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科举制:恩荫/效忠系统 vs 专业文官系统

古代集权政府的各大功能系统中,最具可控性、执行最不走样的,就是科举系统了,所以,对皇帝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从该项宝贵资源中获取的收益最大化,看来,将其用于在自己和精英层之间建立恩荫/效忠关系,使之成为精英的主要社会爬升通道,比用它来培训选拔公务员,要合算的多。

所以,尽管绍兴师爷培训体系已证明了其训练选拔公务员的效率,证明了整理和教授实用行政知识和技能的可行性,但它非但不可能被系统接受或借鉴,反而会受到排斥和贬低。

假如科举制变成一个面向实用知识的公务员培训选拔机制,它就会沦为某个专业阶层的专属领地,而让圈外的绝大部分人失去进身之阶,或至少让门槛变得不平等,因为凡专业知识,其掌握机会和程度皆高度依赖于个人禀赋、旨趣、家学渊源、师徒传承等等,而唯有像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这样狭窄、空洞和僵化的领域,才会让所有人产生“我也有机会”的平等感觉。

所以嘛,一把手得是书记,因为他是恩荫/效忠系统出身,纯技术/管理专家只能做市长/副市长,也就是师爷/书吏。

组织部vs人事部很好的区分了恩荫/效忠系统和专业文官系统。

建立专业文官系统或许还有另一个不利,和修城墙一样,很可能是在为自己的竞争者做嫁衣,一个由职业文官管理的社会,是很容易替换上层统治者而维持生产、市场、税收和治安的平稳的,这样,潜在挑战者的接管将变得容易,因而挑战也将变得更有吸引力。

这一点对于农业集权帝国尤其突出,因为农业帝国统治者的核心优势常不在武力,而在于控制体系,假如控制体系专业化了,等于他把核心业务外包了,自己也就没什么存在价值了。

相关文章

标签: | |
2054
古代集权政府的各大功能系统中,最具可控性、执行最不走样的,就是科举系统了,所以,对皇帝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从该项宝贵资源中获取的收益最大化,看来,将其用于在自己和精英层之间建立恩荫/效忠关系,使之成为精英的主要社会爬升通道,比用它来培训选拔公务员,要合算的多。 所以,尽管绍兴师爷培训体系已证明了其训练选拔公务员的效率,证明了整理和教授实用行政知识和技能的可行性,但它非但不可能被系统接受或借鉴,反而会受到排斥和贬低。 假如科举制变成一个面向实用知识的公务员培训选拔机制,它就会沦为某个专业阶层的专属领地,而让圈外的绝大部分人失去进身之阶,或至少让门槛变得不平等,因为凡专业知识,其掌握机会和程度皆高度依赖于个人禀赋、旨趣、家学渊源、师徒传承等等,而唯有像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这样狭窄、空洞和僵化的领域,才会让所有人产生“我也有机会”的平等感觉。 所以嘛,一把手得是书记,因为他是恩荫/效忠系统出身,纯技术/管理专家只能做市长/副市长,也就是师爷/书吏。 组织部vs人事部很好的区分了恩荫/效忠系统和专业文官系统。 建立专业文官系统或许还有另一个不利,和修城墙一样,很可能是在为自己的竞争者做嫁衣,一个由职业文官管理的社会,是很容易替换上层统治者而维持生产、市场、税收和治安的平稳的,这样,潜在挑战者的接管将变得容易,因而挑战也将变得更有吸引力。 这一点对于农业集权帝国尤其突出,因为农业帝国统治者的核心优势常不在武力,而在于控制体系,假如控制体系专业化了,等于他把核心业务外包了,自己也就没什么存在价值了。


已有6条评论

  1. Hao Wu @ 2011-09-05, 02:21

    为什么科举制度可以在君主与臣属之间建立“恩荫/效忠关系”?
    这对于殿试是成立的,但是对于乡试会试来说,皇帝并不直接参与,在参与科举制的庞大人群中,得见天颜的真天子门生还是少数。主考官与考生反而更能建立恩荫/效忠关系, 考生和考生见也能建立同年之宜,反而助长了文官集团的内部团结,边缘化君主。专业文官选拔体系反倒更能削弱文官集团内部的人事联系,使文官间相对独立,利于君主施之恩威。

    [回复]

  2. tcya @ 2011-09-05, 05:51

    想问下辉总关于内眦赘皮的事,书上都说这是对寒冷的适应,或者什么遮挡雪地反光,那欧洲不更冷吗,这特征怎么反而是蒙古人种的

    [回复]

    辉格 回复:

    我听到的说法是更大草原上风大有关,也和大面积的单调冰雪地面(反光)有关,不只是寒冷,不过这些也都是一家之言,聊胜于无。

    [回复]

    icchhp 回复:

    好像是风沙吧

    [回复]

  3. ocean11 @ 2011-09-05, 11:30

    科举也是一种价值观约束,这种价值观明确了“皇帝代表天下人的价值”。

    [回复]

  4. 小橘子 @ 2011-09-11, 01:02

    假如科举制变成一个面向实用知识的公务员培训选拔机制,它就会沦为某个专业阶层的专属领地,而让圈外的绝大部分人失去进身之阶,或至少让门槛变得不平等,因为凡专业知识,其掌握机会和程度皆高度依赖于个人禀赋、旨趣、家学渊源、师徒传承等等,而唯有像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这样狭窄、空洞和僵化的领域,才会所有人产生“我也有机会”的平等感觉。

    这一段完全可以翻译转化到今天的高考制度上。
    今天的高考同样承担了选拔进阶的功能,而大大弱化了教育的功能。虽然与科举的恩荫/效忠关系有所不同,却也起到了类似的保持社会稳定的效果。

    保持社会稳定本身之利弊不谈,以弱化教育、垄断教育为代价,则代价实在太大。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