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维特效应〉标签的文章(2)

校园连环惨案是另一种维特链

昨天,Buzz上一些朋友在议论,近来这一连串校园屠杀案,是否有人在背后组织策划,否则,如此相似的案件如此频密的出现,似乎不得不让人作此猜测。

我不这么看,几周前,当第三桩校园案发生时,我就断定,这是维特效应,并猜测将有更多案件接踵而来,不过当时有关此事的评论已被禁止,我也就没写。

当我把这一看法说给一位朋友听时,他的反应是:维特是自杀,这些可是屠杀!没错,是屠杀,但这是他们自杀的方式,毫无疑问,这些人在去做这事之前,完全清楚自己必死无疑,比跳楼更肯定,而同时,他们与那些孩子无怨无仇,甚至毫无关系(这与美国校园案完全不同,后者多半是同校学生出于针对性的怨愤所为)。

这些校园杀手,其实只是将屠杀选为他(more...)

标签: | |
739

昨天,Buzz上一些朋友在议论,近来这一连串校园屠杀案,是否有人在背后组织策划,否则,如此相似的案件如此频密的出现,似乎不得不让人作此猜测。

我不这么看,几周前,当第三桩校园案发生时,我就断定,这是维特效应,并猜测将有更多案件接踵而来,不过当时有关此事的评论已被禁止,我也就没写。

当我把这一看法说给一位朋友听时,他的反应是:维特是自杀,这些可是屠杀!没错,是屠杀,但这是他们自杀的方式,毫无疑问,这些人在去做这事之前,完全清楚自己必死无疑,比跳楼更肯定,而同时,他们与那些孩子无怨无仇,甚至毫无关系(这与美国校园案完全不同,后者多半是同校学生出于针对性的怨愤所为)。

这些校园杀手,其实只是将屠杀选为他们自己的一种死法,他们只是想在死之前做一件事,一件吸引最多关注的大事,但并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一旦有了榜样,就以为找到答案了,这完全符合维特链的特征。

实际上,维特效应中的自杀者,通常都选择比较具有宣示性的死法,而不是找个僻静处悄悄了结,我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许是因为悄悄了结者很少有机会出现在新闻中,从而成为众所周知的榜样,或许是因为模仿倾向与宣示倾向具有某种尚未揭示的相关性。

当然,模仿屠杀儿童这种死法的那些人,与其他维特链中的自杀者,是有实质性区别的,对于自己的不幸和困扰,他们更多的归因于外部世界而非个人遭际,因而不仅心生绝望,而且心怀仇恨。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维特效应的分析,并不构成对自杀和校园屠杀现象的其他解释的替代,它并未解释这些现象的宏观原因,而只是分析了它们如何发生的机理,就像 “货币扩张导致物价上涨”是对物价的宏观解释,但缺乏其发生机制的描述——而这些机制一旦被描述后,会发现涨价过程远非此前想象的那么均匀和平滑—— 维特效应分析做的就是后一种事:它揭示了沸腾过程是一个链式反应。

这是有意义的,它对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熟知维特效应,所有学校在第一桩屠杀案发生后,就应该立即采取警戒措施。

参考:富士康遭遇维特效应

饭文#K4: 富士康遭遇维特效应

富士康遭遇维特效应
辉格
2010年4月12日

自从去年七月孙丹勇因工作差错不堪压力而从宿舍楼上跳下身亡以来,富士康厂区内接连发生了多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其中五起密集的发生于3月11日至4月7日的短短28天内;尽管迄今未发现富士康存在过错和应负法律责任的证据,但舆论已开始质疑这些悲剧是否与它的工作压力和管理方式有关;日前,富士康公关部门在就此接受媒体专访时,也承认企业在管理方式、员工关怀和企业文化上存在问题。

中国每年每十万人中有14人自杀,而富士康仅在深圳就有27万员工,所以即便考虑到就业者的自杀率低于失业者,一年内不到十名雇员自杀,也并非特别离奇之事;然而,这些自杀事件(more...)

