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印度〉标签的文章(4)

[译文]私立小学在印度农村大受欢迎

Over a quarter of enrolments in rural India are in private schools
超过四分之一的印度乡村学童就读于私立学校

作者:ANITA JOSHUA @ 2014-1-16
译者:陆嘉宾(@晚上不买白天买不到)  校对:陈小乖(@lion_kittyyyyy)
制图:amen(@治愈系历史)
来源:THE HINDU,http://www.thehindu.com/features/education/school/over-a-quarter-of-enrolments-in-rural-india-are-in-private-schools/article5580441.ece

【插图】
插图翻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印度乡村教育状况成绩单。

6-14岁年龄组适龄入学儿童中的29%进入了私立学校——七年间超过10%的涨幅。6-14岁年龄组适龄入学儿童的入(more...)

标签: | |
5844
Over a quarter of enrolments in rural India are in private schools 超过四分之一的印度乡村学童就读于私立学校 作者:ANITA JOSHUA @ 2014-1-16 译者:陆嘉宾(@晚上不买白天买不到)  校对:陈小乖(@lion_kittyyyyy) 制图:amen(@治愈系历史) 来源:THE HINDU,http://www.thehindu.com/features/education/school/over-a-quarter-of-enrolments-in-rural-india-are-in-private-schools/article5580441.ece 【插图】 插图翻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印度乡村教育状况成绩单。 6-14岁年龄组适龄入学儿童中的29%进入了私立学校——七年间超过10%的涨幅。6-14岁年龄组适龄入学儿童的入学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超过96%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11-14岁年龄组适龄入学女童的失学比例从2012年的6%下降到了2013年的5.5%。曼尼普尔邦拥有最高的私立学校入学率——70%,在公立学校相当不错的喀拉拉邦,依旧有68.6%的适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没有显著提升,并且对解决基本算数问题仍有困难。24.1%的6-14岁儿童参加额外的付费辅导班。 Even as the Right to Education and the Sarva Shiksha Abhiyan have made access to elementary education a reality for 99 per cent villages across the country, more than a quarter of enrolments in rural India are in private schools. 尽管受惠于《免费义务教育法案》和《全民教育计划》,全印度99%的村庄提供了初等教育机会,但仍有超过1/4的农村学龄儿童就读于私立学校。 As per the ninth Annual Status of Education Report (ASER), released here on Wednesday, 29 per cent of enrolments in the six-to-14 age-group are in private schools. This is a 10 per cent increase in seven years from 18.7 per cent in 2006 to 29 per cent in 2013. 根据周三发布的第九份《印度教育年度报告手册》(ASER),6-14岁年龄组入学儿童中29%进入了私立学校。从2006年的18.7%到2013年的29%,七年间私立学校就读率共增长了10 个百分点。 While this reflects a shifting of public faith in government schools, the growing preference for private schools is also indicative of a willingness to invest in a child’s education by parents who very often are themselves illiterate. 这一增长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所办公立学校的信心发生了转变,同时,对私立学校的偏好的提升,也反映了父母愿意为子女教育而投资,尽管这些父母本人多半是文盲。 The preference for private schools i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ive of the quality of public schooling. In Kerala, wher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chools and teaching was found to be fairly good, 68.6 per cent of all children in the elementary level were in private schools. Manipur recorded the highest private school enrolment at 70 per cent. 对私立学校的偏好未必反映公立学校的质量。在公立学校和教育资源都相当不错的喀拉拉邦,依旧有68.6%的小学儿童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曼尼普尔邦拥有最高的私立学校就读率——70%。 Other States and Union Territories with a high percentage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private institutions include Puducherry (54.3 per cent), Haryana (51.4 per cent), Uttar Pradesh (49 per cent), Punjab (46.7 per cent), Jammu & Kashmir (45.5 per cent) and Meghalaya (45.3 per cent). As with private schooling,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prevalence of private tuition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 figure stands at 24.1 per cent. 其他在私立教育机构接受小学生比例较高的邦和联邦属地有:本地治里直辖区(54.3%),哈里亚纳邦(51.4%),北方邦(49%),旁遮普邦(46.7%),查谟-克什米尔邦(45.5%),梅加拉亚邦(45.3%)。除了上私立学校,这些小学生中间还流行起一股接受私人辅导的风潮,统计表明,这个比例达到了24.1%。 Taking note of this trend, Planning Commission Deputy Chairman Montek Singh Ahluwalia said while the State should keep putting money into school education, the time might have come for a re-think on the more controversial issue of whether it should all go into government schools. 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Montek Singh Ahluwalia先生在注意到这一趋势之后指出,虽然国家应该持续继续保持对教育的投入,但现在是时候重新考虑这个更具争议性问题了——所有政府教育补贴都应进入公立学校吗?。 As for the poor learning outcomes of children in government schools, Mr. Ahluwalia sought to give some perspective to the otherwise bleak picture that emerged out of the statistics. In his view, poor learning outcomes would remain a problem for another decade or two since many of the children getting enrolled now are first generation learners with no back-up at home. 而谈到公立学校孩子学习成绩差的问题,Ahluwalia先生尝试从统计数据描绘出的惨淡景象中找出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在他看来,学习成绩差这一问题还将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因为许多现在入学的孩子是家里第一代上学者,他们很难从家里获得学习上的帮助。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hildren’s ability to read or deal with basic arithmetic, the better percentage recorded in reading ability from 38.8 per cent in 2012 to 40.2 per cent in 2013 has been courtesy 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private school children. 虽然学校的孩子们在阅读和完成基本算术问题的能力上没有显著的提升,但是私立学校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上的更好表现还是得到了认可,阅读成绩从2012年的38.8%提升到了2013年的40.2%。 According to Madhav Chavan, president of Pratham Education Foundation — which has been carrying out this survey since 2005— the preference for private education is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clear failure of government schools to deliver on basic achievements in learning, but also mirrors growing urbanisation and increase in wealth and access to the external world and information. On urbanisation, he said, it was not just migration but includes increasing urban influence on rural population; thanks to television penetration. 据Pratham基金会主席Madhav Chavan认为(该教育基金会自2005年就开展了这项调查),对私立教育的偏好不仅仅是因为公立学校不能很好地完成初等教育任务,还反映出了城市化的发展、财富的增加,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接触和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关于城市化的影响,他还说,这不仅体现在人口迁移,还体现在,得益于电视的普及,乡村人口越来越多地受到城市的影响。 (编辑:辉格@whigzhou) *注:本译文未经原作者授权,本站对原文不持有也不主张任何权利,如果你恰好对原文拥有权益并希望我们移除相关内容,请私信联系,我们会立即作出响应。

