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皮球: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自私的皮球: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作者:辉格
2005年10月7日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如同其他科学体系,必须包含一组基本假设,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事实所检验。所有可能对定律进行检验的事实的集合,便构成了这一科学体系的适用域,或者叫解释域。

针对同一个事实集合,可以选取不同的命题作为基本假设而达到等价的解释效果,但是两个等价的体系在便于理解和便于检验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如何选择基本假设,在构筑体系时应予仔细考虑。

那么经济学到底应该采用哪些基本假设呢?张五常教授在他的《经济解释》中,选择了这样两个命题:1)个人在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即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为了方便,我把第一个命题称为“自私定律”,而第二个命题如张教授所称,叫“需求定律”。

虽然张教授对自私定律的表述是我见过的比较清楚的表述,但我认为还是不够清楚,之所以不清楚,一是他没有把一些隐藏在这一表述背后的更基本的假设说出来,二是他没有突出强调该定律中最关键的部分;其次,我发现只要对需求的边际分析技术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取消需求定律,把它变成自私定律的一个推论。

1. 什么是自私?

科学定律是用来解释现象的,为此一个定律必须禁止一些现象,禁止的越多,解释力越强,如果该定律允许任何事情发生,它就什么也解释不了。经济学是解释人的行为的,所以经济学定律必须禁止一些行为。
那么自私定律禁止了哪些什么行为呢?或者说,我们说人都是自私的,这意味着他不会做哪些事情呢?有人说,人都爱吃,你给他好吃的,他不会拒绝,可是我们却看到那么多女孩在节食,看着美食宁吞口水也不动筷子,经济学家会说,这是因为她们喜爱身材胜过美食。有人说,你把一百块钱白送给人,他不会拒绝,可是我曾多次试图把几百块钱白送给我的一位长亲而被拒绝了,经济学家会说,这或许是因为你的亲戚拿了钱会产生歉疚,而他对这种歉疚感的嫌恶超过了对几百块钱的喜好。有人又说,一个人不会把自己的钱烧掉,可是我们的确见到过有人烧自己的钱,经济学家会说,他烧钱是为了炫耀,他从炫耀中获得的满足超过了烧掉的钱能给他带来的满足。于是那人又改口说,如果一个人不会把自己的钱偷偷烧掉,可是既然是“偷偷”,就表示不能被观察到,不能被观察到的行为是无法用来验证科学假设的。总之,每当你举出一个证据说人会克制自己的欲望,经济学家就会告诉你他那样做是为了满足他的另一种欲望。可是这样一来,自私定律便不能禁止任何行为了,也就是说,成了套套逻辑:他为什么吃苹果?因为他喜欢苹果,你怎么知道他喜欢苹果?因为我看到他买苹果吃了。

未加具体化的自私定律是套套逻辑,对于这一点,张教授是有充分说明的。但套套逻辑是不能作为定律的,那怎么办?教授的办法是加上约束条件,使得原本空洞无物的套套逻辑变出可检验的含义。那么约束条件是什么?他没有用一句话说出来,而是罗列了一些东西,并且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演示。这些例子很有说服力,的确可以让我们相信自私定律不是空洞无物,的确能引出可验证的含义,因而能解释人的行为。但是套套逻辑无论如何推演还是套套逻辑,要变出可检验的含义,其间必定在某个地方开了个后门,把自然律引了进来。那么后门在哪里呢?从门里溜进了什么自然律?我们来看。

2. 边际法宝和稳定性假设

自私的说法之所以是套套逻辑,是因为它用人的观念解释人的行为,但是观念无法观察到,不能度量,而看得到的是行为,于是自私的解释实际上只能是用观察到的行为解释行为本身,结果要么是同义反复,即绕着圈子说A行为就是A行为,要么是用A行为解释B行为,犯了用事实解释事实的大忌。

但实际上,经济学家用自私定律的确能说明很多问题,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经济学家有个法宝,叫边际分析。所谓边际分析,简单地说就是从行为变动推测意图(观念),我虽然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怎么想,但我可以通过你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行为来作出推测。这个推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解释已经发生的行为和能否准确预测将来的行为。

比如,我昨天看到你吃了两个苹果,对此我能说什么呢?我能说你其实想吃三个苹果吗?或者说你其实只想吃一个,吃第二个是为了讨老婆高兴吗?好比一杯圆柱形的水,我可以说它是由若干同心环嵌套而成,也可说由若干圆柱薄片堆叠而成,或者若干扇形柱拼合而成,有无限多种说法。是的,我当然可以这么说,但这是文学,不是科学。作为科学的谈论,我能说的只是,你在权衡自己的各种喜好之后,决定吃两个苹果。瞧,这就是同义反复。

为了避免这一尴尬,我动用法宝,经过观察我发现,有一天你拣到一个钱包,那天你吃了三个苹果,于是我推测,你先前想吃的苹果其实不止两个,你之所以只吃两个是因为获得苹果是有代价的,而你偿付代价的能力有限,在你权衡了你的各种意图之后,决定吃两个苹果。所以当你拣到钱包因而偿付代价的能力提高之后,就多吃苹果。为了验证我的推测,我预言,即使你没拣到钱包,如果获得每个苹果的代价降低,你也会多吃苹果。

经济学家在对行为进行边际分析时,实际上默认了一个前提:除非受到阻碍,人的很多种类的行为都倾向于不断重复。比如你昨天睡8小时,运动1小时,吃两个苹果,三个鸡蛋,如果外部条件没有变化,你今天大致还会这么做,明天也是。也就是说,人的各种行为具有稳定性,各种行为之间的相对频率也具有稳定性。我把这叫做“行为稳定性假说”。张教授没有忽视这一点,他的说法是“口味不变”,但是他没有把这一条明确的作为自私定律的基础假说。

其次,为了使边际分析能够进行,还必须默认另一个前提:影响人的行为的外部条件具有稳定性,我把这叫做“环境稳定性假说”。

环境和行为稳定性是边际分析的基础,比如发生了两件事:苹果连续三天涨价,我吃苹果的数量从2减到0,你据此画出一段我对苹果的需求曲线,并进而预测,如果价格下跌,我吃苹果的数量就会回升。很明显,你这样做时,默认了两个假设:1)在这三天里,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外部条件基本没变,或者这些条件的变化对苹果需求数的影响是已知的;2)在上述所有外部条件都没变时,我吃苹果的数量也不会变。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理解张教授所说的“局限条件”的意思了,所谓局限条件,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外部就是环境稳定性,内部就是行为稳定性,分析具体一类行为时,必须假定行为倾向不变,某些环境条件不变或者其变化对行为的影响已知,然后允许其余少数条件变化,分析其变动对行为的影响,得出曲线,然后用这曲线预测别的(将来的或他人的)行为。这一分析暗示了经济学研究应该遵循的一条原则:首先分析那些变化最频繁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因为此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最为安全,然后利用研究的结果分析其它因素。

说到这里,我想起另一个类似的科学体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有许多人曾经指责所谓“适者生存”不过是一种套套逻辑,因为任何生物性状都可以被解释为对环境的适应。如果我们不作出两个基本假定:环境具有稳定性;个体性状的继承性,那么进化论就的确是套套逻辑,完全是一句空话。所以,进化论的验证困难不仅在于化石记录不完整,更在于我们对古代气候和地理条件缺乏了解。如果我们对地球环境变迁史有足够的了解,就能根据进化论大致预言在什么地层能指望找到什么样的化石,从而接受事实检验,但现在的情况往往相反,我们更多的是根据化石记录推测环境变迁。

3. 自私还是自我膨胀?

张教授的自私定律表述中,不仅说个人谋求自身利益,还要“最大化”,既然说最大化,就要有个量——最大化什么?多数经济学家会说,是效用。但张教授认为效用概念是多余的,不用也罢,但他又保留了最大化的说法,所以我的理解是教授要取消的不是效用概念本身,而是与效用有关的那两个定理(替换定理和内凹定理),因为他认为必须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那两条定理推不出这条曲线,所以没用,取消算了。对此我另有想法,容后再表。

眼下的问题是,最大化假设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假如你面前放着一个酒瓶,我要求你,把瓶子里所装酒的体积最大化,于是你拿起酒桶往瓶里倒酒,直到酒开始溢出来为止,你说,已经最大化了;然后我又换了个要求,给你一块玻璃,要求你做个酒瓶,实现装酒体积最大化,于是你把玻璃吹成球型容器,倒满酒,说,这就是最大化。那么,自私定律的最大化是这个意思吗?大错特错!要理解自私定律的最大化,我们需要另一个例子。

