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习俗〉标签的文章(27)

学习新语言

【2023-03-05】

@whigzhou: 当你学习(特别是使用)一门新语言时,最难的部分恐怕是:客套,隐晦,婉转,幽默(某些类型的),与地位/等级差距和社会距离(比如亲密程度)有关的表达差异,这些难点的难处在于需要习得整套文化习俗,而不仅是语言本身,

最近我在想,或许正是这些困难,解释了为何移民社会的语言和老旧社会的许多显著差异,客套较少,隐晦和婉转表达较少,幽默感比较直接(不像英式幽默),表达方式对地位差距和社(more...)

标签: | | |
9125
【2023-03-05】 @whigzhou: 当你学习(特别是使用)一门新语言时,最难的部分恐怕是:客套,隐晦,婉转,幽默(某些类型的),与地位/等级差距和社会距离(比如亲密程度)有关的表达差异,这些难点的难处在于需要习得整套文化习俗,而不仅是语言本身, 最近我在想,或许正是这些困难,解释了为何移民社会的语言和老旧社会的许多显著差异,客套较少,隐晦和婉转表达较少,幽默感比较直接(不像英式幽默),表达方式对地位差距和社会距离不那么敏感……,——因为新移民往往弄不懂这些东西,所以,这些元素在文化再习得过程中就丢失了,他们需要被重新建立起来,而那需要时间和代际更替, 当然,这可能只是部分原因,与地位差距有关的元素丢失更与移民社会的高流动性有关
安息日传统

【2022-06-05】

@whigzhou: 有个问题开始上班后才意识到,就是找个合适的理发时间颇为不易,本市所有理发店周日都不营业,周六仅上午营业,平时一般也只营业到下午六点,如果你五点半去,几乎肯定轮不到了,所以也不难想象,周六上午都非常忙碌,我昨天去了一家,果然,等了两小时才轮上,

不只是理发店,大部分非连锁的零售/服务业都是如此,

这显然是安息日传统的惯性延续,我打听过,几十年前,守安息日远比现在更严格,一到周日什么都买不(more...)

标签: | | | |
9083
【2022-06-05】 @whigzhou: 有个问题开始上班后才意识到,就是找个合适的理发时间颇为不易,本市所有理发店周日都不营业,周六仅上午营业,平时一般也只营业到下午六点,如果你五点半去,几乎肯定轮不到了,所以也不难想象,周六上午都非常忙碌,我昨天去了一家,果然,等了两小时才轮上, 不只是理发店,大部分非连锁的零售/服务业都是如此, 这显然是安息日传统的惯性延续,我打听过,几十年前,守安息日远比现在更严格,一到周日什么都买不到,商业娱乐场所就更别提了,当今澳洲人的宗教意识已很淡薄,但这个传统看来依然牢固,至少在我们这种小城市是这样, 昨天我又打听了一下,想弄明白商家对这一传统的遵循是否完全是自愿的,还是有什么立法或行会管制在起作用,因为我的直觉是,如果没有管制,总会有一两个商家会捕捉其中的商机,需求显然是足够旺盛的, 打听到的结果是,没有管制,都是自愿的,实际上,确实有少数理发师会在周末提供服务,但都不是在街上开店的,而是在facebook上揽客,在自己家里营业的那种,他们被称为private trader,不过,他们的灵活性显然并未影响到理发店的营业习惯,估计是其规模不足以对后者的生意构成明显的冲击,
乳沟口袋

【2021-10-28】

欧美大胸脯的女人比较多,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有个现象以前我没见识过,甚至影视剧里似乎也没出现过,至少我没注意到,就是有些大胸脯女人会把乳沟当口袋用,我见过她们从里面掏出过各种东西,包括手绢,钞票,圆珠笔,润唇膏,纸巾,手机……

当然,有这习惯的女人比例并不高,我只见过三个,都是大大咧咧不太注重仪表的那种,

之前也没太把这当回事,不过今天发生的情况让我不得不把它当回事了,下午打牌的时候,有位牌友大妈,在轮间休息时,从乳沟里掏出了一个三明治,吃了一半,饱了,然后把另一半又塞了回去,当时我坐在邻桌,没看见,是一位震惊了的男牌友跑过来悄悄告诉我的,

当然,从这事情也不能过度推论,毕竟这位大妈是我见过最大大咧咧的一位,

@whigzhou: 搜到一张图片,是一家澳洲餐馆贴出的告示,哈~ ​​​​

537956cagy1gvv8v7hiqoj20af0dwwf6

@whigzhou(more...)

标签: | | |
8884
【2021-10-28】 欧美大胸脯的女人比较多,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有个现象以前我没见识过,甚至影视剧里似乎也没出现过,至少我没注意到,就是有些大胸脯女人会把乳沟当口袋用,我见过她们从里面掏出过各种东西,包括手绢,钞票,圆珠笔,润唇膏,纸巾,手机…… 当然,有这习惯的女人比例并不高,我只见过三个,都是大大咧咧不太注重仪表的那种, 之前也没太把这当回事,不过今天发生的情况让我不得不把它当回事了,下午打牌的时候,有位牌友大妈,在轮间休息时,从乳沟里掏出了一个三明治,吃了一半,饱了,然后把另一半又塞了回去,当时我坐在邻桌,没看见,是一位震惊了的男牌友跑过来悄悄告诉我的, 当然,从这事情也不能过度推论,毕竟这位大妈是我见过最大大咧咧的一位, @whigzhou: 搜到一张图片,是一家澳洲餐馆贴出的告示,哈~ ​​​​ 537956cagy1gvv8v7hiqoj20af0dwwf6 @whigzhou: 看来美国也不少见,这个网页收集了一大堆此类告示
老派南方人

【2021-09-22】

大法官 Clarence Thomas 在庭上素以沉默寡言著称,在口头辩论中极少提问,大家也早就认为他不爱提问,他自己也附和这种说法,

可是,自从去年开始将面对面的口头辩论改成远程会议之后,大家发现他的提问次数明显增加了,而且问的都很到位,他的问题往往引发其他法官的后续追问,

原因很简单,以往最高法院口头辩论中,大法官的提问是完全即兴的,每位大法官都可以在律师陈述时随时打断,插入问题,改成远程会议后,提问规则也改了,除了陈述期间的自由提问之外,每个(more...)

