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皮球》第十七章〈不一样的泡沫〉导言

第十七章   不一样的泡沫

在古代,经济的大幅波动通常与战争、天灾、瘟疫等外部事件联系在一起,但自从近代大规模市场体系出现之后,人们发现,即便没有显著的外部冲击,经济自己也常会在景气与萧条之间反复震荡,并且震荡的过程常表现出许多十分相似的特征。

由于经济波动[1]会带来大规模的失业、破产、资产价格暴跌和币值动荡,扰乱人们的生活,因而历来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对导致波动的原因和周期发展机理的不同解释,也是构成了区分不同学派的主要分水岭。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市场制度的内在缺陷所致,这个缺陷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所谓有机构成,是指收入分配中资本要素相对于劳动和土地要素所取得的报酬,随着资本积累,这个比例不断提高,导致劳动者贫困化,缺乏足够的购买力消费所产出的产品,结果整个经济体总需求不足,不得不通过周期性危机来消灭过剩的产能和资本。

凯恩斯也将危机归因于总需求不足,但提出的微观原理不同,根本的原因是货币幻觉[2]和过度储蓄倾向,前者导致价格刚性,特别是工资刚性,后者导致市场利率无法平衡储蓄率与投资率,这两者最终导致失业和产出过剩,因而他主张,由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开支和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政策来矫正这一倾向。

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和米塞斯,则将商业周期归咎于信用系统的内在扩张倾向,它使得银行创造出过多的信用货币,导致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3],而由于信息传导上的滞后,这些错误投资未能被价格机制及时纠正,最终由危机来消除;同时他们也强调,政府的错误货币政策常常引发或加剧这一波动。

弗里德曼同样将波动主要归因于货币系统,但他并不认为货币系统本身具有内在的紧缩或扩张倾向,而是错误的货币制度或政策会随机的导致通货紧缩或膨胀,因而他同时担忧紧缩和膨胀,并且否认任何主动的货币政策可以无害的消除自然波动,政府唯一需要做的只是稳定货币量,同时他也相信,假如政府肯放手,私人银行系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做到这一点。

在诸多学派里,熊彼特是少有的以乐观态度看待波动的学者,他认为周期主要是由创新浪潮推动的,由于对创新前景看法的共识形成和传播存在时滞,而创新模式的扩张、对旧模式下产能的替代和对旧企业盈利基础的打击,都需要时间,因而其对利率和产品与资产价格的影响,在创新扩张的各阶段都十分不同,从而形成周期,他将这一过程称为创造性毁灭,并视其为经济得以发展、产业结构得以进化的方式,就像生态系统那样。[4]

直到现在,宏观经济学仍处于一片混战之中,没有任何学派获得学界公认,这在本次危机中鸡同鸭讲意见纷纭的场面中即可看出,要全面理解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确实太困难了,不过,得益于大萧条以来众多学者的苦心研究,大量的制度和政策实验,以及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我们至少对经济系统的某些机制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指出许多流行看法的错谬比提出解释要容易的多。

和上一章一样,由于经济波动主题过于宏大,本章宁可收窄范围,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各种泡沫现象和国际货币失衡这两个话题上。

———————-

[1]经济波动(economic fluctuation)常被早期经济学家称为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但前一个词未必暗示波动的周期性,有些学者拒绝承认存在周期性。

[2]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是凯恩斯在其《货币幻觉》(1928)一书里提出的概念,指人们普遍具有对名义价格而非实际价格作出反应的本能倾向(名义与实际价格因通货膨胀而存在差异)。

[3]乔治主义(Georgism)创始人亨利·乔治(Henry George)也将波动归咎于资产泡沫,但他认为首恶是地产泡沫。

[4]我个人比较亲睐弗里德曼和熊彼特的理论,这两者是兼容的,只要稳定了货币,波动既无法消除,也无须担忧;熊彼特是长期游离于经济学主流之外的独行侠,但我从他的思想里获益良多,在本书许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他给我留下的痕迹。

