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老文章,昨天喝酒时一位朋友提到它,我才想起好像还没在牛博发过。今天贴出来,作为对布什的一个纪念吧,或许早了点,呵呵)
傍美定律:战后新兴国家的成功秘诀
辉格
2008年1月31日
1. 什么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战以后,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传统社会、部落地区都经历了显著的政治和社会变迁,打着各式旗号的党派、组织、政客、将军轮番登场,虽然各有所谋各怀鬼胎,但其中有一个共同指向却是清晰的:建立富裕而稳定的现代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努力在一些国家成功了(就上述指向而言),但在多数国家却失败了。在成功的地方,诞生了像韩国、新加坡、以色列这样的新兴富裕国家,而在失败的地方,留下了贫困、战乱、饥荒和暴政。
作为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的一个永恒主题,现代化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观察和研究,对于哪些因素影响着它的成败,有各种不同看法,下面一些因素是经常被提及的:
民主制度:是否(或多大程度上,下同)建立基于普遍选举和党派轮替的民主制度。
法律制度:是否建立保障人身和财产自由的法律制度。
政府效率:是否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和文官系统。
权力结构:是否形成相互制衡的多元权力结构。
政治传统:是否存在有效表达各方利益的政治组织,以及它们达成妥协与合作的能力和习惯。
殖民地历史:是否具有英美的长期殖民或托管统治历史。
宗教传统:是否存在拥有大量信众的、与权力相分离的、成熟而温和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
文化传统:是否接受西方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
贸易条件:是否执行开放的贸易政策,以及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机会。
被提及的因素还有很多,但除上列各条之外的因素,在我看来要么是无关紧要的,要么只是其它因素的结果,所以没有必要加以罗列。
我承认,所有上面这些因素都是重要的,并且的确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了作用。但是,一套理论如果涉及的变量太多,而每个变量在方程中的地位和分量又模糊不清,就难免在解释和分析中失去效力。那么,能否找出一个或一组决定性的因素,具备了它,现代化就成功,缺了它,就失败?
听上去这有点幼稚,有人会说,社会变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可能由单一变量决定其走向。而且很容易举出例子说明,上面所列的各变量中,的确没有一个是决定性的。
可令我自己也惊讶不已的是,的确存在这样一个决定性因素。
在仔细回顾了战后各后发国家的条件和历史之后,我得出如下结论:
傍美定律 从二次大战结束迄今,后发国家现代化成功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该国当政者面临重大外部威胁,并选择美国作为抵御这一威胁的保障。
下面我用各主要后发国家的战后发展情况来一一对照检验这条定律,顺便也看看上面清单所列各变量的作用。
2. 回顾:新兴国家,何以兴旺?
韩国和台湾是说明傍美定律的最佳正面例子。这两个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关键的经济起飞阶段,一没有英美统治经历,二没有高比例的基督徒,三没有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四没有民主,五没有宪政。它们身处冷战前线,一个在朝鲜战争中险遭灭顶之灾,另一个刚被赶到孤岛上苟延残喘,随时面临被大陆政府收复的危险,都严重依赖美国保护。仅仅因为这一点,它们成功了。
而最佳的反面例子则是印度和菲律宾,分别具有英国和美国的长期殖民或托管历史,接受了宗主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高比例的英语人口,尤其是菲律宾,文化几乎全盘西化,基督徒占人口绝大多数。但在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中,它们显然是失败者(至少在本世纪开始以前是如此)。