标签: | |
8846
【2021-09-22】 大法官 Clarence Thomas 在庭上素以沉默寡言著称,在口头辩论中极少提问,大家也早就认为他不爱提问,他自己也附和这种说法, 可是,自从去年开始将面对面的口头辩论改成远程会议之后,大家发现他的提问次数明显增加了,而且问的都很到位,他的问题往往引发其他法官的后续追问, 原因很简单,以往最高法院口头辩论中,大法官的提问是完全即兴的,每位大法官都可以在律师陈述时随时打断,插入问题,改成远程会议后,提问规则也改了,除了陈述期间的自由提问之外,每个陈述结束后,各位法官从首席开始依资历依次有一个提问机会, 过去对 Thomas 为何不爱提问有各种猜测,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其实他就是客气,讲礼貌,不喜欢打断律师的陈述(其实他在别处说过这一点,只是直到现在大家才知道这就是症结所在), 依我看,这种待人风格很可能因为他是南方人,而且是老派南方人,特别讲究礼貌(因为在南方,不讲礼貌、冒犯人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结果,最高法院在认清这一点之后,为口头辩论中的提问制定了新规则,从下月开始恢复面对面辩论时,讲延续远程会议中的那种规则, 由此可见,南方那种老派礼貌如今已经很少人理解了, @whigzhou: 对Thomas在庭上的寡言,著名机场八卦书《九人》的作者Jeffrey Toobin called Thomas's silence "disgraceful" behavior that had "gone from curious to bizarre to downright embarrassing, for himself and for the institution he represents."——多么恶毒且愚蠢!
开瓶费

【2021-09-11】

今天了解到一个习俗,这边餐馆允许顾客自带酒水,收开瓶费(corkage),但啤酒除外,我问为什么,得到的解释是,顾客对啤酒一般不怎么挑剔,有几种可以选就行了,但对葡萄酒和其他酒就比较挑,通常想喝自己喜欢的或者特别一点的,而餐馆不可能备那么多种以满足食客千差万别的需求,逼着客人从餐馆酒水单上挑会让他们很不爽,

感觉挺有道理

 

标签: | | | |
8828
【2021-09-11】 今天了解到一个习俗,这边餐馆允许顾客自带酒水,收开瓶费(corkage),但啤酒除外,我问为什么,得到的解释是,顾客对啤酒一般不怎么挑剔,有几种可以选就行了,但对葡萄酒和其他酒就比较挑,通常想喝自己喜欢的或者特别一点的,而餐馆不可能备那么多种以满足食客千差万别的需求,逼着客人从餐馆酒水单上挑会让他们很不爽, 感觉挺有道理  
[饭文]劝酒拼酒何时休

劝酒拼酒何时休
辉格
2013年1月4日

多年来,无论在公款消费、官场应酬、商务宴请,还是私人聚宴中,高档酒的地位越来越受尊崇,其在餐饮账单上所占份额也日见高涨,成为许多酒店的主要利润来源;这也让国内高档白酒的股票广受追捧,经年坚挺;最近,军队里传出要限制喝酒的风气,白酒股闻风应声大跌,也可见白酒在腐败类消费中的领导地位。

除了满足个人偏好之外,喝酒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性消费,是为了实现某些社会性功能而喝,因而总是伴随着某些特定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在此意义上,酒被称为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倒也贴切;酒类消费中的大部分,大概都可归之于这种功能性需求。

不过,同样是社会性消费,具体的喝法却随所需实现的功(more...)