——海德沙龙·翻译组,致力于将英文世界的好文章搬进中文世界——

[微言]传染病与种姓制度

【2014-03-01】

@大象公会 【热带的诅咒】为何欧洲殖民者首先征服的不是近在咫尺的非洲,而是万里之外的美洲?为何现代非洲仍陷入贫困的陷阱不可自拔?为何印度看似富足实际贫弱,种姓制度绵延数千年?作者:@innesfry

@虫我鸟圭:印度种姓制度那段牵强了,其它倒是观点新颖,但是也不是这么简单的推论

@黄章晋ster:印度种姓制度这个我觉得解释力很不错,以前似乎有本书也推论,这种严密的种姓制度很可能是外来征服者发现与本地人接触会导致神秘死亡的

@whigzhou: 你说的书是不是这本:《瘟疫与人》(more...)

标签: | |
5044
【2014-03-01】 @大象公会 【热带的诅咒】为何欧洲殖民者首先征服的不是近在咫尺的非洲,而是万里之外的美洲?为何现代非洲仍陷入贫困的陷阱不可自拔?为何印度看似富足实际贫弱,种姓制度绵延数千年?作者:@innesfry @虫我鸟圭:印度种姓制度那段牵强了,其它倒是观点新颖,但是也不是这么简单的推论 @黄章晋ster:印度种姓制度这个我觉得解释力很不错,以前似乎有本书也推论,这种严密的种姓制度很可能是外来征服者发现与本地人接触会导致神秘死亡的 @whigzhou: 你说的书是不是这本:《瘟疫与人》 http://t.cn/SPxzMs @whigzhou: 我觉得这个解释要结合印度次大陆的地理特性才完整 @黄章晋ster:印度次大陆的地理特征,相对于亚欧大陆,像是一截阑尾。 @whigzhou: 东南亚和次大陆都像个锥形口袋,入侵者由北向南重重挤压,不同的是,东南亚的纵深很深,汉族将百越不断南推,但总是揉不到一起,而次大陆纵深浅,入侵者与原住民被迫混居,但又要保持隔离,于是有了种姓制度 @whigzhou: 实际上,在华南,当汉族与百越混居时,也出现了贱民制度 @黄章晋ster:哈,你是不好意思用阑尾这个词来描述这个特征吧。 @whigzhou: 呵呵,阑尾更形象  
饭文#O6: 从摊贩胜诉看印度法治

