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文#70: 粮改的政策目标分析

(按:我不赞成政府对粮食做任何事,这里说的,是假设人们都同意,政府粮食政策所宣称的目标是可取的,那么在市场化条件下,达成这些目标的合理方式是什么)

粮改的政策目标分析
辉格
2008年12月15日

近日,关于产粮大省吉林加速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粮食体制改革的关注。正如吉林有关政府人员所承认的,加速改制,是国有粮企所面临的严重困境下,无奈的选择。实际上,2004年的全面市场化改革启动之后,基层国有粮企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盈利模式和生存基础,改制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市场化改革的自然延续。同样的变化已经或即将在其他省份发生,只是各省所面临的困境和政策推进速度与深度有所不同。通过深化改革而不是走回头路,来化解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正确的做法,值得赞赏。

粮食体制改革,始于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经过1988年取消粮票,1993年取消购粮本,实现了零售环节的市场化,然后在1998年启动了以国企主导和高度管制(所谓“四不一保”)为特征的半市场化改革,最终在2004年启动了全面市场化改革。应该说,目前尚处于2004年改革的推进过程之中,由于这一轮改革涉及到大量地方国企的改制、功能转变和人员安置,遭遇困难和阻力是难免的。

与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同时推动的,也是作为该项改革的重要目标的,是政府的粮食安全政策。过去,政府通过国有化和统购统销来控制粮食,现在既然全面市场化的方向已定,问题就转变为:如何在市场化的条件下,确定和实施粮食安全政策。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即使在灾难、贸易封锁和战争等极端条件下,仍可确保国内市场粮食供给基本充足。从历来的政策宣示中不难看出,政府已将这一大目标分解为这样几个子目标:任何时候,境内都有足够多(比如半年)粮食存量;在短期,种植者不会受过低粮食价格之伤害,消费者不会因过高粮食价格而造成生活困难;在长期,种植者有足够激励维持现有种植总面积,以便维持现有的粮食自给率。

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当前使用了三个政策工具:供方补贴,国家储备和土地用途管制,具体是,以补贴价限量收购种植者的粮食产出,建立以政策性国企为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土局管制耕地转为其他用途。这一政策组合中,政府主要扮演了业主、经营者和管制者的角色,相比计划体制下,政府直接扮演生产者和销售商的角色,有了很大进步;但这仍然不是一个真正面向市场化的政策组合。经验表明,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实施公共政策的同时,若要保持市场按其自身的逻辑运行,发挥其供需调剂和资源配置功能,最佳的选择是,政府以市场平等参与者的身份从事买卖,而不是用干预和管制去制造扭曲和价格信号传导障碍。

分析上述经过分解的目标可以发现,关键的变量是价格和存量,政策目标实际上是让这个变量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区间内。在充分发育的市场里,要做到这一点,有比现在更简便清晰、更市场化的工具。要维持粮食价格区间,政府可以在公开市场(现货和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卖,大宗市场上的标准合约交易,在效果验证、信息透明度和实施费用上,都比直接补贴种植者好得多,大宗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即期和远期价格信号,可以为种植者提供最有效的激励和指导;因此,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放在鼓励和培育基于标准合约的大宗市场。

要维持粮食存量区间,政府可以建立储备体系,但不必直接拥有和管理粮库和库存粮。一方面,政府可以保有一个覆盖未来若干年并滚动更新的期货合约序列,来确保其未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境内粮食库存监测系统,并结合合约交易来确保境内库存量维持在目标区间内;政府可以按库存量向粮食企业提供优惠信贷,换取其接受库存监测和定期抽查,这样做比直接拥有和管理粮库,效率更高;这样的储备体系是自动滚动更新的,避免了国有储备粮的损耗。作为头号粮食生产国的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联邦粮食储备体系,但联邦政府并不拥有任何粮库。实际上,只要境内有足够的粮食存量,谁拥有它并不重要,因为政府并未放弃在紧急情况下征用粮食用于救灾和战争的权力。

相关文章

标签: | |
525

(按:我不赞成政府对粮食做任何事,这里说的,是假设人们都同意,政府粮食政策所宣称的目标是可取的,那么在市场化条件下,达成这些目标的合理方式是什么)

