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慈善〉标签的文章(19)

盖茨主义慈善

【2020-09-21】

@whigzhou: 盖茨主义慈善的原则可归结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与市场手段,以尽可能高的效率,疗治最多的伤痛,同时绝不考虑或谈论正在源源不断制造出这些伤痛的制度与文化条件。历史上的慈善家并非都是如此。 ​​​​

@慕容飞宇gg:为什么现在的超级富豪不办大学了

@whigzhou: 而且现在的富N代里也没有gentleman scientist了,这两种匮缺可能有着同样的缘故

(more...)

标签: | |
8298
【2020-09-21】 @whigzhou: 盖茨主义慈善的原则可归结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与市场手段,以尽可能高的效率,疗治最多的伤痛,同时绝不考虑或谈论正在源源不断制造出这些伤痛的制度与文化条件。历史上的慈善家并非都是如此。 ​​​​ @慕容飞宇gg:为什么现在的超级富豪不办大学了 @whigzhou: 而且现在的富N代里也没有gentleman scientist了,这两种匮缺可能有着同样的缘故 @whigzhou: 想当年达尔文就从未担任任何教职,或受雇于任何机构,全靠吃爹
David Koch

【2019-08-28】

David Koch上周五去世,这无疑是保守派近几年最大的损失了,自由派从来不缺钱,但保守派的大金主找不出几个,Koch兄弟可以说撑了大半江山,不知道他的遗产是怎么安排的,但无论如何安排,长期看都很难保证方向不变,富二代一般都会往左转,洛克菲勒家族是典型,最近的教训是MacArthur基金会,老爹尸骨未寒儿子就把基金会抢过来往左拧,更为不妙的是,David的哥哥Charles比他还大五岁,不知(more...)

标签: |
8146
【2019-08-28】 David Koch上周五去世,这无疑是保守派近几年最大的损失了,自由派从来不缺钱,但保守派的大金主找不出几个,Koch兄弟可以说撑了大半江山,不知道他的遗产是怎么安排的,但无论如何安排,长期看都很难保证方向不变,富二代一般都会往左转,洛克菲勒家族是典型,最近的教训是MacArthur基金会,老爹尸骨未寒儿子就把基金会抢过来往左拧,更为不妙的是,David的哥哥Charles比他还大五岁,不知还能活几年,目前也看不出他们的下一代里有人和他们有同样的志趣。  
[译文]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分发慈善品

Free Market Food Banks
自由市场中的救济食品发放中心

作者:Alex Tabarrok @ 2015-11-03
译者:尼克基得慢(@尼克基得慢)
校对:龙泉(@ L_Stellar)
来源:http://marginalrevolution.com/marginalrevolution/2015/11/free-market-food-banks.html

Feeding America, the third largest non-profit in the United States, distributes billions of pounds of food every year. Most of the food comes from large firms like Kraft, ConAgra and Walmart that have a surplus of some item and scarce warehouse space. Feeding America coordinates the supply of surplus food with the demand from food banks across the U.S..

作为美国第三大非营利性机构,“喂饱美国”每年要分发数十亿磅食品。大多数食品来自像克拉夫特、康尼格拉和沃尔玛这样产品过剩且仓储不足的大型食品公司。“喂饱美国”可调节过剩食品供给和全美救济食品发放中心【以下简称“救济中心”】需求之间的关系。

Allocating food is not an easy problem. How do you decide who gets what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local needs, local tastes, what foods the bank has already, what abilities the banks have to store food on a particular day,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so forth. Alex Teytelboym writing at The Week (more...)

标签: |
7363
Free Market Food Banks 自由市场中的救济食品发放中心 作者:Alex Tabarrok @ 2015-11-03 译者:尼克基得慢(@尼克基得慢) 校对:龙泉(@ L_Stellar) 来源:http://marginalrevolution.com/marginalrevolution/2015/11/free-market-food-banks.html Feeding America, the third largest non-profit in the United States, distributes billions of pounds of food every year. Most of the food comes from large firms like Kraft, ConAgra and Walmart that have a surplus of some item and scarce warehouse space. Feeding America coordinates the supply of surplus food with the demand from food banks across the U.S.. 作为美国第三大非营利性机构,“喂饱美国”每年要分发数十亿磅食品。大多数食品来自像克拉夫特、康尼格拉和沃尔玛这样产品过剩且仓储不足的大型食品公司。“喂饱美国”可调节过剩食品供给和全美救济食品发放中心【以下简称“救济中心”】需求之间的关系。 Allocating food is not an easy problem. How do you decide who gets what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local needs, local tastes, what foods the bank has already, what abilities the banks have to store food on a particular day,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so forth. Alex Teytelboym writing at The Week points out: 分配食品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在同时考虑当地需求、当地口味、救济中心已有食品、救济中心在特定日期储存食品的能力和运输成本等因素时,你如何决定什么人得到什么食物呢?Alex Teytelboym在《周报》上指出:
…Before 2005, Feeding America allocated food centrally, and according to its rather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what food banks needed. Headquarters would call up the food banks in a priority order and offer them a truckload of food. Bizarrely, all food was treated more or less equally, irrespective of its nutritional content. A pound of chicken was the same as a pound of french fries. …在2005年之前,“喂饱美国”根据对救济中心需求颇为主观的感知来集中分配食物。总部会按优先顺序致电救济中心,并给他们提供一大卡车食物。离奇的是,不论营养成分如何,所有食品或多或少都被同等处理了。一磅鸡肉等同于一磅炸薯条。 If the food bank accepted the load, it paid the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had the truck sent to them. If the food bank refused, Feeding America would judge this food bank as having lower need and push it down the priority list. Unsurprisingly, food banks went out of their way to avoid refusing food loads — even if they were already stocked with that particular food. 如果一家救济中心接受了配送,总部会付给运费让卡车把食品送给接受的中心。如果一家救济中心拒绝了,“喂饱美国”会视这家救济中心需求量较低,并把它从优先列表中除去。不出所料,所有的救济中心都特意避免拒绝食品配送——即使某类食物它们已经储存了很多。 This Soviet-style system was hugely inefficient. Some urban food banks had great access to local food donations and often ended up with a surplus of food. A lot of food rotted in places where it was not needed, while many shelves in other food banks stood empty. Feeding America simply knew too little about what their food banks needed on a given day. 这种苏联式的系统非常低效。一些城市的救济中心有很多当地的食品捐赠渠道,因此经常出现食品过剩。很多食品腐烂在不需要它们的地方,而别处救济中心的很多架子仍是空的。“喂饱美国”连某一天救济中心的需求都知之甚少。
In 2005, however, a group of Chicago academics, including economists, worked with Feeding America to redesign the system using market principles. Today Feeding America no longer sends trucks of potatoes to food banks in Idaho and a pound of chicken is no longer treated the same as a pound of french fries. 然而在2005年,一群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芝加哥学者用市场准则帮助“喂饱美国”重新设计了分配系统。今天的“喂饱美国”不会再给爱达荷州的救济中心送去一车土豆了,而且一磅鸡肉跟一磅炸薯条也不再同等对待。 Instead food banks bid on food deliveries and the market discovers the internal market-prices that clear the system. The auction system even allows negative prices so that food banks can be “paid” to pick up food that is not highly desired–this helps Feeding America keep both its donors and donees happy. 救济中心转而对食品运送进行竞拍,而且市场发现了理顺整个系统的内部市场价格。这个拍卖系统甚至允许负价格,以便于救济中心可以为取走需求量不大的食物而获得报酬——这帮助“喂饱美国”同时取悦捐赠者和受捐者。 Food banks are not bidding in dollars, however, but in a new, internal currency called shares. 然而救济中心并不用美元竞拍,而是用一种新的名叫“股份”的内部货币。
Every day, each food bank is allocated a pot of fiat currency called “shares.” Food banks in areas with bigger populations and more poverty receive larger numbers of shares. Twice a day, they can use their shares to bid online on any of the 30 to 40 truckloads of food that were donated directly to Feeding America. The winners of the auction pay for the truckloads with their shares. 每个救济中心每天都会分配到一壶名为“股份”的法定货币。人口和穷人较多地区的救济中心会收到数量较多的“股份”。他们隔天就可以用自己的“股份”在线竞拍30到40卡车食品中的任意一车,这些食品都是直接捐赠给“喂饱美国”的。赢得拍卖的一方要为那车食品支付其“股份”。 Then, all the shares spent on a particular day are reallocated back to food banks at midnight. That means that food banks that did not spend their shares on a particular day would end up with more shares and thus a greater ability to bid the next day. 然后,一天内花掉的所有“股份”都会在半夜重新分配给救济中心。这意味着这一天没有花掉股份的救济中心最后会有更多“股份”,并因此在来日有更大的竞标能力。 In this way, the system has built-in fairness: If a large food bank could afford to spend a fortune on a truck of frozen chicken, its shares would show up on the balance of smaller food banks the next day. Moreover, neighboring food banks can now team up to bid jointly to reduce their transport costs. 通过这种方式,系统拥有了内在的公平性:如果一家大型救济中心在一车冻鸡肉上花了大价钱,它的“股份”就会在来日出现在小型救济中心的股份账户上。而且,临近的救济中心现在可以组团共同竞标来降低运输费用。 Initially, there was plenty of resistance. As one food bank director told Canice Prendergast, an economist advising Feeding America, “I am a socialist. That’s why I run a food bank. I don’t believe in markets. I’m not saying I won’t listen, but I am against this.” 起初有很多阻力。正如一位救济中心的主管对Canice Prendergast——一位经济学家,“喂饱美国”的顾问——所说,“我是个社会学家。这是为何由我来运营一家救济中心的原因。我不相信市场。我不是说我不会听取你们的建议,但我反对这一举措。” But the Chicago economists managed to design a market that worked even for participants who did not believe in it. Within half a year of the auction system being introduced, 97 percent of food banks won at least one load, and the amount of food allocated from Feeding America’s headquarters rose by over 35 percent, to the delight of volunteers and donors. 但是这位芝加哥经济学家尽力设计了一个连不相信它的参与者都适用的市场【编注:此处疑似埋了Niels Bohr的马蹄铁梗】。在引入拍卖系统的半年内,97%的救济中心至少竞标成功过一车食品,而且从“喂饱美国”总部分配的食品总量增长了超过35%,这是志愿者和捐赠者喜闻乐见的。
Teytelboym’s very good, short account is working off a longer, more detailed paper by Canice Prendergast, The Allocation of Food to Food Banks. Teytelboym出色简短的描述都出自Canice Prendergast一篇更长更细致的论文,《救济中心的食品配给》。 Canice’s paper would be a great teaching tool in an intermediate or graduate micro economics class. Pair it with Hayek’s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Under the earlier centralized system, Feeding America didn’t know when a food bank was out of refrigerator space or which food banks had hot dogs but wanted hot dog buns and which the reverse–under the market system this information, which Hayek called “knowledge of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time and place” is used and as a result less food is wasted and the food is used to satisfy more urgent needs. Canice的论文会是一份很棒的中级或者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材料。最好配上哈耶克的《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一文。在早前的集中式系统中,“喂饱美国”并不知道某个救济中心何时冰箱没空间了,或者哪家救济中心有热狗却想要热狗面包而哪家正相反——在市场系统中,这类信息——哈耶克称为“有关特定时空情境的知识”——被利用起来,因此浪费的食物更少,食物用来满足更急切的需求。 The Feeding America auction system is also the best illustration that I know of the second fundamental theorem of welfare economics. “喂饱美国”的拍卖系统也是我所知的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的最好诠释。 Even monetary economics comes into play. Feeding America created a new currency and thus had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aggregate money supply. How should the supply of shares be determined so that relative prices were free to change but the price level would remain relatively stable? How could the baby-sitting co-op problem be avoided? Scott Sumner will be disappointed to learn that they choose pound targeting rather than nominal-pound targeting but some of the key issues of monetary economics are present even in this simple economy. 甚至货币经济学派上了用场。“喂饱美国”创造了一种新货币并且因此必须处理总货币供应量的问题。应如何决定“股份”的供应量以使相关价格能够自由变动而价格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如何避免保姆合作社问题?Scott Sumner将会失望地发现,救济中心选择了以紧盯镑重而不是名义镑重为政策指引【编注:此处疑似在调戏Sumner,后者提倡一种紧盯名义GDP的货币政策。】,但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些关键问题出现在了这个甚为简单的经济体中。 (编辑:辉格@whigzhou) *注:本译文未经原作者授权,本站对原文不持有也不主张任何权利,如果你恰好对原文拥有权益并希望我们移除相关内容,请私信联系,我们会立即作出响应。

