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博客内容/特性/功能的一些说明,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看看。
● 对本博客有任何改进意见(包括但不限于Bug、功能、版面安排)的朋友请在此帖留言。
【更新:2013-01-04】“论坛”页面增加了“搜索”功能,可全文搜索,搜索范围覆盖主帖和回帖;
……
● 关于本博客内容/特性/功能的一些说明,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看看。
● 对本博客有任何改进意见(包括但不限于Bug、功能、版面安排)的朋友请在此帖留言。
【更新:2013-01-04】“论坛”页面增加了“搜索”功能,可全文搜索,搜索范围覆盖主帖和回帖;
……
【2021-04-06】
我发现澳洲乡下人选择 off-grid 的人还挺多的,我认识的人里就有好几个,原因是如果住家离建成区太远,各种网络的接入费就很贵,动辄一两万澳元,若省下这笔钱,加上政府补贴,可以配一套不错的电池组和太阳能板,有些还加上一部风机,
最近去一位朋友家参观了一下,他家位于一个国家公园里,海拔600多米,选择了 off-grid,水是收集雨水后净化的,天然气是用大号的罐子从城里换过来,烧水做饭用天然气,取暖用壁炉烧木头,冰箱也是烧气的(我还头一次听说有烧气的冰箱),洗澡热水用屋顶的太阳能集热器,因为山上很凉快,也不需要装空调,这么数下来,用电的地方确实不多了,
另外,他这么偏的地方连垃圾服务都没有,每次进城就把垃圾带上
【2021-04-04】
近年来米国学生债务膨胀的问题,其实可以看作一种全生命周期财务配置策略的转变,
过去几十年的一个趋势是,越靠近生命后期,财务状况越宽松,收入随年资而增长,储蓄(包括401K之类)在积累,而买房/成家/育儿负担则在中年期越过某个高峰后逐渐下降,到退休时,不仅养老账户上的钱可以拿出来花了,通勤便利的高价房也可以卖掉了,消费能力达到顶峰,
目睹这种情况,或许不少年轻人会想,我可不希望把享受人生的机会都推迟到65岁之后,要是能把我的未来财富往前挪一挪就好了,
一种容易想到的挪法就是上大学,多借点学生贷款,好好享受几年,推迟就业,
不少经济学家从提高雇佣价值的角度分析学生贷款,结果发现物不所值,这种分析可能是不得要领的,人家借钱上大学本来就(more...)
【2021-04-03】
比利时有个小城叫Baarle-Hertog,总共7.48平方公里,2700人,不仅整个处于荷兰境内,而且碎作24块,镇上人随便散个步就出国回国好几趟,喝酒喝到一半,去上个厕所,又出了两次
@何不笑:有意思。不知这个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某个时刻按民族/语言/传统啥的自决?
@whigzhou: 几位领主之间土地零星转让的结果,德国统一之前西北部那些小邦的领土也都非常碎,也是长期零星交易积累下来的结果,只是碎片程度没这么极端
@whigzhou: 再比如列支敦士登,现在领土只有160平方公里,以前在捷克和波兰有很多领地和城堡,总面积比老巢大十几倍,二战(more...)
【2021-04-02】
一件特别让人眼烦心乱的事情,我见过的几乎所有翻译者都会把 nomad/nomadic 译作*游牧*,貌似已经成了行内通习,哪怕从上下文明确可知原文说的不是牧民,甚至同一句子里就出现了*狩猎者*字样,还是照牧不误,
nomad一词最初在希腊语里或许总是跟牧民联系在一起,那也只是因为希腊人见到的游动群体都是牧民,可是自那以来,这一联系早就瓦解了,如今 nomad 既可以是游牧者,也可以是游猎者,或游动性园艺农业兼采猎者,还有像吉普赛人那样不猎不牧不耕而以演艺算命商业捡拾乞讨偷窃为生的游动群体,甚至也包括当代都市的房车帐篷族,
好像也不能说这些译者完全不动脑子,或许他们也踌(more...)
【2021-03-31】
福柯在突尼斯大狎娈童的陈年旧事这几天又让米国人大惊小怪了,其实对这些后现代法左,这根本不算个事儿,本来就是公开承认且大力倡导的,1977年,福柯和萨特、德里达等一大批法左知识分子联名向法国国民议会提交请愿书,要求取消合法性行为的年龄限制,两年后,这一请愿书变成一封公开信在几份大报上发表,69人签名,
其实法国的 age of consent 本来就很低,只有15岁,可是他们还是嫌屁股不够嫩,
【2021-03-29】
塔斯马尼亚(当时还叫 Van Diemen’s Land )副总督 George Arthur 在1830年向当地土著发出的告示,画在木板上,制作了很多份,悬挂于各地,是殖民者与无文字土著沟通的一个有趣案例
@蘸盐: 然而塔斯马尼亚人最后还是被澳大利亚白人给杀光了。连20世纪的希特勒都没实现的、对一个种族的彻底的灭绝,19世纪的澳大利亚人做到了[思考]武装白人组成阵列线横扫全岛,搜山括海捕猎塔斯马尼亚人,总督还设立了名为“Black catching”的奖金,
@whigzhou: 将白人视为同质群体,得到的就是这种叙事(more...)
