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文]传统家庭农业即将消亡

传统家庭农业即将消亡
辉格
2012年7月6日

随着一年比一年严重的用工荒,迅猛增长的劳动成本,人口逆转带给城市和工业的后果已展露无遗,现在,是时候将目光转向它的另一面:它带给农业的冲击波尚未到来,但已近在眼前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如今农村已很少见到40岁以下的青壮年还在种地,所以摆在眼前的问题便是:今后20多年当这些人逐渐老去时,还有没有人种地?他们会是谁?将以何种方式种地?

今天,尽管还有五六亿人家在农村,但真正种地的人最多只有1.8亿,按18亿亩的总耕地面积,已接近传统家庭农业人均耕作能力的上限;而按目前趋势,未来十几年农业劳动力将以每年一千多万的速度减少,并且年龄结构日益老化、体能日益下降,也就是说,隐藏于传统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城市化吸干,此后将开始短缺。

实际上,这一短缺趋势之所以现在才开始表现出来,是因为70年代有一个异乎寻常的人口高峰,它以单年龄段的庞大人口弥补了农业劳动力年龄轴上的狭窄分布,这代人现在已接近或超过40岁,这也意味着,接下去的短缺浪潮将以非常迅猛的速度扑来。

假如目前趋势延续,二十几年后就没人种地了,但很明显,这样的趋势不会延续,果若13亿人的粮食自给率从目前的90%下降几十个百分点,全球粮食价格将成倍上涨,很难相信如此暴涨的价格仍不能吸引一些人去生产粮食,真正的问题是,农产品价格和农业劳动报酬涨到多高,才能吸引大批现在的年轻人重新回到农村、从事农业。

具体数字很难预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新农民的收入一定会大幅高出他们的城市同龄人,才会有足够的吸引力;年轻人大批离开农村涌入城市,起初是为了寻找工作,但进入目前的城市化第二阶段后,动机已经改变,即便城市找不到理想工作,即便农村有足够的耕地,他们也不愿留在农村,因为此时农村已经空心化,传统社会结构瓦解,文化上失去了吸引力。

所以,要将新生代吸引回农村,需要一个很高的溢价,作为对他们忍受文化低落感的补偿,而溢价的高低,取决于城乡文化吸引力的落差,空心化程度、发展事业和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获得成就感和建立声誉的机会、基于价值观和兴趣发展人际关系的机会、建设自治社区和重建乡村文化传统的机会,都将是决定文化落差的因素。

在美国,上述溢价超过30%,即农村家庭收入平均比城市高1/3,才为农业吸引到了一百多万个家庭,而且这些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非农业领域,这意味着美国农民的生活和经营都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相比之下,中国农村的前景要差得多,无论是生产经营方面,还是文化精神方面,重建乡村生活都面临更多障碍。

首先面临的是价值多样性的缺乏,中国社会历来没有容纳多元价值的传统,一旦城市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占据主流,所有人都趋之若鹜;在美国,一方面城市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同时却有大量保守教派几百年来始终避开城市喧嚣,坚持古老简朴的农业生活传统,这种情况在中国实在难以想象。

其次是土地制度和营商环境,假如未来农业能以高额溢价吸引来新农民,它绝不会是传统家庭农业,这样的溢价必须以远高于目前水平的单位劳动产出率为基础,那就意味着更大的农场面积,更高的机械化水平,更复杂更有深度的经营模式,而所有这些,都将对涉及土地流通、用途变更、契约与交易形式创新、投资与经营活动的制度灵活性和市场自由度提出高要求,当前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尤其是土地制度,显然难以容纳未来的经营性农业。

最后,要让新生代农民感觉到新农村是一个值得在那里安身立命和长期生活的地方,不仅自己能发展人际关系和享受各种现代便利与文化产品,也能为他们的孩子找到好的学校,获得足以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的成长环境,制度就必须赋予他们建立学校、医院、图书馆、俱乐部等社区公共设施并从中获得公共产品的机会,只有当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组织和建设社区时,才会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