印度的主要外部威胁是巴基斯坦,其次是中国,在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印度是占优势的,而来自中国的威胁还很遥远(62年的失败让印度看到了自己的脆弱,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弱点——他们不好惹,但也呆不久),因此印度对外援的需求并不急迫,并且,因为美国选择了巴基斯坦来抵御北方的扩张,印度就选择了苏联做朋友。
再看菲律宾,通常被提到的那些有利条件,菲律宾几乎全部拥有——除了民主,而民主在东亚各国的成功历史上从来不是重要条件——但菲律宾却彻底失败了,而且至今没有起色。
菲律宾的确是美国的盟友,但它并不依赖美国,它所求于美国的东西不多,在冷战的东南亚战区,菲律宾身处后方,而且该岛国与周边国家相距甚远,容易自我保护;相反,在联盟关系中,美国更加主动,一是因为历史渊源,美国对这个小兄弟有种责任感,二是美国在冷战中组织东盟抵抗共产党在印度支那的扩张时,以及后来在亲自上场的越战中,都非常需要菲律宾这样的战略基地(当时美军在东南亚最大的两个基地都在菲律宾)。
菲律宾的例子说明了,与美国的联盟关系本身不能保证现代化成功,重要的是联盟关系中谁是热脸,谁是冷屁股,后发国家越是不得不充当热脸,现代化就越可能成功。为理解这一点,可以再看看美国的其他几个盟友。
埃及是美国除以色列之外的最大受援国,在这对关系中,美国显然是热脸,当初萨达特的投奔瓦解了苏联支持的阿联,把以色列从阿联的反复围攻中解脱出来,把中东从美苏对抗的战场变成了美国主导下的阿以缓和僵持。对于这一戏剧性转变,美国如获至宝欣喜若狂,自然是热脸,而埃及只是掀起了它的冷屁股,应允美国的热脸贴上来而已。结果是,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外援,三十年的稳定政局,经济却毫无起色。
巴基斯坦的情况类似但稍有不同,面对印度威胁,它找了两个靠山:美国和中国。相比之下,美国更需要巴基斯坦,首先,阿富汗陷落之后,巴是西方在中亚的唯一支点,其次,美国如果不够主动,巴可能全面倒向中国。
土耳其是更复杂的例子,一方面,从战略位置上,土耳其对美国极其重要,另一方面,土耳其求之于美国的也不少。在伊斯兰世界,土耳其是唯一彻底世俗化的国家,在种族和文化上也都与伊斯兰主流较疏远,作为周边诸多民族(阿拉伯、波斯、库尔德、亚美尼亚、希腊等)的前外来征服者,夹在苏联、伊朗、阿联三者中间,国内还有宗教化运动和库尔德麻烦,处境十分尴尬,加上土耳其历来的西方化和现代化追求,其对美国的热情比埃及和巴基斯坦要多,所以,按我的定律,它在现代化道路上取得的成功也要多些。
以色列从建国伊始就陷入周围阿拉伯各国的联合围攻,生存堪忧,严重依赖美国援助和保护,完全符合我的条件,无需多言。
四小龙的另外两个,英帝国的前殖民城邦,香港和新加坡,它们的成功曾被认为得益于英国人所留下的法治传统和高效率的文官系统,以及它们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转口贸易。但是它们同样符合我的定律。
自从战后英帝国瓦解以后,香港始终面临被大陆政府收复的危险,二战后期,昏聩无知且铁了心要解散大英帝国的罗斯福差点把香港当作糖果扔给蒋介石,果若成真,香港将连同大陆一起跌入铁幕之后,幸亏丘吉尔坚持派海军受降接管香港,罗斯福早死,杜鲁门及时醒悟。战后英国工党上台衰弱不堪,弃亚非领地于不顾,幸亏冷战开始,美国接管了前英帝国东亚领地的保护责任,没有这一保护,香港的自由港地位是无法维持的。
新加坡地处东盟后方,看似安全,实际上也面临两大威胁。首先,脱离马来联邦时间不长,独立地位需要外部力量来维护;其次,作为一个华人城邦,身处东南亚反华人圈子的夹缝中。
近古以降,来自闽南和潮汕的华人通过贸易、海盗和移民在东南亚大规模扩张,一度势力非常强盛,直到被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压制下去,英国势力进入之后,原住民地位得到改善,战后英国人和荷兰人撤退,原住民扬眉吐气,终于有了报复的机会,多次掀起反华人浪潮,华人在这些国家至今没有完整公民权。放在这一背景下,就容易理解新加坡所面临的压力。所以,新加坡一直是东盟的积极成员,对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十分配合,在近年的反恐战争中也表现十分起劲。
3. 那些死气沉沉的地方,何以如此?
