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文#N7: Web没死,它只是被2.0了

Web没死,它只是被2.0了
辉格
2010年8月23日

上周,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杂志《连线》的主编Chris Anderson发表长文,宣称“Web已死,Internet永生”,大意是,传统基于开放协议(HTTP)、统一内容表达语言(HTML)和单一访问手段(浏览器)的万维网,正在被定制应用程序和封闭式服务所取代。

此言一出,立即引来许多争议和嘲讽,有人为他所指出的封闭化倾向而担忧,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是在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哗众取宠,其判断所依据的也只是些片面而肤浅的统计数字;考虑到每隔几个月都会有人跳出来宣布“某某已死”,而《连线》在这方面也是劣迹斑斑(比如早在97年他就曾宣布过“浏览器已死”),这些质疑和嘲讽也在情理之中。

更糟糕的是,文章开篇引用来支持其观点的数字更是缺乏说服力:网络流量中视频的比例大增,而Web的比例大减——这除了表明视频文件很庞大之外,什么也说明不了,对于作者观点而言,更有意义的数字是:流向专用程序而非浏览器的流量,和封闭式服务中的流量,以及相应的点击数和用户逗留时间,变化趋势如何?

不过,抛开举证的蹩脚和标题的哗众取宠这些砂子,Anderson的文章还是提出了值得关注的现象和趋势;其实,与Anderson的文章同时,《连线》也发表了他与Tim O’ReillyJohn Battelle这两位2004年Web 2.0大会创办者的长篇对话,对话的内容比原文更深入也更直指问题实质。

归结起来,我们面临三个问题:1)专有化和封闭化的趋势是否真的存在?2)如果是,它只是先前已经被广泛谈论的潮流的延续,还是一种迄今未被意识到的新动向?3)如果是未来几年网络生态系统的图景与人们预期的大为不同,那它是什么样的?而谁将从中获益?

这些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抽象和飘渺,如果我们沉浸到争论双方的语境之中,它的现实意义很明确:如果Anderson是对的,苹果Facebook将前途无量,而谷歌的光芒将会迅速黯淡;在他看来,Facebook们正在营造一个个精彩却封闭的专属空间,照此下去,少数大型网站将占据绝大部分的内容和访问量,而一旦搜索爬虫和广告投送机制被它们挡在门外,谷歌的核心业务便成了无米之炊。

封闭化趋势的确存在,苹果和Facebook的巨大成功是最好的证据,前十大网站流量份额从01年的31%上升到现在的75%,也显示了明确的趋势;但正如O’Reilly所说,在开放和封闭之间来回摆动,在历史上重演过多次,甚至在许多其他产业中也能看到,我们不必为短暂的封闭化趋势而过分担忧。

这种摇摆源自应用技术创新与标准和平台进化之间的不同步,厂商在推出产品和服务时因此而面临着矛盾:一方面,他希望用最新的技术和最好的特性来满足用户需求,取得先机,而同时他们又背负着沉重的平台包袱:要遵循各种标准、提供各式接口、确保互通性等等,这是为了产品能适合各种各样的应用场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目标市场和规模效益。

如果平台进化过度滞后,而用户对新特性的呼声又很高,一些厂商就迫不及待的按自己的方式推出产品,如果这样的尝试屡屡得手,原有平台便瓦解了;当前,HTML标准的长期停滞、手机界面的无标准状态、身份识别机制的各自为政、开放网络支付平台的缺失,都为营造专有封闭系统创造了条件。

混乱过后,幸存下来的厂商或许会开始制订新的标准,构建新的开放平台;但更可能的是,一两家特别成功的厂商获得了像Wintel那样的垄断力,从而将其专有系统树立为事实上的标准;由于垄断者将逐步吞噬行业中的大部分利润,而垄断也使得行业生态越来越封闭僵化,其他厂商只好在系统之外寻求突破,而新一轮创新浪潮将给他们提供机会,于是平台之争再次上演。

判断目前局面的关键是:Anderson所指出的那些变化,究竟是Web2.0和云计算这两大浪潮的自然延续?还是封闭系统纷纷涌现已成大势?在我看来,并没有确定的答案或必然的趋势,结果将取决于支持Web2.0和云计算的开放派能跑得多快,能否赶在封闭系统一统天下之前,让HTML5云计算标准和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获得迅速进步,既能包容最新技术和最酷特性,又能维持足够的开放性。

如果前十大网站都是开放系统,其帐户是可以通行的,其服务是可互操作的,其内容是可搜索、可聚合和可重现的,那么即便它们占据了全部流量份额,网络世界也仍将是开放的;在Web2.0或者云计算时代,个人甚至企业都不再需要从头建立自己的网站,他们只需要构建自己的应用和服务,并创建自己的内容即可;对此,我和O’Reilly一样,持稍稍乐观的看法。

