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贝叶斯〉标签的文章(3)

计票争议

【2020-11-09】

总结一下我对计票争议的看法,

1)我对此事关注强度很一般,仅限于每天起床后花几分钟刷一下最新进展,还有在TW时间线上随机看到的东西,所以对其中争议我一直没有很强的判断,

2)但作为一个贝叶斯主义者,每条新到达的信息都可能让我建立或调整信念(哪怕是很弱的信念),之前我已解释了,某些信息是如何让我调整信念的,以及这背后的数学原理,

3)甲指出某个疑点,乙对此给出某种貌似说得通的解释,这不叫造谣-辟谣,任何把此类过程叫做造谣-辟谣的人,他在我眼中的可信度立马降至垃圾级,假如乙把自己的解释称为辟谣,他在我眼中的可信度立马降至垃圾级,

4)(more...)

标签: | | | | |
8342
【2020-11-09】 总结一下我对计票争议的看法, 1)我对此事关注强度很一般,仅限于每天起床后花几分钟刷一下最新进展,还有在TW时间线上随机看到的东西,所以对其中争议我一直没有很强的判断, 2)但作为一个贝叶斯主义者,每条新到达的信息都可能让我建立或调整信念(哪怕是很弱的信念),之前我已解释了,某些信息是如何让我调整信念的,以及这背后的数学原理, 3)甲指出某个疑点,乙对此给出某种貌似说得通的解释,这不叫造谣-辟谣,任何把此类过程叫做造谣-辟谣的人,他在我眼中的可信度立马降至垃圾级,假如乙把自己的解释称为辟谣,他在我眼中的可信度立马降至垃圾级, 4)川浦目前还没认输,我不觉得这有什么毛病,因为多桩诉讼正在进行中,时间还足够充裕,只要案件未决,且可能改变结果,那么在12月14日electors表决之前,不认输都不是问题,说不上对宪政的危害,当然,同样是不认输,吃相可以更好看一点,但金毛的吃相大家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说, 5)如果12月14日electors得出了一个多数选择,而川浦从那时到1月6日之间仍不认输,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那意味着他在谋求至少两个州的elector票被新国会整体作废,这会触发一场很危险的宪政危机,他不是完全没道理这么做,但需要非常非常强的理由,任何GOP大佬若想支持他这么做,也需要非常非常强的理由, 6)如果1月6日新国会得出了一个明确决定,而川浦仍不认输,那就可以说是宪政公敌了, 7)我看到比较流行的一类质疑,是基于统计模式的,我不打算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因为要判断这些统计疑点究竟有多可疑,需要太多特定知识,比如每个州的票究竟是怎么清点的,邮件如何拆封,以何种方式送入点票机,点票机的工作逻辑是什么样的(为此可能需要阅读这些机器的说明书,甚至需要阅读其中一些关键源代码),各县的数字如何被汇集起来,对清点和汇集的顺序有什么讲究,点票员的轮班和工作时间节奏是什么样的,对外公布数字如何刷新,故障和异常是如何处理的,整个流程中哪些环节由机器处理,哪些环节有人工介入……因为所有这些细节都可能破坏质疑者所假定的那种随机性, 不仅涉及的细节太多,而且各州甚至各县都有差异,我不想花精力去弄清楚这些事情,因为首先,我觉得自己没能力做到,其次,这些精力花下去,得到的回报多半是一次性的,这辈子可能再也用不上了,所以除非我立志成为这方面专家,根本不值得, 8)由于个体经验空间的极度有限性,个人作为一部贝叶斯推断机,必须从他获取自文化环境的一组先验概率开始工作,而因为每个人所经历的文化环境不同,他们持有的先验概率可能大相径庭,因而许多纷争注定是无法通过说理来解决的, 9)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先验概率的重要性,假设疟疾是某地区的流行病,任一个体在任一年份得疟疾的几率是5%,而斑疹伤寒在当地是罕见病,任一个体在任一年份得斑疹伤寒的几率是0.005%,现在,某人生病了,其症状与斑疹伤寒的吻合度为0.8,与疟疾的吻合度为0.6,那么,这一病例是应该优先按斑疹伤寒处理?还是优先按疟疾处理?合理的做法是优先按疟疾处理,因为疟疾的先验概率大太多了,尽管症状吻合度较低,此人得的是疟疾的概率仍远远高出斑疹伤寒, 通俗的说,某类事情发生的先验概率越低,那么,当此类事情的疑似案例出现时,我们就越可能接受一种低概率的牵强解释来试图排除它,因为尽管这一解释就个例而言看起来很牵强,那也不如『认为此事真的会发生』牵强, 10)此次点票的统计疑点若真的十分可疑,它也只能触发调查,而不能成为诉讼案由,要让法官受理案件,你必须具体说明谁做了什么错事,而考虑到调查可能需要的时间长度,以及通往诉讼过程的不确定性,基于此类疑点而预期结果会被及时翻转,要记得打好几轮折扣, 11)有两件事情特别需要分清楚:所有目前正在进行的或未来会发生的调查和诉讼,可归为两类:旨在影响选举结果的案子,和针对特定舞弊行为的刑事案,前一类受选举日程安排的限制,若无望在截止期前了结,或不可能影响结果,可能会不了了之,但后一类不会,所以,对于真正关心美国选举制度健康性而不仅仅是单次结果的人,根本不需要着急,选举舞弊是重罪,果若有过硬证据,必定会得到充分调查和审理,有的是讲理渠道,若常规司法途径得出的结果难以服众,国会和州议会都可以发起调查,可能自己调查,也可能指派特别检察官,只要鱼腥味不散,调查记者,智库学者,大学教授,公缢诉讼组织,都会介入其中,与其现在着急上火,不如等着看说法, 我能说的就这么多。  
一张膏药

