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自私的皮球》〉标签的文章(33)

[活动]8月16日·上海书展·读者座谈会

2012上海书展,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我安排了一个《自私的皮球》读者座谈会,在上海的朋友可以来聚聚,活动形式以问答为主。

你可以先在这里提出问题,这样或许可以提高我的回答质量,而且这里提的问题届时会优先讨论。

时间:8月16日,15-16点

地点: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近铜仁路),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第一活动区

 

标签: |
3604
2012上海书展,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我安排了一个《自私的皮球》读者座谈会,在上海的朋友可以来聚聚,活动形式以问答为主。 你可以先在这里提出问题,这样或许可以提高我的回答质量,而且这里提的问题届时会优先讨论。 时间:8月16日,15-16点 地点: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近铜仁路),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第一活动区  
《自私的皮球》第十章〈婚姻与家庭:古老的博弈〉导言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古老的博弈

驱动人类行为的种种欲望和动力,绝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的指向两大目标:获取生存资料和寻找合适的异性伙伴繁衍后代;对此,古人已有很清楚的认识,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1];告子在与孟子对话时也说:食色,性也[2]。

在后世俗语中,又有“饱暖思淫欲”之说[3],这倒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多层次需求理论颇有些神似,并将饱暖置于更基本的层次,而淫欲则位于其上,不过,马斯洛本人倒是把饮食和男女同置于最底层的生理需要[4]。

实际上,按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性是比饱暖更基本的需求,它直接带来遗传收益,而获取生存资料延续生命也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假如某人一辈子不吃不喝却有机会留下许多后代(如某些昆虫那样),他/她是会乐意这么做的。

因而,指导个人各类行动的诸多行为策略,都可归为两类:取食策略和性策略,前者的形态和分布构成了特定社会的生计模式,后者则构成了婚配模式;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正在于,它在传(more...)

标签: | |
3591
第十章  婚姻与家庭:古老的博弈 驱动人类行为的种种欲望和动力,绝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的指向两大目标:获取生存资料和寻找合适的异性伙伴繁衍后代;对此,古人已有很清楚的认识,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1];告子在与孟子对话时也说:食色,性也[2]。 在后世俗语中,又有“饱暖思淫欲”之说[3],这倒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多层次需求理论颇有些神似,并将饱暖置于更基本的层次,而淫欲则位于其上,不过,马斯洛本人倒是把饮食和男女同置于最底层的生理需要[4]。 实际上,按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性是比饱暖更基本的需求,它直接带来遗传收益,而获取生存资料延续生命也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假如某人一辈子不吃不喝却有机会留下许多后代(如某些昆虫那样),他/她是会乐意这么做的。 因而,指导个人各类行动的诸多行为策略,都可归为两类:取食策略和性策略,前者的形态和分布构成了特定社会的生计模式,后者则构成了婚配模式;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正在于,它在传统社会的生计和婚配模式中,皆处于核心地位,并因其长久的历史而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情感和文化。 因此,通过对婚姻及其背后的两性性策略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很大一部分;许多看似与性无关的行为,比如男性展示力量、勇气和智慧,敛聚财富,争夺权力和地位,背后都隐藏着复杂多样的性策略。 ---------------------- [1]语出《礼记·礼运篇》。 [2]语出《孟子·告子上》。 [3]初出贾仲名《玉梳记》第三折,为“饱暖生淫欲”,此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有“饱暖思淫欲”一语。 [4]见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动机与人格》(1954年),或:wikipedia: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自私的皮球》第九章〈饕餮经济学〉导言

第九章  饕餮经济学

本章收录的是两年前由贪吃这个话题所引出的几篇即兴随笔,形式上近乎于饭后品茶闲聊,未经仔细构思,也没有很鲜明的主题,博客写作的好处正在于,可以随时记录漫无边际的遐思和智力冒险,但愿这些文字在让我自得其乐之余,也能带给你一些乐趣。

在食物已不再匮乏的社会,食欲已成为健康、钱包和财政预算的大敌,甚至是头号敌人(比如在美国);关于人类为何如此贪吃已有许多讨论,在我看来,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来自进化生物学,在进化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食物总是匮乏的,因而贪吃从未成为进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人类没有发展出控制食欲的机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灵长类的一员,我们一方面继承了灵长类一天到晚吃个不停的习惯,这是因为它们的食谱中多半是低能量素食,必须吃很多才能满足能量和营养需要,不像猫科动物大吃一顿后可以懒洋洋趴上几天,而同时,我们又继承并发扬了人族[1]祖先的肉食(more...)