【2021-03-26】
这几年翻阅本地报纸得到的一个观感是,和政治有关的本地新闻中,猪肉桶话题占了八成以上,
所谓猪肉桶,就是想方设法从联邦或州政府把钱弄过来,花在本地,这是推动政府开支膨胀的一大动力源,虽然从金额上看,肯定不及一般社会福利项目,但它在地方媒体中的曝光率远远超出前者,因为每桶猪肉,无论大小,都是个有人物有地点有情节的故事,不像福利项目,是普惠的,非人格化的,只有在议案辩论表决期间才会受到关注,
像本市这种小地方,能抢到的猪肉桶,(more...)
Joseph Henrich 在 The Secret of Our Success 里为了说明野外生存的困难,讲了不少海难后求生的故事,可惜他没提到澳洲流徒的故事,其实也很能说明问题,这些流徒的逃跑动机非常强烈,也尝试过各种逃跑方法,可是,逃成功的,全都是选择海路的,在殖民早期,从陆上逃跑的都死的很快,以至主要逃亡线路上累累白骨,最惨烈的一批从塔斯马尼亚西岸往东逃,被抓住时跑出了大约250公里,8个人死了7个,其中5个是被同伙吃掉(more...)
【2021-03-23】
读了篇前牧场主写的文章,不错,
其中讲到北美肉牛养殖业的分工,大致四个环节:
1)breeding ranch,育种牧场,按需提供各种特性的种牛,他们维护着一套有关每头种牛遗传特性的数据库,供顾客挑选,
2)cow-calf ranch,这种牧场维持一群育龄母牛,每年夏天从育种牧场补充一些公牛,配种,次年春天生下牛犊后,养到秋天断奶,此时体重约500-600磅,卖给下家,
3)下家叫stocker ranch,他们的工作最简单,买来断(more...)
【2021-03-20】
forenoon这个词在1940年前还挺常用的,后来逐渐消失,被词义扩大的morning挤掉了,另外,evening 和 night 的区别好像也模糊了?
有人在stackexchange上给出了一个说法,好像挺有道理:
More broadly than the other answers, forenoon is one of the time-of-day terms that has become much less commonly used over the last century or so, possibly as a result of the widespread use of artificial lighting. In earlier times, it wa(more...)
More broadly than the other answers, forenoon is one of the time-of-day terms that has become much less commonly used over the last century or so, possibly as a result of the widespread use of artificial lighting. In earlier times, it was common to see the day divided into much more specific segments, but now only the terms in bold are in common usage for describing the time of day:
dawn twilight (morning) sunrise morning forenoon midday afternoon evening sunset twilight (evening) dusk night
As a fan of the Aubrey–Maturin series, set in the early 1800s, I'm quite familiar with the nautical term "forenoon watch", but I can't ever recall having seen "forenoon" used in a modern setting.
@ybfelix:用电灯来解释需要更多证据。我来猜测的话,会猜是手表等计时工具的逐渐铺开,需要精确报时的场合可以直接说几点钟(同时12时制只强调AM与PM的区分,所以它生存下来了 @whigzhou: 嗯,钟表肯定起了作用,另外,室外活动的减少,严格化的作息制度,对时间用词可能都有影响【2021-03-20】
首支澳洲流放舰队(First Fleet)252天航程前后的人数变动,死亡率只有4.7%,途中还生下了至少20个孩子,和16-17世纪相比,非常大的进步,预防坏血病措施的系统运用可能是关键因素
@ybfelix:这个船员乘客比好高。是没装满,还是船员另有它用
@whigzhou: 是因为首航舰队需要带上两年的食物以及开拓用的工具/材料/种子/种畜,所以货物比例非常高,后面的这个比例就逐渐降低了< (more...)
【2021-03-18】
据比利时2001年的一份数据,男性驾车者系安全带的比例,随机抽样:48%,边上坐着个女人:59%,边上坐着个男人:34%,(Eric Nuyts & Lara Vesentini: The relation between seat belt use of drivers and passengers, 2004)
【2021-03-17】
在读Ben Wilson的《黄金时代》,这本书其实很不错,可惜,和很多人一样,Wilson也人云亦云的重复着许多广为流行的俗套谬论,
比如棉花与奴隶制的关系问题,认为内战前米国南方棉花种植业的竞争力完全来自奴隶劳动的低成本,这个说法确实很流行,包括当时的很多米国人也这么相信,可是在最近几十年中,它基本上只流行于外行之中,经济史家早已抛弃这种念头,因为数据太明确了,内战废奴之后,米国棉花业只经历了十来年的短期震荡,70年代已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一直保持增长势头,而且不仅是产量绝对值的增长,市场占有率也在增长,其市场主导(more...)