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whigzhou: 澳洲的强制投票制创造了很多娱乐性政党。
@熊也餐厅:不去登记就可以不用投票。登记了不投以前是罚款五十澳元,现在怎么样就不知道。
@whigzhou: 不登记只是让政府可能开不了罚单而已,没有这样的豁免,我查过
@空的发狂WALLE:强制公民履行政治义务,为什么?
@whigzhou: 从实际效果上看,明显的结果是提高左派得票率,比民主党用大巴将本来不会投票的人一车车拉到投票站的效果好5倍,瑞士的一个案例(more...)
【2016-07-01】
@whigzhou: 澳洲的强制投票制创造了很多娱乐性政党。
@熊也餐厅:不去登记就可以不用投票。登记了不投以前是罚款五十澳元,现在怎么样就不知道。
@whigzhou: 不登记只是让政府可能开不了罚单而已,没有这样的豁免,我查过
@空的发狂WALLE:强制公民履行政治义务,为什么?
@whigzhou: 从实际效果上看,明显的结果是提高左派得票率,比民主党用大巴将本来不会投票的人一车车拉到投票站的效果好5倍,瑞士的一个案例(more...)
When Democracy Meets the Ghost of Evolution: Why Short Presidents Have Vanished
当民主遭遇进化的幽灵:矮个总统为何不再有
作者:Lixing Sun @ 2016-03-02
译者:沈沉(@你在何地-sxy)
校对:明珠(@老茄爱天一爱亨亨更爱楚楚)
来源:The Evolution Institute,https://evolution-institute.org/article/when-democracy-meets-the-ghost-of-evolution-why-short-presidents-have-vanished/
Size matters in politics: America hasn’t seen a president shorter than 5’7” since William McKinley. A main culprit, unbeknownst to many, comes from voters’ cognitive biases—the work of evolution. And the conundrum took a theatrical turn early this year when Marco Rubio, a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hopeful, was spotted wearing a pair of new boots.
身高在政治中很重要。自威廉·麦金利以后,美国已经没有出现过身高低于5英尺7英寸的总统了。一个不为许多人所知的主要原因是选民的认知偏差——这是进化的产物。本年初,这个谜案出现了一个戏剧性转变:来自共和党的总统强力候选人马克·卢比奥穿出了一双新靴子。
“Marco Rubio’s Republican rivals literally are hot on his heels,” opened a New York Post news article on January 6. Speculatio(more...)
——海德沙龙·翻译组,致力于将英文世界的好文章搬进中文世界——
Political Animals by Rick Shenkman: why we shoot our democracies in the foot
Rick Shenkman新书《政治动物》:为什么我们会搬起石头砸民主的脚
作者:Olivia Archdeacon @ 2016-01-22
译者:babyface_claire(@许你疯不许你傻)
校对:沈沉(@你在何地-sxy)
来源:CapX,http://capx.co/political-animals/
Best-selling historian and Emmy award-winning investigative reporter Rick Shenkman is back. He explains in the latest of his seven books, Political Animals – How our Stone-Age Brain Gets in the Way of Smart Politics, that despite our species’ pride of rational thinking, our world is anything but rational.
畅销历史书作家和艾美奖调查记者获得者Rick Shenkman回来了。他在最新的第七本书《政治动物:石器时代的大脑如何妨碍政治精(more...)
——海德沙龙·翻译组,致力于将英文世界的好文章搬进中文世界——
【2016-05-18】
1)纳税额与投票权的分离是近代政治堕落的基础动力之一,
2)没有堕落的更彻底是因为庞大中产阶级的存在,
3)福利制度在不断放大食税阶层,
4)离开其社会结构基础,三权分立并不能自我维持,最高法院的刹车皮并非永远指望得上,
5)州权避免让事情变得更坏,但效果也颇为有限,
6)未来政治对立将更多表现为州际差异,
7)所以问题之一是保守派是否能赢得足够多的州从而控制参议院,而这取决于人口分布,食税人口向大城市化聚集或许是好事,
8)总有一天众议院也会拿参院开刀,就像当初下院对上院动手一样,
9)未来保守州会更强硬的抗拒联邦权力,
10)当这种抗拒达到禁止联邦官员入境执法的程度时,分裂便开始了
11)宗教是抵抗国家权力越来越深介入私人生活的另一把保护伞,宗教自由也是近年来能够帮助个人避免政府管制/干预的少数几条还在起效的宪法原则之一,但自由派正在不遗余力地摧毁这把保护伞,
12)好消息是,这一对抗将让更多基督教派站到自由一边,或许libertarians也不得不创个教派才能在法庭赢得对抗国家干预的豁免权
13)从百年以上的长期看,保守派终将凭借生育率而取胜,问题是在此之前文明崩坏到何种程度,制度重建会有多艰难
< (more...)【2016-01-08】
@sonicblue3: 在你国舆论场共和党似乎通过小布什的两场战争就取得了永远的鹰派名声,这是民主党总统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和韩战越战都做不到的
@whigzhou: 美国两党制,隔几代就阵营重组,无限往前刨根说民主党祖上也鹰过毫无意义
@whigzhou: 一楼一凤制下形成的两党格局,和比例代表制下的多党格局,虽然都叫“党”,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被选举制度强行压合到一起的大杂烩,后者才是有着明确纲领的主义式(more...)
