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品难题的修补方案

(非常感谢各位对我讨论经济学方法论那篇文章的认真评论,不过我现在实在没有时间仔细回应,先把下面这段文字贴出,它演示了我心目中的方法论困境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不得不继续沿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手段,而不足之处只能暂时用一些温和的方式来作出修补,主要的修补方法是“商品识别”;这个办法不是我发明的,比如有人在解释炫耀品[1]时就用过,炫耀品是对价格理论的致命挑战,因为它至少在表面上违背了价格上升需求下降的规律,修补的办法是:把价格上升前后的商品视为两种商品,因为它的炫耀功能变了,价格当然可以不一样了。

问题是,这个口子一开,凡是碰到价格理论无法解释的商品,都可以归为炫耀品,它就成了万能膏药,但科学理论是禁止万能膏药的;所以,必须有一个标准来认定什么商品才是炫耀品,并说明,多大的价格差距才能让价格变化前后的商品变成两种,经济学本身显然无法提供这样的标准。

但文化人类学却有望提供,炫耀品是被用作身份符号的,而身份符号如何产生,如何被识别和模仿,各种符号如何被组织在一个结构中……,这些正是文化研究的课题……

———————-

[1]炫耀品即凡勃伦品(Veblen good),指那些因其炫耀性功能,价格上涨需求量不降反升的商品,由经济学家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首先提出。

相关文章

标签: | |
1849
(非常感谢各位对我讨论经济学方法论那篇文章的认真评论,不过我现在实在没有时间仔细回应,先把下面这段文字贴出,它演示了我心目中的方法论困境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不得不继续沿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手段,而不足之处只能暂时用一些温和的方式来作出修补,主要的修补方法是“商品识别”;这个办法不是我发明的,比如有人在解释炫耀品[1]时就用过,炫耀品是对价格理论的致命挑战,因为它至少在表面上违背了价格上升需求下降的规律,修补的办法是:把价格上升前后的商品视为两种商品,因为它的炫耀功能变了,价格当然可以不一样了。 问题是,这个口子一开,凡是碰到价格理论无法解释的商品,都可以归为炫耀品,它就成了万能膏药,但科学理论是禁止万能膏药的;所以,必须有一个标准来认定什么商品才是炫耀品,并说明,多大的价格差距才能让价格变化前后的商品变成两种,经济学本身显然无法提供这样的标准。 但文化人类学却有望提供,炫耀品是被用作身份符号的,而身份符号如何产生,如何被识别和模仿,各种符号如何被组织在一个结构中……,这些正是文化研究的课题…… ---------------------- [1]炫耀品即凡勃伦品([[Veblen good]]),指那些因其炫耀性功能,价格上涨需求量不降反升的商品,由经济学家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首先提出。


已有17条评论

  1. Default @ 2011-05-26, 02:59

    “修补的办法是:把价格上升前后的商品视为两种商品,因为它的炫耀功能变了,价格当然可以不一样了。问题是,这个口子一开,凡是碰到价格理论无法解释的商品,都可以归为炫耀品,它就成了万能膏药,但科学理论是禁止万能膏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经济学读的少,但至少看到薛兆丰曾经就是这么做的。当初我看到他这个“解释”,我就想:咦,薛大师难道意识不到这么做的后果?不过他的科学哲学功力太差,其对经济学的很多“辩护”都问题多多。(不是说这些经济学的“毛病”不能为之辩护,而是说他那些辩护的水准实在太差)

    [回复]

    老马丁 回复:

    如果科学理论是禁止万能膏药的,那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价格理论:价格理论也不应该也不能够解释所有的价格问题。

    具体到文章中的问题,当前的流行做法是从微观结构(而不是宏观的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研究个体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在各种选择中获取的净效用。 对于炫耀品而言,简单的净效用 = U(p, q)-f(p), 其中U, f都是函数,其中U为消费函数,对p递增,f为成本支出函数,对p递减。将个体效用函数转换为个体选择函数,再转换为市场需求函数后,这对价格的矛盾关系就消失了,需求函数关于价格的变换取决于U和f的具体形式而已。

