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感觉〉标签的文章(4)

聋子说话

【2021-10-30】

@whigzhou: 昨天和几个朋友在外面吃饭,邻桌有个人跑过来攀谈,讲的还蛮起劲,一个人讲了十几分钟,等他走了之后,认识他的那位朋友悄悄告诉我,他是个聋子,而且聋的很彻底,我很惊讶,如果一个人彻底耳聋,他怎么会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发音控制的那么好,以前我也见过聋子说话,都明显控制不好自己的声音,我朋友说,他在胸部植入了一个装置,能让他感知自己的胸腔共鸣,具体怎么起作用的不太清楚,我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装置,搜了一下也没找到线索,

标签: | | |
8886
【2021-10-30】 @whigzhou: 昨天和几个朋友在外面吃饭,邻桌有个人跑过来攀谈,讲的还蛮起劲,一个人讲了十几分钟,等他走了之后,认识他的那位朋友悄悄告诉我,他是个聋子,而且聋的很彻底,我很惊讶,如果一个人彻底耳聋,他怎么会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发音控制的那么好,以前我也见过聋子说话,都明显控制不好自己的声音,我朋友说,他在胸部植入了一个装置,能让他感知自己的胸腔共鸣,具体怎么起作用的不太清楚,我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装置,搜了一下也没找到线索, 另外,他还专门受过读唇训练,大致能猜到别人在说什么, 感觉挺神奇的, @tertio: 发音的最直接反馈其实是发音部位的感觉,次级反馈才是声音。“读唇”能力是个线索,说明他擅长模仿他人的嘴部动作(内部的舌位是否正确,起初应该靠别人纠正,然后自己记住正确的发音感觉) @whigzhou: 嗯,这么一说好像就通了  
景色的味道

【2021-04-28】

再举一个感官增强的例子,比如在你舌下植入一个芯片,上面带着若干电极,同时你的帽子上装了个摄像头,当你戴着帽子出门旅行时,摄像头会把采到的景观传给你的手机,手机上的软件将输入的景观映射为某种味觉,并将味觉信号传给舌下芯片,芯片根据收到的信号,通过电极给味觉神经相应的刺激,这样,你就能品尝到各种景色的味道了,

至于景色与味道的映射关系,可以有很多种方案,用户可以按偏好选用,其中有些方案可能会被用来赋予某种专业探测技能,比如可以设计一种风水方案,视野焦点的风水越好,甜味越强,风水越差,苦味越强,

有些联觉很强的人本来就有能力尝出景色的味道,有些还能尝出词汇的味道,或者听出音乐的颜色

(more...)
标签: | |
8579
【2021-04-28】 再举一个感官增强的例子,比如在你舌下植入一个芯片,上面带着若干电极,同时你的帽子上装了个摄像头,当你戴着帽子出门旅行时,摄像头会把采到的景观传给你的手机,手机上的软件将输入的景观映射为某种味觉,并将味觉信号传给舌下芯片,芯片根据收到的信号,通过电极给味觉神经相应的刺激,这样,你就能品尝到各种景色的味道了, 至于景色与味道的映射关系,可以有很多种方案,用户可以按偏好选用,其中有些方案可能会被用来赋予某种专业探测技能,比如可以设计一种风水方案,视野焦点的风水越好,甜味越强,风水越差,苦味越强, 有些联觉很强的人本来就有能力尝出景色的味道,有些还能尝出词汇的味道,或者听出音乐的颜色 所以当我们惊叹某些诗句如此富有想象力时,别忘了,这位诗人或许真的有很强的联觉,甚至为无法摆脱这种联觉而苦恼 【2023-09-21】 @whigzhou: 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whigzhou: Harbisson 戴的传感器是把颜色转换成声音信号传入大脑的,所以也是一种跨感官的联觉
第六感

【2021-04-23】

有关感官增强(这是个体能力增强的一种),我曾设想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外部设备与神经系统的交流如何进行,

比如我在身上佩戴一个雷达,当它探测到我身体后方有物体正在向我运动时,会发出一组电磁信号,同时,我的后背左右贴着两个贴片,收到雷达信号后会在我皮肤上产生压迫感,刺激点的数量、刺激强度、频率,取决于信号组合与频率,而后者又与物体的大小和迫近速度相关,

于是我便可获得一种类视觉的第六感,当然,要获得这种第六感需要一点训练,(more...)

标签: | | |
8572
【2021-04-23】 有关感官增强(这是个体能力增强的一种),我曾设想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外部设备与神经系统的交流如何进行, 比如我在身上佩戴一个雷达,当它探测到我身体后方有物体正在向我运动时,会发出一组电磁信号,同时,我的后背左右贴着两个贴片,收到雷达信号后会在我皮肤上产生压迫感,刺激点的数量、刺激强度、频率,取决于信号组合与频率,而后者又与物体的大小和迫近速度相关, 于是我便可获得一种类视觉的第六感,当然,要获得这种第六感需要一点训练,(比如)训练可以这样进行:用一组各种大小的沙包以各种角度和速度从背后朝我扔,每扔一次,我会得到两个输入:1)贴片产生了某种特定组合刺激序列,2)沙包在我身上产生的感觉, 我觉得这种训练很快可以完成, 这里的要点是,贴片产生的刺激信号的*意义*并未以任何方式编码输入给我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获得的只是一些特征化的组合刺激序列,至于特定组合序列的意义,是大脑根据它与其他输入之间的关系自己建立起来的,  
感质迷信的解药

【2017-06-27】

@Ent_evo 读到一个低配版的脑机接口:一个帮盲人产生视力的装置叫Brainport,一边是摄像头,另一边是400个微小电极矩阵连在……舌头上。摄像头把拍摄到的东西转化成电流强弱,让舌头感知。一开始患者只会觉得在吃跳跳糖,但是经过训练慢慢就能把这种刺激想象成400像素的二维黑白图像。人脑的可塑性真是厉害啊 ​​​​

@Ent_evo:说类似这样的东西可能是未来人机交互的一个路线:现在电脑显示信息太依赖视觉,但是人脑很(more...)

标签: |
7660
【2017-06-27】 @Ent_evo 读到一个低配版的脑机接口:一个帮盲人产生视力的装置叫Brainport,一边是摄像头,另一边是400个微小电极矩阵连在……舌头上。摄像头把拍摄到的东西转化成电流强弱,让舌头感知。一开始患者只会觉得在吃跳跳糖,但是经过训练慢慢就能把这种刺激想象成400像素的二维黑白图像。人脑的可塑性真是厉害啊 ​​​​ @Ent_evo:说类似这样的东西可能是未来人机交互的一个路线:现在电脑显示信息太依赖视觉,但是人脑很难同时看两个不同的东西。躯体就不同了,多任务家常便饭,光是维持坐姿就要监控上百条肌肉的状态。如果把身体感受器用上,那人能同时处理多得多的信息 @whigzhou: 实现背后视觉是我多年来的愿望 @whigzhou: 突然想到,通过此类技术所创造出的新型感觉,是为感质(qualia)迷信者解毒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