标签: | | | | |
4379
劝酒拼酒何时休 辉格 2013年1月4日 多年来,无论在公款消费、官场应酬、商务宴请,还是私人聚宴中,高档酒的地位越来越受尊崇,其在餐饮账单上所占份额也日见高涨,成为许多酒店的主要利润来源;这也让国内高档白酒的股票广受追捧,经年坚挺;最近,军队里传出要限制喝酒的风气,白酒股闻风应声大跌,也可见白酒在腐败类消费中的领导地位。 除了满足个人偏好之外,喝酒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性消费,是为了实现某些社会性功能而喝,因而总是伴随着某些特定的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在此意义上,酒被称为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倒也贴切;酒类消费中的大部分,大概都可归之于这种功能性需求。 不过,同样是社会性消费,具体的喝法却随所需实现的功能不同而迥然相异,最常见的一类是助兴型的,此时喝酒是为了让人进入某种状态,而这种状态适合于他正在参与的社会活动和交往,因为酒精可以解除大脑对某些低级冲动的抑制,让人变得更加放松、兴奋、甚至放纵。 在诸如歌舞、嬉戏、看球之类的群体娱乐中,这样的状态会让参与者表现更好,而许多社交活动也需要参与者比平时更为松弛,不再拘谨,甚至略带兴奋,容易打开话匣子,所以作为社区社交中心的英国乡村小酒馆,或中国茶馆,作为私人社交场的沙龙客厅、鸡尾酒会,都会以酒助兴。 当参与者平时并不十分亲密,只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在一起时,或者平时碍于等级身份或社会规范约束而不得亲密时,那么,在此类场合借助酒精来解除拘谨和戒备的需要就会变得更强烈。 沙龙客人可能只与主人熟识,相互间并不亲密,而且不时还有新人被引介进圈子,单位同事平日受等级职务拘束,年终聚餐时则需要营造一种平等参与氛围,分离多年的老同学,文化和价值观上已多有隔膜,却仍想重叙旧情,还有大家族的众多亲戚,平时来往寡浅,家族纽带全赖各种节庆婚丧宴席维系,等等。 以酒助兴的习俗在各大文化中都有,不过中国的酒文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功能性需求,不妨称之为对抗型,表现为以醉倒对方为目的的高强度劝酒,相互轮番劝酒直至大部分参与者都达到承受极限,这种习俗在其他文化中十分罕见,而且过去二十年,无论官场、商务还是私人交往中,有愈演愈烈之势,也正是这一习俗,创造了酒类消费中的极大一部分。 劝酒拼酒习俗中所涉及的心理因素看来相当复杂微妙,其原因颇难究考,不过从某些线索中还是能看出些渊源;在助兴式喝酒时,借助酒精暂时剥夺某些自控和协调能力,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交活动,所以各人自己喝就行了,而在对抗性劝酒中,酒精的这一作用被用作了武器:剥夺对方的自控与协调能力,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 然后,当所有参与者都意识到别人在用这一武器对付自己时,也都拿起该武器参战,于是战斗轮番升级,最终,博弈各方达成一个规范:确保所有人都被剥夺自控能力,这成了酒桌上的游戏规则;问题是,这究竟有什么社会功能?常见的通俗说法是,这能热络感情,拉近关系,更准确的说,酒精能够解除戒备。 或许正是因为中国文化中横亘于人际关系的种种戒备太多太深,才特别需要通过酒精来解除它;劝酒者在敬酒时,或许是在告诉对方,我同意解除戒备,请你也这样,这类似于握手礼的起源,告诉对方:瞧,我手里没有武器,让我知道你也没有,甚至我们可以想象,劝酒习俗在古代或许真的发挥过确保聚宴各方同时丧失战斗力的作用,因为喝醉酒的人是很难保持格斗能力的。 之所以人际交往中充满了戒备,或许是因为缺乏信任机制和社会规范对行为的约束,社会交往中充斥着尔虞我诈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人人都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在这场长期的机会主义攻防战,导致了心理武库的军备竞赛,精明、理智、审慎、诡诈、圆滑、伪装、设套、声东击西、拐弯抹角……等等心理武器都被一一开发出来,装备在身,而真实意图被却包裹在重重伪装之下,难以看透。 果若如此,我们便可预期,越是那些可能被对方设陷欺骗或伤害,因而越需要加以警惕和戒备的社会交往,劝酒风气便越盛行,而那些真正亲密的,或已经建立了充分信任关系的交往,则会表现的较为平和,事实看来正是如此,酒风炽烈的程度,从官场、涉及国企或政府项目的商务交往,到私人企业间交往、半生不熟的圈子,到亲密朋友、核心家庭,依次递减,高档酒的消费量大概也按此坐标呈梯度分布。 过去二十年酒风日盛的趋势,或许也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之一,市场开放,社会流动性增加,各种交往和交易关系大量涌现,但这些关系和交易中所需的规范和信任却未能及时建立,于是传统酒俗被改造而移用过来,为这些交往构造一个可让其顺畅运行的舞台。 可是,尽管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劝酒习俗带给参与者的健康代价却是非常高昂的,很少有人真正乐在其中,更多人出于无奈,并对此苦不堪言,也想出种种办法加以逃避,可以相信,此陋俗以当今之炽烈程度的泛滥,只是阶段性的,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代价的认知加深,价值观的变化,以及新的社会规范和信任机制的逐渐成型和成熟,新生代当不至于全盘继承这一陋俗。 【2021-06-26】 斯大林用灌酒来考验手下的忠诚,见Simon Montefiore - Stalin: The Court of the Red Tsar,第46章。  
名字避讳

【2021-01-31】

Napoleon Chagnon在 Noble Savages(第二章) 里提到,很多社会都有名字避讳(naming taboo),说汉语的对此都不会陌生,而且很容易理解,这种避讳通常是用来处理社会关系的,每个人都会获得很多个称呼,乳名,大名,表字,排行,亲属称谓,绰号,职务,头衔……,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关系与场合,用来表达特定的亲疏尊卑和其他关系属性,而正式的大名只有在相当狭窄的范围内才适用,当你在和某人交往时,若突然改换称呼,那就是在宣示或确认一(more...)

标签: | | | |
8419
【2021-01-31】 Napoleon Chagnon在 Noble Savages(第二章) 里提到,很多社会都有名字避讳(naming taboo),说汉语的对此都不会陌生,而且很容易理解,这种避讳通常是用来处理社会关系的,每个人都会获得很多个称呼,乳名,大名,表字,排行,亲属称谓,绰号,职务,头衔……,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关系与场合,用来表达特定的亲疏尊卑和其他关系属性,而正式的大名只有在相当狭窄的范围内才适用,当你在和某人交往时,若突然改换称呼,那就是在宣示或确认一种新关系,这些都容易理解, 不过,在Chagnon研究的Yanomami人中,名字避讳似乎还有其他功能,他们特别刻意的避免让外人知道本群体成员的名字(这一点对他的早期研究构成了很大障碍),据说是因为怕外人知道名字后用对名字的主人施巫术,所以当某人健康状况不佳时,避讳尤其严格, 这让我想到,或许这种理由并不仅仅针对巫术,而是更一般的防范因外人得知个人名字而可能施加的各种伤害,设想,假如本群体的某成员在外面跟陌生人起了冲突或结下了怨仇,然后逃回了家,如果外人知道他名字,就可能针对他个人实施报复,否则,报复只能施加于整个群体,难度和风险当然会高得多,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不对陌生人暴露自己的名字(即可以直接指向个体的识别符),他就可以躲在群体这个庇护网中求得安全,而假如一个群体将*不对外暴露任何成员的名字*树立为一条共同行动原则,那就意味着他们同意将每个成员的安全视为群体的公共事务,于是,此类名字避讳成了一种强化共同体团结的手段,(当然,这只适用于陌生程度足够高因而很难以名字以外的线索定位到个人的那些群体之间) 事实上,在早期社会,许多严重(特别是致命的)冲突的报复,通常就是针对群体的,比如广泛流行的血仇循环,  
圣诞

【2019-12-24】

澳洲人的圣诞节拖的很长,特别是在乡下,比中国春节还长,而且不像春节是往后延,这边圣诞是往前延,我们镇上的圣诞parade提前了整整一个月,很多人家也将近一个月就挂上彩灯了。

过去两周我已经被五六次问起圣诞打算怎么过,我的回答『给自己做顿好的吃』收获了不少同情目光。

昨天和今天在俱乐部里打牌的分别只有三桌和两桌,感觉有点像仅剩的几个苦命人在抱团取暖。

另外,这边有个习俗我怀疑大城市可能没有,有些(more...)