相关文章

标签: | |
3557
传统家庭农业即将消亡 辉格 2012年7月6日 随着一年比一年严重的用工荒,迅猛增长的劳动成本,人口逆转带给城市和工业的后果已展露无遗,现在,是时候将目光转向它的另一面:它带给农业的冲击波尚未到来,但已近在眼前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如今农村已很少见到40岁以下的青壮年还在种地,所以摆在眼前的问题便是:今后20多年当这些人逐渐老去时,还有没有人种地?他们会是谁?将以何种方式种地? 今天,尽管还有五六亿人家在农村,但真正种地的人最多只有1.8亿,按18亿亩的总耕地面积,已接近传统家庭农业人均耕作能力的上限;而按目前趋势,未来十几年农业劳动力将以每年一千多万的速度减少,并且年龄结构日益老化、体能日益下降,也就是说,隐藏于传统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城市化吸干,此后将开始短缺。 实际上,这一短缺趋势之所以现在才开始表现出来,是因为70年代有一个异乎寻常的人口高峰,它以单年龄段的庞大人口弥补了农业劳动力年龄轴上的狭窄分布,这代人现在已接近或超过40岁,这也意味着,接下去的短缺浪潮将以非常迅猛的速度扑来。 假如目前趋势延续,二十几年后就没人种地了,但很明显,这样的趋势不会延续,果若13亿人的粮食自给率从目前的90%下降几十个百分点,全球粮食价格将成倍上涨,很难相信如此暴涨的价格仍不能吸引一些人去生产粮食,真正的问题是,农产品价格和农业劳动报酬涨到多高,才能吸引大批现在的年轻人重新回到农村、从事农业。 具体数字很难预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新农民的收入一定会大幅高出他们的城市同龄人,才会有足够的吸引力;年轻人大批离开农村涌入城市,起初是为了寻找工作,但进入目前的城市化第二阶段后,动机已经改变,即便城市找不到理想工作,即便农村有足够的耕地,他们也不愿留在农村,因为此时农村已经空心化,传统社会结构瓦解,文化上失去了吸引力。 所以,要将新生代吸引回农村,需要一个很高的溢价,作为对他们忍受文化低落感的补偿,而溢价的高低,取决于城乡文化吸引力的落差,空心化程度、发展事业和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获得成就感和建立声誉的机会、基于价值观和兴趣发展人际关系的机会、建设自治社区和重建乡村文化传统的机会,都将是决定文化落差的因素。 在美国,上述溢价超过30%,即农村家庭收入平均比城市高1/3,才为农业吸引到了一百多万个家庭,而且这些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非农业领域,这意味着美国农民的生活和经营都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相比之下,中国农村的前景要差得多,无论是生产经营方面,还是文化精神方面,重建乡村生活都面临更多障碍。 首先面临的是价值多样性的缺乏,中国社会历来没有容纳多元价值的传统,一旦城市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占据主流,所有人都趋之若鹜;在美国,一方面城市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同时却有大量保守教派几百年来始终避开城市喧嚣,坚持古老简朴的农业生活传统,这种情况在中国实在难以想象。 其次是土地制度和营商环境,假如未来农业能以高额溢价吸引来新农民,它绝不会是传统家庭农业,这样的溢价必须以远高于目前水平的单位劳动产出率为基础,那就意味着更大的农场面积,更高的机械化水平,更复杂更有深度的经营模式,而所有这些,都将对涉及土地流通、用途变更、契约与交易形式创新、投资与经营活动的制度灵活性和市场自由度提出高要求,当前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尤其是土地制度,显然难以容纳未来的经营性农业。 最后,要让新生代农民感觉到新农村是一个值得在那里安身立命和长期生活的地方,不仅自己能发展人际关系和享受各种现代便利与文化产品,也能为他们的孩子找到好的学校,获得足以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的成长环境,制度就必须赋予他们建立学校、医院、图书馆、俱乐部等社区公共设施并从中获得公共产品的机会,只有当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组织和建设社区时,才会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


已有33条评论

  1. 小橘子 @ 2012-07-09, 16:22

    希望短缺尽快到来,成为制度变革的压力。

    [回复]

    不停咳嗽 回复:

    同希望。

    [回复]

  2. 爱因斯蛋 @ 2012-07-11, 09:30

    “今天,尽管还有五六亿人家在农村,但真正种地的人最多只有1.8亿”
    “未来十几年农业劳动力将以每年一千多万的速度减少”
    请教这些数字都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回复]

    辉格 回复:

    是我根据2000年普查数据中的分年龄人口数,结合2005年抽样数据和2010年普查数据(未公布细节,没有分年龄数据),估算出来的,不会差太多,其中“五六亿”和“1.8亿”是上限,实际应该更小。

    [回复]

  3. 墨墨 @ 2012-07-18, 17:57

    越来越多的农民或者说农民的后代放弃土地经营权。成为城市市民。传统农业模式将被规模农业取代,担心的是被大型农业集团垄断,农民并不能获益。

    [回复]