——海德沙龙·翻译组,致力于将英文世界的好文章搬进中文世界——

[饭文]让免费午餐回归慈善事业

让免费午餐回归慈善事业
辉格
2012年11月29日

免费午餐项目从最初广受赞扬到如今四面楚歌的转变,生动的演示了,政府的不恰当介入,会如何毁掉一项善良美好的事业;向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慈善创意,它不仅可以让受助的孩子吃饱肚子,还能吸引他们留在学校,而不至于沦为流浪儿童。

最近毕节惨案也恰好提醒我们,在极度贫困的地区,由于父母普遍外出打工,这样的流浪是很可能发生的,那五个孩子若每天能在学校吃到一顿饱饭热饭,很可能就不会逃学离家出走了;流浪不仅给儿童本身带来痛苦和危险,也是在培养未来的反社会(more...)

标签: | |
4247
让免费午餐回归慈善事业 辉格 2012年11月29日 免费午餐项目从最初广受赞扬到如今四面楚歌的转变,生动的演示了,政府的不恰当介入,会如何毁掉一项善良美好的事业;向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慈善创意,它不仅可以让受助的孩子吃饱肚子,还能吸引他们留在学校,而不至于沦为流浪儿童。 最近毕节惨案也恰好提醒我们,在极度贫困的地区,由于父母普遍外出打工,这样的流浪是很可能发生的,那五个孩子若每天能在学校吃到一顿饱饭热饭,很可能就不会逃学离家出走了;流浪不仅给儿童本身带来痛苦和危险,也是在培养未来的反社会者和犯罪者,所以果若有慈善组织能实现这一想法,那将是功德无量的。 但这事不能让政府来做,因为政府不是慈善组织,不具备适合于慈善事业的制度基础、组织条件和激励结构,更不具备从事慈善活动的伦理资格,因为它所拥有的钱和其它资源都不是自愿捐献的,而是凭借国家暴力向纳税人征收得来的,因而政府的介入让自愿捐助变成了强制再分配,丧失了慈善的根本特性,也剥夺了捐助者和受助者本可从中获得的价值满足和道德慰籍。 从效率上看,政府也完全不适合承担这项任务,向上千万贫困学生提供午餐是一项极为庞大复杂而且充满了风险的活动,涉及到饮食习惯、民族和宗教习俗、贫困程度和营养缺乏特征、供应条件、食品安全隐患等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在每个地区都大为不同,民间慈善组织会派出大量志愿者现场考察,听取受助者的需求,并在自己的预算约束内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事后他们还要向捐款人报告资助效果。 但由中央政府统一拨款经由国有教育行政体系分配落实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缺乏一个现场体验、需求表达和方案对比权衡的过程,也很难顾及上述种种差异,只能用一些武断草率的简单做法;这个组织体系是为其他职能而设计的,无论组织和成员个人都没有理由拥有慈善动机,只是被赋予了一个额外任务,而对其执行结果的唯一约束标准就是有没有把上面拨下来的钱花了出去,并且有合格的供货合同和报销凭证。 如此得到的结果就难免是物非所值并埋下安全隐患,据报道,凤凰县的学生午餐供货合同上除了价格居然没有对食品规格和份量的任何描述,这看起来很荒唐,但仔细想想,假如教育局真要仔细规定午餐的规格和份量,他有什么标准可以依据?他有能力对各相关因素做出充分考虑吗?能够为其中隐藏的风险而承担责任吗? 当然,设计一份恰当的学生午餐,并找到可靠的供应商,对慈善组织也很不容易,但好在民间慈善组织有很多,其活动是分散和多样化的,假如制度和政策足够开放,慈善产业也将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市场,各组织会探索尝试不同的方案,其成效会得到公众和媒体的评价,效果卓著者会得到更多资助,会被其他组织仿效,和其他产业一样,市场机制将成为大范围搜索和筛选最优方案的途径。 比起公务员考试,慈善事业的志愿性质显然更可能筛选出那些拥有慈善动机的人,而且长期从事慈善活动的志愿者群体会形成自己的职业伦理和专业价值观,交流和积累专业经验,这些宝贵资源是那些被动的接受了一项额外任务的行政机构所不可能拥有的。 160亿拨款听上去是个大数字,但和潜在的私人捐助意愿相比并不算大,实际上,有许多随时愿意捐出上亿善款的国内外亿万富豪,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而发愁,而多数情况下,找不到是因为制度和政策的限制,特别是对私人开办学校和医院的限制,在现行体制下,他们只有掏钱的份,而没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和管理慈善项目,自行选择执行者并评估其成效,这当然会抑制他们的慈善热情,也让数百万贫困儿童继续陷于凄惨无助的境地。  
[微言]国家与创新

【2011-12-23】

@茶博未:请教@whigzhou 读了《向女王道歉背后隐藏的自大》末2段让我联想到印度政府对IT教育强力注资扶持,培养出过剩的IT专才,让全球尤其美国获得很多便宜好用的程序员。再考虑从军方apanet进化来的internet。政府比企业家更擅长大手笔制造泡沫。政府因此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发生器?