回忆一下我前面说明人的行为稳定性时说过的话:除非受到阻碍,人的很多种类的行为都倾向于不断重复。就是说,存在一种内在力量,使人的同类行为不断重复,直到受到其他力量的限制。换句话:我们所观察到的行为远远少于当外界限制力量不存在或减弱时所可能出现的数量。再换句话:重复行为倾向受到了外力压制,其实际数量是产生它的内在力量在外力压制下最大化的结果。这才是自私定律所说最大化的真正意义。假如你面前的酒瓶是橡皮做的,里面装满了酒,现在你把橡皮往外拉,你能期望看到什么?你将看到酒瓶部分变空了,因为这不是自私的酒瓶!自私定律说的是,不光酒瓶是橡皮做的,里面装的也不是液体,而是气体,而且是压力很大的气体,人就是个皮球,你把橡皮往外拉,你将看到里面还是满的,因为气体跟着膨胀了。好,现在我把自私定律重新表述一遍:

人的各类行为有稳定的倾向性,即不断地重复同类行为,但是其中许多行为倾向总是受到外力所压制,它们实际发生的数量是这些外力压制下的最大化。

熟悉马尔萨斯的人可能已经发现,上面的表述方式与马尔萨斯的人口定律极为相似,是的,我正是受到了他的启发。

经过这样表述以后,这个定律好像和“自私”二字没什么关系,的确,经济学的自私一词与日常语言的差异太大了,简直沾不上边,按我的意思,最好改叫“自我膨胀定律”或“受压制定律”。

为了简化语言,我用“意图”一词来代替“驱动行为倾向的力量”,意图是假想的概念,类似物理学里的“力”,“力”是不是一个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对解释现象有所帮助,意图也是。当然,不用意图用效用也可以,但是意图的说法与日常语言更接近,更容易被理解,效用可以理解为意图的实现程度,对意图的度量和效用度量完全等价。

好比我看到一条河里的水在朝一个方向流动,我说河水的运动有稳定的倾向性,这是比较客观的说法,我也可以说有个巨人在推着河水向下游走,这个巨人就叫意图,也可以说有个巨人在下游张着嘴喝水,喝进嘴里的就叫效用,那个人总喝个没完,尽力多喝。

因为度量方法相同,传统的边际分析的方法完全沿用不变,所以我说是“重新表述”,不是“提出”。

4. 自私的皮球

人就像个打足了气的皮球,总是倾向于自我膨胀。当我脑子里闪出皮球的形状时,我顿感豁然开朗,长久以来萦绕脑中淤积于胸而无法表达出的那些想法,一下子变得清晰明瞭,易于陈说了。

假如你面前放着一个圆球,我问你,为什么它是圆的?你如何回答?有两种答法:1)因为做它的人把它做成了圆的;2)因为他的皮是弹性的,而里面充满了高压气体。第一个答案近乎于同义反复。第二个是科学解释,可以验证。怎么验证?凭视觉你很容易受骗,但我想每个人都能迅速说出答案:捏一下便知。是的,捏一下,所谓边际分析就是捏,手指所施加之力就是提高了的价格,压力增大,体积缩小,价格升高,需求量下降,拿捏之间,你感觉到皮球的弹性,价格升降之际,你感觉到需求的弹性,或者说人之行为意图的弹性。

正是这弹性,或者说内部扩张压力受到外部压力抑制时的紧绷状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行为特征,也决定了作为人群行为总和效果的经济系统的特征。紧绷状态使皮球有了确定和可预期的运动特性,一旦你把皮球戳破,泄了气的皮球便会在一个圆球面的各种拓扑变形之间作随机振荡(假设皮球表面材料足够柔软,且无重力作用),确定性大为降低。

一个完全不自私的人就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要让这皮球泄气,一个办法是把他戳破——用刀子捅他的肚皮,结果是死亡,另一个办法是佛教修炼,据说能炼到无欲无求,这叫涅槃。

驯兽师会让要出场表演的动物保持半饥饿状态,这表明他懂得紧绷状态与行为可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和人相比,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被绷得更紧,因而它们的身体和行为特征具有更大的确定性,这解释了为什么动物物种内的个体差异小于人类,而贫困人群的个体差异小于富裕人群。当越来越多的意图被充分满足因而变得松弛(失去弹性)时,人的某些行为就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和不可预期。但是只要还有足够多的意图没有完全实现,人这个皮球将依然紧绷着,经济规律将依然有效。

5. 人是个多囊皮球

与浑圆均质的皮球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在拿捏人这个球时,发现其各处的弹性不尽相同,有松有紧,有些地方压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下去,仿佛碰到一个硬核,有些地方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膨胀,他们由此推断——这个球内部不是浑然一体,而是被隔成了多个气囊,每个的内压不同,相互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比例随内外部压力对比不同而变,也就是说,人有多个独立的意图,他们分别驱动不同的行为。他们把特定条件下各气囊之间的比例叫做“偏好”,把每个独立意图在不同压力之下的体积值构成的曲线叫做需求曲线。

由于人的多意图特征,前面说到的行为稳定性假设改为偏好稳定性假设更为恰当。我们知道,多目标的决策方程组常常无法求解,好在我们有边际法宝,偏好稳定性意味着:在给定的外部压力下,当你给皮球充气(即收入增加)时,它会把气压按一个特定比例分配给各个气囊,然后各气囊分别扩张,最后各处压力相等时达到均衡,经济学家称之为边际效用相等法则;当外部压力变化时,情况类似。这样,我们不必假定各意图的实现程度(即各目标值)之间具有基数可加性,而只需运用在各意图在边际上等效的原则,来预测人在特定内外压力下的行为倾向。

人的多意图特征在生物界是独特的,按照道金斯所阐述的自私基因理论,生物个体只有一个终极目标:最大可能地复制其所携带的基因。其余目标都是中间目标,即在决策方程组中只是中间变量。比如捕猎是食肉动物行为的一个目的,但不是独立目的(或叫终极目标),捕猎只是为了获取食物,而获取食物是为了维持生命,维持生命是为了增加繁殖机会或抚育后代,如此等等。但是“自私的基因”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方面走得太远以致失控,人拥有了自我意识,他们把原先那些中间目标变成了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甚至不惜牺牲繁殖量——避孕套就是一个铁证,一个人性的铁证。

所以,人以外生物界的经济学将简单得多,那里没有偏好,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单目标决策主体,基因复制数可以代替效用进行绝对的基数度量。

6. 需求定律可以免去

需求定律说的是,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上升,在我们的皮球模型中,价格就是外部压力,需求量就是体积,根据自私定律,皮球的体积受到外部压力所压制,那么压力减小体积当然增大,也就是说,我们既然认为行为意图被外部力量所压制,被限制在个人所愿意偿付的代价所能换取的量上,那么代价减小量必增加,看来需求定律和自私定律是一码事。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一个独立的需求定律呢?问题出在度量方法上。经济学家借以度量需求量和价格的媒介是物品,可是一种物品往往用以实现多种意图,而一个意图也往往可以通过多种物品得以实现。这种基于多对多关系的间接度量使得物品的需求曲线不能准确反映意图的实现程度随压力变化而改变的情况,因而不能从自私定律直接推导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定理。

如张教授所述,推导需求定理的主要困难是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嘉芬物品,而嘉芬物品的可能性又是因为有贫穷物品,即某些物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但是,根据自私定律,需求总是受到过高的代价所压制,而收入增加意味着偿付代价的能力增加,按理说需求会上升,为什么反而下降呢?因为物品之间存在替代性,也就是说,多种物品可以满足同一种意图,但又不完全重合。比如粟米和肉糜都能满足果腹之需,这是它们重合的地方,但在满足适口之欲上则大不相同,收入增加时,对粟米的需求减少,但果腹之需并未缩减,而是用肉糜代替了,同时满足了更多适口之欲。有人可能会质疑,穷人因为体力劳动多,即使把果腹之需单独抽出来,也比富人多。的确,穷人每日摄入的卡路里很可能超过富人,但这其中一部分可以看作生产要素投入,用于生产“体力”以供出售。

静态地看,我们很难区分一种物品消费行为中分别有多少是出于哪一种行为意图,好在我们有边际法宝,比如一个农民在春耕秋收期间增加了食物消费,根据偏好稳定性假说,我们不认为他在春秋比在冬夏更爱吃,而是将增加的部分归因于其体力劳动的需要。如果我们能通过类似的分析,提取出每种意图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而把物品分解组合成这样一种抽象物品——每一种意图有且仅有一种物品加以满足,那么我们就消除了贫穷物品,因而也消除了嘉芬物品。这样的抽象物品,我称之为“纯物品”。

我相信,使用纯物品进行分析固然有很多困难,但并不比张教授已经使用的方法更困难。教授认为,作为交易对象的物品只是一种“委托”,买者真正需要的是委托与其上的“质”,而每一种质都有单独的需求曲线。比如,委托在西瓜上的有养分和口感,委托在一瓶金斯尔康上的有固定搭配的各种维生素。西瓜只能论个卖,无法把养分和口感拆开了卖,所以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只有以个或斤为单位的西瓜价格,但是通过边际分析却可能画出这两种质各自的需求曲线。

如果我们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能做到,虽然困难不小),那么,通过恰当地选取“质”,使它既具有可度量的意义,又消除了它们之间的替代性,我们便得到了可度量的纯物品。这样,对于纯物品而言,需求定律等同于自私定律而成为多余。