标签: | |
8166
【2019-12-24】 澳洲人的圣诞节拖的很长,特别是在乡下,比中国春节还长,而且不像春节是往后延,这边圣诞是往前延,我们镇上的圣诞parade提前了整整一个月,很多人家也将近一个月就挂上彩灯了。 过去两周我已经被五六次问起圣诞打算怎么过,我的回答『给自己做顿好的吃』收获了不少同情目光。 昨天和今天在俱乐部里打牌的分别只有三桌和两桌,感觉有点像仅剩的几个苦命人在抱团取暖。 另外,这边有个习俗我怀疑大城市可能没有,有些人会用彩灯把自家房子装点的跟宫殿式的,然后大晚上打扮成圣诞老人坐在门廊上向过路者招手,送上祝福,通常同时还会有个小孩,打扮成天使样,站在屋前人行道上向路人说Merry Christmas,我有次晚上将近11点从外面回来,看见这阵势,起先还误以为是两个假人,正要走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被他们的祝福给吓了一跳。  
狗肉

1)我喜欢吃狗肉,味道不错;

2)早先只是偶尔吃,因为在我家乡,虽常有人吃狗肉,但那并未成为一项常规供应,或者说一门生意;

3)在从化的那几年经常吃,当地此俗颇盛,且房东恰好是位屠狗烹狗专家,曾以此为业,如今虽赋闲在家,村里友邻买了肉狗仍常找他烹制,每年有三四十条狗在他厨房里变成肉;

4)对此,我从未感到任何道德上的负担,也从未为自己成长于这样一种文化,接纳了这样一种习俗,而感到不安或羞愧;

5)我了解,许多人对此有相当强烈的负面感受,所以在社交场合,我一般不(more...)

标签: |
5188
1)我喜欢吃狗肉,味道不错; 2)早先只是偶尔吃,因为在我家乡,虽常有人吃狗肉,但那并未成为一项常规供应,或者说一门生意; 3)在从化的那几年经常吃,当地此俗颇盛,且房东恰好是位屠狗烹狗专家,曾以此为业,如今虽赋闲在家,村里友邻买了肉狗仍常找他烹制,每年有三四十条狗在他厨房里变成肉; 4)对此,我从未感到任何道德上的负担,也从未为自己成长于这样一种文化,接纳了这样一种习俗,而感到不安或羞愧; 5)我了解,许多人对此有相当强烈的负面感受,所以在社交场合,我一般不主动谈论我对狗肉的爱好,以免引起不快和尴尬; 6)但这只是出于礼貌,并不意味着我想要隐瞒遮掩我的这一爱好,或因此而感到自己处于道德上较为可疑或低下的地位; 7)本文打破了上述“不谈论”原则,是因为我逐渐意识到,这么做并非总是可取; 8)当我发现周遭正在形成这样一种价值氛围——认为吃狗肉在道德上是较为低下的、在文化上是较为粗野的、是区别文明与野蛮的一大指标——时,我就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一面袒露出来,如此才能让我的社会交往继续保持诚实,假如我继续隐藏这一爱好,那就可能在朋友中间赢得或维持一种依其价值观并不值得给予的尊重,而这不是我想要的。  
[大象]童贞崇拜与掠夺性强奸

(按:本文首发于大象公会,转载须经公会同意。)

童贞崇拜与掠夺性强奸
辉格
2014年5月12日

童贞(virginity)崇拜广泛存在于各大文化中,定居农业社会尤为盛行,时至今日,处女党队伍在某些国家依然庞大,妇产科医生们时而还会遇到男性咨询者请教如何甄别女友是否为处女,为此有人甚至不惜将女友私处照片上传到健康咨询网站上。

对童贞的要求曾经是男性觅偶策略(mating strategy)的一部分,历史上,由于人类幼儿特别沉重的养育负担,人类后代抚养模式经历了一个从单亲抚养向双亲合作抚养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男性对家庭与子女的情感与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然而在亲代投资问题上,男性面临一个根本障碍:亲子关系的不确定性,而对童贞的强调正是用来克服这一障碍的方法。

新娘的童贞可以让丈夫相信至少头胎孩子是自己的,否则他就需要将新娘闺禁小半年以确认其此前未怀孕,更重要的是,婚前守贞的历史,是判断妻子今后出轨风险的重要信号,所以一旦谈判地位(这一地位随男方在家庭中投入资源的比例增加而提高)允许,男性就会对童贞提出要求。

不过童贞并不容易识别,它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过某种事情,要证明这一点非常困难;传统中国社会的流行做法是,将达到性成熟年龄的女孩置于严密监控的隔离制度之下:多数时间关在与外界隔绝的闺房里,通过缠足削弱其行动能力,外出须由女眷陪伴,且活动时间与地点皆有严格限制,还有一整套社交规范限制其与成年异性的接触。

这么做成本相当高,不仅损失了受控女性的生产力,还要耗费监控者(通常由女性长辈或女佣担任)的大量时间,即便如此,其成效就个案而言也是无从验证的,而只能体现在这套系统在家族历史上的长期执行效果(即所谓的“家风( 标签: | |