标签: | | |
3586
第九章  饕餮经济学 本章收录的是两年前由贪吃这个话题所引出的几篇即兴随笔,形式上近乎于饭后品茶闲聊,未经仔细构思,也没有很鲜明的主题,博客写作的好处正在于,可以随时记录漫无边际的遐思和智力冒险,但愿这些文字在让我自得其乐之余,也能带给你一些乐趣。 在食物已不再匮乏的社会,食欲已成为健康、钱包和财政预算的大敌,甚至是头号敌人(比如在美国);关于人类为何如此贪吃已有许多讨论,在我看来,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来自进化生物学,在进化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食物总是匮乏的,因而贪吃从未成为进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人类没有发展出控制食欲的机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灵长类的一员,我们一方面继承了灵长类一天到晚吃个不停的习惯,这是因为它们的食谱中多半是低能量素食,必须吃很多才能满足能量和营养需要,不像猫科动物大吃一顿后可以懒洋洋趴上几天,而同时,我们又继承并发扬了人族[1]祖先的肉食习性,发展出了对油脂芳香根深蒂固的嗜好。 然而,生物本能并不能说明人类贪吃习性的全部方面,实际上,饮食习性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的文化所塑造的,或者说,它需要在文化结构中表达出来,而反过来,它也是构成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离开这个背景,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它。 通俗的说,食物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用经济学术语说,它是除货币之外的第二大激励工具,货币常被用于不带感情和个人色彩的、通常发生于陌生人之间的非人格化交易,而当人们不满于这种交易方式时,食物便是首选替代品;在近代货币经济崛起之前,食物是首要交易和交往媒介,即便今天,它的作用仍难以替代。 许多雇主仍偏爱用食物部分代替现金作为津贴和奖金,在人情往来、商务馈赠乃至小额贿赂中,食物仍占据头等地位(至少不久前还是),无论是朋友小聚、谈生意、异性约会,甚至记者专访,找饭馆吃一顿仍是最容易想到的方式,过节、开派对、筹备婚礼,准备些什么食物也仍是头等大事。 如此看来,将饮食称为建构文化大厦的粘结剂,大概并不为过;本章的几篇随笔,将从食物何以获得这样的地位入手,谈论其背后的一些机制,不过,我的重点倒不在于为该现象本身提供一种解释,或回答人类为何贪吃这样的问题,那不过是引出话题的楔子而已,那些机制才更有意思。 ---------------------- [1]人族([[Hominini]])是人亚科([[Homininae]])下的一个进化分支,现生物种包括黑猩猩、倭黑猩猩和人类,大约于700多万年前分化形成,它们的共同点之一是食谱中都包含了肉食,而其他灵长类大都是杂事的,详见有关wikipedia词条。
《自私的皮球》第八章〈我们消费的果真是物质吗?〉导言

第八章  我们消费的果真是物质吗?

当我们用弹性分析描绘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或者等优曲线分析消费者如何在商品集合中做出选择时,在我们眼中,仿佛这些商品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对象,它们之间充其量只有替代弹性所体现出的数量关系,以及对消费者有限预算的竞争关系。

这样的经济学视角当然很有用,但它不是一个观察消费行为的恰当起点,要理解消费行为,我们需要一个启发式,把纷繁多样的商品和消费行为放进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中,这个结构就是生活方式。

和所有生物个体一样,个人面临的根本问题有(more...)

标签: |
3584
第八章  我们消费的果真是物质吗? 当我们用弹性分析描绘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或者等优曲线分析消费者如何在商品集合中做出选择时,在我们眼中,仿佛这些商品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对象,它们之间充其量只有替代弹性所体现出的数量关系,以及对消费者有限预算的竞争关系。 这样的经济学视角当然很有用,但它不是一个观察消费行为的恰当起点,要理解消费行为,我们需要一个启发式,把纷繁多样的商品和消费行为放进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中,这个结构就是生活方式。 和所有生物个体一样,个人面临的根本问题有两个: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即,他/她必须拥有某种生计模式,并能够找到异性繁殖伙伴,不同的是,人类个体必须在既定的社会和家庭结构中完成这两大任务。 这意味着,他首先要为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而这又取决于他在社会分工中所承担的角色,其次,他需要收集足够的资源来组建一个家庭,而他能从哪里找到配偶、组建何种家庭,同样取决于他的社会位置所对应的身份与角色。 在传统社会,身份、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之间,有着截然分明且近乎牢不可破的对应关系,你的父母是什么人,拥有哪些资源(土地、权力、官爵和专业),以什么为生,将直接决定你可以娶什么人为妻/或嫁给什么人,住什么样的房子,甚至衣服的款式颜色、鞋尖有多长,发型和配饰,吃些什么,出门坐车、骑马还是步行,带不带武器,祭祖用什么仪式和祭品,说话的腔调,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现代社会的高度流动性大大松动了身份与消费的关系,而日益加速的消费内容变化也模糊了生活方式的边界,然而,尽管已不那么严格,消费行为的模式化仍是可以辨认的,并且对社会的消费形态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从一些标志性消费行为,比如你在中国某小城镇见到有人买了部家用咖啡机,你仍可颇有把握的判断他的职业、地位、收入、社交圈和文化背景,并由此猜测他还会买些什么,他的客厅和厨房里大概还摆着些什么,甚至他会有怎样一位妻子,等等。
《自私的皮球》第三部分〈行为与心理〉导言

为了不被人看成是一个粗汉,他还得在爱好的培养上下些功夫,因为对消费品哪些是名贵的,哪些是凡陋的,应当能够相当正确地加以鉴别,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他的义务了。对于有闲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他要在多少带些刻苦的情况下进行钻研,学会怎样在适当的方式下过他的表面的有闲生活。

——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

不必假定他们是理性的,他们不必试图最大化报酬,他们的策略可能简单表现了标准操作程序、拇指法则、本能、习惯或模仿……,其采取的行动不必是有意识的选择……完全无须假定它们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more...)

标签: | |
3582

为了不被人看成是一个粗汉,他还得在爱好的培养上下些功夫,因为对消费品哪些是名贵的,哪些是凡陋的,应当能够相当正确地加以鉴别,这一点现在已经成为他的义务了。对于有闲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他要在多少带些刻苦的情况下进行钻研,学会怎样在适当的方式下过他的表面的有闲生活。

——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

不必假定他们是理性的,他们不必试图最大化报酬,他们的策略可能简单表现了标准操作程序、拇指法则、本能、习惯或模仿……,其采取的行动不必是有意识的选择……完全无须假定它们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1984