结语

人们到底渴求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很多渴求受到压制而不能充分满足,压制的力量来自三个方面:自然的(技术限制)、他人的(产权限制)和自身的其它渴求(偏好限制)。

正是人的这种紧绷状态使他们的行为具有了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从而使经济分析成为可能,正如鼓胀的皮球碰撞挤压,错落可缉而不是随风飘荡。

相关文章

标签: | | | | | | |
665
自私的皮球: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作者:辉格 2005年10月7日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如同其他科学体系,必须包含一组基本假设,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事实所检验。所有可能对定律进行检验的事实的集合,便构成了这一科学体系的适用域,或者叫解释域。 针对同一个事实集合,可以选取不同的命题作为基本假设而达到等价的解释效果,但是两个等价的体系在便于理解和便于检验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如何选择基本假设,在构筑体系时应予仔细考虑。 那么经济学到底应该采用哪些基本假设呢?张五常教授在他的《经济解释》中,选择了这样两个命题:1)个人在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即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为了方便,我把第一个命题称为“自私定律”,而第二个命题如张教授所称,叫“需求定律”。 虽然张教授对自私定律的表述是我见过的比较清楚的表述,但我认为还是不够清楚,之所以不清楚,一是他没有把一些隐藏在这一表述背后的更基本的假设说出来,二是他没有突出强调该定律中最关键的部分;其次,我发现只要对需求的边际分析技术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取消需求定律,把它变成自私定律的一个推论。 1. 什么是自私? 科学定律是用来解释现象的,为此一个定律必须禁止一些现象,禁止的越多,解释力越强,如果该定律允许任何事情发生,它就什么也解释不了。经济学是解释人的行为的,所以经济学定律必须禁止一些行为。 那么自私定律禁止了哪些什么行为呢?或者说,我们说人都是自私的,这意味着他不会做哪些事情呢?有人说,人都爱吃,你给他好吃的,他不会拒绝,可是我们却看到那么多女孩在节食,看着美食宁吞口水也不动筷子,经济学家会说,这是因为她们喜爱身材胜过美食。有人说,你把一百块钱白送给人,他不会拒绝,可是我曾多次试图把几百块钱白送给我的一位长亲而被拒绝了,经济学家会说,这或许是因为你的亲戚拿了钱会产生歉疚,而他对这种歉疚感的嫌恶超过了对几百块钱的喜好。有人又说,一个人不会把自己的钱烧掉,可是我们的确见到过有人烧自己的钱,经济学家会说,他烧钱是为了炫耀,他从炫耀中获得的满足超过了烧掉的钱能给他带来的满足。于是那人又改口说,如果一个人不会把自己的钱偷偷烧掉,可是既然是“偷偷”,就表示不能被观察到,不能被观察到的行为是无法用来验证科学假设的。总之,每当你举出一个证据说人会克制自己的欲望,经济学家就会告诉你他那样做是为了满足他的另一种欲望。可是这样一来,自私定律便不能禁止任何行为了,也就是说,成了套套逻辑:他为什么吃苹果?因为他喜欢苹果,你怎么知道他喜欢苹果?因为我看到他买苹果吃了。 未加具体化的自私定律是套套逻辑,对于这一点,张教授是有充分说明的。但套套逻辑是不能作为定律的,那怎么办?教授的办法是加上约束条件,使得原本空洞无物的套套逻辑变出可检验的含义。那么约束条件是什么?他没有用一句话说出来,而是罗列了一些东西,并且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演示。这些例子很有说服力,的确可以让我们相信自私定律不是空洞无物,的确能引出可验证的含义,因而能解释人的行为。但是套套逻辑无论如何推演还是套套逻辑,要变出可检验的含义,其间必定在某个地方开了个后门,把自然律引了进来。那么后门在哪里呢?从门里溜进了什么自然律?我们来看。 2. 边际法宝和稳定性假设 自私的说法之所以是套套逻辑,是因为它用人的观念解释人的行为,但是观念无法观察到,不能度量,而看得到的是行为,于是自私的解释实际上只能是用观察到的行为解释行为本身,结果要么是同义反复,即绕着圈子说A行为就是A行为,要么是用A行为解释B行为,犯了用事实解释事实的大忌。 但实际上,经济学家用自私定律的确能说明很多问题,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经济学家有个法宝,叫边际分析。所谓边际分析,简单地说就是从行为变动推测意图(观念),我虽然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怎么想,但我可以通过你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行为来作出推测。这个推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解释已经发生的行为和能否准确预测将来的行为。 比如,我昨天看到你吃了两个苹果,对此我能说什么呢?我能说你其实想吃三个苹果吗?或者说你其实只想吃一个,吃第二个是为了讨老婆高兴吗?好比一杯圆柱形的水,我可以说它是由若干同心环嵌套而成,也可说由若干圆柱薄片堆叠而成,或者若干扇形柱拼合而成,有无限多种说法。是的,我当然可以这么说,但这是文学,不是科学。作为科学的谈论,我能说的只是,你在权衡自己的各种喜好之后,决定吃两个苹果。瞧,这就是同义反复。 为了避免这一尴尬,我动用法宝,经过观察我发现,有一天你拣到一个钱包,那天你吃了三个苹果,于是我推测,你先前想吃的苹果其实不止两个,你之所以只吃两个是因为获得苹果是有代价的,而你偿付代价的能力有限,在你权衡了你的各种意图之后,决定吃两个苹果。所以当你拣到钱包因而偿付代价的能力提高之后,就多吃苹果。为了验证我的推测,我预言,即使你没拣到钱包,如果获得每个苹果的代价降低,你也会多吃苹果。 经济学家在对行为进行边际分析时,实际上默认了一个前提:除非受到阻碍,人的很多种类的行为都倾向于不断重复。比如你昨天睡8小时,运动1小时,吃两个苹果,三个鸡蛋,如果外部条件没有变化,你今天大致还会这么做,明天也是。也就是说,人的各种行为具有稳定性,各种行为之间的相对频率也具有稳定性。我把这叫做“行为稳定性假说”。张教授没有忽视这一点,他的说法是“口味不变”,但是他没有把这一条明确的作为自私定律的基础假说。 其次,为了使边际分析能够进行,还必须默认另一个前提:影响人的行为的外部条件具有稳定性,我把这叫做“环境稳定性假说”。 环境和行为稳定性是边际分析的基础,比如发生了两件事:苹果连续三天涨价,我吃苹果的数量从2减到0,你据此画出一段我对苹果的需求曲线,并进而预测,如果价格下跌,我吃苹果的数量就会回升。很明显,你这样做时,默认了两个假设:1)在这三天里,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外部条件基本没变,或者这些条件的变化对苹果需求数的影响是已知的;2)在上述所有外部条件都没变时,我吃苹果的数量也不会变。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理解张教授所说的“局限条件”的意思了,所谓局限条件,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外部就是环境稳定性,内部就是行为稳定性,分析具体一类行为时,必须假定行为倾向不变,某些环境条件不变或者其变化对行为的影响已知,然后允许其余少数条件变化,分析其变动对行为的影响,得出曲线,然后用这曲线预测别的(将来的或他人的)行为。这一分析暗示了经济学研究应该遵循的一条原则:首先分析那些变化最频繁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因为此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最为安全,然后利用研究的结果分析其它因素。 说到这里,我想起另一个类似的科学体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有许多人曾经指责所谓“适者生存”不过是一种套套逻辑,因为任何生物性状都可以被解释为对环境的适应。如果我们不作出两个基本假定:环境具有稳定性;个体性状的继承性,那么进化论就的确是套套逻辑,完全是一句空话。所以,进化论的验证困难不仅在于化石记录不完整,更在于我们对古代气候和地理条件缺乏了解。如果我们对地球环境变迁史有足够的了解,就能根据进化论大致预言在什么地层能指望找到什么样的化石,从而接受事实检验,但现在的情况往往相反,我们更多的是根据化石记录推测环境变迁。 3. 自私还是自我膨胀? 张教授的自私定律表述中,不仅说个人谋求自身利益,还要“最大化”,既然说最大化,就要有个量——最大化什么?多数经济学家会说,是效用。但张教授认为效用概念是多余的,不用也罢,但他又保留了最大化的说法,所以我的理解是教授要取消的不是效用概念本身,而是与效用有关的那两个定理(替换定理和内凹定理),因为他认为必须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那两条定理推不出这条曲线,所以没用,取消算了。对此我另有想法,容后再表。 眼下的问题是,最大化假设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假如你面前放着一个酒瓶,我要求你,把瓶子里所装酒的体积最大化,于是你拿起酒桶往瓶里倒酒,直到酒开始溢出来为止,你说,已经最大化了;然后我又换了个要求,给你一块玻璃,要求你做个酒瓶,实现装酒体积最大化,于是你把玻璃吹成球型容器,倒满酒,说,这就是最大化。那么,自私定律的最大化是这个意思吗?大错特错!要理解自私定律的最大化,我们需要另一个例子。 回忆一下我前面说明人的行为稳定性时说过的话:除非受到阻碍,人的很多种类的行为都倾向于不断重复。就是说,存在一种内在力量,使人的同类行为不断重复,直到受到其他力量的限制。换句话:我们所观察到的行为远远少于当外界限制力量不存在或减弱时所可能出现的数量。