5131
(按:本文首发于大象公会,转载须经公会同意。) 童贞崇拜与掠夺性强奸 辉格 2014年5月12日 童贞([[virginity]])崇拜广泛存在于各大文化中,定居农业社会尤为盛行,时至今日,处女党队伍在某些国家依然庞大,妇产科医生们时而还会遇到男性咨询者请教如何甄别女友是否为处女,为此有人甚至不惜将女友私处照片上传到健康咨询网站上。 对童贞的要求曾经是男性觅偶策略([[mating strategy]])的一部分,历史上,由于人类幼儿特别沉重的养育负担,人类后代抚养模式经历了一个从单亲抚养向双亲合作抚养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男性对家庭与子女的情感与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然而在亲代投资问题上,男性面临一个根本障碍:亲子关系的不确定性,而对童贞的强调正是用来克服这一障碍的方法。 新娘的童贞可以让丈夫相信至少头胎孩子是自己的,否则他就需要将新娘闺禁小半年以确认其此前未怀孕,更重要的是,婚前守贞的历史,是判断妻子今后出轨风险的重要信号,所以一旦谈判地位(这一地位随男方在家庭中投入资源的比例增加而提高)允许,男性就会对童贞提出要求。 不过童贞并不容易识别,它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过某种事情,要证明这一点非常困难;传统中国社会的流行做法是,将达到性成熟年龄的女孩置于严密监控的隔离制度之下:多数时间关在与外界隔绝的闺房里,通过缠足削弱其行动能力,外出须由女眷陪伴,且活动时间与地点皆有严格限制,还有一整套社交规范限制其与成年异性的接触。 这么做成本相当高,不仅损失了受控女性的生产力,还要耗费监控者(通常由女性长辈或女佣担任)的大量时间,即便如此,其成效就个案而言也是无从验证的,而只能体现在这套系统在家族历史上的长期执行效果(即所谓的“家风([[family honor]])”)上。 为此而建立的各种昂贵设施和制度,其实是一种信誉抵押品,相当于品牌厂商所投入的巨额广告费,借此告诉买家:如果我闹出丑闻,这些投资就全部泡汤、甚至会成为我的负资产(一个难以洗刷的坏名声),所以你可以相信:我会尽力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这样昂贵的闺禁系统,只有大户人家才负担得起,穷人就只能求助于其他更廉价的措施,比如早点把女儿嫁出去,把闺禁负担转移给夫家,或者用石刑、火刑和沉潭之类的事后严酷惩罚来威慑女孩守贞[1],而其中最简单粗暴的做法,莫过于流行于非洲北部和阿拉伯地区的女性割礼,对生殖器的残毁与缝合使得婚前性行为根本不可能发生。 所有这些措施的重点都在于行为控制,但假如性交会在女性身体上造成某种不可逆的改变,那么童贞便无须依赖对个人历史的了解而可直接由当前状态而得到验证了,就像盖印封蜡的完整性可以证明信件在封印之后从未被打开过,曾几何时,人们为童贞也找到(或以为找到)了这样的封印——处女膜,尽管它实际上和封蜡一样并不那么可靠。 于是,从童贞崇拜衍生出了更专门化的处女膜崇拜。 然而,童贞崇拜以及围绕它而发展出的整套贞操文化,尽管在降低亲子关系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男性对家庭的投资意愿上确实起到了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后果:对贞操的极端苛求实际上鼓励了强奸。 这种鼓励以两种不同方式发生,首先是强奸受害者经常不敢揭发强奸罪行,因为在贞操文化中失贞(即便是由强奸所导致)被视为非常丢脸的事情,失贞者可能因此而遭受严酷惩罚,甚至会被荣誉处决,所以假如强奸是发生在隐秘场合,受害者很可能隐忍不发,而许多男性正是利用这一心理才敢大胆施暴。 第二种与传统社会处理强奸案的习俗有关,由于失贞使得强奸受害者在婚姻市场上的地位大幅跌落,她与强奸者发生过性关系这一事实,在所有潜在配偶看来都是个难以容忍的污点,除了强奸者本人,这样,强奸实际上造成了一种单边垄断局面,强奸者通过实施强奸为自己取得了垄断地位:受害者除了嫁个他,几乎别无选择(除非她愿意接受最差的条件)。 所以在许多传统社会,强奸受害者的家庭,往往会要求强奸者娶受害者,以此了结案件,只有当强奸者拒绝(或不可能)这么做时,受害方才寻求其他惩罚或报复手段;可是这样一来,就为那些因为贫穷、地位低下、丑陋或身体残疾而没有能力通过常规正当渠道娶到妻子的人提供了一个额外机会:通过强奸获得妻子,这种做法,不妨称之为掠夺性强奸。 掠夺性强奸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抢婚,实际上,广泛流行于中亚社会的抢婚,真是基于人们对被抢女孩贞操的怀疑而得以流行,所以真正的抢婚行动多半都伴随着强奸,这样即便没有真的发生强奸,女孩的贞操也不再可信,于是女方家庭被迫接受婚姻。(当然,抢婚习俗在某些地方如今已丧失了掠夺性实质,只剩下一个仪式性的外表了。) 童贞崇拜和掠夺性强奸的上述关系,从一个特殊案例中可以看得更清楚;在太平洋西波利尼西亚的萨摩亚社会,童贞崇拜和掠夺性强奸协同发展到了一种极端的形态,人类学家德里克·弗里曼([[Derek Freeman]])在《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2]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萨摩亚人极端重视童贞,尤其表现为处女膜崇拜,女孩被兄长们看管的很严;在萨摩亚传统婚礼上,有一项重要仪式:新娘裸体站在众人面前,由新郎(如果新郎是位高级酋长,就由他的首席议事酋长代劳)当众用右手食指加中指刺破新娘的处女膜,然后骄傲的高举手臂展示带血手指,于是众人才开始赞颂与庆贺。 这种情况下,假如经过两次尝试后新郎手指未见沾血,婚礼将被取消,新娘会当即遭受其家人的严厉责罚,在较早年代甚至可能被当众乱棍打死。萨摩亚男人将亲手破贞并沾得处女血视为一项极大荣耀,多次成功破贞(无论是在婚礼上还是通过暴力强迫)的男人将被奉为英雄,尤其是当对象是其他村庄的高地位处女时;吹嘘曾给某某处女破贞,是男人们私下闲聊的重要主题。 同时,萨摩亚社会中发生的强奸与其他社会有着明显不同,强奸的主要对象是处女,而强奸的首要目的是破贞而不是完成常规性交,通常做法是,用拳头猛击女孩胸窝令其暂时丧失呼叫能力,然后迅速将一根或两根手指插入,刺破处女膜,一旦得手并沾血,常会狂喜大呼,只有在不到一半的案例中,强奸者会继续完成性交。 类似的强奸方式也会以一种偷偷摸摸但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强奸者在深夜或凌晨偷偷潜入事先选定的处女卧室,趁其熟睡之际迅速完成手指破贞,以此方式发生的强奸案比前一种更加普遍,它在萨摩亚语里被称为“莫托托洛(moetotolo)”,字面意思是“睡觉时爬进来”。 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强奸行动如果失败(未能完成手指插入),强奸者若被抓住就会遭受严厉惩罚,可一旦成功,和上述其他社会的习俗一样,被强奸女孩的家族通常会答应把女孩嫁给他,后者只须支付一笔赔偿;所以很明显,对于那些没有能力通过正常渠道娶妻的男性,这是一种获得妻子的可行方法,实际上,这也正是萨摩亚社会强奸作案者的主要动机。 男人控制运用自己的手指,比控制运用自己的生殖器,显然容易得多,因而完成手指破贞的成功机会也比完成常规性交大得多,所以既然这些强奸的首要动机是掠夺配偶而不是满足性欲,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强奸者会将手指破贞而不是常规性交作为其行动的核心目标了。 童贞乃至处女膜崇拜,最终会孕育出对女性具有如此伤害性的副产品,真是一齣文化悲剧。 注: [1]这些惩罚措施在一些文化中被称为“荣誉处决([[honor killing]])”,其功能除了震慑女性之外,也有宣示家族守贞决心的作用,类似于品牌厂商的大规模召回或销毁质量可疑产品的行动,借此可以告诉世人,他们在维护族内女性贞操问题上是非常严肃且不惜代价的。 [2]弗里曼此书本意是在反驳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其名著《萨摩亚的成年》中对萨摩亚社会与人格特征的描绘,不过该书对萨摩亚历史背景和一些重要社会特征的阐述相当透彻,完全适合作为一本普通人类学著作阅读。
[微言]身体切割与普世主义