成功的国家都在亚洲,相比之下,非洲和拉美则死气沉沉,为什么?分析评论五花八门,我的答案则很简单:那里离冷战前线太远,本地也没有冒出一个足够强大的恶棍。
推论:一个本地大恶棍的存在将加速其弱小邻国的现代化进程。
最近,朝鲜的核试验又一次把右翼亲美派送上了韩国总统宝座。
当年红色越南先是在中国后是在苏联支持下,在印度支那兴风作浪之时,正是东盟背靠美国团结一致抵御共同敌人之际,四小龙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崛起。现在越南熄火,东盟也开始变质和松散化,连缅甸都会接纳,菲律宾关闭了苏比克和克拉克。不过据说中国又快崛起了,不久的将来东盟有望重回旧轨。
在中东,先是泛阿拉伯社会主义(兴于叙利亚和伊拉克,要把阿拉伯从各君主国的分裂状态中解救出来并建立统一的伊斯兰社会主义国家),后是伊朗什叶派宗教革命,为保守的阿拉伯国家创造了亲美的前提。海湾六国现在富得冒油,而且国家越弱小越是富,大家都说是因为石油多,这没错,问题是,伊拉克和伊朗的石油少吗?
现在美国把萨达姆(泛阿拉伯社会主义元老之一)打掉了,按我的推论,美国应该留着伊朗别打,最好放任它开发核武器(当然是明收实放),要是把中东的恶棍全消灭了,海湾联盟就很可能瓦解,这对那里的百姓可不是好消息。
在拉美,苏联扶植了一个古巴,但古巴实在太小,而且是岛国,离美国又太近,被美国轻易锁死。古巴输出革命的努力在拉美也少有成就,还不如在非洲干得有声色。
现在出了个委内瑞拉,比古巴大得多,富产石油,油价暴涨后,NB得不行。瞧,这边查韦斯闹得凶,邻国哥伦比亚立刻右转亲美,定律再次通过验证。希望查韦斯再折腾大点,届时长期深陷民粹主义泥沼的拉美人民就有福了。不过这种希望十分渺茫。
4. 展望:下一颗新星在哪里?
按定律,下一个新兴国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面临重大外部威胁;选择美国做靠山。除此之外,还不能有资源丰富的资源,尤其不能有大量石油,否则会有很多热脸贴上来,对美国的需求就不急切。
想来想去,最符合条件的就是蒙古。提起蒙古,大概很多人会不屑一顾,但基于我的定律,我有充分信心,二三十年以后,蒙古至少会超过马来西亚,达到目前韩国的水平。
蒙古夹在中俄之间,两个自认为正在崛起的大国,民族主义在这两个大国中正开始泛滥。中国的许多民族主义者至今不能接受蒙古独立的事实,即使不考虑吞并的风险,蒙古这等小国的政局很容易被邻居大国的情报机构所操纵。因此不难理解,他们需要一个远方的强国做朋友。
蒙古没有石油——此蒙古人民之大幸——倒是有不少煤,好在美国人对煤兴趣不大,反倒他的南方邻居急需煤炭,这加强了蒙古的有利条件。
结果是,蒙古全盘按照美国方案实施改革,是休克疗法最彻底也最成功的案例,可惜被多数经济学家忽略了。外交上,蒙古迅速成为美国的坚定盟友,派兵阿富汗和伊拉克都没有迟疑。
我试图在中亚前苏联加盟国里找出一个候选者,遗憾的是,那里石油太多,看看纳扎尔巴耶夫就清楚了:他得意地把冷屁股撅来撅去,等着俄罗斯、中国和西方的热脸凑上来。
比较有希望的是格鲁吉亚,那里没有石油,面对俄罗斯的穷凶极恶又胆战心惊,成功希望很大,有两个隐患:吓破了胆重新倒向俄罗斯,可能性不大;或者俄罗斯想明白了改行亲善政策,而格鲁吉亚又加以迎合,这种可能性稍大一些。
非洲还找不出候选者,勉强算得上的是乌干达。这个灾难深重的大陆上小恶棍一大把,足够强大的却没有。苏丹凭借石油财富和中国支持最近有些发狠,但很难相信会强大到哪里去,果真强大了,加上伊斯兰主义,比委内瑞拉在拉美的作用会大很多,这样,美国正在经营的东非联盟、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就有希望了,对吉布提来说,美国求他的更多,而乌干达则相反,所以最近表现积极,响应号召四处派兵。
5. 为什么?
