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业,一些答复

对我〈尚未成熟的药业巨头〉一文,dcr、麦田守望者和^_^留下了很有价值的评论,而且显然,他们都比我内行,而我是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看的,我的评论文章经常会涉及许多陌生领域,在这么做的时候,我的态度是:站在与读者同一侧角度(也就是外行角度),利用同样的可获得信息,只是多一点思考。这样我也就没什么负担了。

答dcr:

博主能继续谈谈为什么“当上一波专利浪潮退潮之后,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只能合并求存了”么?为什么合并对其生存有利?

因为专利和游说机器是很庞大很昂贵的,用这么大而昂贵的机器来支撑小业务是不合算的,所以当业务量缩减时,只能合并。实际上,很早之前就有经济学家指出,当代大企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干预和工会兴起有关系,这两个因素迫使企业必须维持一部政治机器,一方面在国会和政府中谋求于己有利的立法和政策,另一方面与工会抗衡。小企业是维持不了这种政治机器的。当然,这方面的事情,有些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做,但小企业组成的协会经常面临搭便车带来的集体行动困境。

为什么专利还是一波一波的不是持续性的,上一波专利浪潮指的是什么时候发展的哪些药品为代表的?

有人认为这种周期性是技术发展的内在特征导致的,我不能排除这种因素,但立法因素的解释至少也能自圆其说:贝赫-多尔法案带来的冲击的确很大,足以构成一个波浪,二十多年的时间长度还来不及抹平这个波浪,因为专利周期(加上额外垄断期)也是二十多年。

你觉得药业巨头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我认为方向不会有大变化,因为我所描述的策略是他们在那种制度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只要制度条件(巨额财政资助和FDA管制)不变,策略大概也不会变。

中国没有欧洲的老牌大药厂,没有强大的科研机构,没有自己的科研实力,那么中国的药厂除了等待专利过期和“盗版”专利,还有什么发展策略?印度的制药业发展很快,是什么策略?中国药业发展是否要步其后尘?

据我所知,印度的仿制药(大概是通用名药的同义词吧)产业挺发达,从资源禀赋上看,中国药业做这个大概也有前途;另外,我知道,在中国,所谓合同研究颇有成就,简单说就是帮大药商做临床试验,中国公司做这个有很大优势,据说在美国要招募到一个试验对象,药商要给医生近万美元红包,这块成本在中国可以省很多,不过这里有道德风险,如何做到既不伤天害理,又有钱挣,有点难度。

答麦田守望者:

我之前看过一个观点,说的是现在在新药研发中所普遍采用的combinatorial chemistry方法已是穷途末路,不知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这是否与楼上这位朋友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上一波专利浪潮退潮之后,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只能合并求存了”的原因有关,即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甚至已经停滞?

这个问题很专业,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了。随便说说,我总的观感是,药业的技术储备深度不足,这限制了其创新能力,无法保证创新连续涌现——而这对于维持一个以专利机器为核心资源的大企业,是致命的。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大药商不会花心思去研究:为了治好某种病,需要什么分子?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完全等待基础研究部门,他们的起点是:已知需要什么样的分子,如何制造出来,而组合化学的威力,正是体现在这一环节上,它不仅可以让药商在知道需要什么分子之后,很快把它合成出来,甚至可以让他们预先储备大量的分子种类,建立数据库,在需要时去搜索出来,立刻注册专利。据说某些并购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分子数据库。这一状况,与信息业比较一下,就很清楚,差别不是一点点,看看IBM的研究深度和技术储备深度。

NIH的巨额投入当然是有效果的,生物科技的进步也很神速,但这些与大药商的发展战略是否一致?政府投入所产生的结果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常常是与市场脱节的,与企业战略更难以一致,大药商的问题是,他们没有投身于此,而仅仅是守候在边上,等着里面蹦出东西来,太浅了。

相关文章

标签: |
452
对我〈尚未成熟的药业巨头〉一文,dcr、麦田守望者和^_^留下了很有价值的评论,而且显然,他们都比我内行,而我是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看的,我的评论文章经常会涉及许多陌生领域,在这么做的时候,我的态度是:站在与读者同一侧角度(也就是外行角度),利用同样的可获得信息,只是多一点思考。这样我也就没什么负担了。 答dcr:

博主能继续谈谈为什么“当上一波专利浪潮退潮之后,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只能合并求存了”么?为什么合并对其生存有利?