【2014-01-09】

@大象公会 【包皮手术:敏感地带的牺牲与奖赏】包皮这块敏感的方寸地带,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其功能和象征有着不同理解,割去它可能意味着惩罚或牺牲,也可能是炫耀,而今天传说包皮手术有助于性事,又有了自我奖赏的意味。作者:@I_Issak http://weibo.com/3266326401/ArecyC0Eq

@whigzhou: 割礼/文身/额头皮肤横切/敲门牙/尿道切开等等身体切割仪式的关键特征是不可逆性,难以模仿伪造,因而特别适合作为部族身份标识,或许也正因此,它们难以为奉行普世(more...)

标签: | |
4967
【2014-01-09】 @大象公会 【包皮手术:敏感地带的牺牲与奖赏】包皮这块敏感的方寸地带,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其功能和象征有着不同理解,割去它可能意味着惩罚或牺牲,也可能是炫耀,而今天传说包皮手术有助于性事,又有了自我奖赏的意味。作者:@I_Issak http://weibo.com/3266326401/ArecyC0Eq @whigzhou: 割礼/文身/额头皮肤横切/敲门牙/尿道切开等等身体切割仪式的关键特征是不可逆性,难以模仿伪造,因而特别适合作为部族身份标识,或许也正因此,它们难以为奉行普世主义的基督教会所接受,所以尽管耶稣也被割了包皮,教会还是要反对割礼 @杜易桥:新约里并没有反对啊,只是施洗约翰和耶稣用水洗的方式替代了割礼而已。说基督教教会反对割礼这一说法不准确。 @whigzhou: 教会≠《新约》,教会反对过很多《新约》里没有反对的事情,比如手淫 @whigzhou: 教会反对的多妻制和七代以内近亲通婚,《新约》也不反对 @杜易桥:2 旧约是明确反对手淫的,我的印象中,新约应该没有论及此事,一般教会就按照旧约的传承也反对手淫。新约什么地方写了不反对手淫吗? @whigzhou: 1)你说的“旧约明确反对手淫”是指Onan中断性交体外射精的典故吧?该典故被歪曲为圣经反对手淫的依据,恰好说明圣经里实在找不出这样的依据; @whigzhou: 2)“没有反对”——这不需要用“什么地方写了”来证明吧? @whigzhou: 通过《圣经》观察理解教会,就像通过《资本论》观察理解拱铲挡一样不着边际  
[微言]奶妈和溺婴

【2013-08-23】

@whigzhou: 发现许多朋友难以相信当代社会仍有溺婴行为,那就讲个故事吧,嘉兴西北部与湖州交界一带,以前有个(至少到60年代末仍是)远近闻名的奶妈专业村(我只知道村名吴语发音为“年姆[niem]”),其提供服务的方式,一是输出受雇奶妈,二是接受哺乳期婴儿寄养,奶妈们为有多余奶水出售,就不断怀孕并溺婴……

@whigzhou: 用知情人的话说,她们把孩子直接生在马桶里,我相信这故事是因为一位关系极近的同辈,曾在那里寄养过几个月。

@天下溺援之以道:最近四十年中国农村的变化(more...)

