然,这种交易只有在双方都既有儿子又有女儿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还有境况更糟糕的,连把女儿养到适婚年龄的资源都没有,此时,境况稍好的男方便可扮演天使投资人的角色,把穷人家养不起的女孩收养为童养媳,养大后再娶为媳妇,这跟埃及狒狒的做法有点像,雄性埃及狒狒成年后会伺机绑架邻近群体的幼年雌狒狒,先作为养女抚养,养大后再占为配偶。 与卖女儿相反的是高攀婚([[hypergamy]]),即女方支付高额嫁妆以求将女儿嫁入地位较高的夫家,此类高攀婚发生在中国古代官宦与富商之间、近代军阀与企业家之间、当代户籍隔离制度下的城乡之间、印度种姓之间、不同教育程度之间、拿到美国绿卡的移民与老乡之间,等等,在过去几十年的印度尤为盛行,乃至形成了非高攀不嫁的风气,导致不少女孩因家里筹不齐嫁妆而自杀的悲剧。 【单边垄断还是双边垄断?】 婚姻是具有垄断性的合营关系,单偶制是双边垄断([[bilateral monopoly]]),多妻制和多夫制则是单边垄断;上面说过,婚姻投资的核心风险是亲子关系不确定,而关切这一风险的是男方,所以谋求垄断权的通常也是男方,多夫制是非常罕见的,而且通常共享妻子的都是亲兄弟,其共享与合作得到了亲选择的支持。 不过多妻制也有不同模式,一种是丈夫与每位妻子分别建立家户(household),每家拥有独立财产,分别抚养自己的孩子,此时丈夫就像投资并控股了多家独立企业一样,另一种是丈夫与所有妻子生活于单一家户中,共同经营,共享收入与家产。 通常,畜牧者倾向于多家户模式,因为畜产较容易分割,而放牧相比农耕也更少需要密切合作的大家庭,比如蒙古游牧社会,每位妻子和她的孩子生活在单独的帐幕里,拥有自己的畜群;而农耕者多倾向于单家户模式,因为农耕不仅涉及更多不可分割财产,也需要更多合作,这样的多妻家庭甚至不是独立家户,而只是更大的多代扩展家庭的一个分支,比如传统汉族社会,多妻家庭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只有在近代城市化之后,姨太太们才开始在城市独立成户。 有些社会则介于两者之间,比如农耕为主的马里多贡人([[Dogon]]),每位妻子有单独小茅屋,但耕作是共同进行的,收获后各妻室平分粮食;畜牧为主的坦桑尼亚达图加人([[Datooga]]),每位妻子拥有独立畜群,自己抚养孩子,但妻子之间存在大量合作关系,包括一起干活,相互照顾孩子等等。 多妻同居一户,尽管可以带来合作收益,但利益冲突和嫉妒也会带来高额成本,对非洲多妻制的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双妻家庭的妻子间冲突成本最高(表现为孩子存活率、营养水平和发育状况等),当共夫妻子(co-wifes)多于三个时,冲突成本反而降低,合作收益开始显现;这很可能是因为两个妻子最容易相互使坏,比如伺机虐待对方孩子,甚至下毒,而更多妻子时则容易相互监督,使坏者难以下手。 或许正是为了控制此类冲突,传统汉族社会采用了妻妾制这一特殊的多妻制,让正妻拥有特权而将侧室置于服从地位,当然,更有效的控制还要倚赖婆婆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