从摊贩胜诉看印度法治
辉格
2010年10月25日

上周,印度全国摊贩联合会赢得了对新德里市政府的上诉案,印度最高法院裁定新德里市政府在英联邦运动会期间大规模驱逐街头摊贩的行动非法;实际上,在运动会开办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联合会与市政府之间就摊贩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磋商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法院判决虽未能阻止大规模驱逐的发生,但它对于摊贩们的传统权利,无疑是一次有力的确认,而对于政府权力的机会主义运用,则是一次严正警告。

从报道的部分判词看,法官的意思,并不是街头任意摆摊的行为是不受限制的,而居民和行人对清洁、安静和道(more...)

标签: | | | |
1016
从摊贩胜诉看印度法治 辉格 2010年10月25日 上周,印度全国摊贩联合会赢得了对新德里市政府的上诉案,印度最高法院裁定新德里市政府在英联邦运动会期间大规模驱逐街头摊贩的行动非法;实际上,在运动会开办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联合会与市政府之间就摊贩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磋商谈判,但未能达成一致;法院判决虽未能阻止大规模驱逐的发生,但它对于摊贩们的传统权利,无疑是一次有力的确认,而对于政府权力的机会主义运用,则是一次严正警告。 从报道的部分判词看,法官的意思,并不是街头任意摆摊的行为是不受限制的,而居民和行人对清洁、安静和道路通畅的关切是不正当因而无须理睬的;而是说,首先,在程序法上,摆摊行为的边界应被清晰的划定,而不能被随机事件(比如一次运动会)所打破,政府应通过成文法的制定来推动行为边界的明确化,而不得用机会主义行动来扰乱这一边界;其次,在实体法上,这条边界显然不应划在让现有摊贩行当无以为继的位置上。 这一结果是令人欣慰的,连同过去发生在印度的许多类似判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法治在印度的坚实存在;相比之下,在那些缺乏法治的国家,类似情形下我们常会看到,政府平时对街道混乱不管不顾,等到要装国际面子了,就来次大扫荡,此时权利瞬间成为草芥;不幸的是,此类行动还常被视为行政高效率和官员施政得力而获得群众拍手称快的待遇。 有些意见认为,城市街道是公共空间,市政府受托对其行使管理权,因而未获得它许可的摊贩,政府有权根据需要予以容忍或加以驱逐;然而,这种推导是出于对权利的错误理解,街道并不因它叫街道就自动成为公共空间,一个空间须被证明确在公共机构的持续有效控制之下,才能被认定为是“公共的”,否则,它便是私人空间或者无主空间。 摊贩最初对街道的占据,可能是对无主空间的进占,也可能是对公共空间的入侵,但无论何种,这一占据若能不受挑战的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它便构成了一项权利;此时,尽管摊位权利的排他性远不如私人宅院,但该空间已不再是纯粹的公共空间了;公共机构在这段漫长时间中的不主张和不作为,或者主张和作为缺乏连贯性,也未能改变事实状态,因而已经丧失了对该空间的某些控制权;此时,它若再动用强制力驱逐摊贩而不给予合理补偿,便是对既有权利的侵犯了。 摊贩的权利来自蕴藏于传统之中的正当性,如伯克所指出,长久性本身便可赋予行为以正当性,另一件同样发生在印度的事情,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孟买机场的扩建计划长期受阻于其周边的大量贫民窟,这些贫民窟就建在原本属于机场的土地上,自发涌入的贫民定居者未获得任何许可或支付任何价款,他们的最初建房定居行为显然是入侵,但几十年之后,这种定居状态便构成了权利。 幸运的是,他们生活在印度,机场和作为大股东的政府虽然头痛,也没有悍然强力驱逐,经长期僵持,政府最后决定为机场周边的近九万户居民提供住房作为搬迁补偿,就在上周,首批一千多户家庭已搬入新居;诸如此类的种种事情,强化了我对印度确有法治这一判断的信心。 许多观察者都不看好印度的前景,特别是拿它与其它金砖国家作对比时,当然,他们有许多的证据,拥挤、混乱、肮脏、懒惰、腐败、行政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差,任何改进和建设行动都无可避免的遭遇时常令人绝望的阻碍和拖延;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阻碍变革与建设的,常常是权利,尽管在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等宏大词汇下面,这些权利常显得细微、琐碎、陈旧、腐朽,以至讨厌,但它们终究是权利,是权利就应得到尊重和保障,即使非要废除也应予以补偿。 西方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物质繁荣,常迷乱了人们的眼睛,以为现代化就是对物质繁荣的长期追求的结果,这导致后发国家为获得现代化成功不惜强力清除这一追求道路上所遭遇的一切障碍,毫不奇怪,这将包括大部分传统权利;某些案例中,这样的行动确能在短期内造就疾风暴雨似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但造就不出一个具备良好法治的现代国家,而离开了法律对权利与秩序的保障,一切繁华都可能是过眼云烟。 印度,或许仍将像一部老牛拉的破车那样缓慢蹒跚前行,但它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不易被颠覆和逆转,而它的百富榜上的人名,十年后也无须去监狱花名册上搜寻,它不仅值得被看好,也值得被羡慕。
事到如今,还有人在嘲笑印度吗?