再换句话:重复行为倾向受到了外力压制,其实际数量是产生它的内在力量在外力压制下最大化的结果。这才是自私定律所说最大化的真正意义。假如你面前的酒瓶是橡皮做的,里面装满了酒,现在你把橡皮往外拉,你能期望看到什么?你将看到酒瓶部分变空了,因为这不是自私的酒瓶!自私定律说的是,不光酒瓶是橡皮做的,里面装的也不是液体,而是气体,而且是压力很大的气体,人就是个皮球,你把橡皮往外拉,你将看到里面还是满的,因为气体跟着膨胀了。好,现在我把自私定律重新表述一遍: 人的各类行为有稳定的倾向性,即不断地重复同类行为,但是其中许多行为倾向总是受到外力所压制,它们实际发生的数量是这些外力压制下的最大化。 熟悉马尔萨斯的人可能已经发现,上面的表述方式与马尔萨斯的人口定律极为相似,是的,我正是受到了他的启发。 经过这样表述以后,这个定律好像和“自私”二字没什么关系,的确,经济学的自私一词与日常语言的差异太大了,简直沾不上边,按我的意思,最好改叫“自我膨胀定律”或“受压制定律”。 为了简化语言,我用“意图”一词来代替“驱动行为倾向的力量”,意图是假想的概念,类似物理学里的“力”,“力”是不是一个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对解释现象有所帮助,意图也是。当然,不用意图用效用也可以,但是意图的说法与日常语言更接近,更容易被理解,效用可以理解为意图的实现程度,对意图的度量和效用度量完全等价。 好比我看到一条河里的水在朝一个方向流动,我说河水的运动有稳定的倾向性,这是比较客观的说法,我也可以说有个巨人在推着河水向下游走,这个巨人就叫意图,也可以说有个巨人在下游张着嘴喝水,喝进嘴里的就叫效用,那个人总喝个没完,尽力多喝。 因为度量方法相同,传统的边际分析的方法完全沿用不变,所以我说是“重新表述”,不是“提出”。 4. 自私的皮球 人就像个打足了气的皮球,总是倾向于自我膨胀。当我脑子里闪出皮球的形状时,我顿感豁然开朗,长久以来萦绕脑中淤积于胸而无法表达出的那些想法,一下子变得清晰明瞭,易于陈说了。 假如你面前放着一个圆球,我问你,为什么它是圆的?你如何回答?有两种答法:1)因为做它的人把它做成了圆的;2)因为他的皮是弹性的,而里面充满了高压气体。第一个答案近乎于同义反复。第二个是科学解释,可以验证。怎么验证?凭视觉你很容易受骗,但我想每个人都能迅速说出答案:捏一下便知。是的,捏一下,所谓边际分析就是捏,手指所施加之力就是提高了的价格,压力增大,体积缩小,价格升高,需求量下降,拿捏之间,你感觉到皮球的弹性,价格升降之际,你感觉到需求的弹性,或者说人之行为意图的弹性。 正是这弹性,或者说内部扩张压力受到外部压力抑制时的紧绷状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行为特征,也决定了作为人群行为总和效果的经济系统的特征。紧绷状态使皮球有了确定和可预期的运动特性,一旦你把皮球戳破,泄了气的皮球便会在一个圆球面的各种拓扑变形之间作随机振荡(假设皮球表面材料足够柔软,且无重力作用),确定性大为降低。 一个完全不自私的人就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要让这皮球泄气,一个办法是把他戳破——用刀子捅他的肚皮,结果是死亡,另一个办法是佛教修炼,据说能炼到无欲无求,这叫涅槃。 驯兽师会让要出场表演的动物保持半饥饿状态,这表明他懂得紧绷状态与行为可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和人相比,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被绷得更紧,因而它们的身体和行为特征具有更大的确定性,这解释了为什么动物物种内的个体差异小于人类,而贫困人群的个体差异小于富裕人群。当越来越多的意图被充分满足因而变得松弛(失去弹性)时,人的某些行为就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和不可预期。但是只要还有足够多的意图没有完全实现,人这个皮球将依然紧绷着,经济规律将依然有效。 5. 人是个多囊皮球 与浑圆均质的皮球有所不同,经济学家在拿捏人这个球时,发现其各处的弹性不尽相同,有松有紧,有些地方压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下去,仿佛碰到一个硬核,有些地方压力减小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膨胀,他们由此推断——这个球内部不是浑然一体,而是被隔成了多个气囊,每个的内压不同,相互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比例随内外部压力对比不同而变,也就是说,人有多个独立的意图,他们分别驱动不同的行为。他们把特定条件下各气囊之间的比例叫做“偏好”,把每个独立意图在不同压力之下的体积值构成的曲线叫做需求曲线。 由于人的多意图特征,前面说到的行为稳定性假设改为偏好稳定性假设更为恰当。我们知道,多目标的决策方程组常常无法求解,好在我们有边际法宝,偏好稳定性意味着:在给定的外部压力下,当你给皮球充气(即收入增加)时,它会把气压按一个特定比例分配给各个气囊,然后各气囊分别扩张,最后各处压力相等时达到均衡,经济学家称之为边际效用相等法则;当外部压力变化时,情况类似。这样,我们不必假定各意图的实现程度(即各目标值)之间具有基数可加性,而只需运用在各意图在边际上等效的原则,来预测人在特定内外压力下的行为倾向。 人的多意图特征在生物界是独特的,按照道金斯所阐述的自私基因理论,生物个体只有一个终极目标:最大可能地复制其所携带的基因。其余目标都是中间目标,即在决策方程组中只是中间变量。比如捕猎是食肉动物行为的一个目的,但不是独立目的(或叫终极目标),捕猎只是为了获取食物,而获取食物是为了维持生命,维持生命是为了增加繁殖机会或抚育后代,如此等等。但是“自私的基因”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方面走得太远以致失控,人拥有了自我意识,他们把原先那些中间目标变成了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甚至不惜牺牲繁殖量——避孕套就是一个铁证,一个人性的铁证。 所以,人以外生物界的经济学将简单得多,那里没有偏好,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单目标决策主体,基因复制数可以代替效用进行绝对的基数度量。 6. 需求定律可以免去 需求定律说的是,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上升,在我们的皮球模型中,价格就是外部压力,需求量就是体积,根据自私定律,皮球的体积受到外部压力所压制,那么压力减小体积当然增大,也就是说,我们既然认为行为意图被外部力量所压制,被限制在个人所愿意偿付的代价所能换取的量上,那么代价减小量必增加,看来需求定律和自私定律是一码事。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一个独立的需求定律呢?问题出在度量方法上。经济学家借以度量需求量和价格的媒介是物品,可是一种物品往往用以实现多种意图,而一个意图也往往可以通过多种物品得以实现。这种基于多对多关系的间接度量使得物品的需求曲线不能准确反映意图的实现程度随压力变化而改变的情况,因而不能从自私定律直接推导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定理。 如张教授所述,推导需求定理的主要困难是在理论上可能存在嘉芬物品,而嘉芬物品的可能性又是因为有贫穷物品,即某些物品的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但是,根据自私定律,需求总是受到过高的代价所压制,而收入增加意味着偿付代价的能力增加,按理说需求会上升,为什么反而下降呢?因为物品之间存在替代性,也就是说,多种物品可以满足同一种意图,但又不完全重合。比如粟米和肉糜都能满足果腹之需,这是它们重合的地方,但在满足适口之欲上则大不相同,收入增加时,对粟米的需求减少,但果腹之需并未缩减,而是用肉糜代替了,同时满足了更多适口之欲。有人可能会质疑,穷人因为体力劳动多,即使把果腹之需单独抽出来,也比富人多。的确,穷人每日摄入的卡路里很可能超过富人,但这其中一部分可以看作生产要素投入,用于生产“体力”以供出售。 静态地看,我们很难区分一种物品消费行为中分别有多少是出于哪一种行为意图,好在我们有边际法宝,比如一个农民在春耕秋收期间增加了食物消费,根据偏好稳定性假说,我们不认为他在春秋比在冬夏更爱吃,而是将增加的部分归因于其体力劳动的需要。如果我们能通过类似的分析,提取出每种意图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而把物品分解组合成这样一种抽象物品——每一种意图有且仅有一种物品加以满足,那么我们就消除了贫穷物品,因而也消除了嘉芬物品。这样的抽象物品,我称之为“纯物品”。 我相信,使用纯物品进行分析固然有很多困难,但并不比张教授已经使用的方法更困难。教授认为,作为交易对象的物品只是一种“委托”,买者真正需要的是委托与其上的“质”,而每一种质都有单独的需求曲线。比如,委托在西瓜上的有养分和口感,委托在一瓶金斯尔康上的有固定搭配的各种维生素。西瓜只能论个卖,无法把养分和口感拆开了卖,所以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只有以个或斤为单位的西瓜价格,但是通过边际分析却可能画出这两种质各自的需求曲线。 如果我们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能做到,虽然困难不小),那么,通过恰当地选取“质”,使它既具有可度量的意义,又消除了它们之间的替代性,我们便得到了可度量的纯物品。这样,对于纯物品而言,需求定律等同于自私定律而成为多余。 结语 人们到底渴求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很多渴求受到压制而不能充分满足,压制的力量来自三个方面:自然的(技术限制)、他人的(产权限制)和自身的其它渴求(偏好限制)。 正是人的这种紧绷状态使他们的行为具有了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从而使经济分析成为可能,正如鼓胀的皮球碰撞挤压,错落可缉而不是随风飘荡。