标签: |
4909
【2013-08-23】 @whigzhou: 发现许多朋友难以相信当代社会仍有溺婴行为,那就讲个故事吧,嘉兴西北部与湖州交界一带,以前有个(至少到60年代末仍是)远近闻名的奶妈专业村(我只知道村名吴语发音为“年姆[niem]”),其提供服务的方式,一是输出受雇奶妈,二是接受哺乳期婴儿寄养,奶妈们为有多余奶水出售,就不断怀孕并溺婴…… @whigzhou: 用知情人的话说,她们把孩子直接生在马桶里,我相信这故事是因为一位关系极近的同辈,曾在那里寄养过几个月。 @天下溺援之以道:最近四十年中国农村的变化超过过去四百年,论述当代事情的时候务必要知道这个事实 @whigzhou: 嗯,我相信今天大概不会有人为了做奶妈而溺婴,但我相信有人会为了在计划生育控制下得到男孩而溺婴,他们这么做时的心理/文化障碍或许大于60年代,但恐怕还没大到能完全遏制这种行为 @尚噇:为母者可狠心如斯? @whigzhou: 母亲为了儿子可以做任何事,包括:为了让更有希望活下去的大儿子活下去而卖掉甚至杀死小儿子 @顾家浜:是严墓吧?现在叫铜罗。 @whigzhou: 嗯,发音吻合,我下次回家再仔细问问 @rjxghg:应该就是了。网上搜得到”严墓奶妈“ @whigzhou: 谢谢。 http://t.cn/z8v7wED
[微言]星巴克与旧茶馆

【2013-03-07】

@北京吃货小分队 【星巴克,你让内地屌丝们等的好苦啊】山西首家星巴克店开业 消费者排长队!让你知道什么是中国人的钱好赚!转

@黄章晋ster:山西人民真的好淡定。又让我想起湖南加盟共和国娄底斯坦第一家麦当劳开张时,市委书记宣布娄底斯坦从此进入国际化都市序列之后,数百人践踏死伤的故事。

@whigzhou: 另一种朝圣

@只配抬杠:中国人能想象茶馆外面有这么长的队伍排队喝茶吗?

@whigzhou: 阵势比这大,但不是排队,小时候镇上茶馆早晨高峰期不仅里面挤满,门外街道屋檐下的茶客阵列可以向两边延伸五六十米,大部分是附近农民,顺便从(more...)

标签: | |
4902
【2013-03-07】 @北京吃货小分队 【星巴克,你让内地屌丝们等的好苦啊】山西首家星巴克店开业 消费者排长队!让你知道什么是中国人的钱好赚!转 @黄章晋ster:山西人民真的好淡定。又让我想起湖南加盟共和国娄底斯坦第一家麦当劳开张时,市委书记宣布娄底斯坦从此进入国际化都市序列之后,数百人践踏死伤的故事。 @whigzhou: 另一种朝圣 @只配抬杠:中国人能想象茶馆外面有这么长的队伍排队喝茶吗? @whigzhou: 阵势比这大,但不是排队,小时候镇上茶馆早晨高峰期不仅里面挤满,门外街道屋檐下的茶客阵列可以向两边延伸五六十米,大部分是附近农民,顺便从家拿点菜出来边喝边卖 @whigzhou: 对许多中年以上农民,每天去镇上喝早茶是生活重要部分,家远的两点多起床,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卖菜有时只是象征性的 @whigzhou: 见过一老头,那天家里实在没啥菜可拿出来卖的,就拿了两头蒜和一把小葱,我看见时已卖掉半头蒜 @只配抬杠:回复@whigzhou:阵列不是一团团的吧,应该是面朝一个方向方便卖菜的 @whigzhou: 嗯,贴着屋檐下坐石阶上,面朝街道,店内是长条桌和八仙桌 @小野猪君:想起来了,小时候在乡下我爷爷伯伯他们都是早上四点半去饮茶的,我跟着如果一次,茶楼里人山人海的都是男人,还几乎全都认识 @whigzhou: 嗯,四点半出发那应该是住在镇边上咯 @whigzhou: 这种茶馆的商业模式还挺有意思,早晨完全面向农民,下午有时会有评书或花鼓戏,如果没有就变成了棋牌室,主要观众也是农民,下午三点以后开始面向镇民,晚饭前卖开水,晚饭后上演评弹,资源利用率相当高 @whigzhou: 核心设备叫老虎灶 http://t.cn/zYny9eU 燃料是砻糠,砻糠火力猛但能量密度低,消耗量大,茶馆隔几日即须补给一次,所以都备有专用小码头 @trinity31:为什么不自家喝呢~ @whigzhou: 喝早茶主要是一项社交活动  
[微言]尊老与继承制

【2012-11-19】

@高利明 [“西方尊重女人、东方尊重老人”,为什么?]东西方人均寿命的长短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历史上,西人平均寿命较促,其中男丁的寿命更促,而寡妇对财产的支配力度较大--对女人的尊重根子上是对财产的崇拜。东方人平均寿命较长,养老压力巨大--尊老是养老的辅助支架。

@tertio: 美德背后的真相

@whigzhou: 没说通吧?逻辑链没串起来,长寿与尊重怎么发生关系的?假如老人是负资产,越长寿就越讨厌,俗称老不死,所以问题是老人是如何成为正资产的

@whigzhou: 继承制可能是关键,在确定的单子继承制(长子或幼子)下,谁继承是由制度规定的,父亲没有多少自由裁量权,理查跟亨利二世闹成这样,结果王位(more...)