【2016-05-21】

@深大-子豪:辉总,冒昧问句,能否略微点评一下《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这本书?打扰了。

@whigzhou: 没读过,看了看介绍,感觉我不会有兴趣,这个人的念头听起来挺幼稚的

@whigzhou: 【不懂量子力学,我就随便嘀咕几句】1)多重世界,多么偷懒而幼稚的一张膏药啊,2)Deutsch对波普证伪主义的解读,好像还是很朴素的那种,3)同时推崇多重世界膏药和证伪主义,不觉得哪里有问题?4)有关模因已有了各种幼稚理论,Deutsch又添了一个,5)基因和模因居然能和多重世界扯上关系,惊了~

1)我把一些理论称为膏药,是因为我认为它们背离了可证伪性原则,

2)按我所采用的贝叶斯阐释,所谓可证伪性,就是能够就如何(结构性地)修正我们的(more...)

标签: | |
7152
【2016-05-21】 @深大-子豪:辉总,冒昧问句,能否略微点评一下《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这本书?打扰了。 @whigzhou: 没读过,看了看介绍,感觉我不会有兴趣,这个人的念头听起来挺幼稚的 @whigzhou: 【不懂量子力学,我就随便嘀咕几句】1)多重世界,多么偷懒而幼稚的一张膏药啊,2)Deutsch对波普证伪主义的解读,好像还是很朴素的那种,3)同时推崇多重世界膏药和证伪主义,不觉得哪里有问题?4)有关模因已有了各种幼稚理论,Deutsch又添了一个,5)基因和模因居然能和多重世界扯上关系,惊了~ 1)我把一些理论称为膏药,是因为我认为它们背离了可证伪性原则, 2)按我所采用的贝叶斯阐释,所谓可证伪性,就是能够就如何(结构性地)修正我们的贝叶斯信念网络有所建议, 3)科学是我们构建和调整信念网络的一种方法,库恩的范式可理解为信念网络的结构模式,它决定一个信念网络由哪些节点组成, 3.1)当然,范式的内容还包括如何为信念网络获取输入的操作性规范。 4)拉卡托斯的纲领可理解为多层信念网络,所谓硬核就是最底层的那些节点,拉卡托斯为如何在接受新输入后调整信念网络给出了原则性指导:优先尝试调整上层结构,尽量别动下层结构, 5)范式给出之后,特定科学理论/假说为节点间向量赋值, 6)接受证伪的不是单一节点或向量,而是整个多层信念网络,或某一特定网络的某个局部,通常是某个高度内聚的局部, 7)一场科学地震的震级,是指整个信念网络的多大一部分需要拆掉重建, 8)丹内特的波普造物就是一部自学习的贝叶斯推断机, 9)波普说的客观知识就是一个外部(外于人脑)贝叶斯网络, 10)科学supposed to be一部由科学社区共同维护的贝叶斯推断机, 11)丹内特说的格里高列造物就是一部学会利用外部贝叶斯网络的贝叶斯推断机,  
终极解药

【2016-04-08】

@whigzhou: 贝叶斯主义是本质主义终极解药。

@whigzhou: 也是本质主义的双胞胎兄弟——虚无主义——的终极解药。

@tertio:求细说

@whigzhou: 贝叶斯主义让我们可以将“某实体是否存在”的问题降解为“向这个贝叶斯网络里加入这个节点是否有所助益”这样的问
题。

@whigzhou: 我早先在《结构与层次》中表达的思想,基于贝叶斯主义可以转变成形式化的表述

< (more...)
标签: | |
7063
【2016-04-08】 @whigzhou: 贝叶斯主义是本质主义终极解药。 @whigzhou: 也是本质主义的双胞胎兄弟——虚无主义——的终极解药。 @tertio:求细说 @whigzhou: 贝叶斯主义让我们可以将“某实体是否存在”的问题降解为“向这个贝叶斯网络里加入这个节点是否有所助益”这样的问 题。 @whigzhou: 我早先在《结构与层次》中表达的思想,基于贝叶斯主义可以转变成形式化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