粮改的政策目标分析
辉格
2008年12月15日

近日,关于产粮大省吉林加速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粮食体制改革的关注。正如吉林有关政府人员所承认的,加速改制,是国有粮企所面临的严重困境下,无奈的选择。实际上,2004年的全面市场化改革启动之后,基层国有粮企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盈利模式和生存基础,改制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市场化改革的自然延续。同样的变化已经或即将在其他省份发生,只是各省所面临的困境和政策推进速度与深度有所不同。通过深化改革而不是走回头路,来化解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正确的做法,值得赞赏。

粮食体制改革,始于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经过1988年取消粮票,1993年取消购粮本,实现了零售环节的市场化,然后在1998年启动了以国企主导和高度管制(所谓“四不一保”)为特征的半市场化改革,最终在2004年启动了全面市场化改革。应该说,目前尚处于2004年改革的推进过程之中,由于这一轮改革涉及到大量地方国企的改制、功能转变和人员安置,遭遇困难和阻力是难免的。

与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同时推动的,也是作为该项改革的重要目标的,是政府的粮食安全政策。过去,政府通过国有化和统购统销来控制粮食,现在既然全面市场化的方向已定,问题就转变为:如何在市场化的条件下,确定和实施粮食安全政策。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即使在灾难、贸易封锁和战争等极端条件下,仍可确保国内市场粮食供给基本充足。从历来的政策宣示中不难看出,政府已将这一大目标分解为这样几个子目标:任何时候,境内都有足够多(比如半年)粮食存量;在短期,种植者不会受过低粮食价格之伤害,消费者不会因过高粮食价格而造成生活困难;在长期,种植者有足够激励维持现有种植总面积,以便维持现有的粮食自给率。

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当前使用了三个政策工具:供方补贴,国家储备和土地用途管制,具体是,以补贴价限量收购种植者的粮食产出,建立以政策性国企为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土局管制耕地转为其他用途。这一政策组合中,政府主要扮演了业主、经营者和管制者的角色,相比计划体制下,政府直接扮演生产者和销售商的角色,有了很大进步;但这仍然不是一个真正面向市场化的政策组合。经验表明,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实施公共政策的同时,若要保持市场按其自身的逻辑运行,发挥其供需调剂和资源配置功能,最佳的选择是,政府以市场平等参与者的身份从事买卖,而不是用干预和管制去制造扭曲和价格信号传导障碍。

分析上述经过分解的目标可以发现,关键的变量是价格和存量,政策目标实际上是让这个变量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区间内。在充分发育的市场里,要做到这一点,有比现在更简便清晰、更市场化的工具。要维持粮食价格区间,政府可以在公开市场(现货和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卖,大宗市场上的标准合约交易,在效果验证、信息透明度和实施费用上,都比直接补贴种植者好得多,大宗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即期和远期价格信号,可以为种植者提供最有效的激励和指导;因此,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放在鼓励和培育基于标准合约的大宗市场。

要维持粮食存量区间,政府可以建立储备体系,但不必直接拥有和管理粮库和库存粮。一方面,政府可以保有一个覆盖未来若干年并滚动更新的期货合约序列,来确保其未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境内粮食库存监测系统,并结合合约交易来确保境内库存量维持在目标区间内;政府可以按库存量向粮食企业提供优惠信贷,换取其接受库存监测和定期抽查,这样做比直接拥有和管理粮库,效率更高;这样的储备体系是自动滚动更新的,避免了国有储备粮的损耗。作为头号粮食生产国的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联邦粮食储备体系,但联邦政府并不拥有任何粮库。实际上,只要境内有足够的粮食存量,谁拥有它并不重要,因为政府并未放弃在紧急情况下征用粮食用于救灾和战争的权力。



已有1条评论

  1. 溪月寒星 @ 2010-11-18, 05:10

    我很喜欢你的这篇文章, 因为它说明了在市场化下可以把政府的目的实现的更好. 以前只看到批判政府管制耕地量的文,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举出例子说明不管土地不补贴的情况下怎么做的文!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