【2012-11-07】
@whigzhou: 什么叫大政府和既得利益?——奥巴马得票率最高的选区是Washington DC,91%,远远超出第二名夏威夷的71%
@whigzhou: 所以很可能,当直接间接吃官饭的人口比例越过某个临界点,社会主义在体制内就无法逆转了,比如希腊
电视辩论降低了政治承诺的效力
辉格
2012年10月19日
拜网络传媒之赐,如今各国人民都可以实时观赏美国大选这场全球最热闹的政治真人秀了,从火车巡回演讲、全国性大报上登广告,到广播、电视、网络,日益丰富和发达的传播手段也让这场表演变得越来越激烈精彩,1960年起更增添了面对面的候选人电视辩论会,并从1976年开始成为例行节目,俨然已是整个竞选活动的巅峰时刻。
电视辩论这种方式一推出便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尼克松很明显的输在了形象上,福特更是在民调领先的情况下因一句口误而溃败,从本次竞选过程看,电视辩论前后的民调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事件带来的波动,足以导(more...)
即时决胜投票法的政治含义
辉格
2010年7月8日
日前,自民党领袖副首相克莱格在下院宣布,将于明年5月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将下院选举制度,由目前的简单多数制改为即时决胜制(IRV);这是一项重大改革,尽管公投前景未明,而且目前支持率领先的保守党坚决反对,但由于该投票法将带给选民更充分更精确的表达政治意愿的机会,而消除其在简单多数制下常常面临的纠结与两难困境,因而广受选民喜爱,它此前所面临的障碍主要来自现有党派格局及其所控制的立法部门,以及法院的宪法审查机制,而一旦进入公决程序,恐怕已难以阻挡。
所谓即时决胜,就是用一次性的复选排序式投票,来模拟那种逐步缩短候选名单的多轮投票;在理想的多轮投票模型中,尚无人过半数时,每次只应淘汰得票率最低的一名候选人,否则便可能违背该投票法的设计初衷;比如有8名候选人,若第一轮投票淘汰最后两名,而投票给第8名的选民,原本可能准备在第8名被淘汰时投给第7名的,加上第7名自己所得选票,可能大大超过第6名,那么,为何淘汰第7名而保留第6名呢?
可是如果采用理想多轮投票,选举所用时间和金钱成本可能高的无法接受,根本(more...)
朋友给我推荐了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的《影响力》(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今天看了一下,还不错,第二章讲人类根深蒂固的互惠传统,提到一些议员之间如何做交易、政客如何用小恩小惠争取选民的八卦,看得兴起时,我突然想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民主国家,候选人或他的竞选组织,如果向选民派发现金,换取后者的投票,是非法的,而且会遭受公众谴责,如果是派发实物,情况则变得复杂,未必非法和背德,比如为流浪者提供午餐、帐篷,向穷孩子赠送图书和玩具,给病人送药品,不仅合法,而且还会受赞扬,但要是给中产选民送手表,情况就大为不同,可能被视为变相贿选,但是,如果送的是服务,比如职业培训、环境清理、心理辅导等等,那么无论对象是穷人还是富人,似(more...)
>在器官移植问题上,我们的伦理和法律无法容忍自由交易,这是眼下无法改变的事实。自愿的器官交易,尽管并不违背基本法理——我做出牺牲去帮助他人,同时获得报酬,这跟海滨浴场的救生员冒着生命危险提供救生服务是一样的,而多数救生员是拿报酬的。但伦理和法律体系还遵循着另一条原则,即:人的行为不仅要各方自愿、不伤害他人,还不能越过旁观者的审美底线。这条原则,已经体现在近代对肉刑的废除和当代对安乐死的抵制中。
古典时代以来,盛行于上古的肉刑和体罚,便不断废除或缩小范围,与此同时,死刑却有增无减,显然,这并非出于对受刑者的同情,或者认为肉刑太重,而仅仅是为了满足旁观者的审美要求;各国对器官交易的普遍禁止,也是基于同样的法理原则。那么,在这样的伦理背景下,计划系统是否就不可避免呢?是否能找出某种交换和激励机制,既能为器官捐献提供足够激励,能有效协调供需,同时又不过分冒犯公众的审美取向呢?这是可能的。因为审美所针对的是行为的外观而非实质,所以如果能为自愿交易机制披上一件温情美善的外衣,而不是那么赤裸裸,公众是会接受的。
值得探究的是:在哪些类型的交易对象上,赤裸裸的交易会令人厌恶? 初步名单:性、婚姻、器官、选举、亲戚朋友间的互助、徒弟给师傅的学费……一一二:杜瓦杰的胜利?
辉格
2008年1月14日
本次台湾立委选举,无疑是国民黨的一次巨大胜利,但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这是杜瓦杰法则(Duverger’s law)的一次胜利。
按法国政治学家杜瓦杰(Maurice Duverger)的理论,单一选区的多数决选举制(SMDP)将导致两黨格局;而这次选举采用了2/3单一选区多数决+1/3比例代表制,便干净利落的从政治舞台上清除了亲民、台联和新黨,一举造就国民和民进两黨格局,可以说为杜瓦杰法则增添了一个漂亮的案例。
对于这一法则之所以成立的微观机制,杜瓦杰和其他政治学家是这样分析的:首先,对于选民,最优结果是他所中意的候选人当选,当他认为这是可能的,就会把票投给他,但如果该候选人的支持率太低,看来无望当(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