标签: | | | | |
4731
【2012-11-19】 @高利明 [“西方尊重女人、东方尊重老人”,为什么?]东西方人均寿命的长短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历史上,西人平均寿命较促,其中男丁的寿命更促,而寡妇对财产的支配力度较大--对女人的尊重根子上是对财产的崇拜。东方人平均寿命较长,养老压力巨大--尊老是养老的辅助支架。 @tertio: 美德背后的真相 @whigzhou: 没说通吧?逻辑链没串起来,长寿与尊重怎么发生关系的?假如老人是负资产,越长寿就越讨厌,俗称老不死,所以问题是老人是如何成为正资产的 @whigzhou: 继承制可能是关键,在确定的单子继承制(长子或幼子)下,谁继承是由制度规定的,父亲没有多少自由裁量权,理查跟亨利二世闹成这样,结果王位还是他的,若太子可随王意而废立,老人就要尊重了,家产同理 @whigzhou: 分产制和宗族体系下的族产共享制,不仅给了长辈在财产分配上的自由裁量权和偏爱的机会,其本身也是家族合作的需要,而尊长对于家族合作在组织功能上是必须的,因而尊长总是与家族合作并存 @whigzhou: 家族合作的需要,也解释了中国宗族社会为何采用分产制(辅以族产共享制)而不是长子继承制 @whigzhou: 宗族制度既是一种家族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私人社区规范,因而它是对官方法律规范的一种替代,官方法律发育程度越低,对私人规范的需求越强烈 @whigzhou: 总结:尊长既是家族合作的组织功能需要,也是宗族制作为社会规范的执行保障,即:老人既是家族的组织核心,也是宗族内的规范阐释者和执行者 @tertio: 那传统社会的运作方式是否说明了公共管理水平的低下?后者是因,前者是果,而不是倒过来. @whigzhou: 不是“公共管理水平的低下”,是缺乏可替代血缘团体内私人规范的其他一般性规范,比如欧洲的封建规范,后者也不是什么“公共管理”,只是一种契约规范,但它脱离了传统家族关系的限制 @whigzhou: 在没有法律的丛林社会,要生存下去必须投靠某个组织,而家族/宗族这样的血缘团体是最现成的选择,后来有了教会和帮派,武士集团是另一种,封建制便是诞生于武士集团之中的一种规范,它是武士职业化的结果 @高利明:回复@whigzhou: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是单子继承制呢?上辈多养子嗣,核心功能不是为了养老防老吗? @whigzhou: 多养子嗣,核心功能是传宗接代,不是养老防老,不是单子继承是为了加强诸子合作,维持家族地位,在封建制下,维持地产和封建义务完整性需要长子继承制 @高利明:回复@whigzhou:家族合作,已经是二阶变量了吧:) @whigzhou: 尊老才是高阶价值,在丧失生育和生产能力的老人成为正资产,才需要特殊的文化条件 【补记:当时好像没有准确理解高利明的意思,恰当的回答是:养老防老需求才是高阶价值,若不能帮助子孙,老人没必要活下去,至少继续活下去不是一阶价值】 @whigzhou: 封建制下,地位维持依靠封建契约义务的稳定,没有封建制条件下,靠家族成员团结,至于为何会有封建制,是更远的问题,简单说是特定条件下的组织创新 【补记】 当时没说清楚的一点是:封建制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组织/制度创新,在此之前,血缘群体是社会组织常态,所以,恰当的问题是封建制和(适用于王族之外的)长子继承制为何出现,而不是家族合作为何出现。  
[微言]同类相食

【2012-07-02】

@whigzhou: 写了《文化的起源》的评论《食人俗:仪式vs营养(2011-01-15)》★★★★ “http://t.cn/aWtwbg 最初让我对人类学产生兴趣的,是20年前读到的两本小书:Mar..” http://t.cn/zWbG3Hy

@局外人c的空间: 我以为,殉葬制度是官僚制度之前的野蛮制度,包括族刑等等,这些东东反而成就了秦国的绝对君主制,导致其最后消灭了其他国家。

@whigzhou: 可是殷商和齐人也用生殉吧?而且齐比秦用的更久,秦国的君主强权,我看主要还是土地制度的结果

@局外人c的空间: 我们的文化中,鼓励对敌人的极限惩罚,把人做成肉酱。可能(more...)

标签: | | |
4404
【2012-07-02】 @whigzhou: 写了《文化的起源》的评论《食人俗:仪式vs营养(2011-01-15)》★★★★ “http://t.cn/aWtwbg 最初让我对人类学产生兴趣的,是20年前读到的两本小书:Mar..” http://t.cn/zWbG3Hy @局外人c的空间: 我以为,殉葬制度是官僚制度之前的野蛮制度,包括族刑等等,这些东东反而成就了秦国的绝对君主制,导致其最后消灭了其他国家。 @whigzhou: 可是殷商和齐人也用生殉吧?而且齐比秦用的更久,秦国的君主强权,我看主要还是土地制度的结果 @局外人c的空间: 我们的文化中,鼓励对敌人的极限惩罚,把人做成肉酱。可能可以猜测鼎的作用一开始是否就是煮人肉的东东?鼎是一种食器,至少一开始是如此,后来成了铭刻刑法的器物。我这是瞎说啊 @whigzhou: 鼎是烹煮器中容积最大的,通常用于大型宴会,在上古,只有宗室重要祭祀有这需要,所以成了重器 @局外人c的空间 我读的这方面的读物很少,在我的印象里,动物,特别是食肉动物都没有同类相食的事情,他们是靠什么机制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呢?是靠气味吗?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 @whigzhou: 嗯,同类相食很少,原因是均势,风险收益比很差,当对抗主要靠个体肢体和技能时,将对方置于死地而自己无损的机会很小 @whigzhou: 但人类不同,有了工具和组织,均势就破坏了,所持工具、所在组织、在组织内的地位,这些条件在个体间可以有极大差异,同类相食便不再那么需要禁忌了。 @李二公子: 那为什么吃同类死尸的也不多?此时没有风险了 @whigzhou: 有两种可能:忌食尸体本身可能是另一种禁忌,食腐需要很强的免疫能力,不是所有动物都能采用的;或者忌食同类尸体只是忌食同类的副产品,动物食谱是按白名单控制的,而白名单的内容在发育早期就确定了,从小没吃过人肉的长大了也不会吃 @王弼正: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吧。。。 @whigzhou: 至少有一个证据支持我的说法:非洲鬣狗也会同类相食,而鬣狗的捕猎具有高度团队合作性 @白昼提灯9527: 应该不是这原因,同类生物生物存在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这才是真正原因吧 @whigzhou: 嗯,这是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而且对于发明了烹饪的人类来说,这不是大问题 @王弼正: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越强,吃人的情况才越少了啊。连续性杀人狂吃人的都不多啊。 @whigzhou: 那是后来的事,我说的是起源,而且后来的事也跟“生产力”无关,关键是劳动边际产出率和制度,假如劳动边际产出率够高,那吃人显然不合算,不如吃人生产的肉合算 @whigzhou: 另,你们这些年轻人,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生产力”之类模糊不清的马克思系概念?经济学已经有了精细的多的概念,脱离具体要素谈生产率是没啥意义的,而相对于边际生产率,平均生产率也没多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