  尽管经济学将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其实经济学关于行为说的却很少,它的核心假定只有一句话:个人总是用他所能获得的有限资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在这么做时总是理性的;人们早已发现,当你真正走进生活,试图理解人类复杂、微妙而多变的行为生时,它所能提供的启示实在有限。 这是因为,首先,经济学并不关心什么才是个人的利益所在,是衣食?金钱?快乐?亲情?健康?生命?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暗示了这些,其实没有,它只假定人总是有所追求,而追求的目标会从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些目标是稳定的,而可用的资源永远无法满足它们,仅此而已。 其次,理性假定看来也过于简单武断了,它与我们的直觉经验格格不入,近年来行为经济学派的大量实证研究也揭示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1],对于管理、营销和组织学等应用学科,这些其实早已不是秘密。[2] 由于这些局限,假如我们仅从经济学视角观察行为,感觉会像观察一个被麻袋从头到脚蒙住的人,他在各种物品间走动,我们可以测量他的路线、速度、停顿时间等等,经由数量分析描绘他的偏好,猜测他的动向,但我们看不到他的举止、姿态和喜怒,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在何种文化中长大、拥有哪些信念,那会是多么抓瞎啊。 理论麻袋是用来分割学科的,不应让它遮蔽我们的好奇心,然而,要揭开麻袋而又不至退回到朴素的闲谈,我们就需要接受来自心理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智慧和启示;在本部分中,我将尝试稍稍脱离经济学的范式规限,看看从另一些视角能否获得对人类行为的更好理解;另外,本部分选录的文章有些并非为纸媒所写,文字风格会有所不同,篇幅也将参差不一。 ---------------------- [1]比如Dan Ariely在《可预见的非理性》(2008年)一书里提供的许多案例。 [2]一种较易接受的修正(比如阿尔奇安(A.A.Alchian)在“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1950年)一文中),是把理性假定界定为“进化理性”:由于市场机制会惩罚非理性行为,使得理性行为策略更容易延续和传播开来,因而从长期看,人们的行为总是趋于理性,至少总体上是,而对于受严格财务约束的企业,更是如此。
《自私的皮球》第七章〈失败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导言

第七章  失败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在第5篇里,我曾提出:一个高度竞争市场的存在前提是,其中每个厂商都必须拥有相当强的垄断地位,这即是说,任何厂商要在竞争中长期立足,必须拥有某些垄断性资源,或者说“独特的优势”。

然而,任何垄断地位都是对他人的诱惑,人人都想找出替代资源,同行们想用替代品从原本由你独享的垄断租金中分得一杯羹,而你的买家们则希望足够多的替代品能让他们免付这笔租金;所以,你无时无刻不在丧失生存基础的危险之中。

更糟(more...)

标签: |
3518
第七章  失败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在第5篇里,我曾提出:一个高度竞争市场的存在前提是,其中每个厂商都必须拥有相当强的垄断地位,这即是说,任何厂商要在竞争中长期立足,必须拥有某些垄断性资源,或者说“独特的优势”。 然而,任何垄断地位都是对他人的诱惑,人人都想找出替代资源,同行们想用替代品从原本由你独享的垄断租金中分得一杯羹,而你的买家们则希望足够多的替代品能让他们免付这笔租金;所以,你无时无刻不在丧失生存基础的危险之中。 更糟糕的是,你不光要为自己的资源操心,还要为你的商业伙伴和上下游操心,特别是所在行业的领导者,因为支撑整个行业现有格局的核心资源,也可能突然被釜底抽薪;比如你是Windows应用开发商,某一天或许会发现客户们不知何故都在倒向Linux平台,或者,你在.NET上积累多年的知识储备和大量代码突然变成了废物。 无法预料变化何时到来,用户体验的微妙差异常常让一个产品暴得大名,另一个却一败涂地、沦为笑柄,而你事先却看不出两者有何显著差别;特别是当你客户的迁移成本很低,而你的宝贵资源却锁定在既有模式上难以迁移时,你就更需要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这或许会让你感叹世事之无常,却是你不得不接受并加以适应的现实,这就是活生生的市场。  
《自私的皮球》第六章〈企业文化是把双刃剑〉导言

第六章   企业文化是把双刃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可以理解为行业之间在知识背景和专业经验上的鸿沟,但我的解读不至于此,造成产业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的更关键原因是:企业是“有机”的;这一生物学隐喻有几层意思:企业的业务和职能组成不是可以任意分割的,其边界不是可以随意重划的,新业务不是可以随意加入的,相反,各部分之间必须相互兼容,而所有这些也都是生物有机体的特征。

造成兼容性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便是企业文化,你很难想象,假如苹果自己制造iPad,它的工厂会采用像富士康那样的管理方式,而在目前的分工格局下,双方都已证明在自己承担的那份业务上是做的最好的;所以,一旦条件成熟(比如运输和关税等贸易条件)时,出现这样的产业分工是很自然的结果。

兼容性问题首先在于,企业希望在客户心目中建立何种形象,零售、餐饮和美容业希望客户将他们视为忠实体贴的仆人,那里的口号(more...)