    [回复]

  2. padrick @ 2011-05-27, 10:43

    除了炫耀因素之外,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对某个商品的喜爱程度改变,改变前后也应当视为两种商品,所以除了文化人类学,还要有心理学来参与这种修补,不过这两个学科的界限似乎很模糊。
    “问题是,这个口子一开,凡是碰到价格理论无法解释的商品,都可以归为炫耀品,它就成了万能膏药”
    是有这个担心,但经济学好像并未因此而变得多么混乱,是什么在使我们自觉地不去滥用这个口子呢?

    [回复]

    辉格 回复:

    “是什么在使我们自觉地不去滥用这个口子呢?”
    ——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其实暗中接受了一套民间心理学,但没有把它明确表达出来,更未加以形式化,并承认为其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就是问题所在。

    [回复]

  3. 海德沙龙(HeadSalon) » Blog Archive » 沉没成本谬见的另一种解释 @ 2012-02-03, 03:32

    […] 和炫耀品问题一样,沉没成本也是经典经济学的一个软肋,因而也被行为经济学认为是自己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因为经典的经济学分析历来认为沉没成本不是真正的成本,不应在决策中加以考虑,但实际上很容易观察到,许多人在做决定时,经常且严重的受沉没成本影响,经济学家将这种倾向称为沉没成本谬见(sunk cost fallacy),是非理性行为,但这样问题就来了,经济学不是宣称自己是解释行为的吗?怎么变成对行为指手画脚了?(记得hulkbill就指出过这一点) […]

  4. 沉没成本谬见的另一种解释 | xu1892 @ 2012-02-03, 08:25

    […] 和炫耀品问题一样,沉没成本也是经典经济学的一个软肋,因而也被行为经济学认为是自己可以施展拳脚的地方,因为经典的经济学分析历来认为沉没成本不是真正的成本,不应在决策中加以考虑,但实际上很容易观察到,许多人在做决定时,经常且严重的受沉没成本影响,经济学家将这种倾向称为沉没成本谬见(sunk cost fallacy),是非理性行为,但这样问题就来了,经济学不是宣称自己是解释行为的吗?怎么变成对行为指手画脚了?(记得hulkbill就指出过这一点) […]

  5. 老马丁 @ 2012-03-05, 10:04

    好像回错了。再发一遍,回给辉格吧。

    如果科学理论是禁止万能膏药的,那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价格理论:价格理论也不应该也不能够解释所有的价格问题。

    具体到文章中的问题,当前的流行做法是从微观结构(而不是宏观的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研究个体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在各种选择中获取的净效用。 对于炫耀品而言,简单的净效用 = U(p, q)-f(p), 其中U, f都是函数,其中U为消费函数,对p递增,f为成本支出函数,对p递减。将个体效用函数转换为个体选择函数,再转换为市场需求函数后,这对价格的矛盾关系就消失了,需求函数关于价格的变换取决于U和f的具体形式而已。

    [回复]

    辉格 回复:

    适当的理论修补和万能膏药是不同的,凡科学理论都排除了一些在逻辑上可能的现象,所谓修补是对理论作出部分调整,使之能够容纳某些被原有理论所排除的现象,而万能膏药则是把原有理论所排除的全部可能性整个给包进来了,从而使理论成了废话。

    所以,“价格理论也不应该也不能够解释所有的价格问题”这句话,要看“所有”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指“逻辑上可能的全部价格现象”,那当然不行,而且一旦这样,就它就不能“解释”了,因为废话不具有解释力;如果是指“曾经观察到的全部价格现象”,那是应该的,至少是需要努力这么做的,这么做的过程就是所谓“科学研究”。

    [回复]

