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文#F4: 新能源发展要求革新电力体制

新能源发展要求革新电力体制
辉格
2009年9月25日

尽管新能源产业在眼下陷于补贴断奶和产能过剩的困境之中,但从长期看,并非没有机会,毕竟,研发和投资热潮已经让该产业跨越了许多技术和工艺门槛,上游的过剩或许会为下游创造一些廉价机会;正如当初第一轮网络泡沫破裂之后,烂尾ISP们所留下的近乎免费的带宽和存储资源,为后来的电子商务和Web2.0服务商创造了优越条件;对于投资者,重要的是既不要做冤大头,也不要无视泡沫所带来的机会;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能源不易覆盖的领域,新能源已经可以站稳脚跟,因此从现在起,便须为未来更扎实的发展早做准备。

在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得以实现大规模应用之前,有一个关键的障碍必须首先排除,它就是以单一垄断电网和电力统购统销为核心的现行电力体制;这一体制下,新能源的发展将极度依赖于电网的接入能力、接受意愿和入网价格标准,能源供给者无法与需求者直接交易,对新能源的研发、投资和生产,也无法借助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的引导,结果要么不足,要么过剩;比如某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偏僻地区,原本一个风电场可以带来收益,但由于所产电能不能直接卖给用户,必须输入大电网,而电网公司又不愿为此而改造输配系统,结果潜在的发展便无法实现。

单一电网和统购统销,不仅是计划经济的遗产,也流行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这是因为电力的两个特征很容易导致自然垄断、或诱使国家实施垄断:其一,电力生产的经济规模和消费规模差异极大,其二,电力很难存储;一个规模较优的电站产能通常在几十或几百万千瓦,必须分配给大批用户,又因为难以存储,这批用户必须是事先已知的、并且签有长期交易合约,不能等到产出之后再去寻找买家;更困难的是,电力消费是随机的,且波动很大,而发电则在技术和成本上都要求连续平稳,因此,只有把海量用户集合在一起时,才能将负载波动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然而,在新能源充分发展、电力来源不断多样化的未来,支撑上述模式的技术和工业基础正在改变:首先,风能、太阳能和燃料电池的规模十分灵活,从几瓦到几兆瓦都有现实方案,其次,电力存储技术已有长足发展,对于千瓦级以下的小功率应用,电池已足以弥合电能产出流与消费流之间的不匹配,在更远的未来,一旦燃料电池和制氢技术突破成本门槛,氢燃料便可成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产出-消费匹配的可行手段;这两方面的变化都暗示着,电力系统的去中心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大电网将不再是不容动摇的唯一选择,相应的,电网的国家垄断经营和电力统购统销体制也就需要作出改变。

立即可行的变革,是允许消费者和企业自行发电、自主选择供电方,这方面的限制原本就毫无必要,而新能源发展则尤其要求开放;各种发电和储能技术的相对优势,在不同的地理气候和人口分布条件下差别很大,采用何种技术更经济,这一判断和决策应由分散的个体和企业各自作出;其次,是允许社区、乡镇和城市自行选择本地的公共电力配置,允许中小发电户将剩余电力在社区网络内调剂和交易;当各种能源获得平等竞争机会之后,围绕新能源是否有前途的争议,便可交给用户和市场来回答,政府只需在税收上给予一定优惠。

实际上,过去的许多小水电便是社区自给自足的,而风能和太阳能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将为分散式应用和局部调配创造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条件适宜的地方已经具备发展条件,而随着规模优化和技术改进,适用面将逐步扩大;同时,自下而上的分散发展,反过来也将迫使电网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以适应新能源;开放和用户自主选择条件下的新能源发展,才是基于真实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而能源多样化和分散化,也将削弱甚至瓦解大电网的垄断地位,创造有利于消费者的竞争格局。

相关文章

标签: | | | |
304

新能源发展要求革新电力体制
辉格
2009年9月25日

尽管新能源产业在眼下陷于补贴断奶和产能过剩的困境之中,但从长期看,并非没有机会,毕竟,研发和投资热潮已经让该产业跨越了许多技术和工艺门槛,上游的过剩或许会为下游创造一些廉价机会;正如当初第一轮网络泡沫破裂之后,烂尾ISP们所留下的近乎免费的带宽和存储资源,为后来的电子商务和Web2.0服务商创造了优越条件;对于投资者,重要的是既不要做冤大头,也不要无视泡沫所带来的机会;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能源不易覆盖的领域,新能源已经可以站稳脚跟,因此从现在起,便须为未来更扎实的发展早做准备。

在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得以实现大规模应用之前,有一个关键的障碍必须首先排除,它就是以单一垄断电网和电力统购统销为核心的现行电力体制;这一体制下,新能源的发展将极度依赖于电网的接入能力、接受意愿和入网价格标准,能源供给者无法与需求者直接交易,对新能源的研发、投资和生产,也无法借助价格信号和市场机制的引导,结果要么不足,要么过剩;比如某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偏僻地区,原本一个风电场可以带来收益,但由于所产电能不能直接卖给用户,必须输入大电网,而电网公司又不愿为此而改造输配系统,结果潜在的发展便无法实现。

单一电网和统购统销,不仅是计划经济的遗产,也流行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这是因为电力的两个特征很容易导致自然垄断、或诱使国家实施垄断:其一,电力生产的经济规模和消费规模差异极大,其二,电力很难存储;一个规模较优的电站产能通常在几十或几百万千瓦,必须分配给大批用户,又因为难以存储,这批用户必须是事先已知的、并且签有长期交易合约,不能等到产出之后再去寻找买家;更困难的是,电力消费是随机的,且波动很大,而发电则在技术和成本上都要求连续平稳,因此,只有把海量用户集合在一起时,才能将负载波动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然而,在新能源充分发展、电力来源不断多样化的未来,支撑上述模式的技术和工业基础正在改变:首先,风能、太阳能和燃料电池的规模十分灵活,从几瓦到几兆瓦都有现实方案,其次,电力存储技术已有长足发展,对于千瓦级以下的小功率应用,电池已足以弥合电能产出流与消费流之间的不匹配,在更远的未来,一旦燃料电池和制氢技术突破成本门槛,氢燃料便可成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产出-消费匹配的可行手段;这两方面的变化都暗示着,电力系统的去中心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大电网将不再是不容动摇的唯一选择,相应的,电网的国家垄断经营和电力统购统销体制也就需要作出改变。

立即可行的变革,是允许消费者和企业自行发电、自主选择供电方,这方面的限制原本就毫无必要,而新能源发展则尤其要求开放;各种发电和储能技术的相对优势,在不同的地理气候和人口分布条件下差别很大,采用何种技术更经济,这一判断和决策应由分散的个体和企业各自作出;其次,是允许社区、乡镇和城市自行选择本地的公共电力配置,允许中小发电户将剩余电力在社区网络内调剂和交易;当各种能源获得平等竞争机会之后,围绕新能源是否有前途的争议,便可交给用户和市场来回答,政府只需在税收上给予一定优惠。

实际上,过去的许多小水电便是社区自给自足的,而风能和太阳能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将为分散式应用和局部调配创造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条件适宜的地方已经具备发展条件,而随着规模优化和技术改进,适用面将逐步扩大;同时,自下而上的分散发展,反过来也将迫使电网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以适应新能源;开放和用户自主选择条件下的新能源发展,才是基于真实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而能源多样化和分散化,也将削弱甚至瓦解大电网的垄断地位,创造有利于消费者的竞争格局。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