@whigzhou: 政府行为导致了很多创新,这一点是明白无误也无须否认的,它的战争机器曾经是推动创新的最大单一力量,问题是,离开了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你无从知晓为这些创新所支付的代价是否值得?也不知道社会是否恰好需要这么多创(more...)

标签: | | |
4071
【2011-12-23】 @茶博未:请教@whigzhou 读了《向女王道歉背后隐藏的自大》末2段让我联想到印度政府对IT教育强力注资扶持,培养出过剩的IT专才,让全球尤其美国获得很多便宜好用的程序员。再考虑从军方apanet进化来的internet。政府比企业家更擅长大手笔制造泡沫。政府因此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发生器? @whigzhou: 政府行为导致了很多创新,这一点是明白无误也无须否认的,它的战争机器曾经是推动创新的最大单一力量,问题是,离开了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你无从知晓为这些创新所支付的代价是否值得?也不知道社会是否恰好需要这么多创新。 @whigzhou: 也无从知道它对资源的挤占压制了多少创新 @whigzhou: 况且,创新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企业家个人节衣缩食、担惊受怕、冒巨大风险下注豪赌,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凭什么让纳税人负担这些?世界进步跟他们有啥关系?他们为啥要关心? @tertio: 政府在某些方向上不明智地投巨资的一个结果是,市场上的高级人才都被这个资金黑洞吸引过去了,压制了其他方向。而市场的决策和方向都分散得多,也明智得多,通常整体上只是犯了过于乐观的错误。 @whigzhou: NIH @茶博未: Bill Gates基金的医疗项目呢? @whigzhou: 有类似效果,但道德上无可指责,人家吸引资源的能力来自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钱,不是从我口袋里硬掏的 @whigzhou: 对于慈善投资的再配置效果,可以说的是:把非直观的挤出效果展示出来,问问慈善家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如果他说是,那就没话好说了,这是他的权利 @茶博未: 我这样理解你文章的政策含义对不对?由着市场去收拾市场自己造成的泡沫,创新作为非少数人意图的结果 @whigzhou: 嗯,差不多。需要强调一点:A)我从道德上反对政府做这些事,这无须经济学理由,B)我又从经济学上反对那些认为政府做这些事有如此这般好处的观点,A和B是两个独立的主张,之间不必有关系  
饭文#S5: 慈善业发展须另谋他途

慈善业发展须另谋他途
辉格
2011年6月27日

最近,郭美美事件再一次将中国红十字会的财务透明问题提上了台面,尽管整个事件还陷于一团迷雾之中,连当事人究竟是谁都还难以确定,但一些已经明朗的事实为我们勾勒了事情的大致轮廓:有个网名叫郭美美的女孩在微博上高调炫富,网友挖掘出的某些迹象显示,她的巨额财富很可能是08年以后才获得的,她在微博上宣称自己是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高管,并且这一宣称得到了新浪实名认证程序的支持,也得到了被挖掘出的一些资料的印证,在得到有关方面的警告之后,她迅速否认了自己与红十字会的关系,而同时,几个关(more...)

标签: |
1902
慈善业发展须另谋他途 辉格 2011年6月27日 最近,郭美美事件再一次将中国红十字会的财务透明问题提上了台面,尽管整个事件还陷于一团迷雾之中,连当事人究竟是谁都还难以确定,但一些已经明朗的事实为我们勾勒了事情的大致轮廓:有个网名叫郭美美的女孩在微博上高调炫富,网友挖掘出的某些迹象显示,她的巨额财富很可能是08年以后才获得的,她在微博上宣称自己是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高管,并且这一宣称得到了新浪实名认证程序的支持,也得到了被挖掘出的一些资料的印证,在得到有关方面的警告之后,她迅速否认了自己与红十字会的关系,而同时,几个关注和挖掘其背景的论坛帖子和微博账户被关闭了。 这些事实当然还不是红十字会滥用善款的证据,但已足以引起人们对善款是否得到恰当使用的合理怀疑,尤其是在红十字会缺乏财务透明制度的背景下,每一个暧昧线索自然都会引发这样的怀疑,它从未以可验证的方式公布每笔善款的来龙去脉,也没有接受具有公信力的会计事务所的定期审计,动辄遭受怀疑便是它自己选择的命运。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中国慈善业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官方慈善机构的财务透明问题并未得到广泛关注,大地震先是激发起了极大的捐助热情,随后当人们冷静下来,便开始审视这些巨额捐款是否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到达了他们想帮助的灾民手里,一些评论者曾善良的希望,这一全民关注能够推动官方慈善机构建立透明化制度,但几年来的情况已经表明,他们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 不仅如此,甚至汶川地震所激发的另一个更低的愿望也已被证明是一厢情愿,人们曾希望,即便巨灾未能改造官方慈善机构,至少可以让民间独立慈善业的发展获得制度保障,这一希望同样破灭了;实际上,在目前职业诚信普遍缺乏、财务透明化得不到保障的市场大环境下,即使政策容许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大型慈善组织也未必能满足捐助者对透明度的要求,慈善业的未来发展,恐怕只能另谋他途。 从抽象的性质上看,慈善与其他消费/生产行为没什么不同,消费者(捐助人)付钱给某个生产者(慈善组织或受助者),换得某种结果(比如受助者生存状态的改变,或某种疾病的消除等等),在小规模的零星慈善活动中,生产者常常就是受助者本人,比如我付钱给某位穷人,要求他把这笔钱用于孩子上学,那么,他把孩子送进学校的举动,便产出了我所消费的产品,但在规模化慈善业中,常由慈善组织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它们拿了捐助人的钱,去按后者的意愿改变世界的状态。 但慈善业有个十分特殊的地方:作为消费者的捐助人,难以在物理上直接感知到其消费的产品是否真的被提供了,不像他们消费苹果和牛排时,咀嚼食物的过程,便可真切的感知到他们究竟消费了什么;这一点与信托很像,当诺贝尔在病榻上将钱交给受托人时,尽管他努力在遗嘱中详尽规定其消费内容,可一旦撒手人寰,这笔钱所买到的东西,还是无法与其意愿完全吻合。 所以,和信托一样,规模化慈善业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普遍的职业诚信、可靠的契约执行保障、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会计/审计制度,还有可信的定量统计手段,来衡量捐助意愿的实现程度,所有这些,都是成熟市场中的高级制度元素,不仅对制度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其本身的成本也很高,当这些条件缺乏、或者捐助人不愿承担其成本时,便只能寻求其他途径。 在古代,慈善组织的诚信是通过一些极端的文化元素来保证的,那时候,无论东西方,捐助人常把善款交给那些严格实行禁欲主义和独身主义的宗教团体,这是因为,严格的禁欲、独身和苦行戒律,是当时唯一能够信赖的善款不被滥用的担保,这些戒律掐断了滥用善款的主要动机,因为贪钱的目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在性竞争中获得优势、改善子女的社会竞争条件、或把财产传给他们,而苦行戒律把这六根都斩断了。 当然,未必只有苦行戒律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慈善组织或许能找出其他等价的方法,那就要看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另外,无须经过慈善组织的个人直接捐助也是当下可行的选择,但流行于成熟市场社会的那种大型慈善组织,看来并不是理想的学习对象。
饭文#R8: 真维斯触动了哪根神经?

真维斯触动了哪根神经?
辉格
2011年5月30日

最近,清华第四教学楼改名真维斯楼,铭牌一挂出即引来许多师生和校友的不满和慨叹,几天后先是被喷漆,接着牌子又告失踪,给刚度过百年华诞的清华带来了一场小风波;平心而论,校方在这件事上倒并未做得很出格,用校内楼堂馆所的冠名荣誉换取捐赠,是各国大学的通行做法,清华也已实行多年,募得捐款据说已超过八亿,此前并未惹来太多风议。

问题出在真维斯这个名字上,尽管真维斯是家合法诚实的企业,也没出过什么丑闻,按某些人的标准,还是值得被扶持的“民族品牌”;但(more...)