标签: | | | | |
752

富士康遭遇维特效应
辉格
2010年4月12日

自从去年七月孙丹勇因工作差错不堪压力而从宿舍楼上跳下身亡以来,富士康厂区内接连发生了多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其中五起密集的发生于3月11日至4月7日的短短28天内;尽管迄今未发现富士康存在过错和应负法律责任的证据,但舆论已开始质疑这些悲剧是否与它的工作压力和管理方式有关;日前,富士康公关部门在就此接受媒体专访时,也承认企业在管理方式、员工关怀和企业文化上存在问题。

中国每年每十万人中有14人自杀,而富士康仅在深圳就有27万员工,所以即便考虑到就业者的自杀率低于失业者,一年内不到十名雇员自杀,也并非特别离奇之事;然而,这些自杀事件在时间分布上的密集,自杀方式的一致,自杀者年龄的相仿,却很难让人相信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

是的,从时间、方式到处境的相似性,这些自杀具备了“维特效应”的全部特征,从孙丹勇事件被密集深度报道和广泛讨论之后,后续自杀事件以192天、54天、12天、8天和1天的间隔鱼贯而至,构成了一个不断加速的维特链。

在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行并迅速流行之后,许多为情所困的青年读者模仿主人公维特自杀殉情;后来,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模仿性自杀广泛存在,并占据了自杀案件的很大比例,模仿的对象有社会名人、轰动性事件的主角、和同社区内社会角色类似的人。

维特效应生动的展示了,人在多数时候并不是依有意识的理性思考和深思熟虑的计划而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更多的依靠本能、习惯、传统、宗教和对前辈的模仿来行事;当他们面临困境,而这些常规指导源都无法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时,便会陷入极度的不安与无助,此时,若身边处境类似的人选择了自杀,他们很可能接受这个简单而容易的答案。

甚至在自杀方式上,他们也懒得去考虑,而简单的模仿了事,这一点,从自杀方式的文化差异中可以看出,各国都有一两种主流自杀方式,各不相同,而每种新方式一经大媒体报道,便会迅速流行,比如98年金融危机后烧炭自杀在香港的流行,这次金融危机后,杀死家人后自杀的案件,也一度在美国密集发生;更诡异的是,研究发现,许多重大交通事故过后,就有人会以制造交通意外的隐秘方式自杀。

人的模仿倾向表现在生活的每个环节,模仿性自杀只是因其悲剧性而特别引人关注,模仿性犯罪和模仿性行善都很普遍;研究发现,在交通路口,一位司机闯红灯会大幅提高其他司机闯红灯的几率,这一现象即便在素以遵守规则著称的那些社会也同样显著。

一个人选择自杀的目的,不仅是结束自己的生命,通常,这是他展示给社会的一个姿态,是对身边人的一次喊话,要以最强烈的声音发出最后一条信息:我为你可以付出这样的代价;瞧你把我逼到了这里;瞧你把一切都毁了;我很歉疚;我是无辜的;我已拼尽全力了;我并不如你想的那么无耻,等等。

这些信息,原本或许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但许多人从来没有学会,当他们看到别人用自杀来喊出同样淤积于胸的那句话,并且看上去都被听懂了时,他们认为自己终于学到了;而这里,正是心理辅导可以起作用的地方,也是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大企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能帮助年轻人学会如何喊出这些话,如果能创造出让他们有机会喊话的场合与情境,许多自杀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很少给孩子练习这种表达的机会,家长老师常常迫不及待的抓住孩子的抱怨流露,作为负面评价的证据,甚至斥责的把柄;在经历了种种险恶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后,我们的大人总是过于老练的从孩子的倾诉中挖掘可疑动机和辨识推诿托辞,他们失去了倾听的习惯和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管理层继承了家长的这些特征,在许多企业的文化中,直言者是傻瓜,抱怨者成了出头鸟,批评是忠诚的反面证据,畅所欲言的号召只是引蛇出洞的计谋;孙丹勇因丢失样机而自杀,固然与他的个性有关,但在他痛苦绝望的几天中,富士康管理层显然没有让他看到事情将得到公正解决的希望。

从零星传闻中,我们看到了追查和严控的努力,但看不到听取陈述和申辩、在无罪推定的前提下一起分析各种可能性、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的任何迹象,显然富士康不存在这样的机制,在那几天里,听凭孙丹勇孤独的在黑暗和恐惧中等待命运的裁决。

实际上,从企业的角度看,单纯的依靠严厉和高压,自上而下的推行制度规则,并非建立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的最佳方法;高压和赏罚可以让人谨慎,但也会激励犯错者隐瞒信息,当缺乏公正可信的申辩、听证和裁决机制时,隐瞒和推诿常常是最佳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的信息来源变得十分狭窄,信息质量也靠不住,而质量和安全控制却高度依赖信息的可得性。

对于大企业,每次非正常死亡都可能成为新闻事件,即便是孤立的多次死亡也会被描述为相关事件,这两点都会放大维特效应,从而在短期内造成连串自杀;这不仅有损于企业的公众形象,也会给员工带来心理阴影,降低他们在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感受;该花点力气认真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