标签: | |
3516
第六章   企业文化是把双刃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可以理解为行业之间在知识背景和专业经验上的鸿沟,但我的解读不至于此,造成产业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的更关键原因是:企业是“有机”的;这一生物学隐喻有几层意思:企业的业务和职能组成不是可以任意分割的,其边界不是可以随意重划的,新业务不是可以随意加入的,相反,各部分之间必须相互兼容,而所有这些也都是生物有机体的特征。 造成兼容性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便是企业文化,你很难想象,假如苹果自己制造iPad,它的工厂会采用像富士康那样的管理方式,而在目前的分工格局下,双方都已证明在自己承担的那份业务上是做的最好的;所以,一旦条件成熟(比如运输和关税等贸易条件)时,出现这样的产业分工是很自然的结果。 兼容性问题首先在于,企业希望在客户心目中建立何种形象,零售、餐饮和美容业希望客户将他们视为忠实体贴的仆人,那里的口号是“客户是上帝”,而医生、律师、咨询师们则希望告诉客户:我比你懂得多,听我的,相信我,他们要塑造的形象是专业、权威和守信,所以他们要穿正装,在办公室里摆上大书架。 一旦这种形象凝固下来,便成为一种价值认同和身份定位,进而起到筛选器的作用:那些不喜欢这些文化的人(比如不喜欢做仆人的感觉,不喜欢一本正经的样子)就不会进入;同时,企业核心业务所需的个人禀赋、风格气质和管理方式,也会塑造出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认同。 组织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一旦确立,那些与之不相匹配的部门和岗位便会被边缘化,这些岗位上的职员也很少有升迁的机会,这样就很难期待他们会有出色的表现[1];观察许多企业可以发现,尽管它们业务复杂、职能多样,但总是有一种核心角色来主导其文化,有些是推销员、有些是工程师,也有交易员、业务经理或设计师;假如某项业务与核心文化不兼容,最好想办法将其剥离出去。 ---------------------- [1]对此,詹姆斯·威尔逊([[James Q. Wilson]])在《官僚机构》(2000年)第二部分,特别是第六章中,做了精彩的分析。
《自私的皮球》第五章〈这年头队伍不好带啊〉导言

第五章  这年头队伍不好带啊

在常见的经济学分析中,雇佣关系是雇主和雇员间就劳动所发生的交易——即时交易或租用契约——,而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但实际情况比这复杂的多,工作过程本身会改变工作者的价值偏好、自我认知和文化认同,因而对工作的真实回报不止是工资,还有归属感、成就感、荣誉和友情,而后者既可能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同样,企业也不仅是生产实体和利润中心,也文化实体和价值中心,那些能够长期自我维系的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亚文化(more...)

标签: | | |
3510
第五章  这年头队伍不好带啊 在常见的经济学分析中,雇佣关系是雇主和雇员间就劳动所发生的交易——即时交易或租用契约——,而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但实际情况比这复杂的多,工作过程本身会改变工作者的价值偏好、自我认知和文化认同,因而对工作的真实回报不止是工资,还有归属感、成就感、荣誉和友情,而后者既可能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同样,企业也不仅是生产实体和利润中心,也文化实体和价值中心,那些能够长期自我维系的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亚文化和生命力,而不仅仅是一群人的简单集合;人是社会动物,进而也是组织动物,从家庭、狩猎/采集团队、部落、教会,到帮派、工会、行会和政党,社会结构和人类的集体行动,皆随组织进化而扩展。 在现代社会,企业已成为最重要的组织——至少与家庭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它已成为多数成年男女谋求生计和安身立命之处,也是他们释放争强好胜和争权夺利的本能冲动、和施展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天赋才华的主要场所。 因而,对于个人,企业不仅是支付报酬的雇主,更是他们寻求价值认同和群体庇护、为自己寻找在群体中恰当位置、从而获得一个“身份”的地方;尤其是大企业,本身已成为一个众多员工生活于其中的社会。
《自私的皮球》第四章〈创新,危险而伟大的游戏〉导言

第四章  创新,危险而伟大的游戏

提到创新,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高科技、研发中心和新发明,这些固然也是创新,它们从无到有的创造了新的资源;不过,当创新作为一个商业主题而被谈论时,它更多的是指对已有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这个角度看,创新就是企业家[1]发现并纠正市场资源配置错误的过程。

如此界定的创新在市场中无时无处不在,比如,星探把埋没在偏僻乡村的歌唱天才带入演艺界,投资者收购三家企业并整合为一家以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新上任的CEO将大企业中与其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相牴牾的业务(more...)

标签: | |
3497
第四章  创新,危险而伟大的游戏 提到创新,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高科技、研发中心和新发明,这些固然也是创新,它们从无到有的创造了新的资源;不过,当创新作为一个商业主题而被谈论时,它更多的是指对已有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这个角度看,创新就是企业家[1]发现并纠正市场资源配置错误的过程。 如此界定的创新在市场中无时无处不在,比如,星探把埋没在偏僻乡村的歌唱天才带入演艺界,投资者收购三家企业并整合为一家以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新上任的CEO将大企业中与其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相牴牾的业务剥离出来,将缺乏优势的非关键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等等。 问题在于,对资源配置是否存在错误的看法是高度主观的,每个时刻市场里都有大量的参与者,在任何事情上要断定别人都错了或都没意识到而你意识到了并且是对的,谈何容易;实际上,这样的判断多数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每个成功的创新身后都横卧着无数失败者的尸体,所以,只有异乎寻常的风险偏好和进取精神才能驱动一些人持续从事创新活动,这就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它是特定文化和制度背景的产物。 诚然,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个人境遇所造就的独特观察位置,会在某时某地让某个人对创新机遇的判断比较有把握,但假如这是推动创新的唯一因素,我们今天绝不会看到如此迅速涌现的一轮轮创新浪潮;持续的创新离不开有利的制度和商业环境,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现代金融和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让拥有独特知识背景的创新者能与他们所缺乏具有抗风险能力的大资本相遇,而金融市场所提供的风险配置和分摊机制,使得创新的高风险变得能被个人所承受。 ---------------------- [1]这里的“企业家”一词是按熊彼特的用法,特指作为资源组织者而非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家,他们为特定生产目的而将各种资源创造性的组织到一起。
《自私的皮球》第二部分〈产业与创新〉导言

第二部分  产业与创新

 

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迁的方式或模式,它不仅从来不是、也从来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推动和维持资本主义引擎的基本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家所创造的新型消费、新商品、新的生产与运输方法、新市场,以及新型产业组织……任何商业策略仅在其所面临的背景和它所创建的局面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只能从它在创造性毁灭的持续风暴中所扮演的角色中才能看出,无视这一风暴或假定一切太平,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来自新商品、新技术、新的供给来源、新型组织的竞争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成本和质量优势,所打击的并非原有厂商的利润和产量边际,而是它们的生存基础;此类竞争的效果之不同于其它,犹如轰炸之不同于推门而入,其重要性足以令常规竞争的效果大小变得无足轻重。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more...)