标签: | |
1857
真维斯触动了哪根神经? 辉格 2011年5月30日 最近,清华第四教学楼改名真维斯楼,铭牌一挂出即引来许多师生和校友的不满和慨叹,几天后先是被喷漆,接着牌子又告失踪,给刚度过百年华诞的清华带来了一场小风波;平心而论,校方在这件事上倒并未做得很出格,用校内楼堂馆所的冠名荣誉换取捐赠,是各国大学的通行做法,清华也已实行多年,募得捐款据说已超过八亿,此前并未惹来太多风议。 问题出在真维斯这个名字上,尽管真维斯是家合法诚实的企业,也没出过什么丑闻,按某些人的标准,还是值得被扶持的“民族品牌”;但不幸的是,在许多人眼里,他太土了,既与高科技和先进性沾不上边,也没有金融地产巨头那种令人仰望的光鲜和贵气,可以想见,服装、食品和娱乐等直接满足“低级原始”需求的企业,大概都会遭遇同样的抵制。 对于真维斯尤其不利的是,它不仅是服装品牌,更已被认定为三流大众品牌,成了俗气、不谙风情、不懂时尚的代名词,甚至已是被用来识别来自三线城市和小城镇的、未见过世面、缺乏品味的青年的标志性符号;由此不难理解,那些自视为骄子的清华校友,是断难接受这种符号与自己沾上边的,哪怕是一丝微弱的联系,也足以让他们愤怒,或者说,唯有愤怒一下,才能将自己与它撇清关系。 不久前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标题即为《穿真维斯的青年》,十分真切的描绘了这种心态,作者也曾是来自小城市青年,在北京上了大学,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品位,回头再看当初的自己,那感觉大概就像来自现代文明社会的人看到痴迷于巫术而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的部落民时的感觉;所以,对于没有此种经历的校友,真维斯最多让他们鄙视而已,而对于曾经就是真维斯青年的校友,真维斯铭牌就像一面镜子,让他照见过去的自己,愤怒就是很自然的反应了。 以冠名荣誉换取捐赠,对大学原本是桩不错的交易,而清华的买卖做得算很不错了,一幢建筑动辄一两亿的身家,相比之下,当初哈佛和耶鲁的校名都只卖了数百英镑,外加几百本书,其中伊利胡·耶鲁捐的560镑还是用货物充数,校方不得不自己把它拍卖掉,即便考虑到币值变化,用这笔钱要想在今天清华北大的任何角落留下个名字,恐怕都不容易。 真维斯这笔交易的问题,并不在许多人所声讨铜臭味儿,从没听到有人说那779镑和560镑捐款给哈佛耶鲁的校名染上了铜臭,问题在于卖方没算清楚成本,在上述文化背景下,挂汇丰微软的名字和挂真维斯双汇杜蕾丝的名字,成本可大不一样,捐款是一次性的,而一个会给师生校友带来负面感受的名字,却将在很多年中时不时冒出来破坏他们的情绪。 遗憾的是,学校的决策机制未能阻止这笔亏本买卖的发生,而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国内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制度差异,假如清华有一个代表师生和校友利益的董事会,假如冠名交易曾被提交校董们讨论,那么对真维斯这个名字的反感无疑会在决策过程中得到表达,因为从事后的反应看,这种反感是普遍而强烈的,它至少会影响一两名校董,而对于清华这样财大气粗而不乏捐助者的学校,一旦感知到负面反应,是不会为区区几百万捐款而冒险招惹众怒的。 师生校友们在愤怒和失望的时候,或许忘了,尽管他们以清华人自豪,但实际上这个学校从来就不属于他们,它不像剑桥和哈佛那样拥有自治性法人社团的地位,它属于政府,因而管理和决策机构并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的主人翁感只是大学这个名称所带来的一厢情愿的幻觉,看清这一点或许可以让他们释然和超脱一点。
饭文#P8: 乞儿干预欠缺理据

乞儿干预欠缺理据
辉格
2011年2月14日

近日,一场“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公益活动,引发了是否应对儿童乞讨现象进行司法干预的热烈讨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支持或反对干预的理由,大体上,支持干预的意见在舆论中占据了上风,不过,在仔细考察支持者所提出的理由、证据和论证之后,却可发现,尽管许多论证都有其道理,但还不足以构成支持一项司法改变的理由。

一种观点认为,依人之常情,一般父母不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乞讨,所以,当我们看到有成人带着孩子乞讨时,十有八九这些孩子是被拐来的,或者即便是收养的,也显然违背了他们当初的收养承诺;因而,儿童乞讨这一事实本身构成了司法介入的理由,因为它是存在拐骗犯罪或收养违约的强烈信号。

这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作为其前提的那个判断,缺乏经验支持,实际上已经有调查显示了相反的证据,许多甚至大部分带(more...)

标签: | |
1584
乞儿干预欠缺理据 辉格 2011年2月14日 近日,一场“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公益活动,引发了是否应对儿童乞讨现象进行司法干预的热烈讨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支持或反对干预的理由,大体上,支持干预的意见在舆论中占据了上风,不过,在仔细考察支持者所提出的理由、证据和论证之后,却可发现,尽管许多论证都有其道理,但还不足以构成支持一项司法改变的理由。 一种观点认为,依人之常情,一般父母不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乞讨,所以,当我们看到有成人带着孩子乞讨时,十有八九这些孩子是被拐来的,或者即便是收养的,也显然违背了他们当初的收养承诺;因而,儿童乞讨这一事实本身构成了司法介入的理由,因为它是存在拐骗犯罪或收养违约的强烈信号。 这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作为其前提的那个判断,缺乏经验支持,实际上已经有调查显示了相反的证据,许多甚至大部分带着孩子乞讨的,都被证明是他们的亲生父母;退一步,即便携童乞讨可以构成对拐骗的合理怀疑,这也只能支持由此发动司法调查或实施临时拘捕,而不能支持对携童乞讨行为的全面禁绝。 另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因为社会对携童乞讨的宽容,才使得儿童拐卖犯罪无法控制,这是可能的,就好比,假如不实行牌照登记制度,车辆盗窃便无法控制,但这只能支持某种管制制度(要求携童乞讨者手持牌照?),而不是全面禁绝,后者需要强得多的理由,就好比,除非全面禁止氰化物和铊元素的市面流通,否则无法将投毒犯罪控制在可容忍的水平内,很明显,如此强的证据尚未出现。 第三种,也是在舆论中获得最多共鸣的观点,认为让孩子去乞讨的事实,表明这些父母缺乏足够的能力或意愿给孩子起码的生长条件,他们的监护权应被剥夺;这一观点是肤浅而鲁莽的,它混淆了价值与权利,你基于某种价值观认为一些状况不可接受,并不能构成你对他人实施强制性干预乃至剥夺他的权利的理由。 自古以来,即便处境最悲惨的穷人也始终享有生育和按自己的方式抚养孩子的权利,只要极少几次他们被制度性的剥夺了这一权利,比如出于优生学理由的强制绝育,还有澳大利亚政府剥夺数十万土著父母监护权的行动,在事后,当人们清楚的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伦理意义之后,少有人不视之为悲剧、灾难和罪过。 当然,从价值观引出法律规制并非不可能,但务必要小心避免主语误置,比如,你不能因为自己觉得狗肉很难吃,就禁止别人吃狗肉,因为“难吃”的主语是你,而被禁止的行为的主语是“别人”;所以,你主张禁止别人吃狗肉,其实是因为有人在你面前吃狗肉会让你难受,换句话说,耳闻目睹这种行为本身对你构成了伤害,而正是对免于伤害的主张,才构成了一项至少语义上有效的权利主张。 同样,禁止携童乞讨的真正理由,是耳闻目睹这些行为会给许多人带来伤害,这在法理上是可以成立的;然而,正如我们在狗肉娼妓换妻问题上曾讨论过的,此类基于价值观的立法须谨慎从事,假如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宽容、多元、自由的社会,价值观立法就应最小化,主张者必须证明,支持立法的那种心理伤害是普遍、真实而强烈的。 有人或许会说,这种伤害发生在内心,其真实性和强度无从考证,这的确是个障碍,但并非毫无办法,一个简单的原则是:假如某种事果真会对你造成严重伤害,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当出现交易机会时,你会支付某个代价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代价的高低也与伤害的程度相当,相反,假如你总是放弃这些机会,我们便有理由不相信你所声称的伤害。 比如,你若真对吃狗肉行为感到痛苦、愤怒和嫌恶,你可能会掏钱买下一条正要被宰杀的狗,假如邻居的换妻行为让你痛苦嫌恶,你可能宁愿搬到一个房价更高或其他条件更差的社区,那么,假如社会果真充斥着会对儿童乞讨现象感觉到真实而强烈痛苦的人,我们可以期望看到什么呢?我想,我们会看到,那些生活境遇下降到不得不乞讨的人,多数会得到他们亲友和邻居的接济,你看到了吗? 假如我们看不到这种情况,那就只能认为,这些声明多半是虚情假意的,显然,法律规范不应被虚情假意所摆弄;毕竟,我们不能仅凭口头声明来采信一种伤害的存在,实际上,人们有着许多理由来对乞儿现象表达嫌恶和愤怒,而并不代表他们果真愿意付出代价去改变这一状态,他们真正想说的,或许只是:我可不会让孩子去讨饭!我是个好父亲!我对生活的标准可比这高多了!瞧,我是个有强烈正义感和慈悲心的好人! 这就好比,那些怒斥肯德基麦当劳为垃圾食品的人,其实真正想说的是:我家吃的可比这些好多啦!我的美食品位可比你们这些快餐族高多啦!我的生活方式中可没有快餐的容身之地!显然,若司法系统让快餐业的命运任由此类表达冲动所摆弄,是不公正的。
饭文#O2: 慈善不是道德武器

慈善不是道德武器
辉格
2010年9月13日

盖茨巴菲特中国劝捐之行已敲定行程,正在媒体纷纷猜测国内各大富豪将如何反应之际,素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率先行动,在写过盖茨和巴菲特的公开信中,他宣布将在身后捐出全部财产;同时他还在信中透露,近些年来,他的企业每年都将一半以上的利润捐作善款;报道此事的媒体因而将她称为“道德模范”。

然而,在公开信发表之后的访谈中,我却听到了一些离奇高论,陈光标说,未来十几年中,多数富豪将向富二代移交财产,而这些富二代多数是只知享乐的败家子,(more...)