就在四五年前,不少从印度游历一番回来的人,纷纷感慨,印度之落后,距天朝不少于十年,而发展速度之拖沓,一二十年内看来赶不上了。

对这种说法,我当即付之一笑,我的回答在他们看来近乎痴人说梦:在我看来,计算印度比我们落后多少年是很可笑的,原因很简单,人家早就将我们远远抛在后面了。

很自然,我得到的,同样是轻蔑的笑容。

个别没那么轻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

我说:财富积累很容易,一夜变成废墟则更容易,印度是很落后,发展也很滞碍迟缓,但是,他们用不着担心,在未来二十年的某一天,会突然撞(more...)

标签: | |
748

就在四五年前,不少从印度游历一番回来的人,纷纷感慨,印度之落后,距天朝不少于十年,而发展速度之拖沓,一二十年内看来赶不上了。

对这种说法,我当即付之一笑,我的回答在他们看来近乎痴人说梦:在我看来,计算印度比我们落后多少年是很可笑的,原因很简单,人家早就将我们远远抛在后面了。

很自然,我得到的,同样是轻蔑的笑容。

个别没那么轻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

我说:财富积累很容易,一夜变成废墟则更容易,印度是很落后,发展也很滞碍迟缓,但是,他们用不着担心,在未来二十年的某一天,会突然撞在某堵墙上,而他们正在追求、推动和积累的这一切,将毁于一旦,一切从头开始,如果还能再开始的话。

在我眼里,这堵墙是如此明白无误的横在那里,而在翻越它之前,所谓的发展水平,在三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上,是毫无意义的,而拥挤在那辆高速行驶的巴士上的人群中,看不出他们正在找出翻越途径的任何迹象,这一事实,在我看来再简单明了不过了。

对印度的夸赞向来不少,稳定的民主,对穷人的关怀,人民分享增长的广度和真实度,内需的优势,等等,然而这些并非我的信心的主要来源,许多社会具备这些条件,但不足以让我看好他们。

我获取信心的途径比较古怪,大约十年前,当我对印度发生兴趣时,苦于没有方便的资料,我找到了印度最高法院的网站,阅读了上百个案件的诉状和判词,结合先前我所了解的情况,最后我得出结论:这是个法治国家,主要权利有可靠保障,司法是独立的,权力结构和政治资源是高度多元的,社会中间结构是丰厚饱满的。

从此我对中印比较的各种言论全都付之轻蔑一笑。

(郑重声明:本文构成投资和移民建议,尽管我不会为听取或拒绝听取该建议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或财务责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