标签: | |
3494
第二部分  产业与创新  

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迁的方式或模式,它不仅从来不是、也从来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推动和维持资本主义引擎的基本动力,来自资本主义企业家所创造的新型消费、新商品、新的生产与运输方法、新市场,以及新型产业组织……任何商业策略仅在其所面临的背景和它所创建的局面中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只能从它在创造性毁灭的持续风暴中所扮演的角色中才能看出,无视这一风暴或假定一切太平,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来自新商品、新技术、新的供给来源、新型组织的竞争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成本和质量优势,所打击的并非原有厂商的利润和产量边际,而是它们的生存基础;此类竞争的效果之不同于其它,犹如轰炸之不同于推门而入,其重要性足以令常规竞争的效果大小变得无足轻重。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

产业和市场结构看起来非常牢固,以致业内人士可能会认为它们是老天安排好的,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且一定会永远持续下去。但实际上,产业和市场结构相当脆弱,受到一点点打击,它们就会瓦解,且速度很快。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产业中的每个成员不得不有所反应,继续以前的做事方式注定会带来灾难……,它迫使每个人重新问:“我们的业务是什么?”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1985

  和经济学的理论、方程和曲线相比,产业故事要生动、有趣也精彩的多,经济学对产业的结构、运动和变迁的理解迄今还很肤浅,在它所上演的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幕幕大戏面前,经济学家只有虚心倾听的份儿,舞台属于企业家。 当然,舞台上主角们也未必真正理解他们正在做的事和他们身处的环境,Google创始人在1999年就曾想以区区100万美元将公司卖给Exite,幸好对方一口砍到75万,没有成交[1],我们今天才有那么多免费好服务可以享用。 所以,切莫将我在本部分中对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视为某种定论,或以为我在这些问题上持有坚定的看法,实际上这些讨论和解释只是尝试性的,不妨将它们看作商学院的案例练习,而我也随时准备接受更好的替代解释。 产业结构可以视为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在某个时刻所达致的状态,它依此包括了如下信息:首先,它反映了分工和生产的迂回性达到何种程度,其次,在特定的分工格局下,供应链被如何组织起来,然后,每个企业将哪些环节纳入其边界之内,而哪些仍留给市场,最后,企业如何将各种资源组织成一个“有机”的实体,以确立其在特定产业生态位下的生存基础。 对于产业观察者,困难之处在于,企业既在适应着产业生态,也在改变和创造着它,这种双向关系所导致的复杂反馈,使得判断某项变化的实际后果变得极其困难,多数时候,只有等到事情过去很久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当初某些事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过,也正因此,在下面几章里我们共同回顾过去几年发生的产业故事,可能会比它发生时现场看热闹更有意思。 ---------------------- [1]见wikipedia: Google#Financing an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自私的皮球》第三章〈不想垄断的竞争者不是好竞争者〉导言

第三章  不想垄断的竞争者不是好竞争者

自从19世纪末美国反托拉斯运动[1]兴起以来,垄断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在前计划经济国家,它又往往与大型国营企业联系在一起,因而无论何处,它都名声不佳。

不幸的是,人们在谈论垄断时,常常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某些厂商凭借竞争优势排挤了其他厂商而取得的垄断地位,而另一种是法律或行政规定赋予某个厂商的垄断权利,即,在前一种情况下,垄断者以外的厂商不进入市场是因为这样做无利可图,而后一种情况下则是因为法律不允许他们进入。

前一种又叫自然垄断,反托拉斯反的就是这种,名义上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但实际上纯属庸人自扰,因为假如有其他厂商能以更低廉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产品,那早就有人这么做了,并没有任何东西阻止它。

对于自然垄断者,尽管垄断地位确实可以让他们通过差别定价等手(more...)

标签: | |
3489
第三章  不想垄断的竞争者不是好竞争者 自从19世纪末美国反托拉斯运动[1]兴起以来,垄断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在前计划经济国家,它又往往与大型国营企业联系在一起,因而无论何处,它都名声不佳。 不幸的是,人们在谈论垄断时,常常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某些厂商凭借竞争优势排挤了其他厂商而取得的垄断地位,而另一种是法律或行政规定赋予某个厂商的垄断权利,即,在前一种情况下,垄断者以外的厂商不进入市场是因为这样做无利可图,而后一种情况下则是因为法律不允许他们进入。 前一种又叫自然垄断,反托拉斯反的就是这种,名义上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但实际上纯属庸人自扰,因为假如有其他厂商能以更低廉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产品,那早就有人这么做了,并没有任何东西阻止它。 对于自然垄断者,尽管垄断地位确实可以让他们通过差别定价等手段榨取消费者剩余,但这么做的上限是:不能让价格高到足以吸引潜在竞争者进入;所以,无论垄断者如何绞尽脑汁压榨消费者,它实际上总是当时的技术和商业条件下消费者所可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卖家,这是因为每个垄断者身边,随时有着无数潜在竞争者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正因此,反垄断法唯一能做到的,只是恶化垄断者的处境,这或许能满足某些人的嫉妒心,但对消费者却不可能有丝毫帮助(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第15篇详细讨论)。 反垄断法由于其理论的内在混乱和矛盾,常常会引出一些荒谬的结果,比如我们在第6篇讨论规模化所带来的产能投资风险时已提到,许多时候,厂商在做出扩产决定时,必须确信从此刻到新增产能投产之间,价格不会被竞争者同样的扩产行动大幅拉低,而这一信心只能来自其足够强大的垄断地位。 所以,假如一个市场中全是没有垄断力的无差别厂商,那么,任何扩产决定都不可能做出,因为那么做明摆着是找死,因为产能一旦形成,投资就成了沉没成本,而充分竞争条件下市价将由边际成本决定;如此一来,反垄断法旨在禁止生产者凭借垄断地位谋求价格优势的干预,实际上等同于阻止一切产能投资。 对此,罗纳德·科斯有个简单漂亮的总结:

