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青春期躁动

【2014-05-08】

@innesfry 从前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时,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现代人的青春期如此危险。答案可能是,最近两百年来,青春期性成熟与社会心理成熟的时间出现了极大的背离。现代女性10-13岁、男性12-15岁即已性成熟,而社会心理成熟年龄实际在18-20岁,这一背离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whigzhou: 可是青春期麻烦的高峰出现在15到19岁(峰值在16岁)啊,与社会心理成熟期偏离好像并不大

@whigzhou: 我倾向于认为青春期躁动是一种适应,而不是偏差

@tertio:但有可能适应几万年前的社会,比如通过争斗显示力量迅速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不适应现代社会

@whigzhou: 那完全可能

@局外人c的空间:这一时期的青年打架不要命不考虑后果,当娃娃兵最好了,打仗不要命,甚至不需要额外的物质刺激和其他激励

@whigzhou: Yanomamo人中,杀过人的男人的孩子数,大大超出没杀过人的,见A Farewell to Alms p130

@有心人的阿飞:whig所引的文献中,明显还是成年人中的杀人者多,当然杀人者留下的后代也多,但我总觉得他理解的这句有歧义

@whigzhou: 对,这个数据本身和青春期没关系,我引它是想说青春期躁动中表现出的暴力和破坏性倾向未必不是一种适应

@whigzhou: 这种行为表现可以帮助年轻人确立在同辈中确立声誉和地位,在社会等级结构中谋得有利位置,如果一个社会的结构是成熟稳定的,那么青春期过后,各人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躁动就平息下来,但像Yanomamo这种社会,纷争冲突不断,没有等级结构和制度约束,暴力倾向就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罗素祖父:这种行为在猕猴的等级社会中常见,处于支配地位的母猴的未成年后代会主动挑起争斗,在它的亲属帮助下,轻易打败低等级母猴的未成年后代和其亲属,这样在猴群未成年后代中维持本谱系的支配地位。

 

相关文章

标签: |
5186
【2014-05-08】 @innesfry 从前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时,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现代人的青春期如此危险。答案可能是,最近两百年来,青春期性成熟与社会心理成熟的时间出现了极大的背离。现代女性10-13岁、男性12-15岁即已性成熟,而社会心理成熟年龄实际在18-20岁,这一背离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whigzhou: 可是青春期麻烦的高峰出现在15到19岁(峰值在16岁)啊,与社会心理成熟期偏离好像并不大 @whigzhou: 我倾向于认为青春期躁动是一种适应,而不是偏差 @tertio:但有可能适应几万年前的社会,比如通过争斗显示力量迅速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不适应现代社会 @whigzhou: 那完全可能 @局外人c的空间:这一时期的青年打架不要命不考虑后果,当娃娃兵最好了,打仗不要命,甚至不需要额外的物质刺激和其他激励 @whigzhou: Yanomamo人中,杀过人的男人的孩子数,大大超出没杀过人的,见A Farewell to Alms p130 @有心人的阿飞:whig所引的文献中,明显还是成年人中的杀人者多,当然杀人者留下的后代也多,但我总觉得他理解的这句有歧义 @whigzhou: 对,这个数据本身和青春期没关系,我引它是想说青春期躁动中表现出的暴力和破坏性倾向未必不是一种适应 @whigzhou: 这种行为表现可以帮助年轻人确立在同辈中确立声誉和地位,在社会等级结构中谋得有利位置,如果一个社会的结构是成熟稳定的,那么青春期过后,各人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躁动就平息下来,但像Yanomamo这种社会,纷争冲突不断,没有等级结构和制度约束,暴力倾向就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罗素祖父:这种行为在猕猴的等级社会中常见,处于支配地位的母猴的未成年后代会主动挑起争斗,在它的亲属帮助下,轻易打败低等级母猴的未成年后代和其亲属,这样在猴群未成年后代中维持本谱系的支配地位。  


已有1条评论

  1. 自娱自乐21 @ 2014-07-14, 22:34

    青春期让即将性成熟的个体早点离开父母发展自己后代。估计动物也和人一样有相似的青春期,它们很多当年是离家出走的。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