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所谓匿名审稿其实没那么匿名,很多投稿人大概能约略猜到审稿人是谁,于是就在论文里塞进一些贿赂性引用,一些审稿人甚至主动施压,要求作者添加马屁引用,不知道他们具体怎么做到的,不过从Nature这篇文章看,这种事情圈内好像早就众所周知了,现在有人开发了一套系统来识别这种索贿行为,运行结果显示,情况可能相当普遍。
【2020-08-16】
所谓匿名审稿其实没那么匿名,很多投稿人大概能约略猜到审稿人是谁,于是就在论文里塞进一些贿赂性引用,一些审稿人甚至主动施压,要求作者添加马屁引用,不知道他们具体怎么做到的,不过从Nature这篇文章看,这种事情圈内好像早就众所周知了,现在有人开发了一套系统来识别这种索贿行为,运行结果显示,情况可能相当普遍。
【2020-07-07】
刚才在超市买烟时想到一个问题:打火机制造商大概会预期买家偏好不同的颜色,但他们不知道这种偏好的实际分布,同时又不会为打火机这样的低附加值产品去做一个偏好调查或测试,于是采用最简单的策略,安排(比如)红蓝黄白黑五种颜色,并以1:1:1:1:1的比例生产,但实际的偏好分布对应的需求量或许是(比如)9:5:4:3:1,也就是说,假如每次购买发生时,顾客面前都摊着所有五种颜色,随意挑,那么销量比例将是9:5:4:3:1。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许多买家没有强烈颜色偏好,所以,假设每个零售点每次进货比例是1:1:1:1(more...)
【2020-04-03】
@whigzhou: 浑水的这个成功案例又一次演示了我9年前讲过的一个道理:设立赌局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收集关于未来事件的真实且负责的看法的唯一有效手段。Robin Hanson和我所见略同,所以他提议,国会的每个法案都应给出一组可第三方测量的量化目标,并且在赌博市场上设局。
@whigzhou: 这样,当教授公知们在纽约时报评论版夸夸其谈时,读者就可以问他们:你押了多少,押在哪边?
@棋谱比乐谱靠谱:完全正确。股市与期货实质也是赌局,美帝之前还设想开设“反恐赌局”。
【2019-05-26】
@whigzhou: Robin Hanson描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公众在许多问题上都反复表现出同一倾向:反对将规则执行交给一个行动准则明确的非人的自动执行机制,而偏爱由拥有相当大自由裁量权的肉人来执行,他列举了许多案例,其中有些看起来确实有点奇特(虽然总的来说我对这些现象之奇特性的评价远低于他)
@whigzhou: Hanson的解释是,人们在『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能否从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中得到好处』这一点上,表现的过度自信。依我看,这种情况或许在某些(more...)
【2019-03-09】
@whigzhou: 禁枪法一旦实施就很难逆转,因为它会造成这样一种事实:守法良民都没枪,有枪的都是坏人,于是公众心目中便建立了一种枪支与恶的牢固关联:持枪总是与坏人联系在一起,枪支的出现总是与坏事联系在一起,所以一提到枪的反应自然就是嫌恶与躲避,最好躲的远远的,堵的严严的,在人类的经验形成机制中,显然不会存在一个实时提醒装置,反复唠叨着『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这也是为何持枪权如此珍稀而可贵,如此需要努力捍卫。
(more...)【2018-04-02】
@whigzhou: 【刚刚为一篇译文写了按语,猜猜文章主题是什么】:假设你知道自己即将进入植物人状态,你银行账户里有1000亿美元,你希望自己的生命能维持下去,直到某种新医疗手段能将你复苏(如果届时你的遗产尚未耗尽的话),现在你的律师为你准备了两份遗嘱,这两份遗嘱都旨在用你的遗产设立一个信托,用于维持你的生命并在条件允许时尝试复苏,差别是,第一份选择某个非洲政府为遗嘱执行人,并规定它不得从中获取任何利益,第二份则选择五个自然人为遗嘱(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