标签: | | | |
687

慈善不是道德武器
辉格
2010年9月13日

盖茨巴菲特中国劝捐之行已敲定行程,正在媒体纷纷猜测国内各大富豪将如何反应之际,素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率先行动,在写过盖茨和巴菲特的公开信中,他宣布将在身后捐出全部财产;同时他还在信中透露,近些年来,他的企业每年都将一半以上的利润捐作善款;报道此事的媒体因而将她称为“道德模范”。

然而,在公开信发表之后的访谈中,我却听到了一些离奇高论,陈光标说,未来十几年中,多数富豪将向富二代移交财产,而这些富二代多数是只知享乐的败家子,是国家的“高消费品”,他似乎在暗示,鼓励富豪们慷慨捐献,就是为了避免财富被这些败家子所糟蹋,进而他又主张,如果富豪们不肯捐,国家就应征收遗产税和高消费税。

慈善热情和慷慨捐赠是值得赞赏和尊重的,但它们不应被用作道德挞伐的武器,更不应被用来支持国家通过高额赋税没收私人财产的主张;不向慈善事业捐款的富豪未必就是守财奴,和慈善活动一样,盈利性的生产和投资活动同样可以惠及他人,只是途径的不同,就效果而言,盈利性活动对惠及他人的程度未必低于慈善活动,考虑到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前者的效果更容易被证实。

因此,通过盈利性企业还是慈善机构来增进人类福祉,这纯粹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不存在截然分明的高下之分,而把私人财富交给国家来经营,则更谈不上高明,只能带来浪费、低效和腐败;所以,富豪是否参与慈善事业,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与道德无涉,道德是旨在避免人际冲突的行为规范,而拒绝捐献并不会带来冲突。

如果我们回到传统社会,或许确能在慈善和道德之间扯上关系;在古代,许多社会的习惯法中,家族成员负有接济孤寡的责任,这是慈善传统的渊源,这实际上是一种家族内部的保险机制,有些家族还为此设立公共基金;或许可以更进一步,将这一传统上溯至部落时代近亲男性的合作狩猎团队,接济孤寡的责任显然可以加强团队的互惠合作关系。

中古之后,慈善传统开始向两个方向分化,一方面,城市行会组织模仿家族为其成员提供保险性质的慈善救济,这可以强化行会的内聚力,另一方面,教会越来越多的向公众提供开放性的慈善救济服务,作为其树立价值感召力和吸引教众的一种方式;最后,随着市场化变迁和现代流动性大社会的发展,行会组织瓦解,同时原本附属于教会的慈善组织日益世俗化,两种慈善形式逐渐合流为现代慈善事业。

所以,在现代社会,慈善行为已不再是个人作为家族成员所背负的习惯法责任,或作为行会成员而履行的组织义务,通常也不是作为宗教信徒而被其所上帝赋予的使命,它已成为个人基于其价值观而做出的选择,也是他对运用财富达到同样目的的不同途径的效果做出评估后所做出的个人判断,因而,旁人对它的评判也只能基于个人价值取向而非作为社会共同规范的道德标准。

盖茨巴菲特中国之行,若将重点放在介绍他们多年从事慈善活动的经验,并分享他们从中获得的个人体验,是很有价值的,但如果把它变成一次劝捐大会,就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目前的条件下,私人资本力量薄弱、地位憋屈,民间投资严重不足,而慈善组织又缺乏发育,相关的法律制度也不存在的情况下,大规模捐献恐怕不会有好的效果,私人资本留在实业领域或许更有机会增进国民福祉。

你可以做什么来改变医疗体制?

在《慈善事业需要钱,更需要智慧》里,我指出只有三种行为才是符合我所界定的慈善精神的慈善行为,并把推动市场制度的建立列为头号,对此,许多朋友不以为然,甚至有朋友问:你想让比尔盖茨变成右版格瓦拉啊?或者:你的意思是让慈善家都去竞选国会议员?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制度建设不是闹革命,而国会议员在制度建设上也未必有多少优势,实际上,大量制度建设工作,都是可以在不与权力发生关系的前提下去做的。

制度分为私人制度和公共制度,前者是自愿参与形成的,比如交易形式、合约安排、评价机制、标准、保险、交易所、行业组织、仲裁机构,等等;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信奉无政府主义,我相信市场制度中的任何元素都可以由私人提供。

当然,这是从规范意义(more...)

标签: | |
708
在《慈善事业需要钱,更需要智慧》里,我指出只有三种行为才是符合我所界定的慈善精神的慈善行为,并把推动市场制度的建立列为头号,对此,许多朋友不以为然,甚至有朋友问:你想让比尔盖茨变成右版格瓦拉啊?或者:你的意思是让慈善家都去竞选国会议员?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制度建设不是闹革命,而国会议员在制度建设上也未必有多少优势,实际上,大量制度建设工作,都是可以在不与权力发生关系的前提下去做的。 制度分为私人制度和公共制度,前者是自愿参与形成的,比如交易形式、合约安排、评价机制、标准、保险、交易所、行业组织、仲裁机构,等等;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信奉无政府主义,我相信市场制度中的任何元素都可以由私人提供。 当然,这是从规范意义上讲,在实证意义上,我是个宪政主义者,就是说,在现实中,我赞成有一个宪政政府,这是对人性现实的承认,因为我知道,难以指望所有人都放弃抢劫的念头,既然如此,那就保留一个能最大程度上被限制抢劫冲动、而又有能力压制其他人抢劫行为的国王吧,毕竟,一个无政府社会太容易被打劫了。 扯远了,回到制度建设,重新对这个话题提起兴趣,是因为在松鼠会论坛上看到有松鼠在议论医疗体制问题,楼主的大意是,面对如此恶劣的一个系统,除了骂骂娘,还能做些什么? 能做什么取决于你是谁,如果你是患者,你大概做不了什么,如果你是医生,就按西方标准努力做个好医生吧,同时做好心理准备——这么做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奖励,如果你能决定政策,那就把医院都卖给私人吧,同时解除一切医疗管制吧。 不过,我这里打算讨论的是,如果你是比尔盖茨呢?或者从他那儿弄来了10亿美元呢? 在简单的消费品市场,产品质量是由消费者用钞票投票来保证的,然而对于一些涉及因果关系复杂的消费品,消费者难以鉴别其质量,在这些市场,质量保证由同行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来提供。 医疗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行评价,这包括两个部分:行业壁垒和专业声誉,前者由一组经同行认可的医学院实现,他们确保入行者接受了某种教育,并经考试和实习确认拥有某些知识和技能,后者由各科医生、医院和协会对医生行医表现的评价组成。 当质量主要由同行评价来确保时,消费者的钞票其实首先是投给了这个同行圈子,其次才是投给具体的医生和具体的服务,如果一个同行圈未能赢得消费者足够多信任,就会被淘汰;在古代,医生圈所赢得的信任,未必比巫师圈更多,后来,当它的知识体系和评价机制有了很大改进之后,才脱颖而出。 普遍的情况是,在缺乏组织、表达、出版和信息流通自由的地方,良好的同行评价机制很难建立。 好,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回答前面的问题了,推动同行评价机制的建立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首先面临的是组织障碍,而相比之下,另一个替代机制——第三方评价——则较少依赖组织自由,它只需要信息自由即可,而在网络时代,这个障碍似乎更容易突破。 这样,我就想到了几件可以做的事: 1)医疗透明度指数。从每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每个选取若干家医院,评估每家的透明度,所谓透明是指医疗服务过程所产生的必要单据完备且在被要求时可向患者提供,基础数据可来自(A)医院门口的随访跟踪采集,(B)接受患者网上提交记录。最终按得分形成排名。 2)医疗事故鉴定。组织国际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由基金会按小时计酬,根据患者从网上提交的记录做鉴定,同时接受并鼓励医方举证和申辩。 3)医师资格认证。维护一份合格医师名单,每获得一份完整规范的医疗服务记录,并且经专家委员会鉴定治疗方案合理,则将医师加入合格名单,并给他一个初始分值;每宗医疗事故经鉴定若医方有责任,则给医师记负分,当分数低于规定值时,将其移入不合格医师名单。 4)当上述鉴定和认证记录积累到足够数量时,开始编制医疗安全排行。 我相信,在这方面投入1亿美元,比在药品研发上投入100亿美元,可挽救更多生命。 当然,服务器要放在香港,只须让公众知道一个email地址即可保证最起码的数据通道。
关于慈善,再理理头绪

从得到的反应看,许多朋友不同意我在《慈善事业需要钱,更需要智慧》中的看法,而其中许多是出于对我所运用的几个概念的误解,试着再理一理吧。

1)价值。个人运用其所掌握的资源追求他所认为的幸福;这其中,他对“什么能给他带来幸福”的看法,我称之为“一阶价值”,而另一方面,人们对“个人运用资源追求幸福”这件事情本身的看法,我称之为“二阶价值”。

2)自由精神。它认为每个人对其拥有的资源的控制和运用它来追求幸福的机会,应该得到保护。显然,这是一种二阶价值,它未包括任何关于“什么是幸福”的判断,因而不是一阶价值。

(more...)