相关文章

标签: | | | |
694
Web没死,它只是被2.0了 辉格 2010年8月23日 上周,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网络杂志《连线》的主编[[Chris Anderson (writer)|Chris Anderson]]发表长文,宣称“Web已死,Internet永生”,大意是,传统基于开放协议(HTTP)、统一内容表达语言(HTML)和单一访问手段(浏览器)的万维网,正在被定制应用程序和封闭式服务所取代。 此言一出,立即引来许多争议和嘲讽,有人为他所指出的封闭化倾向而担忧,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是在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哗众取宠,其判断所依据的也只是些片面而肤浅的统计数字;考虑到每隔几个月都会有人跳出来宣布“某某已死”,而《连线》在这方面也是劣迹斑斑(比如早在97年他就曾宣布过“浏览器已死”),这些质疑和嘲讽也在情理之中。 更糟糕的是,文章开篇引用来支持其观点的数字更是缺乏说服力:网络流量中视频的比例大增,而Web的比例大减——这除了表明视频文件很庞大之外,什么也说明不了,对于作者观点而言,更有意义的数字是:流向专用程序而非浏览器的流量,和封闭式服务中的流量,以及相应的点击数和用户逗留时间,变化趋势如何? 不过,抛开举证的蹩脚和标题的哗众取宠这些砂子,Anderson的文章还是提出了值得关注的现象和趋势;其实,与Anderson的文章同时,《连线》也发表了他与[[Tim O'Reilly]]和[[John Battelle]]这两位2004年[[Web 2.0]]大会创办者的长篇对话,对话的内容比原文更深入也更直指问题实质。 归结起来,我们面临三个问题:1)专有化和封闭化的趋势是否真的存在?2)如果是,它只是先前已经被广泛谈论的潮流的延续,还是一种迄今未被意识到的新动向?3)如果是未来几年网络生态系统的图景与人们预期的大为不同,那它是什么样的?而谁将从中获益? 这些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抽象和飘渺,如果我们沉浸到争论双方的语境之中,它的现实意义很明确:如果Anderson是对的,[[Apple Inc.|苹果]]和[[Facebook]]将前途无量,而谷歌的光芒将会迅速黯淡;在他看来,Facebook们正在营造一个个精彩却封闭的专属空间,照此下去,少数大型网站将占据绝大部分的内容和访问量,而一旦搜索爬虫和广告投送机制被它们挡在门外,谷歌的核心业务便成了无米之炊。 封闭化趋势的确存在,苹果和Facebook的巨大成功是最好的证据,前十大网站流量份额从01年的31%上升到现在的75%,也显示了明确的趋势;但正如O’Reilly所说,在开放和封闭之间来回摆动,在历史上重演过多次,甚至在许多其他产业中也能看到,我们不必为短暂的封闭化趋势而过分担忧。 这种摇摆源自应用技术创新与标准和平台进化之间的不同步,厂商在推出产品和服务时因此而面临着矛盾:一方面,他希望用最新的技术和最好的特性来满足用户需求,取得先机,而同时他们又背负着沉重的平台包袱:要遵循各种标准、提供各式接口、确保互通性等等,这是为了产品能适合各种各样的应用场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目标市场和规模效益。 如果平台进化过度滞后,而用户对新特性的呼声又很高,一些厂商就迫不及待的按自己的方式推出产品,如果这样的尝试屡屡得手,原有平台便瓦解了;当前,HTML标准的长期停滞、手机界面的无标准状态、身份识别机制的各自为政、开放网络支付平台的缺失,都为营造专有封闭系统创造了条件。 混乱过后,幸存下来的厂商或许会开始制订新的标准,构建新的开放平台;但更可能的是,一两家特别成功的厂商获得了像[[Wintel]]那样的垄断力,从而将其专有系统树立为事实上的标准;由于垄断者将逐步吞噬行业中的大部分利润,而垄断也使得行业生态越来越封闭僵化,其他厂商只好在系统之外寻求突破,而新一轮创新浪潮将给他们提供机会,于是平台之争再次上演。 判断目前局面的关键是:Anderson所指出的那些变化,究竟是Web2.0和云计算这两大浪潮的自然延续?还是封闭系统纷纷涌现已成大势?在我看来,并没有确定的答案或必然的趋势,结果将取决于支持Web2.0和云计算的开放派能跑得多快,能否赶在封闭系统一统天下之前,让[[HTML5]]、[[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标准和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获得迅速进步,既能包容最新技术和最酷特性,又能维持足够的开放性。 如果前十大网站都是开放系统,其帐户是可以通行的,其服务是[[Interoperability|可互操作的]],其内容是可搜索、[[Mashup (web application hybrid)|可聚合和可重现的]],那么即便它们占据了全部流量份额,网络世界也仍将是开放的;在Web2.0或者云计算时代,个人甚至企业都不再需要从头建立自己的网站,他们只需要构建自己的应用和服务,并创建自己的内容即可;对此,我和O’Reilly一样,持稍稍乐观的看法。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