已有89条评论

  1. 奋蹄老骥 @ 2010-10-24, 11:28

    这篇文章论述的清楚透彻,让我拨云见日。
    现在流行的教科书太垃圾,一上来就是曲线、效用之类的,弄的人一头雾水。
    如果以本篇作为经济学课程的第一课,一定让同学们少走许多弯路。

    [回复]

  2. 小橘子 @ 2010-11-10, 14:02

    佩服不已,以下两段,尤其痛快。

    驯兽师会让要出场表演的动物保持半饥饿状态,这表明他懂得紧绷状态与行为可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和人相比,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被绷得更紧,因而它们的身体和行为特征具有更大的确定性,这解释了为什么动物物种内的个体差异小于人类,而贫困人群的个体差异小于富裕人群。当越来越多的意图被充分满足因而变得松弛(失去弹性)时,人的某些行为就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和不可预期。但是只要还有足够多的意图没有完全实现,人这个皮球将依然紧绷着,经济规律将依然有效。

    人的多意图特征在生物界是独特的,按照道金斯所阐述的自私基因理论,生物个体只有一个终极目标:最大可能地复制其所携带的基因。其余目标都是中间目标,即在决策方程组中只是中间变量。比如捕猎是食肉动物行为的一个目的,但不是独立目的(或叫终极目标),捕猎只是为了获取食物,而获取食物是为了维持生命,维持生命是为了增加繁殖机会或抚育后代,如此等等。但是“自私的基因”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方面走得太远以致失控,人拥有了自我意识,他们把原先那些中间目标变成了终极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甚至不惜牺牲繁殖量——避孕套就是一个铁证,一个人性的铁证。

    所以,人以外生物界的经济学将简单得多,那里没有偏好,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单目标决策主体,基因复制数可以代替效用进行绝对的基数度量。

    [回复]

  3. 小橘子 @ 2010-11-10, 14:13

    “6. 需求定律可以免去”这段分析的逻辑难以理解。

    “这种基于多对多关系的间接度量使得物品的需求曲线不能准确反映意图的实现程度随压力变化而改变的情况,因而不能从自私定律直接推导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定理。”
    需求曲线是怎样包含多对多关系的?
    “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上升”和“行为意图被外部力量所压制,被限制在个人所愿意偿付的代价所能换取的量上,那么代价减小量必增加”,两者在多对多关系上有差异么?

    [回复]

    辉格 回复:

    多对多是指:比如,电子书和纸书都能满足阅读之需,纸书和水彩画都能满足装点房间之需,纸书同时能满足阅读和装点房间之需,水彩画同时能满足装点房间和美术欣赏之需,这里,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商品之间,是多对多关系,相比需求与商品一一对应的情况,需求曲线的形状会更古怪而难以预见。

    而通过抽象出纯物品,可以建立一一对应,使需求曲线看起来更“正常”,而最重要的是,所有纯物品的需求曲线都是向下的(这从理论上可直接证明,而无须另行“假定”),原理是:纯物品消除了替代性,因而“贫穷品”,因为贫穷品的存在就是因为替代性的存在,同时,“吉芬品”是一种特殊的贫穷品,因而物品的纯化连带消除了“吉芬品”,于是需求曲线向下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相比需求与商品一一对应的情况,需求曲线的形状会更古怪而难以预见。”那现在一般说的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岂不是错的?或者说,自理定律和需求定律是矛盾的?我还是不太理解。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现在懂了。

    [回复]

  4. 小橘子 @ 2010-11-10, 14:54

    自私定律可以推导出需求曲线向下,但是推导不出需求曲线以什么规律怎样向下。
    如果需求定律不包含形状,那么需求定律可以由自私定律推导出来。需求曲线向下的形状是下凹的,这个形状可以叫做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自私定律和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定律。

    如果用皮球模型,自私定律说的是,压力越大,皮球体积越小,体积和压力存在对应关系。即价格越大,需求越小,价格和需求存在对应关系。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说的是,皮球的每个单位体积变化,对应的压力变化是不同的,体积较大时的单位体积变化,对应的压力变化较小。即需求并不是随着价格上升直线下降的,而是一条下凹的曲线。

    [回复]

    辉格 回复:

    1)不抽象出纯物品从而消除吉芬品,是无法从自私定律推出需求曲线向下的,这个老张详细说明过,因而在老张嘴里,需求定律才是“定律”而非“定理”。
    2)你说的其实是“边际成本递增”,而不是边际效用递减,这在均衡点附近是成立的,这也是马尔萨斯理论的精髓所在,但并不是在成本曲线的处处都成立(否则就不存在规模经济了),皮球毕竟是个比喻,不能将物理特性全部直接搬过来,呵呵。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40075.htm#5查了一下吉芬品的概念,说吉芬品的需求曲线是向斜上方倾斜的。这个概念薛兆丰在《经济学通识》中批驳过,我认为批得有理。

    百度百科对“吉芬物品”争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我认为该分析有错误,以下摘录:

      “吉芬商品”争论的原因是混淆了“意图需求”和“实际需求”的区别
      对于需求定律的“例外”情况,引起了经济学家激烈的争论。其实,这些争论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学家忽略了 “意图需求”与“实际需求”(实际购买量)的区别。
      这是因为,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是心理之量,是无法验证的,需求定律作为一个心理规律,是无法推翻的(证伪)。而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实际观察,发现一些物品会出现价格上涨、需求增加的现象,如投机品、奢侈品、吉芬物品等,因而这些经济学家认为需求定律还有例外情况的存在,因此需求定律并不成立,争论也由此产生。其实,这些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是“实际需求”。
      也就是说,一些经济学家说的是:价格上涨,人们的“意图需求”会减少。——这是A。
      另一些经济学家争论的是:价格上涨,“实际需求”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减少,如“吉芬物品、奢侈物品、投机物品”等。——这是B。
    从上面A和B的区别可以看出,两边争论的事情不是一件事情,而且都是成立的事情,A是心理规律,B是实际现象,这其实并不互相矛盾,因为人的心里所想并不必然产生实际的行为。

    认为“实际需求”会随着价格增加而增加,是其错误之处。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其需求曲线会是向上的,即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其需求会随着价格增加而增加。需求也没有实际需求、心理需求之分。
    生活中观察到的越便宜越没人买的商品,并不是需求随价格增加而增加,而是需求随质量提高而增加。便宜的臭鸡蛋卖得少,是因为臭鸡蛋质量差。如果同样的臭鸡蛋价格提高,只会卖得更少,不会卖得更多。
    “越便宜越没人买”是具有替代效应的不同商品之间的比较,不同商品之间的比较无法用一条需求曲线表示,更无从说起需求曲线向哪里倾斜。
    把不同商品之间的比较,当成了同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比较,这是产生吉芬品误解的原因。

    [回复]

    辉格 回复:

    “需求曲线实际上总是向下”和“从自私定律可推论出需求曲线必定向下”,是两码事,有关讨论背景,最好阅读张五常《经济解释》三卷本。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关于吉芬物品的观点,我原来想错了。至少理论上,吉芬物品是可以想象的。原来没有想到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情况。薛兆丰在《经济学通识》中对吉芬物品的理解是错误的。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我说的不是边际成本递增,而是边际效用递减。即,我吃第一个包子,满足了我10的效用,吃第二个包子,满足了我8的效用,吃第三个包子,满足了我5的效用。
    刚才我又想了一下,需求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关系,并不像我前面说的,是向下和怎样向下的关系。
    而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加上自私定律,可以推出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说的是价格和需求的关系,从简单情况开始考虑。(这部分分析借鉴自《国民经济学原理》)
    供应一方甲简化成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个包子的效用为3,需求一方乙1的边际效用是:第一个至第五个包子,效用依次为10、8、5、2、0,结合自私定律,如果包子定价依次为11、9、7、4、1,那么乙1的购买数量为零、一、二、三、四。如果有多个购买者,例如乙2的第一个至第六个包子效用依次为9、7、5、3、1、0,乙3第一个至第十个包子的效用依次为10、9、8、7、6、5、4、3、2、0,那么包子价格为10、9、8、7、6……时需求分别为零、一、四、六、八……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自私定律可以推出需求定律。
    2)需求定律只能包含向下倾斜的信息,无法包含以什么形状向下倾斜的信息。
    对第二条做一点解释,需求随价格怎样变化,与市场中各种边际效用的买家分布有关,即怎样变化必须结合具体情况,不可能总结为一条规律。