我被反垄断法烦透了,假如价格涨了,法官就说是垄断定价,价格跌了,就说是掠夺定价,价格不变,就说是勾结定价。[2]

---------------------- [1]见wikipedia: anti-trust和United States antitrust law。 [2]源自William Landes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口头转述,译文引自薛兆丰博客:http://xuezhaofeng.com/blog/?p=406  
《自私的皮球》第二章〈疯狂的波动〉导言

第二章 疯狂的波动

价格有两个基本作用:首先,作为一种竞争性分配机制,它以简单有效的标准——价高者得——,将当前产出在众多需求者之间进行分配,结果就是市场出清;其次,作为一种市场信号,它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作出生产和消费决定提供了简洁明了的指导:觉得这个价格有利可图就继续生产,觉得这个价格合算就买。

假如这两个作用都在瞬间同时发生,那么市场就会处于平稳的均衡状态,而它带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预期也不会落空,但现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从生产者根据价格信号作出生产决定,到他们的产品上市交易,其间存在或(more...)

标签: | |
3487
第二章 疯狂的波动 价格有两个基本作用:首先,作为一种竞争性分配机制,它以简单有效的标准——价高者得——,将当前产出在众多需求者之间进行分配,结果就是市场出清;其次,作为一种市场信号,它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作出生产和消费决定提供了简洁明了的指导:觉得这个价格有利可图就继续生产,觉得这个价格合算就买。 假如这两个作用都在瞬间同时发生,那么市场就会处于平稳的均衡状态,而它带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预期也不会落空,但现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从生产者根据价格信号作出生产决定,到他们的产品上市交易,其间存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差,生产的迂回程度越高,时间差就越长,而在这段时间里,其他生产者也在做决定,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可能会改变,但这些他都无法事先获知,因为这些信息并未包含在当初指导他做决定的价格信号中。 我们知道,价格信号是市场参与者可以依赖的主要信息,其他信息都是零星或不可靠的,生产者不可能在每一步决定之前都与无数的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和协商,即便存在沟通和协商,后者也没有责任对其产量和购买量作出完全的承诺,所以,尽管价格信号十分有用,但基于它所形成的预期还是经常会落空。 预期落空的可能性,一方面给参与者带来了风险,一方面也导致了市场的波动[1],在分工细致而复杂,因而生产高度迂回的今天,这种波动常常是剧烈的,而同时,生产的规模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波动。 供给紧张所导致的价格高涨会吸引资金投入这个行业,从而带来更多产出,理想情况下,供给会逐渐增长到恰好无利可图的那个点,但实际上,产能的增加并非连续的,开采一个新矿、投产一条新流水线、修建一条新铁路,会对供给产生一个不可分割的巨大影响,往往造成其产能形成前后价格的剧烈震荡。 正是价格机制的这一内在缺陷,构成了市场进化的一股重要动力,参与者想出各种办法来克服时间差和非连续性等信息障碍,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这些办法,包括具有时间跨度的结构性合约安排、远期交易、保险、以及相关的衍生品等等,已经成为今日高度复杂的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元素,本章选择的几个案例将帮助你窥其一斑。 ---------------------- [1]本章所讨论的波动限于微观和局部波动,即单一商品或单一产业链价格的价格波动,它未必导致整体物价水平的波动,后者属于宏观波动,将在第五部分中讨论。
《自私的皮球》第一章〈受价与觅价〉导言

第一章  受价与觅价

观察价格机制简单而容易的起点,是那些基于标准化产品和中央撮合机制的大型集中式市场,比如大宗商品和股票交易所,在那里,每个交易者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尽管每笔交易都在影响价格,但这种影响既细微,又难以被预见和掌控。

也正因此,交易者所面临的信息和所需做的决策也极为清晰明了,同一只股票的每一手都是毫无差别的,你既没有机会“制定”价格,也找不到人来讨价还价,你只能等待满意的价格出现。

然而绝大部分交易并非如此,买家和卖家都或多或少(more...)

标签: |
3485
第一章  受价与觅价 观察价格机制简单而容易的起点,是那些基于标准化产品和中央撮合机制的大型集中式市场,比如大宗商品和股票交易所,在那里,每个交易者都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尽管每笔交易都在影响价格,但这种影响既细微,又难以被预见和掌控。 也正因此,交易者所面临的信息和所需做的决策也极为清晰明了,同一只股票的每一手都是毫无差别的,你既没有机会“制定”价格,也找不到人来讨价还价,你只能等待满意的价格出现。 然而绝大部分交易并非如此,买家和卖家都或多或少能找出些机会来谋求更有利的价格,而带来这种机会的,通常是商品之间的差异和信息条件的复杂性或不对等。 有些商品原本就很独特,比如茅台,或者,卖家会把它们变得很独特,或看上去很独特,比如iPhone,再或者,卖家会用种种伎俩让买家相信它们很独特,比如某某十年陈酿,所有这些,都可以增强卖家的议价地位。 而同时,买家也有许多手段让卖家相信给他们是明智的:我是善于鉴别品质的内行,我有许多其它选择,我并不急于购买,我是能带来长期生意的大主顾,我会影响别的买家,等等。 当然,在每笔交易中都占尽便宜未必是上佳策略,作为长期经营的企业,价格策略是其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因而,随着资源禀赋、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的不同,定价和议价机制也千差万别,精彩纷呈,本章所选的几个案例,或可助你窥其一斑。
《自私的皮球》第一部分〈价格与市场〉导言

第一部分  价格与市场

价格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发挥三个作用:首先,它们传递信息,其次,它们激励生产者为采用成本最低的方法,第三,它们决定谁从生产过程中获得多少。

——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1990

我们须将价格视为这样一种信息交换机制……,其最奇妙之处在于它处理信息的经济性:它让个体参与者可以知道的如此之少,却能够做出恰当的行动。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社会中的知识使用”,1945

是什么在指导着我们每日的行动?大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取决于你的视角。

心理学家或许会说:是多巴胺[1]——每当你做(more...)