为什么?当政者对美国的态度,一个看似与现代化毫无关系的因素,会如此决定性的影响现代化的成败?六十年代的台湾,没有民主,法治也算不上,一个混合了列宁式政党和军事强人的专制政府,居然也能成功?这大概会出乎所有关注现代化的宪政学者、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意料。
经济学家可能会说,台湾政府保障了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维护了国内和对外的自由贸易,建立了自由市场得以运行的制度基础,这没有错,但为什么台湾做到了,而其它众多右翼威权政府(比如拉美的)没有做到?
我的答案是,右翼威权政府本身不能保证市场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支持自由市场的宪法基础来制约它的权力,这个宪法基础要么来自内生的宪政结构(一种多元权力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要么来自外部强加的宪法性约束。然而,产生内生宪政结构的条件极为苛刻,概率极低,所以,可以指望的就只有外部约束了。而美国恰恰提供了这种外部宪法性约束。
为了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以便获取必要的支持和援助来抵御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当政者被迫接受美国的政治和制度标准,其中包括人身和财产保护,自由贸易,政治宽容,以及起码的言论和结社自由。无意中,美国扮演了宪法制订者和最终裁判者的角色。
听上去这好像就是帝国主义?千真万确,这就是所有第三世界统治者都深恶痛绝的帝国主义,即便是献上热脸的蒋介石,暗地里也是天天骂娘。
战后,美国曾铸成大错,一手解散了大英帝国,任由非洲堕入无底深渊,东南亚险些步非洲后尘,幸好,出于冷战之战略考虑,美国迅速重建帝国,至少在东亚,他做到了。冷战胜利后,帝国日益松散,但911来了,布什着手加强和扩大帝国,不遗余力,可以理解,当今全世界左派和“那些国家”的当政者们为何对布什深恶痛绝。
是的,还有许多国家的人民需要美国。
溪月寒星 @ 2010-11-20, 12:37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有论据!有观点!我转载了!
[回复]
sapnea @ 2011-01-30, 06:00
真能扯,你的理论最不适用的国家就是美国?
美国傍谁?
美国都不适用,还有普遍性吗?
[回复]
Roy 回复:
1月 30th, 2011 at 14:26
内生的宪政结构(一种多元权力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这不就是美国……
[回复]
yangliuxin @ 2012-05-18, 12:43
和我早年的观点有些类似。
[回复]
stonenod @ 2012-09-15, 11:36
这个好像没有讨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之间的问题
[回复]
stonenod @ 2012-09-15, 11:38
不过像清末的乱局也确实需要外部的力量来打破,但是外部的力量是难以控制的,内部的问题仍然是长治久安的关键
[回复]
喂羊 @ 2013-08-29, 22:30
菲律宾好像是天主教占大部分,不是基督教。
[回复]
辉格 回复:
8月 29th, 2013 at 22:43
“基督教(Christianity)”一词的正式用法(也是我的通常用法)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各派,还包括一些古老的小教派,比如东方正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y)
[回复]
辉格 回复:
8月 29th, 2013 at 22:44
但国内确实有一些非正规用法,用“基督教”代指“新教”。
[回复]
辉格 回复:
8月 29th, 2013 at 22:54
这里有张基督教分化图: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Christianity_Branches.svg
[回复]
喂羊 @ 2013-08-29, 22:48
嗯不喜欢非正规的用法。新教还不是正统呢呵呵。
[回复]
喂羊 @ 2013-08-29, 22:55
多谢。我妈妈家族是天主教。我还见过保罗二世呢。
[回复]
喂羊 @ 2013-08-29, 23:07
谢谢指点。基督教分支看起来很复杂。
[回复]
飞洒过 @ 2013-08-30, 10:01
现代化成功之后的国家如果停止傍美会如何?会不会倒退,甚至反弹的更惨?
[回复]
戈比 @ 2014-01-19, 09:32
新颖。思考中….
