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皮球: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作者:辉格
2005年10月7日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如同其他科学体系,必须包含一组基本假设,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事实所检验。所有可能对定律进行检验的事实的集合,便构成了这一科学体系的适用域,或者叫解释域。
针对同一个事实集合,可以选取不同的命题作为基本假设而达到等价的解释效果,但是两个等价的体系在便于理解和便于检验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如何选择基本假设,在构筑体系时应予仔细考虑。
那么经济学到底应该采用哪些基本假设呢?张五常教授在他的《经济解释》中,选择了这样两个命题:1)个人在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即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为了方便,我把第一个命题称为“自私定律”,而第二个命题如张教授所称,叫“需求定律”。
虽然张教授对自私定律的表述是我见过的比较清楚的表述,但我认为还是不够清楚,之所以不清楚,一是他没有把一些隐藏在这一表述背后的更基本的假设说出来,二是他没有突出强调该定律中最关键的部分;其次,我发现只要对需求的边际分析技术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取消需求定律,把它变成自私定律的一个推论。
1. 什么是自私?
科学定律是用来解释现象的,为此一个定律必须禁止一些现象,禁止的越多,解释力越强,如果该定律允许任何事情发生,它就什么也解释不了。经济学是解释人的行为的,所以经济学定律必须禁止一些行为。
那么自私定律禁止了哪些什么行为呢?或者说,我们说人都是自私的,这意味着他不会做哪些事情呢?有(more...)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