标签: |
3479
第一部分  价格与市场

价格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发挥三个作用:首先,它们传递信息,其次,它们激励生产者为采用成本最低的方法,第三,它们决定谁从生产过程中获得多少。

——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1990

我们须将价格视为这样一种信息交换机制……,其最奇妙之处在于它处理信息的经济性:它让个体参与者可以知道的如此之少,却能够做出恰当的行动。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社会中的知识使用”,1945

是什么在指导着我们每日的行动?大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取决于你的视角。 心理学家或许会说:是多巴胺[1]——每当你做对一件事情,比如在寒冷开始损害你的健康之前,适时穿上那件温暖的外套,身体就会分泌些多巴胺或其他神经递质,它让你感觉兴奋和愉悦,作为对你明智举动的奖赏,假如长期得不到多巴胺奖励,你会感觉痛苦和郁闷,正是这样的机制在推动你寻求恰当的行动,以便在这复杂而危险的世界生存下去。 从进化生物学家那里,你会得到另一个回答:是基因——你的行为,如同你的身体一样,都是基因们合作设计的复制机器的组成部分,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无论其效果何等复杂而迂回,指导你行动的终极原则,就是最大程度的散播这些基因的副本。 这两种说法并不冲突,生物学家指出了行为的终极目标,为判别“做对”和“做错”提供了标准,而心理学家则阐明了神经学的实现机制。 现在轮到经济学家了,他们的回答将同样干脆:是价格——正如哈耶克在前面的引言中所指出的,因为有了价格信号的指引和协调,如今这个高度依赖于精细分工和长距离贸易的大社会才成为可能。 价格理论历来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弄清价格机制如何运作,对我们理解市场、理解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都至关重要。 一方面,作为价格接受者,市价极大简化了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生产决策,另一方面,作为价格创造者,在可能的时候,他们总是试图去影响市价,以获得最有利的交易条件。 本部分收录的若干文章,将进入多个领域观察企业在各种特定条件下选择如何其价格策略,考察一些常见的觅价手段,看看信息条件和规模经济如何影响价格波动,竞争和垄断格局又如何影响价格谈判,等等。 --------------------------- [1]见维基百科:多巴胺,或wikipedia: dopamine。
《自私的皮球》前言

(接下去我会陆续贴出《自私的皮球》中一些未曾在博客上发表的文字,包括各部分各章导言和部分后记)

在我看来,对社会事件发表评论通常有三个目的:1)通过挖掘细节、整理来龙去脉,帮助读者看清和理解事件本身,2)对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与后果作出自己的判断(其中可能包括价值判断),并阐明作出判断所依据的理论和推导的逻辑,3)从事件中看到了某个具有普遍性的道理,认为值得提出来加以说明,既可向读者介绍这一道理,也为他们观察该事件提供一个特殊视角。

三个目标都很有价值,但本书的评论大部分侧重于第三个目标,这不仅是因为我更喜欢第三种评论方式,更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局限;第一种要求评论者必须是有关领域的内行,并对事件的背景和细节有全面的了解,这通常需(more...)