标签: | |
709
从得到的反应看,许多朋友不同意我在《慈善事业需要钱,更需要智慧》中的看法,而其中许多是出于对我所运用的几个概念的误解,试着再理一理吧。 1)价值。个人运用其所掌握的资源追求他所认为的幸福;这其中,他对“什么能给他带来幸福”的看法,我称之为“一阶价值”,而另一方面,人们对“个人运用资源追求幸福”这件事情本身的看法,我称之为“二阶价值”。 2)自由精神。它认为每个人对其拥有的资源的控制和运用它来追求幸福的机会,应该得到保护。显然,这是一种二阶价值,它未包括任何关于“什么是幸福”的判断,因而不是一阶价值。 3)慈善精神。它认为那些拥有较多资源的人,应该向那些拥有很少资源的人转移部分资源,从而提高后者追求幸福的能力。同样,这也是一种二阶价值。 4)特定利他。你可以帮助某个特定的他人,比如让他开出一张最想要的东西的单子,然后全部或部分地买给他,或者更简单,直接送钱给他。 5)普遍利他。可是,如果你想无偏见的同时帮助所有人,那该怎么办呢?烧钱,躲在家里悄悄烧。钱是除你之外的全世界打给你的欠条,烧了它就无偏见的同时勾销了他们对你义务,换句话说,你克制了自己的欲望,而将运用资源追求幸福的机会无偏见的留给了别人。顺便说一句,省吃俭用把钱存起来埋入地下并永不挖出来的吝啬鬼的行为,具有同样效果。 6)慈善性利他。根据(3),慈善行为应该几乎是一种普遍利他,它唯一不那么普遍的地方是,他帮助的对象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因而,其唯一可行的实现方式,是将在普遍利他中原本打算烧掉的钱,分给穷人。 7)偏袒效应。特定利他的累加不能构成普遍利他,因而也不能构成慈善性利他,这是因为任何特定利他行为都包含了偏袒效应;偏袒的意思不是帮了甲而没有帮乙,而是:在改善甲的处境的同时,恶化了乙的处境,或:在改善穷人某些处境的同时,恶化了穷人的其他处境。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说来话长,这里不啰嗦了,总之,只有直接发钱,并借助市场机制,才能避免偏袒效应。 不过或许有人会质疑,发钱也会有偏袒,有些人的需求很难用钱满足,发钱就很难真正让他们追求到幸福,这是不能成立的,慈善所关注的是加强穷人追求幸福所需的资源竞争能力,至于实际上能否追求到,不是慈善所能考虑的,假如你一心想着登月旅行,满足不了就痛不欲生,任何其他事情都缓解不了,因此而要求盖茨资助你10亿美元,这种要求虽很正当,却显然不是慈善事业所针对的。 8)再分配效应。我承认,即便无法避免偏袒效应,偏向性的慈善行为还是会使资源配置在总体上更倾向于穷人的需求,这是没错的,问题在于,慈善家是否理解其慈善行为的偏袒效应,如果理解并认为这是值得而必要的代价,那也无话可说,但通常他们并不了解,更何况许多偏袒效应还是十分剧烈的,一旦被揭示恐怕会令人震惊。 9)命名任意性。有人说,慈善精神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慈善行为不过就是慈善家实现自己的一阶价值的途径;当然,命名是无关紧要的,实现自我一阶价值,而不考虑穷人处境是否真的改善,被归类于慈善事业这种行为我称之为“特殊利益事业”,继续叫它慈善事业当然也可以,只要明白其中差别即可;我的重点是,驱动慈善家的最初动机通常是(3)所界定的慈善精神,而他们的实际行为却更像特殊利益事业,而导致这一悖逆的原因是他们缺乏某方面的洞察力,一旦其中奥妙被揭示,他们的想法或行动,都有可能会改变。
饭文#M5: 慈善事业需要钱,更需要智慧

慈善事业需要钱,更需要智慧
辉格
2010年7月6日

最近,巴菲特又完成了一轮总额近20亿美元的慈善捐赠,除了为履行其对盖茨基金会的承诺而做的年度捐赠之外,还分别向以其前妻和三个孩子的名义所设立的几个基金会捐赠了数亿美元;不过,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巴菲特和盖茨夫妇这一慈善业的天王级组合,近来似乎越过了“不以自己的行动向别人施压”这条界线,开始高调呼吁富人们慷慨捐献,在过去一年的一系列慈善餐会上,他们号召亿万富翁们作出慈善宣誓,承诺捐出一半以上的财产。

如果盖茨和巴菲特们只是运用自己所(more...)

标签: | | | | | |
717

慈善事业需要钱,更需要智慧
辉格
2010年7月6日

最近,巴菲特又完成了一轮总额近20亿美元的慈善捐赠,除了为履行其对盖茨基金会的承诺而做的年度捐赠之外,还分别向以其前妻和三个孩子的名义所设立的几个基金会捐赠了数亿美元;不过,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巴菲特和盖茨夫妇这一慈善业的天王级组合,近来似乎越过了“不以自己的行动向别人施压”这条界线,开始高调呼吁富人们慷慨捐献,在过去一年的一系列慈善餐会上,他们号召亿万富翁们作出慈善宣誓,承诺捐出一半以上的财产。

如果盖茨和巴菲特们只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去推动他们认为值得的事业,并从中获得满足,旁人是难以置喙的;然而现在,他们正将自己的行动上升到道德层面,试图以自身的影响力构建一种道德氛围和舆论压力,让富人们都来追随他们的脚步,其规模甚至将改变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格局,这样,就难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索:他们所推动的这一慈善潮流,对于其事业所针对的人群,对于经济,对于社会的未来,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些基于特定价值偏好的慈善机构,比如资助某个流派音乐的基金,旨在保护野生鹤类的基金等等,其实是特殊利益组织;而像盖茨、福特、洛克菲勒这样的超大型慈善基金,通常都不会将其宗旨限定在某种特殊价值偏好之上,而是设定一个诸如“在世界范围内改善人类福利”这样笼统宽泛的目标,至少从宣称的目标看,他们旨在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无论他是谁,无论他的爱好与追求是什么;所以,蕴涵在各种慈善行为中的慈善精神,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两条价值观:帮助他人是好的,帮助穷人比帮助富人更好,除此之外,他们是价值中立的。

然而,正是在这两点上,人们常常对慈善行动做出错误判断;第一种错误是常说的合成谬误,即,帮助若干个人实现某方面的改善,累加起来就等同于整个群体在这方面的改善,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比如,你资助100个学生去参加高考,其中70个考上了,这些个人的处境当然是改善了,但如果高校录取名额不变,整个中学生群体的升学机会并不会有任何改善。

所以实际上,你只是加强了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竞争教育资源的能力;当然,有些慈善家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穷人在竞争中的地位,但这样问题又来了:穷人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是因为他们没钱,因而改变这一状况的最简捷办法就是给钱,这也是同时保持价值中立的唯一办法;不给钱而资助上学,等于是在说,你们不知道自己利益所在,而我知道,这三千块钱花在教育上比花在别处更值得;显然,不经意中你已经把自己的价值观施加在他们身上了。

这种施加的后果常常出乎意料,由于资源总量有限,倾向性资助会大幅改变资源配置,结果处于价值盲区的那些条件恶化了;比如,《洛杉矶时报》的一篇报道就认为,由于盖茨基金会将医疗赞助的目标集中在死因排名最靠前的几种疾病上,而该基金的压倒性实力将大量医疗资源和人才急剧的吸引到攻克这些疾病的任务中,在短期内便导致其他医疗领域资源匮乏,服务质量下降,价格上涨,这恐怕不是盖茨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那么,通过恰当合理的计划来平衡资源配置,能否消除这种倾向性呢?计划经济的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对于大规模资源配置这等复杂的问题,我们唯一可依赖的就是市场,实际上,斯密在两百多年前便得出了这样的洞见:在市场中,唯一可以让你确信自己的确是在帮助他人的东西,就是价格信号,如果你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服务,而自己又挣到了钱,就表明你在用最少的资源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满足他人的需求。