    由需求规律和自私定律,还可以反推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反证法。
    仍然从单个买家的情况开始考虑,
    假设边际效用是不变的,那么当价格高于效用时,需求为零,当价格低于效用时,需求为无穷大(近似,个人财富所能承担范围尽量多)。需求曲线不是一条向下的曲线。所以边际效用不是不变的。
    假设边际效用是递增的。那么无论价格是多少,需求都是无穷大(近似)。需求曲线不是向下倾斜的曲线。所以边际效用不是递增的。
    假设边际效用是有增有减的,也可以发现需求曲线至少有一段是向上的。所以边际效用不是有增有减的。
    所以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多个买家的情况是类似的。

    但是,从这个反证法过程可以看出,论证中存在缺陷,即单个买家的需求不是无穷大的,而是受个人财富限制的,设一个值。那么,即使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在多个买家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的,只不过不太连续。严格来说,从需求定律和自私定律,不能推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综上,自私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推出需求定律,自私定律和需求定律不能严格推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以,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律选用自私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优于自私定律和需求定律。
    另外,自私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相互独立的,可以选作两个基本定律。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独立于这两条定律的其他基本定律,还待考察。

    [回复]

    辉格 回复:

    边际效用递减律是一条很强的假定,我对它没有把握,也觉得并不需要。

    [回复]

    辉格 回复:

    “假设边际效用是递增的。那么无论价格是多少,需求都是无穷大(近似)”这个推理逻辑貌似不成立。

    再说了,边际效用递减的否命题也不是边际效用递增。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否命题的各种情况分类讨论了,论证的时候确实觉得恶心。不过懒的去想严密论证了,因为那段论证其实是不必要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自私定律和需求定律不能严格推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能从两条张五常说的基本定律推出,如果那两条确实是基本定律,这就足以证明,它是另一条基本定律。

    但是需求定律可以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自私定律推出,所以需求定律可以不选为基本定律,或者说这三条里最多只有两条基本定律。

    [回复]

  5. 小橘子 @ 2010-11-10, 15:56

    你用稳定性和边际法宝来给套套逻辑解套,我觉得解开了一些,但不彻底。
    套套逻辑是这样的: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这么想,怎么知道我这么想?因为我这么做了。
    解套后的逻辑是这样的: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这么想,怎么知道我这么想?因为我上次这么做了。为什么我上次这么做?因为我上次这么想了。
    嘿嘿,小循环变成了大循环。
    通过这样的扩展,把内生变量变成外生变量,对一次行为的解释变得自洽了。但是这个系统不封闭了。当这个系统很大,留有一些外生变量,仍然可以得出很多有意义的规律,但是,我们总是希望这个系统更加完善,不必依赖于外来的变量。这就是对终极价值的探寻。

    我们几乎已经找到这个终极价值了,如果人类没有安全套的话。

    话说回来。人类和动物,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动物个体也可能做出偏离基因利益的行为,例如一些海洋馆中的海豚企图自杀。因此,即使对于动物,也不能说它们的终极价值是传播更多基因。基因通过欲望来控制个体行为以实现基因利益,但中间环节的偏差,使得欲望满足的总和不等于基因传播的总数。于是,欲望满足的总和又变得不可衡量了。
    这就是我们现在在探寻终极价值上面临的难题。

    对这个难题,我有过这样的思路。对于单个人,他的欲望满足总和,与他的基因传播之间,总是有些偏差。但是对于一群人,他们的欲望满足总和,与他们的基因传播之间,偏差就小得多。某个欲望,在一个人身上,使他的基因传播减少了,但在一群人身上,却使他们的基因传播增加了。例如恐高这种欲望,用在单个人身上,可能由于这种欲望而丧失某种机会,导致基因传播受损,但是恐高对这一群人总体来说是有利的。又如同情心这种欲望,对于单个人,可能由于他同情心过多而自我牺牲,导致基因传播受损,但这种欲望在这一群人身上,总效果是使他们的基因增加的。
    把样本放大,可以消除很多随机偏差,但是消除不掉系统偏差,例如避孕套、节育政策、节育文化,等等。似乎在人类身上,这种偏差大到已经完全不能用基因传播数量来衡量欲望满足总和了。安全套把我难住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关于你这里的前两段,不久前刚有过一番讨论: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929.html

    [回复]

  6. 小橘子 @ 2010-11-11, 02:54

    睡觉啦。来日方长,以后慢慢逛慢慢扯。

    [回复]

  7. 小橘子 @ 2010-11-11, 11:41

    “但是“自私的基因”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方面走得太远以致失控,人拥有了自我意识,他们把原先那些中间目标变成了终极目标……”
    在这里用“自我意识”一词,功力尽显,佩服。

    [回复]

  8. 小橘子 @ 2011-05-05, 15:03

    我之前没有理解意图与物品之间的多对多关系,从而没有理解你说的自私定律和需求定律的区别。所以我们俩各自谈需求定律和自私定律的关系,基本上是在鸡同鸭讲。
    我们的分歧其实是,我认为,自私定律不能推出对纯物品的需求定律,自私定律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起才能推出对纯物品的需求定律。

    真实物品的需求定律,由于有吉芬物品存在,适用范围要小一些。现在不去管真实物品的需求曲线,只考虑纯物品的需求曲线。

    自私定律讲的是偏好的稳定性,和内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没有办法解释不同意图(纯物品)之间的偏好转化。(为了进一步简化考虑,我所说的纯物品与意图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仅意图对物品是单映射,物品对意图也是单映射。)

    不能解释偏好转化,纯物品的需求曲线就会变成两个点,要么零,要么最大(购买力承受范围),而不会成为一条连续的向下倾斜的曲线。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纯物品,那就不需要考虑边际效用递减问题,反正个人会把所有的购买力用于购买这种物品,物品的购买数量只和物品的价格(外力)有关。
    但是,当世界上有两种纯物品时,偏好稳定性,和个人把购买力用完这两条(储蓄、投资都是购买力的用途。这两条是自私定律的内容),就不足以帮助我们预测他会怎样安排物品的购买数量了。

    假设人只有吃苹果一个意图,世界上只有苹果这一种纯物品,那么,在苹果一元一个的价格下,人有几元钱,就买几个苹果。
    现在,假设人有吃苹果和吃梨两个意图,世界上有苹果和梨两种纯物品。那么,当一个人初始有10元,没有苹果和梨时,他会买几个苹果,几个梨呢?

    假定已知某个人在已有6个苹果3个梨时,新增1元收入,他会购买1个苹果;在已有7个苹果3个梨时,新增1元收入,他会购买1个梨。
    即第7个苹果的效用大于第4个梨,第8个苹果的效用小于第4个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们知道,第1-6个苹果的效用都大于第4个梨,第1-3个梨的效用都大于第8个苹果。因此,这个人的10元钱只会变成7个苹果3个梨,不会变成6个苹果4个梨,8个苹果2个梨或其他任何组合。

    如果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们就不知道第1-6个苹果与第4个梨相比哪个效用更大,也不知道第8-10个苹果与第1-3个梨相比哪个效用更大。在已知了题设的两种行为的情况下,他仍然有可能把10元钱换成10个苹果0个梨,0个苹果10个梨,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组合。①

    进一步,在有9元钱时,他就有可能购买9个苹果0个梨,0个苹果9个梨,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一种组合。②
    结合①②,当一个人的收入从9元变成10元时,他的购买组合可以从0个苹果9个梨变成10个苹果0个梨。从而可推出,苹果和梨的需求曲线,都不是单调向下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偏好的稳定性假设就变成了一个不太有用的假设:不能通过个人在一个边际上的偏好预测他在另一个边际上的偏好。只有已知的边际行为,才能得知该边际偏好;也只有已知的边际偏好,才能得知该边际行为。也就是说,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偏好的稳定性假设只能用来预测重复过程或逆向重复过程。

    如果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么,除非已知一个纯物品相对于所有其他纯物品的所有边际偏好,否则,就不能确定该纯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一个连续单调下降的曲线,而不是一个两点分布式的需求曲线,或一条不单调和/或不连续的需求曲线。

    [回复]

  9. agoodweather @ 2012-01-09, 10:14

    请问辉总,比如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加速度的原因,物体为什么做加速度运动?因为受力了。你怎么知道受力了?因为做加入运动了。这不是套套逻辑么?问题是,什么是力,能被观察到吗?
    如果是套套逻辑的话按照张五常的说法就是没有内容,但是力牛顿第二定律显然有很强的解释力。不知这该如何解释?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这个问题正好之前讨论过: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929.html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的想法,还有待深入