 

相关文章

标签: | | |
5112
第十七章   不一样的泡沫 在古代,经济的大幅波动通常与战争、天灾、瘟疫等外部事件联系在一起,但自从近代大规模市场体系出现之后,人们发现,即便没有显著的外部冲击,经济自己也常会在景气与萧条之间反复震荡,并且震荡的过程常表现出许多十分相似的特征。 由于经济波动[1]会带来大规模的失业、破产、资产价格暴跌和币值动荡,扰乱人们的生活,因而历来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对导致波动的原因和周期发展机理的不同解释,也是构成了区分不同学派的主要分水岭。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市场制度的内在缺陷所致,这个缺陷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所谓有机构成,是指收入分配中资本要素相对于劳动和土地要素所取得的报酬,随着资本积累,这个比例不断提高,导致劳动者贫困化,缺乏足够的购买力消费所产出的产品,结果整个经济体总需求不足,不得不通过周期性危机来消灭过剩的产能和资本。 凯恩斯也将危机归因于总需求不足,但提出的微观原理不同,根本的原因是货币幻觉[2]和过度储蓄倾向,前者导致价格刚性,特别是工资刚性,后者导致市场利率无法平衡储蓄率与投资率,这两者最终导致失业和产出过剩,因而他主张,由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开支和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政策来矫正这一倾向。 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和米塞斯,则将商业周期归咎于信用系统的内在扩张倾向,它使得银行创造出过多的信用货币,导致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3],而由于信息传导上的滞后,这些错误投资未能被价格机制及时纠正,最终由危机来消除;同时他们也强调,政府的错误货币政策常常引发或加剧这一波动。 弗里德曼同样将波动主要归因于货币系统,但他并不认为货币系统本身具有内在的紧缩或扩张倾向,而是错误的货币制度或政策会随机的导致通货紧缩或膨胀,因而他同时担忧紧缩和膨胀,并且否认任何主动的货币政策可以无害的消除自然波动,政府唯一需要做的只是稳定货币量,同时他也相信,假如政府肯放手,私人银行系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做到这一点。 在诸多学派里,熊彼特是少有的以乐观态度看待波动的学者,他认为周期主要是由创新浪潮推动的,由于对创新前景看法的共识形成和传播存在时滞,而创新模式的扩张、对旧模式下产能的替代和对旧企业盈利基础的打击,都需要时间,因而其对利率和产品与资产价格的影响,在创新扩张的各阶段都十分不同,从而形成周期,他将这一过程称为创造性毁灭,并视其为经济得以发展、产业结构得以进化的方式,就像生态系统那样。[4] 直到现在,宏观经济学仍处于一片混战之中,没有任何学派获得学界公认,这在本次危机中鸡同鸭讲意见纷纭的场面中即可看出,要全面理解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确实太困难了,不过,得益于大萧条以来众多学者的苦心研究,大量的制度和政策实验,以及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和创新,我们至少对经济系统的某些机制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指出许多流行看法的错谬比提出解释要容易的多。 和上一章一样,由于经济波动主题过于宏大,本章宁可收窄范围,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各种泡沫现象和国际货币失衡这两个话题上。 ---------------------- [1]经济波动(economic fluctuation)常被早期经济学家称为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但前一个词未必暗示波动的周期性,有些学者拒绝承认存在周期性。 [2]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是凯恩斯在其《货币幻觉》(1928)一书里提出的概念,指人们普遍具有对名义价格而非实际价格作出反应的本能倾向(名义与实际价格因通货膨胀而存在差异)。 [3]乔治主义(Georgism)创始人亨利·乔治(Henry George)也将波动归咎于资产泡沫,但他认为首恶是地产泡沫。 [4]我个人比较亲睐弗里德曼和熊彼特的理论,这两者是兼容的,只要稳定了货币,波动既无法消除,也无须担忧;熊彼特是长期游离于经济学主流之外的独行侠,但我从他的思想里获益良多,在本书许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他给我留下的痕迹。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