然而对于慈善家们,仍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首先,穷人缺乏支付能力,他们的需求无法在市场上得到表达,其次,也更要命的,是许多地方根本不存在起码的市场环境,财产得不到保护,契约无法履行,大跨度交易受到重重阻碍;这样一来,问题就清楚了,在斯密洞见的启发下,要秉持慈善精神而同时做到价值中立(这意味着不会在改善穷人某些处境的同时,恶化穷人的其他处境),唯一可做的事情只有三件:推动市场制度的建立,给穷人发钱,投资或经营盈利性企业。

如果我们放眼纵观世界,不需要多少洞察力,便可发现,那些吸引了最多慈善家目光的地区,和那些源源不断产生慈善家的地区,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制度;若不改变制度,不建立起码的市场环境,再多的慈善捐助都无法消除那些制度每时每刻在制造着的贫困、苦难和不公;遗憾的是,很少有实力雄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推动市场制度的建设,除INGKA之外的前三大慈善基金,全都将资源集中在医疗上;更可悲的是,在非洲,正是因为大量慈善和国际援助组织依靠当地政府和军阀来分发援助物资,大大强化了这些反市场政权的合法性和统治能力。

饭文#M1: 收入差距本身不是问题

按一:本文体现了我的马尔萨斯主义(加上“我的”二字是因为我发现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在使用马尔萨斯主义一词时的含义都与我不同,而且是误导性的)与经济学主流传统所奉行的边沁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

按二:很像听听laoyao对本文的意见,我写它的时候就一直在想着他的积极心理学,呵呵。

收入差距本身不是问题
辉格
2010年6月12日

所谓的收入分配改革已成山雨欲来之势,从参与其事的部门和机构中所传出的信息也显示,政府的某种矫正方案很可能在年内推出;目前还没有任何信息让我们判断,将有哪些手段会被用来矫正收入差(more...)

标签: | | |
724

按一:本文体现了我的马尔萨斯主义(加上“我的”二字是因为我发现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在使用马尔萨斯主义一词时的含义都与我不同,而且是误导性的)与经济学主流传统所奉行的边沁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

按二:很像听听laoyao对本文的意见,我写它的时候就一直在想着他的积极心理学,呵呵。

收入差距本身不是问题
辉格
2010年6月12日

所谓的收入分配改革已成山雨欲来之势,从参与其事的部门和机构中所传出的信息也显示,政府的某种矫正方案很可能在年内推出;目前还没有任何信息让我们判断,将有哪些手段会被用来矫正收入差距,因此对未来的方案也无从评估,不过,仅从把收入差距本身视为症结所在这一点来看,有关部门似乎并未摸清脉象,更未摸到门道。

当前的贫富差距确实异常严重,但这只是一个表象,反映了其背后的诸多制度弊端和不公正;如果说这是一种危险,那也是导致它的那些因素所带来的危险,即便这些因素并未导致贫富差距,也同样危险,或者,其导致的差距被再分配政策强行扭转了,危险也会同样存在,相反,若这些因素被消除了,即便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也不会对社会安定有什么威胁,换句话说,贫富差距本身不是问题。

通常认为,通过赋予个人以满足各种需要所需的购买力,财富可以带给人适意、快乐和幸福,这是没错的,但是财富给人幸福的方式,是动态和相对的,即,满足感并非来自你拥有某种东西这一事实,而是来自你从不拥有到拥有这一变化,或你意识到身边其他人不拥有而你却拥有这一事实:一个刚刚做砸一笔生意的亿万富翁,未必会比一个刚刚挣到50块工钱的搬运工更快乐。

所以,我们无从知道,更高的财富水平,或者更小的贫富差距,是否会让一个社会更和谐;缩小贫富差距,或许减少了穷困者的痛苦和焦虑,但也降低了较富裕者的快乐和适意;我们只能知道,财富增长的过程可以带来更多快乐;而且,即便我们能够消除由差距所带来的痛苦和焦虑,是否值得这么做呢?

如同快乐和满足感一样,痛苦和焦虑是进化过程为我们设计的激励机制,它确保了我们以生存和繁衍为目标的行为模式得以正常运行;焦虑机制被设计的很灵活,其阈值会随条件的改变而升降,要消除它们,需要抹除一切细微的差距和波动,到那时,或许每个人都会过的像唐氏综合征患者那样无欲无求、天真快乐了,但这果真是我们所要的结果吗?那时候,支撑我们每日劳作、求知、逐利、争胜、探索、创造的动力还存在吗?整个文明还能维续吗?

作为个人,喜欢宁静淡泊,讨厌紧张、焦虑和富于挑战性的生活,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社会整体,任何人是否有权主张它该变得更紧张或者更宁静?谈论总体的幸福水平是无意义的,因为快乐属于个人,不可加总和平均;唯一有意义的问题是:何种焦虑会导致和平合法的努力和竞争,而何种焦虑将导致破坏性甚至反社会的行为?

显然,如果引起我焦虑的种种差距,多数是由个性、天赋、机遇、努力和声誉等方面的差别所造成的,将更可能激励我去挖掘天赋、培养能力、寻找机遇、努力工作和建立声誉,相反,如果我所目睹的种种差距,多半来自特权、舞弊、欺诈、暴力侵占、杀人越货、欺行霸市和政治谋略,那么,我当然更可能努力投身于此道;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差距是由什么造成的?

一个法治良好、权利有保障、机会开放的社会,贫富差距不会危及社会秩序;在个人消费上,富人和穷人的差距远不如基尼系数所显示的那么大,富人的财富大部分用于投资和社会性消费(比如慈善和学术赞助)上,而这些活动多少都能惠及穷人;即便从福利均等主义的角度出发,也没有理由让更多的人来控制这笔投资,除非再分配的程度达到能削减资本家个人消费的程度;实际上,从诺贝尔、卡内基、洛克菲勒、福特,到盖茨和巴菲特,他们所积累的巨额财富,只有很小部分变成了其个人和家族的消费。

相反,在一个缺乏法治、机会依赖于特权、财产权也得不到保障的社会,富人们要么及时行乐,在失去权势之前尽快享用财富,要么不得不拿出很大一块资源,去保护财产免受侵夺,去谋求和维持其特权地位,去到种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合纵连横中争得有利位置,而从所有这些开销中,善良的穷人是分不到好处的。

饭文#K3: 企业科研资助的责任边界

企业科研资助的责任边界
辉格
2010年4月9日

上月底,英国下院科技选择委员会发布了它的气候门调查报告,报告虽批评了当事的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里所流行的“隐瞒信息文化”,但大致上排除了主要当事人的刻意歪曲和夸大事实的嫌疑,并声称人为全球暖化的科学结论未因此事而动摇。

这份报告,仿佛给近几个月来被气候门以及IPCC频频被发现引用流言级非专业报道等丑闻弄得灰头土脸的暖化派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们终于扬眉吐气并发起了反击;许多暖化派科学家呼吁政治家迅速采取行动,不要再在争论中浪费时间;尽管在怀疑派看来,一些足以致命的质疑并未得(more...)

标签: |
753

企业科研资助的责任边界
辉格
2010年4月9日

上月底,英国下院科技选择委员会发布了它的气候门调查报告,报告虽批评了当事的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里所流行的“隐瞒信息文化”,但大致上排除了主要当事人的刻意歪曲和夸大事实的嫌疑,并声称人为全球暖化的科学结论未因此事而动摇。

这份报告,仿佛给近几个月来被气候门以及IPCC频频被发现引用流言级非专业报道等丑闻弄得灰头土脸的暖化派打了一剂强心针,他们终于扬眉吐气并发起了反击;许多暖化派科学家呼吁政治家迅速采取行动,不要再在争论中浪费时间;尽管在怀疑派看来,一些足以致命的质疑并未得到正面的回答。

恰在此时,绿色和平又扔出一个炸弹,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披露了以石油化工为主业的Koch公司曾于2005至08年间,累计向75家持暖化怀疑论的研究机构捐赠了2500万美元,绿色和平据此指责Koch公司是“破坏气候科学的金钱中枢”、“清洁能源和气候政策的绊脚石”,而这些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研究资助,更被媒体如同政治贿赂那样称为“黑金”。

绿色和平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它并未指出接受上述资助的研究结果,何以是错误的、误导性的、或不符合科学标准的;指出追求商业利益这一动机,并不能构成对一项研究结果的有效质疑;如果研究结果本身是有价值的,那么,使得研究得以进行、结果得以发表、公众和政治家得以关注的一系列努力,尽管可能是自私的,却是值得赞赏的。