    [回复]

    agoodweather 回复:

    我觉得套套逻辑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张五常也没有完全说清楚
    张五常讲的那个套套逻辑:四足动物有四只脚,完全就是简单重复,我称之为纯套套逻辑。
    而抽烟或跳楼的行为是为了争取个人最大利益,这就不一样,一个说的“目的”,一个说的是“利益”,显然属于不同的范畴,前后给出了不同的信息,属于准套套逻辑,准套套逻辑加上约束条件就很有解释力了。

    而你给的那文的“适者生存”,将性状和生存联系起来,像zhang3说的“所以,在这个例子里,“适者生存”不是一个无用处的说法,它连接了逻辑和过程两个环节,使得实证成为可能。”

    [回复]

    admin 回复:

    我觉得关键在于可度量性,满足了操作性度量要求的那部分,就是整个套套中不可滑溜的部分了,否则就是滑来溜去的泥鳅,抓不住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套套逻辑指的是这样的关系:关系中的至少一侧的所有量,只能由该关系赋值。这种关系中,只有单方向有意义,如若甲推出乙是有意义的,则另一方向乙推出甲必是无意义的,因为乙来自甲。

    “怎么知道受力了?”如果受力只能通过“加速度”来观察,那么,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就是套套逻辑。正是因为除了通过加速度,还可以通过其他关系观察受力,如通过功率与速度的比值,同时,除了受力,还可以从其他关系中观察加速度,如通过速度的变化速率,才可以说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不是套套逻辑。
    只要某一关系中的两侧都至少有一个量,存在与其他量联系的“其他关系”,该关系就不是套套逻辑。

    “适者生存”所指出的适应性与繁殖收益的关系,看似套套逻辑,正是由于似乎适应性只能由繁殖收益观察。实际上,适应性的稳定性,就提供了一种“其他关系”——父代的适应性与子代的适应性的近似相等关系。

    “行动与偏好”的关系看似套套逻辑,也是由于似乎偏好只能由行动观察。同样的,偏好的稳定性,也提供了一种其他关系——不同时间的两个相同内容的边际偏好排序结果的相同关系。

    但是,偏好的稳定性的约束远远不如适应性的稳定性的约束强。因为,基因数量是有限的,而边际偏好的比较却是无穷的。第3个橘子与第5个苹果的偏好排序,只能预测在相同选择下的行为,而不能为判断第3个橘子与第4个苹果的选择提供信息。
    对于无穷多的边际偏好的比较,稳定性只能提供极微小的信息量,但稳定性与连续性却可以提供很大的信息量。当已知第3个橘子与第3个苹果,第3个橘子与第5个苹果的偏好排序,就可以推测第3个橘子与第4个苹果的偏好排序结果。而稳定性与单调性则可以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仅从第3个橘子与第5个苹果的偏好排序,就可以推测第3个橘子与第4个(或第6个)苹果的偏好排序。
    虽然不了解学术史,但我相信,边际革命不仅指出了对不同物品边际偏好排序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对同一物品边际偏好的连续性或单调性,或更强的,递减性。

    [回复]

    agoodweather 回复:

    同意,其实就是要再寻找一个观察概念的角度,用另一种方法检验之。
    但是你说“正是因为除了通过加速度,还可以通过其他关系观察受力,如通过功率与速度的比值,同时,除了受力,还可以从其他关系中观察加速度,如通过速度的变化速率,才可以说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不是套套逻辑。”这不能让我满意,功率p=dw/dt=F*ds/dt=F*v,加速度a=dv/dt,我觉得这不算是一个新的角度,而是一堆概念之间互相的印证,保证了力学概念之间的自洽。但是,我的那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回答:什么是力?
    或许应该问问三总~

    [回复]

    zhang3 回复:

    力是可以单独测量的,比如同样拉伸的弹簧,认为其给两端施加的力是一样的

    [回复]

  10. 小橘子 @ 2012-05-21, 16:36

    考虑纯物品的需求定律是否可由自私定律推导得出。
    如果没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第n+1单位的纯物品所满足的效用(价值)小于第n单位的该纯物品价值,那么,可以假设第1个纯物品A对某人甲的价值为1,第2个为2,……第n个为2^(n-1),且第1个纯物品B的价值为1,第2个为1/2,……第n个为1/[2^(n-1)]。假设A的价格为5元,B的价格为1元。
    有:当甲用于购买A或B的收入为5元时,甲会购买5个B,0个A;当该收入为10元时,甲会购买2个A,0个B,也就是说,当甲的收入增加时,对B的消费不增反降。

    结论:纯物品的需求定律不能由自私定律推导得出。

    这种情况是由于A的边际效用上升而产生的。

    可以证明,自私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推导得出纯物品的需求定律。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例子没错,但问题好像是由商品量的非连续性造成的,假如A和B的计量单位是克呢?我没算,要么你帮我算算?辛苦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只要A的第n+1单位的价值大于第n单位,就可能引起组合中的其余部分不符合需求定律,单位可以是任意的。
    在例子中,我假设的是甲的收入从5元增加到10元,这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考虑,更直接的方式是假设AB的价格同幅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是纯物品。
    对于真实商品,如你所说,由于商品与效用的多对多映射关系,使得贫穷品、吉芬品、炫耀品不满足需求定律。纯物品也可以出现不满足需求定律的情况,其原因则是反常的边际效用变化规律。

    当B的价格下降时,相当于甲的收入增加,由于A的后一单位的价值更高,这时甲为了购买更多A,会进一步减少对B的购买。也就是说,B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B相当于一种“贫穷品”。但这里,作为纯物品,A对B不具有真实替代作用。其“替代效应”不是基于效用的替代作用,而是因为A的效用在增大,而B的效用在减小,A的后一单位“挤占”了B的前一单位。

    实际上,需要考虑的,不是“为什么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减少对某种纯物品的消费?”而是“为什么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加(或至少持平)对每一种纯物品的消费?”后者成立依赖于这一前提:每种纯物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在这一前提下,才会有对后一现象的如下推理链条:任意被购买的纯物品组合中的边际量(假设都可被划分为微小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相等=>新增的任意纯物品的边际量单位效用小于已购买的任意纯物品的边际量单位效用=>收入增加时,不会减少任意一种纯物品的购买量。

    上述推理链条已经显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推导出纯物品的需求定律。

    [回复]

    辉格 回复:

    嗯,明白了,没错。我再想想考虑了终身预期收入和储蓄后会有何不同。

    [回复]

    辉格 回复:

    其实生活方式跃迁就可能真是边际效用递增的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纯物品难以抽象,因而也无从判断是边际效用递增,还是“炫耀品”“贫穷品”。既然无法区分,用“炫耀品”“贫穷品”去解释商品在不同收入层级上的需求曲线的变化就足够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这只是用词问题,难度本身就存在,不是它带来的,比如炫耀品,识别什么元素起到了炫耀作用的过程,就是识别纯物品的过程,还有“层次”,它本身就是纯物品,纯物品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独立动机。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哦。你是说,独立动机,而不仅是商品,也可能是边际效用递增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至少没什么理由排除这种可能性嘛。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对于商品的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既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增来解释,也可以用纯物品的增减和替代来解释。引入纯物品概念,就是为了保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回复]

    辉格 回复:

    我不是这么考虑的,引入纯物品这个概念,是为了消除替代性,从而消除替代性所导致的吉芬悖论。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吉芬悖论”悖的又是什么呢?

    [回复]

    辉格 回复:

    就是违反需求定律咯

    辉格 回复:

    不过你的分析确实没错,即便消除了吉芬悖论,需求定律仍不能由自私定律代替,要么将它保留为定律,要么加上边际效用递减。

    [回复]

    辉格 回复:

    而且,每一时刻的消费不只是当前收入的函数,而是整个预期终身收入流的函数,所以他在收入为5元时,只要预期未来收入大于零,就不应把这5块花在B上,而应该储蓄起来,对吧?

