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讲』的哲学基础

1)知识(knowledge)是且仅是(可能)影响个体行为的信息(information);

2)知识的意义(meaning)仅在于它(可能)如何影响个体行为;

3)知识分散存在于个体头脑中;

4)存在于其他介质中的信息不是知识;

5)自然语言是一种信息工具,借助它,个体可以在自身或他人头脑中产生知识;

6)对自然语言的上述运用,在个体头脑中产生了一个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它们之间通过口述传统或各种文本介质发生交互;

7)该语义网络的某些特性,使得(5)所提到的知识生产工作变得极富成效;

8)语义是且仅是(符号之间的)关系;

9)语义不包含意义;

9.1)当语义与个体头脑中的其他信息共同影响行为时,意义出现了;

10)言语通过(经由语法转换)接入上述语义网络而获得其语义结构(即一组关系);

11)言语不包含意义;

12)言语仅在被听(或读)者接受时,才(在如何可能影响其当前或未来行为的sense上)产生意义;

13)当众多个体在众多时刻众多场合进行(5)中的知识生产工作时,任何言语和语义结构之间的映射函数必定是高度多变(varied)而不稳定的(unstable);

14)这种(空间维度上的)多变和(时间维度上的)不稳定,常被称为“歧义”和“衍讹”(我称之为“语义漂变(semantic free float)”);

15)歧义和语义漂变是自然语言的特性而非缺陷,它让上述语义网络保持自由和开放性;

16)所谓(语义上的)自由,是指任何个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有机会创造新语义;

17)所谓(语义上的)开放性,是指语义网络有能力不断容纳新语义;

相关文章

标签: | |
5521
1)知识(knowledge)是且仅是(可能)影响个体行为的信息(information); 2)知识的意义(meaning)仅在于它(可能)如何影响个体行为; 3)知识分散存在于个体头脑中; 4)存在于其他介质中的信息不是知识; 5)自然语言是一种信息工具,借助它,个体可以在自身或他人头脑中产生知识; 6)对自然语言的上述运用,在个体头脑中产生了一个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它们之间通过口述传统或各种文本介质发生交互; 7)该语义网络的某些特性,使得(5)所提到的知识生产工作变得极富成效; 8)语义是且仅是(符号之间的)关系; 9)语义不包含意义; 9.1)当语义与个体头脑中的其他信息共同影响行为时,意义出现了; 10)言语通过(经由语法转换)接入上述语义网络而获得其语义结构(即一组关系); 11)言语不包含意义; 12)言语仅在被听(或读)者接受时,才(在如何可能影响其当前或未来行为的sense上)产生意义; 13)当众多个体在众多时刻众多场合进行(5)中的知识生产工作时,任何言语和语义结构之间的映射函数必定是高度多变(varied)而不稳定的(unstable); 14)这种(空间维度上的)多变和(时间维度上的)不稳定,常被称为“歧义”和“衍讹”(我称之为“语义漂变(semantic free float)”); 15)歧义和语义漂变是自然语言的特性而非缺陷,它让上述语义网络保持自由和开放性; 16)所谓(语义上的)自由,是指任何个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有机会创造新语义; 17)所谓(语义上的)开放性,是指语义网络有能力不断容纳新语义;


已有3条评论

  1. Andy Lee @ 2015-04-22, 21:54

    1和2以及9.1很有趣,把“行为”的认识论地位放得很高。而我目前最看好的认识论以及伦理学都是以行为为中心的,所有的知识都是knowing how的知识而不是knowing what的知识,人们通常把后者看作单纯地描述世界的信息,认为这种信息不必然具备规范性。但我反对这点,所有的知识都具备规范性的知识,或者knowing what的知识都是由knowing how的知识伪装而成。不过这个主张还需要更精细化的辩护,我还在从认知科学中找资源。

    [回复]

  2. jj @ 2015-06-13, 11:45

    把”符号学”的一些概念,实用主义的思路,神经科学的影子乱炖了。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