不过,绿色和平的这颗炸弹却可以提醒我们思考,当企业赞助科学研究时,其道德和法律的责任边界到底在哪里?通常,只有在涉及其产品的健康或环境安全性时,科研资助才会涉及到责任问题,比如烟草公司资助对吸烟健康危害的研究,能源公司资助燃煤之环境后果的研究等。

有人主张,为确保客观与中立,此类研究应排除企业资助,只能接受非营利性组织资助,或者索性完全交给政府;这是错误的,首先,政府并非中立机构,相反,它往往带有强烈的父爱倾向,即,政治家总是希望公众感受到某种威胁,并声称自己能保护他们免遭其伤害,因而他们会更偏爱那些夸大甚至虚构产品危害的研究结果。

其次,非营利性并不等于“无利益诉求”,更不能保证某个组织的中立性,非金钱利益也是利益,确保某种动物、某片风景、或某种生活方式永久存续的愿望,是一种强烈的利益诉求,它可以为科研资助带来严重的倾向性;事实表明,非营利性的绿色和平在资助和宣传它所偏爱的结论时,其罔顾事实和逻辑、无视科学标准的程度,是相当惊人的。

实际上,任何资助者都免不了偏见,所以对公众而言,不应把接近真相的希望,建立在资助者的中立性上,而应建立在资助来源的多样化和竞争关系上,建立在对科学界学术标准的判断之上;如果持各种观点和理论的科学家都有机会展开研究和发表结果,如果科学界自发形成的同行评审制度有效运行,我们就能离真相近一点。

假如一位医学家对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持怀疑态度,而某烟草公司的赞助使他有能力收集更多事实、做更多实验、写更多论文,来加强他的论点,乃至影响了学界的主流倾向,这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地方;甚至若干年后,人们发现他的研究质量低下,错误频出,结论最终被主流所抛弃,这也只是科学进步得以发生的常规方式而已。

相反,如果这位医学家篡改或捏造数据,或者故意对数据做误导性解释,拼凑出赞助者所乐见的结论,而赞助者又知晓甚至鼓励这些作为,那么,这种赞助行为便是不道德甚至是非法的,因为他在刻意蒙蔽消费者;如果他预期到这些结论会在法庭上被用作证据,或在国会听证和辩论中被援引从而影响立法,那他更是负上了制造伪证的刑事责任。

在科学界,人格和思想的独立性是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那些过度依赖甚至迎合单一赞助者的学者,是很难得到尊重和好评的,俗话说:用钱能收买到的思想是不值钱的;所以,即便出于自私的考虑,企业也不会单单依靠来自他们的证据,为了说服消费者,独立学者的研究结论更有价值。

现在假设,某烟草商资助了一位声望卓著但事先不知其观点的医学家,而研究却得出了烟草商不喜欢的结论,他是否有权利将其秘而不宣呢?依我看,这样做是很不道德的,但未必是非法的,因为掩盖研究结论不同于掩盖事实,前者有着复杂的统计分析和逻辑推导,是更合理的怀疑对象,因此,他拥有怀疑任何研究结论、并基于这一怀疑而拒绝将其公布的权利,即便这种怀疑背后有着利益动机,而动机如何并不影响权利是否享有。

慈善业的商品、供给方和需求方

慈善事业中,谁是供方?谁是需方?基于直觉的回答显然是:既然施主(捐赠者)提供了某些东西,而苦主(受助者)获得了它们,那么前者自然是供方,后者便是需方,难道还会有错?然而,如果我们坚持以经济学的方式来使用这两个词,上述答案显然是错误的:苦主的确获得了些东西,但他们为此付出了什么对价呢?不支付对价的一方,怎么会是需求方呢?并且,在慈善行为中,施主常常只付出金钱,而在任何交易中,付出金钱的那一方不总是被视为需求方吗?

去年大地震之后,我在《善款买的是什么?》中谈到这一问题,在我看来,慈善业中,施主才是消费者和需求方,他们以金钱、商品或劳动等形式付出了代价,换得某些他希望看到的结果,并从中得到满足,这和其他消费行(more...)

标签: | |
317
慈善事业中,谁是供方?谁是需方?基于直觉的回答显然是:既然施主(捐赠者)提供了某些东西,而苦主(受助者)获得了它们,那么前者自然是供方,后者便是需方,难道还会有错?然而,如果我们坚持以经济学的方式来使用这两个词,上述答案显然是错误的:苦主的确获得了些东西,但他们为此付出了什么对价呢?不支付对价的一方,怎么会是需求方呢?并且,在慈善行为中,施主常常只付出金钱,而在任何交易中,付出金钱的那一方不总是被视为需求方吗? 去年大地震之后,我在《善款买的是什么?》中谈到这一问题,在我看来,慈善业中,施主才是消费者和需求方,他们以金钱、商品或劳动等形式付出了代价,换得某些他希望看到的结果,并从中得到满足,这和其他消费行为没有截然的差别;正是这些结果而不是捐赠物本身,才是慈善业中被交易的商品;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这些商品由苦主提供,此时他们是供方,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既非供方也非需方,而只是当事第三者。 施主付出代价换来什么呢?有许许多多可能性,也不排除他除了把钱撒出去别无所求的可能,但大致上可以归为几类: 1)内心的慰籍:耳闻目睹此情此景不做点什么我心里过不去。 2)苦主的感激; 3)旁人的尊敬; 4)苦主状态的改善。 这些便是慈善业的商品,对于第一种,供给是自我实现的,捐赠行为本身创造了它的供给,第二种,供方是苦主,第三种,供方是旁人,但旁人的尊敬有时需要以苦主状态之改善为前提,而不是在捐赠之时立即交付,此时(4)便成为(3)的中间产品或半成品。 第四种商品的交付最为复杂,常常涉及到迂回生产,而供方也各有不同,而且一旦涉及迂回生产,交易就有落空的可能;假如我看到某孩子每天走路上学很辛苦,就送给他一部脚踏车,如果他此后每天骑车上学,交易便成功了,我付出的对价买到了我要的结果,如果他把车卖了钱去打老虎机,交易便告落空。 更多时候,第四类商品由专业慈善工作者或慈善机构供给,他们作为慈善业的生产者,向施主们提供商品清单和价目表:你只需付出多少钱,就可以让一个山区穷孩子免于失学,或者让一个西藏老人摆脱白内障;他们拿了施主的预付款后,就去生产“免于失学”和“摆脱白内障”这些商品;当然,慈善业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许多生产者或他们雇员,同时也是消费者(即施主),他们以义务劳动为对价购买了其所生产商品的一部分。 厘清了慈善事业中的商品、需方、供方和生产者,我们便可更进一步,考察一下,什么是好的慈善,什么是坏的慈善,当然,这个好坏判断是基于我个人的价值观,但我相信,一旦辨明之后,许多人会做出与我相同的价值判断。 依我看,好的慈善,必须以苦主状态之改善为终极目标,这意味着,任何慈善消费,所消费之商品,要么本身就是商品(4),要么是以商品(4)为必须原料之制成品;但现实世界中,这样的条件却并非总是被满足,慰籍、感激、尊敬、荣誉,常常被过早支付,事后又缺乏核实,这时候,商品(4)往往被其赝品所替换,那就是商品(5): 5)苦难状态的存在和展示。 当我们向地铁口的残疾人抛出硬币时,我们本想购买的是他的处境改善,可因为缺乏核实手段,我们实际上购买的却是他的残疾,有了我们的需求,黑帮就会创造大量的残疾供给;可悲的是,整个现代慈善事业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从慈善组织特别是那些官僚化国际机构的宣传中,我们很少听到他们工作的结果,相反,充斥视听的都是苦难的情景,这些对唤起同情心当然是必要的,但并不能成为付钱的真正理由。 正是交易标的和交易关系的混淆,慈善行为实际上正在制造苦难:被挑断脚筋甚至挖去双眼的孩子们,被非洲和朝鲜暴君用来讹诈援助金的数百万饥民,被哈马斯用来换取欧元的道具尸体…… 导致坏慈善的另一种扭曲,是买方误认,感激、尊敬和荣誉,作为慈善业的最终产品,本该交付给它们的买家——施主,现实中却常常被错付给了慈善业的生产者——募捐者、慈善组织和他们的雇员(当然,义工理应获得一份),无异于厨师偷吃了鸡肉,把汤水留给了他们的主顾。 这种扭曲,在政府介入时,就变得尤为严重,各国官方、半官方和联合国援助机构的官员们,拿着极高的薪水和津贴,用的是各国纳税人的钱,常常把援助轻易交给小暴君们,却很少拿得出受助者处境改善的证据,而与此同时,荣誉从来没有交付纳税人——连汤水也喝不到,他们自己却不仅名利双收,还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那些负担了大部分税款的富人贪婪和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