    [回复]

  11. 小橘子 @ 2012-05-22, 23:31

    就是违反需求定律咯
    ==========
    对呀。为了保持需求定律,或者说,为了保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才引入了炫耀品、贫穷品嘛。

    [回复]

    辉格 回复:

    “为了保持需求定律”怎么等同于“为了保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了啊?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呵呵,是得说明一下。
    一个偷懒的办法是,同一个命题系统的不同的完备公理全集是等价的,如果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既可以归结为自私定律和需求定律,又可以归结为自私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么需求定律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是等价的。

    至于不偷懒的证明办法,让我想一下。

    [回复]

    辉格 回复:

    问题是保留A+B和保留A+C可能构成了两个命题系统,而不是同一个,两者对事实空间所施加的约束可能是不同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A+C可能不是等价于A+B,而是蕴涵但强于A+B。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从自私定律可得:任意被购买的纯物品组合中的边际量(假设都可被划分为微小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相等
    在此前提下,有:
    边际效用递减=>新增的任意纯物品的边际量单位效用小于已购买的任意纯物品的边际量单位效用=>收入增加时,不会减少任意一种纯物品的购买量=>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检查上述所有推出符号,发现都可反向成立。因而,在自私定律成立的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价于需求定律。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这个推导有点问题。边际量的单位价格效用相等不能由自私定律推出,需要加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才能得到。
    正向推导只要在前提中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导依然成立。

    反向推导要改成:
    自私定律=>新增的任意纯物品的边际量单位效用小于已购买的任意其他纯物品的边际量单位效用;①
    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收入增加时,增加购买每一种纯物品=>任意纯物品的新增第二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小于任意其他纯物品的新增第一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②
    由①②得,任意纯物品的第三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小于该物品的第一单位③;由于需求曲线在任意一点向下倾斜,从而③在任意一点成立,于是,任意纯物品的任意点的后一单位,小于前一单位。即有:纯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正向和反向推导都有一个大前提:纯物品的购买单位可以任意小。

    上述反向推导可能有点跳跃,用一个例子来演示该推导过程:
    纯物品A,B,在某收入水平下,原购买量的最后一单位为A0,B0,收入增加时,下标i表示新增购买第i单位。
    由自私定律得A1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呜,我敲了很多下标,它不给我显示。。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重敲。
    正向和反向推导都有一个大前提:纯物品的购买单位可以任意小。 上述反向推导可能有点跳跃,用一个例子来演示该推导过程: 纯物品A,B,在某收入水平下,原购买量的最后一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为A0,B0,收入增加时,下标i表示新增购买第i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
    由自私定律得A1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还是显示不出来。。

    [回复]

    辉格 回复:

    唉,不用那么美观吧,不下标也看得懂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而且我的确看到下标了,怎么回事?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不知道啊,你快看我的推理有没有问题~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这下应该可以了

    正向和反向推导都有一个大前提:纯物品的购买单位可以任意小。 上述反向推导可能有点跳跃,用一个例子来演示该推导过程: 纯物品A,B,在某收入水平下,原购买量的最后一单位为A0,B0,收入增加时,下标i表示新增购买第i单位。
    由自私定律得A1小于B0, B1小于A0,①
    有需求定律得A2小于B1, B2小于A1,②
    由①②得A2小于A0,
    上述不等式在任意点成立,即有Ai+2小于Ai,从而有Ai+1小于Ai,即边际效用递减。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试下标
    纯物品A,B,在某收入水平下,原购买量的最后一单位为A0,B0,收入增加时,下标i表示新增购买第i单位。
    由自私定律得A1小于B0, B1小于A0,①
    有需求定律得A2小于B1, B2小于A1,②
    由①②得A2小于A0,
    上述不等式在任意点成立,即有Ai 2小于Ai,从而有Ai 1小于Ai,即边际效用递减。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最后一单位”改成:“最后一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第i单位”改成:“第i单位的单位价格效用”。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这里的②不太严谨。反向推导再改一下。
    当收入增加时,由需求定律得A1,B1都出现。由自私定律得A1小于B0, B1小于A0,①
    当收入继续增加时,由需求定律得A2,B2都出现,由自私定律得A2小于B1, B2小于A1,②
    由①②得A2小于A0,
    上述不等式在任意点成立,即有Ai+2小于Ai,从而有Ai+1小于Ai,即边际效用递减。

    [回复]

    辉格 回复:

    “由自私定律得A1小于B0, B1小于A0”这句理解不能,为啥?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否则在最初收入下,就不会买B0,而是买A1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哦,我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了,你似乎暗中引入了一个额外假定:当收入增加时,所有物品的消费量都会增加,但自私定律只保证不减少,在存在边际效用递增物品的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在某个点之后,所有新增收入都会被花费到效用递增的那种物品上。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收入增加时,所有物品的消费量都会增加”是从需求定律得到的。
    收入增加,相当于价格下降,且价格还未下降至零。

    [回复]

    辉格 回复:

    从简单的开始吧:若只有一种物品,从自私定律和需求定律推不出边际递减律啊:价格下跌,需求增加,但增加的那个为何不会带来比上一个更多效用?

    所以我觉得你的推导肯定有问题。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只有一种物品的话,需求定律就是不必要的啦。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只有一种物品时,正如你说的,有自私定律就够了:把钱花完,便宜多买。
    要解决物品组合的购买方式时,才需要用到需求定律或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貌似现在只能通过论坛发帖,不能在文章页面发帖了。

    [回复]

    tcya 回复:

    可以的,貌似是如果回复嵌套了太多层就不行了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呵呵,很奇怪,我在这篇文章下无法在文章页面发帖。

    [回复]

    辉格 回复:

    文章页面上限制最多嵌套6层,好像

    [回复]

    辉格 回复:

    哦,查了一下,是9层。

    [回复]

    辉格 回复:

    挺好,逼着你们都来论坛,呵呵

    [回复]

  12. 小橘子 @ 2012-07-17, 23:42

    显示暂无评论。我记得我曾在本文的评论中谈到过吉芬品,现在又有新的想法。

    我曾认为不存在吉芬品,后又因可以想象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情况,并据历史实例,认为存在吉芬品。我现在觉得,关于需求曲线是否可能存在向上倾斜的争议,是由对需求曲线定义的含糊引起的。

    首先,人们在谈论需求曲线时,容易出现误用。需求曲线的定义应是不同时刻同一商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的曲线)。常见的误用是把同一时刻的不同商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视为需求曲线。

    其次,“不同时刻同一商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的定义中,并未指明,是否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和替代品的价格。

    吉芬品确实存在,但定义中不宜使用“需求曲线”概念,而应直接定义为价格下降时需求下降的商品。

    但是,借用需求曲线概念定义的炫耀品,可以想象。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即使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炫耀品仍可以想象。因此,只要有实例,需求曲线就可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向上倾斜。

    [回复]

    tcya 回复:

    这问题我读了英文维基的相关条目,觉得挺清楚的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又想了想,发现我又在原地打转,呜呜。

    “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必定是包含在需求曲线的定义中的,否则普通物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都得不出。

    吉芬品可以用需求曲线定义,因为其他因素(收入和替代品价格)并没有变,是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了收入效应。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第二行笔误,应为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回复]

    辉格 回复:

    我知道你为啥找不到修改按钮了,因为你根本没在论坛界面里找,呵呵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等有机会让你在我电脑上见见鬼。

    [回复]

    zhang3 回复:

    重装系统

    [回复]

    辉格 回复:

    那你的鼠标移到回复图标上时,图标有所变化吗?

    [回复]

    辉格 回复:

    不对,我在记录里看到,你删除过一条自己的回帖啊

    [回复]

    小橘子 回复:

    放到回复图标,鼠标变手,并显示注释文字”发表评论”。

    真是见鬼,我又试了下,“小橘子 @ 2012-07-18 19:51 等有机会让你在我电脑上见见鬼。”鼠标移至此条后的图标,显示“修改 删除”。
    而没有回复的这条“ 小橘子 @ 2012-07-18 13:34 又想了想,发现我又在原地打转”,移过去后没有显示“修改 删除”。

    以前也不知道咋删的。另外,如果评论很长,点开后,移到“摘要”旁边就会出现“展开 修改 删除”。

    [回复]

    辉格 回复:

    哦,可能是程序逻辑问题,我用个新账户检查一下

    [回复]

  13. 小橘子 @ 2012-08-12, 15:06

    你在后记里说,对人类行为可以做严格得多的假定,没这么做是为了捍卫主观价值,如果把作为科学的经济学与作为伦理学的经济学分离开来,就可以不受此约束了。
    我觉得这不是主观价值的问题,而是非兼容主义的问题。

    [回复]

  14. 潜水猿 @ 2013-10-21, 21:58

    “这个球内部不是浑然一体,而是被隔成了多个气囊,每个的内压不同”
    “然后各气囊分别扩张,最后各处压力相等时达到均衡,经济学家称之为边际效用相等法则”
    最后是囊间压相等吗?

    [回复]

  15. 潜水猿 @ 2013-10-21, 22:00

    “这个球内部不是浑然一体,而是被隔成了多个气囊,每个的内压不同”
    “然后各气囊分别扩张,最后各处压力相等时达到均衡,经济学家称之为边际效用相等法则”
    最后是囊间压相等还是内压?

    [回复]

  16. zheyeah @ 2016-02-05, 23:00

    标记:渴求受压制不能满足。压制有三:
    自然的(技术限制)——没有产品
    他人的(产权限制)——别人的
    自身其它渴求(偏好限制)——优先其它渴求。

    这种状态使行为具有了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从而使预测成为可能。

    【欲望是怎么来的】
    因不满足而痛苦,因满足而快乐,称为欲望,欲望有生长和消退期,期间体验会被记录在记忆中做比对,有需求有排斥,波动随时间及重复次数削弱。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