因为专利和游说机器是很庞大很昂贵的,用这么大而昂贵的机器来支撑小业务是不合算的,所以当业务量缩减时,只能合并。实际上,很早之前就有经济学家指出,当代大企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干预和工会兴起有关系,这两个因素迫使企业必须维持一部政治机器,一方面在国会和政府中谋求于己有利的立法和政策,另一方面与工会抗衡。小企业是维持不了这种政治机器的。当然,这方面的事情,有些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做,但小企业组成的协会经常面临搭便车带来的集体行动困境。

为什么专利还是一波一波的不是持续性的,上一波专利浪潮指的是什么时候发展的哪些药品为代表的?

有人认为这种周期性是技术发展的内在特征导致的,我不能排除这种因素,但立法因素的解释至少也能自圆其说:贝赫-多尔法案带来的冲击的确很大,足以构成一个波浪,二十多年的时间长度还来不及抹平这个波浪,因为专利周期(加上额外垄断期)也是二十多年。

你觉得药业巨头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我认为方向不会有大变化,因为我所描述的策略是他们在那种制度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只要制度条件(巨额财政资助和FDA管制)不变,策略大概也不会变。

中国没有欧洲的老牌大药厂,没有强大的科研机构,没有自己的科研实力,那么中国的药厂除了等待专利过期和“盗版”专利,还有什么发展策略?印度的制药业发展很快,是什么策略?中国药业发展是否要步其后尘?

据我所知,印度的仿制药(大概是通用名药的同义词吧)产业挺发达,从资源禀赋上看,中国药业做这个大概也有前途;另外,我知道,在中国,所谓合同研究颇有成就,简单说就是帮大药商做临床试验,中国公司做这个有很大优势,据说在美国要招募到一个试验对象,药商要给医生近万美元红包,这块成本在中国可以省很多,不过这里有道德风险,如何做到既不伤天害理,又有钱挣,有点难度。 答麦田守望者:

我之前看过一个观点,说的是现在在新药研发中所普遍采用的combinatorial chemistry方法已是穷途末路,不知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这是否与楼上这位朋友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上一波专利浪潮退潮之后,便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只能合并求存了”的原因有关,即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甚至已经停滞?

这个问题很专业,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了。随便说说,我总的观感是,药业的技术储备深度不足,这限制了其创新能力,无法保证创新连续涌现——而这对于维持一个以专利机器为核心资源的大企业,是致命的。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大药商不会花心思去研究:为了治好某种病,需要什么分子?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完全等待基础研究部门,他们的起点是:已知需要什么样的分子,如何制造出来,而组合化学的威力,正是体现在这一环节上,它不仅可以让药商在知道需要什么分子之后,很快把它合成出来,甚至可以让他们预先储备大量的分子种类,建立数据库,在需要时去搜索出来,立刻注册专利。据说某些并购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分子数据库。这一状况,与信息业比较一下,就很清楚,差别不是一点点,看看IBM的研究深度和技术储备深度。 NIH的巨额投入当然是有效果的,生物科技的进步也很神速,但这些与大药商的发展战略是否一致?政府投入所产生的结果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常常是与市场脱节的,与企业战略更难以一致,大药商的问题是,他们没有投身于此,而仅仅是守候在边上,等着里面蹦出东西来,太浅了。


已有1条评论

  1. Wenhao @ 2013-02-15, 02:49

    http://www.nature.com/nrd/journal/v11/n3/full/nrd3681.html
    ……However, in parallel — as many have discussed — R&D efficiency, measured simply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new drugs brought to market by the global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per billion US dollars of R&D spending, has declined fairly steadily. We call this trend ‘Eroom’s Law’, in contrast to the more familiar Moore’s Law (‘Eroom’s Law’ is ‘Moore’s Law’ backwards)……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