[回复]
fangl12 @ 2014-07-04, 13:17
“为了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以便获取必要的支持和援助来抵御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当政者被迫接受美国的政治和制度标准,其中包括人身和财产保护,自由贸易,政治宽容,以及起码的言论和结社自由。无意中,美国扮演了宪法制订者和最终裁判者的角色。”这个不成立,韩国的经济起飞源自朴正熙时期,但此时恰恰也是韩国政治相当黑暗的一段时期,而且朴正熙时期韩国具有典型的国家统制经济的特点。类似的,台湾经济起飞源于蒋经国时期,但蒋经国时期也是戒严和言论管制十分严格的时期,恰恰是经济起飞的结果使得台湾有了能推动民主化的白领和中产
[回复]
organizerofv @ 2014-07-05, 01:04
补充楼上,全斗焕时期残酷镇压学生运动,美国不仅不干涉,还暗中支持全斗焕,这也不符合“为了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以便获取必要的支持和援助来抵御所面临的外部威胁,当政者被迫接受美国的政治和制度标准,其中包括人身和财产保护,自由贸易,政治宽容,以及起码的言论和结社自由。无意中,美国扮演了宪法制订者和最终裁判者的角色。”
[回复]
辉格 @ 2014-07-05, 14:25
建议楼上二位多读点近现代史,多关注些像@段宇宏 @黄章晋 这样的ID,别光听共产党和左派胡扯。
[回复]
fangl12 回复:
9月 4th, 2014 at 19:21
有问题就直说,难道全斗焕镇压光州事变属于政治宽容?当时韩军最高指挥权属于美国,没有美国默许请问光州的那些刽子手打哪冒出来的?
[回复]
fangl12 回复:
9月 4th, 2014 at 19:33
此外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台湾的半独立地位明显不同,台海之隔使得技术装备落后的大陆没有能力解放台湾,但香港绝非如此,中国大陆迟迟不解决香港问题恰恰是由于大陆本土遭到西方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需要香港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中间人吗,不收回香港是中共自行决定的而非美国保护的,这一点有着中共诸多档案资料和年谱的支持。还有在新加坡问题上你才需要多读书,新加坡本是马来亚联邦的一部分,后来是在马来亚联邦的排挤之下极不情愿的独立的,李光耀的自述可以证明这一点,若是说日后经济腾飞实现以后马来西亚有吞并新加坡的野心也许没错,之前的新加坡被马来亚当做包袱甩出去哪里有来自马来亚的威胁?
[回复]
宗桑 @ 2014-08-30, 16:55
进步的好快!我额 我仿佛看到了辉大当年“小民逗”的样子
[回复]
右愤 @ 2016-07-04, 13:03
一看就是典型的文科废物写的东西,bb了半天讲不到关键地方.韩国和台湾这两个例子你需要计算下美国对其进行的投资,无论哪一个都是以千亿美元为单位的.其他的一帮小弟那个比得上这种大手笔?
[回复]
陈兴龙 回复:
7月 8th, 2016 at 09:17
弱智不是假托自己是理科生就能洗干净的。
[回复]
陈兴龙 回复:
7月 8th, 2016 at 09:19
看来傍美定律是刺中要害了,引得五毛要翻墙喷。这里发帖没有劳务费。
[回复]
zohar @ 2016-08-15, 08:40
【蒙古国宣布进入深度经济危机状态】 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彭博社发布报道称蒙古财长Choijilsuren Battogtokh周四在一次全国性的电视讲话中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度的经济危机状态。”他表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我们已经无法支付财政工资和政府各部门运营成本的状态当中,如保护我们的边境和国家安全的蒙古军队的开支,负责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组织和医务人员的薪酬,以及文化体育部门人员的开支等。
[回复]
虛懷若谷 @ 2017-06-09, 08:45
台湾是说明傍美定律的最佳正面例子。……刚被赶到孤岛上苟延残喘,随时面临被大陆政府收复的危险
“收復”一詞不妥。收復者,本屬甲方,後失去,以後甲方重新收回,謂之收復。垬從未擁有過臺灣一天,故無所謂“收復”可言。只能說是“征服”或“收服”。國府若能重入大陸,才可言“收復”。
垬還以後滿清自居,無恥的說滿清“收復”臺灣。這顯然也是不成立的。滿清1683年侵入臺灣前,從未曾統治過臺灣一天,當然也無所謂“收復”可言。
[回复]
000 @ 2017-07-17, 22:07
关于罗斯福解散大英帝国,这段历史很少听人讲起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