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渣浪神经病频发,越来越不堪其扰,以后我还是多写博客少发微博吧。
【2014-11-18】
@冯学荣说: 我发表了文章 http://t.cn/Rzh5QYw
@局外人c的空间 光棍多,在马尔萨斯陷阱中是应有之义,所谓低水平均衡吧。那么,作为一种胡扯,我能不能接着推理:光棍多的社会,应该有更多的妇女从事性产业,也应该有更多的妇女作二房之类?就是说,一夫多妻与多光棍现象应该同时出现才合理?请教@whigzhou
@whigzhou: 嗯嗯,人口压力降低生育资源价值,从而削弱对女儿的偏好,确有增加光棍的效果,而大量光棍对性产业的需求将更多女性拉出婚姻市场,更增加光棍,这一正反馈效果好像也说的通
@whigzhou: 不过,更全面考虑的话,我会强调另外几个因素:1)宗族制度对子女性别偏好的影响,我之前写过; 2)和平环境降低了男女死亡率差异;3)多妻制
@whigzhou: 原文说“现在中国的男子,娶妻还是相当容易的”,这判断恐怕错的远,现如今约炮是容易了,娶老婆可是另一码事
@whigzhou: 人口压力在东西方的影响不同,西欧婚育模式下,人口压力同时增加了光棍和老处女,这一效果在殖民时代可以看的很清楚:北美殖民者的母国以晚婚和高独身率著称,但一到北美,人口压力解除,马上普遍早婚早育
相关文章
标签:
sandreply @ 2014-11-19, 02:46
印度的昂贵嫁妆怎么理解?也是人口压力的反应?相比较,中国的彩礼更容易理解一些。
[回复]
辉格 回复:
11月 19th, 2014 at 04:10
见《婚姻生意是怎么做的?》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5234.html
[回复]
daem @ 2014-11-19, 08:18
辉总确定英国当时是普遍晚婚晚育吗? 我记得简爱这个小说中, 女孩很多都是十几岁未成年都要结婚了.
[回复]
辉格 回复:
11月 19th, 2014 at 13:41
见《A Farewell to Alms》章节名:4 页码:第79页 Table 4.2 Age of Marriage of Women and Marital Fertility in Europe before 1790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33460812/
[回复]
bear @ 2014-11-19, 10:19
墙裂支持,博客含金量比微博好五倍!
[回复]
daem @ 2014-11-19, 13:30
辉总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解释. 印度和东亚比欧洲人口密度高, 恐怕是气候和植物品种的因素. 植物生长中, 气温和雨水很重要. 而印度和东亚, 都是季风性气候 (monsoon), 建议去看看 BBC 新出的纪录片 Wonders of Monsoon. 季风性气候为东亚和印度带来了所谓的 “雨热同期”, 高降水加高温, 极大促进了水稻生长. 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欧洲就不一样了. 地中海气候更是冬天下雨, 夏天干燥.
另外一个就是纬度问题. 同样条件下, 纬度越高, 日照时间越短, 日照强度越弱. 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低纬度的东亚和印度, 要高的多. 欧洲即使是南欧, 纬度都已经相当于中国的北京了.
欧洲的爱尔兰是一个例证. 本来土地贫瘠的爱尔兰, 引入土豆后, 人口爆炸. 这说明,土豆之前的以小麦为主的爱尔兰, 其实已经是达到马尔萨斯极限了.
[回复]
tuxt @ 2014-11-20, 12:55
辉格老师的新浪微博是不是直接连用户都被删掉了,找不到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