  4. lucifer @ 2012-07-22, 23:30

    目前农村人口都大量聚集在城市,将来人口剧减后怎么还会返回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的农村呢?何况医院学校这些设施是需要一定人口量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所以需要溢价嘛,溢价足够高,还是有些人会回去的,而且不需要很多,有几个百分点就够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同时,许多没有农耕优势的土地会被弃耕,未来农业会集中到最适合现代化耕种的那些地区。

    [回复]

    蒋劲松 回复:

    以前农村都是有小学的,老师不多,卫生所也有,类似于现在的社区卫生所,还有一些赤脚医生,看来你不了解农村啊

    [回复]

    lucifer 回复:

    卫生所的存在还是需要一定人口,若要维持当前农村数目,每个村子会急剧缩减,十几户也会配备卫生所吗?每村几个孩子呢?按照本文观点,将来农村会以新形态出现,目前的大部分村落衰败不可避免。原因很简单,人口数量。用当前生育率和预期寿命乘个合理系数可得出50年后的人口数量,还有中国城市化远未完成,50年后人口大量减少,却还在大量向城市聚集,可想而知现有农村境遇,这一进程也许还用不了50年。

    [回复]

  5. 蒋劲松 @ 2012-07-23, 07:47

    现在,制造业不好做,房地产也低迷,农业的机会很多,以前是农业不赚钱,以后会是朝阳产业。很多人都喜欢农村的风景,包括我本人,条件是要可以上网,城市很好么?很精彩?北方的土地弄现代化农业可以,南方的就不行了,土地不平整,搞搞特色农业到不错,苗木,特色水果,观光旅游。

    [回复]

  6. greatghoul @ 2012-07-23, 09:45

    这个听上去好恐怖呀。

    [回复]

    辉格 回复:

    好像也没啥恐怖的,就是粮价会高一点而已。

    [回复]

    zhang3 回复:

    很多长期变化,如果把它当成短期变化来假设的话,会变得很恐怖,比如:农产品价格翻两番,似乎很多人就要吃不上饭了,这种思考方法是先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比如收入不变,然后静态地比较。而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个变化在10年内发生,就*可能*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已。

    [回复]

    辉格 回复:

    经济学教会我的一件事就是:考虑均衡位置将如何移动,而不是某个变量将如何如何,那样会简单很多

    [回复]

    辉格 回复:

    其实之前动力学已经教过一次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你怎么还学动力学?

    [回复]

    辉格 回复:

    啊?这不是物理学的第一部分吗?

    [回复]

    辉格 回复:

    我不是文科生…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哈哈哈

    [回复]

    辉格 回复:

    我一直等着讲月亮是怎么进入绕地轨道的,结果发现从头到底都没讲,讲的只是最终状态为何是“均衡的”,开始还挺不满,后来想通之后,发现这么处理其实挺妙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高中时不就学过最小发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和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了吗?你真的是理科生吗:P

    [回复]

    辉格 回复:

    这仍是关于均衡点的静态描述啊,我说的是进入轨道的过程会是什么样的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哦。那你发现了什么妙处?

    [回复]

    辉格 回复:

    避开复杂难解环节、简化问题啊,经济学的均衡方程同理,让你可以不必关注过程中各变量的变化/互动细节

    小橘子 回复:

    哦~这么说的话,你就未必喜欢控制论了。。

    小橘子 回复:

    我觉得你一定会喜欢控制论的,这是一门关于均衡和达到均衡的过程的工具学科。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还行,不过我学的时候教材和讲课都太差了

    小橘子 回复:

    控制论跟经管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辉格 回复:

    控制论曾被视为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一,特别是在那些兰格社会主义者眼里。

    辉格 回复:

    你没发现“反馈”是我的高频词吗?

  7. 辉格 @ 2013-01-08, 18:31

    种田溢价? //江西种粮大户为农民发放140万元年终奖(1/7)2013-01-08 07:56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P0001/30875.html
    1月6日,江西南昌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为他聘用的100余位种粮农民发放年终奖金。其中,所管理稻田亩产量最高的农民刘高美获得了16.3万元的奖金。凌继河承包稻田1.5万亩,将稻田分成15个分区,聘请100多名农民帮他管理,每人每月能领到2500元工资,年底统一发放年终奖,稻田管理得好的农民都能领到奖金。

    [回复]

  8. 刘威 @ 2020-08-30, 11:06

    有没有可能按照兵团的形式发展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