标签: | | |
3473
(接下去我会陆续贴出《自私的皮球》中一些未曾在博客上发表的文字,包括各部分各章导言和部分后记) 在我看来,对社会事件发表评论通常有三个目的:1)通过挖掘细节、整理来龙去脉,帮助读者看清和理解事件本身,2)对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与后果作出自己的判断(其中可能包括价值判断),并阐明作出判断所依据的理论和推导的逻辑,3)从事件中看到了某个具有普遍性的道理,认为值得提出来加以说明,既可向读者介绍这一道理,也为他们观察该事件提供一个特殊视角。 三个目标都很有价值,但本书的评论大部分侧重于第三个目标,这不仅是因为我更喜欢第三种评论方式,更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局限;第一种要求评论者必须是有关领域的内行,并对事件的背景和细节有全面的了解,这通常需要有亲身的从业经验和长期的知识积累,一个人只能在少数行业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正如你从目录中看到的,我的评论范围很广,但其中只有一两个行业我有较深入的了解。 第二种则是任务本身令人生畏,无论是谁,要对社会这样的复杂系统做判断都要冒极高的风险,假如听者足够宽宏大量,不以结果论英雄,而看重你得出判断的过程是否有道理,那算你运气好,但这样的机会不多,一旦你开始预测,就要准备好被当作风水师看待;而假如做的是价值或伦理判断,那任务倒是简单许多,但后果却更危险,价值观五花八门,伦理判断的标准和逻辑也大相径庭,这种场合环境噪音的分贝极高,除非你是意见领袖或鸡汤大师,你的声音是很难有机会被认真倾听的。 对于第三种,常见的误解是,它要求评论者非常渊博,常有读者在浏览我的博客目录后惊呼:哇,你怎么啥都懂啊?这让我颇有点哭笑不得,感觉自己被当成了三脚猫,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实际上,第一和第三种评论都需要专业知识,只不过划分专业的方式不一样,前者是按行业垂直划分,后者是按方法论和分析工具水平划分。 打个比方,一位是私人保健医生,另一位是牙医,保健医生需要全面了解客户的体质特征、健康和营养状况、病史、对哪些药物过敏,等等,就像行业专家对一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史都了如指掌,而牙医则不同,虽然他接待病人无数,每个情况都不一样,但他的任务却挺简单:只要找出那颗坏牙,拔掉它或怎么处理一下就行了,显然,我们不会问牙医:哇,你怎么什么人都会治啊? 每位牙医都有个工具箱,而我扛着它到处拔牙的那个工具箱,就是经济学,正如每个人都会长牙齿,每家企业、每个行业、每条政策、每项制度,都找得到经济学下手的地方;经济学这个箱子里装的工具并不多,而我经常用到的更是屈指可数。 一种是激励分析,或者叫成本收益分析,所谓激励,就是一个人决定做某件事之前,对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做预期时所考虑的因素,后果分两方面:收益和代价,评估和权衡的结果决定他做还是不做,或者怎么做,激励分析就是要弄清楚,当这些因素发生改变时,对行为输出有何影响。 其次是资源识别,简单说,资源识别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他是凭什么赚到钱的?按经济学观点,只有未预期到的收入才算利润,所有预期中的收入都是资源从其所投入的生产中分得的租金:工资是劳动力的租金,利息是现金的租金,版税是著作权的租金,等等,这样,假如某项可预期收入还未被找出对应的资源,便说明我们对有关生产模式尚未获得透彻的理解,由这一视角所产生的好奇心将引导我们考察各种商业模式。 然后是均衡分析,作为运用经济学观察世界的评论者,均衡理论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去考察那些看似不均衡的现象,比如某个行当看似钱很好赚却没有大批新进者把价格和利润拉低,或者相反,长期亏损却不大批关门,或者一种商品在两地价格悬殊而流通成本又不足以解释,或一些看似有价值的资源被长期闲置,或某种看似很强烈的需求却没有人来满足它,等等;均衡方程就像一个格式塔[1],看似不均衡的现象就像一个未完成的几何图案,让我们产生焦虑和好奇心,驱动我们去找出其中原因,把它描绘完整。 还有信息与风险分析,信息障碍对市场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信息获取有成本,它是构成交易成本的重要部分,信息成本的分布是影响均衡位置的重要因素,因而在上述均衡分析中常扮演关键的角色,其二,有些信息参与者根本无法获得,比如农民种下这一季西瓜时,该季西瓜的未来总产量,无法获得的信息便构成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为控制风险,有些交易机会被放弃了,而没有放弃的那些,参与者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处理风险,这方面的种种尝试构成了商业故事中的大量精彩情节。 在第一、第二和第四部分,我用到的主要就是这些工具,当然,我不会刻意将自己局限在它们上面,遇到恰当的主题时,我有时也会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来讨论,特别是在第三部分,较大幅度的偏离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另外,第五部分讨论的是宏观话题,会用到另一些概念和工具。 我所采用的评论写作方式,最接近的类比大概是商学院学生的案例练习了,通常我会花一两个或最多三四个小时去了解事件的脉络原委,但注意力多半集中在我所关注的那个问题点上,在这么做时我依靠的是公开的报道和传闻,并且只检查其常识合理性,而不会花太多功夫去侧面核实,因为在我看来,作为案例练习,即便事件并非如报道的那样,也没关系,那就当是虚构案例好了,只要虚构的合理,分析仍然有价值。 所以,假如你阅读时感觉我没了解事件内幕和真相,或没抓住问题重点和要害,或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因素,不必为此感到惊讶,我了解的情况并不比普通新闻读者多很多,我也无意抓住重点和要害,而只想抓住我感兴趣的那一点,我更不追求面面俱到;体现在文章结构上,我通常只用开头一两节描述事件背景,有时在结尾会用一节来展望事态前景并作些评价和建议,而大部分篇幅会留给所选择的焦点:那颗牙齿。[2] 在两种情况下,我会稍稍偏离上述写作原则,一种是话题恰好处于我比较熟知且持续关注的领域,这时我会对背景和脉络多说一些,另一种是文章主题本身就是政策或制度评论,这就难免会在现实后果的展望和正当性评价上多花点笔墨,也会表达自己的立场甚至价值观,这种情况在第四和第五部分会多一些。 另外,第六部分和本书其它部分很不一样,那是为那些在读过前几部分后有兴趣深入思考或展开讨论的读者准备的,讨论需要有共同的语言,所以我用最后两章交待了我的哲学、方法论和经济学理论上的思想背景,假如这些能让你预感到我们会有一个良好的对话基础,我随时在博客上欢迎你的到来,博客地址是:headsalon.org;实际上,出版本书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它能从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内为我找到有共同兴趣、能相互带来思考和讨论乐趣的朋友。 本书的评论写作时间跨度从2008年3月到2011年5月,包括了我在此期间所写评论的约三分之一,在整理和编辑过程中,我为每篇文章加了一段“后记”,其中或者对当时没说清楚的地方做了补充,或者有些想法已有所改变,或把观点做了点引申,或添加一点相关材料;每五篇主题近似的文章组成一章,然后,我为每章和每部分分别写了一篇导言,说明我在该主题上的基本思想和知识背景。 本书虽运用了一些经济学思想和方法,但远不是学术性的,因而在观点和思想引用上并未按学术规范来标注,在标注了来源的地方,也未必准确传达了原作者的意思,而更多体现了我自己的理解和表述方式,在选择对哪些来源进行标注时,我的原则是看是否对我的思想基础和知识背景构成重要影响,所以,凡是我做了标注的地方,通常也是我经常引用且经常向人推荐的学者和著作。 最后,是关于本书体例的一些说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