  6. 老马丁 @ 2012-03-05, 10:04

    好像回错了。再发一遍,回给辉格吧。

    具体到文章中的问题,当前的流行做法是从微观结构(而不是宏观的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研究个体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在各种选择中获取的净效用。 对于炫耀品而言,简单的净效用 = U(p, q)-f(p), 其中U, f都是函数,其中U为消费函数,对p递增,f为成本支出函数,对p递减。将个体效用函数转换为个体选择函数,再转换为市场需求函数后,这对价格的矛盾关系就消失了,需求函数关于价格的变换取决于U和f的具体形式而已。

    如果科学理论是禁止万能膏药的,那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价格理论:价格理论也不应该也不能够解释所有的价格问题。

    [回复]

    辉格 回复:

    1)引入U(p,q)这个函数是件很严重的事情,为何价格(p)可以影响效用(U)?

    2)在引入该函数后,你的价格理论中还剩下什么有效信息?即:它排除了何种逻辑上可能的现象?

    [回复]

    zhang3 回复:

    刚想到,经济学至少还可以研究,个体的选择偏好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当我们搞清了个体在各种条件下的选择偏好之后,预测这些个体所形成的市场中的宏观现象。也可以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反推个体的选择偏好。—博弈论的地盘?

    [回复]

    辉格 回复:

    均衡价格不就是宏观现象嘛,偏好通常也是通过替代弹性这个宏观现象来观察的,只不过这些通常被归在“微观”经济学里了,实际上并不微观

    [回复]

    zhang3 回复:

    比如,可以深入到市场价格的形成上,有一部分人是不敏感的价格接收者(比如我),还有一少部分人是价格探索者(砍价爱好者),当一个生产者开始降低他的价格的时候,这个信号是如何被消费者挖掘并传达给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对于不同结构的市场,这种传递可能在速度和方式上都很不一样。

    [回复]

    辉格 回复:

    所谓信息经济学和搜寻理论好像就是研究这些的嘛

    [回复]

    老马丁 回复:

    用{U,f}来解释炫耀品的价格,问题变得简单,也遵循了需求定律。关键是要理解这两个方程里的p有时候不是一回事。

    1. U(p,q),这个很好理解。如果这件炫耀品是以礼物形式获得,那么收者的效用是不是东西越贵越好?dU/dp>0.

    2. U(p,q)-f(p)遵循了需求定律:如果市场上的价格没变,而能以折扣价购买到炫耀品,当然需求上升。一个实证的例子是以前的日本现在中国消费者在香港海外大量购买炫耀品奢侈品,因为他们的U方程里的p是国内的价格,即炫耀价格,而f方程里的p是实际购买价格。这两个p是不同的。

    3. 当某产品炫耀价格和购买价格都下降时,是有可能出现需求下降的情况。你也是70年代人,你应该知道皮尔卡丹这个品牌在我们刚工作时的分量。而后来皮尔卡丹大量授权给中国厂商后,价格开始下滑,需求呢?现在一双皮尔卡丹皮鞋售价为两三百(见如下链接),要说需求比原来一双两三千时高,难说。
    http://www.xungou.com/mens-leather-shoes/pierre-cardin/

    [回复]

    辉格 回复:

    看原文:“问题是,这个口子一开,凡是碰到价格理论无法解释的商品,都可以归为炫耀品,它就成了万能膏药”
    ——你说的这套东西如何避免这一点?

    [回复]

  7. 老马丁 @ 2012-03-06, 20:56

    那不是问题。

    判断炫耀品其实就看是否符合dU/dp>0:消费效用和价格之间的递增关系。这和什么需求定律,“价格理论”没什么关系。除了吉芬商品,你能找出第二个用所谓的价格理论无法解释的商品吗?我们可以看看是不是满足dU/dp>0 (吉芬品肯定是不满足dU/dp>0的,价格不进入消费效用函数。)如果不满足,那就不是炫耀品。如果找不出来,那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